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通用18篇)

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通用18篇)

时间:2023-12-06 06:31:56 作者:字海

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启发我们的创作思维。2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强调在艺术活动中的主观意向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学个是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淡化象与不象的评价标准,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创造出一幅幅活泼健康、意想不到的好作品。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选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

1.教师要精心选编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课改后的美术课应突出学科本位,适当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提高课堂的知识含量。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傲雪梅花》一课中,我们可以拓展教学领域,让绘画与语文相结合,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梅花的图片、咏梅的诗句,营造教学氛围,让学生们在作画前增进对梅花各方面知识的了解,从而能充满感情的、理解的去画;作画过程中可以让美术与音乐相结合,边作画边播放中国民乐《梅花三弄》等乐曲,让学生沉浸在浓郁的氛围中,能更主动地去画。一堂传统的国画课加强了与语文、音乐相关学科的联系,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的视觉空间,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参考,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3.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罗恩菲德语)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课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如果全班50多位学生都画出一样的画,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我在上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你、我、他》一课时,让学生们收集各种照片,用自己的方式画出照片中的人物形象,学生可以用卡-通、漫画、素描、速写等形式进行描绘,经过两节课的引导,许多学生画出了不错的作品。

4.要了解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他们在年龄、性格、修养、阅历、生活环境、作画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学生思维方式和作业面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学习过程中难免流露出年龄阶段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内容的设计,就要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和特点,多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法,如漫画、卡-通等形式,教师不要一味地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对他们进行限制,要允许作品的多样化。

二、因势利导、及时启发、促进创新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大力扶植,促其开花,促其结果。如同一命题的作业,几十张作业就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这其中有些特点,很有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出佳作的好苗头。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如何培养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小学的美术教学提倡是“看画”或“临画”为主要教学方式,而获得的结果也是以“相似”为最终获得的结果,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接下来,我们探讨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与根本。《美术课标》也明确指出: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作为小学美术教学教师应该深刻领会《美术课标》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把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美术教育的出发点,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基础,积极挖掘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广大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全面体察美术的艺术感,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创造的激情,从而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当前,小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存在积极性不高,一遇到困难与挫折就会心生畏惧的表现。一方面是小学生他们受年龄与心理双重因素的正常制约,造成他们情绪不稳定,往往起伏不定,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给他们的任务时,由于不能够有效反映他们自身的生活主体性表现活动,容易造成他们失去信心,更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爱好。如:教师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绘画,通常是让学生“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方式进行,这样极容易导致小学生失去兴趣,枯燥、呆板的教学方式,会造成学生误认为美术课就是单一的模仿“画画”,并不需要进行思维的反思,一方面扼杀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还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这种呆板、陈腐的艺术教学方式,学生由于反复枯燥的模仿,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因此会造成学生越来越不喜欢美术教学。真正的美术教学,“美术”与“创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是美术教学的真谛。

1.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长期以来,小学的美术教学提倡是“看画”或“临画”为主要教学方式,而获得的结果也是以“相似”为最终获得的结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是前文提到的,就是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发挥,学生的灵感也会在“临摹训练”中逐渐泯灭。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临摹是教学的一种方式,也是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完全的临摹就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那么在临摹教学中,应该强调以学生个体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思维特性。如,我们在教“小鸟”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临摹一幅画,然后当学生临摹好以后,我们给他们放一些短视频或者给他们听一段大自然的各种鸟叫声,这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在临摹的画上进行再创作。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大胆尝试,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也增加了课堂的活力和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与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打下了基础。

2.改变评价方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教师应该保护好学生,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当前,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业好坏评价依然是一个重要过程。过去,教师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时,通常会以“像不像”作为作业的评判标准,这样无形中就会扼杀学生创新,导致更多的学生不敢进行画的创新。因此,需要改变这种评价方式,对画的评价方式应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现。勇于发现学生作品里面的“闪光点”,并给予高度的表扬和肯定。哪怕是画中的一块色彩、一根线,只要有着学生的思想表现,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让学生对自己的画充满信心,引导他们培养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以便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逐步培养其创新能力。

3.走出美术课堂,开阔视野。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的气息,而是欠缺被发现的一双眼睛。小学阶段作为培养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增强创新能力的阶段,美术教师除了教会他们应有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教会他们自己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融入大自然环境里面。教师尽量多带学生走进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多亲近一下自然,多与大自然交流的机会,这样让他们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是他们学习的对象。例如,在教《走进春天》一颗时,学生通过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比较四季的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开阔自己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用画笔绘画出来春天里的所见所闻和喜欢的事物,这种轻松、活泼又充满生活情趣教学方式,会无形中增加学生的爱好,提升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俞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06).

[2]段君友.浅谈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小学美术教学[j].中国新通信,(14).

[3]彭一邶.小学美术手工教学思路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06)。

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国家战略。利用遗传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具体采取了完善实验教学设施、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公平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等措施,提高遗传学实验教学水平。

万众创新”是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倡导和实施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径。遗传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是联系生物技术专业各专业课程的重要节点。众所周知,遗传学和其他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科一样,科学研究过程就是创新发展过程。因此,通过遗传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特别重要。作为遗传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学实验教学不仅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的过程,更是教师利用综合性、拓展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综合性、拓展性实验对于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为保证实验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应该尽量更新实验设备、完善基本实验设施,利用学校设立的专项资金对实验室进行装修改造,配备遗传学实验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如普通光学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电子天平等仪器、高速冷冻离心机等。另外,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将学院共享中心拥有的荧光显微镜、荧光定量pcr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在管理人员协助下对本科教学开放。

遗传学实验教学中面临如下问题:实验课时有限,难以安排较多创新性实验;传统实验教学资料十分陈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拓宽。一是支持教师在进行验证性实验教学时,带领学生对实验所涉及的各种步骤进行优化调整,并利用研究数据确认可行性。由于试剂的配比、实验条件的设置等都会影响最终实验结果,因此这一优化调整过程既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又可在实验过程中添加自主创新成分,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赋予了学生动手动脑的锻炼机会;二是合理开设拓展性、开放性实验,这对学生接触前沿科技动态、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拓展性、开放性实验教学中,教师只负责准备基本的实验试剂和仪器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将学生分小组后,让小组内成员相互配合,完成包括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调配所需试剂和仪器等实验流程,并要将最终实验结果做成展板进行评比。这种模拟真实科研的实验,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求真精神。此外,教学资料是实验教学所需的基本工具。丰富的教学资料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由于遗传学是从细胞整体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规律和机制,其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和研究进展的快速性决定了让学生了解科研设计思路往往比掌握某个具体的实验技巧更为重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经常向学生介绍遗传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帮助学生分析高水平遗传学研究论文的设计思路,了解遗传学研究中所涉及的与本科实验教学相关的实验技术与环节,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

3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遗传学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帮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1]。例如,师生面对面交流实验心得就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由于理论课时间和形式有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难免存在障碍,而实验教学则少有羁绊。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科研经验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共同探讨实验方案,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2]。鉴于有些遗传学实验的复杂性,若仅凭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学生自觉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目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利用手机教育app整合的丰富教学资源和强大的数据库,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实验教学的课外自主学习。这一举措既保障了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又突出了自主学习的特点,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建立公平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考核中,由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限制,导致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体系比较单一[3,4]。如何公平、有效、科学地评价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效果,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在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成绩判定中除了对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考核进行计分以外,还对综合性、开放性实验中实验设计的创新性与合理性、实验过程的规范性与正确性、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等环节也进行计分。上述做法不再以实验结果等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而是更注重学生在遗传学实验课程学习中的综合表现,这样才能公平、有效地评价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效果。

