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精选教师个人十九精神心得体会(汇总17篇)

精选教师个人十九精神心得体会(汇总17篇)

时间:2023-11-02 00:41:04 作者:紫衣梦 精选教师个人十九精神心得体会(汇总17篇)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职业发展中必备的一环,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下方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十九届中精神个人心得体会

十九届中的政府报告是中国国家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读政府报告,能够了解国家的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和重点工作任务,对于个人的发展和参与社会事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认为这个政府报告是一个权威性的文件,是了解国家发展动向和把握机遇的重要途径。

第二段:对政府报告中的创新发展理念的感悟理解。

在十九届中,政府报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我深受启发的地方。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只有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协调是发展的基础,通过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发展。绿色是发展的方向,保护环境才能持续发展。开放是发展的条件,共享是发展的目标。我认为这些发展理念不仅适用于国家层面,也适用于个人的发展。个人只有不断创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注环境和共享成果,才能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第三段:对政府报告中的重点工作任务的思考。

在政府报告中,提到了一系列重点工作任务,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等。这些工作任务是国家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我认为个人在思考政府报告中的重点工作任务时,要从自身出发,注重个人学习和进修,提升个人能力素质,努力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只有通过个人的努力,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段:对政府报告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思考。

在政府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GDP增长、就业改善、贫困人口脱贫等。这些目标是国家希望实现的目标,也是为了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进步。我认为个人在思考政府报告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要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注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和人类进步。只有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真正实现共享发展的目标。

总的来说,十九届中政府报告是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和励志故事。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政府报告,我认为个人应该不断创新、协调关系、关注环境、共享成果。同时,个人也要注重个人的发展,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只有在个人和国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共享发展的美好愿景。最后,我希望能够将政府报告中的精神融会贯通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九六中精神心得体会教师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一直关注着国家的教育各项政策和方针。今年召开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积极参与者”,这与教育的宗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研读和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后,我深有感触,下面将就该主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第二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具备知识技能,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在学生课外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使学生从小学会感恩、善待、关爱人民,把人民至上的思想融入到每一个课堂和学生的生活中。

第三段: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积极参与者。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积极参与者,这不仅意味着人民要参与整个社会的建设,更要求人民对教育发展有更多的参与和贡献。教育改革需要从全社会的角度来思考和推进,学校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因此,我们要为家校合作、社区教育、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作出更多的贡献,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第四段: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学生成才事业的引路人。在当前,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优秀的教育技能,更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教师要肩负起让学生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重任,从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段:总结。

六中全会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教育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教育事业对文明进步和人类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更多的资源纳入教育领域,让教育真正为人民服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中受益,为实现中国教育事业的强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教师个人十九心得体会

教师是一份充满挑战的职业,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学生的成长负责。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教师工作中的十九项心得体会,旨在为教师们提供可行的建议和启示。

第二段: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了其教育工作的方向和效果,随着教育方法的不断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历了许多教育观念的转变,例如从“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启发式教育”,从“注重学科内容”转变为“注重学生个性”等。这些转变使我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段: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始终认为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信任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上,我经常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鼓励,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幸福感。此外,学生的成功与失败,都应该得到我及时的反馈和指导,给于肯定和鼓励,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

第四段: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方法文献丰富,包括线上线下等多个教学媒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学习、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领导能力。同时,我也在观察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和更新教育方式,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五段:走向专业化的教育。

从表面上看,教学工作似乎只需要能够传授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但事实上教师必须不断提升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观念,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新形势。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非常注重教育专业化的培养和发展。通过参加各种职业培训课程,阅读最新的教育文献和材料,我拓展了自己的思路和认知,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我也加强了与同行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一同探究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实践和总结,积极地迎接各种变化和挑战。

结语: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一个重要的社会责任,并在完成教学工作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深深理解了教育这份工作的奉献和付出。我相信,只有在不断探索、实践、总结的过程中,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

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教师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尚属首次。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极为繁重,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项工作,注重从思想上、制度上谋划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中央政治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积极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打开新局面。

全会高度评价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推进严格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全会提出,法律的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增强广大律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保证党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依法保护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权益。加强涉外法律工作,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国公民、法人在我国的正当权益。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既要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改革发展的战略定力,又要敏锐把握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钉钉子精神,继续做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作,继续做好改善和保障民生特别是帮扶困难群众工作,继续做好作风整改工作,继续做好从严治党工作,继续做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为明年开局打好基础。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马建堂、王作安、毛万春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李东生、蒋洁敏、王永春、李春城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杨金山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李东生、蒋洁敏、杨金山、王永春、李春城开除党籍的处分。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做到与学校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强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的思想主导,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禁止出现无大局、无组织、无原则的事件。树立服从意识。我要服从领导安排,不折不扣、不走样、不变形的执行好各项决议。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坚持着“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献给社会”,时刻以一名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责任意识。在工作岗位我要牢记责任重于泰山,在位一天,应尽一天的责,做出一天的成绩。在工作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忠诚履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树立团队意识。体现了一个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有干劲,才能出业绩。一个好的集体,要坚持做到同心、同向、同步,每个人始终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才能保证整个团队有力、高效的运作。树立创先意识。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采用过去的传统办法,很难取得实效,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创先意识,要在学习中进步,进步中学习,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以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业绩回报社会。改革开放的成果,品之如饴,当思来之不易,更须倍加珍惜!

