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会游动的小岛大班语言教案(优秀8篇)

最新会游动的小岛大班语言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3-10-17 04:21:15 作者:紫薇儿 最新会游动的小岛大班语言教案(优秀8篇)

一年级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设计的一套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六年级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会游动的小岛大班语言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的线索找寻答案,能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描述。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会游动的小岛”。

2、幼儿已对乌龟有了一些了解。

3、幼儿操作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1、播放课件画面1,让幼儿观察。

老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让幼儿大胆猜测。课件中图中似龟似岛的画面把幼儿带进悬念中,诱发幼儿讲述的积极性。。

2、对幼儿的回答,老师不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3、小朋友刚才说了那么多,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就知道了。

二、看画面理解图意(原来是会游动的小岛):

1、(1)播放图1时提问:“画面上有谁?它在干什么?”让幼儿自由猜测小鸟的活动,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老师讲述图1的内容并提问:“小鸟为什么会飞很久很久?”(老师小结)

2、(1)播放图2时提问“天黑下雨了,小鸟发现了什么?”、

(2)老师讲述图2的内容小结后提问:“小鸟看见了小岛它会怎么做呢?”唤起幼儿的同情心,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为下一步的讲述活动作了铺垫。

3、(1)播放图3时,让幼儿看画面讲述图意。

(2)老师小结。

4、我们一起把刚才看到的画面连起来说说。让幼儿把前3幅图连起来讲述

(老师小结)

5、播放图4时提问“天亮了小鸟到了那里?这个会游动的小岛原来是什么?”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图片的内容。(老师小结)

6、完整地播放一遍幼儿观看故事。

三、完整讲述故事

1、老师带幼儿一起将四幅图连贯的讲述一遍。

2、让幼儿相互讲述图片的内容,老师巡回倾听,了解幼儿讲述的情况。引导幼儿完整地讲述。

3、请个别幼儿到前面讲述。

四、结束活动

会游动的小岛大班语言教案篇二

1.能根据图片的线索找寻答案,并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描述。

2.重组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ppt、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引发幼儿猜测。

(1)出示图一

师:瞧,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出示图二

师:小鸟看到了小岛,猜猜它会怎么做呢?

二、揭开谜底,引出“会游动的小岛”――乌龟。

(1)出示图三

师:现在是什么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图四

师:天亮了,小鸟到了哪里?(草地)

师:他是怎么到草地上的呢?(乌龟驮着它的)

师:原来这个会游动的小岛是什么?(乌龟)

师:想一想小鸟会和小乌龟说些什么呢?小乌龟呢?

三、完整欣赏故事。

――播放ppt

师:谁能看着图片把故事完整的讲给大家听?

四、重组图片,进行故事创编。

(1)请幼儿改变图片次序,编一个新的故事。

师:请小朋友自己把四张图片重新排一排,然后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和同伴交流一下。

(2)请个别幼儿进行讲述,教师给予及时评价。

活动反思

《会游动的小岛》故事简短、有趣,在图片中似龟似岛的画面把幼儿带进了悬念之中,诱发了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活动巧妙地运用这个悬念,使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很聪明,一下子就看出来这个像小岛一样的是一只乌龟。继续让幼儿看图片,他们根据画面的'不同大胆地创编故事情境。整节课的流程较清晰,环节层层递进,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之中。教态自如,声音适中。

会游动的小岛大班语言教案篇三

会游动的小岛是一则典型的排图故事,故事内容可根据图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而改编成不同情节的故事,因此非常适合大班的孩子开展排图阅读。通过排图更能激发大班幼儿连贯的讲述故事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活动中我灵活的运用图片的特点设计教学流层,使孩子在活动中充分的运用语言进行讲述,获得"说"的快乐。

设计理念新《纲要》明确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会游动的小岛这则故事很好的利用图片前后变动的特点,让幼儿灵活的掌握阅读图片的方法和根据图片讲述故事的能力。因此在活动中,我给幼儿充分的时间、空间,通过自读、共读、同伴读等方式让幼儿进行图片的阅读,在讲述与倾听中感受运用语言的快乐。

1、能根据图片的线索找寻答案,并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描述。

2、重组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体验创编故事的快乐。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课件、人手一份小图片

一、出示图二,直接引题。

1、这是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幼儿的回答,教师暂时不作肯定或否定。)

2、播放动画。原来是会游动的小岛。。,小鸟看见了小岛,它会怎么做呢?

