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舞蹈工作总结和计划(优质10篇)

2023年舞蹈工作总结和计划(优质10篇)

时间:2023-09-14 18:32:42 作者:梦幻泡 2023年舞蹈工作总结和计划(优质10篇)

计划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步骤和时间安排。计划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计划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舞蹈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一

现代舞气息中的“收放”,指的是舞蹈艺术气息中的“收缩”和“放松”技巧。下面是ybj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现代舞气息的“收放”,主要从现代舞气息的角度出发,对于“收放”技巧进行全面的分析,旨在更好的开展现代舞舞蹈的教育教学,供参考阅读,希望您喜欢!

现代舞产生于多元化的国度,因乐观和自由而生的德国,也由敢于突破的“现代舞之母”邓肯而造,以对芭蕾等古典舞的创新,创造了具备抽象意义的现代舞姿。在文化层面上颇有现代派风格,同时也昭示着与古典雍容的风格不同的大度乐观积极。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求同存异,在动作上展现出丰富的动作性,以全身为表现的对象,从内到外随心所欲,是情感的最佳宣泄舞种,在技术上限制较少,只注重对舞蹈动作意义的追寻。能够较大程度的利用地心引力和物理的反作用力定义,对于力的操作上升到新的一个层次,包括呼吸的收缩和放松,同时也是对力的一种控制。

现代舞中呼吸的调整,对于节奏有着直接关键的影响。现代舞的动作缺少了古典芭蕾舞的规范和从容,但是却赋予了更多的真实和自由,这种自由和真实的表现方式,依托在利用不同的“收放”呼吸节奏以实现控制,作用到舞者具体的肢体动作中。运用得当则能够进一步润滑舞者的'韵律和身线,使之看起来赏心悦目,令舞者的感觉从内到外得到发挥伸展。当气息的练习投入到一定程度时,身体就能够充分收放自如,现代舞所要求的瞬间收放也就能够较好的完成,可以说,气息的“收放”其实是舞蹈的灵魂和支柱。因此,学好舞蹈中的气息“收放”,就是为后面的舞蹈课程奠定了基础,把握好了“收放”的“度”,才能将舞蹈的“量”升华为“质”。

“收”和“放”分别是现代舞气息的两个“极”,极点是“收”,而极大是“放”,两者合二为一融合于舞蹈中。“收”将所有气息收到极致,屏气凝神处于静止的状态中,从视觉上我们将其定义为动作的定格,“收”的要求就是时间的控制,舞者受到身体呼吸的局限,只能在时间范围内实施“收”,过了限制后就是“放”。要求“放”要释放到最大,达到静止定格的状态,由于身体的限制也无法再实施“放”,所以也成为一极,在“放”结束后,必然会进行新一轮的“收”。

只有做到呼吸有节,才能达到气顺力达。呼吸既是一种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养生之道,正确运用呼吸的技巧,能够为人类创造更多意想不到的益处。对于舞者来说,呼吸更是运行舞步的唯一支柱。呼吸活动是由胸腔和腹腔两个部分的运动构成的。这就产生了以肋骨为中心的胸腔活动呼吸“胸式收放”,还有以膈肌为中心点额腹腔活动呼吸“腹腔收放”。“胸式”主要是肋骨和胸骨进行活动,吸气时胸廓的前后左右明显增大,呼吸过程中空气直接进入肺部,此时胸腔扩大而腹部则展现平坦。“腹式”以“膈肌”运动为主,在吸气过程中胸廓的上下增大,空气直接进入腹部。现代舞中经常以呼吸为原理,强调在吸气时腹部达到“放松”的状态,呼气时腹部实现“收缩”,以“胸式”和“腹式”两者配合交叉运用到实际的舞蹈练习中。

现代舞中的气息,其实是人本身的生理现象付诸于形体动感艺术美的一种影射。“气”的运用能够较为直观的展现出情感的流露,在气愤时展示出“长收短放”,在快乐时表现出“快收快放”,所有身体姿态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都可以直接透过气息的“收放”来表现,都是通过对气息的控制加以配合。舞蹈中的“力”是透过“气”的方式来实现,而“气”也会伴随“力”而来,所以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气息与不同的形体训练也是相对应的,下沉的动作离不开呼气,上长扩展的动作需要吸气,而快动作和大幅度动作也需要吸气。通常我们在舞蹈中看到演员情感的流露与动作的相互配合,基本上都是透过对气息的把握从而实现效果的。

现代舞的自由奔放、随心所欲、自然灵动是现代人对于古典传统舞蹈的创新和突破,也是在审视自身内在的肢体密语和自然规律后所得的感悟表现方式。对于现代舞这一舞种而言,对人类与生俱来的气息运用还能够挖掘得更多。舞蹈因气息而有了生命力和灵魂,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的关键之处,是贯穿舞蹈终始的节奏。正确运用气息“收放”,才能够使得舞蹈动作更加自如流畅,才能全面向观众正确直观的展示舞蹈隐含的讯息,给予观众真正的艺术美感享受。

舞蹈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二

现代舞在我国已发展多年,特别是近几年以现代舞的创作手法创作的各类型的舞蹈作品层出不穷,人们从一开始的排斥到逐渐认识和接受现代舞及其重要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现代舞中的道具扇子意义的知识,欢迎阅读。

