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教学研究论文(优质21篇)

教学研究论文(优质21篇)

时间:2023-11-24 06:34:51 作者:笔砚 教学研究论文(优质21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本,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的方向和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范文范本可以是各种题材的作文、文章、演讲稿等,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范文范本的写作风格多样,可以是优秀的、经典的,也可以是新颖的、有创意的。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不妨参考一下下面这些范文范本,相信会给您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当前除了一些理工类院校和知名高校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革外,其他高校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仍较多地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填鸭式”。高等数学主要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内容多、抽象性给高等数学的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不少授课教师只是单纯地把书本上的定理、例题讲解完毕,缺乏对所讲解命题的由来、实用性进行介绍。这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高等数学的精髓,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严重。

高等数学不同于初等数学的一点在于,它是符号化、数字化的逻辑,更加抽象复杂。比如微积分的基础———极限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直观上很难体现,无穷大量和无穷小量也与现实有所脱节,微积分的讲解也只是单纯的介绍微分在经济学边际分析中的作用,以及积分在求解面积时的应用。与之相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更强调授课内容与现实场景的结合,将数学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讲授数学是如何在物理学、经济学、生物学甚至考古学方面的应用。学生通过老师讲解和做题真切的了解到数学是什么,以及数学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三)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与通过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来完成教学目的的课程不同,数学教学更多地是通过推理演绎和教师的板书来完成。有条件的高校在高等数学的课堂上开设数学建模和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学分析等课程,而众多高校仍只是通过教师讲授模式完成教学任务。数学本身的复杂性、逻辑性和严密性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倍感迷惑,尤其是在初等数学向高等数学学习的过渡时期,这种迷惑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更深层次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高等数学的课堂上缺乏必要的互动和思考;对所谓的期末考试也只是抱着“六十分万岁”的应付心态。

二、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率的改革之路。

(一)应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

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授课方法,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带进课堂,引导学生不断思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样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一问题;将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与生活中的一些实践结合起来,如在讲解线性代数的过程中可以将gps定位系统的发展和演变作为介入点,介绍线性规划在定位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讲授微积分的过程可以将同经济学研究的成本———收益分析相结合;教授极限和收敛性等问题时可以援引中国古代数学家所说的“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案例;还可以在讲授某一知识点时对其创立者的趣闻轶事以及研究过程进行简述,以活跃课堂氛围,等等。只有让学生真正了解到数学的魅力和作用,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热情。

(二)保障数学的基本课时,适当延长高数教学时间。

合理安排大学各年级的基础课程,将一些非基础的课程设为选修,从而为高等数学的教学腾出必要的课时;鼓励班级组建高等数学学习小组,由授课老师定时或不定时地对学习小组进行指导,加强学生在课余时间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强化对高等数学课程的考核,严惩考试作弊行为,奖励成绩优异者,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对于某些需要高等数学作为研究工具的学科而言,应在大一之外的其他学年适当增加高层次高等数学的学习任务。

(三)强化对高等数学的重视,优化高等数学教学的软硬件设施。

各高校的教学和研究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高等数学课程的重视,增加对高等数学教学人员的引进,不断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引入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分析软件等基础教学工具;在一定条件和科研需求情况下,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和数学分析课程,强化学生对数学实用性和基础性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期举行院、校等级别的数学建模及分析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于成绩优异者可给予部分物质和精神激励。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一方面,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在高考时的数学分数来分班,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选用低难度教材,简化教学内容,降低授课速度,增加教学课时和训练量,为这部分学生打好高等数学的学习基础,鼓励学生自学高难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班级,有些学生虽然高中时数学成绩一般,但其对高等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低难度的高等数学显然会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应鼓励其遵循自身学习兴趣。

讲授高等数学重在讲授数学的思维方法,对于大学新生而言,怎样在这第一堂课中将高等数学的魅力、重要性和基础性作用展现给学生是尤为重要的。因此,高等数学的授课教师应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认真备课,强化专业技能,并关注高等数学的研究和应用方向,以便在第一堂课中消除学生对高等数学的恐惧感,培养起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作者:王昀单位: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

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陈旧。

很多中职的数学教学,主要是讲一些很经典陈旧的内容,这些比较简单、陈旧的经典数学理论远远不能满足新技术发展对数学知识的需求,这样的教学内容与培养高技术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

2.教学方法死板。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空间思维的培养,借助立体作图展示效果会更加明显,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会对数学教学有很大帮助。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设施设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很多教室都开始使用投影仪,但在中职院校中真正使用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学校非常少,还是在用几十年前的古老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用笔在黑板上板书,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率。

3.学习评价标准偏颇。

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很多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中,虽然教学目标也能体现培养实践能力,但是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时,依然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对学生的引导方向就会发生根本性的错误,在这样的评价系统下学生很难重视对动手能力的培养,他们只注重学习书本的理论知识。

4.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特别依赖老师的讲解,在课堂上也很难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的往前走,大都思想懒惰,学习数学的思维意识不强,尽管在课堂上有很多听不懂的地方,在课后还不会主动查漏补缺。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相当不认真,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人数是少之又少,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复习、不做作业,有些做完的同学也大都是抄袭完成。造成学生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基础弱、学习方法不当、没有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在面对自己能解决的运算问题时可能还有点积极性,在面对自己没有思路的复杂数学问题时就不再愿意动脑子。学生应对考试也主要是靠死记硬背。

5.教师缺少进步的动力。

由于很多中职班没有升学压力,所以老师不用担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根本就没有什么要将学生教好的强大的动力。即便很多数学老师是师范院校数学专业的毕业生,但大部分老师对学生都不够用心,也没有将自己的知识根据专业需要传授给学生,教的都是非常浅显的内容,并且很多教师只是为了上完课而教学,没有想探究学问的意识。

1.编写校本教材,让教学内容灵活实用。

现行的中职数学教材,自从4年前就开始使用。这套教材的内容有一部分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教科书的一部分内容难度较大,针对中职学生需要的内容不够充分,很多学生能够掌握其中简单的内容都很难做到。这种情况,我们中职学校和数学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积极改进中职数学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根据学生的基础特点和专业需要,精选一些传统的教科书的内容,再增加一些可以和实践相联系的简单内容,使学生能够把知识很好的和实践结合,能够轻松的入门,并在意识到所学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编写数学校本教材时,要充分考虑专业的需要和学生的基础。建筑类的专业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立体几何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样可以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电子类的专业,更应该较多的教给他们三角函数的内容,因为这种函数在物理和电子学习中用处非常大;计算机类的专业,应该重点学习一些算法,框图之类的数学知识;对于财经类的专业,应该重点学习一些数学函数,对于学习经济知识非常重要。编写并合理使用适合本校专业和学生基础特点的校本教材,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会使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自身的技能掌握更有帮助。

2.改变教学方法,让课堂轻松有趣。

因为数学本身就是很枯燥无味的学习过程,加上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学习中总是遇到很多难以想象的问题,如果没有很好的兴趣做支撑,在面对这些困难时学生总是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甚至会回避这些数学问题。所以,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应该在遵循以人为本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寻找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充满快乐。老师能够在课堂上增加很多有趣的数学内容或者方法,唤起学生心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就会彻底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学习数学的状况。在学生肯发挥自己积极的力量主动学习数学时,其学习效率就会明显提高。

3.完善评价体系,让学生建立自信。

因为各个专业对数学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在制定数学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时,应该根据针对不同的专业的需要制定不同的评价方法,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在制定数学学科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态度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尽量使学习评价体系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避免因评价体系的不当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4.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执教务能力。

中职学校要把数学教师的师资培训当做重点工作来抓,只有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提升,业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教师才会对教学工作更加重视,才会以满腔的热情和负责人的态度面对教学工作。也只有这样,中职数学教学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即为培养更多优质实用的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

作者:杨彩苹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

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从数学课堂的开头做起,也就是说教师从课程的导入环节就要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这样才能够在课堂开端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导入环节中,导入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最终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数学的情境导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开启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推动学生进一步探究。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欲望,唤醒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因此,设计出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能够为数学课堂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或是媒体导入法等等,结合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宜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的方法,灵活地进行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入环节的作用。

二、在情境创设中注重强调实践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实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教学目的。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设计也要注重提高其实践能力。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中就能够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在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感受其奥秘,从而使学生顺利地获取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的学习要注重其实用性,保证学生学到最有用的数学,学习到最有价值的数学。为了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创设出更加贴近生活,更富有情趣的数学学习情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较好应用所学数学知识的意识。确保学生能够灵活地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目的。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也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情境需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有益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对于学生而言,只要是有趣的东西就想亲自去体验和感受一下。我们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情趣化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熟悉的生活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活动,或是探究方式,亲自投身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之中,使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让学生觉得是一种享受。教师在教学中的责任就是要给学生创设这种能够使学生感兴趣的、又富有挑战性的容易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好胜心理的情境。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学的主要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或是根据数学知识创造一个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多媒体让学生亲自感受动态化的教学情境,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环节活泼起来,快速地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产生获取知识及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四、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

数学最初从哪里来,最后还要回到哪里去。源于生活的数学知识,最终来要应用于生活之中,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考虑到学习的内容还要顾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心理变化规律,设计出能够较好涉及学生生活实际的、富有强烈趣味性的和教学意义的情境。也就是要将学生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在生活实例中找到原型,进行结合。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无处不在,体验到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程度,在心底逐渐重视和努力学习数学。

五、探究性教学原则要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加以体现。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组织及引导者课堂的主体———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吸取他人的一些经验和总结,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数学教学的形式要趋于学生自主化的探究和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创设出更加适合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和学习因素等,确保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找到最适宜自己学习的数学探究方法。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尽办法来为学生创设探究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知识掌握的渴望。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灵活地进行教学情境地设计和实施,以便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

作者:邓东勇单位:广东省惠州市第五中学。

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最早由美国教育家加涅提出,他认为“适应性教学这一术语通常指恒定地监控着学生的进步,并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变换教学内容的材料和管理系统。”适应性教学法强调的是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知识结构等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调节教学过程,使教学成为一种动态生成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二、适应性教学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策略探索。