5结语。

为了提高遗传学实验教学质量,从强化实验教学设施、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完善学习评价体系等方面对遗传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其宗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今后,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提高遗传学实验教学效果的相关措施,并在实验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充实和更新,以期更好地为国家“创新创业”战略服务。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如何培养论文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创新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没有创新,就难有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数学学习也如此。数学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以往教学模式,更新陈旧的理念,树立创新意识,不能为了教而教,也不能为了考试而教。同时,教师还应认识到,在数学课堂上,过多的机械训练,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还会使课堂氛围更加呆板、沉闷,使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致力于书本知识的传授,更要侧重于通过全新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基于问题学习,进行启迪创新。

“基于问题学习”是一种新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中,教师从身边或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新知识的引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在数学课上,由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它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能适应当下小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理念是截然不同的,这就要求相关数学教师要转变原有观念,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有趣、有挑战性的内容,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富有积极性,主动去观察、推理、验证。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锻炼,且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必然会得到提升。

3.合作学习,激励创新。

在当代教育理论中“,合作学习”是一个被广为推崇的理念,甚至有教育评论家将之列为当代最伟大的教育理论。根据“合作学习”的理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互助性学习。因此,也可以说它是一种以小组为主的教学活动。在分组之前,教师一定要全面掌握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便于公平竞争的开展。然后,教师再选一名表现优秀的学生做组长,或者让小组成员轮流做组长。想要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理念,使学生明白互助合作的必要性以及相关原则。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为使小组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组长和组员也会更具积极性和动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和钻研,往往能对同一道题目找到创新性的解决方法,使自身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4.应用现代教学信息技术。

课改实施后,教育机构和教师更注重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通过信息技术,使教学模式和内容更加新颖、生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将信息技术引入现代教学后,使信息的传递更具双向性,非常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现代教学技术的合理应用,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堂上更具积极性。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通过多媒体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重组和创作,使其更好地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

如此一来,在演示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的多重刺激,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讲解北师大版教材中《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教师可以展示一段与之相关的动画故事:孙悟空公平分饼。在鲜活、生动的画面中,孙悟空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其他猴子,第一块饼被孙悟空平均分成了四块,将其中一块分给了甲猴子,乙猴子看见了,嚷着要两块。孙悟空便将第二块饼平分成八块,乙猴子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两块;丙猴子看见了,嚷着要三块,孙悟空将第三块饼分成十二块,丙猴子如愿分到三块。这样的画面非常吸引人,在观看动画故事的同时,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力和创造力,于无形中完成了对课堂知识和内容的重构及创造。

二、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创新能力的培养已被列入教师的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使其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

摘要:创新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从学生个体发展、高等艺术教育改革、舞蹈教育本身的要求以及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四个角度阐述了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我国在舞蹈教育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也随之暴露了一些问题:相比较八十年代初期,经典作品越来越少,无论是舞剧还是舞蹈作品都在逐渐流于表面化和动作化,失去了舞蹈艺术的文化品格和深层内涵;古典舞和中国“现代舞”都越来越具有相似的艺术气质,失去了不同舞种的独立特征;精湛的舞技似乎已经成为度量卓越舞蹈人才的唯一尺度;“泛舞蹈化”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舞蹈人才上打上烙印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究其本质,在于舞者缺乏创新能力,从而使其舞更多地关注表象,忽略了内在精髓。在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中,缺乏创新能力将严重影响人才质量。因此,高校应着重于培养舞蹈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论述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一、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高校舞蹈学专业学生都将走向社会,成为舞蹈技能的实践者、舞蹈教育的实施者以及舞蹈艺术的传播者。显然,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才能更好地扮演好这些角色,为新世纪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一直得以尊崇。现阶段如果仍然继续强调以教师为活动主体,忽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会对教学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这些知识并不代表真理,学生应带着质疑和批判的眼光在实践中去检验、提炼、吸收或摒弃。其次,学生在学习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效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独立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发展。舞蹈是一个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风格的定位、姿态的调整、动作的编创、作品的构思、空间的布局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创新思维,这也是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所必须具有的能力。

二、高等艺术教育改革的需要。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舞蹈专业所培养的是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应具备扎实的舞蹈理论功底、精湛的舞蹈技艺以及高超的舞蹈编创才能。而这些都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反复锻炼。

三、舞蹈教育本身的要求。

与艺校不同,高校舞蹈专业是要培养素质全面的舞蹈人才,他们毕业后主要从事舞蹈理论研究、舞蹈教学以及表演等工作。这就要求高校的舞蹈教育不但要紧抓舞蹈技术技能的训练,还要注重舞蹈专业学生文化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只有同时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走一条有利于舞蹈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只有通过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才得以实现,这也是舞蹈教育的基本要求。

四、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的需要。

舞蹈作为表现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和艺术魅力,具有一般注入式教育无法比拟的特殊功能。现今,舞蹈教育的美育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同,中小学增设舞蹈课程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小学舞蹈教育更多应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而不仅限于舞蹈技巧的简单传授。通过对一些中小学的调查,他们需要的是具有较全面知识和技能的舞蹈教师,即要求教师既要有示范能力,又要有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切实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打通中小学舞蹈人才的“需”与高校舞蹈专业人才的“供”之间的障碍,以符合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的需要。高校舞蹈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舞蹈人才,这些人才走上社会之后都将成为舞蹈技能的实践者,舞蹈教育的实施者,以及舞蹈艺术的传播者。要将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应当全面提升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鲜活的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朽之作的问世、深刻思想的表述、创见的发表———这一切,都将依靠富有活力的创新能力才能做到。离开了创新能力,舞蹈领域的一切活动都将失去它生命的灵性。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游嘉颖.高等舞蹈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2]丁辉.浅析创新型人才的含义与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14).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西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在教学中通过鉴赏名画,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及介绍有关美术作品的传奇故事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惊叹不已之际,天空飞来两只鸟儿扑向画面抢啄葡萄,观众更为其喝彩叫绝,认为画家技巧真是高明之极。巴尔哈西乌斯上台时,只见他不紧不慢地把拎着的包袱放在桌子上,便若无其事地对着公众嬉笑,大家叫他打开包着的包袱,他却置之不理。观众等急了喊叫着叫他打开包袱时,他指着包袱说:“这就是我的画。”当公众看到他画的包袱逼真得欺骗了大家的眼睛时,更是对其画技赞叹不已。大家听了老师的介绍后心中便由生敬畏之情。这两位画家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或是抱着头空想所能达成的,在他们成功的背后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有了这些榜样,同学们容易树立崇高的理想。此后在每次专业课上,同学们都勤奋好学,刻苦努力,为着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争分夺秒地学习。一个学期结束后同学们的水平提高得很快。教师应采用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有利益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通过美术教学发展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集中思维是指把各种有关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或最佳解决方案的思维。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多样答案的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发展需要综合运用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命题画发展发散思维。如小学五年纪美术课中要求学生围绕“春天”画一幅风景记忆画;首先引导同学们回忆春天有些什么样的景象,有哪些大的变化(如冰雪融化、农民播种、柳条刚发芽、燕子报春等等)。然后再让他们自己画,结果同学们的作业上有各种各样的春天的景色,有的画了正在播种的农民,有的画了刚发芽的柳条,解冰的的冰河等等形态各异,千变万化。最后我让同学们交换作品欣赏,并指出别的小朋友作品中的优缺点。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思维积极,活跃。同时他们自己也可以学习其他人的优点,这样一来,同学们明白了表现春天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从而他们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发展。