拿‘扇子’为例,刚好梅卓燕和黎海宁都先后创作过以扇子为道具的舞蹈作品。梅卓燕于1990年创作了独舞《游园惊梦》,黎海宁于2007年创作了舞剧《女书》,两位编舞家分别细腻地探讨‘扇子’和舞者之间的关系,并深入挖掘‘扇子’在舞蹈作品里的象征意味。这种处理手法,就比一般舞蹈学校里的编舞作业中,只懂让演员拿着扇子当器具,翻来覆去,乱舞狂炸,叫人看得眼花缭乱的,要高明上整整一个层次。

梅卓燕在《游园惊梦》里,把道具‘扇子’看成了代表女性感情心理的外化物。她时而以扇子轻轻敲打自己各个关节,宛如在抚慰身体里不受控制的欲念;时而以扇子或急速或舒缓开合发出的声音,阐述舞者内心情绪的起伏无定;时而用力以扇子扇动身穿的衣物和头发发梢,展现思忆过后带来的躁动不安。在舞蹈里,扇子作为道具,恰如其分地为独舞中的演员穿针引线,让观众通过扇子的运用,窥见主角的内心世界。

黎海宁在舞剧《女书》中,则以不同段落调理道具‘扇子’的不同象征意义。其中一段让我特别感动的,是乔杨和莫嫣分别饰演年长和年幼两位女子,年长的不断用各种方法要年幼的打开扇子,并阅读扇子上的文字,而年幼的却显得不耐烦,老把扇子推还给年长的。在这段舞蹈中,‘扇子’作为道具,并不只是让两位优秀舞者跳出一段好看的'舞蹈,而更加成为了文化代代相传的一个充满象征意味,并让人深思的符号。

此外,我们常有一个错误的概念,似乎认为舞蹈中的道具,一定要拿来把玩,或舞动起来,否则便是浪费了这件道具,舞蹈便编得不够好。

其实一件设计精良,饶有意味的道具,不一定非要被演员拿来耍杂技般地把玩,才算高明。有时道具被安安静静地拿在手中,或放置在舞台上,更能起到为舞蹈增添色彩,提供观众想象空间的功效。因此国际上许多重要的编舞家都乐于以富有想象力的道具作为舞蹈的装置,而现代舞的奠基者之一,美国的玛莎·格兰姆(martha graham)便深得其中三昧。

比如格兰姆的早期作品,以希腊神话故事为题材的《克吕泰捏斯特拉》(clytemnestra)中,巫师手持的一根拐杖,只是简单地用麻绳缠绕一下,却给观众一种生命扭曲的感觉;另一支描绘女性嫉妒心理的舞蹈《心穴》(cave of heart)中,用铁丝打造了一个巢穴般的框架,一直放在舞台中央,看似无甚作为,却在舞蹈结束时,台上剩下一位女舞者,爬进巢穴里,背上框架,而满身钢丝便像刺猬般地凸现出来,把人类内心黑暗的一面,表露无遗。这便是能够以简驭繁地运用道具的一个上佳例子。

舞蹈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三

练腰可以增强身体柔软度,使身体活动更自然舒畅。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现代舞练腰方法,一起来看一下吧。

