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外贸企业现状的调研报告(精选18篇)

外贸企业现状的调研报告(精选18篇)

时间:2023-12-26 19:08:10 作者:笔尘

调研报告是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来揭示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真相,并通过分析和归纳加以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企业消防安全的现状调研报告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企业消防安全的现状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动车行业迅速崛起。电动车企业紧紧抓住城市禁摩、石油涨价、政策放开、百姓消费升级等市场商机,不断增产扩能,产销一路上扬。以无锡市锡山区为例,全区拥有电动车生产企业186家,去年总产量为200万辆左右,占全国产量的1/5,占江苏省产量的70%,预计今年经济总量将达100亿左右,约占全区经济总量的12%。目前,无锡市锡山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轻型电动车生产基地。然而,这些企业多数为私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者意识淡薄,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与企业的发展同步,消防安全隐患问题重重。经对全区电动车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调研,笔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以供参考并请批评指正。

一、电动车生产企业的消防安全现状

电动车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猛。通过短短的几年,无锡市电动车企业遍地开花,许多摩托车生产企业纷纷加入到电动车行业中,使电动车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问题,一些消防安全违章违法行为大量涌现,给消防部门的监管带来了难度。

(一)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一些电动车企业新建厂房时未经消防部门审核,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施工,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用不合格的装修、装饰材料施工,建成后未通过消防验收就擅自投入使用,致使留下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

(二)“习惯性”违法行为问题突出。许多电动车企业由于生产量很大,厂房空间有限,生产出来的电动车又没有及时产销掉,致使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的现象经常发生。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三)电动车电瓶使用不当极易起火。电动车电瓶分为锂电池和铅酸蓄电池两种,它们的充电器不能通用,若一旦混用,很容易引起电瓶爆炸,而且电动车电瓶需要经常充电,电瓶使用时间过长,电能转化成热能,产生气体,一旦电压过高或长时间充电就极易导致膨胀,引发火灾事故。目前,有的.电动车企业对电瓶管理不严,电瓶摆放随意,长时间充电的现象依然存在。

(四)企业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电动车生产企业业主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从近几年该行业的火灾形势看,造成严重损失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对很多电动车企业业主来说,由于行业竞争激烈,除生产投资外,不舍得对消防的投入,平时也不注重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员工的培训,导致消防安全的管理人和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素质不高,对消防法规以及遇到火灾时如何处置知之甚少,无法履行消防法规所规定的安全职责,自救能力薄弱。

(五)消防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一些电动车企业消防设施遭到破坏,灭火器过期、老化严重,生产车间和办公区内消防设施不健全,警告、危险标识散乱,甚至有个别企业根本就没有消防设施,业主认为企业早晚要拆迁,配备了消防设施也是浪费,等到拆迁新建厂房时再作考虑。

(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严。在一些上规模的电动车企业中,消防管理制度不严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一般来说,这些企业都会有一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但往往成为一纸空文。不少企业认为购置了消防器材就相当于买了消防安全保险,违规操作,电线乱拉乱接现象突出,用电用气随意性较大,消防安全措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二、电动车生产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充分认识电动车行业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电动车生产企业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是确保该行业顺利、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消防监督执法部门要树立超前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早动手、早部署,切实做好电动车行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提前介入,把好审核、验收关,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作为消防部门,要严格建筑消防审核,加强建筑消防工程督促检查。帮助新申办企业按照国家消防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自觉把好消防安全关,防止留下先天性隐患,有效遏制电动车企业火灾上升势头,加大源头管理的力度,全力为电动车企业做好服务。

工业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镇始终把工业强镇作为统领全镇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服务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思路和规划,形成了工业园区为主体的空间布局,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得到提升。

目前全镇拥有各类工业企业3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建成1家铝材料制造企业(铝业)、3家设备制造企业(消防器材、电器机械、园林工具)、1家包装材料制造企业(印业)、24家建材企业(5家砼构件、3家采石、1家采砂、9家水泥砖瓦制品、6家金属门窗制造)、2家家具制造企业(1家木制家具、1家金属工具与家具)、4家服装布艺加工企业、3家食品加工企业。另外还有5家电力、燃气及算来水供应企业(供电换流站2家、煤气站2家、自来水厂1家)。涉及10多个门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截至2013年,全镇工业增加值总量达17.33亿元。经济普查统计年均工业经济总收入2200万元,工业总量在全区乡镇排首位。

(一)工业企业空间布局

全镇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总面积为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园3.5平方公里,集镇集中发展点1.5平方公里。全镇38家企业主要发展铝材、建材、包装材料、食品、服装和家具制造业。有4家采矿业企业,主要从事石灰岩和砂石开采,分布在、、、4个乡村及集镇。24家建筑材料企业以及4家包装材料及设备制造企业分布在全镇10多个村。只有铝业1家企业和3家小型建材企业分布在工业园区规划区内。我镇现有飞地工业企业1户(惠农科技)。

(二)工业企业行业布局

在全镇38家企业中,采矿业企业4家,铝制造1家、建筑材料制造类企业24家,食品生产3家,服装加工3家,设备制造3家。另外,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企业5家。从行业分布来看,铝材及建筑材料制造企业不管是企业数量还是经济总量仍然是我镇工业经济的主导者。

(一)政策局限性较大,制约了园区外工业企业的发展愿望。

严格限制工业园区外新上工业项目的政策出台,一方面有效促进了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和高效发展。另一方面抑制了现有区外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诉求愿望。加上目前园区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项目承载能力较差,园区难以容纳区外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及产业政策限制,多数区外企业也缺乏向园区调迁的条件。

(二)产业规划布局不到位,导致工业发展速度缓慢。

由于园区产业定位标准高,对引进项目规模的要求有点贪大求洋,进驻园区的项目,既没存在形态也没有形成业态(园区内有几个项目有征地就是不见开工)。区外工业企业项目发展似乎受到了空间和政策的制约,有原地踏步的趋势。如食品、化工、机械制造等其他门类产业,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更没有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许多面临搬迁企业进园区也难,有的已迁往外地。部分园区外企业只能维持现有生产,发展的动力不足,也造成了工业发展速度的渐缓。

(三)“产城共荣”的城市发展规划理念相对落后。

从现有城市新区建设、集镇建设以及信息产业园功能来看,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缺乏联系,存在城是城,园是园的独立性,产业发展有空心化的趋势。在工业与城镇怎么互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企业怎么配合等方面还缺乏整体思考,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没能有效融合。

(四)工业企业发展潜力不足,税源企业不多。

工业企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重点企业、税源企业依旧是熟悉的名字,在排名靠前的位置很难看到新进企业。有的企业大,但交给地方的税收少。招商引资协议多、建设少,项目意向投资大,到位少,经济发展还在依靠原有老税源企业负重向前,工业经济总量与税收不成比例。

(五)行政效能低下影响了投资环境。

部分企业反映政府服务意识淡薄,行政审批繁琐,效率低下,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问题,关键在于工业企业项目落地难。在关心支持企业方面,我们还没有创造出一个有利于企业成长、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六)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弱。

一是多数小企业起步水平较低,低水平重复投资较为普遍。全镇工业企业中,建材类和采矿类资源企业达28家,所占比例达到70%,由于此类资源性企业技术要求低,投资小,见效快,进入门槛低,易于被选择。特别是特大城市建设的推进,全镇砖瓦砂石建筑材料为主的企业增加到24家。但部分企业已处于限产状况,产能明显过剩。

二是多数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落后。以业主个人产权为基础的家庭和家族式管理方式是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其产权制度具有明显的家族化倾向。存在“缺管理人才、缺技术人才、缺营销人才”。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工作的滞后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是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偏低。企业主选择的多为技术门槛低、管理门槛低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附加值低。

四是企业存在污染问题。铝厂、采石厂等企业的污染严重,污染并没有得到有效治理。

(一)坚持科学规划,着力构建新型工业格局。突出招商引资,火眼遴选优势工业项目。继续以“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为重点,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主导,着力引进资源节约、生产环保、高税收、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型企业,大力推进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化发展,形成主业突出、优势明显的工业新格局。

(二)坚持环境友好,确保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限制高耗能、杜绝高污染产业发展,加强环境保护,集约利用资源,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产城共荣,促进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融。学习借鉴苏州先进工业园区的经验,坚持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一体,建议规划、国土、工信和产业园区等部门应尽快启动新城区产城一体规划编制工作。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下合理配置城乡资源,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工业项目与园区外工业项目的共同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产城共荣。

(四)坚持创新发展,统筹协调产业园区内外共同发展。

一是创新发展平台。结合产业园区建设与产业集群培育。着力规划产业功能分区和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工业集聚发展平台,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从空间规划、产业布局、龙头企业培育、招商引资、项目把关等方面着手,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创新企业用地政策。不断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应结合现有工业园的发展政策,鼓励符合园区外落户的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的联合方式,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拆除企业原所在地的建筑物并实施退耕,维持现有土地使用总量。在不增加土地供应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的区内外同时积聚发展。

三是创新工业发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园区工业项目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破解工业园区建设中的融资难题。

四是创新招商引资策略。既要对外招商引资,又要对内保商留资,保住本地传统产业。在主导产业方面强化重点企业(项目)引进,引进能延伸现有主导产业链条的企业项目。如铝业的铝材料加工项目。同时,快速引进纺织服装生产性项目,服装商贸市场、会展中心、物流中心和总部基地,实现主导产业税收转向三产业。在传统产业方面,不能逼死儿子招女婿,不抛弃,不放弃,完善区域内工业企业调迁政策,充分鼓励园区外重点税源企业搬迁入园,要留住这类企业。

四是创新企业兼并重组。要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大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兼并重组。优先保障兼并重组企业在兼并初期的要素供应,对重点企业兼并收购破产、停产、困难企业,在产权变更、能源供应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支持。鼓励企业多采购本地产品,鼓励企业配套发展,用混合所有制兼并重组壮大企业。华泰商品砼可以与境内砂石企业合作,铝业可以与乐星红旗合作。兼并合作对于涵养地方税收有很大的示范。经信部门要及时发布项目引进建设信息,推动更多项目配套发展。

(五)坚持转变政府职能,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并减少、合并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行并联审批、集中审批、代办审批,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在对企业执法过程中应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加强高校与本地企业的合作,对企业家及高管人才建档入库,定期开展对话交流,让他们成为工业企业发展的智囊团。

企业消防安全现状调研报告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企业消防安全现状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动车行业迅速崛起。电动车企业紧紧抓住城市禁摩、石油涨价、政策放开、百姓消费升级等市场商机,不断增产扩能,产销一路上扬。以无锡市锡山区为例,全区拥有电动车生产企业186家,去年总产量为200万辆左右,占全国产量的1/5,占江苏省产量的70%,预计今年经济总量将达100亿左右,约占全区经济总量的12%。目前,无锡市锡山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轻型电动车生产基地。然而,这些企业多数为私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者意识淡薄,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与企业的发展同步,消防安全隐患问题重重。经对全区电动车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调研,笔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以供参考并请批评指正。

电动车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猛。通过短短的几年,无锡市电动车企业遍地开花,许多摩托车生产企业纷纷加入到电动车行业中,使电动车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问题,一些消防安全违章违法行为大量涌现,给消防部门的监管带来了难度。

一些电动车企业新建厂房时未经消防部门审核,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施工,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用不合格的装修、装饰材料施工,建成后未通过消防验收就擅自投入使用,致使留下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

许多电动车企业由于生产量很大,厂房空间有限,生产出来的电动车又没有及时产销掉,致使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的现象经常发生。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电动车电瓶分为锂电池和铅酸蓄电池两种,它们的充电器不能通用,若一旦混用,很容易引起电瓶爆炸,而且电动车电瓶需要经常充电,电瓶使用时间过长,电能转化成热能,产生气体,一旦电压过高或长时间充电就极易导致膨胀,引发火灾事故。目前,有的'电动车企业对电瓶管理不严,电瓶摆放随意,长时间充电的现象依然存在。

电动车生产企业业主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从近几年该行业的火灾形势看,造成严重损失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对很多电动车企业业主来说,由于行业竞争激烈,除生产投资外,不舍得对消防的投入,平时也不注重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员工的培训,导致消防安全的管理人和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素质不高,对消防法规以及遇到火灾时如何处置知之甚少,无法履行消防法规所规定的安全职责,自救能力薄弱。

一些电动车企业消防设施遭到破坏,灭火器过期、老化严重,生产车间和办公区内消防设施不健全,警告、危险标识散乱,甚至有个别企业根本就没有消防设施,业主认为企业早晚要拆迁,配备了消防设施也是浪费,等到拆迁新建厂房时再作考虑。

在一些上规模的电动车企业中,消防管理制度不严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一般来说,这些企业都会有一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但往往成为一纸空文。不少企业认为购置了消防器材就相当于买了消防安全保险,违规操作,电线乱拉乱接现象突出,用电用气随意性较大,消防安全措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充分认识电动车行业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电动车生产企业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是确保该行业顺利、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消防监督执法部门要树立超前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早动手、早部署,切实做好电动车行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提前介入,把好审核、验收关,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作为消防部门,要严格建筑消防审核,加强建筑消防工程督促检查。帮助新申办企业按照国家消防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自觉把好消防安全关,防止留下先天性隐患,有效遏制电动车企业火灾上升势头,加大源头管理的力度,全力为电动车企业做好服务。

企业消防安全现状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动车行业迅速崛起。电动车企业紧紧抓住城市禁摩、石油涨价、政策放开、百姓消费升级等市场商机,不断增产扩能,产销一路上扬。以xx市xx区为例,全区拥有电动车生产企业186家,去年总产量为200万辆左右,占全国产量的1/5,占江苏省产量的70%,预计今年经济总量将达100亿左右,约占全区经济总量的12%。目前,xx市xx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轻型电动车生产基地。然而,这些企业多数为私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者意识淡薄,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与企业的发展同步,消防安全隐患问题重重。经对全区电动车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调研,笔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以供参考并请批评指正。

电动车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猛。通过短短的几年,xx市电动车企业遍地开花,许多摩托车生产企业纷纷加入到电动车行业中,使电动车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问题,一些消防安全违章违法行为大量涌现,给消防部门的监管带来了难度。

(一)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一些电动车企业新建厂房时未经消防部门审核,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施工,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用不合格的装修、装饰材料施工,建成后未通过消防验收就擅自投入使用,致使留下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

(二)“习惯性”违法行为问题突出。许多电动车企业由于生产量很大,厂房空间有限,生产出来的电动车又没有及时产销掉,致使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的现象经常发生。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三)电动车电瓶使用不当极易起火。电动车电瓶分为锂电池和铅酸蓄电池两种,它们的充电器不能通用,若一旦混用,很容易引起电瓶爆炸,而且电动车电瓶需要经常充电,电瓶使用时间过长,电能转化成热能,产生气体,一旦电压过高或长时间充电就极易导致膨胀,引发火灾事故。目前,有的电动车企业对电瓶管理不严,电瓶摆放随意,长时间充电的现象依然存在。

(四)企业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保电动车生产企业业主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从近几年该行业的火灾形势看,造成严重损失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对很多电动车企业业主来说,由于行业竞争激烈,除生产投资外,不舍得对消防的投入,平时也不注重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员工的培训,导致消防安全的管理人和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素质不高,对消防法规以及遇到火灾时如何处置知之甚少,无法履行消防法规所规定的安全职责,自救能力薄弱。

