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供热条例心得体会(模板15篇)

供热条例心得体会(模板15篇)

时间:2023-12-20 13:46:20 作者:FS文字使者

写心得体会可以增加我们的思考深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请大家阅读以下心得体会范文,相信其中的思想和观点会给你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供热小区管理条例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供热小区的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规范供热小区的管理,维护业主的权益,国家出台了《供热小区管理条例》,并将其实施。通过研读该条例,我深刻了解到条例的重要性和实施的必要性。以下是我对《供热小区管理条例》的心得体会。

首先,规范供热小区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供热小区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续国家和建设者的辛勤劳动的成果。然而,由于一些小区管理混乱、缺乏规范,导致供热设备维护不及时、能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供热小区管理条例》的出台,明确了供热小区的管理责任,要求物业管理单位建立合理高效的供热安全管理机制,采取措施确保供热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供热小区的能源利用效率,保障居民的舒适生活。

其次,供热小区管理必须注重居民的权益保护。《供热小区管理条例》强调了业主权益的保护,包括供热设施维修费用分摊、供热运行费用公示等问题。条例的实施,使业主有了更明确的权益保障,不再随意背负高额费用。同时,小区管理也应该提供良好的服务,解决居民的合理需求,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增强小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让每一个业主都能感受到条例带来的好处。

再次,条例的实施对于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能源供应不足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能源节约与环保已经成为了国家的重要战略。供热小区作为能源消耗较大的领域,需要通过加强管理来促进能源利用的合理化。条例要求小区开展能源监测,制定节能目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提高供热设备的能效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条例对于提升物业管理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过去的管理中,一些物业公司只注重收取费用,却忽略了对供热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供热小区管理条例》规定了物业管理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要求他们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维护、抢修及技术人员的培训等。这些要求的实施,可以推动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小区的整体管理水平,为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

最后,条例的实施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努力。《供热小区管理条例》的实施不仅需要物业公司的全力配合和努力,还需要政府、业主、居民等各方共同努力。政府应该加大对小区的监管力度,加大对物业公司的管理和考核力度,确保条例的落实到位;业主和居民要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小区管理事务,树立正确的维权意识。只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合力,达到供热小区管理的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我深刻体会到《供热小区管理条例》的重要性和实施的必要性。条例的出台,对于规范供热小区的管理、保护业主的权益、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推动物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条例的实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好供热小区的正常秩序和居民的合法权益,为建设和谐社区贡献力量。

供热类心得体会

近年来,热供给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有幸参与了某热电公司的供热工作,三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供热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在这里,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对供热类工作做一番总结。

首先,供热工作对环境的治理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住户数量的增加,对于热能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而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作为供热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探索绿色能源利用的途径,提倡清洁能源的使用。例如,我所在的公司采用了热泵供热技术,有效地减少了煤炭的使用量。同时,我们还通过优化供热管网的布局和维护,降低了能量损失,达到了环保和节能的目标。

其次,供热工作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供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一方面,我们要保持供热温度的稳定性,确保居民能够在寒冷的冬季里享受到舒适的温暖。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保证供热水的清洁、卫生,有效预防水垢等问题的产生。在供热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居民的需求和反馈,根据居民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将他们的满意度作为评价供热质量的重要指标。

再次,供热工作还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热电公司是一个以技术为核心的企业,我们要具备相关工程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解决各种复杂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保证供热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我们公司,每年都会进行供热系统的巡检和维护工作,对于设备的故障和损坏,我们要及时处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和生活损失。

最后,供热工作的持续改进是不可忽视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供热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我们要积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只有通过持续学习和创新,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引领供热工作的发展。例如,近年来,我所在的公司开始尝试引入智能供热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供热效率和质量。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供热工作的一次革命性创新。

综上所述,供热类工作不仅仅是提供热能,更是对环境的治理,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技术和管理能力的要求,以及对持续改进的追求。作为一名供热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创新和改进,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做出新的贡献。

供热条例心得体会

一、背景介绍:

供热条例是指为了确保城市居民冬季取暖的基本权益,我国制定的专门法规。供热条例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对于规范供热企业的运营、加强用户权益保护、优化供热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近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当地供热办组织的供热条例宣讲会,对于供热条例的内容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

二、以用户为中心,更注重用户体验。

供热条例明确了供热企业应当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可靠、高效的供热服务。宣讲会上,专家详细讲解了条例中对于用户权益保护的规定,使我深感供热企业对于用户体验的重视。通过供热条例的实施,用户将享受到更加规范、透明的供热服务,不再担心供暖问题成为不确定因素。供热企业也将因为更加注重用户满意度而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实现双赢。

三、推进绿色能源供热,加强环境保护。

供热条例要求供热企业优先推进清洁、绿色能源的使用,减少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使用量,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会上,有关专家向我们介绍了供热企业如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节能减排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不仅可以减少对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深感,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供热条例的出台对于推进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明确责任和义务,强化监管力度。

供热条例明确了供热企业和用户的责任和义务,其中也包括了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通过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供热企业的监督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纠纷,保障用户权益。宣讲会上,主讲专家还向我们介绍了供热条例中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和问责措施,这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条例的实施将有效地约束供热企业的行为,推动行业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五、加强宣传,提升居民的法律意识。

宣讲会不仅向我们介绍了供热条例的内容,还强调了将宣传工作做好的重要性。通过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让大家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我深感,社会公众对于供热条例的知晓程度较低,出现了一些因为缺乏法律常识而无法维权的情况。因此,加强对于整个社会的宣传教育非常重要,只有让更多人了解法律,才能真正发挥法律的作用。

总结:

供热条例的实施对于推进供热行业的发展、保障用户权益、优化能源结构等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参加供热条例宣讲会,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供热条例的意义和实施的必要性。作为一名公民,应积极宣传供热条例,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也希望供热企业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共同推动城市供热事业的发展。

供热办心得体会

供热办是一项重要的公共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温暖生活,也是城市能源和环境的关键领域。在参与供热办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其复杂性和重要性。下面我将从加强协作、加强监督、提高服务质量、合理使用资源和环保建设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加强协作。

在供热办工作中,协作是至关重要的。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形成工作合力。例如供热办应与环保部门、电力部门等建立紧密联系,共同解决供热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电力消耗等问题。同时,供热单位之间也要加强协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和保证供热不间断。只有各方协作一致,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第三段:加强监督。

供热办作为公共事业,对监督机制要求极高。监督部门应加强对供热单位的监管,确保其合法合规运行。同时,人民群众也要积极参与和监督供热工作,及时反映问题和意见。监督的力度越大,供热单位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就越高。

第四段:提高服务质量。

供热办的本质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温暖的生活。因此,提高服务质量是关键。供热员工要提高岗位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加强对设备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同时,要密切关注用户的需求和意见,根据反馈及时改进工作。在服务过程中,要注重细节,体现人文关怀,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温暖和满意。

第五段:合理使用资源和环保建设。

资源是有限的,环保是永恒的。在供热办工作中,要合理使用能源和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供热单位要加强对锅炉和管网等设施的维护,确保热量损耗最低。同时,要积极推动环保建设,加强污染物的排放治理,采用清洁能源等方式,保护我们的环境。

第六段:结尾。

通过参与供热办工作,我深刻意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协作能力、加强监督、提高服务质量、合理使用资源和环保建设,是我们在供热工作中应该重视的方面。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相信我们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供热服务,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真正的温暖。

供热小区管理条例心得体会

供热小区管理条例是为了规范小区供热工作,保障居民们的温暖生活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法规。作为小区物业管理人员,我们有责任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这一条例,以更好地服务居民,为小区提供优质的供热服务。在实践中,我体会到了一些要点,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和感悟。

