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优秀8篇)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优秀8篇)

时间:2023-10-03 15:08:37 作者:FS文字使者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优秀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篇一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使我认识到,只要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构建新知识,那么,教学过程将会变的更精彩而富有活力。

在课的开始,为学生提供操作空间,让学生做“拼图”游戏,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探索了找因数的方法。学生的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班内交流汇报。在这过程中,能让学生的语言得到相互交流、碰撞,他们的思维火花也就不断地被激发,从而为教师捕捉从学生思维的火花创造了条件。如:在“拼图”等数学活动中,让每个孩子都有思考、表达和展示的机会,这样,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增长了知识和才干。

在课的导入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事先准备了12个小正方形,学生通过拼长方形、观察长方形长、宽用小正方形个数的特点,逐步引出找因数的方法。学生在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后,又让学生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 的思想。

在这节课中,我紧密的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在这些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自主解决问题,使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重复再现,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具体的情境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交流汇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在尝试与练习的过程中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北师大版《找因数》这节内容在编排上与人教版教材有较大的差异,教材刚开始在认识“因数、倍数”时,不再运用整除的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和倍数,而是直接从乘法算式(4×5=20)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目的是消除“整除”的数学化定义,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虽然课本没有出现“整除”一词,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找一个数的因数,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

看来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因此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结果,所以我认为教师要专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素材和创造条件,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找因数》课后反思

今天我听了区里一位老师上的《找因数》一课,在这一节课上,体现了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揭示了数学与生活的必然联系。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学情境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趣味性。

在课的开始,教师为学生提供操作空间,让学生做“拼图”游戏,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探索了找因数的方法。这节课可取之处是教师为学生思维的火花创造了条件。让每个孩子都有思考、表达和展示的机会,这样,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增长了知识和才干。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使我认识到,只要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来构建新知识,那么,教学过程将会变的更精彩而富有活力。

1、提供操作空间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课的导入环节中,首先让学生事先准备了12个小正方形,学生通过拼长方形、观察长方形长、宽用小正方形个数的特点,逐步引出找因数的方法。学生在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后,又让学生参与“勇于尝试”、“比本领:看谁找得快”、“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 的思想。

2.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这节课中,紧密的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在这些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自主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重复再现,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具体的情境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交流汇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3.拓展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应用实践的机会

在尝试与练习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些有坡度的习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此外,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认识到了学生的差异,尊重了学生的差异,还注意到了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实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篇二

学生分析:

五年级(2)班共有学生62人,该班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在新授课时注意听讲,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独立思考,不懂的问题能主动提出来寻求帮助。同时,能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学习的成果或发现及时的表达清楚,班级中开始出现求异思维的气氛。

其次,在四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解一些因数和积的概念。学习本单元的前三个课时后,学生能基本因数、倍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这些为学生能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作好前期准备。

教材分析:

首先,“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课教材设计以“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做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始,在学生理解问题“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的前提下开始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基本经验展开的。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指导学生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思考的过程表达清楚。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体会用 “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后,在设计找因数的练习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反馈时注意学生能否有序思考。

教学目标:

1.教学中帮助学生从已经据有的经验出发,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难点:

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

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总结学法.

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学生代表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注意让学生指图说明。

2、思考:请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全班交流

师:我发现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学生回答,老师同时板演

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3种,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

及时板书:1×12=12 2×6=12 3×4=12

或:12=1×12=2×6= 3×4

师: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见,12的因数有哪些呢?