(五)消防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一些电动车企业消防设施遭到破坏,灭火器过期、老化严重,生产车间和办公区内消防设施不健全,警告、危险标识散乱,甚至有个别企业根本就没有消防设施,业主认为企业早晚要拆迁,配备了消防设施也是浪费,等到拆迁新建厂房时再作考虑。

(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严。在一些上规模的电动车企业中,消防管理制度不严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一般来说,这些企业都会有一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但往往成为一纸空文。不少企业认为购置了消防器材就相当于买了消防安全保险,违规操作,电线乱拉乱接现象突出,用电用气随意性较大,消防安全措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充分认识电动车行业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电动车生产企业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是确保该行业顺利、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消防监督执法部门要树立超前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早动手、早部署,切实做好电动车行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一)提前介入,把好审核、验收关,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作为消防部门,要严格建筑消防审核,加强建筑消防工程督促检查。帮助新申办企业按照国家消防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自觉把好消防安全关,防止留下先天性隐患,有效遏制电动车企业火灾上升势头,加大源头管理的力度,全力为电动车企业做好服务。

(二)定期开展监督检查,严厉查处“习惯性”违章违法行为。消防机构要定期开展检查,尤其是在电动车生产高峰时期,发动辖区派出所,加大对电动车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查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等“习惯性”违法行为,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规范电动车电瓶管理。由于电瓶使用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因此消防部门要加强对电动车企业电瓶的监管力度,使企业严格按照电瓶使用规定,落实专人全面负责电瓶的管理,严禁使用过期的电瓶,以旧翻新,同时避免长时间充电,定期对电瓶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四)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消防部门要定期对电动车企业员工进行培训,通过消防站对外开放,举办培训班、消防竞赛、消防演习等形式,加大对电动车企业消防安全集中培训的力度,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使其能熟悉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熟悉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掌握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

(五)配备消防设施,提高自防自控能力。消防部门要督促企业配齐消防设施,对灭火器老化严重,设施不全的企业进行整改,对拒不配合的企业,进行立案处罚,进一步规范企业硬件设施,提高自防能力。

(六)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消防部门要督导电动车企业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积极采取措施规范消防安全管理,真正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提高自身预防火灾能力,同时还要把消防安全常识和消防技能作为考核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基本条件之一,杜绝违规操作、乱拉乱接电线等现象的发生,做到人人讲安全、时时都平安。

(七)建立义务消防队,承担起初期火灾扑救任务。消防部门要督促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电动车企业建立一支义务消防队,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组织开展灭火演练,切实加强这支队伍的实战能力,承担起本单位初期火灾的扑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损失。

粮食储备企业改革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观念问题和认识上的误区。

对企业的现状认识不清。在基层企业“三老”问题基本解决后,“企业改革已基本结束”、“不需改”、“不想改”的意识和畏难情绪在一些干部职工中仍较为严重,这给基层粮食企业下一步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其实,对现今的绝大多数国有独资、控股粮食企业而言,改革并不能说已经结束,许多合并、重组的企业购销体制、财务体制改了,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还没有改,或没有实质上改,企业新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改革的目的还没有达到,目标还没有完成。

(二)经营理念差、企业综合经营能力差、管理方法陈旧。

1、经营理念差。企业领导人的经营意识还没有市场化、效益化我们的企业领导普遍还习惯于把收购当作任务来完成,重数量轻质量,重数量轻效益;部分企业领导片面认为粮食购销价格紧跟着市场走就是市场化意识,收购时以收得进为订价依据,销售时以销得出为订价依据,而不善于依据市场趋势适时、适价、适量购销。

2、企业综合经营能力差。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不仅改变了粮食市场环境,改变了粮食交易规则,也改变了市场主体间的关系。企业自身的某些先天条件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发展之路。粮食企业的综合经营能力在八十年代中期较为完备,曾通过附营业务有过一段繁荣,可惜没有保持和发展,近年来经历几次改革之后,粮食企业综合经营能力几乎完全丧失。由于国有粮食加工业全部破产,只有很少一部分企业有粮食加工和食品生产能力,企业在粮食经营上盈利能力低,在一些有民营粮食加工企业的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收购十分困难,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3、管理方法陈旧。一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基层粮食企业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应该享有独立的自主经营权,但政企不分的现象并没有根除;企业的出资人是国家,但在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上,常常是企业越位,出资人不到位;粮食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模糊,管理措施和力度不够,不善于资本运作。二是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上,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激励不到位,约束也不到位。对基层职工的全量化考核,造成企业员工与企业的全量化关系,而非利益共同体的关系,加上粮食经营有量大收购时间集中、散装不易盘存的特点,管理又不到位,极易出现问题。三是国有粮食企业的核算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导致经营成本、管理成本较高,既不能与成熟的现代大型企业竞争,也不能适应与简单、低成本、短平快、少层次的民营、个体经营模式的竞争。

(三)市场空间缩小。

粮食流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除了受宏观因素影响外,微观层面上的因素对企业的影口向更具体、更直接。农村粮食消耗增加,商品粮的比例日益减少,粮食企业获得粮食资源相应减少,同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更不用说还有许多不同经济成分的经营主体不断进入粮食流通领域。政策性业务随着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越来越少,已不足以维持一个企业的正常生存。由此看出,单就粮食购销业务而言,市场空间在缩小。

(四)人才流失。

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目前的国有粮食流通企业吸引人才的亮点很少,外面的高素质人才很难青睐这个行业,而许多原企业培养的,正当而立之年,又与企业有一定感情的人才却大量流失,一方面是企业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职工下岗失业。因此,留住现有人才,使人才有充分发挥的机会,并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便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

(五)企业文化缺失。

一是企业外部形象受损,“国有粮食企业已经垮了”的传言快要变为公众的普遍认知。二是企业现有人员(包括管理层)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普遍缺乏信心。三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无序,且缺乏活力,导致企业工作效率低下。

二、进一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许多国有粮食企业经历了多次改革,但始终没有触动企业的产权问题,效果并不理想,吃“两个大锅饭”的现象依然没有根除。这些只能说明,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一些旧的思想观念仍然有市场,必然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市场观念、企业运作机制等方面,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又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绝不能一劳永逸。要在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保持思想的不断进步,改革才能向深层次推进。

工业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近日,我们对辖区企业进行了新一轮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街办辖区共有工业企业4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其产品涵盖通信、电子、医药、塑料制品等多个领域,2014年街办全口径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89285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全年产值达164685万元,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的54.48%。

第一,随着大桥的新建及部分安置小区的建设,辖区内多家企业面临搬迁,但企业搬迁选址迟迟不能落实,已严重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后期发展,同时也影响到大桥的顺利施工。

第二,企业规模及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大,再加上资金短缺和市场销售情况不容乐观,生产出来的产品滞销,积压情况严重,不得不断地缩小生产规模。

第三,企业销售价格波动较大,市场需求量的不稳定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比如电子,随着产品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也随之大幅度下降,而上游市场需求量相对恒定,所以新增的生产线并不多,销售利润也很有限。

第四,部分企业因自身管理及员工数量不足等原因,未能正常开启全部生产线。在环高乐器,三角琴销售市场一直都很畅通,市场月需求量约为200台,但车间有限的生产工人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虽企业不断发布招聘信息,但因街办辖区内租房资源紧张且租金逐年上涨,而企业工资上行压力大,前来应聘者较少,企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第五,自区政府对区采石行业严加管制以来,辖区内两家采石场至今仍未能正常开工生产,复工日期始终未能明确。

第一,要酌情考虑街办辖区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尽早协调解决搬迁企业的土地选址问题,让企业能顺利经营发展下去。并建议区委区政府争取建立本区自己的“中小企业工业园”,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妥善安置好那些既环保又成长好的搬迁企业。

第二,要帮助企业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缓解产品滞销问题。带领企业参加展销或创新电子销售平台等方式,促销企业产品。

第三,区级成立小额投资担保公司,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抓好农村信合贷款政策调整,积极与农村信合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切实解决好部分企业因资金困难而导致的企业发展受限问题。

第四,根据环高乐器等企业的实际用工缺口量及具体工种需求情况,劳动部门要通过网上招聘、现场招聘等形式,引进技术人才,政府对引进企业技术人才出台政策进行补贴,吸引外地人员到本地就业,解决用工紧缺问题。

粮食储备企业改革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我市现有义务教育学校208所,其中:小学168所(含点51个),初中40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4所,完全中学7所)。20xx-20xx学年度,全市小学师生比1:14.7,其中:城区小学师生比1:18.2,农村小学师生比1:12.7;全市初中师生比1:10.6,其中:城区初中师生比1:15.4,农村初中1:7.3。

(二)发展状况。

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财政教育投入保持稳定增长。20xx年,全市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内拨款59438.1万元,比20xx年53060.6万元增长了12%,20xx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6878元,比20xx年5886元增长了16.9%。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农村小学585元/生、年,初中785元/生、年;城市小学384元/生、年,初中530元/生、年)按时足额拨付到位。“两免一补”范围不断扩大,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同等享受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全部享有生活补助并及时打卡发放到人。

2.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全市义务教育校安工程建设于20xx年基本结束,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校舍,分别进行了加固或拆除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有了切实保障。自20xx年起,我市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从图书(初中每生20册,小学每生15册)、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中小学实验室设备仪器及中小学教学器材(音乐、体育、美术、卫生、数学、地理)等4个项目,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技术装备。目前,已完成115所中小学装备任务,完成率达73.72%,余下学校将于20xx年底前全部完成。

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多措并举,着力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结合城市发展建设,城区相继新建了11所设施优良、功能比较完善的标准化小学,6所初中实施了扩容和配套设施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全市12个乡镇所在地的中心小学,分别建设了集学习、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乡村少年宫”;结合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项目,在配齐配足常规教学设备、器材的前提下,努力加强中小学现代教育设施设备配置,“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的普及率逐步提高,40所中小学更新了计算机教室,37所中小学的教室安装了教学电子“白板”,全市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不断扩大。

3.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得到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按照新的标准,重新核定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编制;建立教师正常补充机制,努力优化教师结构。20xx年以来,全市在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中,共招录156名中小学教师,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缺科教师学校倾斜,使中小学开齐课程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激励作用,鼓励教师在农村中小学任教。对在农村中小学工作的教师,分别给予每月70元、100元的岗位补贴,坚持教师职务评聘须有农村学校1年以上工作经历,坚持城区补充教师从农村中小学公开选调;扎实开展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健全完善了市、乡、校三级培训网络,**市教师培训基地通过了省级考评验收。

仅20xx-20xx学年度,各层次、各类别教师培训达9000人次,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推进学校结对合作,以强帮弱共同发展。建立了城乡间和跨区域中小学结对合作机制,城乡学校结对合作数量进一步扩大,首批12所义务教育学校与庐阳区相应学校顺利对接。结对学校围绕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学实践、学生活动、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全面交流帮扶,不断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办学水平。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打造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各类称号优秀教师3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00人,骨干教师330人,师德先进个人12人。一支由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优质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

4.素质教育质量提升成效明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初步形成,以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弘扬雷锋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等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效果明显。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技活动有效开展。仅20xx年,我市中小学在参加省及合肥市举办的各项竞赛中,有近100项获奖。烔炀中学的机器人足球参赛队,荣获省一等奖并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三等奖。人民路小学的书法选手,荣获全国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二等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体育列入中考科目并得到加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而富有个性成长的新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中招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将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的80%分解到全市初中学校,城区3所省级示范高中顺利实行联合招生,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市义务教育与先进县区相比,与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还有相当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学现有布局不够合理。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市区规模不断扩大,入住人口日益增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城区学龄人口不断上升。同时,受此影响农村学龄人口下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有布局与适龄儿童少年就学不相适应问题比较突出。

1.主城区公办初中布点不够,容量不足,大班额严重。城区现有公办初中8所,位于主城区6所,城乡结合区2所。近年来,城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学人数逐年增加,20xx至20xx年平均每年递增4%,每年增加在校生约700人,其中:初中学校每年增加200人。20xx年,城区公办初中在校生7564人。从学生分布情况看,主城区二、三、四、七中四所学校在校生6673人,占城区公办初中在校生总数88.22%。就其规模容量而言,二、三、四、七中四所学校初中总规模为108个班,标准容量5400人,而实际在校生已超标准容量1273人,导致各校班学额都在58人以上,均超过了省定50人以下的班额标准,三中和七中甚至存在60人以上的过大班额问题。就主城区初中现有布局来说,城东区域仅有油泵厂学校且为单班规模、办学条件又相对较差,已不能适应该区域适龄儿童少年上学需求。同时,随着城东区域的建设发展,就学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2.农村小学布点多,生源少,教育资源分散。由于进城入住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断增加,农村学龄人数逐年减少,20xx至20xx年平均每年递减4.6%,每年减少在校生约1500人(小学800人,初中700人)。农村中小学布局虽然作了不断调整,但就目前现状而言,布点多、生源少、教育资源分散的问题依然明显,尤其在小学表现突出。20xx年,全市农村完全小学97所,小学教学点51个,仅完全小学数则占全市完全小学总数82.9%,而农村小学在校生22640人,却只占全市小学在校生总数53.98%。从农村小学学生分布情况看,全市17所乡镇中心小学在校生11771人,而另外80所村级完小和51个教学点的在校生只有10721人。据调查,在80所村级完小中,50名学生以下学校有18所;在51个小学教学点中,20名学生以下教学点有35个,其中10名学生以下的还有24个。这些规模过小的完全小学和教学点,不仅占有了相当的教育资源,也成了我市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城乡间、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仍然较大。

一是城乡间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近年来,城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20所小学有11所为新建的标准化小学,8所初中有6所实施了改造工程,具有良好办学条件的中小学已达到了61%。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虽然也得到一定改善,但与省颁办学标准要求,与主城区学校相比,依然落后。据统计,农村现有113所义务教育学校中,55所农村中小学教辅用房不足,须设置的实验室、电脑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语音室等没有配齐,其中:38所学校仅有教室和办公室,相应功能室严重缺失;所有学校运动场地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运动场仅仅是一块圈地,体育教学和学生健身运动难以正常开展;38个农村中小学食堂,有27个没有达到标准要求,未能取得餐饮许可证。

二是区域内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城区仍有11所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尤其是油泵厂学校和亚父初中,仅有一幢教学楼,缺乏基本的配套设施。农村大多数村级完小在教学辅助用房、功能室配置,校园道路、运动场地等基础设施方面也都相对较差,明显落后于中心小学。

(三)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结构失衡。

目前,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主要存在结构性不合理。

一是学科教师结构不够合理。表现在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学科专任教师严重不足。据统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师50人,体育教师157人,美术教师93人,信息技术教师19人。从这些教师任教学校看,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小学和部分乡镇中心学校。农村绝大多数学校缺乏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难以有效落实。按照部颁课程计划测算,须增配音乐教师73人、体育教师15人、美术教师38人、信息技术教师74人。

二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据统计,全市初中、小学51岁以上的教师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23.5%,而30岁以下的教师只占7.6%。农村中小学51岁以上的教师,大部分是七、八十年代教育规模扩张时吸收的民办转正教师,普遍存在教育观念更新不够、使用现代教育设备能力较差、教学质量相对较低等问题,也对教育创新、增强教育活力产生直接影响。