适应性教学策略的设计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学生的发展:第一个方面是学生的知识结构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发展。第二个方面是通过教学的灵活处理来满足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个性差异。“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入门的向导”,要使高职学生喜欢数学,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爱学、善学。

2.1适应高职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动机。

高职学生由于其生源特点,注定了他们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缺乏自觉性,对数学的学习充满畏惧,对前途迷茫,心理常处于矛盾、不安磑态,因此适应性教学策略中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激发学习动机,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面引导。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狠下功夫,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教学,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定理、复杂的演算,转化为易于理解、生动有趣的语言,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

(2)赏识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因此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多用赞赏、鼓励的语句,可以让学生在点滴的鼓励中获得学习的动力。

(3)与学生交心。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给人的感觉是高高在上,威严不可侵犯的刻板教书匠,这在心理上多少让学生与教师产生距离,从而影响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喜爱,为此,我们要改善这种种状况,使教师在课堂上是受人尊敬的老师,课下是学生的朋友,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之余和学生多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不解的问题、生活中的难题,从而及时给予他们帮助,通过交与学生交心,教师也能随时了解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法、进度。

2.2适应高职院校专业课程需要和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动机。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推理、演算等方面的技巧练习,对知识应用于专业及解决实际问题重视不够,让学生误认为学习数学没有多大的用途,从而造成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感兴趣,以至教师难以教学,为解决这种问题,需要从专业需求出发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使学生所学内容既满足专业需求,又能保证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教学过程中对内容的选择在充分考虑专业需求的前提下,降低难度,谈化理论证明,科学安排时间,并在授课时引入专业、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如股票曲线问题、房屋出租问题、“谷贱伤农”说法问题、牛奶包装问题等。这此实例的讲解不仅教会了学生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极积性和主动性,同时相关实际问题的讲解,体现了数学为专业和实际服务的宗旨。

2.3适应未来需要,培养自学能力。

在知识信息量激增,知识老化的周期缩短的今天,要把繁杂的各种知识只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老子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想帮助他人解决难题,还不如传授给他人解决难题的方法。因此数学的教学应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重点,教学过程中注重学法指导这一环节,采取日常教学渗透、专题讲座、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5实施分层教学。

高职学生由于其生源的多样性,导致学生基础相差较大,因此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重目标的课堂教学设计路线,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授课过程中实行同步授课、目标分层、作业分层、考核分层。问题的设置、例题习题的选择与各个目标匹配。高职数学的适应性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理念,这一方法的实施不仅使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转向为激励、点拨、引导式教学,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是一种适合高职数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作者:叶菊芳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研究论文年全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从教学内容上来说,适应广泛的教学需求,面向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局限在现有的教学内容中,实现有效的教学活动拓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英语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方面都有重要的教学作用,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掌握基本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实践的参与锻炼英语学习的能力,在高中阶段更注重对能力的培养和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升。教师应该善于把握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充分的做好教学准备,广泛的收集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突破教材的局限性,注重对课堂教学内容实用性的提升。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重视教学效率。

在教学手段上,掌握农村教学环境,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尽管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有限,但是教师仍旧需要不断的进行教学探索创新,提升教学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善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将学生的参与性调动起来,通过分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学习小组,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农村教学的英语学习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三、注重教学反馈的实现,深化教学效果。

善于做好教学总结和教学反馈,注重教学效果的巩固和吸收,提升教学实践水平,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入有效的开展。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通过课后复习任务的布置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课堂内容的学习效果,在考核的方式上体现灵活性的特点,注重在各个方面上对学生的引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侧重点的进行教学设计,实现对教学成果的长效性的保持。教学总结和教学反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调整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充分了解,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对课程设计进行丰富,具有针对性计划性的推动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保障教学效果的深化推进。

四、结论。

农村教学英语教学体现的整体性和规划性的特点,在课程内容上面向现代教学发展需求,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积极的创新,实现对教学成果的巩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教学节奏,实现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引导,实现良好的教学衔接。在教学衔接中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注重对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英语教学衔接工作的日渐完善,促进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和综合能力。

教学行动研究论文

所谓的数据挖掘,具体指的就是在海量且模糊随机数据当中提取出隐含其中,同时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与知识过程。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教育教学当中,可以对海量数据予以深入挖掘与分析,进而获得数据当中所隐含的潜在信息内容,更好地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决策提供有力支持[1]。

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

2.1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应用。

高等院校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教务管理部门会在学期期末测评学员领导与任课教师的教学思想、态度以及教学方法等,并且根据最终的评分结果来明确教师的教学质量。然而,受评价人员对标准理解以及把握程度的影响,学生评价仍存在随意性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导致评分结果很难对教学效果进行真实地反映,因而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评估。但是,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教学质量评估方面,通过对关联规则算法的合理运用,可以将教学质量评价当中的不同指标权重系数进行设定,并通过apriori的算法来扫描数据集,在数据挖掘的作用下,获取学历、年龄以及职称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同样也可以获得教学质量和方法的关系[2]。为此,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就可以将获得的规律应用在教学管理实践当中,合理地设置督学小组并制定出听课制度,将教学课堂教学的质量真实且客观地反映出来,实现高校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2.2课程体系结构的有效完善。

高等院校教育体系当中的专业建设作用十分重要,所以,必须要具备高质量的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在对学生成绩数据库以及毕业生去向数据库等多种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挖掘以后,可以通过对关联分析与序列模式的分析和探究,获得数据与数据间存在的相关性。其中,课程间的关系和先后顺序亦或是课程和课程体系结构之间的关系等等。在此基础上,保证学习高级课程前事先学习先行课程。以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为例,在教学中将《c语言》作为重要的先行课程,以保证学生在学习《数据结构》内容的时候可以具备良好语言基础,更深入地理解并灵活地应用数据结构当中的算法。而在完成《数据结构》学习以后,应根据学生就业走向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来确定是否安排《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了有效地提高,更利于学生未来就业。除此之外,对内容重复的课程进行有效地压缩,将落后的课程内容适当地删除,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由此可见,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高校教学中,对于专业建设以及课程改革决策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网络教学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

在网络教学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web文件以及web活动当中选择出用户较为感兴趣的有价值模式以及信息,这就是所谓的web挖掘[3]。因为接受教育对象在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个人学习目标、学习能力与知识基础的差异等。为此,网络教学也必须要能够适应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可以把不同用户学习状况与轨迹详细记录并存放至数据库当中,通过对web挖掘技术的合理运用,在序列模式挖掘的作用下合理地分类文档,以保证学生信息检索速度的提高。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访问浏览的数据挖掘并分析,针对访问的数据展开聚类分析,以保证更好地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为其推送相关内容。与此同时,可以在相关联的页面当中合理地设置超链接,对网站结构予以有效地改善,确保页面间的链接与用户访问的习惯更吻合。结束语:总而言之,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在大量数据信息当中处理并提取出更具价值的信息内容,促进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是评估与决策方面,数据挖掘技术的作用更为明显。除此之外,该技术也可以应用在网络教学当中,使得网络教学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效用。上文针对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展开了相关性地研究和分析,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帮助高校进行决策,为学生提供更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增强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2]孙健,赵鹏,雷鸣等.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4,12(17):146.

作者:马英英单位:湖南信息学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依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可以把这一学习方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1.1课前协作式:指的'是孩子们按照教学目的的要求,在上课之前协作完成某节课的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可以把任务分解到每个同学的头上,要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由每一个人经过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在经过汇总每个人的学习结果,形成这个小组的结果,来和来交流,这样孩子们愿意学,愿意参与其中,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任务,不会累着,不会有多难的任务,都会产生一种成功感,学习起来积极性相当高。例如需要进行社会调查的一些数据的,可以把孩子们分为几个组别,组内再进行分工,调查相关的数据,回来再进行汇总,孩子们的兴趣无比高涨。

1.2课内讨论式。指的是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我们的课堂上,经过一个个的小组内的讨论来进行的学习。这个过程,分工明确细致,合作积极,有谈论,有辩论,有书写的,有发言的,学生们认真学习别人的长处,开拓自己的思维,这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常用的合作方法之一。

1.3课后研讨式。指的是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在上完我们的数学课后一种学习方式。孩子们可以课堂上没有完成或学习不是那么透彻的时候,进行一次积极地延伸,把不会的问题都解决掉,学生们之间可以做到相互帮助,学习好的优秀的帮助那些学习不很好的同学,一块进行合作探讨,可以共同进步和提高也可以是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要解决课内完不成的任务,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师要加强组织。

没有好的组织,就不会有学生们之间好的合作学习。注意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原来的教学是单一的知识传递过程,没有学生的思考,探讨,合作的机会、时间和地位,更没有学生的质疑,纠错,交流的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孩子们没有自己的思维。新课程要求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改变教学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可以叫孩子们之间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开动脑筋,吸取别人的好处和优点,提高孩子们思维的敏捷度,同时也培养起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所以在分组之前我们教师要对学生做到充分的了解,做到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做到异质搭配和男女搭配,这样小组之间就会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做到优势互补,主要是促进组内的合作和组间的挑战与竞争,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

三、适时恰当的评价必不可少。

鼓励孩子们学习的一项必要措施就是要恰如其分的给与孩子们进行恰当的评价,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要及时把握,及时地加以表扬和激励,可以开展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等的评价方式,不要限于某一种评价方式。对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学习过程每个孩子的参与情况发言情况,积极程度,合作情况,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一个可以表扬的都要及时地加以表扬,把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小组的特点掌握在自己的头脑之中,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做到有学习就有评价,帮助孩子们充分的认识自我,建立合作的决心和信心。

四、教学时要注意的问题。

4.1形成更加有效的合作学习。

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只要是有效的就是可行的,所以合作学习更的注意学习的有效性,没有效率的教学,还不如不学。我们要避免不负责任的分组,避免随意性,避免形式主义,避免合作的目标不明确不细致,这样只会给有些不学习的学生带来投机的可能,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最后孩子们学习不彻底,只是没学会,没有形成共识,就起不到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要想使合作学习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我们教师要改变观念,是自己的认识得到一个很大的提高,有一个飞跃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被动式学习,真正在我们的课堂实现孩子们的亲自动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我们教师要做到精心组织。叫孩子们做到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形成共识。我们教师还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评价。