十九届中精神个人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和开篇(约200字)。

本文将围绕“十九届中精神个人心得体会”这个主题展开,谈谈我对于十九届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所提出的精神的理解与感悟。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大会上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为我们奋斗的方向指引了道路,点燃了心中的激情。通过深入学习和领会,我深刻感受到这一时代精神的伟大意义,同时也明白了自身作为一名普通公民的责任和担当。

第二段:国家兴盛与个人发展的契合(约300字)。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明确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国家建设的方向,更给了我们每个个体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作为个人,我们要明白自身的责任是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只有国家兴盛,我们个人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环境。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我们应该以国家为重,从自身做起,通过个人的努力和付出,为祖国的繁荣做出贡献。

第三段:追求共同理想的进取心(约300字)。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的现实发展和改革路径,还能找到个人追求的良好指引。他提出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每个人的人生目标提供了极大的鼓舞和指引。在新时代,我们要有追求共同理想的进取心,与国家建设同频共振。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与时俱进,紧跟国家步伐,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第四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约200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财富,是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要从自身做起,热爱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和文明传统,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段:个人的自我思考和努力(约200字)。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为政之要在得民心”。身为一名公民,我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人民的需求,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精神为指引,继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努力在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国家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结尾(约100字)。

十九届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通过学习和领会,我深刻感受到这一时代精神的伟大意义,并对我个人的发展和责任担当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精神为指引,坚定地走在与国家同频共振的道路上,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九届中精神个人心得体会

十九届中共中央的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作为党的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个人通过听取、学习和理解这次盛会的精神实质,深感其伟大意义,对未来有进一步的思考和体会。

第二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即“必须在我国发展史上留下独特的伟大奇迹”。这一要求意味着不能仅仅依靠过去的成就,需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上再次出发,奋发向前。对于个人而言,这更是一次新的历史机遇,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从物质生活到精神文化的满足转变,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为实现新的要求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总体目标、总体战略、总体部署,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和时代特征。个人深感习近平思想的科学性和务实性,应当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用新时代的理论思维指导实际工作和生活。

第四段: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是历史唯一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这一观点再次让我深刻感受到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基础和最大底气,只有从人民的需求出发,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们应当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党的宗旨,为人民的幸福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第五段:发掘个人潜力,积极投身伟大事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大胆探索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一号召让个人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与目标。我要在个人岗位上不断发掘自身潜力,不断学习和进步,投身伟大事业,顺应时代发展的浪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

党的十九届中共中央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个人也通过学习十九大精神,对未来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体会。我将以现实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发掘个人潜力,积极投身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教师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鲜明指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第一个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强调“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团结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历经艰难险阻,才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各项事业的不断胜利。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的建设水平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是复兴征程上的坚强领导核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突出党的全面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

教师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概括了党和国家13个方面制度的显著优势。向新时代跨步,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全体党员干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共同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进。

展望未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建立服务型政府,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迈入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路上,坚持做好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乡村振兴,做到一步一个脚印,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建设成为惠及14亿人民的社会主义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发挥了重大作用。

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表明,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共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彰显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会议强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实施“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学习两会精神,要实事求是,不忘初心。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不忘初心,才能践行使命。作为基层党员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教师心得体会

今天下午,我们全校老师在中山路小学一起聆听了马玉璞同志解读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座的老师们深受鼓舞。我们的各项工作又迈向了新的起点,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就是当前一个时期最重要的任务。目前,全国各地、各个行业正掀起一场“学习热潮、评论热潮、践行热潮”,都在以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一定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要做到坚持学思践悟、学通弄懂、学以致用,真正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会议精神切切实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两天,通过反复研读、深学细思、深刻领悟全会公报,我们综合组教师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更加坚定了对党绝对忠诚、对总书记绝对拥护的政治自信。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重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党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指引。这更加坚定了我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对领袖的绝对拥护。(二)更加坚定了对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道路自信。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让我们更加坚信,只有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要想实现国富民强,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三)更加坚定了对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发展自信。十九大以来,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更进一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中国全面开花,硕果累累。事实证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回应了群众的期盼要求,体现了党的责任担当,指明了中国梦的现实路径,更加坚定了发展自信。

教师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已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新时期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连日来,全国各地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反响热烈。但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还有少数基层党员干部认为“中国之治”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离自己很遥远,是上级领导干部研究的事,于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所以存在这种消极落后的思想,归根到底就是对“中国之治”认识不到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缺乏自信。

“中国之治”充分诠释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对党员干部而言,“中国之治”就如同是一幅新画卷,需要我们共同拿起画笔去勾勒描绘,去开辟新境界;更需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忠诚干净担当”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求真务实让人民更加满意,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凸显优越性。因此,描绘“中国之治”新画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每位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懂弄通做实,立足本职从我做起,全力奔跑从现在做起,念好“情勤清”“三字经”,描绘“中国之治”新画卷。

“情到深处自然浓”,用“情”让人民满意,为描绘“中国之治”新画卷奠好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没有我们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更谈不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今,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但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回想我们党一路走来,其间没有哪一项成就不是依靠人民群众去获取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思想和作风,也是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重要基础力量。古诗曰:“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反映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内涵,又体现了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深情厚意。因此,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须用心付出,用情投入,虚心拜人民为师,让人民群众的一举一动都融入到自己的感情之中。长此以往,“情到深处自然浓”,便能用“情”让人民满意,为描绘“中国之治”新画卷奠好基。

“业精于勤荒于嬉”,用“勤”让人民满意,为描绘“中国之治”新画卷铺好路。“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句话告诉我们“勤”和“嬉”是条件,“精”和“荒”是结果。人只要勤奋就会成功,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无论何时何地,身处何岗位,都要始终如一当好人民的勤务员。要知道,让人民满意没有捷径,唯有以“勤”为径,以“苦”作舟,方能为人民满意铺好路,描绘“中国之治”新画卷同样如此。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凡是有成就的人,无不用“勤”至深。“勤”就像一把钥匙,它可以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可以促进学业的发展,可以促使美好愿望得以实现。反之,“嬉”就像一种腐蚀剂,它使有志者变得消沉,使聪明者变得愚蠢,使大有希望者变得无所作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因此,广大党员干部描绘“中国之治”新画卷须“勤”字当头,勤政务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情系人民、心系人民,从思想上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行动上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急民众之所急、忧民众之有忧、解民众之所惑、帮民众之所难,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幸福感获得感。