(1、12 、2、6、3、4)

引导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经有所发现。)

学生可能的答案

(1)我发现积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们的因数都是12的因数。

(2)我发现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一对对的找12的因数。

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

(1、2、3、4、6、12)

3、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本环节自我注意:这里不应该是单一的巡视。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了解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积累生成的素材。在课堂中要力求精彩。这个精彩源于教学中的生成问题。而生成的问题就在你参与学生活动中寻找。教师要学会延迟评价,不要急于主观解决问题。记得,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务必不要代替。你给学生多大的空间,学生可能就会有多大的收获。而且调控难度与学生解决问题过程,很可能就会有精彩的过程出现。)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第8页“试一试”,注意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9的因数:1、3、9 15的因数:1、3、5、15)

2、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9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2小题小竞赛:看谁找的快

3、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拼长方形找因数,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做第9页的第3题。

(1×16=162×8=164×4=16)

(16=1×16=2×8=4×4)

(16的因数:1、2、4、16)

4、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

1 19 4 32 11

5、板书: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谁能介绍不同的排队情况

a每行8人可以排成6行,也可以每行6人排成8行。

b每行12人可以排成4行,也可以每行4人排成12行。

c每行24人可以排成2行,也可以每行2人排成24行。

d每行48人可以排成1行,每行1人排成48行。

e还有一种,每行16人可以排成3行,也可以每行3人排成16行。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排法呢?

指导学生用表格说明问题,巩固有序思考的习惯。

每排人数(人) 1 2 3 4 6 8 12 16 24 48

需站几排(排) 48 24 16 12 8 6 2 3 2 1

师:同学们想一想,一共有几种排法呢?这种排队法有什么窍门?

一共10种排法。

a每种不同排法的数都是48的因数。

b每种排队的方法和拼长方形一样,都是利用了找因数的方法。

c有顺序的表示一个数的因数……

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利用找因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

四、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用学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拼图形的方法找因数;用找因数的方法设计图形;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排队、植树、排桌子、分小组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奥秘,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五、作业

在课余时间同学们多观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自我问答:找因数的方法有几种?同学再次交流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内容:

课本9~10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这种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重点:

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具准备:

课件、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纸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找一种数,找什么数呢?是找因数。

板书课题:找因数。

教师:你知道什么是因数?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一:拼一拼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中拼法?

2、在下面的方格内画一画。

(自己试着独立画一画,看看你有几种画法,画完后与你的同学进行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汇报交流自己的画法:

12=1×12     12=2×6      12=3×4

所以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

4、小结:1、2、3、4、6和12是12的全部因数。

活动二:

试一试

1、采蘑菇的小姑娘,她采了6个蘑菇,这6个蘑菇可以怎么样摆放?找出6的因数。

2、小姑娘昨天采了21个,今天采了30个,你能找出21和30 的因数吗?

(自己试着找一找,并说一说自己所用的方法。)

3、你能试着找出21和30公共的因数吗?你是怎样找的?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小狗吃骨头,看看每只小狗该吃哪块骨头?

2、试着找一找32的所有因数。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归纳。

五、作业。

1、“练一练”第1、2、5题

2、优化作业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篇四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执教的《找因数》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中第四课时内容。

本课的知识是在学生经过前三课的学习,理解了因数与倍数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新的知识。通过拼图、画图并结合乘法算式 “1×12﹦12 “2×6﹦12”“3×4﹦12”或者除法算式“12÷1﹦12”“ 12÷2﹦6”“12÷3﹦4”一对一对找出,这种思路其实就是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质数、合数的知识,为学习公因数和公因数的知识做铺垫,同时为将来学习约分的方法打好基础和做好准备,可见本节课的知识有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并能有序写出一个数(1~100的自然数)的全部因数。

2.经历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进行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正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快速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课题。

举例回顾什么是因数,从旧知探究新知,平时而有效地数学方法。

二、切入主题,探究新知。本环节包含个三个活动。

活动一: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有哪几种拼法?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借助“拼小正方形”的活动,促进学生几何直观地形成,有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活动二:借助乘法算式或是除法算式找12的全部因数。在思考“有哪几种拼法”时,大部分学生会用乘法思路思考,也有少部分同学会用除法思路思考,根据这些乘法或除法算式找出12的全部因数,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是:借助乘法算式或是除法算式有序地思考。

活动三:找18的全部因数。根据总结出来的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来找18的全部因数,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一些技巧,即利用乘法算式找时,两个乘数重复了就不再往下找了;或是利用除法算式找时,除数和商重复时就找全了一个数的因数。