4.2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地位。

新课程理念说明和要求我们的职责应该是孩子们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们要放开手脚,把孩子们作为学习的主人,把我们的课堂及时地还给孩子们,放正自己的位置,要真正的以孩子们的学习的合作伙伴的身份出现,所以我们教师要当好孩子们合作学习的好伙伴,就要必须转变观念,在每一节课中去体现和实现。

4.3教师也要学会合作才能给孩子们以榜样。

这种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师我们要首先懂得和学会如何去合作学习。教师只有经过合作才能从中感受到合作的要义,才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收获,才能有效地去指导学生的合作。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都是训练教师合作态度、合作精神的有效策略。

4.4孩子们的成长要做好记录。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为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们都要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教师与新课改同成长也是我们这次课改的任务之一,新课程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使教师和课改同步成长。为了帮助教师认识自我,不断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也就有必要建立教师的成长记录。你像教师要把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教学心得、教学反思、论文、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等及时地积累下来,作为自己成长的记录。

作者:孟玲飞单位:河北省武邑县清凉店镇中学。

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初中数学积极实施互动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构建互动性教学模式,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动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教育不是单向的知识输出,而是双向的信息互动。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一定要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的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构建互动性教学模式,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数学素养。

一、关注全体学生的基础和整体发展。

初中数学实施互动式教学,需要关注全体学生,把握学生的整体情况,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人基础。互动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方法和能力交流互动,是学生思维和素养综合互补,也是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的重要方式。初中数学教学需要重视学的基础,需要把握他们的个性特点,通过互动帮助后进生找到自信,学会学习,夯实基础,逐步提升;促进中等生学会提升,不断拓展思路,向高层次发展;指导优等生全面拓展,向更高层次迈进。同时,以互动引导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为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性格,同时师生互动给予学生更多额方法指导、兴趣培养和能力提升。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做好科学分组,让学生能够积极互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

二、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互动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是一种综合性思维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氛围,需要具体的情境。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还没有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必要的自觉学习能力。互动教学需要创设和谐的氛围,需要创设较好的教学情境。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单向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互动既是学习和交流模式,又是思想、信息和情感交流。初中数学互动教学一定要注重情境创设和气氛营造,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能够快乐学习,不断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既是传输知识和接受知识的双方,也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合作者,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引导,与学生走在一起,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例如,学习一次函数的教学内容时,不少学生刚刚接触到函数概念,很多学生感到学习起来较为抽象,不容易接受。互动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认知知识,还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感悟,培养他们的参与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自主感知一次函数概念、性质和基本应用,再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积极探讨。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举手发问,也有学校养成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互动模式。这样的互动学生容易养成惰性心理,对于不少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他们感到函数更是不容易理解,不敢回答,也不敢提问。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无需举手,自由交流,以学生带动学生,以鼓励表扬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学生参与到函数的大讨论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思维得到很好地锻炼,学习效果明显,也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

三、设置科学合理的互动学习任务。

互动教学需要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根据具体学习任务,展开互动教学交流,有效开展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互动教学是一种模式,初中数学互动教学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围绕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有足够自我发展空间,为学生设置富有启发性、实践性、合作性以及典范性的学习任务。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互动交流,从而真正转变教学思想,转变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学习“相交线和平行线”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需要先向学生设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定义,从生活中找到具体的实物和应用等。这样的学习任务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合作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感知和总结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能力。总之,初中数学积极实施互动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文言文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刑法学》的教学实践是一种课程实践,《刑法学》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可以采用精心教学、案例教学、课堂演讲、模拟审判及法庭辩论等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刑法学》教学课堂实践教学教学形式。

《刑法学》作为法学的核心课程,它的教学实践是一种课程实践,即根据课程内容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的实践,一般安排在课程教学期间,与课程同步进行,计课程实践学分,主要由任课教师在课堂或校内实验室组织进行,也可适当组织在校外进行。

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尤其是对专业课程知识点或技能点的逐个认知与训练。

在进行课程实验的时候,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法律知识的灵活运用,要将教材中生硬的法律规范、法律知识,通过实践让其“活”起来,着力保证学生在实践课程中所学的是现实的、生动的法律知识。

笔者认为《刑法学》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可以开展精心教学、案例教学、课堂演讲、模拟审判及法庭辩论等教学形式。

为使这些教学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完善的教学大纲,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确保了教学目的的圆满实现,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和提高。

一、精心讲解。

1.以刑法典为基准来取舍授课内容,教学重点放在对刑法典的理解和适用上,但为避免学生产生“只见树林,不见森林”的思维方式,对刑法典的立法背景、立法精神、立法原意、立法技术等要作必要交待,要突出刑法典总则和分则相互关系的讲解,力求让学生熟悉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中的归纳与演绎这两种逻辑思维方法的运用。

2.对刑法典的总则部分的讲解,应侧重于刑法的理论内容,将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评述作为重点,力求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刑法,把握刑法的精神实质。

3.对刑法分论的讲解,应当紧扣刑法典分则对具体罪名和法定刑的规定来讲解,具体阐明每一种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掌握罪与非罪的标准、此罪与彼罪的区别。

除了按教材上犯罪分类来讲述个罪外,如课时充裕,还可以按其他的犯罪分类,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来讲解个罪,如可将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和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五节中的八个金融诈骗罪合在一起来讲解。

另外,对刑法分则的讲解,一定要将最新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在司法实践中关于某一特定犯罪的争议融入授课内容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而且可以使他们了解刑法在适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足、问题和刑法的复杂性。

二、案例教学。

1.案例讲授法。

它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通过教师对案例的讲解,说明课程内容,使案例与课程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

这种方法又可具体分为:以讲案例为主来说明课程的基本理论,或者以讲授基本理论为主,案例起到例证的作用。

2.案例模拟法。

它是事先编好案例的脚本,由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再现案例情境,给学生以真实、具体的情境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对模拟的案例进行评析。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的“模拟法庭”就属于此种类型。

3.案例讨论法。

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讨论从组织形式来看,可以先分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全班讨论。

4.案例练习法。

在课后和单元练习及考试时,引入典型案例,以培养和检测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更多地使用辅助性方法,即提问式教学方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

三、课堂演讲。

现在有不少学生由于缺乏锻炼,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这表明,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为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学习的关注点,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和勇气,我系在《刑法学》课堂实践教学中,采用了课堂演讲的教学方式。

课堂演讲是由学生讲授的一种教学方式,安排在《刑法学》总论的教学过程中实施。

主要的实施步骤为:

1.由教研室根据教材内容选定相关部分作为学生的自学素材,并提出讲授要求,讲授的内容及要求应提前一周向学生公布。

由于要求学生讲授,所以选择的内容不能太难,一般选择那些通俗易懂、条理性强的内容,如刑罚的种类、体系和各种具体刑罚方法的执行。

对于学生的选取,可采用自愿与教师指定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接受任务的学生必须认真完成书面讲稿。

2.学生每人的讲授时间可定为10―15分钟。

讲授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讲授效果、讲授内容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讲得不对、讲得不深入、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补充,以充分适应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要求。

要收集学生的讲稿,与讲述效果一起作为平时考核的重要手段。

四、模拟审判。

因为法学教育要注重应用性教育,要大力培养法科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而模拟审判教学法可以通过模拟法庭活动,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使其熟悉和掌握司法程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另外,参与模拟审判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

在模拟审判教学中,学生发挥着主体作用。

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将学生推向某个特定的法庭角色,使他们尽其所能地参与。

在庄严的法庭上,面对着参与旁听的同学和老师,学生必定会认真对待,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没有担当诉讼角色的同学,也会对模拟审判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会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件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通过旁听,也等于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

在模拟审判教学中,教师进行组织、指导、答疑和总结评论,发挥其主导作用。

笔者在《刑法学》分论的教学过程中实施过模拟审判,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1.结合教学进度,选定合适案例并提出法庭审理预案,提前两周公布。

案例是组织模拟法庭的基石,案例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模拟法庭运作的成败。

选择案例应注意是否有代表性、是否难易适当、是否为公开审理的案件等。

2.案例确定之后,应根据案情确定人选,指定学生分别担任法庭组成人员,如公诉人、被告人、证人、辩护人等。

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要将学生分组,将那些不能上场的学生分配到某一个角色的准备过程中去。

虽然最终上场的只能是个别学生,但一定要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

3.组织庭审的全部案件材料并进行排练。

根据具体案情,按照已确定的角色分工,由学生自己动手,准备模拟法庭必需的一切材料,如庭审调查提纲、起诉书、辩护词、代理词、相关证据材料等。

在人选、材料都准备好以后,要进行适当的排练,如有不足,要及时加以补充、修正,确保准备充分。

4.组织其他学生参加旁听,并要求旁听者做书面记录,交任课教师评阅。

5.模拟审判结束后,由教师进行点评。

五、法庭辩论。

法庭辩论法,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法律思维训练、临场发挥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训练的.教学方法。

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刑法学》的前沿理论,鼓励学生主动查询更多资料,尽可能多方面地比较分析,准确理解该法律的原则和法律精神,准确地组织论辩的思路和论点、论据,临场能进行准确地陈述和辩驳。

在学生大量查询资料后,提供一定课时,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课堂专业论辩,教师在专业论辩教学中也要为学生创造出自由发挥的空间,一般也不轻易地下结论,而是有效地控制主题和节奏,巧妙提问,引导学生展开论辩。

这种方法在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总之,笔者认为,《刑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在《刑法学》教学中,应当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这两个环节等量齐观,不能偏废。

目前我们需要加强的是实践环节,凡能够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机会的方法,我们都应尝试。

除上述方法外,如能对现行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使学生有机会到公检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直接参与案件的办理,让他们真切感受刑事案件办理的全过程,则是最好的方法。