“但得官清吏不横”,用“清”不负人民的期盼,让“中国之治”新画卷焕然一新。古人云:“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舞时”,意指只要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就可以让人民满意,得到人民拥护。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理当依法履行公职,而廉洁是做人的底线,清正是立身之根本。同时,廉洁自律也是人民群众评价党员干部是否满意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新时期,在十九届四中全会发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号召下,各级党员干部更要强化“心中有戒”,深刻明白该做的事,虽小也要一丝不苟地做好,不该做的事,虽小也坚决不能有所涉足,真正做到有权不任性,小事不小看。试想,党员干部若自身不“干净”,如何去描绘“中国之治”新画卷?一个廉洁底线都守不住的党员干部,又如何能让“中国之治”新画卷焕然一新呢?“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要想在“民意闲谈中”留下清气满乾坤,廉洁是基石;要想永葆“中国之治”新画卷的先进性与纯洁性,须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要为“中国之治”添砖加瓦,须严以律己,廉洁务实,用“清”不负党和人民的期盼。

“中国之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积水成渊,聚沙成塔。“中国之治”需要“中国之智”,更需要每位党员干部念好“情勤清”“三字经”。只要我们把“中国之治”当作是一种理想孜孜以求,当作是一种使命砥砺前行,坚持用“情”为“中国之治”奠好基,用“勤”为“中国之治”铺好路,用“清”不负人民的期盼,就能描绘出“中国之治”新画卷,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迈向民族复兴的未来!

党支部个人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是十九大的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新挑战面前的积极表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的初心是什么?

要问初心,就要追忆历史。

风雨飘摇之中,南湖的小船承载着党的初心,白色恐怖之下,井冈山的星星之火也承载着党的初心;民族危难之际,北上抗日承载着党的初心,新中国初创之时,那一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也承载着党的初心;改革开放,承载着党的初心,新时期的中国梦,也承载着党的初心。

九十七年来,这个初心和使命从不曾忘却,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因为它,战火纷飞的年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终于争取到民族的解放;因为它,和平发展的今天,共产党人也一定能带领人民攻坚克难,早日实现民族的复兴。

初心和使命,让我们步伐坚定,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我们方向明确。

明确了前行的方向之后,身为一个党员又该怎样结合自身实际,响应党的号召呢?

作为党员老师,我认为也应该不忘初心: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我想答案是一致的,那就是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真正地教好书育好人。

这样的初心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也许随着时光的流逝、年纪的渐长,有的人甚至会模糊了初心,所以我们应该时常叩问初心,不要让岁月磨平了锋芒,变得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作为教师,要将每一节课视为学生生命历程中的一个片段,每一次备课,每一次讲课都不能等闲视之,而是要认真对待,在不断回顾、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中超越自我。要真心关爱学生,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每一个孩子树立自信,陪伴每一段青春的成长。

不忘初心,会让生命中的每一天都不虚度。当然,也要奋力追逐“中国梦”,让梦想激励自己前行。

作为一名党员老师,我的梦想又是什么呢?那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一名致力于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将教育作为神圣事业的人民教师。

我至今记得硕士毕业典礼上,老师为我们所作的演讲。他告诉我们,作为青年人,千万不要丧失想象未来的能力,更不要让梦想变成遥不可及的话题。我很庆幸自己毕业后就踏入了一个满载梦想的校园。在这里,一群有梦想、有干劲的教育人,他们敢于引领课堂改革的潮流,敢于挑战自我;在这里,教育绝对是一项事业,一项成就学生也成就教师的事业,一项点燃青春也照亮未来的事业。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梦想。

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在初步的探索之后,我认为自己还要做好这些方面:首先,教学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其次,要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做课堂的主宰者,而做“平等中的首席”,以提高课堂交流的效率。第三,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拓展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技术,以适应教育的现代化。

在为梦想前行的道路上,从来都没有裹足不前。因此,我将更积极地去探索如何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尽自己的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有质量”的教育。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由此看来,我对梦想的追逐也能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小小的助力,这让我感到骄傲。

我想,每一位党员都应该有这样一份骄傲。中国梦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应该谨记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应该落实到我们每个人的肩上,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早日实现。

西迁精神教师个人心得体会

西安交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定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不忘初心,再铸西迁精神之魂。西迁精神是新时代交大人奋斗的动力,西安交大人要发扬西迁精神,以奋斗的姿态,做好本职工作,建好创新港,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西迁人身上体现了中国千千万万劳动者的爱国奉献和劳动创造精神。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和尊敬。新一代的交大人不能辜负这个美好的时代,应该学习西迁精神,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西部发展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全部力量。

作为当代交大学子,我们不仅是西迁精神的继承者,更是新内涵的创造者。传承西迁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是青年人共同的历史责任,我们当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崇高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响应国家号召,投入新的时代洪流!

“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这是学校的办学定位,也是我们交大学子一往无前的目标,我们将传承西迁精神,努力学习,对祖国、对母校永葆一颗赤子之心,用自己的才干来回报社会。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作为交大学子,一定要把西迁精神学习好、传承好、弘扬好,创造更大的业绩、做出更大的贡献,为西迁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新时代西迁精神新传人要高扬四面旗帜,用不懈的拼搏奋斗,让西迁精神闪耀新时代的新光芒!离退休党委书记、离退休工作处处长申丹表示,西迁精神是学校迈入新时代的不竭动力,爱国奉献是知识分子的永恒信念,全力实现“双一流”和中国西部创新港建设目标已成为所有交大人的共同追求!

