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大班九宫格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反思(优秀9篇)

大班九宫格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反思(优秀9篇)

时间:2023-09-25 21:03:13 作者:QJ墨客 大班九宫格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反思(优秀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大班九宫格教学反思篇一

本次数学学科研讨活动在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开展,每次学习,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先是两位小组老师的现场展示,再由小组成员进行集体研讨,本次研讨内容围绕大班有趣的测量展开,两位老师都作了精心的准备,下面就结合两位老师的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两位老师的教态非常亲切,组织语干练到位,都能以“幼儿操作在前,教师引导在后”的教学理念为前提,层层递进,思路正确,要求提出明确清晰,现场秩序一点不乱,总结语四字一组,郎朗上口,归纳到位,而且是从孩子中来,不是老师给的。另外,从整个活动过程看,芮老师的临场应变能力真是精彩,课堂驾驭能力强,组织形式开放,自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她把更多的探索时间和更多的交流空间都留给了孩子,特别是操作前商量的一个小细节,也是注重习惯培养的一个亮点,培养幼儿做事要先计划,再实施,让孩子真正在活动中发展。

两个活动下来,也带给大家几点的启发和思考:

1.对于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开展,应该更多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的.积累,难度的挖掘,如芮老师的测量活动中,可能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度,所以孩子的兴趣不是一直保持的那么浓厚,测量的方法孩子是掌握了,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比较吃力,最好前面可以设计一个过渡环节,稍微减点难度,那样会更完美。

2.孩子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发展,材料的提供与活动设计与生活的关系,也就是数学活动的有用和有趣性,如果太抽象的概念,孩子是无法理解的,数学知识必须来自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尝试解决一些日常问题,徐芳老师这次选择了用积木量手表,在有用性来讲,可能不大,生活中的手表是用不着测量的,所以数学活动的操作材料的选材还是很重要的,既要考虑有用,又要考虑有趣。如何提供生活中的材料给幼儿提供更多更大的支持。

3,关于活动中的整合问题,每一门学科不是一个单独的,比如数学活动,不是一个单独的数学活动,活动与活动之间是有联系的,数学活动可以渗透更多的其他的内容。

大班九宫格教学反思篇二

生活中会碰到很多的测量内容,特别是我们自然角的植物一天天的长大,孩子每天观察着,每天都会向我来报告自己的种子发芽了,自己的种子长高了,某某某的种子长的最高。这个时候,我会故意问问孩子,“哪到底是谁的种子长得最高呢?”或者问他们“谁知道自己的种子长的有多高啊?”“你去量量看你的种子有多高啊!”……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触着测量,慢慢就有了测量的需求。观察着孩子的反应,很多是植物与植物的对比,有的是在那里目测,当我提出用量量的方法,有孩子都跑回去从书包里拿出尺子,可是在那里比划了半天,回来跟我说:“老师,我不会量。”

看来数学活动“测量”的教学时机到来了。我在活动中提供了一些丰富的自然测量材料,如吸管、粉笔、牙签、纸盒、帽子等,通过不同的材料测量桌子的长度和宽度,让孩子了解测量工具的不同,测量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同时重点解决了测量的方法,如起点、终点、首尾相接、记录的要点等。在此基础上,我再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不只是在活动室里测量,还延伸到户外,如量滑滑梯、图书架、操场等,让幼儿自由测量各种物品做好记录,满足孩子测量的需求。让他们在操作中通过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在活动,尽力体现以孩子为主,让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培养幼儿对测量产生兴趣,尝试借助工具测量周围物体,进一步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中,孩子们兴致浓厚,能大胆尝试各种工具进行测量,也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测量的结果。然而,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2.测量工具的投入数量及种类应如何把握“度”。

大班九宫格教学反思篇三

时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时间无直观形象是较为抽象的。平时在班上孩子们会经常问:“ 王老师,现在几点啦!9点我们是不是该上课了……”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已开始慢慢关注时间,所以,认识时间,对于即将步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本次活动。因此,我运用了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组织《整点与半点》这个数学活动。其目的主要是:

1、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复习整点,并通过比较的方法认识时钟的半点。

2、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制作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表,帮助幼儿同的合理安排时间。

3、喜欢数学活动,并愿意积极参与活动。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一、准备阶段

1、为使幼儿更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在知识积累阶段,我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帮助幼儿制作各式钟表,为教学提供服务。

2、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

二、实施阶段

首先第一个环节,利用谈话展示课件,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表盘上缺了什么巩固幼儿对钟表的认识。再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发现时针与分针的运行关系,然后进行小结,了解分针走一圈,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这是1小时。再紧接着提问“这是几点整”并操作拨整点,从而又巩固了幼儿对整点的认识。

第二个环节,认识半点,在这一环节中我请幼儿认真观察,此时的时间为“1点整”,然后将分针拨半圈,让幼儿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1和2的中间),引导幼儿说出分针指在‘6’时针指在‘1和2的中间’是‘一点半’。这样反复地拨几次。再请幼儿操作练习拨半点,通过“老师说,幼儿拨”“幼儿说时间,幼儿拨”“相互拨”等形式加深了幼儿对半点的认识。

第三个环节是游戏“从时间回家”,出示不同时间的表盘,对整点和半点进行分类,并观察发现整点与半点的规律,共同进行小结“整点时,分针都指在12,时针指向数字;半点时,分针都指在6,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通过游戏再一次巩固了孩子们对整点和半点的`认识。

最后一个环节是制作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表,共分3组进行,每组的制作方法也不同,如:第一组是时间与活动图片直接对应制作的;第二组是需要幼儿添画指针再与活动图片相对应制作的;第三组加入了记录时间的方法在里面,这也是为以后的活动打基础,幼儿特别认真,并对制作的结果进行了讲解,最后,老师出示一张大的活动时间表,请幼儿共同讨论观察,在活动中使用的活动图片,也是幼儿提前画出来的,通过这一环节,让幼儿从小就有良好的时间观念。

本次活动过程是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接受能力来设计的,活动中幼儿和教师真正融合在了一起,活动的效果较好。各环节过渡的自然、紧凑。在语言表达上也较为简练,而且在活动中,给孩子操作的提示比较到位,孩子们在活动中都能积极的参与,有兴趣,并能大胆的进行操作,引领孩子一步一步感知、认识时间,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轻松愉快中进行的,不仅体现了活动的游戏性,也很好体现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体现了“玩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本次活动关注幼儿的自身操作,在幼儿操作中发现结果,此次活动的整个效果不错,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升,目标也较好的完成。

但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1、在活动中,对幼儿的个别指导不够。

2、活动中的应变能力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3、最后一个环节,对设计的问题情景把握不够,以及对孩子的回答没有及时的回应。

4、幼儿在展示时间表时,中间有一个时间画错了,我也没能及时发现,给予纠正。

以上是我对本次活动的反思,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反思,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抓住每次锻炼和提升的机会,迅速成长起来。

大班九宫格教学反思篇四

活动目标:

1、通过自由探索多种操作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发展观察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验创造的乐趣,激发好奇心及求知欲。

l 活动准备:

洞洞板学具   图形袋人手一份   空白纸两大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正方形与长方形,引导幼儿探讨两图形面积大小,初步感知面积守恒。

2.讨论:可用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3.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比较大小的方法。

方法1:可以用拼一拼的方法,两个图形重叠,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方法2: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

方法3:用洞洞板学具摆棋子的办法

4.师幼验证寻找的方法,尝试学习用摆棋子的方法比较大小。

1) 幼儿讲述所找到的各种办法,师幼验证。

2) 学习移动棋子的方法比较两图形大小

在图形上摆上棋子,根据棋子所占格子的数量得出结论。移动棋子位置,把两个图形变成不同图形,比较另一图形的所占棋子的多少。

3)小结:原来面积同样大小的图形,形状可以不一样。

二.为幼儿园设计“草坪”幼儿第二次动手操作,进一步面积守恒。

1.教师提出任务:幼儿园要修草坪,请小朋友来设计草坪的外形!