(四)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

一是校园网络连通不足。我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161所中小学,还有37所小学及教学点宽带没有接入,宽带开通率只有80%;再根据省定标准,义务教育6—12班级的学校要配备1—2个计算机教室进行计算,我市义务教育学校计算机教室缺少近90间。

二是计算机数量生机比偏低。目前,我市计算机生机比为15.2:1,师机比为3.9:1,与省定生机比12:1,和师机比1:1标准相比,缺少学生用机1000台,缺少教师用机2730台。

三是信息化设施缺乏。我市现有学校广播系统98套,监控系统54套,对照省定基本标准,校园广播系统缺48套,监控系统缺92套。对于其他语音教室、课堂教学录播系统、电子阅览室、在线课堂教室、校园电视系统、一卡通系统和移动学习终端等选配标准我市基本没有配备,缺口更大。

(五)教育教学目标管理缺位。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自身指导、监管缺乏精细。在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上,按照上级规定动作部署多,创新超前举措少;在教育教学管理建设上,宏观条款要求多,出台细化办法少;在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监管上,以文转文、以会贯彻多,具体检查督促督办少。

二是一些学校办学质量目标和竞争意识淡薄。一些学校校长办学思想模糊,没有清晰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发展目标,自以为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弱,只求平安无事,不求提高办学质量和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教育教学管理粗放,工作缺乏计划性、统筹性,只应付主要科目教学,不能开齐开足全部课程,艺体和实践活动不正常,学生素质教育要求难以落实,教育教学质量低下。

三是少数学校执行办学行为规范不严。少数学校贯彻落实办学行为规范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应有管理制度未建立,已有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学校管理松散,对教师教育教学放任自流,缺少检查、督促、考核等监管机制,违规办学行为时有发生。

(六)校园安全保障比较薄弱。

校园安全是教育管理的第一要务,发展教育的同时更要全力维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我市校园安全形势基本良好,但仍存在影响校园安全的薄弱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是校园安全管理队伍不完善。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涉及面广,范围大,头绪多,任务繁杂。我市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任务主要由学校的政教处、总务处或德育处承担,有的学校涉及到几个部门,管理人员也都是处室负责人兼任,容易造成主次不分,职责不明,多头管理,相互推逶的混乱局面。因此市教育局和各校成立专门的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是做好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的保障。

工业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镇在县管辖期间,曾是一个工业小镇,镇内拥有十多家工业企业,主要以化工、建材、塑业为主,工业经济块头在当时县管辖的三个乡镇中居于首位。划入区管辖之后,工业经济开始萎缩。一是经济体量太小,原始资本积累不足,建材业面临国家实行产品强制淘汰,没有跟上经济转型步伐;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为用工条件较高,加上成本大幅调升,面临用工荒问题,不得不向西部迁移。三是交通瓶颈制约了镇的招商引资和项目进入。

镇目前的工业经济在全区五个乡镇(街办)中基本处于末位状态。境内最大的工业企业为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该企业由化工控股,隶属区管辖,固定资产总额近两亿元,占地面积206亩,有职工498人,2013年完成工业产值3.92亿元,实现税收1676万元,职工年人均工资3.68万元。

1、工业经济发展环境欠优。由于区体制发育不健全,区、乡两级政府在项目决策上缺乏自主权,招商引资工作比较被动。企业办理一切手续都要由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做主,往往一个项目要拖好几年才能落地,有些项目被拖的受不了只好离去。

2、工业经济发展政策难落实。区政府为加快经济发展曾经制定了一些政策性鼓励措施,但是绝大部分都因无法兑现而成为一纸空文,因为区财力太薄弱,拿出资金来奖励企业发展比较困难。

3、以往的优势逐步成为颓势。的工业经济本来就先天发育不足,再加上后天的发展不良,所以一直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尤其是前些年为了满足gdp的增长需要,引进了一批“三高”企业,随着优势条件丧失和环保压力增大,这些企业现在不仅不能为人民谋福利,反而变成了各级政府的包袱。

4、党委、政府重视程度减弱。近些年来,随着逐步被纳入市新区建设之后,区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防违控违和配合城市新区建设上来,对全区工业经济如何发展精力投入不够,很多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没能及时得到帮助和解决。

1、塑编、建材等一批传统企业自身没有能力实现产品转型,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按照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给予指导和帮助不够,使企业普遍面临转型升级的难题。

2、企业面临融资难问题。多数企业资金流转不畅,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一是因为市场产能过剩容易造成产品大量积压;二是由于无序竞争,导致赊销后货款难以回收;三是企业办理贷款手续程序复杂、利率高、资金到位不及时。

3、很多企业存在劳动用工紧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都想找好岗位),另一方面是企业用工荒(普通技能工人缺乏)。

4、化工公司是一家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高运力的化工企业,处于集镇中心,对镇乃至主城区居民的生存环境负面影响非常大。

2012年,市政府城市新区发展规划将镇纳入了中央商务区范围,城市功能定位发生根本转变,市政府明确要求镇不再发展工业项目,转为发展商贸楼宇经济和高档住宅。根据城市新区总体规划,现就全区及的工业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重视发展工业经济。区委、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工业经济的谋划与发展,要与城市新区建设统筹安排,关键是要与市政府以及高新区搞好衔接,既要把新引进的高新科技项目安排好,又要设法把拆迁范围内的优质企业安置好,不能让那些过去为经济作出了贡献,将来仍然可以继续作贡献的优质企业没有出路。

2、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区委、区政府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与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尽全力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主要是在市场主体发展上要方便、快捷,对可以进入的企业项目要开绿灯、不设障。

3、进一步完善优惠鼓励政策。区政府要尽快修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优惠鼓励政策,做到取信于人。优惠鼓励政策执行时要一视同仁,对本地企业家和科技人才一样对待。

4、进一步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区委、区政府对经济管理部门要配置、培养好专业人才,让他们成为懂经济、善管理、能指导的内行,具备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其次还要有为企业服务的热情,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企业诉求,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5、进一步完善企业联系制度。现在的干部都非常忙,因而没有执行好过去制定的企业联系制度,让我们的企业家有了受冷落的感觉,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我们一定要坚持几手抓,让我们的企业家感到在创业很温暖,从而激发他们更高的创业热情。

6、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发展融资环境。为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企业提供高效快捷、成本低廉的信贷资金支持。

7、通过新区建设搬迁补偿方式,有计划地淘汰一批落后企业、转移一批过剩产能、搬出一批“三高”(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企业。

工业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乡20xx年底在册工业企业14家,均为非公有制企业,企业从业人员644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家(塑业),其余13家小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农村建材加工业3家。企业年总产值15870万元,实现税收252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年总产值12070万元,实现税收226万元。

1、10家农产品加工小企业,主要以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为主,主要是柑橘打蜡、茶叶制作加工,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科技含量不高。企业生存的优势在于“机制灵活、用工灵活、销售渠道灵活”。

2、3家建材加工小企业,主要以采石(1家)和农村水泥建筑制品(2家)为主,均为家庭作坊式经营,企业利润空间相对狭小,处于基本生存状态。

3、塑业是唯一规模以上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科技含量不高,面临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小等困难。同时受发展和规划的影响,企业面临搬迁重新选址的问题。

1、缺品牌,企业市场竞争弱。10家农产品加工小企业,品牌效益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年产值均在500万以下,企业年净利润5到10万元,处于能够生存的状态。

2、高门坎,企业升级转型难。受发展和规划的影响,塑业面临搬迁、升级、转型的难题,同时,由于产业类型限制,不能进入工业园区,使得企业发展无出路。

3、难融资,企业发展后劲弱。受国际国内大气候和市小气候的影响,各商业银行贷款紧缩,融资门槛高,加之企业缺少有效抵押资产,融资较以往更加困难。

1、给出路进园区。对已经与发展不相适应和受规划限制的企业要给出路。如塑业,企业过去为的发展起了带动作用,同时企业本身还有相对的发展空间,政府要帮助企业找出路,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自身造血能力。具体办法:可由政府牵头成立小微企业工业园,使得诸如“塑业”、此类的企业,集中办厂,这样既方便规划管理,企业也可以共享水、电、路、排污设施等资源,减少企业成本投入。

2、创品牌增效益。乡是农业大乡,其优势是农业,特色也是农业,对农产品加工小企业,各级政府应给予鼓励、扶持、教育和引导,要在资源整合上下工夫(如茶叶加工),大力开展“品牌工程”、“名片工程”,避免恶性竞争,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慎审批重环保。绿水青山是的特色也是的优势所在,任何企业发展都不能以牺牲优美环境为代价,任何企业的兴建和发展环保评估都应先行,凡是没有通过环评的企业,无论它的经济价值有多好多高,都不能进驻。

工业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乡大力扶持、培育、壮大现有工业企业,继续实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党委班子成员专人联系制,对企业实行服务包干,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协助企业加强安全监管、市场开拓、对上联系等,坚持每月按时联系,每半年开展相互走访活动,促进乡企之间团结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乡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其中3家工业企业未投产。2013年完成全口径工业产值7.8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93亿元,比去年增长14.8%。其中精密钢管累计完成产值5.3亿元,比去年增长35.9%;塑业累计完成产值5090万元,比去年增长21.2%;2013年完成1.12亿。

精密钢管有限公司位于街办紫阳村,是专业生产高精度冷拔冷轧、珩磨无缝钢管的专业生产厂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冶金、交通、工程、机械制造等领域,产品已销到全国各地,部分产品远销海外。2013年完成产值5.3亿元,税收83.2万元。

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市区乡村,于2008年12月5日投资新建,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主要从事生猪屠宰、食品加工、冷藏仓储、食品物流、副食品零售等。2013年实现产值1.12亿元,税收51.2万元。

塑业位于街办紫阳村,主要生产水泥袋等塑编产品,2013年完成产值5090万元,税收139.6万元。

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乡村,于2004年10月成立,是一家以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成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研制、开发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及接口、药用聚乙烯膜袋、生物药用塑料瓶等产品,广泛用于大输液、原料药、生物疫苗、药用丁基胶塞等诸多药品行业和医药包装行业及食品包装行业。2013年完成工业产值1500万元,税收41万元。2014年正式纳入规模企业考核。

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注册资金300万元,位于市区乡村,占地约28亩,是专业生产深沟球轴承套圈的企业,2011年已完成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乡政府多次督办,至今设备未到位未投产。

彩印20xx年已完成线杆迁移、三通一平,正在办理施工许可证。

1、精密钢管存在招工困难,与周边居民关于生产噪音等环境问题的沟通协调存在压力,市场因素对企业的发展存在较大影响。

2、今年由于规划原因将面临搬迁,但新的选址还未确定,企业目前几个新产品即将上线,深加工生产设备已订购,即将安装调试。希望政府尽早谋划选址,企业好结合实际,及时调整生产经营,安排部署新厂区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等。

3、塑业存在资金不足,员工难找问题;原材料上涨、员工工资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市场行情不好,产品价格略降,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企业7个老板各自拥有生产线,管理不够规范,塑编行业安全生产形式严峻,压力大,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工厂场地租赁方面与葛洲坝五公司存在纠纷,目前正在协商沟通。

4、公司存在资金困难,员工难找问题,市场因素影响企业发展。今年要进行药用包装材料产品注册证换证,换证申报审批费用大约20万元,且要进行生产环境洁净室升级、实验室改造、厂房维修改造,投入较大,企业厂房是租用的乡政府的房产,房屋租约今年底到期,企业希望乡政府继续扶持企业发展,给予优惠的租赁政策。

5、建议区政府加大督办力度,促使轴承尽快投产,、彩印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6、辖区企业希望政府创造更多的政府、企业、银行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增进彼此了解,共享信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赢。

企业消防安全的现状调研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消防安全的现状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动车行业迅速崛起。电动车企业紧紧抓住城市禁摩、石油涨价、政策放开、百姓消费升级等市场商机,不断增产扩能,产销一路上扬。以无锡市锡山区为例,全区拥有电动车生产企业186家,去年总产量为200万辆左右,占全国产量的1/5,占江苏省产量的70%,预计今年经济总量将达100亿左右,约占全区经济总量的12%。目前,无锡市锡山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轻型电动车生产基地。然而,这些企业多数为私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者意识淡薄,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与企业的发展同步,消防安全隐患问题重重。经对全区电动车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调研,笔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以供参考并请批评指正。

电动车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猛。通过短短的几年,无锡市电动车企业遍地开花,许多摩托车生产企业纷纷加入到电动车行业中,使电动车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问题,一些消防安全违章违法行为大量涌现,给消防部门的监管带来了难度。

(一)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一些电动车企业新建厂房时未经消防部门审核,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施工,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用不合格的装修、装饰材料施工,建成后未通过消防验收就擅自投入使用,致使留下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

(二)“习惯性”违法行为问题突出。许多电动车企业由于生产量很大,厂房空间有限,生产出来的电动车又没有及时产销掉,致使占用防火间距、堵塞消防通道的现象经常发生。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三)电动车电瓶使用不当极易起火。电动车电瓶分为锂电池和铅酸蓄电池两种,它们的充电器不能通用,若一旦混用,很容易引起电瓶爆炸,而且电动车电瓶需要经常充电,电瓶使用时间过长,电能转化成热能,产生气体,一旦电压过高或长时间充电就极易导致膨胀,引发火灾事故。目前,有的电动车企业对电瓶管理不严,电瓶摆放随意,长时间充电的现象依然存在。

(四)企业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电动车生产企业业主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从近几年该行业的'火灾形势看,造成严重损失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对很多电动车企业业主来说,由于行业竞争激烈,除生产投资外,不舍得对消防的投入,平时也不注重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员工的培训,导致消防安全的管理人和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素质不高,对消防法规以及遇到火灾时如何处置知之甚少,无法履行消防法规所规定的安全职责,自救能力薄弱。

(五)消防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一些电动车企业消防设施遭到破坏,灭火器过期、老化严重,生产车间和办公区内消防设施不健全,警告、危险标识散乱,甚至有个别企业根本就没有消防设施,业主认为企业早晚要拆迁,配备了消防设施也是浪费,等到拆迁新建厂房时再作考虑。

(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严。在一些上规模的电动车企业中,消防管理制度不严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一般来说,这些企业都会有一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但往往成为一纸空文。不少企业认为购置了消防器材就相当于买了消防安全保险,违规操作,电线乱拉乱接现象突出,用电用气随意性较大,消防安全措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充分认识电动车行业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电动车生产企业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是确保该行业顺利、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消防监督执法部门要树立超前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早动手、早部署,切实做好电动车行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提前介入,把好审核、验收关,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作为消防部门,要严格建筑消防审核,加强建筑消防工程督促检查。帮助新申办企业按照国家消防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自觉把好消防安全关,防止留下先天性隐患,有效遏制电动车企业火灾上升势头,加大源头管理的力度,全力为电动车企业做好服务。

供电企业关口计量现状调研报告

供电企业因因传统的垄断地位,营销方式和方法过于单一,营销系统和管理体制不能紧跟现代化发展,凸显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1电力营销产品结构单一。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虽然存在巨大的市场,但是也存在很大的挑战,目前的能源供应情况,居民已不是绝大部分依靠电源来生活,特别是最近太阳能、天然气的新兴发展,目前在城市和大部分农村中,家庭都已经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而大部分农村中,做饭不是用电磁炉,而是用天然气,城市基本都是用煤气,这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居民的用电量,电力市场供求关系不明显,且产品单一,不存在市场竞争,制约了电力市场的发展。