“西迁精神”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传承和发扬,是我们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源泉。在那样的年代中,依然能够坚持这种教育精神,心怀天下,为祖国的事业无私奉献,是一种大智慧,一种超越个人利益将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价值观。

今天我们学习“西迁精神”就是要学习交大人关键时刻为国担当、为国奉献的精神。把个人的得失放到身后,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这个国家命运之中,把对祖国的热爱、对时代的热忱,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同心协力砥砺奋进;高举英雄主义旗帜,将人生的勇气凝聚在克服任何艰难险阻上;高举乐观主义旗帜,跟着党走,去迎接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的明天。

“西迁精神”激励着我们敢为人先,克服创业中困难的勇气,也激发了我们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使命感,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国家的宁静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许多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成为了义无反顾的逆行者,正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逆行者们舍小我,为大我的牺牲精神,我们交上了令全国人民满意的答卷。

胸有爱国情怀,干有强国之力。西安交大为国家、民族而生,也将永远把党和国家的发展作为奋斗目标。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学习西安交大厚重的治学精神、坚实的创新步伐、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作为预备党员的我,应该立志学习“西迁精神”,努力学习理论文化知识,坚定不移跟党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切实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60多年前,为适应国防形势和国家建设布局的需要,应党中央的号召,交通大学主体由上海西迁至西安。交大1400多名教工克服重重困难,离开故土来到西安,从此扎根西部,开创了西安交大的壮丽诗篇。

12月6日,经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会批准,将“西迁精神”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作为西安交大一员,被62年前交大师生全力响应国家号召,甘愿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克服种种困难,义无反顾迁往大西北,建设祖国的大西北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西迁彰显了交大师生“爱国爱校、顾全大局,明大理、识大体,一心为国、不计得失的家国情怀。”他们的精神像一面旗帜,激励着一代一代交大人爱国、奋斗、创造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要传承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爱国、爱校、爱院、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诠释西迁精神。

今日听取了“西迁精神”宣讲报告,对西迁精神有了更加明确、深刻的体会。报告会上胡奈赛教授介绍了老一辈交大教授的事迹:钟兆琳教授安顿好病重的妻子,率先垂范、带头西迁;陈学俊教授上缴上海的房产,携带家人来到西安。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表现出老一代交大人热爱祖国、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交大人,感觉备受鼓舞,心潮澎湃,应将老一代教授西迁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时刻对照检验自己,激励自己不断前进。西迁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每一个交大人必须继承及发扬的优秀品质。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以西迁精神鞭策自己不断前进。

交通大学西迁,是一次响应祖国号召、跨越大半个中国的“行军”。1956年,面对“交大西迁”的战略部署,师生们义无反顾登上列车,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奔赴千里之外的黄土地。不到半年,6000多名交大人汇聚西安;仅一年多,新校园从麦田中拔地而起。此后,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累计培养大学生23.6万余名,投身西部建设者达10万人之众。

那时候搬迁过程异常艰苦,但是师生们都努力克服了。他们一边搬迁、一边上课,做到搬迁学习两不误。当然类似交大这样的迁徙故事绝非个例。“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当年一代人的集体选择。为“备战备荒”,数以千万计的建设者奔赴“三线”地区,内地工业产值的比重显著上升;为开垦戍边,百万“知青”向人迹罕至的东北荒原进发,“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为研发“两弹一星”,一大批科技精英隐姓埋名扎根茫茫戈壁,“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终于石破天惊蘑菇云冲天而起……军人、农民、知识青年、科学家,他们的身份或许不同,但都投身时代洪流,去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书写了那段中国人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史。

祖国大地的沧桑巨变印证着建设者的丰功伟绩,亦是一座永恒的精神纪念馆。把个人得失放在国家利益后面,把个人选择融于国家需要之中,其实是一种自主选择。这种选择,鉴照着对祖国的深情大爱、对时代的如火热忱,永远在民族的精神星空中熠熠生辉。虽然,西迁故事距今已远,但西迁精神绝不能丢。

眺望前路,让我们传承好“西迁精神”,将个人的奋斗步伐深深刻印在国家发展历程之中,建功立业、再创荣光!

通过学习西迁精神,我们了解到了当年交大西迁时的一些情况,也意识到这次西迁对于整个中国教育事业的巨大影响。

半个世纪前,交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从发达的上海来到了落后的西安,并在这里修建校园,安装器材,扎根于此地。从此以后,西安交通大学一直在为国家的梦想,民族的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中间,交大老一辈经历了太多的困难和磨炼,可以说现在西安交通大学的成就都是他们老一辈的付出换来的。当年西迁时的老前辈,他们在极其恶略的环境下,花费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校区的搬迁,并顺利开学迎新。他们的这种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令我们每个人感动。虽然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已经不在人世,但他们的精神永存。

传承好西迁精神,口号,文献总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很难让人真切的体会到西迁的精神内核与实际困难程度。因此,拿上一张印有“公鸡”图案的中国地图,我们开起了大脑风暴。从上海到西安,路程遥远,不可预知的因素太多太多。我们从小处细处着手,讨论关于西迁的细节,例如准备的物资,校址的选定等等。从这些讨论中,我们能够实际地体会西迁之不易。“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西迁让我们真切体会到这一点。所有的一切从零开始,这中间的种种不易难以述尽。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体会到西迁精神的真正意义与内核。让今后的西迁精神传承变得更加有现实意义与基础。