三、反馈练习,巩固提升。

通过3道基本找因数的题目和一道利用找因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来进行检测所学知识能否灵活运用。

四、总结评价,延伸拓展。

通过回顾本节课所进行的数学活动和收获,使学生体会到找因数的必要性。并预留数学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练一练5,来促进并发现数学奥秘,从中体会不同的乐趣和益处。

从上面的这节课的学习中,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几何直观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从形到数的抽象与跳跃思维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思考、操作的空间,提供了经历、体会、积累直接经验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下一步的相关学习奠定了基础。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篇五

学生分析:

我班学生经过一年的接触和教学,基本上能在新授课时注意听讲,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独立思考,不懂的问题能主动提出来寻求帮助。同时,能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学习的成果或发现及时的表达清楚,班级中开始出现求异思维的气氛。

其次,在四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解一些因数和积的概念。学习本单元的前三个课时后,学生能基本因数、倍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这些为学生能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作好前期准备。

教材分析:

首先,“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课教材设计以“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做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始,在学生理解问题“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的前提下开始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基本经验展开的。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指导学生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思考的过程表达清楚。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体会用 “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后,在设计找因数的练习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反馈时注意学生能否有序思考。

教学目标:

1.教学中帮助学生从已经据有的经验出发,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归纳学习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qing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

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总结学法.

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学生代表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注意让学生指图说明。

2、思考:请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或者用乘法思路想: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

全班交流

师:我发现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学生回答,老师同时板演:

(3种,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

及时板书:1×12=12 2×6=12 3×4=12

或:12=1×12=2×6= 3×4

师: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见,12的因数有哪些呢?

(1、12 、2、6、3、4)

引导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经有所发现。)

学生可能的答案:

(1)我发现积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们的因数都是12的因数。

(2)我发现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一对对的找12的因数。

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

(1、2、3、4、6、12)

3、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本环节自我注意:这里不应该是单一的巡视。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了解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积累生成的素材。在课堂中要力求精彩。这个精彩源于教学中的生成问题。而生成的问题就在你参与学生活动中寻找。教师要学会延迟评价,不要急于主观解决问题。记得,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务必不要代替。你给学生多大的空间,学生可能就会有多大的收获。而且调控难度与学生解决问题过程,很可能就会有精彩的过程出现。)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第8页“试一试”,注意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9的因数:1、3、9 15的因数:1、3、5、15)

2、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9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2小题小竞赛:看谁找的快

3、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拼长方形找因数,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做第9页的第3题。

(1×16=16 2×8=164×4=16)

(16=1×16=2×8=4×4)

(16的因数:1、2、4、16)

4、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

1 19 4 32 11

5、板书: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谁能介绍不同的排队情况

a每行8人可以排成6行,也可以每行6人排成8行。

b每行12人可以排成4行,也可以每行4人排成12行。

c每行24人可以排成2行,也可以每行2人排成24行。

d每行48人可以排成1行,每行1人排成48行。

e还有一种,每行16人可以排成3行,也可以每行3人排成16行。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排法呢?

指导学生用表格说明问题,巩固有序思考的习惯。

每排人数(人) 1 2 3 4 6 8 12 16 24 48

需站几排(排) 48 24 16 12 8 6 2 3 2 1

师:同学们想一想,一共有几种排法呢?这种排队法有什么窍门?

一共10种排法。

a每种不同排法的数都是48的因数。

b每种排队的方法和拼长方形一样,都是利用了找因数的方法。

c有顺序的表示一个数的因数……

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利用找因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

四、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用学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拼图形的方法找因数;用找因数的方法设计图形;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本课自我注意: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细节、关注生成、关注解决问题……你只要充分的预设,就不会有问题的。记得自己的教学是为了学生,不是为了自己就可以了。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知识获得的同时,学会交流、倾听、合作……一堂课,应该是师生共赢的过程。)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篇六

教材地位:

学习本课之前,本册教材已经安排了认识因数和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这些内容与本节课紧密相联,是学习本课的铺垫和基础。同时,找公因数又是约分的基础,而约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和掌握公因数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本课在分数运算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材编写者编写本节课时,贯彻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理念,非常注意促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讨论、归纳等学习活动,在“找公因数”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

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之前,五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积累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数学学习一个重要特点是:探索发现和抽象概括的过程中需要具体的、形象的数学例证作支撑;同时他们在进行数学概括时往往不够完整,在数学表达上往往不够严谨,这些都需要精心的引导。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公因数。

2、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热情,培养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理解公因数和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公因数。

教材处理:

教材首先呈现了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12和18的因数,再让学生将这些因数填入两个相交的集合圈中,引导学生重点思考的问题是: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与公因数的概念。教材用集合的方式呈现思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材在练一练中,呈现了两组找因数、公因数和公因数的练习,一组是8和16,另一组是5和7。第一组是两个数存在倍数关系找公因数;第二组是找互质数的公因数。我在教学这两种特殊情况时,给出更多的数字,安排了三对数,第一组4和8,16和32,6和24,每对都存在倍数关系,先让学生找一找公因数和公因数,然后观察公因数,发现每组的公因规律。第二组安排了三对数3和7,8和9,15和16,都存在互质的关系,也先让学生找一找公因数和公因数,然后观察、发现每组的公因数都是1,然后现去想一想,每组数都有些什么特点,从而概括这两种特殊情况组找公因数的方法。

教法学法: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 (20xx版)》,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把四基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对本节课主要选用了探究性学习方式。同样的,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为了使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和谐统一,我还选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1、学具操作:合理的使用学具能促进学生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帮助学习建立数学建模。

2、白板运用:恰当的课件演示,给课堂带来清晰的层次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引导方式。强大的电子白板可以更好的辅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4、课堂板书:必要的板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复习找因数的方法)

回忆旧知识,又是为向新知识的延升做好铺垫。

让学生找出12的所有因数。并说说是怎样找的?找因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白板上出示1、2、3、4、5、6、7、8、9、10、12、15、18、20数字和集合圈1)

用乘法算式,有序、不易遗漏

二、探究

探究1:认识公因数。

再找一找18的所有因数,并出示集合圈2,让学生将18的所有因数拖入集合圈2中。

9、18

移动集合圈。展示交集动态的过程。

师:左边的集合圈填的是什么?(12的因数)右边的集合圈填的是什么?(18的因数)中间的圈里是?(即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

那我们可以给他取个名字?(公因数)

我们可以将4放到中间的集合圈中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即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我们就称他为12和18的公因数。

巩固练习。

你学会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了吗?试一试吧。

找6和9的公因数 找30和45的公因数

探究2:认识公因数和最小公因数

如果请你找出12和18的公因数,你会觉得是哪一个数字呢?

巩固练习。

在前次练习的基础上,找6和9;30和45的公因数。

我们学会了找公因数,那同学们能找出这三组数的最小公因数吗?你有什么发现?

所有数的最小公因数都是“1”。

探究3:找特殊数组的公因数。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公因数。

1、 4和8 16和32 6和24

2、 3和7 8和9 15和16

做完后分小组相互交流,从中你能发现些什么?

每组的两个数有些什么特点,和他们的公因数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有这些特点的两个数,它们的公因数都有这些规律呢?分小组验证。

反馈得出结论: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较大的数是两个数的公因数。

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他们的公因数为1。

三、练习反馈

四、归纳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那些知识?