1.2电力营销系统信息管理存在漏洞。

目前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和风险,一是违规操作风险,是指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采用不容易被发现的技术手段,对某些重要数据进行更改;二是技术缺陷,是指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本身有一定缺陷,容易被病毒感染或者侵入,或者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1.3线损管理存在漏洞。

目前由于考核不到位,电力线损严重,电力线损考核存在很大漏洞,尤其是县市单位,线损问题尤为突出。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一是计量问题,部分计量设备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电能表不走字、跳码;低压动力表超期服役现象严重。二是素质问题,新型表轮显内容多、投放快、培训少,造成错抄现象较多。三是线损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岗位与一线生产岗位脱节,管理降损与技术降损脱节,营销、稽查、计量、生产、调度等线损关联部门信息及管理脱节。四是线损管理的绩效考核,存在重指标考核、轻计划管理、轻统计分析、轻机制创新的现象,线损管理专工在某种程度上仅发挥了线损统计员的作用。

1.4电力营销策略不能适应市场。

我国用电,一直坚持是“安全第一”,但是比较忽视市场营销和市场配套服务,目前我国由于国家垄断,尚不存在电力营销,居民和工业必须用电,而电只能由政府供应,价格政府制定,所以这种情况下,电力供应方的态度就是,电只由我供应,你必须用,所以忽视了电力行业的服务,只要“安全第一”就可以了。目前电力行业基础工作不牢,基层工作不完善,电力的工作要求标准大部分还是能使企业或者居民用上电,服务体制不健全,工作流程单一,制度不健全,工作效率低下,突发情况应急处理水平低下,这些问题都急需改进与完善。

1.5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监管体系,即便是银行,虽然也是国家垄断,但是仍然有银监会监管,但是由于电力行业特殊地位,加上长此以来的经营模式的单一,导致目前几乎没有监管体系,缺少了监管,就会滋生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国家不应该仅仅垄断电力行业,还应出台一些政策,监管电力行业,帮扶电力行业,使电力行业真正的为民服务,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2建议及对策。

2.1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

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是企业的品牌,企业必须面对市场,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走市场化道路,加强自身的竞争意识,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2.2改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

电力营销的关键问题即所有环节的安全,针对各项风险进行研究,在源头上控制风险,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设立风险预警部门,由专业人员进行风险预警与风险把控。改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加强技术投入,从根本上杜绝系统漏洞,防止病毒或者侵入,另外,对于一些关键指标,权限下放到多人,杜绝将管理权限集中到一人身上的现象,另外,加强员工的教育,杜绝违规操作风险。

2.3建立监管体系。

国家应对电力行业建立监管体系,对于供电企业及电力职工有一个约束和制约,任何行业没有监管都不会持续长久,电力行业也一样,必须要有监管,要有后评价,并作出相应的改善,比如成立电力行业监管协会,由用电较多的企业代表和居民代表组成,建立评价体制。

2.4加强线损管理。

线损的管理是关键性问题,关系着用电甚至是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首先,应该明确线损管理办法,分清责任、细化管理,供电企业可以将线损管理融入到整个营销管理体系中,并以此作为考核员工的标准之一,尤其是在用电量比较大,电力检修疏漏的地区更是应该加强线损管理。其次,系统,也即电能量计量管理系统,实现过程的全程监管,实现“分区、分压、分线、分元件”统计分析及各变电站母线电量平衡分析。再次,推进线损管理平台的改造升级,尤其“三高”台区更是改造、管理的重点;同时,加快变电站的智能化设备配备和相关线路、变压器的更新,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

2.5完善营销体制。

新型的营销体制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为客户提供优质高质的电力服务为宗旨,逐步完善基础建设设施,建立与市场信息化对称的营销体制,优化电力环节,简化程序,同时对于一些营销档案,加强管理,对于客户借助互联网进行电子归档,优化归档程序和过程。最终将营销体制的重点转移到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2.6加强优质供电服务。

加强电力服务人员的素质,尤其是电力营销人员的素质,提升其业务水平,专业素质,组件高水平的营销团队,大力推行新型缴费业务,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网上银行支付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缴费难的问题。

3结论。

鉴于目前电力企业营销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加之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营销策略改革势在必行,供电企业首先应该认清现状,改变营销理念和策略,推进电力营销的市场化、信息化和精细化发展,以此提升营销效益,为电力用户提供保质保量的优质电能、电力服务,以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状态。

企业医院剥离后工会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为了摸清当前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各级工会在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基层作用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做法,提出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的对策建议,省总组织部按照省总统一部署,在冀主席的带领下,于9月11日至9月30日赴武汉、孝感、天门等地就全省基层工会组织建设难点问题与解决办法开展调研,并面向17个市州下发了调研通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省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坚持建会、建制、建家并重,注重抓基层、强基础、增活力,取得点上突破、量上增加、质上提升,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基层工会活力不断增强。

(一)工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各级工会按照“哪里有企业,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必须建立工会组织”的原则,把工会组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截至20xx年9月底,全省建立工会组织130513个,涵盖单位278580个。按单位类型划分,机关工会6912个,涵盖单位9365个;事业单位工会16037个,涵盖单位24885个;企业工会97069个,涵盖单位03个,其他基层工会10495个,涵盖单位43627个。全省企业中,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集体企业工会13057个,涵盖单位25187个;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工会7861个,涵盖单位11064个;私营企业工会74518个,涵盖单位160357个;外商、港澳台商企业工会981个,涵盖单位1833个;其他内资企业工会652个,涵盖单位2262个。全省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在鄂企业建会率达到100%;有县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执委等政治安排和荣誉称号的经营者所在企业已建会4421家;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企业已建会19793家。

(二)工会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各级工会认真贯彻执行《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和全总的相关规定,职工25人以上的法人单位按规定单独建立了工会委员会;不足25人的,建立单独工会委员会或联合工会委员会;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普遍按照联合制、代表制建立。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国有集体改制企业以及规模较大的非公企业做到了“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同时酝酿、同时选举、同时成立,单独设立工会工作机构,工会组织机构比较健全,设立了工会分会、工会小组,健全了工会组织网络。截至9月底,全省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130513个,基层工会建立经费审查委员会的59470个,建立女职工委员会或设女职工委员的126166个。

(三)工会组建程序不断规范。各级工会按照相关规定,严格规范建会程序。机关、事业单位、国有集体企业和规模较大的非公企业工会,基本上都严格按照建立筹备组、宣传发动入会、上报建会请示、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上报选举结果的程序进行建会。上级工会批复之后,能够制作并悬挂工会牌子、登记会员信息、办理社团法人资格及开设工会账户。同时,针对生产规模较小、职工人数较少且流动性大的小微非公企业工会,采取灵活的方式,边组建、边充实、边完善、边规范。

(四)工会干部配备不断加强。截至20xx年9月底,全省基层专兼职工会干部308939人,其中,专职工会干部63628人,兼职工会干部245311人。大多数产业工会、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国有集体企业和职工20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工会配备了专职工会干部。各地工会按照全总《企业工会主席产生办法(试行)》和省总《关于加强基层工会主席直接选举工作的意见》、《湖北省基层工会主席直接选举试行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行企业工会主席直选,并向机关、事业单位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延伸,不断扩大规范基层工会主席候选人的来源渠道,规范选举程序,落实工会主席的政治、经济待遇。截至20xx年9月底,全省开展工会主席直选的基层工会达到5.68万家,80%以上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工会主席按同级副职配备,享受同级副职待遇。

(五)工会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各级工会以“三亮”、会员代表常任制、会员评家等为载体,积极推进基层工会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建设。企业工会普遍开展“三亮”活动,企业工会工作机构亮职责,工会主席和工会干部向职工挂牌上岗或发放联系卡亮出身份,利用厂务公开栏、局域网发布会务信息,实施会务公开,亮出工会作为,全面落实会员的知情权,截至20xx年6月底,全省实施“三亮”的企业工会7.21万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集体企业和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工会普遍能够坚持会员(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探索会员代表常任制,规范基层工会民主选举,落实会员的选举权,保证会员的参与权,截至20xx年6月底,全省实施会员代表常任制的基层工会2.13万家。各类基层工会大力开展“会员评家”活动,把工会工作的评价权真正赋予广大会员。截至20xx年6月底,全省开展会员评家工作的基层工会99360个,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国有企业工会覆盖率达到95%以上,非公企业工会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六)工会组织体制不断理顺。全省1232个乡镇(街道)结合实际分别设立了总工会、工会工作委员会、工会联合会和工会委员会,指导所属村(社区)、企业工会工作,乡镇(街道)工会主席(主任)全部由党委委员担任或兼任;村(社区)工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工会主席由书记或副书记兼任,小三级工会体系不断健全。市、县两级有一定规模的局系统都建立了系统工会(产业工会或行业工会),统一领导系统内直属企事业单位的工会工作,工会主任一般按同级副职配备。对于各地所辖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工会,在开发区、工业园区内注册登记、生产经营的企业,其工会工作接受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领导。

二、全省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集中内力与巧借外力相结合。各级工会始终将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基础工作,市州、县(市、区)工会均成立推进工会组建工作的专门领导机构,一些地方的常委主席还亲自抓工会组建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下达量化工作目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组建目标纳入工会重点工作考核体系,对未能完成工会组建任务的,年终实行一票否决;建立领导和部室责任区联系点制度,集中职能部室力量推进工会组建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各界支持建会,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工会运作、社会配合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先后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带工建”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将工会组建工作纳入党建总体规划和基层党组织的目标考核,强化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坚持和完善与同级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借助各职能部门力量推进基层工会组建,研究解决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发展会员中的困难和问题。争取人大、政协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和视察,着力推动《湖北省企业工会条例》贯彻落实。联合工商联督促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所在企业建会;联合国税系统依法代收工会筹备金,在办税大厅设立“建会咨询、现场建会”服务窗口;联合工商部门开展《组建工会承诺书》活动;联合省商务厅将是否具有工会条款纳入外商投资企业章程的审查范围;争取司法、财政、卫生、教育等部门支持,推动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民办医院、民办学校等社会组织建会。

(二)坚持全面覆盖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近年来,各级工会按照依法推进企业普遍建会的要求,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20xx年以来,各级工会坚持每年根据全总非公企业法人数据库提供的企业名录走街入巷、按图索骥,对企业经营、建会情况开展地毯式摸底排查工作,做到对未建会企业数量清、所处区位清、未建会原因清、推进建会工作情况清,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有的放矢地同步推进工会组建。孝感市形成了“五对照五核查”的工作方法,即对照工商、社团法人登记,核查企业个数;对照企业工资册,核查职工人数;对照企业个数和建会登记,核查建会率;对照职工人数和入会登记,核查职工入会率;对照“达标”标准,核查规范程序。针对绝大多数非公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等特点,各地工会按照“化零为整、由小变大”、“地域相同、行业相近”的工作思路和原则,采取依托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行业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企业集聚区内龙头企业、特色街区(社区)、专业市场、现有的产业工会等方式,大力推进建立楼宇工会、一条街工会、项目工会、市场工会等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或联合基层工会,努力实现对小微企业工会组织全覆盖。宜昌市以城区网格为依托,以网格为范围建立网格工会联合会,实现了网格内工会组织全覆盖,解决了城区社情复杂区域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建会难、服务难、管理难问题。潜江市依托移民新村,建立新的村级工会组织。同时,针对企业、职工高度聚集的区域,对社会安定稳定影响较大的行业和劳资矛盾相对突出的单位,各及工会每年抓住一两个重难点,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物力,强化分类指导,开展集中攻坚,先后开展了推进沃尔玛、肯德基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出租车企业、劳务派遣企业、开发区企业、投产开业5年、职工50人以上未建会企业等建会集中行动。

(三)坚持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相结合。20xx年底至20xx年底,全省已建会企业由89111个增至179292个,全省已建会企业增长了一倍。在狠抓工会组建的同时,各级工会坚持高标准抓建会,不断提升建会质量。仙桃市积极推行小微非公企业“模块建会”的经验,将工会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企业建会要求结合,集中人力编印了“模块建会”手册,内容包括职工入会申请、企业建会申请、上级工会批复等24个模块,从申请建立工会到成立工会的相关请示、报告、表格都制成模板,供基层直接使用,使建会工作更具操作性。天门市总结出“一套帐(即企业工会台账)、两个会(即同步开好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三报告三批复(即成立工会的请示报告、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的请示报告、选举结果报告及以上3个请示报告对应的批复)”的规范操作程序和“三加一”(即同步组建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建会标准,分别针对企业和基层工会印发了“建会工作基本程序控制和资料整理建议目录”,采取了统一的验收标准,不断完善组建工作各个环节。孝感、鄂州、黄冈、仙桃、潜江、天门等地统一了基层工会工作标准,概括起来是达到“十有”:即有工会阵地、有工会牌子、有工会章子、有工作台账、有活动纪录、有规章制度、有活动场地、有法人登记证、有工会经费和独立账户、有档案资料。荆州、黄冈等地开展“树千家示范工会”活动,通过扶持和创建一批工会规范化建设示范典型,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工会夯实组织、建章立制、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取得良好效果。为规范行业工会建设,荆州市总出台了《关于加强行业工会建设完善产业工会体系的实施意见》,严格规范行业工会组织形式。

(四)坚持深化品牌与开拓创新相结合。职工之家建设活动是工会工作的传统品牌,是基层工会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工会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各级工会不断规范职工之家创建标准、严格评选程序,实现制度化评选、程序化考核、实质性奖励,扩大职工之家创建活动影响,同时,进一步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活动方式,充分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各级工会积极开展“会员评家”活动,坚持尊重会员主体地位,落实会员监督权。为使会员评家工作落到实处,宜昌、荆门等地建立了会员评家报告制度,规范会员(代表)大会测评程序,实施会员评议整改制度。襄阳市总工会探索出“四方评议”的作法,组织企业职工、企业行政、上级工会和社会有关方面分别对工会联合会和职业化工会主席进行百分制量化评议,以此作为工会联合会工作评先创优、职业化工会主席续聘奖励的重要依据,有力促进了基层工会联合会建设。扎实开展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落实会员参与权。襄阳市总在试点的基础上,制发了《关于实行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的意见》,建立了委员联系部门(班组),部门(班组)联系代表,代表联系会员的“三联制度”,坚持保障权利与日常培训相结合、年会提案与日常的合理化建议相结合、工会委员联系会员代表与代表联系职工相结合、推行代表常任制与企业民主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收到较好效果。普遍开展“三亮”活动,强化分类指导,丰富“三亮”内涵、创新“三亮”方法,把深化“三亮”的着力点放在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上,推动“三亮”活动扩面提质。孝感市在开展“三亮”活动的基础上,坚持三个到位(领导重视到位,职责落实到位、机制建设到位),注重三个探索(探索第三方介入的方法,探索建立工会督查委员会,探索参与内容),抓好四个环节(互联互动环节,典型引路环节,创新工作载体环节、服务环节),不断加强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增强基层活力,扩大工会影响力和凝聚力,构建新形势下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工会新形象新作为。