交大西迁现在已经成为过去留给现在的一点佳话,但这是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我们更需要老一辈交大人的西迁精神: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我们要在西迁精神的带领下,为交大争光,为祖国复兴做出贡献。

通过昨天的组织生活会,我认识到了原来身边有这么多的有情怀的人:放弃上海优越生活的西迁老教授;为感谢交大的资助,放弃清华、美国大企业抛来的橄榄枝的管晓宏院士;为了追逐自己的医学梦,毅然选择临床医学研究生,并承诺学成归来服务交大的金伟秋。他们的事迹令人动容,值得学习,我们也应该叩问自己的内心,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怀,或者说是否能在更好的选择面前,坚定这份情怀,有勇气选择这份情怀。

西迁精神不能只是口头之谈,作为交大的一份子,我们更应该努力将其践行到行动中去,向西迁老前辈看齐,向优秀校友标正,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交大学子的殷切希望和号召,回报社会,为祖国做出自己应该有的一份贡献。

把国家使命扛在肩上,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结合,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投入到伟大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

如今,又将是一次西迁的征程,在中国西部创新港的建设中,更加需要相关的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做出努力与奉献,交大正在蓬勃发展,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更应向老一辈看齐,“爱国没有选择项,奋斗永远都是进行时”。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发挥作用,如何丰富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如何在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专业需求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的克服困难,是新时代西迁新征程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秦岭一片白云飘,关中平原真富饶,周秦汉唐是古都,工业重镇在今朝”,读西迁老教授陈学俊当年眺望秦岭写下的《迁校有感》中的这两句,一片荒凉的西安,必定无比坎坷的前路,但满腔的爱国热血与使命感责任感,让当年迁来的教师学生对于迁校建设大西北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迁校后西迁来的中青年教师前赴后继地投身学校学科的建设,电子信息类学科群的组建就是当年蒋大宗、万百五等优秀的中青年教师通过自己手动搭建实验平台、潜心备课、出版教材来逐步筹建的。在这片原本一片荒芜的西北土地上,他们不惧怕从零开始,而是因为把国家使命扛在了肩上,用他们崇尚科学、爱岗敬业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培养需要的人才、让国家更加强大。“西迁精神”,被一代代优秀的交大人坚守传承,培养出了更多的爱国优秀人才,西迁精神血脉传递。

西迁精神是中国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交大人奉献报国、开拓创新的永恒精神财富,是交大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西迁先辈们牺牲了个人的前途和家庭的团聚,绘就了激励着着无数交大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壮丽诗篇。61年过去了,交大学子们依然保持着那份初心,谨记西迁精神,发扬艰苦奋斗品格。

在这个伟大而又瞬息万变的时代,身为新一代的交大学子我们要有西迁先辈们一样的敢于担当和奉献的精神;要敢于拼搏,不畏艰难,向西迁先辈们学习拼搏的精神;要善于学习,立足当下,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在行进中不断丰富和考量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思辨之我、踏实之我、坚韧之我;更要深入了解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学习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西迁精神”。

作为一名交大人,我在这些优秀杰出的先辈们、老师和同学们带给我的感动和激励中学习,我深知要学习的不只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学科精神,更是支撑所有优秀交大人坚定投身学科事业的西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就像一剂强心针、一颗定心丸,我相信只要我们稳定军心,各方携手,坚定信心,我们一定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总书记在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的讲话催人奋进,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新时代有新机遇,就需要我们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和全国青年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功绩。

总书记提出的“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其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作为共青团干部、作为高校教师,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立足学校发展定位、服务校院中心工作,弘扬西理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培养一批批优秀的西理青年。

对辅导员工作而言,我深知作为青年学子的大家长,肩上担负着呵护学生成长的重要使命。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领路者,一方面,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躬先表率、身体力行地弘扬传递西迁精神,让更多青年学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对于先辈们这种精神,我非常敬佩,西迁时代虽然过去了,但是这种“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永不过时。不论是从国家大局,还是单位企业,甚至个人的长远发展来说,西迁精神都非常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毕业生辅导员,眼下正是大学生春季招聘的黄金时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们更要把学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就业动向,整合就业资源,确保实现“一生一策”的精准施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要认真习“西迁精神”中各位先辈们对事业、理想的热爱,以及胸怀大局的家国情怀,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继承和发扬西迁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学习本领建设祖国。我们将始终鼓励学生坚定就业信心,相信“中国力量”,树立“中国信念”,同时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早日就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今后工作中,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始终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做好大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有一种初心,穿越历史云烟,却日久弥新,永产生机;有一件往事,已随历史远去,却行迹留痕,永久怀念;有一种精神,经用时代风雨,却日臻厚醇,永放光芒;有一种气力,穿透历史时空,却百折不挠,永久向前。

在那个时期发展却又弥漫着战争后的硝烟的中国,他们一群人迈着生气稳实的步伐,唱着欢快而又激人上进的歌曲,来到了祖国的西北部。他们不畏艰辛,艰苦奋斗,乃至于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致力于祖国西北开发。

1956年,党中央为适应国防情势和国家建设布局的需要,将交通大学大部份由上海迁至西安。为国家建设冲锋在前,1400多名教工把实验器材装上火车向西行进。有这样一名巨人,被誉为“中国机电之父”的钟兆琳先生,妻子卧病在床。同事劝他留在上海,面对上海的无穷繁华,他还是带头迁校,只身来到西安。老教授率先垂范,更多师生也义无返顾。他们都是如此使人敬佩的人,弘扬发展西迁精神。