第二段:明确责任。

条例明确了物业管理单位的责任,要求我们加强对供热设施的监管和维护。我们应当时刻关注供热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供热质量。

此外,条例还明确了居民的权利和义务。我们作为物业管理人员,应当向居民宣传和解释条例的内容,让他们知晓自己的权益和责任。只有明确了责任,才能形成互动的良好格局,实现小区供热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段:创新服务。

随着供热小区管理条例的出台,我们对服务内容和形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以居民需求为中心,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例如,我们利用科技手段,引入智能供热系统,通过远程监控和管理,实现对供热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故障预警。同时,我们还推出了24小时服务热线,方便居民随时咨询和投诉。通过这些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提升了服务的便捷性和质量。

第四段:加强沟通。

小区供热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我们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首先,我们要与供热公司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供热设备的运行情况,共同研究解决方案,确保供热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次,我们要与居民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传达、解答居民的疑问和建议,增强居民对物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加强沟通,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小区供热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段:强化监管。

供热小区管理条例明确了政府部门对供热工作的监督责任,要求加强对物业管理人员和供热公司的监管。

我们作为物业管理人员,要虚心接受政府的监督,加强自身的自律和规范意识。我们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确保供热工作的高效运行。

在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供热小区管理条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我也明白了自身的责任和角色,将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小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热服务,为小区营造温馨宜居的环境。

条例条例心得体会

条例是指依法制定、有规定的法律性文件,它的存在和实施意义重大。近期,我所在的城市出台了一项新的条例,并根据这项条例进行了一系列规定和管理。在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条例的重要性,也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接下来,我将从条例的制定背景、执行过程、实施效果、存在缺陷和改进措施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通过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弘扬条例的精神。

首先,条例的制定背景决定了其必要性。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我们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包括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治安管理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决定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定,即条例。这些规定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环保、安全、公共交通等,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在条例的制定背后,是政府对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和负责任的态度,这也彰显了法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条例的执行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一项条例而言,立法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如何落地和有效执行。在我们的城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宣传教育、建立执法机构、制定具体操作指南等,来确保条例的顺利实施。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都要积极主动地遵守条例,自觉履行自己的法律责任。通过共同努力,条例在社会中得以广泛传播和推广,形成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第三,条例的实施效果是衡量其有效性的重要标准。随着条例的逐步实施,我观察到一系列积极的变化。首先,市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整洁度提高了,垃圾分类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次,交通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公共交通的利用率明显提高,私家车辆的增长速度得到了控制。此外,公共场所的治安状况也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这些变化充分说明,条例的实施对于改善社会环境和维护公共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条例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有的条例制定不够详细,实施中产生了一些争议和困惑。例如,关于垃圾分类的条例,没有明确界定每种垃圾的分类标准,导致一些居民无法正确操作。其次,有的执法行为不够严谨,导致执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公平的情况。例如,某些交警在执法时的态度恶劣,对违法行为采取的处理相对宽松。这些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政策和履行监管职责,确保条例得到有效贯彻。

最后,在条例的实施中不断改进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例既不能过于苛刻和僵化,也不能过于宽松和随意。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及时修订和完善条例,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提高法律意识,加强自身的法律教育,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只有通过持续的改进和不断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条例的目标,建设更加法治、和谐的社会。

总之,条例是我城市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对于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条例的制定和执行,我深刻体会到了法治社会的优越性和条例的必要性。然而,条例的制定和实施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秉持法治精神,共同努力,在合理、公正的条例下,我们的城市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和宜居。

条例条例心得体会

近日,为了更好地加强社会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宁,我国各地纷纷制定了各种条例。作为一名公民,我深感这些条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经过对条例的仔细研究和理解,我对其内涵和实施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体会。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条例的操作性、公正性、参与度、透明度以及教育引导作用进行深入探讨与思考。

首先,条例的操作性是其能否真正起到约束和引导作用的重要因素。一部好的条例应当具备可操作性,即能够贴近实际、可操作性强。以我所在的城市为例,最新发布的中央厨房餐饮垃圾管理条例规定了餐饮企业应当按规定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餐饮垃圾。这一条例的实施操作性强,通过具体的指导和要求,使得餐饮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落实相关规定。

其次,条例的公正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一部公正的条例应当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偏袒任何一方。例如,最新颁布的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条例的出台,对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条例中规定了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和义务,对于打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网络环境等起到积极作用。这充分体现了该条例的公正性。

第三,条例的制定过程应当注重公众的参与度。好的条例应当准确反映民意,充分尊重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公众对条例的认同度。例如,最新制定的防控传染病条例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公众的意见,包括在线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使得该条例得到广泛认可。

此外,条例的透明度也是评判一部条例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透明度的提高可以增加公众对条例的理解和认同,更好地推动条例的实施。例如,最新发布的网络购物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在线平台应当公开商品、服务信息,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这种透明度的提高,可以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了解商品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条例还能起到教育引导作用。好的条例应当能够影响和引导人民群众的行为,使其养成遵守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例如,最新颁布的禁止欺凌、虐待学生条例的实施,不仅使得校园内的学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同时也对整个社会形成了道德约束力,引导人们形成尊重他人、遵守法律的观念。

综上所述,条例条例对于社会管理、个人权益的保护及引导作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条例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我深感条例的操作性、公正性、参与度、透明度以及教育引导作用的重要性。相信,随着条例的进一步完善和执行,我国社会将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生活将更加安宁幸福。

供热条例心得体会

随着冬季的临近,对于居民来说,保暖问题变得尤为重要。而关于供热的问题,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来规范和推进供热行业的发展。而最近出台的《供热条例》更是对于供热行业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整顿。通过对该条例的学习和研究,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作为居民,我最为关心的当然是自己能否享受到温暖的供热服务。《供热条例》对于供暖企业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了供暖温度和供热质量,确保了居民在冬季能够享受到舒适的供热环境。此外,条例还规定了供暖企业的服务范围和服务时间,保证了供热工作能够全面覆盖社会各个领域和层级。通过这些规定,居民的供热需求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也使得供热企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我们作为居民,感受到的不仅是温暖,更是对于政府工作的认可与支持。

同时,《供热条例》对于供热企业的规范经营也有着明确的要求。条例规定了供热企业的资质要求和经营条件,强调了环保和安全的重要性。例如,条例规定供热企业应配备监控设施,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供热设备的运行安全。此外,条例还规定了供热企业要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烟尘和污染物的排放。这些规定不仅保障了居民的安全和健康,也促进了供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规范和整顿,优胜劣汰,供热企业从容应对市场竞争,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水平,也使整个供热行业更加健康和可靠。

然而,条例虽然制定出台了,但具体的执行仍然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督和落实。对于供热企业来说,要严格按照条例的要求进行运营,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供热企业的监管,确保其按照规定提供优质的供热服务。此外,还需要加大对供热行业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社会对供热行业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使供热条例真正发挥作用。

对于居民来说,我们也要提高自身的供热意识,合理使用供暖设备,节约能源。为了减少能源的浪费,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室温、加强室内保温等方式来减少取暖费用,同时也能够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此外,如果发现供热问题或者供热企业的服务质量有问题,我们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和投诉,让供热条例真正严格执行,推动供热行业的进一步理顺。

总之,《供热条例》对于供热行业的规范和整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该条例的学习和研究,我深刻认识到供热工作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也明白了供热行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供热条例不仅保障了居民的供热需求,也促进了供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作为居民也要提高自身的供热意识,积极参与监督和投诉,共同推动供热行业的发展。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创造一个更加温暖和谐的社会。