此外我还让同学们临摹有关人体的各个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并加以巡回辅导,然后引导同学们画一个完整的人(表现一个熟悉的人),结果有同学画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有的还画了自己想象中的机器人同时还添加上相应的背景等等,同学们的画形式多样,内容具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独特,新颖的思维,同时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的表现,大胆的创造。

三、通过记忆画、想象画、写生教学以增加表象储备,从而发展创新能力。 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储存的越多越有利于发展创造想象,因此表象是创新的'基础。记忆画是绘画基本训练的方法,是以形象记忆为基础,把记忆中的形象默写出来,所以也叫默写,是培养学生随时注意观察周围事物,进行形象记忆的习惯,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途径。如:先提出课题“记忆画——公共汽车”,通过谈话,引发学生思考公共汽车的形状,颜色,公共汽车的种类和分析不同车的异同,要求学生画一辆或几辆公共汽车;也可以添加楼房,街道两旁的树木,再带领学生观察。同学们做作业时能根据自己的创新能力画出自己心中的公共汽车。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如何培养论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就是在创新的基础上才出现了不断发展的。而创新是源于人才的培养,只有高科技的人才才会有所创新。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离开了教育难以谈创新。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一切人才的出现都是靠教育培养出来的。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学生的养成和习惯都是在基础教育上,学生从小就要打好关键的基础。我们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更是关键的关键。数学是具有思维发展的学科,它以严谨的思维比较恰当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因此,我们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使他们从小就有创新意识,不断成为科学的顶端人才。下面就根据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特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创新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情境的营造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只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学生才能够发挥他们的思维空间,他们才能够去想象和联想应该想的`东西,他们的活跃思维才能得以施展。素质条件的教学就可以极大地使学生进入到创新的优势环境学习中,他们就会发挥自己的创新特长,敢于想象创新。而传统的教学则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丝毫的创新意识,他们只是极其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记忆,他们不敢去想,不敢去做未被书本上知识的规律。这就极大地限制住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现代教师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的意义,在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注重对教学的环境创设,形成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利用导语营造一堂课的教学气氛。比如,我执教“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的时候,我把20个不同颜色的篮球按照红、粉、绿的不同颜色编成号码。然后让学生根据屏幕上的序号来考老师,老师就会轻松地说出它们的颜色。通过这一表演,学生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就对这一堂课所讲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样就非常有利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也步入了创新的参与中来。创设新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要完成自己的主导作用。”由此,我们应该知道,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教师要把各种问题的思考都要引导学生来完成。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做到让学生具有自主探究的精神。1.多给学生创新的机会。传统的教学学生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他们认真地做着老师讲的课堂知识,他们丝毫没有想入非非的问题,认为老师是唯一的主宰者,没有可疑问的问题,只有老师才是唯一的,是知识的尊崇者。因此,教师要明确注重给学生更多的创新机会,让孩子们大胆地去想象和猜测问题的形成,给他们创新的空间。比如,在讲“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节课的时候,我便问及学生道:“同学们,看看你们感觉应该有什么问题需要问吗?只要你们感觉有疑问就可以放开心理的阻拦,大胆地发问。”于是,学生便争先恐后地提出了各种问题: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样的?是怎么进行计算的?它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等等。这就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发问。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也得到了普遍提高了。2.给学生一定空间。数学的特点就是比较抽象,学生自然感觉到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我们作为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思考空间,让他们勇敢地走进分析中。培养他们的敢字精神。比如我在执教“时、分的认识”时,出现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孩子们对时针所指在2、3之间,分针指在11时,是2时55分还是3时55分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于是我就指导孩子们结合教具钟表的模型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和探讨,很快就得出了统一的答案了。许嵩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结合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所以,我们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结合生活情境让他们进行问题思考。它要体现在小学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结合学生身边所经历的事实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析。比如我在“相遇问题”一节,就谈到大伟和莉莉的事情,当大伟的笔记本落在家里的时候,莉莉怎么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呢?通过激烈的探讨和争论,导出了三种方法,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按照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给孩子们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有着更多的广阔思考和学习的空间,努力提高学生们的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个名牌产品如果能站得住脚就必须去创新、去更新换代,否则就会被替代。从大处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又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须从小处抓起,高中美术作为培养未来美术人才的源泉,更应该自觉担负起培育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长期以来,我在美术教学中,更新观念、理顺思路,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务实到位,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名牌战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品牌越来越感兴趣,比较讲究品牌的除了老板喜欢穿之外,就数学生们了。这些学生们特别看好的就数名牌运动衣。比如前几天跟我要了一双李宁的运动鞋和一件棉服上衣。穿上后他特别高兴,虽然看上去比一般衣服要贵一些,但看孩子穿上舒适、可体、大方,不由得使我产生满意的感觉。我也产生想买名牌的念头。我昨天就去买了一双李宁运动鞋穿上的感觉真好,舒适的程度是一般鞋所不能比的。我才物出人们为什么认名牌了。我想,创名校学校才会发展,育名师学校才有感召力,打造出名牌学生才有说服力。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象一台钻井机一样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的潜能非常大乃至取之不尽,关键在于怎么去挖掘。再搭起学生和知识间的这座桥梁。首先,打好坚实的基础,从几何形体入手,学生身边熟悉的日常生活常见的形体去理解,把大楼的地基砸实。在课堂上,教师也要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出现,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做到教学手段个性、新颖、多样。其次,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提高他们的创新力。尽力打造品牌学生。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正确把握这一时期学生创造能力的特点,才能对他们进行恰到好处的学习指导。高中生在美术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创造力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学生创造力表现形式不同。但学生从学前期到中学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创造力呈下降趋势。学生年龄越大,越不敢画,他的作品越缺乏想象力。有的理论家分析说:“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本质上是因为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被知识的经验和规律性所束缚,逐渐丧失了其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也有人分析:“知识的经验”的增多和“规律性”的掌握,反而造成了“独立思考”和“想象”能力的丧失。我们应当深入研究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积极诱导,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摆在我们的面前首要任务。

第二、初中阶段学生的创新活动,是以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前提、在这类写生过程中进行的`尝试和体验,是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好基础的实践活动。学生的美术创新大多表现为偶发的联想和大胆的想象,有时有兴趣了,突发奇想,但很快瞬时即变,每幅作品的写生完成,往往还需要教师不断的启发和引导。由于受上课时间的限制,学生的习作不可能画得太完美。所以,对学生的创造力水平应有客观的认识,不能对他们的作品要求太完美,更不能因此看不到他们的创造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写生实际上就是一种创作。一个人一个风格谈不上,实际上是“一个人一个特点”这样说肯定是对的。比如,宋楠楠同学的特点是细腻、清秀。李建勋的特点是醒目、有韧性、对比强烈。苗森的特点是平静、尾尾道来。