做法:双肘保持不动,上体往后抬起两拍往后抬起上身,两拍还原。两拍往后抬起上身,停半拍,两拍还原。

要点:上体往后抬得幅度越大越好。

准备:甲直膝绷脚,平躺在地上,双臂屈肘双手手指交插,掌心贴在后脑下,乙坐在甲的小腿上,用双手压住甲的'小腿。

做法:双肘保持不动,上体往前立起两拍往后抬起上身,两拍还原。

要点:上体向前的幅度越大越好。

准备:甲直膝绷脚,侧身躺在地上,双臂屈肘双手手指交插,掌心贴在后脑下,躺地一侧的手臂上臂着地。乙坐在甲的小腿上,双手扶住甲的大腿。

做法: 双肘保持不懂,上体侧着身立起两拍往后抬起上身,两拍还原。两拍往后抬起上身,停半拍,两拍还原。

要点:上体侧身立起的幅度越大越好,身体始终保持全侧面。

准备:小八字直膝站立,背向把杆,双臂平展开,双手轻放在把杆上

要点:拧腰时,上身保持直立,收腹,立腰,收臀

做法:甲向后下腰(手不扶地),乙抱住甲的腰部帮助扛腰一拍向下腰,两拍一次扛腰,扛三次,两拍还原。

要点:扛腰时腰椎要一节节后伸。

准备:仰卧地面,头朝3点或者7点方向,双手手心贴地,距离头部45度

要点:胸部尽量要松弛,肩胛骨向里面夹,胸往上迎出去落下时头先留住,由胸椎一节节有控制的下来到平躺。

准备:面对把杆,小八字站立,双手扶把。由头顶带动做耗胸腰

做法:由头顶带动,经上往远往后挑胸腰,达到胸腰与天花板平行的状态(头顶对正后方,鼻尖对天花板一个八拍由头顶带动,一节节到胸腰半拍停,半拍还原。

舞蹈工作总结和计划篇四

兰琴:请欣赏一年级舞蹈《涮涮街舞》。

兰琴:今天的歌声嘹亮,舞姿翩翩令人醉。

陈娴:这一刻,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激情。

兰琴:这一刻,我们内心充满着自豪与憧憬。

陈娴:今天,让我们携起手来,高声告诉每束期待的目光。

兰琴:我们将信心百倍、意气风发、放飞理想。

舞蹈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五

现代舞,美的概念在现代舞中早已不是唯一的追求;而在现代美学中,美更不是至高无上的概念。今天,随小编一起看看现代舞基础分解动作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现代舞蹈是一门最能表现人的生命情调,最直接有力地展现人的生命力的艺术。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舞蹈又一次迎来其发展的黄金时代,她已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融合最为密切的艺术形式之一。

教学目标:课程将进一步加强身体的柔软度、力度、控制、协调及学生的记忆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更好的现代舞技术,同时配以不同节奏类型的组合,集各派不同之跳跃动作,集中训练下肢部分,重心转移、控制级强化肌肉能力,训练学生耐力和节奏感。

1、地面练习强调延伸肌肉,站立练习着重冲突对比。

2、现代舞的课堂组织重点聚焦在清晰的组合与空间结构的搭配。

1、组合的动作处理

2、呼吸带动身体的配合

3、流动、起伏、变向

4、无限扩张、收缩和放松、倒地和爬起。

一、放松练习。

二、呼吸练习。

三、收缩和放松练习。

一、下地和爬起练习。

二、地面荡腿组合。

三、地面甩头组合。

四、地面起腿组合。

五、地面呼吸组合。

一、擦地组合。

二、控制组合。

三、小踢腿组合。

四、大踢腿组合。

一、荡腰组合。

二、肩组合。

三、移动重心组合。

一、小跳组合。

二、中跳组合。

三、舞姿跳组合。

教学目标:本课程着重训练学生的协调性、柔软度、节奏感和身体表达能力,加之不同性格不同风格的现代舞组合,透过舞蹈激发学生的创意、信心,改善身体线条,享受舞蹈乐趣,重新认识自己的身心。

本章重点:舞蹈的.发力与灵活练习,节奏处理,情绪把握。

本章难点:动作到位,情感自然。

一、腰的训练。

二、胯的灵活训练。

一、步法的训练。

二、表情的训练。

一、手的发力训练。

二、脚的发力训练。

三、胯的发力训练。

一、音乐节奏训练。

二、舞蹈动作节奏训练。

舞蹈工作总结和计划篇六

一个现代的舞者,必不可缺是健全灵巧的四肢、流畅自如的呼吸以及与生俱来对舞蹈的热情。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现代舞气息的“收放”技巧,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现代舞气息中的“收放”,指的是舞蹈艺术气息中的“收缩”和“放松”技巧。

现代舞产生于多元化的国度,因乐观和自由而生的德国,也由敢于突破的“现代舞之母”邓肯而造,以对芭蕾等古典舞的创新,创造了具备抽象意义的现代舞姿。在文化层面上颇有现代派风格,同时也昭示着与古典雍容的风格不同的大度乐观积极。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求同存异,在动作上展现出丰富的动作性,以全身为表现的对象,从内到外随心所欲,是情感的最佳宣泄舞种,在技术上限制较少,只注重对舞蹈动作意义的追寻。能够较大程度的利用地心引力和物理的反作用力定义,对于力的操作上升到新的一个层次,包括呼吸的收缩和放松,同时也是对力的一种控制。

现代舞中呼吸的调整,对于节奏有着直接关键的影响。现代舞的动作缺少了古典芭蕾舞的规范和从容,但是却赋予了更多的真实和自由,这种自由和真实的表现方式,依托在利用不同的“收放”呼吸节奏以实现控制,作用到舞者具体的肢体动作中。运用得当则能够进一步润滑舞者的韵律和身线,使之看起来赏心悦目,令舞者的感觉从内到外得到发挥伸展。当气息的练习投入到一定程度时,身体就能够充分收放自如,现代舞所要求的瞬间收放也就能够较好的完成,可以说,气息的“收放”其实是舞蹈的灵魂和支柱。因此,学好舞蹈中的气息“收放”,就是为后面的舞蹈课程奠定了基础,把握好了“收放”的“度”,才能将舞蹈的“量”升华为“质”。

“收”和“放”分别是现代舞气息的两个“极”,极点是“收”,而极大是“放”,两者合二为一融合于舞蹈中。“收”将所有气息收到极致,屏气凝神处于静止的状态中,从视觉上我们将其定义为动作的定格,“收”的要求就是时间的控制,舞者受到身体呼吸的局限,只能在时间范围内实施“收”,过了限制后就是“放”。要求“放”要释放到最大,达到静止定格的状态,由于身体的限制也无法再实施“放”,所以也成为一极,在“放”结束后,必然会进行新一轮的“收”。