供热员心得体会

段一:引言(200字)。

供热员是一个关键的职位,他们负责确保居民在寒冷的冬季获得适宜的供热服务。作为一个供热员,我在工作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体会,我愿意与大家分享。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供热员的重要性、工作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以及工作带给我的成就感。

段二:供热员的重要性(250字)。

供热员在确保社区居民在冬季保持温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监测和维护供热设备,及时解决居民的供热问题,确保所有房间都能获得适当的供暖。供热员还负责调整供热系统的温度和压力,以适应不同的天气和居民需求。他们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

段三:工作的挑战和应对策略(350字)。

作为供热员,我经常面临各种工作挑战。供热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例如管道破损、泄漏或设备故障等。在这种情况下,我需要冷静地评估问题,并迅速采取适当措施修复设备。此外,供热员还需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例如停电或供热中断。在这些情况下,我会迅速行动,与其他相关部门合作,确保问题及时解决,以减少居民的不便。

在工作中,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我经常需要与居民沟通,了解他们的供热需求和问题。有时,居民可能情绪激动或不满意,我需要保持冷静并耐心倾听他们的抱怨,尽力解决问题。我还与供热系统的维修人员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保持紧密联系,确保我们能够共同合作以提供最佳的供热服务。

段四:工作带来的成就感(300字)。

虽然供热员的工作充满挑战,但它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每当我解决一个居民的供热问题,看到他们脸上的满意和感激之情,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通过我和居民之间的良好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建立起了与他们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此外,我还通过参加一些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课程使我处于一个更高的专业水平,能够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当我看到自己在工作中的进步和发展时,我感到非常满足和自豪。

段五:总结(200字)。

作为一个供热员,我深知自己在社区中的重要性和责任。在工作中,我面临着各种挑战,但这些挑战也带给我成就感和满足感。通过照顾居民的供热需求,我能为社区的舒适与安全做出贡献。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

供热人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从事供热工作多年的从业者,我深刻地体会到供热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冬天的寒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而供热工作则可以让人们温暖无忧。记得有一次在一座居民楼进行供热检修时,看到居民们安静、舒适地呆在自己的家中,我心中涌起了一股满满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将供热工作视为自己的使命,把居民的需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和服务水平。

第二段:技术挑战。

供热工作虽然有着重要的价值,但也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我曾经遇到过一次突发故障,导致一片小区的供热中断。当时正值严寒冬日,居民们陷入了困境。在协调人员和设备的配合下,我带领着团队进行紧急修复和排查。经过一晚的不眠不休,我们终于找到了故障的原因,并进行了有效的修复。在此过程中,我明白了技术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在极端情况下保持冷静和应对问题。

第三段:服务宗旨。

供热工作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一种服务的体现。在我看来,供热人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关注居民的需求和感受,提供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我时常会主动与居民进行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工作。有时,我还会主动帮助老年居民清理附近的积雪,或者为他们送上一些温暖的小礼物。用心服务,才能真正赢得居民的信任和满意。

第四段:持续学习。

作为一名供热工作者,我始终坚信学无止境。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每年我都会参加行业内的培训和研讨会,不仅可以学习到最新的技术理论和实践经验,还能结识到来自不同单位的同行,互相交流和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我深化了对供热工作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第五段:展望未来。

未来,我将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供热服务。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供热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除了在技术上不断提高,我还计划去学习管理知识和沟通技巧,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团队领导者,推动团队的发展和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努力,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供热服务。

供热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供热人需要有扎实的技术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要有悉心服务和关爱居民的态度。希望每一个从事供热工作的人都能够从中有所体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热管理条例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供热管理,规范供热采暖行为,维护热用户、供热单位和热源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的单位、个人和热用户,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供热,是指由热源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为热用户提供生产采暖和生活采暖用热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热源单位,是指利用自行生产的热能为供热单位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取得供热许可证,利用热源单位提供或者自行生产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热用户(以下简称用户),是指消费供热单位热能采暖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城市供热遵循统一规划、属地管理、保障安全、规范服务、促进节能环保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

第五条城市供热应当以集中供热为主,限期取消能耗高、污染重、效能低的供热方式。

鼓励研究、推广、采用建筑节能技术以及先进的供热方式、技术和设备,提高供热的科技水平和供热质量;鼓励使用清洁能源。

第六条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供热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本办法。

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的供热管理,具体工作由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依据职责负责辖区内供热相关工作。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助街道办事处开展供热相关工作。

发展与改革、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国土资源、价格监督、质量技术监督、环境保护、财政、工商、水务、公安交通、安全生产、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供热管理相关工作。

第七条市供热协会应当促进行业自律,建立行业服务、协调、激励和惩戒等机制,推进供热行业健康发展。

第八条市、县(市)人民政府对在城市供热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供热规划与建设。

第九条城市供热专项规划由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与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编制,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评审和市人民政府同意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供热专项规划由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条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应当根据城市供热专项规划同时设计和敷设供热管网。

供热管网敷设需要穿越单位、厂区或者居民小区时,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因施工造成损坏的,由建设单位予以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十一条热源建设单位在项目列入年度建设投资计划前,应当取得相应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技术论证报告书。

第十二条新建、扩建、改建供热工程,应当符合城市供热专项规划,并经市、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向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供热专项规划确定供热方案,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供热方案进行建设。

第十四条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在组织验收时,应当通知有关供热单位参加供热工程专项验收。

供热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和供热单位应当在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指导下进行建管交接。未经建管交接的,不得交付使用,供热单位不予供热。

第十五条在已建成和规划建设的集中供热管网范围内,不得批准新建、扩建自备热电厂和永久性锅炉。

暂不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采暖建筑,可以使用临时锅炉作为供热热源;在集中供热管网到达该地区并具备供热能力时,临时锅炉供热管网应当并入集中供热管网。

第十六条市、县(市)人民政府限期拆除的分散燃煤供热锅炉,应当并入集中供热管网或者经改造后使用清洁能源。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妨碍拆并网工程。

第十七条供热单位接并热负荷,应当符合供热专项规划,并具有富余的供热能力或者扩容能力。

第十八条新建、扩建、改建建筑新增供热面积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交纳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

分散燃煤锅炉并入集中供热管网,属非居民用户的,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由房屋产权人交纳,符合减免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属居民用户的,免收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由政府从收取的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中给予适当补贴。原供热设施仍用于供热的,移交给新并网的集中供热单位无偿使用。

无室内采暖系统的房屋产权人申请并入集中供热管网的,由产权人交纳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室内采暖系统由产权人出资,供热单位统一安装。

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由市、县(市)人民政府统一收取,专项用于供热工程建设。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九条新建建筑应当安装供热计量装置和室温调控装置。

供热单位负责供热计量装置和室温调控装置的选型、购置和安装,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不得向用户收取。

暂不具备集中供热条件无法使用供热计量装置和室温调控装置的新建建筑,建设单位应当预留安装位置,并将选型、购置和安装费用交存至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账户,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具备使用条件时,由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供热单位安装。

第三章供热与用热。

第二十条城市供热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未取得《供热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供热经营活动。

《供热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并实行年度检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从事供热经营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供热许可证》。

《供热许可证》的申请、受理、颁发、变更等按照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供热单位退出供热市场的,应当在供热期开始四个月前向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未经批准,不得擅自退出供热市场。

对于擅自停业、歇业、弃管以及被依法吊销《供热许可证》的,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其他供热单位临时接管。依法吊销《供热许可证》的供热单位拒不退出的,由区、县(市)人民政府依法组织清退。

第二十二条供热单位与热源单位应当在每年供热期前签订供用热合同(以下简称合同);供热单位与新建房屋用户应当在房屋交付用户使用时签订合同,供热单位与既有用户应当在用户交纳热费时签订合同。