教学研究论文

当前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改革,但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总结个人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坚持以掌握专业知识为首要目标;中英文授课比例适当;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广泛列举英文案例;督促学生课前、课后自我学习等,以期推动双语教学改革。

双语教学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

为了适应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竞争力。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的十门核心课程之一,该学科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一批归国学者自西方引入,因此开设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还有很强的必要性。以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为契机,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使学生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专业词汇后,可以直接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原版教材和专业文献,接触到最前沿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让专业知识学习和英语学习相得益彰,为将来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纷纷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工作。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丰富的教学成果,促进了国内外教育的接轨。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未能加以区别,实行统一教学,教学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授课时盲目追求英语的使用比例,部分学生难以理解,跟不上教学进度,对课程失去兴趣;教学中没有根据本课程特征和双语教学的特点合理调整授课内容,重点不突出;未根据双语教学难度大,课时紧的特点,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以期与同仁共飨。

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仍然是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方法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和外语实践能力。教学实践中要处处根据这个目标调整各项教学安排,不能不顾学生的接受状况,盲目强调英文使用比例,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舍本逐末。

由于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标也不尽相同。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的开设可以考虑先从选修课开始。同时开设双语班和中文班,由任课教师给出双语教学的要求与授课内容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实际需求及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为了鼓励学生们参加双语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宣传,给予学分上的倾斜等。使学生们的双语课学习自觉自愿,从而显著提高学习效果。

西方经济学教材在国内外有各种版本,选择面极宽。考虑到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且含有经济学模型和微积分计算,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在选用英文原版教材的同时也给学生推荐配套的中文教材,便于学生遇到难懂的地方反复对照学习,加强理解。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选择了萨缪尔森著的西方经济学,因为该书作为经典教材同时被西方高校广泛使用,全书对基本原理叙述清晰,逻辑性强,案例丰富,内容深度也较适合刚入门的本科生。我们同时推荐国内高鸿业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该书结构清晰,可以与萨缪尔森教材很好地对照学习。

在教学手段上,尽量采用现代化的ppt教学,以节省时间,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插入图表、短文,还可以插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录像,以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效果。考虑到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们的实际英语水平,ppt以英文为主,课程开始阶段和重点、难点部分制作中文对照ppt,便于学生理解。ppt一般在开学后即发给授课学生,便于学生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将本科阶段经济学知识主要分成三大部分。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流派及经济学前沿理论。根据教学要求,三部分内容在课时安排,中英文授课比例上应有明显差异。

基本原理是经济学课程的基石,也是本科经济学教学的重点,包括基本概念、经济学模型、基本研究方法等,应占据全部教学的70%~80%,教学效果要求学生们理解透彻,熟练掌握。由于涉及较多专业词汇、图形,因此适宜制作成中英文对照ppt,便于学生们对照理解,授课时英文的比例也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由少及多逐渐增加,开始时约为30%~50%,如果学生们反馈接受良好,则继续讲授下一部分内容,并逐步增加英文比例。如果大部分学生表示理解困难,则用中文结合中文ppt再讲解一遍。少数实在难以理解的同学,推荐其课后仔细阅读中文教材,并对其单独辅导,力求不因双语教学降低教学质量。

经济学案例和宏观经济政策部分通俗易懂,可以全部使用英文讲授,少数难点部分加上中文ppt注释即可。

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前沿理论,是基本理论的扩展,学生对该部分内容了解即可,根据具体内容的实际难度,尽量使用英文讲授,难点部分则配合中文ppt,用中文再讲授一遍。

西方经济学原理在现实中应用广泛.教学中可以结合每章内容,授课前先用英语提出案例,让学生们带着思考去学习原理,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讲授差别定价时,启发学生们思索身边现象,如:机票的不同折扣,商场的换季打折促销,手机的各种收费套餐等。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

学习宏观经济政策这章时,把学生们分成几组,分别代表不同的经济学流派,结合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让学生们课前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先用英文阐述自己所代表流派的经济学理论,再分析这个流派为应对危机可能提出的经济刺激政策,各组学生间展开热烈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并播放介绍当前各国经济刺激方案的英文短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们热情参与,教学效果超出了预期。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还积极关注经济、政治事件,学会了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思考现实问题,同时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

经济学内容繁多,而教学课时有限,难以面面俱到,详尽讲授。尤其是双语教学,学生使用原版教材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如果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初步了解内容,那么在课堂上就会对授课内容难以理解,难以把握重点。因此应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是简单地布置几道题,而是让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定课题,完成小论文。学生们首先需要透彻理解基本原理,然后从学术期刊网和互联网上搜索中、英文文献,仔细阅读、整理,形成思路,再设计结构,组织语言,最后完成论文。这样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为培养应用性人才打下了基础。

[1]彭先进等:双语教学必须规范管理[j].理工高教研究,20xx,(3)。

[2]周华:经济学科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研究[j].学术探讨,20xx,(3)。

[3]苑金茹:双语教学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xx。

[4]罗君丽:关于开展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与探索,20xx,(10)。

教学行动研究论文

什么是行动研究呢?学者们作出了不同的界定,有的说:“行动研究是社会(包括教育)情境的参与者所从事的一种反思研究,它旨在改进参与者自己的社会(或教育)实践,改进实践得以进行的情境,促进对实践的确当理解,”这一定义指出了行动研究的反思性质和行动研究的目的。有的说:“行动研究是对具体社会情境的研究,它旨在提高该具体社会情境的行动质量。”这一定义指明了行动研究研究的对象和目的。还有的说:行动研究是“为了弄清现场面临问题的实质,引出改善事态的行动,由现场人员和研究者协作进行调查和研究,它最直接的目的在于改善实践”。这是一个行动研究的描述性定义,规定了行动研究的具体过程或程序。

行动研究的不同理论背景使得行动研究有了许多模式,由于每一种模式理论上的假设不同,关注的问题也就不同,在实施行动研究的步骤上也有一些差异,但在基本操作方面却是一致的。它遵循着一个问题研究的程序,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基本阶段。

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阶段,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所以,计划的每一项工作就是理清行动研究者的困境,提出明确的研究课题,计划指的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思、策划。计划意味针对问题,提出假设。任何假设都具有假定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因此,假设决定了研究的探索性。但是假设又并非臆断,它以科学理论为导向、以经验事实为根据,又经过研究者的论证和交流,因此,假设又具有科学性,正是科学性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假设也是一种走在行动之前的思想、一种先于事实的猜想,是研究者从思想观念上对未来的洞察和把握,所以它以能使行动研究活动更具有预见性。

行动研究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角色变为研究者和学习者。在研究和学习中,教师与专家、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共同合作。教师是从事具体教育、教学工作的,他们最了解需要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对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困境或疑惑有最深切的感受,进行合理、科学和有效的教育、教学以提高教育质量的愿望最为强烈,他们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最适合他们在从事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将行动(教育、教学工作)与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起来,探讨、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使实践工作接近合理、科学、有效的目标。日渐深入的教育改革使得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计划、新的教学方法和设施等不断出现,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新、在情感与技能上适应,并需要教师对之做出评价,这种压力成为许多教师从事研究的动因。可以认为,行动研究是培养和促成“研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一个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同时兼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的教学任务是常见的,并且在教学中也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同样的教学、同样的教师,这些班的成绩就是不一样,有的班成绩好,有的班成绩差。作为教师,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差距在哪,为什么会有差距?我在教学中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所教的两个平行班成绩差距很大。为什么分班成绩几乎是同样的两个班,我同样地教学,却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一班如我期望的`,成绩越来越好,而二班却让我感到自己的教学是一种失败。当时我想:“我是不是需要改变或调整二班的教学改革,或者说在二班的教学改革我是否需要放一放?”。改革是一项尝试性的工作,谁也不能保证它完全成功。当我在教学中碰到困难的时候,最初的感觉是要停下来,而不是换一种方式,或换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开始我老抱怨二班的班主任不配合,其实我不能判断,或者至少从我收集的资料来看,并不能证明这一点。我想利用二班的自修课去讲一下试卷,而二班的班主任想去上化学课,并且上一周的自修课也是被我占了。之后我一直认为二班班主任对我的教学工作不是很支持,并且认为这是造成二班成绩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实,据其他老师对他的了解,他并不是这样一个教师,他当然不希望看到他所任教的班里学生的成绩差,并且我也亲眼看到他在班上与同学们一起分析班里成绩差的原因,并要求他们好好学习,不要让老师失望。不过,由于我的成见,我在一班上课情绪饱满,在二班上课的状态没有一班好。有一次,同事对我说,“你对二班有偏见”。我当然没有否认他的观点,只是轻轻地说了句,“在二班上课,感到一种思维受阻的感觉,而在一班,感到学生与我的距离很近”。

问题可能就在这里,二班的同学可能有点怕我。对于一个在教学中倡导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老师来说,是不愿意看到这一点的。必须要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时我对二班真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怎么会让学生产生那样的感觉?我觉得我对二班的同学没有偏见,甚至于因为觉得他们班成绩没有一班好,平时我还经常给他们班补课。在同事和专家的指导下,我慢慢领悟到:这并不就是说,我不关心二班,是我对二班和一班不同的期待效果在起作用,也许,在我上课时,无意识地通过语调、眼神、手势等向学生传递了不同的信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其中《奇妙的教育心理效应》对我的启发较大,罗森塔尔认为,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主要有以上四个心理机制:

气氛,即对他人高度的期望而产生的一种温暖的、关心的、情感的支持所造成的良好气氛;。

反馈,即教师对他所寄予期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

鼓励,对学生的输出,对他们作出的反应,给予真诚的鼓励。

研究进行到这里,我明白了我是影响二班成绩的一个因素,正是由于我对二班存有偏见,因此对二班同学也就产生了一种低期待,而这种低期待抑制了二班同学主体性的发挥,使得他们感觉上课没有一班同学那么有趣。但我是不是影响二班成绩的根本因素以及还有哪些因素也在影响二班的成绩,这些都有待于我们以后的研究中去观察和发现。