第三、学生在绘画创造活动中的作品,是学生个体在其自身发展中对原有自己的一次突破他们可以从中获得艺术劳动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增进美术学习兴趣。也能积累经验,这对他们来说是有必要的,甚至对于他们一生都是很有益的。比如利用学校办展览这样的契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这次展览的主题主要是任意静物组合,在我的启发和指导下,在学生的积极投入的努力下,学生们投入的程度让人感动,我们学校是全封闭管理,学生的自主时间很少,他们就没时间买饭,甚至于没时间吃饭。一件件比较成功的作品送入了展厅,博得了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要想培养好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具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学会诊断学生的心理,从实际出发去研究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调控,驾驭课堂。我把学生大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友好型、对抗型、平淡型。最好型为友好型,有勾通,有疏导,有交流,是教学活动最愉快最行之有效的类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对抗型、平淡型的学生转化成友好型。那末,我们如何将平淡型、对抗性学生转化为友好型呢?这是重点之重点。

第一、在教学中逐步融洽师生关系,以情施教,精神饱满,注意情感投入,对学生多以帮助,多予鼓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技能。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增强教学效果。

第二、创建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潜在情感。营造轻松活跃的心理环境。美术教学活动需要在一定气氛下进行,教学气氛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一种表象,它决定着教学效果。教学心理气氛同样重要。教学心理气氛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群体情绪,影响着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兴趣、积极性等。在构成心理气氛的因素中,情感是主要的。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以情感为着眼点,通过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巩固良好的师生关系来调节教学心理气氛。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与创造激情,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使比较单一的内容能够丰富、活起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创造力充分展示出来。比如我们班的李建勋同学酷爱美术,画画非常快,但平时爱串座,上课有事没事就在画室乱串,东指点西说话,时常破坏班上的学习氛围,这个特点我就给他摆设一组难度比较大、他又十分感兴趣的静物,这样这个学生画得很投入就顾不得说话了,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情境之中,他画得更有劲了。

第三、借助音乐烘托气氛,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自己从心里想画,使学生追着老师说:“我得画这儿组了。”“我得画那儿组了。”“我得加临这幅画。”“我得加临那幅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这样被调动起来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画画十分投入并且有新意,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最后,我让学生自己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说明自己的绘画时的感受,整节课堂气氛非常好。

第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善评价机制,我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敢于肯定绘画有特点的同学,尤其在评判作业时,我经常从多方面来肯定和表扬学生,即使学生有一丁点进步我也要指出来,给予肯定、表扬。如果有一丁点错误我也要纠正,严格要求。找出最佳绘画和最佳创新。我觉得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所以在评价时要分不同标准。在创新面前,差生和好生是平等的,创新能力也是需要挖掘的,当差生取得点滴进步时,虽然在技巧方面还不够好,但这种进步是可贵的,必须予以肯定,并及时表扬,以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信心和兴趣。如:刘莹莹同学平时作业很差,但在一次素描静物写生课上她在构图上表现出创新意识,我就在课上及时的表扬了她,她表现得非常高兴。我就抓住这个时机给她讲解,启发她如何绘画,如何创新。她上课也开始有兴趣了。再有,对学生的画面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创新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师生关系融洽了,教师再给学生导入创新意识也就得心应手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也理论也就顺理成章了。以便学生发挥出他们的最大创新能力。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期中的成绩公布了,果然这次成绩比上次月考进步了一大块。经过这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意识到能力都有了相当程度的飞跃,苗森同学从一名中上等生考到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宋楠楠、陈文浩同学也考了年级并列第二的好成绩。特别是入学考试最后的几名同学,现在的成绩竟进入了a档。因此,我要再接再励,借美术教学改革创新这股春风,把它化作细雨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就算是流再多的汗也值得。

总之,学校要发展,要跟上社会的潮流。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而且首先要更新观念,使自己成为一名引导者和促进者;然后要利用新的理念,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观念,才能永保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及绘画能力的优秀学生。

在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可以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人的一生有很重要意义。要想享受美,首先就要去创造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创造力,是时下美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使儿童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则要开展创造性的教学。创造性的富有魅力的课,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有着重大的作用。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普遍地把小学美术课作为图画课,图画课的任务仅限于传授简单的绘画技法,往往造成学生只知学美术而不知道什么是美。教师不能把审美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是加强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欣赏课,更不能把审美教育与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立起来,而应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我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这些年来在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始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在美术课中,在启发儿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还要教给儿童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知识越丰富,技能越熟练,人的视野也越开阔,创造思维也越活跃,作品也越成熟。以下几点只是我的一点深刻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一下。

一、培养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心

如果没有积极的感情参与认识活动,不可能表现出兴趣的特点来。兴趣与好奇紧密联系着,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 会产生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积极参与。教师善于诱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形成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 一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 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如《中国画写意蔬果》一课,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和认识我们民 族的优秀的传统绘画——中国画,这节课的成败就在于教师采用什么方法讲述和介绍能使这一传统艺术在孩子 们的心灵上烙下深深的印迹。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教师可以把新知识编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讲给他们听 。如,我在向学生介绍中国画的特点之一落墨不可更改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以前,有位才学出众的宫廷 画家,有一次得到了皇帝亲手赏赐的一幅绫子,并命他在绫子上作画。画家由于高兴贪饮了几杯酒,不料他在 作画时手打颤把一滴墨抖落在绫子上。画家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沾污皇帝赏赐之物弄不好是会掉脑袋的。后 来,画家急中生智,巧把墨点儿改画成一只苍蝇,这幅画后来得到了皇帝的夸奖。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孩子们 听得津津有味。由于小故事感染力强,使孩子们对中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急切 想动手试一试的心情溢于言表。落墨不可更改往往使学生谨小慎微不敢下笔,这是教学的难点,但学生听了老 师讲述的这个小故事后,古人的创造通气和智慧消除了他们的顾虑,孩子们便大胆放手作画。

二、美来源于劳动,服务于劳动 又服务于生活

美产生于劳动,又服务于劳动。人们在生产中不仅要获得物质上的满足,而且还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随着现 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艺术设计和创意的范围十分广泛,美蕴藏在人类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优雅别致的环境装饰,五彩缤纷的生活现象,人类端庄高雅的行为举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艺术作品,等等,都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摇篮。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现实生活的美,也就无法正确认识与理解艺术美。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美术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去 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

三、教师要感染学生 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在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如何培养论文

新形势下的基础教学改革,以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为宗旨,达到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所强调的。美术在高职教学中,面向全体艺术学生,对于学生能够培养其艺术特质,也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创新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能力,目的就是培养出创造型人才。高职美术课程课标之中也十分明确地指出美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具有不可置否的作用,所以创新教育越来越成为美术教学的大趋势。

美术本身就是学生必须选择的一种艺术教育内容,美术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自身的优势。

(一)创新意识概述。

人们立足于现有社会或者每个人群个体发展的需求,引发了对还不存在的事物或者某些概念性的动机,在此基础之上的创造活动之中所表现的意向以及设想就是通常所谓的创新意识。这种创新的意识处在人类活动之中较为积极的并具有建设性的表达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思想依据。这种思维方面的存在是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存在三个最重要特征,分别是:

1.新颖性。创新意识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或用新方式对社会需求进行更优良的匹配或者满足。这属于一种求新意识。

2.社会性。创新意识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提升人们物质以及精神生活水平为目的,这种物质或者精神需求往往会伴随着人们社会条件的发展而出现变化。在某些特点的阶级社会之中;创新意识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阶层或者人们的主流道德观所影响。人们创新的意识所激发的创造性活动必须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这也就是创新意识具有社会性的原因。