未签订书面合同,供热单位已经向用户供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供热期的,视为供热单位与用户之间存在事实合同关系。

用户更名的,原用户应当在办理更名手续前,与供热单位结清热费;双方约定由新用户结清的,从其约定。

第二十三条用户要求终止用热的,应当在不影响其他用户用热和保证供热系统运行安全情况下,在距供热期开始六十日前与供热单位协商,签订终止用热协议。供热单位应当将终止用热协议报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热源单位、供热单位不得超负荷供热。

利用热源单位热能供热的,供热单位增加供热面积前,应当征得热源单位的书面同意。

供热单位应当直接向终端用户供热,管理到户。

第二十五条本市规划区内供热起止时间为:当年10月20日至次年4月20日。

县(市)供热起止时间由县(市)人民政府确定后公布。

未经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热源单位、供热单位不得推迟供热或者提前停热。

第二十六条在供热期内,居民用户卧室、起居室(厅)温度全天不得低于18℃,其他部位室温应当符合设计规范标准要求。

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公示相关设计规范标准。

居民用户室温检测方法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非居民用户的室内温度及其检测方法,由供用热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第二十七条供热单位应当提前做好供热系统的调试运行,按时供热,保证供热温度达到本办法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温度标准。

第二十八条供热设施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供热,需要停热八小时以上的,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应当采取张贴通知、媒体发布等形式及时通知用户,并报告市、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和政府投诉受理机构,同时立即组织抢修,恢复供热。

由于供热单位原因造成连续停热四十八小时以上,未达到本办法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温度标准的,供热单位应当向用户按日双倍退还热费。属于热源单位原因的,供热单位先行赔付,再向热源单位追偿。

第二十九条供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置测温点,定期检测用户室内温度,测温记录应当有用户签字。

供热单位工作人员入户检测室温时,应当出示供热单位的有效证件。

第三十条用户室内温度低于本办法规定最低温度或者合同约定温度的,用户应当告知供热单位。供热单位应当自被告知之时起八小时内进行现场测温,因供热单位原因未进行现场测温的,视为供热室温不达标。

供用热双方对未达标温度有异议的,用户可以向所在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时起二十四小时内进行现场免费测温,或者委托街道办事处进行现场测温。现场测温应当通知供热单位到场,供热单位未到场的,视为同意测温结论。因供热单位原因造成室温不达标的,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供热单位采取改正措施。供热单位经过整改,确定投拆人室温达标后,应当申请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现场复测。

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采取现场测温的,应当填写室温监测记录。室温监测记录一式三联,由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用户、供热单位分别留存,作为计算供热室温不达标时间的依据。

供用热双方对未达标温度没有异议的,应当对测温时点和结果共同签字确认,供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使室温达标。

第三十一条自用户告知之时起四十八小时仍未达到温度标准的,供热单位应当自收到告知之日起按照规定标准向用户退还热费。属于热源、供水、供电单位原因的,供热单位先行退还,再向有关责任单位追偿。

第三十二条分户供热用户要求停止用热的,应当在前一个供热期结束至本供热期开始二十日前向供热单位提出,供热单位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形成书面答复意见。

停止用热的用户,应当与供热单位签订停止用热协议,并交纳供热设施运行基础费。供热设施运行基础费标准按照价格主管部门确定的标准执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停止用热:

(一)未分户供热用户;。

(二)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分户改造的供热设施保修期内;。

(三)首层、顶层等可能危害相邻用户用热安全和室内公共设施运行安全的。

供热单位不得擅自设定限制停热条件。

第三十三条未经供热单位同意,用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连接或者隔断供热设施;。

(二)改动供热设施,影响供热质量;。

(三)安装热水循环装置或者放水装置;。

(四)改变热用途;。

(五)改动热计量及温控设施;。

(六)改变供热采暖方式。

用户违反本条前款规定或者损害供热设施,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四条用户有本办法第三十三条和下列情形,导致其室内温度低于本办法规定温度或者合同约定温度的,供热单位不承担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交纳热费;。

(二)盗用供热系统热水;。

(三)拒绝供热单位正常检修。

用户有本条前款规定行为给其他用户和供热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五条热价由市、县(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核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包头市供热条例

(2011年12月26日大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2012年3月30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供热用热行为,维护用户和供热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供热事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供热用热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市及区(市)县供热用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用热管理工作,具体工作可以由其所属的供热用热管理机构实施。

市及区(市)县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与供热用热管理有关的工作。

第四条鼓励和扶持供热用热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节能环保供热用热技术,推行新能源供热、集中供热和计量用热,加强供热信息化建设,提高供热用热管理水平。

第五条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供热用热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建设低能耗、低污染的供热项目,限制并逐步取消高能耗、高污染的供热项目。对在供热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供热。

第六条市供热用热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发展改革等部门,遵循统筹兼顾、合理布局、节能减排、长远与近期相结合的原则,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供热用热规划,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供热用热规划的修改,按照制定供热用热规划的程序执行。

第七条新建、改建、扩建供热工程,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供热用热规划,并报供热用热管理机构审批。

第八条建设供热工程应当先确定供热单位。供热单位确定后,建设单位应当邀请供热单位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工作。

供热工程质量保修期为两个供热用热期。保修期内发生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当履行保修义务,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其他工作由供热单位负责。

第九条供热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使用的设备、材料、计量器具(热量表)等,应当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

第十条供热工程所需资金,可以采取供热单位自筹、用户投资、吸收社会资金、利用外资、政府补助等多种方式筹集。

第十一条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向供热单位查询地下管网及其他有关供热设施情况;影响供热设施运行和安全的,建设或者施工单位应当与供热单位商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由建设或者施工单位实施。

第十二条在供热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外缘一点五米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修建建筑物、构筑物;。

(二)挖掘、钻探、打桩、爆破;。

(三)栽植树木;。

(四)堆放垃圾、杂物,排放废液;。

(五)其他影响供热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十三条在供热区域进行房屋拆迁,影响周边未拆迁房屋供热用热的,应当消除影响;被拆迁房屋的用热系统已由供热单位进行分户改造的,应当依法给予供热单位补偿。

第十四条供热经营依法实行特许经营制度。申请从事供热经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条件,依法取得供热用热管理机构的行政许可后,方可从事供热经营。

第十五条供热管理实行供热质量保证金制度。供热质量保证金用于出现用热户室温不达标,供热单位违规收费、设施故障率超标及无故停供等情况时赔偿用热户的损失。

特许经营协议期满或者供热单位退出供热市场时,供热用热主管部门应当将供热质量保证金及利息返还给供热单位。

供热质量保证金的管理办法由市供热用热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供热单位应当设立用户服务机构,向社会公开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标准、报修电话和办事程序,供热用热期内安排人员每天二十四小时值班,停止供热可能对用户造成影响的,应当及时通知用户。

供热单位应当按照供热用热管理机构的要求报送各种业务统计表及其他有关资料。

第十七条供热单位对其运营管理的供热设施,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查、维修、更新、改造,保证供热设施安全、稳定、正常运行。

供热单位不得擅自放弃供热经营权。转让、移交供热经营权,应当有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条件的受让人或者接收人,并经供热用热管理机构核准。

供热单位应当按照市人民政府的规定投保供热责任险。

第十八条供热单位应当制定供热故障应急处置预案,接到用户用热设施爆裂、漏水等报修信息后应当在三十分钟内进行抢修,并向保险公司报险,协助保险公司处理理赔事宜。发生其他突发性故障,应当及时进行抢修。对影响抢修的其他设施,应当采取合理的应急处置和必要的现场防护措施,并及时报告供热用热管理机构。