(五)坚持服务指导和强化保障相结合。各级工会加强建会服务指导和调研督办,认真研究分析企业及职工所处行业、产业、职业现状,积极探索一企一策、一行一策,有针对性的推进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荆州市强化建会指导,做到“三个一批”和“三不”,即宣传一批建会积极户,拔掉一批建会钉子户,帮扶一批建会困难户,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应建尽建。荆门市总实行新建企业工会责任承包、流程指导,要求企业建会后,上级工会定期回访、上门服务,努力实现组建一家规范一家。近年来,各级工会逐步加大了对各级工会的经费投入力度,从人、财、物三个方面为工会组建工作提供保障。省、市、县三级工会共同出资,面向社会选聘1983名工会协理员充实到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从事工会工作,为基层工会组建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三级工会每年投入资金万元以上。各地工会还安排工会组建工作专项经费,用于推进建会工作和奖励。武汉市总按每个企业5元的标准给予企业法人基本情况核查工作补助,按每个基层工会组织5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法人建会工作补助,仅近两年就投入建会专项工作经费和奖励资金近500万元。另外,市总每年对每个乡镇(街道)给予1万元的经费补贴;对每个开发区(园区)工会给予1万元的组建工作专项经费补贴;对每个社区工会给予3000元的经费补贴。各县级以上地方工会按规定设立基层工会干部权益保障金,逐级承担保护基层工会主席合法权益的职责。

三、全省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面临的现实困难。

(一)工会组建的难度和压力依然较大。

1、非公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组建工会难。据省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8月底,全省共有企业34.23万家,其中,非公企业31.78万多家,正常经营的非公企业有28.65万家,已建会17.18万家,建会率为59.97%。职工25人以下的非公企业24.11万家,已建会13.61万家;职工10人以下的非公企业16.55万家,已建会9.12万家。由此可见,非公企业尤其是小微非公企业仍然是工会组建的重点。然而,由于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职工流动性大等因素,推进小微非公企业建会难度仍然较大。据相关部门统计,武汉市中小非公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5年,武汉市平均每个月注销、停产的非公企业约1万家。襄阳高新区内一个企业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每年有100多家企业流动,许多私营企业的生存周期仅为1年,甚至更短。一些非公企业建会需要工会干部上门十几次、有的甚至几十次做工作,有的非公企业建会时日不长就濒临破产。同时,非公企业职工流动性大,如富士康职工年度流动率高达150%。相当一部分的非公企业特别是小微非公企业还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业主们不愿也不想在企业内树立一个“对立面”,而影响他们在企业的“自主权”,更不愿意由于要上缴工会经费等现实原因,而影响到企业经济利益和业主自身利益。加之,一些职工对工会不了解,有的职工认为工会和行政都是管理者,有的职工存在“入会有什么好处,建会有什么作用”等疑虑,导致部分职工自主入会的意愿不强,对加入工会持无所谓的态度。

2、外商投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建会难。尽管我省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建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但还是有个别企业长期抵制建会,成为建会工作难突破的钉子户。由于投资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经营理念,使得外方和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中国工会充满疑虑和抵触情绪。有的把中国工会与西方工会等同起来,认为企业建立工会就是行政的对立面,束缚行政的手脚,影响企业的政常经营管理。在推动武汉富士康建会过程中,武汉市总工会、东湖高新区总工会干部积极争取党政的重视支持,上门沟通近二十次,并多次赴深圳总部协商谈判,才最终推动武汉富士康成立工会。

3、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会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壮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两新”组织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聚集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些从业人员主要为“高学历、高技能、高收入”的“三高”群体,自我维权意识较强,因此,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两新”组织的经营模式、用工方式、分配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各种利益群体矛盾的复杂化,为工会组建带来新的课题。目前我省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有11613家,已建会的仅1533家(据全总非公企业法人数据库统计)。

4、缺乏刚性法规导致劳务派遣工入会难。尽管全总出台的《关于组织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的规定》,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依法建立工会组织的责任和义务,倡导劳务派遣工“源头入会、委托管理”,即通过在劳务派遣单位建立工会、吸收劳务派遣工源头入会,或者由用工单位工会吸纳劳务派遣工入会,把劳务派遣工组织到工会组织中来。但在实际操作中,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合作的渠道还不是特别畅通,权责不够明晰。劳务派遣单位往往把劳务派遣工入会问题推给已建会的用工单位,而用人单位担心劳务派遣工加入本单位工会可能造成的劳动关系纠纷,一般不愿意吸纳劳务派遣工入会,导致劳务派遣工在一些地方变成了“两不管”。劳务派遣工无处加入工会组织,无法参加工会活动。

(二)工会组织建设规范有待加强。

1、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工会组织不够健全、工作机构不够独立的现象。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国有集体企业工会和规模较大的非公企业工会基本上建立健全了工会委员会、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但相当一部分非公企业尤其是中小非公企业工会只建立了工会委员会,未建立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工会女职工委员会。部分企业工会组织网络不健全,有的法人单位虽然建立了工会组织,但其所属的二级及以下单位没有建立相应的工会组织,分厂、科室、班组未建立工会分会和工会小组,致使工会组织体系断层。由于受机构编制的制约,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单独设立工会工作机构;由于企业的逐利性,一些非公企业工会没有单独设立工会机构,工会和党群部门合并,工会主席兼任党群部门负责人,有的甚至为党群部门负责人属下的一名办事人员。

2、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组建程序不够规范、工作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近年来,由于建会任务繁重,企业主不配合、职工没有时间参与,导致有些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非公企业建会程序不够规范,有的甚至简化到报一个会员名册,打一个报告,登记一下企业基本情况,交一份营业执照复印件,没有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工会社团法人登记、制度上墙、工会公章刻制都难以落实,工会无牌子、无办公场所、无活动阵地、无制度、无档案、无活动、无经费。

3、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工作制度不够完善、工作运行不够规范的现象。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工会基本上能坚持“三亮”、会务公开,定期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按时换届选举,每年总结工会工作,组织会员对工会主席和工会工作进行评议。但非公企业尤其是中小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制度不够健全,一些企业没有开展以“三亮”、“双爱双评”为主要内容的建家工作,没有定期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并接受会员民主评议和监督,导致企业内一些职工不知道建立了工会,不知道工会主席是谁。在这些企业中,企业工会纯粹是为建而建,成为“挂牌工会”、“空壳工会”。还有一些非公企业工会重建制轻规范、重结果轻程序,工会工作台账和档案不健全,没有明确的年度计划,工作的随意性较大。

4、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工会组织体制不顺的现象。长期以来,地方工会、系统(产业)工会和基层工会之间依据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确立领导、被领导的关系。但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企业改革改制,传统的组织体制、工作机制被打破,一些企业由于党组织隶属关系无法确定,造成工会组织关系断层,直接影响了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双重管理单位的工会,其干部配备、工会经费一般不受地方工会控制,造成这些单位对地方工会的工作部署不够重视。但在涉及评先名额分配等问题时,这些单位经常要求地方工会给予一定的名额。转制企业工会关系较难理清。有的企业转制后,原有的上一级主管单位没有按规定将这些企业及时转交给新的主管部门或地方工会,也没有继续指导这些企业工会开展工作,造成这些企业多年找不到上一级工会组织。产业(行业)工会面临机构改革冲击。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后,一些地方政府工作部门调整优化,而现有产业(行业)工会体制与产业(行业)分工不相适应,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农民工会员双重管理问题多。随着各地村级工会建设,农民工源头入会,输入地入会,造成的突出问题就是,既有输入地输出地双重管理造成的重复登记现象,又有在农民工维权特别是双向维权中存在双方推诿的情况。

(三)工会专兼职干部配备有待加强。

1、工会主席配备的相关规定较难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省、市、县产业工会主任(主席)可由同级产业主管部门副职担任或兼任。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事业单位工会主席要按同级党政副职选配,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主席应享受企业行政副职待遇。全总和省总都对企业工会主席的任职条件作了明确规定,企业行政负责人(含行政副职)、合伙人及其近亲属、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外籍职工不得作为本企业工会主席候选人。对上述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和国有集体企业工会执行较好,但相当一部分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由行政副职、合伙人或其近亲属、人事主管、财务主管等人员担任,违反了相关规定。一些非公企业工会主席是行政副职、劳资负责人或董事兼任,有的是企业负责人的近亲属,甚至还有企业出资人兼任。从中层干部或普通职工中产生,通过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出来的工会主席一般未享受企业行政副职待遇。

2、基层工会专职干部严重缺乏。我省地方工会机构编紧、人员偏少。市州工会行政编一般不超过20个,大多数县(市、区)工会行政编一般7-8个,有的仅3-4个。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基本上没有专职工会干部,一些名义上的专职工会干部,也同时兼任多个党政职务,“专职不专”的现象比较普遍。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对工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由于编制有限,一些单位勉强确保一名专职工会干部,相当一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没有配备专职工会干部。“职工人数200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工会配备专职工会主席”这一规定,在大多数企业没有得到执行。

3、工会干部兼职化现象突出。随着改革的深化,一些机关事业单位面临取消工会主席编制的问题,使得这些单位工会主席兼职化的趋势更为明显。在企业中,除国有集体企业和少数规模较大的非公企业配备专职工会干部外,绝大多数非公企业的工会工作人员为兼职。企业工会工作人员中,专职的仅12.7%;兼职工会主席中,兼任行政职务的占38.5%。工会干部的兼职,虽然给基层工会主席参与企业决策、源头维护职工权益,与行政正常沟通带来便利,但也造成工会主席“角色”的两难。作为企业雇员,他必须听命于企业,作为工会主席,他必须要为职工说话办事。双重身份使他们处在一种尴尬境地,难以旗帜鲜明地为职工说话办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会工作。由于兼职过多,工会干部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工会工作。据反映,我省职业化、社会化的工会协理员在各个乡镇(街道)工作时,相当一部分精力用来从事乡镇党政事务,留给工会工作的时间有限。

4、工会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从目前基层工会队伍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基层工会干部是从行政、技术等岗位调整过来的,素质参差不齐,对工会的基本业务以及与工会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知识比较生疏。由于条件的制约。工会干部往往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各级地方工会组织的培训多为短期专题培训,培训内容一般较为零散。工会干部协管的相关规定落实不到位,没有建立系统合理、科学有效的基层工会干部管理、考核、选用和奖惩机制。对目前存在的工会干部年龄偏大、工作热情不高,群众意识、民主意识差,思维陈旧、缺乏创新精神,工作畏首畏尾、应付了事等现象没有制约手段。同时,由于一些非公企业人员流动大,工会干部更换频繁,即使有想作为的'信心、敢作为的勇气,但缺乏工会工作经验,不知道应该如何作为。

5、工会协理员管理使用有待完善。为缓解基层工会人手不足的问题,省市县三级工会共同出资面向社会选聘了2000名工会协理员,充实到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目前,少数地方还存在工资和社保未落实、工作补贴难到位、未按规定条件选聘、未按要求岗位使用、考核机制不健全、未严格执行劳动合同等问题。同时,工会协理员待遇普遍偏低,缺乏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和考核管理制度。目前,武汉市1950元/人/月,其他市、州、直管市1530元/人/月,神农架林区1350元/人/月,退休退养工会协理员月工资一般为600元。我省民政、人社系统的工会协理员月工资相对较高,武汉市的民政、人社系统的工会协理员月工资为2100元。工会协理员待遇偏低,缺乏科学的薪酬体系,没有岗位晋升、职业发展的空间,造成工会协理员流动性大,对工作延续性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基层工会经费保障难。现行工会经费的分成体制是全总、省总、市总、县总四级,大量担负一线工作的乡镇(街道)、社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甚至基层工会联合会都没有经费来源,完全依靠上级工会和本级行政的划拨,经费有限,工作难以开展。在基层工会联合会推行基层工会经费委托代管的方式,难度较大,基层工会愿意不强。相当一部分地方由于财政困难,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经费没有足额划拨。相当数量的非公企业工会尤其是中小非公企业没有经费独立账户,且因为企业规模小、职工少,代收返还企业工会的可用经费寥寥无己,企业工会普遍缺乏工作经费,开展活动完全依靠企业行政补助。另外,一些中小微非公企业还未进入国税代收的范围,处于无费可返、无钱可用的状态。同时,有些企业工会经费使用和管理不规范,有些企业工会经费返还到行政账户上,工会主席“一支笔”权力难以实现。

(五)上级工会指导服务有待加强。上级工会下达建会任务量太大,分解目标时只考虑完成全总目标任务,对各地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考虑不足。组建任务层层分解,最终要依靠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来完成,有些街道因为城市建设企业全部搬迁无法找到企业建会;有些乡镇(街道)内企业数千家,每个乡镇(街道)工会仅平均1个专职工会干部,村(社区)工会没有专职工会干部,乡镇(街道)工会干事(包括协理员)要花大部分的时间进行核查、摸底、宣传、建会,反复跑多次才能推动一个企业建会。建会占用了乡镇(街道)工会干部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到企业指导工会工作、开展帮扶维权的时间。上级工会考核检查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考核基数,把不符合建会条件的小企业纳入到基数中,比如部分企业是“皮包公司”,没有经营场所,有的根据工商注册地址根本找不到企业;部分企业是“夫妻店”、“个体户”、“一人公司”,不存在雇佣劳动关系,从而无法推进这些企业建会。还有部分企业“一企多照”,“一套班子多个牌子”,实际工作中不可能重复建会。同时,地方工会只注重“量”的扩张而忽视“质”的提高,满足于建会和发展会员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不注意把发挥作用、规范运作作为企业工会建设的重点,对企业工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关注不够;对企业工会布置任务多、传授方法少,检查评比多、排忧解难少,工作安排有时缺乏针对性,不符合各类企业的实际情况。

四、解决基层工会组织建设难点问题的对策建议。

基层工会作为各级工会的组织和工作基础,在整个工会组织和工作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是基层工会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工会要把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来抓。

(一)进一步推进工会组建,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要按照“巩固、发展、提高”和动态建会的要求,做到组建工作常抓不懈。

一是形成组建工作合力。要坚持“党建带工建”,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加强依法建会的协作力度。各级工会要主动争取党的领导,争取政府职能部门对工会组建的支持,特别是借助商务、台办、工商、税务、劳动、执法等部门的职能推进建会。加强依法建会的宣传力度,向广大职工、业主、社会的方方面面广泛宣传工会组建的有关法律,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大力宣传工会工作对于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积极作用,向企业家渗透工会理念,不断提高企业家和职工对工会的认同度。同时,要建立和扩大购物、医疗等会员优惠服务基地,积极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广大职工认知工会、认同工会,增强职工加入工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工会推动建会、社会支持建会、职工踊跃入会的良好局面。

二是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和工会组建方法。解决好工会组建工作的重点,就要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大胆创新工会组织形式,通过组建联合工会和工会联合会,推动中小非公企业建立工会、发展会员。与此同时,对规模较大的建会难点企业,上级工会要转变建会方法,要深入职工群众,尊重职工意愿,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自上而下推动建会”与“自下而上自愿建会”结合起来,攻克建会难点。针对建会钉子户,可以由上级工会派工会组建指导员上门帮助组建,也可以改变传统的组建方式,如对在企业内暂时难以建立工会的,可以采取在“体外”先行建立工会,然后逐步推进的做法。