研究的结果真让我感到有点意外,但我很高兴接受这个事实。以前在教学中,碰到学生成绩不好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学习不努力,班里的学风不好,家长不支持等诸多客观环境因素,很少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因为总觉得自己工作认真负责,没有什么对不对,没想到脑子里潜意识的、不经意流露出来的东西也能影响学生。我在搞清了我对学生的期待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因素后,马上就想好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此时,我感到我已经在反思自己,并尝试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发展自己,觉得自己也在进步。

那么,是不是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影响这种差距,如学习动机、班风等,我们虽然还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也有一定的影响,它们同样需要我们在以后的行动研究中去不断观察、发现和证实。

教学行动研究论文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首先,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性的体现。教学反思能够把教师从被动的、常规性的行为中解放出来,允许教师以一种深思熟虑、目的明确的方式自觉地行动。其次,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波斯那普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显然,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学反思是教师将经验转化为实践智慧,进而改进教学实践的工具,是教师凭借自身努力成为更优秀、更熟练、更有思想的专业人员的工具。

一、教学反思能力培养概述。

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机械技术应用基础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教师应该根据这门课的特点和要求,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结合当前学生的特点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大力推广教学改革。首先分析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机械技术毕业论文。

机械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传动、机械设计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以及独立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今后工作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保障。

机械技术应用基础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对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进入社会工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学生分数普遍偏低。

前些年,高职学校的学生都是高考分数没有达到二本的学生,录取分数线也比较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都很强。而这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再加上部分没有考上二本的学生去上了三本,导致高职学校录取分数线偏低,这样,学生的基础都不太好,学习能力也随之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传统的机械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主要以讲述理论课程为主,理论课程的讲解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很抽象,学习起来就比较枯燥。这样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去过工厂的经历,没有见到过工厂里的切削加工机床等设备。当然更没有听说过机械的相关概念。这样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讲述他们曾经没有见过甚至是没有听说过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有很大的难度。如果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初期就觉得难以理解,这样学生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对后续内容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如果在学习课程之前,安排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初步对机械有个认识,对基本的概念也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再回到课堂中进行理论课程的讲解,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很轻松,很容易在学习初期就建立起学习的兴趣。

(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调,多采用板书的形式,在一些情况下会结合一些挂图和数学模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为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采取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1.合理采用多媒体。

以往传统的授课都在普通教室里进行,主要通过教师板书和教具演示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走出普通教室,去多媒体教室上课,通过动画演示,会给学生一些新鲜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讲到常用机构这一章内容时,特别适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其中课件中很形象地把低副机构和高副机构的应用实例进行动画演示,这就使这一部分的内容更为生动形象。印象很深的是,每次讲到铰链四杆机构时,首先演示木质的四杆机构教具,随后动画演示四杆机构可以应用在雷达天线上、雨刷器上、汽车前轮转向上、公交车门启闭上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并且觉得四杆机构确实很有用,在很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就把知识掌握了。

2.采用提问式。

以往学生已经习惯由老师讲解新的知识,他们只是被动地去接受。这样学生听着听着注意力就不集中了。事实上有很多内容,老师可以换一种方式,提出一个和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随后再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例如,在讲摩擦型带的类型时,教师可提出:大家所了解的摩擦型带都用在什么场合啊?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学生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回答。缝纫机上有、四轮车上有、电梯上有。不一会儿,好多答案就汇总出来了。随后我的第二个问题继续提出:大家想一想,你们说到的这些摩擦型带的应用场合,如果把带垂直截开后,截面都是什么形状呢?此时,学生就开始相互讨论了,圆形、梯形、矩形。又一轮答案出来了。最后,按照大家回答的内容,我最终写出摩擦型带的类型。当我全部写在黑板上之后,学生会发现很多内容都是他们自己分析得出的答案,这样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

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要融合。

前面提到,在学习本课程内容之前,最好安排学生去工厂或学校实习场进行实习,目的是对机械有一些简单、初步的认识。这样对后续学习课程有所帮助。实际上,在课程讲述过程中,以及课程结束后,还应该安排学生去机械实训室进行参观、学习。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另外,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讲,还应该进行减速器的设计。这样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实在在的课题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基础、所学专业等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合理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1]何东昌.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序[j].高等职业教育,20xx(1).

[2]熊学慧,付海军.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方法浅析[j]职业技术,20xx(20).

教学行动研究论文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为“工业4.0”战略实施提供了大量人才,其职业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得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有效地习得这两方面能力。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既可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思路,又能为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选取提供借鉴。

关键词: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创新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德国制造”享誉全球的基石,旨在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在德国经济腾飞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领域,职业学校依据各州制定的《框架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则根据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条例》进行实践教学。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尔滕斯(dmertens)于1974年在对劳动力市场与劳动者的职业适应性进行研究时提出了“关键能力”(schluesselqualifikation)的概念,又称为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ultusministerkonferenz,简称kmk)于宣布决定在职业学校使用“学习领域”课程,此课程方案由实际职业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与课堂教学经验融合设计成“学习领域”,最终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加以实施,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关键能力。

一、基本内涵。

(一)概念。

起源于德国改革教育学学派的行动导向教学以“行动导向”作为设计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将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获得职业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师与学生通过缔结“行动产品”引导教学过程,以达到学生手脑并用效果的教学形式[1]。上世纪9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界学者杨克和迈尔(jank&meyer)将行动导向教学定义为:行动导向教学是学生主动且全面参与的教学活动,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要求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环节。

(二)特征。

为了培养学生获得关键能力,即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等三大能力这一行动目标,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创新性地就业于职业工作岗位,德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工作过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行动导向”的设计理念,我们将这些具备行动导向教学特征的方法统称为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此模式具备以下四大行动导向特征[2]:一是学生导向。学生作为行动的主体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师仅扮演协调人、参与者的角色,协助学生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二是全面能力导向。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即专业、方法、社会和创新能力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为根本,即认知、情感和心理运动一体化成长。三是自发导向。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学生的主观兴趣作为教学出发点,强调学生自发地、有意识地处理问题,按照自我意愿唤醒学习动机。学生自发的学习兴趣不会随着课堂教学的结束而消失,反而会持续到今后的学习当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主动积极地学习。四是产品导向。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一个可以使用的或者可以进一步加工或学习的行动产品[3]。此种行动产品主要以三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一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表演,如角色扮演、舞蹈、歌剧等;二是学生生产产品,可以是铜像、壁报、拼贴画等;三是学生设计学习计划或项目,例如演出、展览、学生家长会、郊游、竞赛等。

二、发展沿革。

二战后的德国受占领国教育理念的影响,职业教育呈现“泛智化”倾向[4],基于学科课程结构化导向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战后经济复苏所需要的职业行动能力,这种知识取向、弱化技能的职业教育发展引发了整个德国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讨论。他们反对在职业学校中只针对学生进行单向技能的训练,传授脱离职业实践、“去背景”的理论知识,主张职业学校由“知识中心”转变为“能力中心”[5];反对单项技能训练,主张让学生根据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职业要求与规范处理问题。这些主张推动了职业教育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结构化教学模式转向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可从时间和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主导程度两个维度加以表述,行动导向教学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逐渐占领德国职业教育领域,如表1所示。国内有些学者认为,德国职业教育至今已由培养行动导向的职业行动能力模式过渡到培养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素质模式,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仍主导着教学活动,并将长期存在。笔者的观点是,在德国职业教育领域,行动导向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在教学方法层面指导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而工作过程导向更侧重于学生胜任整个工作过程,按照职业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指导课程开发。职业行动能力所包含的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同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两个概念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

三、方法介绍。

(一)教学模式。

德国职业界中的工作过程结构是相对稳定的,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等六个步骤进行。但因工作过程的要素,即工作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和环境等是动态变化的,导致德国职业教育领域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必须与职业工作结构相适应。因此,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要求根据学生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及产生和维持该行动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以改变学生的行动为目标,以行动为方式,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等工作步骤的行动方式[6]。下页表2选取德国的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工作过程分析法等五种行动导向职业教育典型教学方法,从特征、行动模式、教学意义和适用教学地点等四个层面进行了说明。以上五种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流程可大致按照问题提出———准备———进入———加工———评估等五个步骤来进行。在准备阶段,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行动目标,根据项目前提条件、学生先前经验及对任务的理解程度等考虑可行性;在进入阶段,教师将学生置于师生互动的课堂情境中并与学生约定要实现的行动产品;在加工阶段,教师作为参与者和协调人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案,按要求完成课堂任务;在评估阶段,学生先按照分组小结各部分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全体对最终成果进行总结,并且回顾整个工作过程。

(二)方法选用。

德国职业教育学者尤根彼得(joergpeterpahl在《培训教学方法》[7]一书中列举了近60种以行动导向理念设计的培训教学方法,根据所侧重的教学目的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早期的柏林学派[8]构建了柏林模式教学条件分析图以帮助教师做出取舍。柏林学派认为,教师要从水平维度的教学结构分析和垂直维度的教学因素分析两方面入手,在课前准备好学生所需材料,分析项目存在的先前条件。柏林模式教学分析图详解如图1所示。1.结构分析先对学生的人文条件和社会条件进行结构分析。例如,在旧建筑物的拆迁课上,人文条件是:有30名学生,其中市内学生20名,市外学生10名;市内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掌握理论知识能力较差;市外学生知识基础功底好,但思维不够积极活跃。社会条件是:教师将旧建筑物拆迁理论课安排在教室内进行,实践课安排在职业学校的实训室开展,学生可根据需要与当地的建筑管理局或建筑公司取得联系。2.因素分析以上结构分析的结果制约目标、项目、方法、媒体这四方面因素的.选取和使用,且这四方面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学生水平差异较大,教师不宜要求全体学生达到同样的目标;要选取学生现实生活中能接触到的项目;依据结构和因素分析的结果,将方法暂选为项目教学法,使用媒体为多媒体操作平台等。因此,笔者主张,在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中,可从三个方面综合分析确定教学方法:第一,按照课堂不同的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具体的学习内容;第二,依据学生典型的行动特征选择教学方法,教师需考虑学生当前的认知模式、知识结构和水平,合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需求;第三,根据当前教学条件限制选择教学方法,学习地点、教学器材、时间和经济成本、班级规模等条件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近些年,德国逐渐认识到只有制造业才能保证本国稳固的就业机会,于在汉诺威提出要通过“工业4.0”振兴本国制造业,实现经济新跨越。,我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9]。5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制造业的转型发展需要人力资本的转型与提升。制造业的转型提升再次对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培养具备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促进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稳步发展和有效融合,既可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思路,又能为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选取提供借鉴。因此,国内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目前使用较广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10]应致力于将理论与实践在教学环节中紧密相连,以行动和工作导向引导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

参考文献:

[1]wernerjank,sen[m].berlin:cornelsenscriptorverlag,:315.