如今我们国家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了几千年来伟大的中国梦,洗刷了近代西方列强奴役中华民族的屈辱,扬起了实现富强民主文明中华的风帆。雅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当代史,就是一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突出主题的汹涌澎湃的奋斗史,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能突起?正是由于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自古就有一股感天动地的精神,有着不屈不挠的勇气,一代一代前赴后继为中华振兴而坚挺的脊梁,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在艰巨险阻的考验下奋勇向前。

建国早期,国家经济刚刚复苏,百废待举,广袤的大西北亟待开发,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急需众多的科技人材。上海交大的科技人材们,胸怀国家大局,为了祖国的前程,响应党的号令,情愿舍弃,东部大都市优越的物资生活条件,拖家带口,决然毅然,挺近大西北,将上海交大西迁西安。

“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迁校之初蒙受三年自然灾害到“文化革命”十年骚乱,任何风风雨雨曲折曲折,都不能阻挡交大前进的步伐。老交良好校风学风得以保持发扬,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人材培养范围进一步扩大。迁校最初间,输送人材即达万人之多,接近解放前53年毕业生总数两倍。科学研究迅速发展,出现出许多人材。在当时那个条件艰苦的大西北,他们照旧奋勇前行动祖国出一份力,并衍生出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西迁精神!这一精神财富是我们民族再腾飞,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内驱力。我们不管身在何处,都要珍重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身体践行,将其发扬光大。

当前,国内外情势正在产生深入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我们大家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起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期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大成功。在工作实际中,我们要胸怀国家大局,以集体全局为重,忘我奉献,乐于奉献;在工作中要坚定崇高的人生信心,寻求完善的精神境地,不为物资利益所奴役。宏扬传统,艰苦奋斗。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没有国的富强,哪来家的安康。我们要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那些为我们坚强挺起的脊梁。

“西迁精神”被概括为“胸怀大局,忘我奉献;宏扬传统,艰苦创业”。翻看西迁的始末,了解西迁精神的由来,不由对62年前,数千名交大师生响应国家号令,告别繁华上海、扎根古都西安,为国家建设、为西部的文教事业奉献出青春年华的最可爱、可敬之人肃然起敬。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将自己的年华蹉跎。但是幸福却也是创造出来的!没有这些可敬之人,没有党中央的领导,何来本日之繁华兴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发大西北,向科学进军”!他们当时喊出那坚定的口号,并也创造出来了幸福。

我们更应学习这类忘我的伟大精神,为祖国建设出一份薄弱的力气!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雄伟蓝图。古人曾说:知而不行,是不知也。因此我们要立足工作生活实际,认真践行熠熠闪光“西迁精神”!为祖国的繁华富强而孳孳以求,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2月3日,西安市第四十五中学迎来了交大的一名退休老教授——胡奈赛老师,她讲述了”西迁精神”和背后的故事。

“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进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18,交通大学以南洋公学之名创建于上海,有“东方麻省理工”之称。“北清华、南交大”,交通大学历史上曾与清华大学齐名,是中国初期最富名誉的理工院校之一,是“中国工程师的摇篮”。“出发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是学校的一向传统。

西安,古称长安,建都距今已余年,历经十三朝光阴淬炼,蕴藉周秦汉唐精华。汉朝的太学、唐朝的国子监,均发轫于长安,隋朝在此开启的科举制度,更是影响了中国13的文明进程。

1955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以适应新中国大范围工业建设需要。接中央唆使当月,交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彭康即率资深教授亲往西安踏勘校址,新校区建设随即破土开工。1956年7月和8月,苏庄副校长等带队,满载交大师生员工的专列由上海驶往西安。9月10日,西安新校开学仪式在人民大厦隆重举行,交通大学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至1957年,全校大部份专业及师生迁至西安,在田野四围的简陋校舍中迅速展开教学和科研,扎根黄土地艰苦奋斗。

胡奈赛老师还讲述了一些其他老师的故事。

钟兆琳,搬迁时,本来周恩来总理提出,钟兆琳先生年龄较大身体不好。夫人又卧病在床,他可以留在上海,不去西安新校,但他积极报名,第一批到了西安。

胡全贵,为交大的绿化付出了终生血汗,在他退休那天,他走遍校园,最后抱着他亲手种下的梧桐树,失声痛哭。

1959年7月,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部份独立成为两所学校,即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哲学家,交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彭康,受命担负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他和张鸿、陈大燮、钟兆琳等许多教授专家一起,为西安交通大学建设发展鞠躬尽瘁,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交通大学主体西迁是国家调剂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周恩来总理亲身关怀,付出极大血汗。从中央部委到陕西、上海两地政府,为迁校成功作出巨大努力。西部人民大众满腔热情迎接交通大学的到来。学校精心擘划,教授带头西迁。开发大西北成为全校共同心声,多少人情愿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乃至不惜卖掉上海的住房,义无返顾。在迁校和新校建设发展历程中,师生员工开辟奋进,艰辛备尝,顾大局,讲奉献,千辛万苦在所不辞,艰巨险阻勇于克服,充分体现交大人崇高风范。无数可歌可泣的业绩,筑成西迁精神丰碑,世世代代给人教育和启发。

交通大学在迁校进程中及扎根西部办学近六十载岁月里,传承良好学风教风,发扬艰苦奋斗品格,践行宏扬“延安精神”,铸就了以“胸怀大局,忘我奉献,宏扬传统,艰苦创业”为核心内涵的交大和陕西高等教育界独有的“西迁精神”。

交大西迁精神概括为“胸怀大局,忘我奉献,宏扬传统,艰苦创业”16个字。

我们要好好学习“西迁精神”,宏扬”西迁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任务,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气力。

西迁精神教师个人心得体会

“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后期,“西迁精神”被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在我看来,“西迁精神”是爱国主义的赤子情怀、“乐”中作乐的乐观主义、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是对老一辈知识分子为党的教育科技事业奋斗奉献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新时代知识分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殷切希望,是广大知识分子健康成长、创造伟大业绩的行动指南,也是新时代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遵循。