三是依法规范工会组建。要严格依照《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企业工会主席产生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工会组织形式、工会主席产生程序、职工入会工作、会员管理办法等。针对规模较大的非公企业,按照组建程序和原则,高标准严要求规范组建。针对规模较小,工会人手少的非公企业,可以先组建后规范,但在组建时,基本的组建原则不能丢。督促指导基层工会按规定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健全组织网络,使工会建起来、转起来、作用发挥起来,坚决杜绝出现“架子工会”、“影子工会主席”和“花名册”会员,为已建工会发挥作用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四是不断理顺工会组织关系。要坚持产业工会与地方工会相结合、地方产业工会的设置与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职工队伍发展变化相适应,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产业工会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健全产业工会组织。坚持基层工会以同级党组织领导为主,同时接受上级工会的领导,实行地方和产业相结合的组织领导原则;同时,应当考虑适应党和行政的领导体制。当前,针对非公企业没有建立党组织的现状,不能机械地将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作为划分工会组织领导关系的唯一原则,要根据工会组织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地方工会可以出台突破性的规定,尝试将企业登记住所地、实际经营地等作为划分工会组织领导关系的依据。对改革改制的企业工会,要及时调整工会组织隶属关系。

(二)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要以职工之家创建为载体,通过建立健全基层工会民主机制、基层工会主席产生机制、会员群众评价工会工作机制,推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一是健全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各级工会要指导基层工会定期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坚持会员代表常任制,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充分体现会员(代表)大会作为企业工会最高权力机构的作用。要坚持重大问题民主决策制度,由会员(代表)大会决定工会重大问题,保证会员群众参与权。工会委员会和工会领导人定期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工会重大事项和经费使用情况要向会员公开,保证会员群众知情权。

二是完善基层工会选举机制。坚持基层工会主席、副主席的任职标准,规范完善提名酝酿、组织考察、任前公示、民主选举、组织批准等程序。在候选人提名办法上,应注意研究提名的程序和提名的范围,使会员酝酿时眼界可以宽一些,提名的候选人更有代表性。大力推行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使更多的会员行使选举权;实行差额选举,引入竞争机制,使选举出来的工会干部真正体现会员的意愿,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推行工会主席选配管理试点经验,加强上级工会对基层工会主席管理、工作考核奖励和权益保护,逐步建立一支由会员直接选举、企业支持认同、上级工会直接领导、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基层工会主席队伍。

三是建立健全会员监督机制。坚持会务公开,工会的工作计划、重大活动、经费收支,要向全体会员公开,接受会员监督。建立会员评议工会工作和工会干部的制度,确立职工和会员在企业工会评价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把职工和会员的满意度、认可度和支持度作为衡量工会工作的基本标准,改变自上而下的单一考核模式,完善上级工会考核下级工会、下级工会评议上级工会、会员民主评议工会工作有机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基层工会主席和基层工会工作始终在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建立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罢免不称职的工会领导人的制度。

(三)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要不断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建设好一支能力强、善维护的基层工会干部队伍是事关重要的。

一是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上级工会要根据基层实际情况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采取组建讲师团送教上门、建立网上课堂、开办工会干部夜校等办法,提供形式多样、符合基层实际、以免费培训为主的干部教育培训服务,扩大干部教育培训覆盖面,提高基层工会干部的业务能力。要通过免费脱产培训,有重点地培养一批既有较高法律法规和工会理论水平,又精于基层工会工作业务的骨干,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效应。要不定期组织基层工会干部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丰富基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形式,拓宽基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渠道。探索工会干部持证上岗制度,落实基层工会干部岗前培训的要求。

二是完善干部协管机制。随着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非公企业涌入县(市、区)、乡镇(街道)工会、开发区(工业园区),县(市、区)工会和相当一部分乡镇(街道)工会、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既承担着地方工会参与、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责,又直接面对职工、履行着基层工会的职责,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上级工会应积极与编制部门协商,呼吁增加上述工会机构和人员编制。机关、事业单位在机构调整、企业在改革改制中,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压缩机构、精简人员,工会机构设置和干部配备常常受到冲击。上级工会积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与党政部门协调,及时纠正基层工会工作机构的撤销和合并的错误现象。对于各级工会领导干部调整变动的,上级工会应按照工会干部协管的有关规定,主动与党委组织部门联系,沟通意见,要站在巩固、推动工会工作的角度,坚定立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联合考察,力争把热爱工会工作、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选配到工会工作岗位,把业绩突出、职工群众公认的优秀工会干部选拔到更加重要岗位,建立“可进可出”的工会用人通道。

三是创新干部选聘机制。各级工会要建设一支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干部队伍,充实基层工会力量。重点在非公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和行业推行,通过上级委派、考试选拔、公开招聘等形式聘用工会专职干部,还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把优秀的职业化、社会工会干部选派到基层工会或工会联合会主席的岗位上。同时,各地工会要积极争取党政支持,把一部分职业化、专业化的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纳入政府公益岗位管理。各级工会可以探索出资购买工会工作岗位的形式,为基层工会选好配强专职工会干部。各地工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工会协理员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落实全总专项补贴,提高他们的待遇;为工会协理员提供职业发展和职业晋升途径及通道,关心他们成长,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为他们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四是建立兼职干部补贴机制。基层工会工作需要依靠广大积极分子、一定数量的工会兼职干部和少数专职工会干部组成的“专、兼、群”相结合的队伍来做,真正体现依靠会员群众办工会。目前,兼职工会干部参与工会工作基本上凭的是热情和奉献;一旦自身工作繁忙,自顾不暇,工会工作疲于应付或者难以开展。各级工会可以根据本地基层工会和职工会员分布情况,探索给予工会兼职干部一定数额的补贴,调动其从事工会工作的积极性。

五是建立基层工会干部考核、激励和保障制度。基层工会干部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干部,往往处在维护职工权益的“风口浪尖”上,由于维护职工权益,工会干部受到打击报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了使基层工会干部能理直气壮,挺直腰杆为职工说话、办事,各级工会理应为基层工会干部撑起“保护伞”,提供有力的支撑。其中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各层次、各形式的工会干部保护机制。这种保护机制应该是既有经济上的,又有政治上,还应有人格尊严上的。建立健全工会主席、副主席、委员工作职责制度,建立工作考评制度,充分调动其工作主动性。当前,模范职工之家和优秀工会工作者表彰间隔期太长、名额太少,很多优秀的工会干部往往等不到表彰推荐的年限就退休或调离工会工作岗位,各级工会在严格评选条件的同时,可适当的缩短间隔时间,增加表彰名额,提高表彰规格。同时,各级工会可以开展优秀工会干部疗休养活动,以激励工会干部充分发挥作用。

(四)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上级工会服务指导。强化基层工会建设,上级工会必须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服务职工、服务基层”的理念,发挥好指导服务基层工会作用。

一是进一步优化基层工会工作环境。各级地方工会要建立定期向党委汇报工作和定期向政府通报工作的制度,争取党委和政府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地方工会尤其是全总、省总、市总要积极争取人大、全总出台推进乡镇(街道)总工会建设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乡镇(街道)工会地方工会性质和机构设置、编制职数、工作职责、运行机制、经费保障。尽快出台《机关工会工作条例》,明确机关工会职能,落实工会干部职级以及在独立管理和使用工会经费上落实法人资格证办理、账户独立、经费独立、工会审计监督等事项。针对劳务派遣工“两不管”的情况,争取工会、人社、工商等部门联合发文,将“源头入会、委托管理”的做法以及工会经费的收缴、使用等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

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和考核制度。要根据全省工会工作规划,科学制定指令性工作任务,这类目标任务不宜多,要求不应过细,首要应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点。同时,也要结合基层实际提出一些指导性工作目标,这类目标主要是指导工作基础较好、工作力量较强的基层工会,不断推动工会工作的创新和全面发展。每年对指令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适当的检查考核和评比,考核内容不宜过多、方式不宜过繁、安排不宜分散,不能增加基层的负担。同时,对基层工会工作的评价体系,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和企业工会评价体系要有根本区别,他们工作性质不同决定考核指标不同,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这样才能更科学,更有说服力。总之,上级工会对基层工会要多一些指导、少一些指令,多一些因地制宜、少一些整齐划一,多一些热心服务、少一些检查评比,更好地调动基层工会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一线工会干部(较大部分是兼职干部)日常事务繁杂,开会、填报表格、应付各级检查占据了大部分的工作精力,真正从事工作的时间少之又少。尤其是在一些非公企业工会中,建会之初上级工会苦口婆心劝导成立工会,成立工会后,上级工会表格、汇报材料雪片一样飞下来,基层工会干部应付不瑕,对此非常反感。上级工会安排布置工作时,要考虑减轻基层干部工作负担,将基层工会干部从应付文山会海工作中解放出来,尤其在数据统计工作中,上级工会各业务部室能统筹开展的统计工作,不要分头统计;能从其他部门获得的数据,尽量争取有关部门提供;统筹建好做实数据库,切实用好统计年报,使基层干部将更多精力放到服务职工的具体工作上。

三是建立支持基层工会工作的经费投入制度。上级工会要牢固树立工会经费要“为职工服务、为基层服务”理念,合理安排资金,使有限的经费尽可能向基层倾斜。完善工会经费税务代征代管体制,尽快启动针对小微企业的工会经费地税代收工作,实现应收尽收,为基层工会工作提供经费保障。改革工会经费分成体制,为区、乡镇、街道、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以及系统工会开展工作,提供经费支持。

根据辖区企业数、经费上缴数额,调整县级工会的经费留成比例,以适应县(市)区工会开展工作的需要。在无法改革经费分成体制的情况下,根据基层组织和会员规模,加大对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补助额度,可推行以奖代补。积极推动小企业工会经费集中代管的办法,积极向工会联合会所属的小企业和基层工会大力宣传工会经费委托代管的目的、意义及有关办法,努力在基层工会自愿的基础上,推行工会经费集中代管,建立健全经费管理、使用、监督制度,管好用好代管经费。各级工会要对基层工会联合会给予一定经费补助,并纳入年度预算。

企业医院剥离后工会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我校工会组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职工,引导职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正确理解支持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正确对待改革过程中利益关系的调整,把竞争压力转化为奋发有为的动力,自觉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的稳定。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建功立业,首先是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水平。

二、加强师德建设。

我校近几年来,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继续广泛开展“三育人”活动,结合党政抓好学校师德培训和师德建设。

一是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激发教职工以良好的师德示范和言传身教做好本职工作。

二是每学年举行全校教职员工“师德演讲”比赛,评出“先进个人”,树立“师德标兵”。

三是引导教职工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结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爱满天下”。

四是组织教职工围绕“热爱每一个学生,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主题展开大讨论,组织征文比赛。

五是充分认识新课程标准的意图,努力推进素质教育。

在这些活动中,我校工会组织的主导思想是:要让学生有素质,我们教师就要先有素质,教师的素质何来,工会活动中见!学生的素质就是要开发课程资源,在哪里开?课标说得非常清楚————走进生活!要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我们教师就要先行一步,为他们做出表率。这个示范和我们教师本人的利益还密切相关:就是加强工会建设,在自己的组织中、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素质。教师有了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有了真切的实践,才能带着孩子一起少走弯路,少些假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全体教职员工进一步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努力作好本职工作,力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创一流学校,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建工立业。

三、提升业务能力。

要让教职员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为创一流学校,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建功立业,光是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不行,还要大力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

1、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我校工会组织围绕“决议”中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活动,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

社会在前进,科学在迅猛发展,我们教职员工的知识也要不断更新,不断提高,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与时俱进,开拓进龋因此,工会作为教师之家,为教师们的学习充电,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水平,提供一些有利条件。

(1)、学校为教职员工、学生开放阅览室和图书室。学生和教职员工可以到阅览室看书学习,可以凭借书证到图书室借阅书籍。

(3)、学校开放了学校微机室,为各位员工家安装了网络,让教职员工利用网络学习充电,更新知识,收集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料。

(4)、学校建立了激励教职员工继续学习的奖励机制,鼓励老师们在工作之余,刻苦自学,甚至可以通过自学或者函授,拿到更高的学历。近几年来,我校取得本科文凭的教师不断增多。

我校工会组织为老师们营造了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勤奋学习的良好氛围,老师们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也提高了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德高为范,学高为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老师们把学到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灵活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从而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2、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我校工会组织通过为老师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老师们在学习中提高文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工会组织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建功立业的活动,让老师们在活动中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

(1)、每学期开展中青年教师竞教、教师综合素质竞赛、骨干教师示范课、新老师汇报课、各教研组的老师每人每期上一堂教研课活动。在课堂上,要体现新理念,新课改,要熟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手段,让学生愿学、乐学、爱学。

(2)、加大引进、送培力度,选派优秀教师出校学习、进修。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到县电教站培训信息技术。

(3)、建立了学校老师互相学习、互相听课的制度,每学期每个教师的听课节数不得少于25节,并写好建议与收获。

(4)、建立“传帮带”机制,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帮助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让新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

我校工会组织开展的以上活动,着实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提升了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提高科研能力。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是复合型的人才,不但是位好老师,能教书育人,能在教育教学前线立功建业,取得显著的成绩,还要成为科研者,能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撰写教育教学经验论文,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贡献。我校工会组织制定并逐步完善了教学科研成果和论文的奖励办法,营造了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每一学期,我校都有一些教师的教学经验论文在市级、省级和国家级获奖或者发表。

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促进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6年工作要点安排,8-9月,区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率财经工委和办公室有关人员,对全区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区商务局等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实地走访了15家电商企业,召开座谈会8次,参加人员50人次,广泛听取职能部门、企业经营者和专业机构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工作,全面实施“电商换市”,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全区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走在全市前列。2015年全区网络零售额达115.82亿元,同比增长65.5%,列全市第一,总量在全省各县区排名第19位。我区先后被确定为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区)、省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省“电商换市”创新样本11佳之一。在省电子商务促进中心发布的《2015年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指数综合评价报告》中,我区电子商务综合发展指数位列全省各县区第16位。

1.发展规模迅速壮大。近年来,我区电商企业数量及网上交易规模均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区现有工商登记在册网上销售类企业达7062家,其中2016年上半年新增1762家。全区在重点监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活跃网络零售店2.13万家,其中天猫店481家,占全市的56%;活跃零售网店总数在全省各县区排名第9位。电子商务成为我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全区三分之一以上的创业创新项目集中在电子商务相关领域,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6万个左右,间接带动就业岗位14万个左右。

2.产业集聚特色明显。依托童装、羊绒、家纺等特色产业集群,实现特色块状经济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特别是织里童装产业,成为我区乃至全市发展电子商务的`主力军。2015年织里镇童装类网店已超4700家,在线销售额累计超过50亿元。与阿里巴巴联合建立了全国首家政企合作的产业带平台——织里童装产业带,入驻企业从2012年建立时的762家快速增长到目前的4027家。织里镇连续两年被阿里研究院评为淘宝镇,大河、秦家港、河西、轧村等7个村被评为淘宝村,其中大河村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充分显现,涌现出布衣草人、种豆得豆、妞妞家族等一批天猫童装知名企业。如作为织里镇首批童装电商企业之一,织里镇名邦服饰有限公司2009年成立至今,一直主攻电子商务,网络销售占比70%以上,不仅迅速占领市场,而且打响了品牌,2015年实现网络销售200多万件,销售额超1亿元。

3.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通过打造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平台,着力引导电商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全区已建成4个电子商务基地,其中织里童装电商产业园成功入选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网上交易平台,以童购网、鲜绿多为代表的自建网上交易平台,以织里童装批发商圈为代表的合作型第三方网上交易平台相继上线。大力拓宽电商应用,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个人)、c2c(个人对个人)、o2o(线上对线下)等不同模式得到有序发展。