2、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不但让学生谈知识技能方面的收获,还着重让学生谈谈了学习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再一次激起良好的情绪体验。)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篇七

“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说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因数,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并为后面学习分数的约分打好基础。一节公开课我讲了《找公因数》,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大胆探究。

1、课前热身:在课的开始复习了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通过小活动唤醒学生的旧知,以便于更好地过度和接受新的知识。

2、导入环节: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精心设计一个铺地砖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帮助王叔叔选择地板砖。让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切实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自主学习中,我单刀直入,让学生完成课本里12和18的因数,,然后填进圆圈里,重要的是当两个圆圈交在一起时,学生无法理解圆圈的意思,这个步骤,得引导学生说出:交叉在一起的圆圈是共有的数字(也就是公因数),外面部分是填上独有的数字,当共有的数字写完后,不要再把共有的写在外面。

4、在展示互动和反馈练习的环节中,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学会找两个数公因数和公因数的方法,并对找有特征的数字的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注意三种情况:1、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2、两个数为相邻的自然数(0除外)3、两个不同的质数,虽然没办法让学生直接归纳,但也必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样完成课本第四题学生就会发现:这里的第一行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第二行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对于这样有特征的数组,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但不要归纳成固定的特征让学生去记忆。对于找公因数有困难的学生,从方法上作进一步指导,小组长帮助,生生互帮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教材没有出现短除法,但我觉得短除法相对简单,所以例举法完成后,我还是把短除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的找公因数的途径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将找公因数的概念教学课,设计成为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各个环节的学习流程,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提供数学学习的材料;引导者——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找到公因数,公因数;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规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寻找公因数的方法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以及不断地中验证得到的,所以整节课学生个性得到发挥。

5、最后的评价环节,学生的互评很到位,如我问:“这节课你认为展示之星应该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王洁!因为本节课她发言最多,那些特殊规律她能概括出来。”

二、找出不足,以便提高

我认为这节课还算是比较成功,可是从导学案上来看,内容很少也很简单,并且学生展示方法少,可我却用了两节课才完成任务。所以,我一直困惑的是:为什么我不能按进度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呢?这一直是我在教学中存在和感到困惑的问题。我想还是我在处理某些课堂环节上浪费了时间,本来有些问题可以不必让学生讨论,而我却是什么问题都要学生讨论,非得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不可。对于有些概念,完全可以让学生探索归纳,然后老师总结得出。不必要非得让学生自己得出概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篇八

本节内容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第5节找公因数。我认为这节课的闪光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复习用多种方法找每个数的因数,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2、通过复习、发现、总结,什么是公因数及公因数,在探究的过程中交流、总结自己的发现。

3、通过填写集合圈,使学生了解集合的思想,并进一步体会公因数和公因数的关系。

4、通过练一练活动,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并总结出:(1)倍数关系的两个数,较小的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2)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互质数),它们的公因数是1。

5、在进一步的练习中,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方法,进行集体交流,相互学习,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节课的不足,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特别是鼓励性的评价。

2、教学思想“由一般到抽象”的过程体现的不够明了。

3、对于教材的拓展不够深入。

改进措施。

1、加强和提高对学生评价的意识,重视评价的功能。

2、在备课时,要清楚把握教学内容的梯度,使教学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3、加强对教材的拓展,切实做到以教材为载体,以教学内容为导向,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 10-03 2023年施工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施工员个人年终的工作总结(模板10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
  • 10-03 会计岗位劳动合同 财务会计岗位劳动合同书(大全7篇)
    随着法律观念的日渐普及,我们用到合同的地方越来越多,正常情况下,签订合同必须经过规定的方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合同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合
  • 10-03 2023年开学第一周周记汇编(通用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
  • 10-03 最新年度工作计划锦集(大全8篇)
    计划是一种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具,也是一种组织和管理的工具。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将时间、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并设定合理的限制。这样,我们就能够提高工作效
  • 10-03 最新农村党支部委员会议记录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精选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 10-03 最新超市辞职书样板 超市店员辞职书(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
  • 10-03 最新劳务雇佣合同书和劳动合同的区别(实用5篇)
    生活当中,合同是出现频率很高的,那么还是应该要准备好一份劳动合同。那么一般合同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合同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
  • 10-03 广告发布合作合同(汇总5篇)
    合同的签订对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合同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合同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
  • 10-03 鹅妈妈买鞋故事内容 鹅妈妈买鞋小班教案(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 10-03 最新良好家风家训个人心得体会(精选5篇)
    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