第十九条供热单位无法保障安全稳定供热,严重影响公共利益,供热管理机构协调、督促后仍无效的,经市或者区(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市或者区(市)县供热用热主管部门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供热单位对该供热单位的供热设施实施应急接管。接管期间,为保障正常供热服务所产生的费用,由原供热单位承担。

对供热单位的供热设施实施应急接管的,应当听取被接管单位的陈述申辩,并在供热范围内公告。当地公安机关、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物业服务企业等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接管运营期间,接管单位应当向用热户提供安全稳定的供热服务,对接管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单独记账,独立核算,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三章用热。

第二十条本市逐步实施以计量、温控等方式调节、计算用热量,并按照基础热费和用热量交纳用热费用的制度。

对新建建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经授权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用热设施热计量器具(热量表)和温控装置;对既有居住建筑,由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逐步进行计量用热改造。

第二十一条用户发生变更的,应当到供热单位办理更名手续;有用热费用未结清情形的,变更双方应当到供热单位结清费用。

第二十二条用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二)放掉或者盗用供热用热管网循环水、蒸汽;。

(三)从事影响供热设施检查或者维修的装饰、装修;。

(四)阻挠或者拒绝供热单位维修、抢修供热用热设施;。

(五)妨碍、阻挠经依法批准的新建和改造供热用热设施施工;。

(六)其他损害供热用热设施和影响供热用热的`行为。

第四章供热与用热的共同规定。

第二十三条供热单位与用户应当依法签订供热用热合同。供热用热合同的示范文本,由市供热用热主管部门会同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二十四条供热用热期自当年十一月五日至次年四月五日。因气温变化等特殊原因,市或者县(市)人民政府可以调整供热用热期。

供热用热期全天室内温度,居民用户卧室、客厅不得低于十八摄氏度,其他有用热设施的房间不得低于十六摄氏度;非居民用户(不含工业建筑)不得低于十六摄氏度。

对供热用热期限、温度有特殊要求的,由供热用热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第二十五条供热单位应当按照市供热用热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固定测温点,测温时应当使用符合规定并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

用户认为室内温度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可以要求供热单位测温,供热单位应当按照市供热用热主管部门的规定测温;双方对测温结果有争议的,可以向所在区(市)县供热用热管理机构或者计量技术检测机构申请复测。

因供热单位原因造成用户室温不达标的,由供热单位按照市供热用热主管部门的规定退还用户用热费用。

第二十六条供热单位不得擅自推迟、中断或者提前停止供热。

供热单位推迟、中断或者提前停止供热超过十二小时不足二十四小时的,按照停止供热一天计算向用户退回用热费用。

第二十七条用热费用的标准和交纳办法由市或者县(市)人民政府依法决定。

供热单位收取用热费用,应当取得价格主管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并按规定接受年度审验,收费时应当提供大连市服务收费统一发票,不得以用户拖欠费用等任何理由拒绝收费或者同其他收费项目捆绑收费。

用户应当及时向供热单位交纳用热费用。符合条件的困难居民用热费用补贴,按照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用户未在规定时间内交纳用热费用的,供热单位应当书面催告。经书面催告仍不交纳的,可以在未交纳用热费用的供热用热期停止供热,其中用热设施未分户的,用户应当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向供热单位交纳拆、装用热设施的材料、作业费用,由供热单位进行管线改造。因用户原因无法停止供热的,由用户补交用热费用,并应当按照供热用热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

本条例实施前,用户拖欠用热费用的,供热单位可以按照原供热用热合同约定加收违约金。但是,每年加收的违约金不得超过一个供热用热期用热费用的百分之三十,累计加收的违约金不得超过累计拖欠的用热费用。

第二十九条供热用热设施的更新、改造、维修、养护,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居民住宅用户,属于用热设施未分户的,由供热单位负责;属于用热设施已分户的,热源至锁闭阀或者热量表(包括锁闭阀或者热量表)部分,由供热单位负责,锁闭阀或者热量表后部分,作业由供热单位负责,材料由用户负责,其中使用地面辐射用热设施的,分水器和过滤网的养护由供热单位负责,更新、改造、维修和其他用热设施的养护,由用户负责。

(二)非居民住宅用户,属于按建筑面积交费的,热源至进户井(包括进户井)部分由供热单位负责,进户井后部分作业由供热单位负责,材料由用户负责;属于按表计量交费的,热源至热量表(包括热量表)部分由供热单位负责,热量表后部分由用户负责。

(三)用热设施分户改造由供热单位负责,但新增用热设施材料由用户负责。

前款所称供热用热设施更新、改造,是指供热单位统一实施的供热用热设施更新、改造。

第三十条供热单位对用热设施进行更新、改造、维修、养护,应当按照规范进行设计,使用符合标准的设备、材料、器具,严格执行施工与技术规范。

用户应当支持、配合供热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供热用热设施的检查、更新、改造、养护、维修。

第三十一条用户改动用热设施或者改变用热热量、用热用途,可以委托供热单位进行。未委托供热单位进行或者因装饰、装修等影响用热效果的,自行承担责任;影响供热用热设施运行或者其他用户用热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委托供热单位进行处理,不恢复原状或者委托供热进行处理的,供热单位可以暂停供热。

第三十二条在供热工程质量保修期内不得办理暂停用热。保修期满要求暂停用热,属于用热设施未分户的,应当在当年九月三十日前到供热单位按照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有关停止供热的规定办理暂停用热;属于用热设施已分户的,应当在当年十月二十日前到供热单位办理暂停用热。用户暂停用热应当满一个供热用热期。

已办理暂停用热的用户需要恢复用热的,应当在交纳用热费用日期截止前交纳用热费用。

用户符合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情形的,供热单位应当为其办理暂停用热或者恢复供热,不得收取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

第三十三条用户室内用热设施发生漏水等故障,对公共安全和其他住户利益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入户抢修而用户不能及时赶到现场的,供热单位应当征得用热户或者其委托人的同意,并报告公安机关,通知街道办事处或者物业服务企业,相关单位应当配合入户抢修。

供热单位工作人员在抢修过程中造成用户财产损失的,供热单位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因用户原因造成损失的,由用户承担责任。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供热用热主管部门或者供热用热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供热单位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供热运营日常检查与定期考核制度,并将定期考核情况向社会公布。对连续二年考核不达标的供热单位,责令退出供热经营。

供热用热主管部门或者供热用热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行使监督检查和查处供热用热违法行为的职权。

第三十五条供热用热主管部门或者供热用热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供热用热服务和投诉、举报处理制度,公开便民服务电话以及通讯地址、电子邮件信箱等,并设立便民服务机构和接待室,供热用热期内应当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

第三十六条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供热用热行为向供热用热主管部门或者供热用热管理机构投诉、举报。

供热用热主管部门或者供热用热管理机构在接到要求提供服务或者投诉、举报信息后,应当当场处理;不能当场处理的,应当在三日内提出处理意见。需要由供热单位处理的,供热单位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告供热用热主管部门或者供热用热管理机构,供热用热主管部门或者供热用热管理机构应当将处理情况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反馈。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的行为,由供热用热主管部门或者供热用热管理机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违反第九条规定,供热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不具有相应资质,不执行国家有关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设计单位处合同约定的设计费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罚款,对施工单位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第十二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五项规定的,责令改正,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十四条规定的,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十六条、第十八条、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以及违反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供热单位未设定固定测温点或者接到用户测温要求后不按规定测温的,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供热单位不能保证供热设施安全、稳定、正常运行,或者不按规定转让、移交供热经营权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擅自放弃供热经营权的,不得再从事供热经营。