3.个体性。在人们的创新意识之中,会因为其自身所处社会地位或者文化素质等一一对应,创新的个体性对于人们进行创新活动有作用。

(二)创新性教学。

一般来讲,创新性教学主要就是指在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再次发掘或者重组;立足于社会的实际情形,对问题进行解决。一言以蔽之,创新性教学就是在教学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创新是美术发展的动力。

美术本身属于一门人文学科,其本身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无休止的创造过程。美术的灵魂就是立足于创造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在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创造性,就可能直接导致美术学的发展面临停滞,美术作品之中的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价值。在美术作品当中,创新所体现的方面有许多,包含表现形式、技法等等。一个画家的创新意识在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就会被表现出来,这种表现是创作人对大自然、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性感触,其表现的程度和艺术家背景、生活历程或者艺术修养等各方面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在我国国内外的美术发展历程中,美术领域新人辈出,新美术流派等都不断被创造出来。基于此也能够看出,创新就是美术发展的原动力,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之中进行创新教育才能够长远地发展美术学。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主要通过教学内容以及表现手法进行总结研究,才能够让学生更加充分地认识美术的丰富以及发展离不开创新精神和思维。

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切新领域发展的动力,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创新者的创作潜力。在这当中,学生的创造性观察力以及思维力是最为重要的两项能力。根据相关研究,超过80%的信息会经过人的观察来获取,这种观察主要又分为一般性和创造性观察。美术作为一门视觉类艺术,其最基本的要素都离不开人眼的观察,无论是美术作品的欣赏还是创作,都对创作者观察能力有一定要求,因此,美术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观察能力进行培养。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二者的有机结合组成了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要素。人们对于大脑的研究说明,人体的左脑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逻辑思维,而右脑则更多主导形象思维,右脑的认知风格与人的创造性能力紧密相关。因为美术创作与欣赏主要的作用对象是右脑,这也就决定了美术教学过程之中对心理活动、人格以及形象思维等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是具有独特优势作用的,其他学科很难替代。

(一)在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之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

美术老师自身就是学生美术欣赏的启蒙人,在教学过程之中必须对学生艺术形式多样性进行指引,将创新作用对艺术的价值进行连接,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充分运用美术作品感染力,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主动参与,在欣赏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可以在欣赏过程中设置出情境,发挥出学生创造思维。在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应以引导学生欣赏能力为主要手段,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之中必须擅长创设情境,比如将作品的前后故事进行讲解,朗诵其中涉及到的古诗词或者在进行美术作品欣赏的同时播放音乐等,在欣赏过程中让欣赏者产生共鸣。

比如在对《溪山行旅图》进行欣赏的时候,可以同时播放乐曲《山林之歌》。在对《飞天仙子》进行欣赏的时候,就可以播放《霓裳羽衣舞》等音乐。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有音乐伴奏,就能够更加深刻感悟美术作品之中的内涵,其次可以提供体验性创作途径,感悟美术作品的创新美,采用能够表现美术作品内涵的艺术手法。在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要求其进行自由想象,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此可以看出,想象力本身就是以创新为原始的动力。传统美术教学之中,美术老师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喜欢根据自身讲解替代学生欣赏行为,忽略学生感受,这种方式对于新改革要求下学生的学习并不利,需要教师为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提供广大平台,所以美术教学过程之中要求教师讲解要少而精,学生接触必须多而广,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想象。

(二)在美术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传统教学过程之中,教学临摹主要采用的方式就是写生创作,这可能会导致学生一直滞留于摹写程度。在新课标提出的创新教学方式之中,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变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破除传统思维,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探寻,着重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对学生能动作用进行激发。艺术表现主要是创造、发现以及探索人类感情的性质,能够对自我情感进行认识和发展,并且能够经过艺术的形式进行完整体现。绘画本身是美术的重要教学内容,不论过程是写生还是创作,在教学中都必须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不断在已有基础之上进行超越。

学生进行绘画的同时,教师需要更为宽容而不要随意地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必须让学生进行改进的地方可以采用商量口气进行探讨,或为学生指明能否采用另一种方法进行尝试,这要求在教学中不能伤害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了解美术不存在固定的学习模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在美术作品的设计过程之中任由其发展,自探索之中对新材料的功能或者价值进行发掘,从搜集到的材料到设计制作过程,将更多决定权给予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尊重。极大激发出学生创新的意识,使每个人群个体差异充满价值。

(三)在评价学生作品过程中体现创新精神。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必须对学生画作之中体现出来的独特创造性思维进行赞扬,即使画作本身不完美,只要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就必须进行积极的肯定,激励更多学生主动地挖掘隐藏在自身思维之中的创新潜能。优良的作品所展现的价值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即使是学生的作品也不例外。展示学生作品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在课堂上向所有学生当场展示,或者展现在教室宣传园上,也可以选择在陈列室或者展览室之中。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的同时,必须对学生的创作精神进行肯定和鼓励,褒扬学生的创造精神,能够更好地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

(四)选择体现创新作用的教科书。

美术的教学教材适宜性对于高职学生的美术课堂教学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高职美术课改革过程对于提升学生充分利用已经存在的美术基础和经验都有极大帮助,有利于学生创新力的形成。高职教学的美术老师必须对改革教学进行尝试,深入地研究教科书之中的内容,并且挖掘出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深广度,综合性地借鉴各种美术教材。选择体现创新性的美术教学参考书,这样才能够更加有利地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潜质。

三、结语。

综合来讲,美术教学过程能够提供独特的条件来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以及创造性思维,美术教学老师需要为适应新形势而不断在教学过程之中改变固有的教育理念,主动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方法进行更新,充分挖掘出教学过程中创新教育的要素,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并深入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如何培养论文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个新兴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存在诸多问题,原因在于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验室落后、重理论轻实践、教师的指导欠缺等方面,应该有针对性地去解决。

南昌航空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立于,是最年轻的专业之一。新课程的建立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利用教材,成为新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作为一门新开设专业的主讲教师,对于目前尚不完全成熟的教材,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和合理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教学。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多个环节的案例分析,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目前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比较低下,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意识到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大多已经具备了这样一种认识:“有了创新灵感还不够,还必须有为之付出代价的思想准备。”他们都渴望把自己的才华发挥出来,积极吸收新的信息,不断充实自己,但又拘泥于现实的生活,对创新自信心不足,从而凸显出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总的来看,在校大学生对创新意识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仍然需要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普遍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都不高,有待加强。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缺乏创新的毅力。虽然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目标摇摆不定。另外有的大学生缺乏创新的兴趣,而且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不够专注。还有部分大学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缺乏实际的行动。

二、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专业的课程设计不合理。我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国外引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迅猛发展,全国近200所院校开设了此专业,但该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够鲜明,所开设的课程又广又泛,毕业生没有突出专业的能力和素质,尤其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大趋势下,该专业毕业的学生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

2、实验室或事务所成为摆设,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南昌航空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成立于20,但是由于实验设备不完善,实验课程无法在实验室进行,等同于虚设。专业事务所成立于,是学生课外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事务所,由于是学生自己创办和自主开展活动,加上成立的时间不长,目前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学院已经与南昌的几个社区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准许专业学生定期到那里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了解社区居委会的运作管理模式,从而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学生也可以进入学校的行政部门进行实习,但是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教师的专业指导,进行的实践活动又缺乏资金支持以至于开展不起来。