2.教师出示自己设计的草坪,请幼儿观察。

3.幼儿第二次操作,要求:和老师设计的草坪面积一样大,形状不一样。

4.教师展示所设计草坪,师幼验证面积是否一样。

三.幼儿分组操作作业单

1.师:在小朋友的作业纸上,有一些图形,请你们看一看,哪些图形是一样大小的。请你用一定的标记把它标出来。

2.幼儿分组操作作业单

四.师幼讲评作业单,幼儿整理操作材料。

课后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选择了对大班幼儿比较难理解的面积守恒作为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初步理解面积守恒概念,教师能将这一知识点转化成一节操作性和探究性很强的一节教学活动,同时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通过活动初步感知测量物体面积的大小可以转化成数单位格子的大小或移动棋子的面积与个数的方法。整个活动由浅入深,幼儿能积极参与,对活动充满兴趣。幼儿在解决问题时进行了充分的思考、探索、创造,较好的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大班九宫格教学反思篇五

活动按事先预定的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孩子们兴致浓厚,能大胆尝试各种工具进行测量,也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测量的结果。活动结束后,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认为有几个比较成功的地方:

1、提供的测量工具丰富且富有创意。如:吸管、粉笔、牙签、纸盒、帽子等。

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及思维空间。不只是在活动室里测量,也延伸到户外。如量滑滑梯、图书架、操场等。也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在操作中通过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4、重视区域活动。活动结束后,重视活动延伸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测量各种物品,并做好记录。整个活动,尽力体现以孩子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然而,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2、测量工具的投入数量及种类应如何把握“度”。

大班九宫格教学反思篇六

一、活动目标1.感知球体、圆柱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2.能尝试按图纸制作立体纸盒。

二、活动准备1.球体、圆柱体积木、长方体,易拉罐、乒乓球等实物若干。

2.自制图形纸若干、剪刀、胶带、浆糊等。

三、活动过程1.观察比较球体与圆柱体,感知图形的特征。

(1)出示球体与圆柱体。让幼儿通过滚动实验,感知两个形体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2)师小结:不管从哪边看,球体都是圆的,可以向任何方向滚动,叫球体。看起来像柱子,从上向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并且两个圆一样大,叫圆柱体。

(3)进行游戏:看谁找得对。

请幼儿找一找老师提供的物体中有哪些东西是球体的.,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的。

师:现在请你们来找一找球体和圆柱体,找到后请你大声说出这个物体是球体还是圆柱体。

2.认识长方体,并尝试根据图纸制作礼物盒。

(1)出示一个长方体纸盒,先认识长方体,再请幼儿将盒子拆开,仔细观察长方体的构造图,引导幼儿发现折痕。

(2)将拆开的纸盒还原,进一步感知如何制作立体纸盒。

3.根据图形纸,自己制作长方形纸盒。

师: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许多美丽的图形纸,让我们一起来跟着这些图形纸制作一个漂亮的纸盒吧。

4.装礼物:互相欣赏礼物盒并装礼物。

大班数学《漂亮的礼盒》活动反思《漂亮的礼盒》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进行精心设计的活动环节较为清晰流畅!制作的课件ppt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孩子们能够开心的学习制作。

刚开始的观察球体和圆柱体,引导他们自主发现图形的特征!还请幼儿亲自做实验,充分感知图形的特征!之后,教师请幼儿在给出的图形中找出球体、圆柱体,进一步的巩固图形特征!

幼儿对长方体的构造很感兴趣,对做礼物盒很感兴趣,在引导幼儿做纸盒前,可以先示范下,孩子制作礼盒的过程中就会不易出错!