(六)违反第二十五条第三款、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以及违反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以用户拖欠费用等理由拒绝收费或者同其他收费项目捆绑收费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第二十二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对个人可以处三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第二十九条规定,供热单位不履行供热用热设施更新、改造、维修、养护义务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九)违反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供热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处理投诉、举报信息,并向供热用热主管部门或者供热用热管理机构报告处理情况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给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涉及其他有关部门管理权限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九条供热用热主管部门、管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

(一)不按规定制定、修改供热用热规划的;。

(二)不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

(三)未建立健全供热运营日常检查与定期考核制度,未定期向社会公布考核情况的;。

(四)未按规定实行便民服务、处理投诉或者举报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条本条例所称供热用热设施,包括热电厂、锅炉房、换热站、泵站、供热管网、阀门室(进户井)、热计量器具(热量表)、锁闭阀、温控装置、室内管道、散热器及附件等。

第四十一条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根据授权,负责管理区域内的供热用热管理工作。

第四十二条本条例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大连市城市供热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供热管理条例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235号《哈尔滨市城市供热办法》已经20xx年10月19日市人民政府第8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供热管理,规范供热采暖行为,维护热用户、供热单位和热源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的单位、个人和热用户,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供热,是指由热源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为热用户提供生产采暖和生活采暖用热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热源单位,是指利用自行生产的热能为供热单位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取得供热许可证,利用热源单位提供或者自行生产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热用户(以下简称用户),是指消费供热单位热能采暖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城市供热遵循统一规划、属地管理、保障安全、规范服务、促进节能环保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

第五条城市供热应当以集中供热为主,限期取消能耗高、污染重、效能低的供热方式。

鼓励研究、推广、采用建筑节能技术以及先进的供热方式、技术和设备,提高供热的科技水平和供热质量;鼓励使用清洁能源。

第六条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供热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本办法。

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的供热管理,具体工作由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依据职责负责辖区内供热相关工作。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助街道办事处开展供热相关工作。

发展与改革、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国土资源、价格监督、质量技术监督、环境保护、财政、工商、水务、公安交通、安全生产、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供热管理相关工作。

第七条市供热协会应当促进行业自律,建立行业服务、协调、激励和惩戒等机制,推进供热行业健康发展。

第八条市、县(市)人民政府对在城市供热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供热规划与建设。

第九条城市供热专项规划由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与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编制,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评审和市人民政府同意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供热专项规划由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条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应当根据城市供热专项规划同时设计和敷设供热管网。

供热管网敷设需要穿越单位、厂区或者居民小区时,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因施工造成损坏的,由建设单位予以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十一条热源建设单位在项目列入年度建设投资计划前,应当取得相应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技术论证报告书。

第十二条新建、扩建、改建供热工程,应当符合城市供热专项规划,并经市、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向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供热专项规划确定供热方案,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供热方案进行建设。

第十四条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在组织验收时,应当通知有关供热单位参加供热工程专项验收。

供热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和供热单位应当在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指导下进行建管交接。未经建管交接的,不得交付使用,供热单位不予供热。

第十五条在已建成和规划建设的集中供热管网范围内,不得批准新建、扩建自备热电厂和永久性锅炉。

暂不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采暖建筑,可以使用临时锅炉作为供热热源;在集中供热管网到达该地区并具备供热能力时,临时锅炉供热管网应当并入集中供热管网。

第十六条市、县(市)人民政府限期拆除的分散燃煤供热锅炉,应当并入集中供热管网或者经改造后使用清洁能源。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妨碍拆并网工程。

第十七条供热单位接并热负荷,应当符合供热专项规划,并具有富余的供热能力或者扩容能力。

第十八条新建、扩建、改建建筑新增供热面积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交纳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

分散燃煤锅炉并入集中供热管网,属非居民用户的,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由房屋产权人交纳,符合减免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属居民用户的,免收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由政府从收取的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中给予适当补贴。原供热设施仍用于供热的,移交给新并网的集中供热单位无偿使用。

无室内采暖系统的房屋产权人申请并入集中供热管网的,由产权人交纳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室内采暖系统由产权人出资,供热单位统一安装。

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由市、县(市)人民政府统一收取,专项用于供热工程建设。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九条新建建筑应当安装供热计量装置和室温调控装置。

供热单位负责供热计量装置和室温调控装置的选型、购置和安装,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不得向用户收取。

暂不具备集中供热条件无法使用供热计量装置和室温调控装置的新建建筑,建设单位应当预留安装位置,并将选型、购置和安装费用交存至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账户,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具备使用条件时,由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供热单位安装。

第三章供热与用热。

第二十条城市供热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未取得《供热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供热经营活动。

《供热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并实行年度检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从事供热经营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供热许可证》。

《供热许可证》的申请、受理、颁发、变更等按照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供热单位退出供热市场的,应当在供热期开始四个月前向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未经批准,不得擅自退出供热市场。

对于擅自停业、歇业、弃管以及被依法吊销《供热许可证》的,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其他供热单位临时接管。依法吊销《供热许可证》的供热单位拒不退出的,由区、县(市)人民政府依法组织清退。

第二十二条供热单位与热源单位应当在每年供热期前签订供用热合同(以下简称合同);供热单位与新建房屋用户应当在房屋交付用户使用时签订合同,供热单位与既有用户应当在用户交纳热费时签订合同。

未签订书面合同,供热单位已经向用户供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供热期的,视为供热单位与用户之间存在事实合同关系。

用户更名的,原用户应当在办理更名手续前,与供热单位结清热费;双方约定由新用户结清的,从其约定。

第二十三条用户要求终止用热的,应当在不影响其他用户用热和保证供热系统运行安全情况下,在距供热期开始六十日前与供热单位协商,签订终止用热协议。供热单位应当将终止用热协议报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热源单位、供热单位不得超负荷供热。

利用热源单位热能供热的,供热单位增加供热面积前,应当征得热源单位的书面同意。

供热单位应当直接向终端用户供热,管理到户。

第二十五条本市规划区内供热起止时间为:当年10月20日至次年4月20日。

县(市)供热起止时间由县(市)人民政府确定后公布。

未经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热源单位、供热单位不得推迟供热或者提前停热。

第二十六条在供热期内,居民用户卧室、起居室(厅)温度全天不得低于18℃,其他部位室温应当符合设计规范标准要求。

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公示相关设计规范标准。

居民用户室温检测方法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非居民用户的室内温度及其检测方法,由供用热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第二十七条供热单位应当提前做好供热系统的调试运行,按时供热,保证供热温度达到本办法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温度标准。

第二十八条供热设施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供热,需要停热八小时以上的,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应当采取张贴通知、媒体发布等形式及时通知用户,并报告市、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和政府投诉受理机构,同时立即组织抢修,恢复供热。

由于供热单位原因造成连续停热四十八小时以上,未达到本办法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温度标准的,供热单位应当向用户按日双倍退还热费。属于热源单位原因的,供热单位先行赔付,再向热源单位追偿。

第二十九条供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置测温点,定期检测用户室内温度,测温记录应当有用户签字。

供热单位工作人员入户检测室温时,应当出示供热单位的有效证件。

第三十条用户室内温度低于本办法规定最低温度或者合同约定温度的,用户应当告知供热单位。供热单位应当自被告知之时起八小时内进行现场测温,因供热单位原因未进行现场测温的,视为供热室温不达标。

供用热双方对未达标温度有异议的,用户可以向所在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时起二十四小时内进行现场免费测温,或者委托街道办事处进行现场测温。现场测温应当通知供热单位到场,供热单位未到场的,视为同意测温结论。因供热单位原因造成室温不达标的,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供热单位采取改正措施。供热单位经过整改,确定投拆人室温达标后,应当申请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现场复测。

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采取现场测温的,应当填写室温监测记录。室温监测记录一式三联,由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用户、供热单位分别留存,作为计算供热室温不达标时间的依据。