3、教师对大学生创新指导不到位。高校老师一般都是忙于自己的科研任务,而忽视课堂教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老师也不例外,这种现实客观上降低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者双重角色。

三、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1、合理设置专业课程。高校应以当前和未来该专业人才培养前途为突破口,以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根本导向,从考研课程、就业方向等方面进行专业课程设计,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快同国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接轨。特别是像刚刚建立不久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应该建立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在某个专业方向深造做好准备,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使之能学有所长,以提高创新的积极性。

2、充分发挥实验室或事务所的`作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和事务所是专业大学生自我实践的校内平台,要积极发挥其作用。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案例,积极宣传公共管理理念,扩大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抓住社会管理的热点难点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让学生对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交流,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实用技能型的转化,这不仅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提高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增强对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3、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像全国的大学生挑战杯和学校的“三小”项目等。积极鼓励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并自己选择教师指导。对学生的科技活动要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心。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鼓励学生成立自己的实验室或事务所,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共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规定必须遵循的教育方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发挥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我们必须进行认真思考与探讨。

一、准确理解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的有关概念

美术教学创新是指教师不断更新美术教学观念,树立使学生具有创新人格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提出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按照自己的构思进行创作表现,有执著追求的创新精神。在美术学习中创新能力是运用不同于他人方法的能力、独特的美术创作构思和绘制新颖作品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构思独立绘制美术作品、美术设计以及非模仿的各种工艺品,欣赏并能发表独立见解的美术能力都是美术创造能力。

二、在创新教育中,美术教学及教师的作用

美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完美的人格。中学美术教学从教学内容、方法、组织、材料、学习的思维特点和成果形式等方面,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教师是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教师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师生情感上的交流也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要尽可能先尝试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去考虑,这样对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能有所预见。

三、研究美术学习中学生创造力的特点,提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课堂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多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教师应多了解学生心理,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的特点,对他们提出合适的预期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中学阶段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创作活动,有时为兴趣所致,突发奇想,但瞬时即变,其作品的创作完成需要教师的不断启发和引导。

四、创新美术教学方法的选择实施

美术教学必须研究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的特点,重点在于开其心窍,授其基本方法,使其看到美的成果。

美术教学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适合在探索、讨论、活动和实际操作中进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的讨论研究、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鼓励质疑、善于启迪、热情帮助和耐心辅导,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跃与创造才能的发挥。要注意保护和发展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不怕困难的学习精神。

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出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学对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有其独到的功效。但是在农村,由于家庭误导和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的原因,使学生对美术课失去了兴趣,局限了思维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学生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在课堂教学当中,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性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如何培养论文

《面向21世纪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江总书记一再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从容面对国际竞争,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但根据现况看来,人类的智力潜能至今大部分仍尚未开发利用。并且,美术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是实施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学不仅仅教给学生绘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而且应包含技能、技巧在内的涉及更为广泛的美术文化。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寓创新能力的培养”呢?这是美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优化课堂气氛。

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以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融洽的师生情感,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在教学中,我们要设法为学生提供时间和机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分析、自己发现,自由提问,质疑问难。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代替。如教学第三册记忆画《各式各样的汽车》一课:

首先,我运用先进的教学媒体――计算机“画板”教(记忆画)。用电脑幻灯片展示现实中的各式各样的汽车,要求学生看过后说出自己曾经见过的汽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汽车的结构、款式、色彩等。由于动画的效果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利用“组合――分解――组合”的电脑动画,剖析客车、货车、小轿车等车的结构,让学生自己分析、发现、讨论,总结汽车的基本结构:每一部汽车基本上都有车头、车厢、车轮三个部分。学生热烈讨论,主动参与教学,课堂气氛活跃。

本来到此为止,“记忆画”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但是,我不局限于教学生会画“记忆画”,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电脑画板上画出自己理想(想象)中的汽车。要求从社会的需要,或学生凭个人的兴趣,从汽车的外形、功能、色彩等方面大胆构思,勇于创新。

由于前面学了画汽车的基本技能,掌握了汽车均有三个部分组成的“共性”,加上小学生没有什么顾忌,思维活跃,因此学生们想象设计出有羽翼的汽车;有从能源上设计用太阳能保护环境的汽车;有从颜色上设计绿色的汽车;有变废为宝用垃圾做能源的汽车。这样,不仅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而且优化了课堂气氛,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同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以欣赏者的角色,以微笑的面容,鼓励的眼神,启发性的语言,拉近师生距离,进而转化为对学生的支持,促其自主、积极地去学。这样做,学生获得的成功感强,挫折感少,就会逐步形成大家争想争画,勇于创新的良好课堂气氛。

二、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

[1] [2] [3]。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例如:在《设计花手帕》一课的教学中,针对农村学生的特点,他们不可能在家里收集各种各样的花手帕拿来在课堂上展示。于是我就用一些花手帕的范画布置成商场,以“今天,老师要带我们小朋友去商场里逛一逛、大街上走一走”导入,引起全体学生的兴趣。接着,我把学生引入“热闹的街市”中。“你们看,商场货架上的花手帕(我事先的范画)可真多,可真漂亮。你能分别给老师和同学介绍一下这些手帕的形状和图案吗?”学生认真观察后,分别介绍了每种手帕的外形(长方形、正方形、花朵形、扇形……)。我示意两名学生上台分别挑选了各自喜欢的手帕并让他们介绍手帕的图案。然后,我说:“我们今天逛街的收获可不小啊。”由学生小结:我们认识了各种手帕,有不同形状、不同图案。接着,我再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你还能设计出其它形状的手帕吗?”这样的课学生学得主动,思维活跃。在作业过程中,我满意地发现,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手帕出现在他们的画作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从孩子们的心理特征、知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图画。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多进行添画、组画、记忆画等练习,培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会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将课本内容拓宽、画活。

如教学《愉快的课间活动》一课时,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人物比例关系及“像”与“不像”,我认为不是主要的,关键是画面想象、布局、环境衬托及色彩搭配等,在我给学生讲清楚人物大比例后,我又启发他们想象人物的多种姿态:如跑、跳、蹲等,同时我又在黑板上画出动态线条进行引导。学生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最后,一幅幅《愉快的课间活动》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二、探究释疑

探究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钻、研熟悉教材的过程,教师精心设计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的发展,在同学的相互作用和教师的点拨指导下,思维由浅显到纵深,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并有新的发现和启迪,提高其独立取得知识的本领。

《画房子》一课中,不光要教会学生画的方法步骤,更要启发学生独立创造想象力,画出一幅有个性的房子。正是集观察、情感、创新于一体,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吸引小朋友,以悬念让小朋友自己动手解答。把农村孩子在生活中常见的房子,常见的事物,如苹果、橘子、香蕉、西瓜、蘑菇等等联系起来。通过观察、思考把他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融入到美术作品中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到美处处存在。我们要从少儿的长远发展出发,去巧妙地、耐心地、愉快地激发,善于发现和激发孩子用真实的心灵去感受,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三、表现发挥

这一环节是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阶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获取自信心。特别强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使作品更具有童趣性。

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超市”中。有苹果、西瓜、橘子、篮球等等,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的超市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并吸引了全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

本课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这种表现发挥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多元评价