4.服务保障不断优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专门成立了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全市首个制定出台《吴兴区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明确了“一体两翼、以点带面、多点覆盖”的发展布局。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筑了“3+1”政策支持体系,在全市首个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十二条政策》。注重电商人才引育,加强与湖师院、湖职院合作,积极引进、培育第三方电商服务企业和机构。由织里镇政府与阿里巴巴公司在大家园职业技能培育学校共同建立了织里童装电子商务孵化中心,为本地电商企业提供专业人才培育,累计开展专业培训6000余人次,服务电商企业1200多家。联合邮政、供销、农村合作银行等单位,在全区范围内设立了14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不断完善电商物流体系,圆通、顺丰、百世汇通等一批物流服务商相继入驻,2015年,全区纳入邮政统计的国内快递发件量达到8613.5万件,占全市总数73%。

虽然我区电子商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特色明显,势头良好,走在了全市前列,但当前各县区之间争相发展,竞争激烈,特别是与周边杭州、义乌、嘉兴等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工作推进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发展规模总体偏小。虽然近年来我区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呈几何级增长,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作为龙头产业的织里童装业,目前线上交易额占童装产业交易总额的13.2%,且存在相当一部分数据因网店注册地不在吴兴而数据流失的问题。其他产业占比较少,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农村电商与跨境电商基础较为薄弱,尚处于起步阶段。

2.产业层次有待提升。目前我区电商产业经营手段比较粗放,经营主体“低、小、散”现象比较突出,缺少专业水平与自主品牌。许多规模企业的网站经营意识淡薄,线上销售主要以消化线下库存为主,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也心存顾虑,经营理念上缺乏创新。除织里童装外,体现本地特色的电子商务推广力度不足,如同为“丝绸之府”,嘉兴建立了全国首家蚕丝绸网上交易平台——金蚕网,年交易额近百亿元,而本地的网上蚕丝绸交易比较零散,不成规模,对外影响度不高。

3.监管机制比较滞后。电子商务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尚需进一步提升,涉及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以及法定统计体系尚未健全,市场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缺乏有效抓手,监管难于到位。调研中很多电商反映,目前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恶性压价、无序竞争、信用造假等问题难于有效遏制。由于网上商品价格透明,多数商品利润微薄,且缺少进项税发票抵扣,因此对于税收问题多数电商选择回避,不愿如实反映和申报其经营状况。

4.配套建设尚需加强。仓储、交通、物流、商务等配套条件是影响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相比周边先进地区,我区电子商务专业园区和创业楼建设进度不快,电商企业布局总体比较分散,集聚度不高,给日常管理和服务带来难度。快递分销中心建设滞后,许多包裹需通过杭州、嘉兴中转,物流成本较高。由于保税仓库建设滞后,导致我区跨境电商难于突破。

5.人才短板比较突出。调研中大部分电商企业反映,人才匮乏是当前制约电商发展的主要因素,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现象十分突出,一些运营多年的电商企业难于实现战略性突破。人才流动性大也影响了电商企业的稳定发展,普通员工低龄化、跳槽频繁,高端人才流向大城市。相关职能部门中熟悉电子商务的人才不足,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服务和监管的效能。

随着“电商换市”战略的深入推进,电子商务已成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迎来良好发展机遇。针对当前我区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拓宽电商应用。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把它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宣传引导,切实转变经营理念。充分利用我区区域经济优势,着力打造童装电子商务特色小镇,不断完善童装产业带建设。结合丝绸小镇、美妆小镇和原乡小镇建设,注重打造体现本地特色的网上销售及推介平台,发展网上专业商品市场交易,逐步形成以童装为龙头,丝绸、家纺、化妆品、特色农产品等竞相发展的电子商务良好格局。鼓励规模企业推进b2b、b2c网上市场交易,提高规模企业电商应用水平。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大力扶持农村电商发展,充分利用农村金融服务点、“万村连锁便利店”、村邮站等资源,推进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提升。大力发展精细农业、定制农业,拓宽农副产品网上营销渠道。大力推动商贸企业电商推广,鼓励引导重点商贸企业通过自建平台、借助第三方平台及手机客户端等方式开展电子商务,探索推进o2o经营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2.加大扶持力度,优化服务保障。进一步完善全区电子商务规划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符合电子商务特点的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增强扶持、奖励政策的引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支持童装电商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小微电商抱团集聚发展,突出织里童装产业带、童淘网等平台的产业集聚作用,全力打造织里童装电商小镇。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与阿里巴巴、淘宝等第三方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努力为销售本地特色产品搭建网上营销平台。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统计指标,完善全区电子商务数据库。加强对政府职能部门人员的专业培训,努力为广大电商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3.重视人才引育,改善发展环境。高度重视人才引育,依托湖师院、湖职院等大专院校的师资力量,引导推进校企合作。支持湖州大家园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民办培训机构的发展壮大,促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强化与阿里巴巴等企业的战略合作,大力引进和培育电商专业人才,特别是综合性高端人才。拓宽电子商务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鼓励建立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诚信有序发展。

4.完善配套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围绕打造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努力推进配套产业项目建设。加快织里童装电子商务产业园、南太湖电商产业园、圆通电商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打造物流仓储、第三方服务、创业就业、培训设计等功能完备、设施配套的示范性园区。推进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建设,依托阿里巴巴吴兴跨境产业带专区,积极争取保税仓库建设,鼓励创建自主海外商标及品牌,促进全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利用总部自由港、多媒体产业园等资源,推进电子商务孵化器及创业楼建设。

企业医院剥离后工会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1、配合学校党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理论,学习《工会法》、《中小学教师职工道德规范》,学习“三个代表”的道德规范,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学习《劳动法》、《劳动就业促进法》,引导广大教职工与时俱进,追求卓越。

2、开展班组建设,倡导精神文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每位老师都能认真学习,为枸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3、开展“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师德教育活动,宣传先进班主任的德育经验,组织全体老师观看经验交流。使全校教职工师德素养得到了提高,体现在我校老师在多次社会活动中的积极行动。一年来我校教职工都能用积极的因素响应政府扶贫、救灾,助残等号召,积极募捐义款,大家通过这类积极有意义的活动,对生活,对社会更加热爱,更有信心,充分体现了我校广大教职工乐助崇德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躁。如:在今年爱心助学、募捐等活动中,我校老师踊跃捐款达数千元。

(二)紧扣中心,把握重点,提高广大教职工的业务素质。

学校的首要工作是教育教学,以培养新时期的优秀人才为目标,要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职工队伍不但要思想素质好,还必须业务素质高。

学校工会能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倡导全体教职工立足本岗位,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探索进取,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并提供一定的经费,组织部分教师到兄弟学校参观取经,拓宽教师的视野。

(三)坚持校务公开,实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学校一贯坚持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教职工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1、民主管理:学校每年召开两次教代会,做到教代会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每次召开教代会前,学校党支部与工会委员先讨论列出教代会要解决的问题及要点,拟定审议的方案、决定,教代会代表经全校教职工的民主选举,代表们广泛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建议,群策群力。全体代表共商学校大事,民主评议校领导,对中层干部的竞岗进行评议,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均经过教代会审议。真正把教代会开成一个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求真务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大会。

2、坚持校务公开:对校务公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建立了以党、政、工、团、教职工代表参加的校务公开监督组。监督组成员就财务管理、教师职称的评审考核和奖励等方面进行了监督。凡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及学校的重大决策都必须公开。一年来,学校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遵照规范程序,按照制度全面实施校务公开,设置对内、对外两个专门公开栏,公开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自觉接受社会、家长、全校师生的监督,并且建立校务公开制度执行档案。校务公开使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前途、改革的目标、管理的方法、工作的程序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发扬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全面调动了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了教职工参与管理的意识。

(四)、关心教职工生活,营造温暖的“星级之家”

在生活上关心、爱护教职工,帮助教职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是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不断改善教职工的办公条件,推进文化建设和和谐发展,道路进行铺设及环境美化、绿化,大大改善了教师的生活质量。

2、根据教师的提案,在托管工作的推进中,学校调整了班主任津贴和教师的代课费,教职工的福利有了明显的提高。

3、做好对生病、受伤的教职工的关心、慰问工作。只要学校有教师生病住院,学校领导和工会干部或工会组长就到医院探望、慰问。今年,盛爱萍老师老师受困难,工会女工委专门到她家慰问。

4、做好教职工的集体生日工作。今年开始,我们使教师在工作中减负,在上半年进行集体生日,对老师的生日工会在党政的支持下送上鲜花和生日蛋糕,祝老师生日快乐。把学校的关心送到每个教职工的心坎上。

5、认真做好离退休教职工的慰问工作。对已经退休的老师,工会也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病痛。过年过节,工会都有组织对退休老师进行慰问,或邀请他们回校聚会,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6、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体检(今年5月组织集体体检),积极落实女教工的相关保健工作。

7、在一些传统民间节日来临时(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向全校教职工表示慰问。如:元宵节送汤园。

(五)、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

一年来,工会在各个不同时期和节假日组织开展了各项文体活动。丰富了教职工的'课余生活,提高教职工的文明素质,营造多彩多姿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1、工会搭建舞台,组织部分教工参加活动,即锻炼身体,又美化生活,交流情感。

2、倡导读书精神,提高教职工的艺术品位和人文素质。

3.在“三八”节组织教工外出参观游览,,组织教师的文体联谊活动。,组织教职工的象棋,围棋、乒乓比、定点投篮比赛等。

4、组织与兄弟学校和友临单位的文体联谊活动。如与三星消旁中队、三星中学的篮球、乒乓比赛等。

还有在今年的下半年有相关老师代表镇、县参加市科教和县第14届运动会,代表们都取得较好的成绩:黄爱萍、朱翠兰等老师代表镇参加的乒乓赛获团体第二名,郭彩霞老师代表县参加市科教运动会或4*100铜牌,集体奔小康银牌,三足跑金牌。

xx年2月,上级工会发出关于申报和评选“星级教工之家”的文件通知。我们意识到参评“星级教工之家”对我校的工会工作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就分工认真准备申报材料。此项工作,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在各组室的支持配合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申报材料的初步汇总。6月经县总工会星级教工之家检查评估组的检查评估,充分肯定了我校党、政、工,共建星级教工之家的工作成绩,认为我校的材料比较齐全、真实,并对今后学校教工之家的建设提出指导意见。今年8月份,我校被崇明县总工会评上了四星级教工之家。

我区矿产品企业征管现状及稽查调研报告

摘要:按照总局重点地区税收专项整治要求,上半年,区局专项整治组在我地区开展了矿产品企业专项整治,对我局辖区内包括江南矿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数家矿产品企业(个体户)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检查、调研,并对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处理整改意见。本文根据我地区矿产品企业的征管现状,结合此次区局专项整治的检查结果,仅从稽查角度对我地区矿产品企业,特别是私营矿产品企业的一些涉税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提出一些对策。

**是一个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境内以铬铁矿为代表的各类矿产探明储量在全区名列前茅。近十年来,随着矿山开采的放开,一大批国营、私营、个体采矿企业大量涌现,成为**税收一个新的增长点,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这批新成立的矿产品企业规模大小不一,财务核算水平参差不齐,纳税意识普遍不足,成为税务部门日常征管、稽查的一个难点。

我地区的矿产品行业涉足者具体可分为三类:一是达到一定规模、账证齐全的大型国有矿产品企业,如江南矿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和西藏矿股**分公司;二是达到一定规模,账证基本齐全的民营矿产品企业,如扎朗县松卡铜矿厂和隆孜县华钰矿业有限公司;其余为规模较小,账证不齐的私营(个体)矿点,以曲松县辖区内的个体矿最为典型。

203月末至4月中旬,区局专项整治组对我局辖区内的各矿产品企业进行了检查、调研。本次检查的重点对象为我地区第一类矿产品企业,各方面都较为健全的江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组对该公司进行了详细检查并出具了检查报告,组检查结果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查补税额占企业当期应纳税总额的比重较少(2.97),从侧面反映了我局征管、稽查部门对该企业日常税收管理基本到位;第二、查补税种较为单一,除少量印花税外,其余均为所得税,在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方面没有发现问题;第三、查补税款除来自我局历史遗留问题外,其余为计税工资确定问题,主要原因是采矿民工季节性和变动性强(人员流动性强)。这三点特征从整体上说明了我局征管部门对该企业的日常管理比较到位外,也反映了地区国有矿产品企业的纳税意识较强,同时对部分涉税遗留问题的解决敲响了警钟。

区局组的另一项检查项目是私营(个体)矿产品企业,分别检查了隆孜县华钰矿业有限公司与曲松县个体户赵冠华的矿点,经检查组检查没有发现突出问题。据了解,各县局为了抓好矿产业税收管理,在分析矿产税源的基础上,经常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及矿点进行实地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详细了解开采情况,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关系和联系,进一步强化对税源的监控和管理力度,有效地遏制了税款的流失。

区局专项整治组认真细致的检查给我地区矿产品企业税收征管、稽查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解决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从整体上来看,组此次所检查三户企业的纳税情况是基本正常的,特别是私营矿产品企业没有发现大的问题,但本文认为,此次检查的重点在于大型矿产品企业,对私营矿产品企业的检查无论从时间还是外围了解度上都不是很充裕,正如区局组在整改建议中提到:**地区矿产品行业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远高于小规模纳税人(约为11:6),从税务稽查部门日常角度来看,我局辖区内的各类矿产品企业中私营矿产品企业存在各类涉税违法问题的可能性更大,在具体日常征管方面的主要表现有:

一、国营、私营矿产品企业税收征管难度差异大。我地区的国有矿产品企业基本上为大型矿产品企业,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高、纳税意识也较强,照章纳税已成为一种共识,方便了税务部门的管理;而私营矿产品企业由于管理人员良莠不齐、财务制度不够健全、纳税意识普遍较差,从源头上增加了税务部门管理的难度、也增加了偷漏税现象的出现几率。

二、私营矿产品企业建账难。我地区规模较大的矿产品企业均建有账,为税务部门认定的.一般纳税人,但小规模的矿产品企业大多不建账或无力建账,这就为偷逃税埋下伏笔,而稽查部门检查的主要依据又是会计凭证及账簿,对不建账的矿产品企业常常无从下手,导致日常征管难度大、稽查难以进行。

三、不能准确掌握小规模矿产品企业收入。矿产品企业销售矿产品需缴纳增值税,在应税收入的确认上,矿产品企业多以销售矿石为主要形式,有的矿产品企业为了在账面上少计收入,将所开采的产品在采矿地直接销售给中间倒矿商,造成矿产品企业税收的流失;还有的矿产品企业以合同价格销售的名义人为地压低矿产品的交易价格,导致矿产品企业收入和利润的转移,造成所得税的流失。以上种种问题都对销售收入的确认造成干扰。