只有做到呼吸有节,才能达到气顺力达。呼吸既是一种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养生之道,正确运用呼吸的技巧,能够为人类创造更多意想不到的益处。对于舞者来说,呼吸更是运行舞步的唯一支柱。呼吸活动是由胸腔和腹腔两个部分的运动构成的.。这就产生了以肋骨为中心的胸腔活动呼吸“胸式收放”,还有以膈肌为中心点额腹腔活动呼吸“腹腔收放”。“胸式”主要是肋骨和胸骨进行活动,吸气时胸廓的前后左右明显增大,呼吸过程中空气直接进入肺部,此时胸腔扩大而腹部则展现平坦。“腹式”以“膈肌”运动为主,在吸气过程中胸廓的上下增大,空气直接进入腹部。现代舞中经常以呼吸为原理,强调在吸气时腹部达到“放松”的状态,呼气时腹部实现“收缩”,以“胸式”和“腹式”两者配合交叉运用到实际的舞蹈练习中。

现代舞中的气息,其实是人本身的生理现象付诸于形体动感艺术美的一种影射。“气”的运用能够较为直观的展现出情感的流露,在气愤时展示出“长收短放”,在快乐时表现出“快收快放”,所有身体姿态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都可以直接透过气息的“收放”来表现,都是通过对气息的控制加以配合。舞蹈中的“力”是透过“气”的方式来实现,而“气”也会伴随“力”而来,所以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气息与不同的形体训练也是相对应的,下沉的动作离不开呼气,上长扩展的动作需要吸气,而快动作和大幅度动作也需要吸气。通常我们在舞蹈中看到演员情感的流露与动作的相互配合,基本上都是透过对气息的把握从而实现效果的。

综上所述,现代舞的自由奔放、随心所欲、自然灵动是现代人对于古典传统舞蹈的创新和突破,也是在审视自身内在的肢体密语和自然规律后所得的感悟表现方式。对于现代舞这一舞种而言,对人类与生俱来的气息运用还能够挖掘得更多。舞蹈因气息而有了生命力和灵魂,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的关键之处,是贯穿舞蹈终始的节奏。正确运用气息“收放”,才能够使得舞蹈动作更加自如流畅,才能全面向观众正确直观的展示舞蹈隐含的讯息,给予观众真正的艺术美感享受。

舞蹈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七

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它的最鲜明特点是反映现代西方社会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特征,故称为现代舞,亦有称为“当代舞蹈”、“新兴舞蹈”、“现代派舞蹈”等等。但评论家认为这些名称都不够确切。因为现代舞不是一种固定的舞蹈形式,它的特征不仅表现在创作方法上,也不只是训练体系的不同,它强调发挥艺术的个人特色,不存在普遍规律,每个艺术家都可以创造他自己的法典”。现代舞习惯上成为所有这些流派的总称,但它却不能概括各种流派的全貌。

19世纪末,欧洲的古典芭蕾,由于越来越偏离思想内容,单纯追求形式和技巧。当时不仅舞蹈革新家们认为古典芭蕾成了舞蹈发展的障碍,而且芭蕾本身的革新家亦认为有改革的必要。邓肯的自由舞蹈正是在这个最需要改革的时候出现,所以她的影响很快就遍及欧洲。

邓肯的舞蹈在当时所以成为革命的舞蹈,首先体现于她的舞蹈崇尚自然。浪漫主义运动中有一个“回到自然”的口号,这个口号是对现代城市腐朽文化的诅咒和对大自然的歌颂,这成为浪漫主义文艺的一个特点。崇拜自然在当时还是一种新风气,邓肯的舞蹈思想是在这种风气影响下形成的。她抛掉芭蕾舞鞋,脱去紧裹着身体的芭蕾舞衣,赤足光腿,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创造一种自由舞蹈的形式,为现代的新型舞蹈探索出一条新路。

邓肯虽然给现代舞蹈创造了自由解放的精神并努力实践她的“肉体的动作必须发展为灵魂的自然语言”的舞蹈理论,但这种新的舞蹈形式还没有任何动作规律,所谓“自然的动作”,只是意味着没有拘束的动作。邓肯教学生跳舞也缺乏系统性的动作体系和规定的舞步。这个不足,后来在瑞士音乐教育家e.雅克-达尔克罗兹始创了“优律动”训练体系和 拉班建立了现代舞的理论之后才得到了弥补。

现代舞始源于邓肯,拉班又进一步发展了它,并且在现代舞的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有许多理论著作,在舞蹈动作方面全面地探讨人的身心活动规律,包括肌肉的松弛和收紧,动作的协调等等。在舞台表演方面有著名的舞蹈空间等理论。这些理论与实践,对现代舞起了奠基作用。拉班的学生m.维格曼又把拉班的理论和法则,通过实践变成为舞蹈作品,使现代舞理论更加具体化,对于世界各国舞蹈事业的发展起了极其巨大的促进作用。

以拉班为中心的这一派现代舞,被称为“表现主义现代舞”。表现主义现代舞和其他表现主义的艺术主张一样,宣扬感觉第一,把直觉看成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方法。维格曼是表现主义舞蹈的代表者,她的舞蹈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企图切断舞蹈从属于音乐的关系,使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而独立存在。她说:“首先必须从传统枷锁中解放出来的现代舞蹈,在解放的同时对音乐的独裁也进行反抗,因此才变成了自由自主的舞蹈。”因此表现派所谓在舞蹈上探索的新途径就是取消音乐对舞蹈的作用,确立没有音乐的舞蹈。