[2]汪静.德国“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32.

[7]dungs-undunterrichtsver-fahren[m].bielefeld,.

[8]vorlesungdidaktikundcurriculumentwicklung[g].:17.

[9]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4-05-02].http://.-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406/.

教学行动研究论文

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桂林和陆建芬的颁奖词。

1990年,李桂林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地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也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妻子19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这对在海拔2800米山寨执教的教师夫妇,每次要走四个小时的山路,要爬云梯,登陡坡,穿梭于悬崖峭壁间,这些只能在探险纪录片中听到的词汇摆在面前,想想都要望而却步了,可是他们做到了。

虽然他们是获奖人物中最为平凡的,但是他们的平凡感动了我。在只拿230工资的情况下,他们还是毫不后悔地把知识教给一个个原本的文盲;在只拿230员工资的情况下,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自己掏腰包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艰难的'条件,十九年如一日,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原本连男女厕所都分不清的山寨里的娃娃们能够走出大山,融入社会,改变落后的生活。看完了他们的事迹,我眼眶里溢满了泪水,对这两位无私奉献的老师萌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

静下心来,我想到了好多同样感动的事:船头小学的老师每天只能跪着上课;为了动员孩子上学,老校长答应家长每天背孩子过河上学,几十年如一日等等。我们在这么好的条件下,一定要学习他们那种精神,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无怨无悔奉献自己的一切。另外我想,如果能把所有特困学校统计出来,与条件好一些的地方结对,让大家资助这些学校,让穷地方的孩子也拥有好条件,接受优质教育,如果需要支教,我愿前往。

教学行动研究论文

摘要:语文是研究汉语的特定学科,从小学开始便便随着我们的整个学习生涯,小学语文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奠基阶段,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语文课中教师的语言往往是学生关注的重点,同时教师教学语言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课程的讲授,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们对此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找到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从中可以启发教师,不断的改进自身,用得当的语言启发学生,提高课堂的效率。下面是我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看法,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体特点。

一.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相关背景。

(1)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语文是研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帮助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掌握我们的母语,以及从价值观等角度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语文的教学目的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学习语文可以帮助学生不断的了解祖国文化,帮助学生更好的使用母语,从而更好的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好的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教学语言的作用。

1.小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其心智发展处于成型阶段,教师的语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产生导向作用,而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便是在课堂之上,课堂教学语言便是其主要变现形式,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教师的教学语言使用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2.正确的课堂教学语言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明白课堂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双赢的,可见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

课堂教学语言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少人开始关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使用的教学语言,在我们的调查研究总结之后发现,教学语言特点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主要有语言的艺术性、语言的情感性、语言的生动性、语言的可接受性以及语言的规范性五个方面。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特点的分析。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艺术和我们语文课标要求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能力,同时也是学校等相关部门对教师的新要求。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语言学科目,它是研究我们汉语的重要课程,为此语言的艺术性在语文课堂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习的不同课程在授课的过程是一样的,都会涉及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具体在课堂环节中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最为广泛和常见的方式途径,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有距离的,这是不得不承认的,毕竟所处的年龄、位置不同,但是艺术的语言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明白学生需要的;学生也可以更深刻的'明白教师的用心良苦,以使自己更加努力的去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小学语文课堂之中主要的内容就是故事,故事的情节都比较丰富多彩,而且再加上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在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接受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问题,教学需要用语言去给学生解释清楚,这便要求教师课堂中所使用的语言必须具有生动性的特点,生动的讲述课文知识的内容,以使学生可以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学到知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以及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语言的生动性途径有很多,比如说使用多感官教学法,充分调动眼、耳、口、手、脑,乃至鼻、舌等参与学习,其设计是用不同的信息形式展现相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中由于有许多有趣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应用这样的方法,将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充分调动起来,将抽象化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语文教学由难到易,使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变的越来越简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主动性。

(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可接受性。

教学语言的可接受性,意思是让学生可以接受,可以理解教师所讲授的课堂知识。小学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学生的三观正处于形成期,而且学生的智力、心理都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对于一些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不到位、并不准确,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必要的介绍和说明,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语言,不可使用一些晦涩难懂的语言文字,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要充分考虑到语言的可接受性,让学生可以理解自己所说的话,所讲的知识内容。

(5)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使用的教学语言必须是规范的,符合学校以及相关部门的相关规定,不可以出现违规等现象。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各方各面都会潜移默化的受到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注意自己在课堂之中的一举一动,要处处为学生做好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可以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不断的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以使自己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小结。

语言是一种艺术,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话语,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的教学语言,它的选择和使用都是需要注意的,教师必须考虑到相关的实际情况,了解自己面对的学生群体,从而选择合适的课堂语言,给学生讲解课本知识,展示当代教师的魅力,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课堂语言的选择不应该是一尘不变的,它要根据知识内容、学生群体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而不断的提高课堂的效率,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万少敏.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索[j].赤子(中旬),第8期。

[2]蓝长秀.探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新课程(下),第3期。

[3]严欣.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d].浙江师范大学,

教学行动研究论文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开始在德国兴起,逐渐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相融合。这种教学模式的特色就在于通过课堂教学将学生的认知过程与职业生活实现无缝对接,将学习的目的与行动紧密关联,以行动促学习,以学习催行动。这种教学模式引导的学习是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旨在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头脑风暴法。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性质采用一种或是几种教学方法组合。一般认为,行动导向指的是针对与会计专业密切相关的行动领域的任务过程,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评估和检查的实施路线来实施教学,通过激发学生自主的、有目的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促进学生脑、手并用,在获得职业技能的基础上还能学会学习,在分析会计问题的实践中获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会计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由一定的教学目标引领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率。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会计专业胜任能力和社会生活的关键能力。首先要将学生培育成健全的`“社会人”,在这个基础上再将其培养成合格的“会计人”。

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尝试。

(一)项目教学法的尝试。首先我们必须明了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含义,一般来说,项目教学法指的是师生以同一个项目为平台,以完成这个项目为目的,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系统的知识,掌握相关职业能力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具体构成应包括五个教学阶段:一是项目任务的确定,二是完成项目任务的计划;三是实施方案,既学生在确定的项目任务指引下,项目任务完成的环节和程序;四是检查与评估,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成效进行自评,后由教师检查评分,师生平等互动,比对自评和教师评价,找出原因;五是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尝试的效果进行归档,分析其优势和不足。我们以编制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为例来说明项目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尝试。

(二)情景教学法的尝试。在会计模拟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根据职场真实情景模拟特定的社会场景,比如银行、公司、税务部门,结合教学内容的性质进行角色扮演,这种教学法的优势就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贴近真实环境,让学生学到特定岗位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培养应对未来职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原始凭证填制课程的支票填制中,情景教学法的尝试步骤如下:第一步:情境设置。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定任务,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搜集并归纳有关支票的各类资源。第二步:计划实施。教师在论证了教学任务之后,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至少三人,在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力水平差异。一个小组分别扮演付款方、收款银行,在模拟结束后,要求学生共同探讨支票填制的内容和注意事项。第三步:决策。在学生基本上明确了支票的填制内容和填制方法的基础上,各小组根据自己模拟的角色,明确职责。第四步:教学实施。前面三步都是为第四步做铺垫的,这一步,各小组要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填制现金或转账支票,将填制的支票由小组集体审核,确定无错误之后上交,教师将上交的填制好的支票交叉发回各小组审核,请各组选出一名代表表达评价结论,最后再由教师统一点评。

三、在会计教学中应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一线教师均要重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21世纪,注定是人才角力激烈的世纪,我国经济虽然实现了转型,但升级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尤其区域经济发展急需一大批合格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加快配套课程建设。新的教学模式必然有新的配套课程与之相配备,传统的课程在逻辑性、系统性等方面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已渐成熟,但在培养学生会计职业技能方面还是存在许多欠缺,主要表现来传统的课程只注重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系统会计职业技能的培育。因此我们要加快适合新的教学模式的课程建设,将新的教学方法融入课程建设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

(三)加强师资素质提升。师资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正如美国学者鲍里奇在美国职业教育教学革新第4次学术年会上所说的:“清晰的授课脉络、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合、具体任务的导向都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这也是确保课堂教学成功的三大教学行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不仅有先进的课程思想和开放的视野,还要有扎实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因此,师资素质的提升是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发挥有效性的智力保障。

教学研究论文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教育论文,主要是关于二本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多,学生认真听课的少,思考的少。很多学生认为营销员的素质、技能需要在工作中磨炼,不相信课堂理论学习。不管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却反映了实践教学在营销人才的培养中作用很大。然而,在调查了一些高年级营销专业的在校学生和已经毕业工作的营销专业的学生后,发现当前地方二本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明显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实践性教学时间安排偏少,效果不佳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各主干专业课程都应该有相应的实践教学,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然而,从实践教学的安排时间看,占有25%的被调查学生反映只有少数课程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余下75%的学生则认为都是教师课堂理论教学。从实践教学的效果看,学生对各类实践性教学的平均评分都很低,均不超过30分(百分制),见表1。另外,从课程角度看,市场营销专业20门主干专业课程,调查显示每个班级平均仅有4至5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被学生认可,其他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效果被认为较差。上述情况表明了地方二本院校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时间安排明显偏少和效果不佳的事实。实践教学部分偏少直接导致了学生不清楚企业实际营销工作的要求,对营销工作环境缺乏了解,对自身素质信心不足等问题。例如,在被调查的学生中,56%的人对企业营销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认识较模糊。在关于营销员最重要的能力调查中,已工作的毕业生与在校学生存在多项认识不一致的情况。此外,大约有2/3的受访学生对自身的专业素质缺乏足够的信心等。