老一代的交大人,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广大的西部亟待开发之际,响应党的号召,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奔赴黄土高坡,来到当时还很落后的古城西安,满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壮志豪情,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在西部广袤的大地上书写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西迁精神是以交大为代表的新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报国之志,更是一个甲子时光孕育传承下来的交大的文化基因与优秀传承。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理应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向那些为了中国的发展无私奉献的前辈一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带领同学们认真学习和践行西迁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扎根基层,奉献人民。同时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发挥好骨干带头作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好学生会的各项工作,服务学院,服务师生。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学习“西迁精神”要着重学习格局与担当、实干与速度、带动与传承,做好“西迁精神”在新时代的新传人。因此,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一点一滴积累,将话语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将“西迁精神”传承下去。

通过昨天的组织生活会,我认识到了原来身边有这么多的有情怀的人:放弃上海优越生活的西迁老教授;为感谢交大的资助,放弃清华、美国大企业抛来的橄榄枝的管晓宏院士;为了追逐自己的医学梦,毅然选择临床医学研究生,并承诺学成归来服务交大的金伟秋。他们的事迹令人动容,值得学习,我们也应该叩问自己的内心,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怀,或者说是否能在更好的选择面前,坚定这份情怀,有勇气选择这份情怀。

西迁精神不能只是口头之谈,作为交大的一份子,我们更应该努力将其践行到行动中去,向西迁老前辈看齐,向优秀校友标正,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交大学子的殷切希望和号召,回报社会,为祖国做出自己应该有的一份贡献。

把国家使命扛在肩上,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结合,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投入到伟大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

如今,又将是一次西迁的征程,在中国西部创新港的建设中,更加需要相关的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做出努力与奉献,交大正在蓬勃发展,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更应向老一辈看齐,“爱国没有选择项,奋斗永远都是进行时”。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发挥作用,如何丰富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如何在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专业需求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的克服困难,是新时代西迁新征程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西迁精神教师个人心得体会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这16个字是对西迁精神的概括。1956年,首批师生从上海开赴西安,他们甘愿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有的甚至卖掉了在上海的住房,义无反顾的来到西安,面对发展水平与上海差距较大的西安,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开拓奋进,顾大局,讲奉献,千辛万苦在所不辞,勇于克服困难,听从党的指挥。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一路向西。18上海建校,1955年举校西迁,再回首,再展望。时光荏苒,历经一甲子风雨磨砺的“西迁精神”,不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向西,向远方。交大西迁,是一次响应国家号召,跨越大半个中国的行军,主体不是军队,而是知识精英。作别黄浦江,扎根渭水河,舍小家,顾大家,爱国家。长安好,建设待支援,十万健儿湖海气,吴侬软语满街喧,何必忆江南。西迁之决心坚定,为国之热血满腔。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如今,历60载风雨的交大,新老交大人流着“西迁基因”的血。夯实思想之基,筑牢信仰之魂,厚植为民之情。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以西迁精神新传人的昂扬姿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在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了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并且亲切的会见了西迁老教授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西迁精神”只是一个缩影,在祖国的各个角落都有与西迁人一样,用整个生命来肩负起了祖国的事业,西迁教授们的背后是一个群体,是建国初期的知识分子代表,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该坚定信念,学会文化知识,锻炼本领,有所作为,为国家繁荣富强的事业而奋斗!

街道个人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我反复品读了十九大报告,激动万分,在字里行间真切地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深切情怀,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限忠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了使我们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真正读懂、弄通、做实,这次市委举办全市科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班,我有幸参加了第四期集中轮训学习,全体学员都认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重大里程碑意义的政治宣言,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下面谈一谈对学习十九大精神的领会和浅薄的认识。

举旗定向,强化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十九大报告开篇就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进行了诠释,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为我们举旗定向,把好这个“总开关”和守好这个根本,值得每一名党员在思想中、生活中、工作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行动上以最高理想为奋斗目标来奉献一生。

改革创新,做出重大判断。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世人公认。但发展带来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党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出发,对国家发展与人民发展进行了全面总结、深刻剖析,正视问题,不回避矛盾,勇敢、科学的作出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突出问题重大判断,那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全局、对于人民需求和对历史责任的精准把握和务实担当。

明确目标,坚定发展信心。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的历史时点,中国共产党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做出了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庄严承诺,并且将这个目标分成了两个阶段,既有操作性,又有期待性。这份发展承诺,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对人民的担当,又体现了大国政党对中国发展的坚定信心,将会极大地提振国民信心,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治国理政,激发工作干劲。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零容忍的反腐败态势,全面深化的改革措施,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以及亲清的政商关系等等,无不传递着中国共产党刮骨疗伤的自我净化和升华,对国家治理的用心、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及对国家民族发展的担当。这些足以让每一名生活和工作在这个新的伟大时代的人,感受到骄傲和自豪,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舞台,感受到内心澎湃的激情,感受到点滴力量汇成的磅礴气势。

人格魅力,实现人生价值。习近平个人成长经历和人格魅力,使我深深地感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当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领航灯塔,是深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领袖、核心,这是我党之幸,是群众之福。他的讲话在字里行间真切地感受到对人民群众的深切情怀,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限忠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大政方针政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进行了深刻阐述和美好规划。他在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梦的实现不能靠吹吹嘘嘘,敲锣打鼓,需要实干兴邦,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接续奋斗,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激扬芳华,勇担重任,勇敢地参与到国家和民族富强发展的大潮中,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理想,展现人生价值。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揭开新的一页,谱写了美丽的华章。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将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将努力做到以下五个方面的提升。