大班九宫格教学反思篇七

在平日里“去超市购物”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他们在那里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食品、玩具。整个活动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选择了班上幼儿的学习用品(如勾线笔、水彩笔、铅笔、橡皮泥)、图书、玩具;还有“美食超市”的饺子、面包、羊肉串、糕点、香肠等作为商品。活动始终以游戏形式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超市购物中认识1元、2元、5元的钱币。从认识钱币到探索1元、2元、5元钱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式,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活动中我首先我让幼儿幼儿认识一下两个货物柜上的物品,说说都有些什么,接着出示商店的价格表让幼儿明白各种物品的价格;再介绍游戏的规则,让幼儿清楚要如何购物。最后组织幼儿逛超市,引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当幼儿在购物的时候,我让幼儿进行三次的购物,第一次让幼儿用5元钱购买两种物品,正好把钱用完。大部分的幼儿都能较快地购买到物品,在组织幼儿验证的时候,大部分能清楚和同伴交流自己购物的过程和结果,如能清楚说出“我用5元钱买了4元钱的勾线笔和1元钱的香肠”“我用5元钱买了2元钱的面包和3元钱的羊肉串”等。在第二次购物过程中我让幼儿购买与前一次不同价格的物品,在第三次的购物活动中,我让幼儿尝试用5元钱选购三种物品,在这次购物中,对孩子来说有点难,只有能力强的`幼儿正确、较快地买到物品,但游戏时间也因为第三次的购物活动而拉长。

在本次的“超市购物”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着自己的选择,合作购买,也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而且通过尝试与周围人的文明交流解决问题,其中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外在的活动本身。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然而,超市的购物活动和幼儿活动材料上的作业要求又有所不同,作业的要求一是“每次只能买两样东西,加起来不能超过5元钱,请把每次购物的钱加起来算一算,把结果写在加法算式中。要求二、如果你有5元钱,每次只能买一样东西,还剩几元?把结果写在减法算式中。这样,幼儿就有了疑点,实际购物和作业要求有所不同,这也是我在本次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没有很好地从幼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在游戏中就能根据作业的要求进行“购物”游戏,那么后面的作业也就迎刃而解。

这次的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备课不但要读懂教材,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更要考虑到环节之间的层层递进和连贯性,这样的活动才会更精彩!

 

大班九宫格教学反思篇八

此次活动设计源自幼儿生活,幼儿分点心、分玩具、分学习用品时常常会引起争执,为了多一点,少一点的问题。因此我设计了《二等分》活动帮助解决幼儿的生活问题。此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各种材料让幼儿大胆的尝试,积极的与操作材料互动,让幼儿充分的体验到活动的乐趣,真正做到“玩中学”。接下来我对今天的课做一下反思:

今天下午的活动最大的失误是早上看到的吸铁石不见了,我事先没发现,轮到我上课了才知道,只能用双面胶来代替,一贴一撕浪费了好多时间。教学设计从第一环节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进行二等分理解二等分的概念都还好,幼儿兴趣很高,积极参与活动。但在这一环节结束时我急于引出下一环节,忘了细节部分,忘了要求幼儿把操作材料放回篮子,干扰了下一环节的操作,幼儿的桌面很乱。

第二环节让幼儿尝试找出长方形的不同二等分方法,对幼儿掌握的知识进行提升,探索、并对二等分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二等分来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完成了活动目标一,解决了活动的重点(在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学习二等分的方法,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老师高估了幼儿的能力,以为幼儿都会用对折的方法,孩子们可能没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有的还是以目测来分长方形,导致分的不一样大。影响了他们不同分法的探索。这环节的时间把握不住,拖堂了。第三环节以森里舞会要制作项链为引子引出幼儿把吸管进行二等分,并借助老师提供的工具来完成,幼儿兴趣特别高,此环节是活动的难点所在,还需要幼儿小组合作完成制作,达成了目标二。在完成项链后孩子们很高兴地来讲述自己的操作,体验成功的喜悦。但是个别幼儿可能还不理解用工具帮助吸管二等分是怎么回事,有个女孩子干脆把吸管剪了一小节一小节的,这是教学活动中的突发事件,我没有很好的处理,只能请她按老师的要求再分一分。同时邀请幼儿参加舞会的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作为活动的延伸了,请幼儿到教室参加。