(二)教学方式单一,案例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实践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市场营销专业教师采用最多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案例教学,假如不考虑职业资格培训和毕业设计,超过50%的学生认同的实践教学方式有调查、策划等实践项目,上机演练,情景模拟(如礼仪实训)等,达不到各类教学方式总数的1/4,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在案例教学中,没有启发学生独立、开放性的思维,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少,老师也有事先准备不充分等情况,结果多数课程达不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说明滥用案例教学方式,质量无法保证。例如,课堂案例教学中,学生经常仓促地阅读案例材料,并从原文中找出有限的字句去回答老师的提问,很难给出完整的、令人信服的答案。营销课程中的案例是讲述企业及当事人实际遇到的事件,解决案例中问题需要纵观整个事件,还可能涉及其他章节、课程、学科的知识,以及个人切身的社会经验。因此,案例教学需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以达到知识共享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重点不突出,培养目标不明确首先,表现在每门专业课程内部缺乏实践教学的重点,培养目标不明确。市场营销专业20门主干专业课程,每门课程都应该有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重点实践教学活动。例如,《营销策划》课程至少要让每位学生经历企业具体产品的4p设计,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学生操作某项产品的实际营销活动。调查发现市场营销专业3/4的主干专业课程,没有针对课程的核心能力目标去开展一些重要的实践教学。其次,表现在没有突出重点课程的实践教学,一些重要的实践教学方式得不到实施等。调查发现在校学生得到最多的课程专题实践项目是:职业考证、毕业设计、市场调查分析、营销策划、礼仪实训等。然而,已毕业的学生则认为学校最有价值的实践教学方式是校外顶岗实习,最有价值的课程专题实践教学项目是市场调查分析、沟通谈判训练、客户关系管理、营销认知实训等。可见,存在一些重要的实践教学方式和课程专题实践活动没有被地方二本院校所重视。最后,一些已经开展的实践活动又无法保证质量。例如,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学生抄袭网络论文的现象较普遍,老师管控不严格。

(一)主观上实践性教学没有被教师重视最近几年,高校逐渐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实践教学的要求。任课教师开始制定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增加实践教学部分。然而实践教学并没有扎实开展,教学效果不好。主要原因在于任课教师主观上还不够重视实践教学,没有深入研究各种实践教学方式,对于各门专业课程可以开设哪些实践教学,以及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安排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任课教师认识有限。其结果是很多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采取了案例教学和学生自己组织的形式,老师参与少,指导不力。由本次调查可知,市场营销专业20门主干课程,仅有少数课程的实践教学被认为是有效的;当问及各门专业课为何不能“一边理论,一边实践”式教学,51%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实践教学研究不够,不能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任课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实践教学的效果如何,任课教师始终是问题的核心,教师事先一定要重视实践教学,花时间和精力去琢磨它。

(二)客观上实践性教学存在教师执行困难任课教师执行实践教学的困难表现在:(1)实践教学时间跨度长,计划准备工作多。例如,进行一次市场调查,就涉及从确定调查对象、制定调查问卷、组织调查活动、到最后得出调查结论,整个过程要用很长时间,中间还可能涉及调课,占用学生的课余休息时间,实施起来较麻烦,并且可能得不到学生的支持。还有一些专题实践教学活动甚至要用一个学期才能完成,成效更难控制。

(2)一些实践性教学的空间活动范围大。如参观企业与顶岗实习,都是在企业单位进行的,空间跨度较大,而且会发生一些费用。通常,学校对任课教师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没有经费支持,学生集体外出十分困难。(3)地方院校专业课教师工作量大,课时有限。通常每门专业课有十多章内容,而每学期只有40至50多个课时,扣除节假日后甚至更少。任课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课程讲完,课时已经很紧,没有多余时间安排实践教学和演练。(4)普通教师能够联络的企事业单位少。

普通教师人际交往范围有限,在没有校方帮助的条件下,他们通常没有能力将学生送到校外企事业单位去实训。

(三)实践教学缺少学校制度、设施与企业支持学校需要为实践教学制定相关制度,并提供设施和财力,最后还要对实践教学成果进行考核。但一些地方二本院校在实践教学上缺乏制度保障:(1)校内实践教学设施的投资普遍不足。一些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和机房数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专业课程没有配置模拟实训软件等,使课程无法精讲演示和学生上机演练。(2)校方没有积极地建立稳定的校企实习基地。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寻找实训企业和合作单位是学校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帮助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3)学校没有实践教学的检查和约束制度。学校要求教师编制实践教学大纲,但教师是否按照大纲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学校没有检查和约束机制,这样使课程实践教学部分无法保证执行。目前,就市场营销专业来说,由于销售岗位的离职率较高,人员不稳定,愿意与学校长期合作实训的企业较少,这需要企业和学校积极寻找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此外,学校没有为方便实践教学而提供灵活的调课制度,且缺少实践教学的经费支持。

总之,学校在实践教学领域,主要问题是投资不足,主动性不够,导致无法实施一些实践教学,最终又不能对任课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例如,在本次调查中,61.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主动性不足,没有重视实践教学;63.2%的学生感叹学校没有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实践教学。

(四)学生管理工作宽松高校实践性教学成果的好坏不仅与学校、教师有关,还与学生有关。通常,任课教师安排的实践、实训的任务,学生总是很难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风气不端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就业压力较大,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和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成绩好不一定就业顺利,于是在学习上也显得有些浮躁和不安,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和能力锻炼缺乏耐心;因个人兴趣的差异,一些营销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不适合做销售,打算未来从事其他工作,在专业课学习及实训中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这种情况女生较多;高校普遍采取的学生对老师考评制度,老师的教学质量主要由学生的评分决定,少数学生对老师不满会降低教师的在该学期的教学评分。老师担心被学生评“低分”,这样使老师在严格要求时有所顾忌。学生除了触犯法律和离校不归等严重原因之外,旷课、挂科、态度散漫等违纪行为通常不足以影响学生毕业。而教师若批评、惩罚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结果对自己不利。所以,当前教师对于维护校纪问题显得较为谨慎,学生自由散漫的态度难以扭转。

教学行动研究论文

1、缺乏实践经验。

幼儿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情绪化严重的敏感期,各种突发状况都可能随时发生,而幼儿教师大多只是在课堂知识学习后进行个人或小组的情景模拟,不能切实地在真实状况下处理问题。这就有可能导致初为教师时的手忙脚乱和情绪崩溃的情况发生,教学效果也将会大打折扣;而且幼儿教学的差异性最为突出,及时的角色切换也是大多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最欠缺的。

2、合作模式的生疏。

合作模式包括教师与研究人员的合作、教师间的合作、教师与幼儿间的合作等,这些合作都是加速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并能够减轻幼儿教师的负担。但是目前,多数幼儿教师在遇到专业问题时常常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不掉的就暂时放下,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这样有悖于行友芯康'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幼儿的成长都十分不利。

幼儿教育中,行动研究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科中纯理论研究者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教育工作者日常遇到的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且特别重视幼儿教师对实践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难得的参与融入过程。

行动研究主要在于解决特定问题,不论研究场所是在一个教室还是多个教室,教师始终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的特点是规模小、研究问题范围窄、具体、易于实施,但力量单薄,很难从事深入的、细致的、说服力强的研究;而协作性行动研究的特点是可以发挥多个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但可能在理论指导方面较欠缺,不过对于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来说提供了一种有效而科学的方法。同时,行动研究以实践为中心,主要表现形式为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这就相当于在幼儿教师成长过程中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对幼儿教学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行动研究在专业成长中的具体措施。

行动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是“问题―计划―行动―反思”体系的循环,幼儿教师在每个环节都应该进行细致分析,缜密制定差异性教学计划,在无形中提升专业能力。

(1)角色切换,融入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不要仅仅作为任务的布置者和传授者,更要成为幼儿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平等地融入幼儿的活动中,倾听幼儿的想法,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幼儿的差异性行为。幼儿教师应该尝试改变传统的教育行为,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角色,给予幼儿耐心,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地去探索,发掘幼儿的潜力。

(2)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教师要学会并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挖掘研究素材,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案例和经验,多多阅读相关研究人员的最新教学研究成果,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手段;同时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改进,不断完善,才能不断进步。

(3)合作探究。

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幼儿教学关系网络的利用,适时地将家长资源引入课题研究,有效地把握专家指导的机会,加强同事间的合作交流,从社会、家庭、科研三方面获得教学灵感,飞速成长。

(4)记录和整理。

有效的活动记录不仅能生动地再现实验中师生的互动,也为以后总结科研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研究材料。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有助于专家、同行对课题研究的工作指导,也有助于家长了解幼儿的行为活动和学习状态。

记录不仅限于文字形式,视频、音频、照片等都是很好的记录载体,幼儿教师可以从中捕捉到许多关键的教学切入点,对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很多好处。同时也可以总结活动的不足,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经验,最后将这些总结性的材料集中整合,定期翻阅,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笔宝贵的资产。评析、总结是教师组织活动后的自我完善,也是不可忽视的自省过程,需要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通过总结现阶段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不足之处,以行为研究作为主要依据分析得出一系列可行性极高的举措,旨在加速幼儿教师的成长。可以看出,幼儿教师的正确发展离不开行动研究,教师只有充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严格践行“资料收集―合作探讨―自我反省―多方总结”的教学模式,才能使教育高效化,成为具有创新思想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