用杂,成本、费用难以核实,给企业留下了虚增成本、费用的空间,企业利用虚增人工成本等手段千方百计提高矿石开采成本。

以上问题,给我地区乃至全区的税收征管部门都造成了很大的难题,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在日常征管部门的管理之外,本文认为必须要有稽查部门的介入,对矿产品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彻底检查,让偷逃税分子无缝可钻,创造矿产品行业良好的纳税秩序。就稽查部门本身来说,应结合实际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与征管部门的沟通。从外围充分了解企业的综合状况,通过征管档案、日常申报情况等具体资料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纳税规模、纳税信誉度等情况,尽可能充分掌握基本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二、加强与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联系。矿产品企业有许多管理部门,各部门的管理侧重点不一样,如能全面加强与各管理部门的联系,将各部门所掌握的涉税信息进行汇总,将对确认矿产品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往来、销售收入等情况有很大的作用。

三、强化对矿产品企业建账的督促。矿产品企业只有建立了规范的账簿,稽查才有可能深入进行。对建账规范的,查账征收;对建账不规范的,采取查账和核定相结合征收模式;建账不完整,核算不规范且无据可查的采取核定征收,从高执行。对不具备建账能力但有建账意愿的企业,应联系征管部门及时对其进行辅导建账;对不建账的或建账不规范的责令限期建账或整改,同时对未按规定建账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通过处罚促使其建账核算。

四、实地到矿产品企业的开采地观察,详细了解日常开采规模、核实销售收入。在账簿检查时要将重点放在收入、成本、费用的确认上,不放过丝毫蛛丝马迹,以确认矿产品销量的多少。

五、从严查处、加大对涉税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在检查矿产品企业时,稽查部门应认真检查,发现有偷逃税情况的,依法坚决从严查处,震慑犯罪,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相关规定,对偷逃税款进行处罚,处罚率从高。

六、加大涉税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宣传力度、从严查处涉税违法案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对不法矿产品经营者偷逃税事实的举报,一方面扩大案源线索,另一方面提高稽查的针对性,扩大稽查取证的范围,使稽查部门获得更加准确有效的案源线索。案件查结后按规定兑现举报奖励奖金,吸引更多人参与举报,从举报中得到实惠。加大对重大涉税案件的处罚力度,达到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条件的,依法及时移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个良好的打击偷漏税行为的氛围。

总之,在对我地区矿产品企业的管理上,就目前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趋势来看,私营矿产品企业的数量增长将明显高于国营企业,私营矿产品企业的管理难度和偷漏税几率也将明显高于国营企业,本着以上各项问题的存在、产生根源所在,在日常管理上应对私营矿产品企业采取更加严厉的模式,对矿产品企业稽查始终坚持深查、细查的原则,充分发挥稽查部门“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职能作用,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将矿产品企业的涉税问题一一解决、落实,让**的矿产资源更好的为**的经济做出贡献。

我区矿产品企业征管现状及稽查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组织部10月18日《通知》要求,近来,我们采取深入实地考察、个别谈话、听取汇报等形式,对我区27个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进行了调研,共发放调查表60多份,征求了近30位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我区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建工作现状。

1、企业规模不大,党组织占有率偏低。目前,我区共有27个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其中正常生产的企业有13个,6个企业正在筹建,1个企业处于试生产阶段,另外有6个企业正在申请注销,1个企业已迁往外地但还没有注销。在正常生产的13个企业中,外商独资的企业有10个、控股的有2个、均股的有1个,其中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有7个,占53.8%;有党员的企业有10个,占76.9%,其中党员3人以上的企业有3个,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占企业总数的23.1%,党组织覆盖率达100%;其它没有建立党组织的10个企业,具备条件的都建立了工会、共青团组织,群团组织组建率达100%;职工25人以上未单独建立党组织的9个企业中,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7名、党建工作联络员2名,他们中的党员都参加驻地党组织进行活动,党的工作覆盖率为100%。

2、企业雇佣的员工不少,但党员人数不多。13个正常生产的企业中,共有职工1581人,其中200人以上的有2个,占15.4%;100人以上的有8个,占61.5%;其余都为5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38.5%。这13个企业中,共有党员52人,占职工总数的3.3%,他们分布在10个企业中,其中党组织关系已转入的有43人,占82.7%,有7个企业只有个别党员。

3、新起步企业较多,党员开展活动缺乏制度化。13个生产正常的企业,大多为近两年招商引资引进的企业,它们底子薄、盘子小,其中利税超百万元的仅有2家,占15.4%,利税低于20万元的有8家,占61.5%,有2家仅有几万元,有4家还没有形成利税,分别占15.4%和30.8%。它们受人力、财力的限制,平时忙于生产经营,投入党组织建设的精力有限,再加上企业主大多数不是党员,对支持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意识不强、规范不够,在提供党建活动阵地、活动时间和活动经费等方面往往做得不够,使企业中的党员开展活动缺乏制度化。

二、我区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建工作主要做法。

1、组建步伐加快,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水平逐渐提高。今年8月8日,在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区委书记徐超明确提出:在抓党组织组建上,必须达到三个100%的标准。对此,我们首先摸清底数,下发了《亭湖区非公经济组织信息采集表》和《亭湖区外商独资或控股企业党建工作情况了解表》,对企业业主、职工数、党员数、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组建、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掌握企业情况,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其次狠抓组建。对规模较大、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的8个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特别是3个已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党的工作环境较好的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并积极开展工作,实现了党小组建在流水线、班组,党员的作用发挥在岗位上的目的。三是加快选派。职工25人以上、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9个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7名、党建工作联络员2名,并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工会组织2个,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创造条件尽快建立党组织。四是全面覆盖。对职工只有1人的澳华经济文化咨询服务公司,我们也积极探索,明确企业所在地党组织选派了1名党建工作联络员,确保党的工作全覆盖。

2、管理不断加强,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有效性逐步增强。出台了《加强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了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召开了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对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通过组织开展争创“五好企业党组织”、争当“四好业主”的“双争”活动,创建“企业党建工作示范基地”、“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示范点”活动,共申报省、市级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示范基地7个,建立区级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23个。在企业中开展了“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比贡献”和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活动,13个正常生产的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中,52名党员上班时间统一佩带党徽,亮出了身份,建立党员责任区2个、党员示范岗6个,调动了职工为企业尽责、为社会奉献、为党旗争辉的积极性,展现了新时期党员丰采。一些企业党组织还结合自身特点,对党建活动方式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有的利用班前班后组织开展学习,举办“为党旗争辉、当创业先锋”有奖征文、演讲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有的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小改小革、节能降耗、双增双节”、“讲理想、比贡献、争旗夺杯”等技术攻关和劳动竞赛活动;有的组织开展“创先争优”、评选“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操作更加严格,企业党组织的活动阵地建设不断规范。今年6月,在全区举办了民营企业主和民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党建工作指导员培训班,邀请了市、区知名专家讲课,培训民营企业主243人、企业党务工作者225人,其中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有13名业主、10名企业党务工作者参加,各党(工)委还根据区统一部署分别举办了培训班。8月,出台了《关于全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制定了《非公经济党组织党建工作十项制度》,印制了《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规定非公经济党组织阵地必须达到“六有”(有党建阵地牌子,有党建活动场所,有两歌一旗一词和党员权利、义务,有党组织网络、党员结构示意图等特色化、个性化内容,有电教设备、电教资料片库,有企业党建十项制度)。10月,又下发了《关于对全区非公经济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制定了《关于对全区非公经济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督查的互查、抽查方案》,10月16日抽调12名镇、街组织委员和区委组织部12名同志组成12个督查组,分赴全区22个党(工)委,对全区各类非公经济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进行了督查,督查组采取一家一家打分,一家一家汇总反馈的方法,指出企业在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要求,并负责督查到位。

三、加强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措施。

1、广开渠道,精心选派一批高素质的党员骨干到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担任党组织书记。对个别不欢迎党组织选派的人员担任其党组织书记的业主,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必要时可以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同志一道上门做工作,有的在洽谈签定项目时就要将工会组织等的组建作为一项内容写进协议,然后在工会组织的基础上再组建党组织。为了解决党建人才来源问题,可以采用四路并进的办法:一是在组织部门的统一协调下,从各工业主管部门、国有企业抽调一批优秀党员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后,再派到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任职;二是由地方党委从人才市场挑选一批高素质的党员骨干储备在党建工作比较好的各类企业锻炼,需要时,经组织部门考察后派遣到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任职;三是从党的优秀后备干部中发掘一批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的年轻同志到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任职;四是在复员退伍军人中挑选一批高素质的党员,储备在党建工作比较好的各类企业熟悉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待条件成熟时再委以重任。

2、深化认识,强化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一要坚持党对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的政治领导。加强党对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的政治领导,既是我国国情、社会主义本质和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的内在需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因此,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开辟专栏、编发资料、借助舆论宣传等,广泛宣传加强党对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政治领导的必要性,澄清各种错误思想,帮助大家尤其是业主提高认识。二是增强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经营管理者党的观念。要借助会议宣传、下发文件、理论学习、教育培训等途径,不断增强经营管理者的党性观念,使他们明白,服从党的领导,熟悉党的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他们的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保证,从而尽可能地支持、关心企业党建工作。三是营造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要通过现场观摩、情况通报、座谈调研等形式,推出一批较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典型。同时搞好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利用各级各类演讲、征文、展览等方式,借助新闻传媒、党刊资料、电化教育等载体,大力宣传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建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和先进人物,引导党员和群众从企业发展的历程认识党组织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为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3、创新工作机制,推进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建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的建设,既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建设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则和经验,又要根据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的性质和特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是建立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各级党组织要把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和具体指导。建立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分析形势,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要顺应招商引资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成立党的工作委员会或党总支,负责领导和指导本园区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的党建工作,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与企业主互动互利的工作机制。企业党组织要注意从双方的共同点出发开展工作,求同存异,在工作合作中让业主看到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有利于他们经营目标和经济利益的实现,从而使业主认识到企业党组织和他们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目标的一致性,并从这种认同感发展到与企业党组织建立起互相配合、互动互利的工作关系。三是以实行党建工作目标管理为重点,建立严格、周密、可操作性强的考评机制。要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按照“以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要求,坚持把加强党建工作的目标要求与经济工作任务同步下达,与党员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同步考核,与评比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同步表彰,做到党建工作的成效与党员领导干部工作实绩挂钩,与党员领导干部和下派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年终考核、民主评议挂钩,对工作不力、关心支持不够、办事拖延推诿的要追究责任,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四是创新党建经费落实、阵地建设和时间保障机制。在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完全指望企业主的支持是不现实的,因为资本家的本质是惟利是图,所以,要创新党建经费落实机制,建议从各级财政拨出专项党建经费,作为在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活动经费,包括专职党建工作者的工资等;要创新党建阵地建设机制,建议在与企业签定协议时,明确提出企业必须根据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党建活动阵地;要创新党建工作时间保障机制,在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必须根据企业的特点,尽量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党建工作,要通过工作,使广大党员有自豪感和使命感,使党组织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

四、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努力做好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建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委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章》要求,一手抓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一手抓非公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实施“聚民”工程,不断扩大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建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工作影响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经济组织的贯彻执行,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实现“强力推进跨越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在抓党组织组建上加大力度,覆盖面必须达到三个100%的标准。一要抓好党组织组建工作。对规模较大、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特别是已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或党员虽然不足3人、但党的工作环境较好的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必须全部建立党组织。符合建党委的建党委,符合建总支的建总支,实现支部建在车间、柜店,党小组建在流水线、班组,党员的作用发挥在岗位上的目的。二是要加快党建工作指导员的选派步伐。职工25人以上、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必须尽快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帮助企业先建立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组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创造条件尽快建立党组织。三是要实现党的声音全覆盖。职工25人以下的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要积极探索,采取属地管理和明确党建工作联络员等办法,确保党的工作覆盖到全区所有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

2、在抓党员队伍建设上加大力度,选优面必须达到三个80%的水平。一要把80%的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通过开办专题讲座、组织技能竞赛、开展“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活动等,加强对党员带头富能力的培养,使80%以上的党员尽快成为企业的生产能手、技术尖子、营销明星、管理行家,做到不仅素质争先、贡献争先,而且技能争先、致富争先。二要把80%的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围绕“最先进的群众在党内、最优秀的人才是党员”的目标,积极鼓励、引导、培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和重点岗位、关键岗位的优秀骨干、优秀知识青年加入党组织,并将其纳入全区发展党员工作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努力把80%以上的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三要确保新发展的党员80%以上是企业骨干。要重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改善非公经济组织中党员队伍的素质结构和分布结构。实际工作中,就是要指导共青团组织做好推优工作,加强党员后备队伍建设,严把政治素质关,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做到新发展的党员80%以上是企业的骨干。

3、在抓典型示范上加大力度,示范面必须达到20%的要求。全区已建立党组织的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都要以“五好”为目标,积极争创“五好”企业党组织。通过开展争创十佳“四好”业主和十佳“五好”企业党组织,达到“四个规范”(台帐资料规范、制度上墙规范、电教设备规范、开展活动规范),确保有20%的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组织达到“五好”要求。同时,要因企制宜,注重实效,积极开展企业特色党建活动,努力把企业党组织建设成为企业所需要、业主所理解、职工所拥护、党员所欢迎的坚强堡垒。

4、在抓班子建设上加大力度,“双兼”面必须达到70%的幅度。要尽快制定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务工作者激励保障办法,构建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培养选拔机制,建立起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推行“双向进入、交叉兼职”,确保“双兼”面达到70%的幅度,彻底解决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党务工作者的人才瓶颈问题。同时,要通过组织开展“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和“党建带妇建”活动,实行党、工、团、妇整体联建联动,形成立体工作网络,不断扩大党在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中的群众基础。

5、在抓“双争”创评上加大力度,开展面必须达到100%的范围。要进一步造浓氛围,结合具体企业党员、职工思想实际和生产经营工作,在全区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中普遍、深入开展“双争”创评活动(争创五好企业党组织、争当四好业主),达到100%的争创范围。通过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亮身份作表率等举措,扎实推进外商独资、控股、均股企业三个文明建设。

相关范文推荐
  • 12-26 部队党员思想汇报个人总结大全(16篇)
    党员思想汇报的撰写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党务工作、学习进步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员思想汇报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 12-26 学校信访举报工作总结(汇总16篇)
    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和风格,进而在工作中更加高效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 12-26 门诊药房的实习总结(热门15篇)
    实习总结是在实习期间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梳理和总结的重要环节。在下面是一些实习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实习对未来职业的
  • 12-26 保险公司客服演讲稿大全(18篇)
    公司可以是国有的,也可以是私人的,它们在经营理念和所有权结构上有所差异。不同行业的成功公司都有他们独特的发展之路,以下是其中一些案例的总结和分析。尊敬的各位领导
  • 12-26 开学国旗下讲话演讲稿秋季(模板16篇)
    国旗下,我们铭记先辈的奋斗和牺牲,为了他们的付出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国旗下庄严仪式的相关视频和图片,希望能让大家身临其境感
  • 12-26 亲子绘本心得体会(通用21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的深度思考,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从中学习他人的优点和特点。亲子绘本阅读是指父母与孩
  • 12-26 初中语文骨干教师个人总结(汇总17篇)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我感觉到我需要对这段时间所做的事情进行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和整理。希望以下这些个人总结范文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写出具有个人特色
  • 12-26 培根论人生心得体会(汇总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思考和感悟的总结。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也是他对生命
  • 12-26 小学秋季开学通知文案(精选19篇)
    紧急通知:明天公司将进行系统升级,请各位员工做好准备。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如何在不同场合写出有效的通知。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金秋时节,
  • 12-26 中心校期末工作总结大全(19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首先我得感谢院老师和校学工处老师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