整个活动中,教师注重了让幼儿运用体验、观察、实验等手段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但是活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对孩子知识经验不了解,操作前的要求不是很明确,孩子操作过于兴奋有点乱。我对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处理不够好,提问和小结不够精炼。总之,我相信只要在活动中本着“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幼儿一定会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大班九宫格教学反思篇九

时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时间无直观形象是较为抽象的。平时在班上孩子们会经常问:“王老师,现在几点啦!9点我们是不是该上课了……”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已开始慢慢关注时间,所以,认识时间,对于即将步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本次活动。因此,我运用了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组织《整点与半点》这个数学活动。

1、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复习整点,并通过比较的方法认识时钟的半点。

2、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制作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表,帮助幼儿同的合理安排时间。

3、喜欢数学活动,并愿意积极参与活动。

一、准备阶段

1、为使幼儿更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在知识积累阶段,我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帮助幼儿制作各式钟表,为教学提供服务。

2、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

二、实施阶段

首先第一个环节,利用谈话展示课件,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表盘上缺了什么巩固幼儿对钟表的认识。再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发现时针与分针的运行关系,然后进行小结,了解分针走一圈,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这是1小时。再紧接着提问“这是几点整”并操作拨整点,从而又巩固了幼儿对整点的认识。

第二个环节,认识半点,在这一环节中我请幼儿认真观察,此时的时间为“1点整”,然后将分针拨半圈,让幼儿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1和2的中间),引导幼儿说出分针指在‘6’时针指在‘1和2的中间’是‘一点半’。这样反复地拨几次。再请幼儿操作练习拨半点,通过“老师说,幼儿拨”“幼儿说时间,幼儿拨”“相互拨”等形式加深了幼儿对半点的认识。

第三个环节是游戏“从时间回家”,出示不同时间的表盘,对整点和半点进行分类,并观察发现整点与半点的规律,共同进行小结“整点时,分针都指在12,时针指向数字;半点时,分针都指在6,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通过游戏再一次巩固了孩子们对整点和半点的认识。

最后一个环节是制作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表,共分3组进行,每组的制作方法也不同,如:第一组是时间与活动图片直接对应制作的;第二组是需要幼儿添画指针再与活动图片相对应制作的;第三组加入了记录时间的方法在里面,这也是为以后的活动打基础,幼儿特别认真,并对制作的结果进行了讲解,最后,老师出示一张大的活动时间表,请幼儿共同讨论观察,在活动中使用的活动图片,也是幼儿提前画出来的,通过这一环节,让幼儿从小就有良好的时间观念。

本次活动过程是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接受能力来设计的,活动中幼儿和教师真正融合在了一起,活动的效果较好。各环节过渡的自然、紧凑。在语言表达上也较为简练,而且在活动中,给孩子操作的提示比较到位,孩子们在活动中都能积极的参与,有兴趣,并能大胆的进行操作,引领孩子一步一步感知、认识时间,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轻松愉快中进行的,不仅体现了活动的游戏性,也很好体现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体现了“玩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本次活动关注幼儿的自身操作,在幼儿操作中发现结果,此次活动的整个效果不错,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升,目标也较好的完成。

1、在活动中,对幼儿的个别指导不够。

2、活动中的应变能力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3、最后一个环节,对设计的问题情景把握不够,以及对孩子的回答没有及时的回应。

4、幼儿在展示时间表时,中间有一个时间画错了,我也没能及时发现,给予纠正。

以上是我对本次活动的反思,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反思,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抓住每次锻炼和提升的机会,迅速成长起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