现代舞在美国和德国发展得最为兴旺,前一时期,德国现代舞发展迅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势力抬头,德国现代舞很快就走向衰微。现代舞的活动中心转向了美国,美国没有自己的舞蹈传统,所以现代舞就成了它本土的舞蹈文化而受到重视。但现代舞在美国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邓肯、r.圣丹尼斯等现代舞先驱都是美国人,但她们不是在美国而是在欧洲获得其成就。美国的现代舞是受欧洲的影响产生的,直到1909年,圣丹尼斯享有盛誉返国,才敲开美国现代舞的.大门。

圣丹尼斯对现代舞的贡献,主要是对东方舞蹈形式的运用。她广泛注重埃及、希腊、印度、阿拉伯和泰国等国舞蹈的风俗特点,企图以东方舞蹈形式来传达人类宗教精神信息。因此形成一种具有东方特色的现代舞。她著名的作品《罗陀》,第一次演出就轰动了整个西方。她的舞蹈也不只限于东方舞,在她大批的作品里面,有属于宗教题材的,也有不带民族色彩的抒情舞蹈。她和t.肖恩结婚后的 15年中还合作创办了一个圣丹尼斯-肖恩舞蹈学校,成为学生接受新舞蹈的摇篮。其中m.格雷厄姆、d.汉弗莱、c.韦德曼等后来都成为美国现代舞的杰出代表。

到了汉弗莱和格雷厄姆这一代,是美国现代舞发展史上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特别是格雷厄姆,她的名字几乎成了现代舞的代号。但是她们虽然是圣丹尼斯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并不是圣丹尼斯舞蹈的继承者,而是以叛逆者的身份各走自己的道路。汉弗莱认为圣丹尼斯那种异国情调的舞蹈不能体现美国人的精神实质。她认为既然美国没有基本民族舞蹈可供发挥,那么就只有不以民族舞蹈为根基而去重新创造一种舞蹈形式。因此她根据人体动作的基本原理设立了她自己的技术理论和方法,那就是在“跌倒和复起”、“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构成的动作规律。她认为这既包含着人类动作的全部范围,又是一切戏剧性效果的根源。如人在暴力前倒下就必然要撑持起来反抗等,这种冲突就存在于这些动作之中。汉弗莱的许多作品,就是对存在于人类中间的冲突进行的探索。她的作品大都采用象征主义手法,其特色别具一格。

如果说汉弗莱是从外部形式上去反对圣丹尼斯的舞蹈,那么格雷厄姆则是在揭示人类内心阴暗面上去反对圣丹尼斯的艺术主张了。因此她的舞蹈强调“内省”心理,有“心理舞派”之称。她强调舞蹈家应“以身体形象客观地表现自我信念”,“舞蹈应该剥开那些掩盖着人类行为的外衣”,“揭露出一个内在的人”。她早期创作的《心穴》,借一个古老的传说,表现“死亡和毁灭是妒忌之火焚烧后留下的灰烬”。她在表演《悲悼》这个作品时,给人看到的人的形象是痛苦地蜷缩成一团的,焦虑、痛苦造成身体的抽动和扭曲,这就是她所谓的“心灵的图解”;而这种“痛苦的心灵”,亦不是表现一个具体的事实,而是表示人类所有的悲悼。“格雷厄姆技巧”的中心是呼吸。她研究了人体在呼和吸之间的变化,从这种研究出发,发展了“收紧和放松”的动作原理,认为舞蹈家可以用呼吸作为推动身体旋转、跳跃、跌倒等技术,也可用以表示痛苦、恐怖、狂喜以至剧烈到痉挛的感情。这对现代舞的训练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她早期作品所表现的阴暗和憔悴,曾引起人们的争议,但她始终是美国最享盛誉的艺术家。

20世纪30年代是个动荡的时代,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的险恶形势,给当时的艺术家以很大的震动。加上在现代主义哲学、现代心理学的影响下,形成了一股现代主义的艺术思潮,使现代舞艺术家们都认为用传统的真善美观念是不能解释人类的现代经验的,因此纷纷举起反叛传统的旗帜。圣丹尼斯的舞蹈,美得象个女神,并且带着基督教清教徒思想和世俗文化相结合的浪漫主义风格,这对当时现代主义思潮已经广泛流行的美国,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在这种形势下孕育出与圣丹尼斯相对立的舞蹈思想是必然的。

现代舞强调创造性,因此就激励舞蹈家们纷纷离开自己原有的团体,各自独立地去探索现代舞的新途径。汉弗莱和格雷厄姆离开圣丹尼斯、肖恩,而她们的学生同样又离开了她们。原汉弗莱-韦德曼舞团演员j.利蒙为了实践他对自己的墨西哥印第安人的民族传统风格的尝试,宣布脱离汉弗莱而独立组团。他的现代舞结合戏剧传统形式,根据《奥赛罗》故事创作的《摩尔人的孔雀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出自格雷厄姆门下的m.坎宁安,因艺术见解不同,也离开了格雷厄姆。