供用热双方对未达标温度没有异议的,应当对测温时点和结果共同签字确认,供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使室温达标。

第三十一条自用户告知之时起四十八小时仍未达到温度标准的,供热单位应当自收到告知之日起按照规定标准向用户退还热费。属于热源、供水、供电单位原因的,供热单位先行退还,再向有关责任单位追偿。

第三十二条分户供热用户要求停止用热的,应当在前一个供热期结束至本供热期开始二十日前向供热单位提出,供热单位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形成书面答复意见。

停止用热的用户,应当与供热单位签订停止用热协议,并交纳供热设施运行基础费。供热设施运行基础费标准按照价格主管部门确定的标准执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停止用热:

(一)未分户供热用户;。

(二)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分户改造的供热设施保修期内;。

(三)首层、顶层等可能危害相邻用户用热安全和室内公共设施运行安全的。

供热单位不得擅自设定限制停热条件。

第三十三条未经供热单位同意,用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连接或者隔断供热设施;。

(二)改动供热设施,影响供热质量;。

(三)安装热水循环装置或者放水装置;。

(四)改变热用途;。

(五)改动热计量及温控设施;。

(六)改变供热采暖方式。

用户违反本条前款规定或者损害供热设施,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四条用户有本办法第三十三条和下列情形,导致其室内温度低于本办法规定温度或者合同约定温度的,供热单位不承担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交纳热费;。

(二)盗用供热系统热水;。

(三)拒绝供热单位正常检修。

用户有本条前款规定行为给其他用户和供热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五条热价由市、县(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核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公布热价组成。

第三十六条居民用户和非居民用户热价应当分别核定。

住宅、居民自用车库、社区公益用房、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用房执行居民热价。

除本条第二款规定外的非住宅及利用住宅从事经营活动的,执行非居民热价。

第三十七条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对热电联产、区域锅炉、分散锅炉供热的社会平均成本进行监审,并对供热燃煤到场价格、质量进行监测。

供热单位应当于每年二月末前,将上一年度经专业机构财务审计后的供热成本财务会计报告报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兼营物业、房管等业务以及同时经营热源生产和热力转供业务的供热单位,应当将供热成本单独核算。

第三十八条热价低于供热成本致使供热单位经营亏损,或者供热燃煤到场价格变化超过百分之十的,供热单位可以向市、县(市)价格主管部门提出热价调整建议,市、县(市)价格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热价调整意见。热价低于供热成本不能及时调整,影响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对供热单位实行财政补贴。

第三十九条热费由房屋产权人或者公有住房承租人交纳;新建房屋未交付购房人使用前的热费,由建设单位交纳。

第四十条实行热计量的用户,热费按照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交纳。具体标准由市、县(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核定。

文化、教育、体育等公益性设施及地下停车场应当逐步实行计量收费。

第四十一条未实行热计量的用户,热费按照房屋使用面积交纳。使用面积包括套内使用面积,有供热设施的阳台面积和没有供热设施、与供热房间没有硬隔断的阳台面积。

有供热设施的楼梯间、走廊等公共面积按照用户房屋使用面积比例分摊。用户房屋存在坡屋顶时,顶板下表面与楼面的净高低于1.2米的空间不计算使用面积,净高在1.2米至2.1米的空间按二分之一计算使用面积,净高超过2.1米的空间全部计入使用面积。

非居民用户按照使用面积计收热费的,层高超过3.2米的,每超过0.1米,加收基本热价的百分之三,保护建筑加收至百分之百为止。

第四十二条新建房屋在供热期间进户的,供热单位应当按实际供暖月向用户收取热费。当月20日至下月20日为一个供暖月,在供暖月内,十五日(含十五日)以内收取半个月热费,十五日以上收取一个月热费。

第四十三条供热单位向用户收取热费,应当遵守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不得拒收热费。

用户应当按照规定交纳热费,逾期未交纳热费的,供热单位可以向用户发出催交通知书,用户自收到催交通知书满十五日仍未交纳的,供热单位在不损害其他用户的用热权益情况下,可以对其限热或者停止供热,并向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用户逾期未交纳热费或者拒不交纳热费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

第四十四条供热单位需退还用户热费或者实行热计量用户按照规定需补交热费的,应当在每年供热期结束后一个月内结清。

第四十五条热源厂及主干线出厂第一个阀门以内的供热设施设备由热源单位负责更新改造、维修养护。

热源厂主干线出厂第一个阀门至用户入户管网及楼内共用供热设施的更新改造、维修养护由供热单位负责,所需费用由供热单位承担。

居民用户室内供热设施的维修养护由供热单位实施,供热单位不得另行收取费用。居民用户室内供热设施的更新改造委托供热单位实施,费用由供热单位按照成本价格向用户收取。

供热工程保修期内,发生工程质量问题的,由建设单位按照规定承担维修责任。

第四十六条供热单位应当从热费中按照规定比例提取共用供热设施更新改造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项用于供热设施更新改造。

第四十七条用户应当对其室内供热设施履行安全使用义务。发生故障时,用户应当及时通知供热单位,供热单位应当在三十分钟内到达现场,采取措施组织抢修。

第四十八条在城市供热设施地面及地下安全保护范围内进行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当征得供热单位同意并确定保护措施。施工中造成供热设施损坏的,由施工单位承担修复责任,并赔偿损失。

第四十九条房屋征收前,征收范围内需拆除热源等共用供热设施的,应当征求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意见;涉及未征收房屋供热的,应当提供替代热源。

第五十条供热单位应当建立供热设施档案。

新建供热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将竣工资料移交给供热单位。

分散供热锅炉拆并网或者移交供热设施,原供热单位应当将相关供热设施技术资料、管理档案移交给新供热单位。

第六章供热保障。

第五十一条建立并完善供热保障机制,保证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用户和市、县(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确定的特殊群体的用热。

供热保障资金纳入市、区、县(市)年度财政预算,专项用于支付供热保障家庭的热费。

第五十二条建立供热风险防范机制。市、区、县(市)年度财政预算中应当安排预备资金,用于应对供热突发事故。

市、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实施供热应急预案,指定专业技术力量强的供热单位作为区域应急抢险救援单位。出现重大突发性供热事故,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调动应急抢险救援单位,应急抢险救援单位不得拒绝。

供热单位应当制定并完善本单位的供热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抢险队伍,配备应急抢修设施设备,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第五十三条实行供热质量保证金制度。取得《供热许可证》的供热单位,应当按照省规定的标准向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账户存入供热质量保证金。

第五十四条按照本办法规定,供热单位应当向用户退还热费未退还的,由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从供热质量保证金中直接向用户支付。

发生本条前款规定情形的,供热单位应当在三十日内补齐供热质量保证金。

第五十五条供热单位经批准退出供热市场的,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退还供热质量保证金。

第五十六条实行供热单位综合信用评价制度。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供热单位在从事供热经营活动中履行责任和义务等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

区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及街道办事处负责市区内供热单位综合信用信息的收集、认定、录入等工作,具体评价办法按照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县(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本辖区内供热单位综合信用评价办法。

第五十七条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依法处理。

供热单位和用户应当协助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调查和配合取证。

第五十八条供热经营活动出现矛盾纠纷时,当事人可以申请调解、依据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申请调解的,由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或者个人协调解决;市区内出现跨区重大矛盾纠纷的,由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九条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未征得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新建、扩建、改建供热工程的,责令停止建设,处以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二)未按照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供热方案进行建设的,责令停止建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拆除,处以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供热工程投入使用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供热工程合同造价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的罚款。