在 美术课堂教学当中,不能以太高的标准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些居高临下的指责。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将整一堂课划分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兴趣评价);深入阶段:(创意评价);终结阶段:(结果评价)。在这一评价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已转化为创造性思维。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的想象丰富而有童趣――想象整个世界都是童话的:太阳会笑,植物会哭,猫和老鼠是好朋友……美术课当中,特别是设计课中,学生的想象更能得以发挥。这些富于幻想的创造思维,教师就应十分尊重,而必须充分肯定其具有合理、创新因素的部分,哪怕那一部分是极其细微的,也必须充分肯定,甚至有时可以“过分”肯定。把握好审美尺度,从作品中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把它作为衡量好差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增强。

在作业评价上,要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营造宽松的 发展条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具有个性的表达方式。注意保护和发展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不怕困难的学习精神。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 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科学),大 社会去寻觅,去捕捉。”让我们勇于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尽自己之力。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如何培养论文

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课堂教学氛围有着极大的关系,而课堂教学氛围又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努力弘扬民主教学,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就向学生提出了“三个非常欢迎”、“三个特别允许”的要求,就是非常欢迎提意见、非常欢迎提出独到的见解、非常欢迎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特别允许说错、特别允许改错、特别允许保留意见。例如,笔者在教学《文化建设》一课时,就针对学生上网的问题让学生来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当学生的发言能够涉及网络发展的利弊时,笔者就鼓励学生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讲,同时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来讨论,学生的发言非常热烈。然后,笔者又让学生来讨论怎样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笔者都给予鼓励,让全体同学鼓掌支持。这样,整节课学生都热情高涨,在讨论与发言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政治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师道尊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巧妙地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再创造,也是培养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多媒体教学具有声色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等特点,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当中。通过多媒体的刺激,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够得到极大地提高,这样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意识,从而最终训练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国两制》一课时,笔者就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香港回归的录像,为00后的学生再现了这一个世纪盛典,然后再让学生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谈一谈为什么香港和澳门能够顺利地回归祖国。学生观看了录像,特别的激动,他们认识到了祖国的强大是一国两制能够顺利施行、香港和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的强大后盾。再如,在讲《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一课时,笔者又播放了一系列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的视频,学生就对我国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有着直观的认识,从而就怎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纷纷献计献策。这一节的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因此,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把教师的教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重视教学的结果却忽略了教学的过程,重视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在现代教学中,我们主张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创新型课堂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辩论会、演讲会、竞赛、记者招待会、小品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全程参与学习,一起进行探讨,创新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一课时,笔者就把学生分成了两个小组,要求他们就“社会主义是否能够代替资本主义”这一辩题进行辩论。两组学生分别查找资料,积极地进行准备。正方的学生主要从社会发展的趋势出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等;反方的学生则用事实说话,论述了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瓦解,同时还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更加发达,工人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等。双方学生辩得热火朝天,各说各的理,最后笔者进行了总结。在这整个的辩论过程中,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总之,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可以半途而废,也不可以急于求成。政治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

作为一名长年在农村中学任教的体育老师,目前自己工作的学校条件、师资情况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的现状很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只是做做准备活动,做做游戏,打打篮球,完了学生在操场自由活动,这也的的确确是当前大部分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的真实的现状。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很多人对偏远农村中学的体、音、美三科教学戏称为“唱音乐”“玩体育”“画美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十分清楚地写着: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可实际状况却不完全是这样,现在大部分家长只去重视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很少有人去关心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事情。但是,体育重要吗?当然是很重要了。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呢,因此,我针对初中生身体和心理特点设计了若干个教学小案例。

1、从思想上以动机教育促学生创新教育。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标不同,形成的目标过程结构也不同,往往影响着体育锻炼的效果。目标明确的学生会在种种体育活动中坚忍不拔,其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和过程更具有创造性,进行扩散思维练习。如:学生参与过程-----发现问题------小组合作探讨-------分析并处理过程------汇报结果。此方法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扩散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勇于创新,乐于创新。

2、从内容上创设情景进行创新教育。

案例:立定跳远教学。

教学初一学生“立定跳远”,可采用小青蛙找妈妈的线索:

(1)开始就引导学生成为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在找妈妈的途中遇到小动物,指导学生模仿小动物作准备活动。

(2)遇到小河,要踏石过河(专项准备),要过比较宽的河,进行立定跳远的训练,看谁的本领学得快。

(3)小青蛙学到了本领勇敢地过了河,在稻田里消灭害虫。于是,他们拿起武器(小沙包)去消灭害虫(投准)。

小青蛙终于找到了妈妈,与妈妈一起载歌载舞(放松活动)。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初一学生好奇、善于模仿的特点,并巧妙地利用游戏代替枯燥的动作技能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整个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要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创造的小个体,要从小激励每个学生有创新的欲望。

案例:玩呼啦圈。

一般在玩呼啦圈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在腰间转动,而我却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开动学生的脑筋,进行各种思维活动。

1、扩散思维:圈可在手上、颈上、上臂中、膝中旋转,也可单腿进行等。

2、求异思维:呼啦圈摆在地上一个个相连,可进行单腿跳练习或单跳双落练习;一组学生手持圈竖成一排,另一组“钻山洞”练习;等等。经过以上的创新练习,学生由乏味变成兴致勃勃,大大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授动作技能的'动作要领,注重学生体育知识的增进和道德的养成,更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是他们成为学习和锻炼的主人。

案例:学习弯道跑的技术。

在弯道跑技术讲解中,先不讲课示范,而让学生先进行练习,在练习中体会弯道跑技术。在跑动中提醒学生注意直道和弯道上身体姿势的变化,在弯道上左脚和右脚着地部位,两个手的摆臂幅度大小,最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体验得出弯道跑的技术要领,教师适时进行表扬鼓励,认可学生的能力。学生自己归纳,自主学习,又得到教师的认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弯道跑技术的学习,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也轻松,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五、准备活动与整理运动的创新。

准备活动的热身操节奏要稍快,把身体充分活动开。整理运动的运动要柔和缓慢。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分组进行编操,一组准备一套热身操,在音乐伴奏下跳,充分活动身心。

案例:放松“照镜子”

游戏由两人一组,一人模仿另一人的动作,要求好像“一个人”在照镜子一样。

通过游戏,使学生放松了身心,得到了美的享受;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又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挥了他们的表现欲望。

自制教具,一是培养了器材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创造能力及表现欲望,使学生以更大的兴趣投入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接受学校教育最关键的阶段。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认真处理好能力,智力与知识,技术,技能和增强体质的关系,要像落实“双基”任务一样,在每节课中抓好培养能力与发展知智力的工作。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乐学乐用。体育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应拓阔视野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加强教学研究,学习新理论,了解新信息,树立新观念、掌握新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练习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时,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角度考虑,积极挖掘教材中和生活中的可创造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向学生提供富有创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学生发现和创造美的练习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强调在艺术活动中的主观意向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学个是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淡化象与不象的评价标准,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创造出一幅幅活泼健康、意想不到的好作品。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选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