坎宁安是新先锋派的代表,所谓“新先锋”,意思是开创前人没有走过的艺术道路。如果说格雷厄姆的艺术主张是反对舞蹈上传统的审美观念,那么坎宁安反对的则是人们一贯认为“舞蹈动作必须有涵意”这一基本要求。他说:“在我的舞蹈艺术中是没有包含什么想法的”,“我从来不要一个舞蹈演员去想某个动作意味着什么,这正是我为什么不喜欢和格雷厄姆一起工作的原因。”坎宁安的艺术方法是追求“偶得动作”。所谓“偶得”,就是没有事先设计,亦没有动作安排,只要偶然物色到一个动作,他就“让每个舞蹈演员的个人特点无所畏惧地、无所隐讳地、有力地表现出来”,“任何动作都可以成为舞蹈的一部分”。坎宁安所以主张这种偶得的成分,是因为他认为人类生活常被习惯所束缚,如果在编舞中使用偶得成分,就有可能发现人类最本能而又最吸引人的动作方式。他认为只要舞蹈者在舞蹈,那便是一切,如果你希望有什么涵义,那就是什么涵义。因此,一些评论家把他的舞蹈称为“抽象舞蹈”。

在新先锋派舞蹈中,a.尼古拉斯的艺术主张与坎宁安不同,他提倡非人化舞蹈。这是一种抽象的、混合着复杂手段的表现方式。他认为创作抽象化的舞蹈时,人体姿态和人体动作的变换会成为障碍。所以就别具匠心地给演员穿上蔽体的宽衣长袍,或特制一种塑料道具模型去覆盖住人体,并把特殊的灯光、色彩和音响等现代化技术吸收到作品中来,以增强直观效果。这种见物不见人的舞蹈作品,创作者并不认为是取消了人性,而只不过是排除了个性,使作品不受人体的局限性的束缚,从而更有条件去扩大舞蹈家探索人生的视野。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先锋派舞蹈又进一步发展到可以在任何形式的空间表演,包括教堂、体育馆,以至街道和公园。用这些场地作舞蹈表演亦是现代舞的一种艺术探索。t.撒普有一次创作了一个舞蹈叫《集成曲》,于黄昏时在纽约的中心公园演出。40名怪异的舞蹈演员散布在草地上,他们都跳着共同的舞步。在舞蹈的结尾,所有的演员都把动作放慢,在黄昏的朦胧光线下,在场的观众感到似乎正处身于一个雕塑的花园,这些雕塑在魔幻般地苏醒过来。当代年轻的现代舞蹈家对演出环境更倾向于标新立异,他们的作品有专门为草地、空地以至一些特殊环境而创作的。

现代芭蕾亦是现代舞当中的流派之一。它是介乎现代舞和古典芭蕾之间的一种形式,在观念上是现代舞,但技巧上还是芭蕾。现代芭蕾最早的代表者是k.约斯,他原来是拉班的学生与合作者。他当过芭蕾演员,因此他实践把两者结合是有基础的。他主持过的约斯芭蕾舞团就是属于现代芭蕾性质的舞蹈团。1932年上演的《绿桌》,是揭露战争贩子幕后活动和描写战争恐怖的舞剧,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约斯芭蕾舞团解散后,欧洲曾有为数众多的现代芭蕾团体组织起来,但艺术上没有多大成果。与此相反,美国的现代芭蕾蓬勃发展,出现了象g.巴兰钦与j.罗宾斯等杰出的编导艺术家和演员。产生出不少优秀作品,预计这一艺术派别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现代舞的艺术现象是复杂的,各派都有自己的探索和追求。其中出现的所谓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心理派和抽象派等等,都是和现代主义相适应的流派。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反对传统观念在艺术上的统治,以传统的叛逆自居。他们曾先是对传统的写实主义表示挑战,在现代派的舞蹈家们看来写实主义方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把世界和人的复杂关系简单化了。因此在探索突破传统表现方式的同时,传统的时间次序(开始、中间、结束)和空间观念(远近)被打破了;那种比例感和尺度感联结在一起的秩序概念亦被推翻了,而代之以一种按自由联想重新组织的时间感和空间感。他们对动作规范也感到厌倦,而代之以一种人的随意动作。

总之,现代舞总是保持着它的活跃、易变的特性。过去现代舞和芭蕾曾一度处于水火不相容的境地,现在则能互相吸收,而且许多舞蹈家还兼通两种舞蹈。一些评论家认为,现代舞的风格今后还会不断变化、发展。作为一种文艺现象,现代舞近年来也引起了中国舞蹈界的注意,对现代舞的研究,也正在开始。

舞蹈工作总结和计划篇八

现代舞编舞的教学是由“单人舞技法基本理论”、“基本的技法技术训练”及“创作实践”三部分内容结合起来的,并通过分析动作,对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创造性的重建架构,并尽力培养完成编导技术技法的形式训练和动作思维的能力[1]。单人舞编导基本理论与技法是编导教学的根本。经过现代舞编导先驱们对动作研究和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清晰有效的教学体系:从启发学生对动作的认识开始,引入时、空、力等相关因素变化,让编舞者逐步了解舞蹈的语言层级,最终以纯动作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舞蹈小品。