(四)未征得供热单位同意,在城市供热设施地面及地下安全保护范围内进行施工,造成损坏的,责令停止施工,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条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未取得《供热许可证》擅自从事供热经营的,责令停止违法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二)拒不与用户签订合同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三)供热设施超负荷运行的,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四)擅自推迟供热或者提前停热的,按照推迟供热或者提前停热日数退还用户热费,并处以等额罚款。

(五)停热八小时以上未及时通知用户的,处以五千元罚款;供热设施发生故障,未及时组织抢修恢复供热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六)未按照规定对居民室内供热设施进行维修、养护的,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七)未按照规定提取共用供热设施更新改造资金的,责令限期提取;逾期不提取的,处以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一条用户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区、县(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连接或者隔断供热设施;改动供热设施,影响供热质量;安装热水循环装置或者放水装置;改变热用途;改动热计量及温控设施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盗用供热系统热水的,处以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二条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一)擅自变更经批准的城市供热专项规划的;。

(二)违法确定建设工程供热方案的;。

(四)接到举报、投诉不及时受理,或者发现违法行为未及时查处的;。

(五)违反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检测供热计量产品,增加供热单位负担的;。

(六)未履行本办法规定其他义务的。

第九章附则。

第六十三条本办法自20xx年10月25日起施行。市人民政府1995年9月28日发布的《哈尔滨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和市人民政府20xx年1月15日发布的《关于修改〈哈尔滨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的决定》同时废止。

青岛市供热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劳动监察,是指劳动行政部门对与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以及社会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相关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劳动监察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劳动监察工作。

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劳动监察工作。

第五条各级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六条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行政部门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监察职责。

第七条市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市南、市北、四方、李沧等四区内的市属用人单位及其分支机构、外商投资企业及相关单位的劳动监察。市南、市北、四方、李沧等四区劳动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前款规定以外的用人单位及相关单位的劳动监察。

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和各县级市劳动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本市用人单位及相关单位的劳动监察。

单位所在区域的确定,以其注册登记地为准。

第八条劳动监察的内容包括:。

(一)建立劳动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招用劳动者的情况;。

(三)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

(四)支付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规定的情况;。

(五)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支付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的情况;。

(六)社会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

(七)劳动安全卫生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

(八)劳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九条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有关规定;。

(二)检查用人单位及相关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三)受理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的举报和投诉;。

(四)查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监督检查职责。

第十条劳动监察人员应当熟悉劳动业务,熟练掌握和运用劳动法律、法规知识,并经培训合格。

第十一条劳动监察人员执行公务,行使下列职权:。

(一)向被检查单位了解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三)发现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责令改正或下达劳动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

第十二条劳动监察人员承担下列义务:。

(一)依法履行职责,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二)不得泄露案情和有关的商业秘密;。

(三)不得泄露举报人情况。

第十三条市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直接对所有用人单位及相关单位进行检查,或者会同当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检查。

市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将其管辖的对用人单位及相关单位的劳动监察委托下级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各区、县级市劳动行政部门对其管辖的用人单位及相关单位的重大劳动违法案件,可以提请市劳动行政部门查处。

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监察机构负责劳动监察的具体工作。

第三章监察程序。

第十四条劳动监察采取日常巡视检查、专项检查、案件专查等方式进行。

第十五条劳动监察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一)有两名以上劳动监察人员,持执法证件共同进行;。

(二)告知被检查单位检查的内容、要求和方法;。

(四)对违法行为经审查确认,登记立案;。

(五)调查取证;。

(六)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并制作处理决定书;。

(七)在七日内将处理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第十六条被检查单位及其责任人应当对劳动监察询问通知书或劳动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据实做出书面答复或报告。

第十七条办理劳动监察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结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结案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或劳动监察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第十八条劳动监察人员与被检查单位或劳动者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形式申请他们回避。

劳动监察人员的回避,由劳动监察机构负责人决定;劳动监察机构负责人的回避,由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人决定。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阻挠劳动监察人员依法行使劳动监督检查权的;。

(二)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

(三)拒绝提供有关情况、资料的;。

(四)拒绝执行劳动监察询问通知书或劳动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的;。

(五)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

前款所列行政处罚,可由劳动行政部门委托劳动监察机构实施。

第二十条劳动监察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

(二)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的;。

(三)泄露检查中知悉的单位商业秘密的;。

(四)泄露举报人情况的。

第二十一条劳动行政部门、劳动监察机构及其劳动监察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被检查单位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供热类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热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我作为一个供热设备主管在工作中,有着深刻的感悟和体会。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下我在供热领域的心得体会。

首先,供热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至关重要。供热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不仅会影响热力的供应,也会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困扰。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关注设备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工作。只有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提供稳定、高效的供热服务。同时,我们还要定期清洗和更换设备中的滤网、过滤器等部件,防止灰尘和杂质的堆积。只有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才能确保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在供热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供热设备的不安全使用不仅会威胁到设备本身的正常运行,更会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定操作,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在设备进入运行状态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没有任何故障。同时,我们还要保证供热设备的防火措施完善,定期清理工作场所的杂物,并做好消防设施的维护工作。只有保证供热设备的安全性,才能让人们安心使用热力。

此外,供热领域还需要注重能源的合理利用。能源的高效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居民的能源消费,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们应该积极推行节能减排的政策,提高供热设备的能源利用率。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热泵技术、余热回收等,有效利用废热和余热资源。在供热过程中,我们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供热温度,避免能源的浪费。只有在节能减排上下足功夫,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后,我们供热从业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供热技术在不断发展和更新,我们必须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的供热技术和方法。同时,加强与其他从业人员的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和技巧,共同提高供热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我们还要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供热服务的方式和流程。只有不断学习和改进,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提供更好的供热服务。

总结起来,供热设备的维护保养、安全问题、能源利用和不断学习都是我在供热领域的心得体会。作为一名供热设备主管,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供热服务。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促进供热事业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
  • 12-20 学校的会议通知(实用24篇)
    学校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地方,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学校是我们青春的见证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学校回忆,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
  • 12-20 防火会议心得体会总结范文(15篇)
    总结是一种整理思绪、提炼核心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总结是对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有利于发现问题和提高效率。写一篇完美
  • 12-20 开展开学第一课的活动总结(优质12篇)
    通过活动总结,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对以后的活动起到指导作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活动总结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帮助大家写出更好的总结。
  • 12-20 地理教学反思总结与改进大全(21篇)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和提高的必经阶段,不应被忽视。在教学反思的道路上,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改进。伴随着新年的临近,本学
  • 12-20 长征馆心得体会总结范文(18篇)
    总结范文是对我们在一段时间内付出努力和劳动的一种激励和回馈。以下是一些写作优秀的总结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近日,我所在的大学团学组织举办了一场名
  • 12-20 铁路线路的安全心得体会总结(精选17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录、回顾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启示和帮助。接下来的范文是一些写得十分出色的心得体会,相信能给您提供一些撰写
  • 12-20 真实的较量心得体会(实用13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过往所经历的事情的感悟和领悟的总结。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电影,作为一种集合了视觉、听觉及情感体验的艺术
  • 12-20 防艾活动策划案(模板20篇)
    在活动策划过程中,需要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配合,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活动策划范文中的成功案例,既是学习的对象,也是我们的榜样和鼓励。一、活动主题:爱与生命同在,
  • 12-20 工伤认定申请书申请事项(通用18篇)
    申请书是一种书面材料,用于向相关机构或组织提交申请,表达个人或团体的意愿和需求。这些更多申请书范文是经过专家审核和优化的,可以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指导。
  • 12-20 建筑学术讲座心得体会(专业20篇)
    这段时间的心得体会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案例,供大家阅读和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人生会面临许多挑选,当你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