1.教师要精心选编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课改后的美术课应突出学科本位,适当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提高课堂的知识含量。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傲雪梅花》一课中,我们可以拓展教学领域,让绘画与语文相结合,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梅花的图片、咏梅的诗句,营造教学氛围,让学生们在作画前增进对梅花各方面知识的了解,从而能充满感情的、理解的去画;作画过程中可以让美术与音乐相结合,边作画边播放中国民乐《梅花三弄》等乐曲,让学生沉浸在浓郁的氛围中,能更主动地去画。一堂传统的国画课加强了与语文、音乐相关学科的联系,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的视觉空间,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参考,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3.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罗恩菲德语)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课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如果全班50多位学生都画出一样的画,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我在上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你、我、他》一课时,让学生们收集各种照片,用自己的方式画出照片中的人物形象,学生可以用卡-通、漫画、素描、速写等形式进行描绘,经过两节课的引导,许多学生画出了不错的作品。

4.要了解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他们在年龄、性格、修养、阅历、生活环境、作画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学生思维方式和作业面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学习过程中难免流露出年龄阶段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内容的设计,就要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和特点,多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法,如漫画、卡-通等形式,教师不要一味地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对他们进行限制,要允许作品的多样化。

二、因势利导、及时启发、促进创新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大力扶植,促其开花,促其结果。如同一命题的作业,几十张作业就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这其中有些特点,很有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出佳作的好苗头。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如何培养论文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创新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时代呼唤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已成为美术学科着力培养的核心指向。本文拟从“猎奇心理”“创新思维”“画里有话”“创新技能”等方面,浅议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与操作策略。

引言。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版)》关于美术课程基本理念其中一项就是注重创新精神,指出:“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1]”时代呼唤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已成为美术学科着力培养的核心指向。

一、猎奇心理。

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2]”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存在一种猎奇心理,他们的好奇心能让他们主动追寻到希望得到的答案。听过一节非常优秀的课――《滚动玩具》。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拿了一个雪碧瓶并把它放在了斜坡上,提问学生它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很自然地回答瓶子会滚下来,那为什么会滚下来呢?生:“因为瓶子是圆的,放在斜坡上,它就会滚动。”教师拿了一个圆形盘子放在斜坡上,结果盘子无法像瓶子那样滚动。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得出答案:因为盘子与斜坡的接触面太窄了。教师又换了接触面大的一次性水杯,结果也无法像瓶子那样滚动,却总是偏向一边,这又是怎么回事?有个聪明的学生很快领悟出来:“杯子一头大一头小,滚动起来会向一边斜。”“原来制作出一个滚动的玩具也不容易啊,你们能总结出一个滚动的玩具必须符合什么样的特点吗?”只见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这位教师没有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制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正做到了如何教“学”。因此,新奇情境的创设,好奇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只有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创新思维。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人类的精神创造。[3]”在教学《三原色三间色》这一课时,学习内容看似非常简单,就是三原色中两两搭配产生另一种颜色,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用自己精心制作的课件直接讲解、展示无疑是索然无味的,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带了三瓶彩色“饮料”来到了班级,并告诉他们今天这节课要带领大家来调制新的“饮品”,看看能否成功,学生们立即来了兴趣,跃跃欲试。我引导学生将两种彩色“饮料”混合调出新的色彩,给大家展示,并说出新的颜色之名。这样学生就自主发现了规律,了解红加黄变为橙,红加蓝变为紫,黄加蓝变为绿,学生们在动手中学到了知识,在实践中获得了结论。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画里有话。

课堂上,有位小朋友在画画时,把有太阳的天空涂成了灰色。我问他:“你怎么把晴天画成灰颜色呢?”这位小朋友很天真地说道:“虽然有太阳公公,可是天空还是很灰啊,我感觉到处都是灰蒙蒙的,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所以我就画了灰颜色呀,老师你都没有见过吗?”他想表达的应该就是我们眼里被污染的天空或有雾霾的天气,而不会像我们成人那般较真画得“像不像”,因为他们热情大胆、敢于表现,把自己既有的认知直接运用到自己的画作中,所以方能创作出构思奇特、迸发创新思维火花的.绘画作品。“孩子是本能的缪斯”,如果拿到孩子的画,我们不要觉得只是一堆颜色的涂鸦,不可去胡乱猜测这绘画里面的内容,因为从成人的视角是不能完全理解孩子画中的内心世界的。我们可以让孩子说一说这画里的故事,因为这看似混乱的涂鸦里可能蕴藏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趣味故事。

四、创新技能。

曾经有个家长问我,我家孩子总是画不圆圆形怎么办?我想说,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一年级的孩子要是能把圆画得那么好,圆规也就可以退休了,画不圆也是一种童趣、一种可爱的表现。因此,要想培养出具有独特个性的美术人才,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用儿童的眼光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创新。通过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得到发展,让每个生命个体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树立自信心。教师要真正确立起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意识,把学生塑造成具有独特内心世界和巨大生命潜能的个体。在教学《美丽的盘子》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观察盘子的特征,结合自己见过的实物,找出盘子与平时纸张的区别,结合我课前拍摄的大量素材照片,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凭空想象的压力。我在课堂示范的时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盘子的花纹和造型,接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大胆而丰富的遐想,充分给予学生自由的发挥空间。由此可见,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绘画表现能力、审美能力等多种能力,最终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技能的人。知识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阶梯,知识贫乏,就没有系统的储备。虽说创新能力离不开人的智力因素,但有高的智力不一定就有高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还取决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想象中的怪兽》这一课,教学内容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欣赏各种怪兽图片,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再让他们进行分析、讨论,结合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孩子们概括出了各种各样的怪兽造型。因此,作为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涵养,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潜质,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他们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技能。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师都义不容辞的职责,而美术作为一门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就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观,立足新课标,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使美术教育充分展现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蒋洲鸥.基于小学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3).

作者:徐莉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

相关范文推荐
  • 12-06 拜访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大全(22篇)
    在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时,我们要注意提炼和归纳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以下是一些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
  • 12-06 企业文化策划书大全(15篇)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员工的向心力,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参考以下的企业文化经典案例,可以帮助企业理清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方向。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一个
  • 12-06 教育督导员的工作总结(专业20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态度和能力的一次自我剖析和反思,并为下一个月的工作制定新的目标和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 12-06 幼儿园中班月总结表(专业19篇)
    幼儿园中班的老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针对幼儿园中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总结范文,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十我们将和九月的秋天告别
  • 12-06 艾滋病领导发言稿(精选14篇)
    写一份好的发言稿需要我们在准备阶段认真思考和筹备,确保文章的逻辑清晰、观点鲜明,并能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表达方式吸引听众的关注。通过阅读优秀的发言稿范文,可
  • 12-06 我们的中间(模板22篇)
    优秀作文的共同特点是内容丰富、观点独到,语言准确、生动,结构合理、层次清晰。优秀作文可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给人以启示和思考。写优秀作文是每个学生的追求,也是语
  • 12-06 感恩母亲的小(模板23篇)
    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增强生活的幸福感。在下面的感恩范文中,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表达了对生活和他人的
  • 12-06 四年级单元(优秀17篇)
    优秀作文不仅能够反映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还能够展现出作者的人格魅力和价值观。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片段,让我们共同品味和思考。我的家乡在鄂尔多斯,那里物华天宝、
  • 12-06 校车安全目标的责任书(实用17篇)
    岗位职责是企业内部的工作分工和职责分配的基础,对员工具有指导作用。范文九:根据岗位职责,我负责制定和执行公司的营销策略和推广计划,提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 12-06 音乐课比赛活动总结(专业21篇)
    活动总结是一个反思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活动中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阿堡寨学校“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