“动机”一词借自音乐,常指一个简短的旋律型,一般长度为1小节。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多丽丝韩芙丽把舞蹈的动机,称为“动作动机”,指的是作为编舞起始之点的“1小节舞句”[2]。舞蹈动机是最基础的动作结构单位,是舞蹈形象的基因,是统一舞蹈动作的中坚要素,也是发展舞蹈语言的主导因素。通常舞蹈动机具有形象性,可变性,鲜明个性,简练性,舞蹈性,观赏性等特征。在形成动机以后就开始发展了,舞蹈动机的发展可以是单一动机向复合动机发展;方向、幅度、力度、节奏、空间的变化;原型动机中加新元素;加大原型动机难度;多次重复;变化重复;调整动机动作顺序;改变完成动机节奏的身体部位;改变动机情态;改变原型动机的时值等。我们可以综合利用以上的办法来组合使用。

造型,是指相对静止的动作。对于造型的要求是新颖,具有动作性而有所表达。这就需要造型的“解”与“进”。“解”“进”都是具有造型因素的动作过程。“解”是指在造型基础上,一种缓慢的造型拆解动作。反之,“进”是缓慢潜入造型的动作。对于“解”与“进”的这种关联性发展,我们可以理解成电视里常看到的花苞到花儿怒放的慢镜头播放,可以用一段“解”或“进”的动作造型来分别比作“花苞”和“怒放”的.状态。我们需要诠释出来的就是这两种状态在转变过程中动作的层层解剖,关系紧凑的链接,造型的瞬间跳度。

通过动作的发展变化,编舞者便可以进入到舞段练习阶段。舞段技法练习分为四个板块:时间、空间、力量的认识与动作的发展变化以及动作的分解与重构。在时间练习上,主要通过慢速,快速和节奏变化来使动作达到发展变化,呈现一个全新的舞蹈段落。在空间练习上,我们可以对空间进行无限的扩展与压缩。在力量练习上,通过力量的变化引起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给动作“原型”以丰富的变化和发展。而力量的变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寻求两极的对比,如收缩与放松,紧绷与松懈等。动作的分解是对动作进行分解,分解到最小元素。它包括动作分解,动作重构,元素舞段。通过这样的分解,达到动作的发展变化,构成新的舞蹈段落。

节奏练习,主要通过慢速,快速和变化节奏来练习。首先将动作慢速去完成,在慢速中感受动作的细腻;再将动作快速完成;最后则是将原型组合节奏化,比如几个简单的走步,在需要表达急切情绪时,变它为碎步,而后在一串碎步后嘎然而止。这种节奏的处理,可以造成视觉上和情绪上的波澜,形成一定的情感冲击。 情绪练习,是以自己的肢体动作为主的,也包括一些表情的传达,能使观众清晰动作的情感内涵,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情绪练习能有效的培养编舞者情感的表达,为后面成品舞蹈编创的情感内核打下良好基础。这种情绪练习可以理解为一种生理上的情绪,也可以是拟人化的情绪,如天怒,神泣等,甚至可以是一种意象性表达。如袁禾老师在《舞蹈意象论》中提到的“舞以达欢,舞以载道,舞以象和”就指出了舞蹈中意象的重要性和至高地位[3]。路线练习,简单的理解就是要加强舞蹈的脚下流动,使动作能在舞台上流动起来,动作流动过程中留下的路经痕迹形成一定路线图像,可以使整个舞蹈形成一种构图,进而形成一种表达。

舞蹈小品,也是作品。只是在规模上,时间上短小一些,一般在3到5分钟,结构相对独立。既然也是作品,首先它要求主题明确;作品的完整性;风格的统一性。它可以运用重复、对比、调度等多种手段进行编导,连贯性强。在元素、造型、舞句的材料使用上要进行细致准确的分析,便于初学者对作品整体上的把握。

舞蹈工作总结和计划篇九

现代舞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五代,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学习现代舞的四个步骤,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说了现代舞是以标新立异、严肃探索为最终目的,因此首先要能够以平常心态去接受,同时在欣赏的时候要有敏锐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在一般人的眼里,既然是舞蹈,那它就必须要一直的舞动,但在现代舞中,这个观念完全不存在,因为现代舞的概念非常广泛,在现代舞者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切无一不能舞,而人的每种行为和每个动作无一不在跳舞。

其实一部作品中,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此时编者的内心世界和创作心态,而这些现象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因此,掌握作品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动机,有助于更好的.欣赏和理解作品。

现代舞是一门形式感极强的艺术,因此,现代舞无论是以何种的形式表现,最基本的都是要从动作开始,而动作的形成、延续、发展、变化,最重要的是看动作的借力方法。

其次是看作品的结构,现代舞打破了和谐理想的古典审美原则,对现实社会中人的关注和对自然真实美的追求,因此,在结构上特别讲究对比,动作和动作之间的对比,舞段和舞段之间的对比,节奏和节奏之间的对比,情绪上的对比以及舞蹈构图的对比等等。