[2]王赋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学研究论文

过去的会计工作重点是对实际发生过的经济业务活动予以记录、分析、整理,主要侧重于《会计法》中规定的核算和监督工作,要求使用正确的记账方法,工作重点在于确保工作依法合规,真实有效。随着时代的发展,根据传统会计工作而实行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逐渐显现出一些与时代向脱节的地方,具体有以下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一)课程设置上的缺陷在传统中等职业教育会计教学模式下,课程科目主要包括会计原理、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预算会计、管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理论性课程,从课程结构上,理论教育和专业课程比重偏大,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等不到加强,同时,专业课层次过高,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充分,知识结构不够合理,这都给学生毕业后在适应现代企业工作要求方面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的缺陷过去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单方面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模式中关系固化、僵化,缺乏活动,教学方式死板,教学方法以课堂灌输式为主,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背硬记,无论学习活动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教学内容离不开教材,不但单调乏味,与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之间差距越来越大。

(三)教学成果评价模式上的缺陷传统的会计教学,主要通过闭卷考试的方法进行教学成果评估。这种方法,检验的主要是学生对教学内容记忆的好坏,对于学生是否充分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无法有效衡量。许多学生本身对学到的知识并没有充份理解和掌握,没有学到脑里、心里,而是单纯通过几个通宵的赶工硬背,就能够通过考试,这种复述性的考试对于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并没有很大帮助,也无法检测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学校采用德育、体育、智育多管齐下的教育评价方针,虽然可以较为全面的反映学生德智体各个方面的情况,但和当前学以致用,强调素质教育和学生实战能力的教学趋势并不相符,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好评的学生,未必适应当前紧张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尤其在考评体系中非常强调学生对既有规定的遵守,而不考虑其存在是否合理,非常不适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其关键是强调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水平。对受教育者全面素质和实战能力的评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随着改变,这些都给会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就业形势要求会计人才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知识基础、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还要具有较强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都有着明确的要求。相关研究表明,当前企业对员工的评价因素,按照其重要性排列依次为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判断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作为培养中等技术人员的职业学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适应市场需求,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优化中等职业教育会计教学体系结构,实现通用性会计人才的培养以前有人做过企业财务负责人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企业需要的会计人员,不仅仅要具有专业的会计知识,还要对税收、金融、管理学、法律方面的知识有所掌握。而现阶段中等职业会计教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文写作、财务管理、电子计算机、外语、生产管理等方面很少或者没有进行相关学科设置,这不符合当代会计职业教育需求,必须予以改革。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构建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素质教育的内在属性是对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的要求。从会计教学来讲,就包含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会计专业知识和社会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素质教育。要充分重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在科学设置课程,确保课程的全面性,除了会计专业课程外,还要设置数学、外语、文学、经济法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基础性课程,设置税收、证券投资、国际贸易、统计、市场营销、金融等实际工作中与会计业务相关的课程,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素质培养范围,实现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互补与共融的目的。(2)调整理论教学结构,夯实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确保学生基础扎实,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较快的接受新知识、新技能。(3)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资源投入、基础设施、体制、机制、制度保障等多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会计教学实践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现代化水平,将实践教学作为中等教育会计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工作主线,贯穿于会计教学全过程,建立校企联合机制,学校和企业保持常态联系,制定在校学生企业实习、实践计划,在校生定期到企业实习,熟悉企业工作环境,体验企业工作氛围,企业可以委托学校培养专向人才。学校和企业分别承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功能,共同构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统一。

(二)增强学生会计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实践操作在教学中所占比例(1)新的教学模式要坚持学以致用原则,以学生为核心,从实战角度出发,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融合。目前的会计教学,多数是对教材的宣讲,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很少接触到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工作工具实物,由于缺乏直观感受,使得学生对会计学习多数停留在表层阶段,难以从具体问题延伸开去思考更深层次的内容。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会计业务能力水平的提高。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可主动寻找、收集一些会计票据实物,通过课堂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增强教学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2)采用现代先机教学工具,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向学生展示财务凭证票据的使用与管理以及财务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形,让学生对于会计工作有着更加全面和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掌握知识细节。(3)理论教学和模拟实际操作相结合,全方面提升学生会计业务技能水平。通过采用“会计模拟实习”的方式,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加以培养和强化。“会计模拟实习”是指在专门营造的会计工作仿真环境中,有参加的学生做为会计开展的会计业务实践训练。在这个模拟实习环境中,一切条件都尽量和真实的会计工作保持一致。学生在里面以会计人员的身份尝试开展会计业务工作,按照会计工作的真实模式和流程,使用真实的票据、凭证。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的体验到会计工作的特点,对于学生全面学习、掌握会计工作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意义重大。(4)加强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实战教学机制。在“会计模拟实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定期派遣学生到企业见习、实习,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会计工作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有所接触,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打下基础,缩短毕业生上岗适应周期,增强毕业生竞争力。

(三)采用更加科学的会计教育考评制度和素质教育,特别是强调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目标相比,我国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考评方式僵化、考评方法简单、缺乏全面性和动态考评是其主要缺陷。针对这个问题,要采用系统化的评价体系,多方面、多角度的考评教育成果,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动态追踪,采用多样化的考评方法,深入评价教学结果各项深层次影响。在原有学习成绩外,更要评价学生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文化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企业输送基层技术员工的重要职责。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机制激烈变革,经济发展速度空前的重要时期,会计人才作为企业发展运行所需人才的基本组成之一,其长期需求是十分巨大的。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相关管理单位和学校要充分重视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重要作用,加大投入,用于创新,优化学科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建设,为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人才培养夯实基础,为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会计人才。

教学研究论文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如果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设置良好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任何教学手段顺利开展的前提,对于启发式教学而言,尤其重要。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在于:教学活动实践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现三动:动脑、动口、动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应心理健康技能,用以指导实际生活。课堂教学始终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营造出尊重、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愿意参与课堂互动。

2.重视新课导入。

能否将新课高效导入,是启发式教学得以成功的保证。以“情绪调节”一章为例,如果课堂开始就将单纯的知识点罗列,即使加以解释,学生仍然会缺乏学习兴趣,且不能使学生将知识有效迁移到生活情境中去,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启发式教学导入课程时,可以插入与情绪有关视频、图片,或引入情绪问题等讨论话题,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学生知识的正向迁移。

3.掌握提问技巧。

启发式教学能否有效,关键在问题设置,问题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情景之上设置问题。在课堂导入之后,有具体的教学情景或学生脑海中已形成相应情景,才能开始设问启发,否则就是空中建楼阁,没有生长点,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思路,达不到启发的效果。

(2)以学生现在知识、智力、能力水平为基础;学生原有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生长点,任何教学都要依据学生现有水平而教,启发式教学更应重视学生现有水平,设置问题任务应该是让学生能接受、不反感、能理解的问题,通过思考努力,能解决的问题。如果脱离学生现有知识、智力、能力水平,就如启发小学生了解大学课堂知识一般,无法成功。

(3)问题要具有探索性,有挑战性同时又不失趣味性;问题应该是真正能促进学生思考,不能为问而问。仍以“情绪调节”为例,在学生已观看情绪相关视频的基础上,可以提出“同一个事件,为什么会有不同情绪呢?”引导学生得出“是观念而不是事件本身不同产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引出情绪调节方法——改变不合理观念。而通过思索得出的答案,更易于记忆。如果问题不具探索性,学生不需要思考便能从书本上或过去经验里找出答案,那么学生无法主生兴趣,也谈不上记住,无法记住,在实践中将不能有效运用。

4.运用启发式教学要注意的事项。

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时,始终要多表扬、多鼓励、不批评、不责备,使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乐于参与课堂互动。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不能直接指出,而是通过对比、反问等技巧,引导其逐步得出正确答案。对于本身就没有正确好坏之分的,例如“人格”“气质”等知识点,应多设置开放性问题,不设标准答案,激发学生创造思维,让学生学会求异,明白包容,从而用包容的态度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二、结语。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启”,而难点也在于“启”。要想做到行之有效的“启”,要让学生能够立足于理论知识,将之迁移至实践中,需要教师能够掌握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教师应该要熟悉所授课程内涵外延,熟悉启发式教学的模式与流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能够积极尝试启发式教学手段,注重教学反馈,不断研究创新,积累教学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启发式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上好本门课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 11-24 新来的王老师(优秀16篇)
    优秀作文能够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图,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真实与独特。接下来,小编将向大家推荐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有一位师塾先生,他不但书
  • 11-24 兄弟读后感范文(17篇)
    读后感不仅仅是对书中故事情节的概括,更是对自己在阅读中的成长和变化的记录和总结。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可能会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 11-24 导游求职面试简历(精选17篇)
    导游词的目的是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所游览的景点,增加他们的旅行乐趣。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份精美的导游词范文来领略景点的风采,带上您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性别:女。婚姻状况
  • 11-24 设计类的实习周记总结(精选15篇)
    通过实习总结,我们可以对自己在实习中的表现和工作态度进行客观评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实习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1、了解室内装潢设计在德州的市场现状及前景
  • 11-24 六年级写给老师的一封信(实用23篇)
    优秀作文能够展现出作者深入思考和独特的观点,给人以启示和反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请大家自行斟酌。尊敬的老师:您好!当我在二年级上
  • 11-24 公司合同管理流程(热门22篇)
    公司的发展需要不断吸收和培养优秀的人才,以推动整个组织的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优秀人才培养方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委托方:(下文简称甲方)受托方
  • 11-24 教师节座谈会主持词两篇(通用18篇)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很高兴和各位一起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刻。在下面的篇章中,我们为大家汇总了一些精彩的总结案例,供大家借鉴。各位领导、家长、老师:大家好!在这
  • 11-24 房屋出租协议书标准版(优秀19篇)
    合同协议的签订过程需要双方相互协商、平等自愿,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同协议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对您起到一定帮助。甲方:乙方:甲乙双
  • 11-24 没去学生会开会检讨书(优秀16篇)
    优秀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老师相处融洽,为班级和集体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接下来是一些优秀学生的心得体会和经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尊敬的主席,各
  • 11-24 标准版个人买卖合同(热门20篇)
    买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交易方式,我们时常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各种商品。以下是一些买卖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买方: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