学以致用,不断提升理想信念和综合素养。学习是“推动发展之根、提高能力之本、成就事业之源”。我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坚持以“两学一做”为契机,继续深入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养成“想学、会学、善学”的良好习惯。围绕服务群众的宗旨,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改善知识结构,开拓眼界、陶冶情操、锻炼党性、增强知识储备,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善学善用、真学真用”的目标。

不忘初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对人民负责、为人民干事、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是践行“党的十九大”之根本所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把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做到心里始终装着群众,要经常性“下基层、进村组、入农户、听意见、摸实情、察民意”,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真正把“温暖、服务、帮扶”送到群众身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幸福感。

廉洁自律,不断提升拒腐防变的“免疫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使自己党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要率先垂范、源清流净,带头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坚持教人先正己,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模范遵守党章党规,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按党的制度和规矩办事,进一步彰显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夙兴夜寐为党和人民工作。

敢于担当,不断提升敬业奉献姿态和胸怀。敬业奉献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体现一个人的姿态、胸怀和担当。身为基层共产党员干部,就要有主动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才会不忘初心、心系群众。时刻不忘责任担当,增强敢于奉献的思想意识、养成乐于奉献的崇高品质和强化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以人民的事业为重,将奉献上升为自觉追求和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忘我的精神为民服务、为民谋事、为民解难。

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教师心得体会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长期执政和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不同于领导学意义上的一般化领导,带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和执政属性;党的执政也不同于世界其他政党的执政,带有鲜明的人民属性和制度特征。党的十九大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领导、党的执政是长期执政,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的双重政治地位和定位的宣示和强化。我们党是一个立志于长期执政、事实上长期执政、有能力实现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领导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原则。党员干部要从思想上拔高自己的高度。才能让自己在日常开展的工作中更具有影响力和实效性。我们不仅要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情况和发展优势进行分析,也要就我国的发展问题进行总结,各级党组织进行广泛的讨论和积极的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而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个党员干部不仅要成为一名号召者,也要成为一名实干者。践行爱国主义的最直接办法便是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一基础之上,党员干部还应该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同时主动思考更先进、更健全、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工作管理体系,用自己的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加入建设国家的队伍当中。

教师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学校教师积极响应,满怀热情投入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活动中,作为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通过学习和讨论,我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和深刻的教育。

“增强政治坚定性,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是要坚定立场,永葆党性,政治信念绝对不能动摇;就是要精诚团结,甘于奉献,大局观念不能缺失;就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服务意识不能淡薄;“增强政治坚定性”就是要政治上明白;政治观点鲜明;政治纪律严格,“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是要品质优秀、能力高强、行为模范。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基本要求就是严格执行党章规定,必须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时交纳党费,必须加强党性锻炼,努力成为中国工人阶级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必须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

党员是政党极其珍贵的组织资源。党员对于政党的关系,如同国民对于国家的关系,国民的质与量足以影响国家的强与弱,党员的质与量也足以影响政党的盛与衰。政党吸收党员,目的是要增强党的力量。从一般意义上讲,一个被吸收入党的人,至少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对党忠诚,有为党服务的热忱;二是不仅要有组织和领导群众的才能,更要有实际的行动。如果党员入党后,只享受权利不尽义务,不发挥先进性,尽管有再大的才华,也只是增加党的负担,对党的事业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一个严密、统一的整体,历来对党员的要求十分严格。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党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和行动纲领的需要,xx大对党章再次进行修改,对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说党章是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

作为一名学校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点严格要求自己。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1、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语文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年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3、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相关范文推荐
  • 11-02 最新爱我中华的精品演讲稿(模板16篇)
    演讲稿范文的写作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和受众需求,注重逻辑性和感染力。在下面给出的一些演讲稿范文中,既有激情澎湃的演讲,也有深入浅出的科普讲座。祖国壮丽秀美的山川让我
  • 11-02 最优考场验收申请书(案例13篇)
    正确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可以提升申请书的品质。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更多申请书例文,供您参考写作时的结构和语言运用。沂南县规划局:我单位已于20__年月日已完成
  • 11-02 最新小学体育运动会开幕式讲话稿大全(15篇)
    运动会是学生们展示自己运动才能的舞台,也是他们结交新朋友、增进友谊的机会。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回顾运动会的盛况,我们特地整理了一份运动会的精彩总结。女士们、先生们:
  • 11-02 最优学习美睫的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
    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我们都会积累各种各样的心得体会,这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去总结和记录。"心得体会让我明白,自身的成长和进步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因此我要坚持不
  • 11-02 实用魔鬼在细节中读后感(模板17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可以对所读内容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找到的一些精彩读后感范文,在阅读和分析的同时,也可以参考其中的写作技巧和思路。《魔鬼经济学》
  • 11-02 实用科护士长竞聘演讲稿(案例23篇)
    护士在医院中负责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工作。请大家浏览以下护士的总结案例,了解他们在不同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尊敬的领导及同事们:大家好!很荣幸
  • 11-02 最优事业单位结婚请假条(通用16篇)
    单位可以属于不同的行业,如教育、医疗、制造业、金融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单位创新发展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尊敬的`领导:我因________
  • 11-02 精选建设家乡演讲稿范文(15篇)
    演讲稿是展示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机会,帮助我们提升口语表达能力。下面是一些优秀演讲稿的摘录,希望对大家在撰写自己的演讲稿时有所帮助和启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
  • 11-02 优质心得体会oqc总结大全(16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某个问题或某个过程的深刻理解和反思,它能够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请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品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提供
  • 11-02 最优课间分钟短信范文(23篇)
    范文范本能够展示出写作的规范和技巧,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1。依据《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