在欣赏的过程中要用自己生而有之的六种感觉去全身心地感受作品。在现代舞作品中,强调的是舞者自身的重量而不是如芭蕾般的轻盈,在动作中强调空间的过程而不是动作的本身,在空间上强调韵味的顿挫而不是流畅,在构图中强调不平衡而不是平衡,强调过程的揭示而不是过程的遮掩。了解了这些以后再对作品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全面的分析。

舞蹈工作总结和计划篇十

这是生活舞蹈工作室的“空间”计划的其中一项。将要进行的这个工作坊涉及现代舞的训练和方法,身体语言的呈现是基本要素,但如何找到“个人身体语言”的具体表现、以及和其他身体之间的合作、还有和其它媒介(比如声音、某种具体物品、影像等)之间的关联与互动是这个工作坊最终要探询的方法与途径。

简单说,首先找到自己的身体语言,然后开始发展个人身体语言的表达方式。也许你曾经是一个身体条件优秀的专业舞者,但经过工作坊可能你会觉得自己的表达和创作更自由、更有创作的冲动;也许你是一个未经专业训练的人,但可能你会因为发现自己的身体具有某种独特表达能力而激动。

还要强调一点,按照生活舞蹈工作室一贯坚持的表达与创作方式,真实的生活现实是我们进行这个工作坊的基本,工作坊的训练与方法也与此密切相关。这个基础上,你自己真实身体的创造力的发现尤为重要。

工作坊的最终效果也许你会在其中逐渐发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工作坊的最终目的除了你对自己身体的发现之外,作品创作也可能会在这个基础上开始,比如你自己的、比如你和他人的合作、比如生活舞蹈工作室一个未来将要开始的作品,等等。

训练是工作坊的基本内容。所谓训练并非完全指舞蹈基本功练习(也许会有这一项内容,但不是主要的),主要指每个人的身体在不同方式的训练中获得放松、展开、释放,比如通过热身、通过瑜加、或者通过游戏等多种途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效果对于专业或非专业舞蹈来说,都是愉快和放松地进入并且释放的过程。

(1)通过一个有主题的方式寻找“一个人的状态”

(4)和现实场景中物体的关系,比如和墙、和柱子、和衣服、和香烟、和路过的人等等。这个“现实场景”可能是在排练场,也可能是在户外的某个地方。

(5)在影像中的身体发展与表达,比如和一张照片、和一段来自真实生活的录像片段、和自己或者他人的影像、和现场影像等等。

(6)共同讨论。所有人参与的共同讨论和交流会发生在每项具体活动中或结束后。

一般来说,是工作坊主持者主持每次的工作坊,但也会计划邀请其他的艺术家,比如其他舞蹈编导、戏剧、戏曲方面的专家、音乐家、或者其他视觉艺术家来做和本工作坊主旨有所关联的“主题活动”。

这个工作坊并非若干次就告终,在条件可能的前提下,计划长期持久进行下去。具体活动时间基本上定为每周一次(特殊情况下可能增加或减少),一般定在周六或周日的下午。每次工作坊两到三小时。开始时间目前暂定在9月底或10月初。

主持者:文慧;辅助人:吴文光、刘春

这个工作坊是开放方式的,即除了一直与生活舞蹈工作室合作的人之外,其他觉得以上介绍内容和自己想法愿望对路的人都在欢迎之列。只是因为场地等条件原因,最终参与工作坊的人数会有所限制。

工作坊对所有参与者均是免费的。有愿望参与者可填写附件中的表格,即本人基本信息和简要回答其中两个问题,邮件寄送到此电子邮件地址:。请在9月20日前寄出。主持者会根据这个基本信息、以及参与人数情况来决定是否邀请你参与最近的工作坊(也许这次你不在邀请内,但可能以后工作坊会因为条件变化邀请你参与)。邀请通知会在9月23日前以电子邮件通知。

希望参与工作坊或者愿意与生活舞蹈工作室保持联系的人,最好提供一个自己常用的电子邮件(email)联系方式。因为以后要建立一个所有人都在内的“邮件组”联系和交流方式,所有相关的活动、具体内容、以后的计划、生活舞蹈工作室其它的工作坊计划、还有大家的讨论、建议等等,都要在这个邮件组上进行。

相关范文推荐
  • 09-14 企业的招聘工作计划(优质6篇)
    计划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步骤和时间安排。我们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
  • 09-14 2023年检察机关党支部半年工作总结 支部工作计划(汇总9篇)
    计划是一种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具,也是一种组织和管理的工具。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09-14 最新服装督导的工作计划(模板8篇)
    计划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领域。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提高效率和质量。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
  • 09-14 2023年大学的工作计划(大全6篇)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任务和目标,如学习、工作、生活等。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制定计划。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
  • 09-14 2023年投标年度工作计划(优质6篇)
    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将时间、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并设定合理的限制。这样,我们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以
  • 09-14 收费岗亭岗位职责 收费员的工作计划(大全7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
  • 09-14 后期工作计划文案 影视后期工作计划(大全6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这里给大家分
  • 09-14 游泳主管的工作计划(通用5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游泳
  • 09-14 2023年外墙施工工作计划(实用8篇)
    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
  • 09-14 最新光伏电站安全工作总结及计划 安全工作计划(实用6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