3、出示图一和图二。发生了什么事情?谁能用把这两幅图片有连贯的句子说一说?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讲述这两幅画面的图意。

二、出示第三幅图。

1、请幼儿看着画面将三幅图联系起来讲述,教师再作简单的小结。

3、教师带幼儿一起将四幅图连贯地讲述一遍。

4、每名幼儿按以上的顺序结合图片和同伴相互讲述,教师巡回倾听,了解幼儿的'讲述情况。

5、请个别幼儿讲故事完整地讲给大家听,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教师和其他幼儿给予评价。

三、移动图片。

1、教师神秘地将图片的次序打乱,使故事情节发生变化,教师把新的故事讲给幼儿听,并将刚才的故事和新的故事作一比较。

2、请幼儿将试着改变图片次序,编一个新的故事。

3、根据个别幼儿的讲述,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设计意图运用似龟似岛的画面把幼儿带进悬念之中,诱发幼儿讲述的积极性。

引导幼儿讲述图片的内容,为连贯的讲述做铺垫。

重组图片次序讲述故事,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创造性

会游动的小岛大班语言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的线索寻找答案,并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描述。

2、尝试重组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体验得到意外收获的惊喜。

3、提高幼儿读图的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会游动的小岛》,背景图一幅。

2、幼儿操作图片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有一只小鸟,每天都开开心心的,瞧它又在树林里自由自在地飞想呢!我们也一起跟随它去玩玩吧!(幼儿跟随音乐表演歌曲:小鸟小鸟飞呀飞)

二、引导幼儿看图,理解讲述图片内容。

出示小鸟飞翔的课件画面:今天小鸟有到哪里去完了呢?

(出示图一)

问:这是什么地方?小鸟是怎样飞的?

这湖面怎么样呢?(很宽很宽,小鸟飞了很久。)

点击图二:

问:突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天色怎么样?(天黑了,下起雨来了)小鸟飞了很久很久,它现在感觉怎么样?(累、小鸟飞不动了。)这时它看见了什么?(乌龟,小朋友真聪明,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乌龟,可是小鸟不知道这是乌龟,它还以为是可以让它休息的小岛呢。)小鸟会怎么做呢?(幼儿讨论猜测)

出示图三

(幼儿自由讨论后教师总结:××说…)

出示图四

问:雨停了,天亮了,小鸟到了哪里?小鸟醒来一看发现这个会游动的小岛原来是什么?大乌龟就像座会游动的小岛,把小鸟送到了岸边。

三、幼儿学习讲述图片内容。

小鸟和这个会游动的小岛的事真有趣,我们一起来把它编成一个故事。

(同时出示四幅图,教师带领幼儿讲述故事。)

四、幼儿重组图片,尝试讲编出的故事。

1、刚才我们编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我们把图片动一动(移动图片)又可以编成一个新的故事。我们也来听听。(播放图片及录音)

2、这些会动的图片在我们的桌子上也有,我们去动一动、摆一摆,把它编成一个个新的故事,一边摆一边说,编好后把你的故事说给边上的朋友听。(幼儿自由讲述)

五、刚才老师听到很多小朋友讲的很好,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到前面来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六、幼儿跟着小鸟到操场上游玩。

会游动的小岛大班语言教案篇五

会游动的小岛是一则典型的排图故事,故事内容可根据图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而改编成不同情节的故事,因此非常适合大班的孩子开展排图阅读。通过排图更能激发大班幼儿连贯的讲述故事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活动中我灵活的运用图片的特点设计教学流层,使孩子在活动中充分的运用语言进行讲述,获得"说"的快乐。

设计理念新《纲要》明确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会游动的小岛这则故事很好的利用图片前后变动的特点,让幼儿灵活的掌握阅读图片的方法和根据图片讲述故事的能力。因此在活动中,我给幼儿充分的时间、空间,通过自读、共读、同伴读等方式让幼儿进行图片的阅读,在讲述与倾听中感受运用语言的快乐。

1、能根据图片的线索找寻答案,并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描述。

2、重组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体验创编故事的快乐。

课件、人手一份小图片

一、出示图

二,直接引题。

1、这是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幼儿的回答,教师暂时不作肯定或否定。)

2、播放动画。原来是会游动的小岛。小鸟看见了小岛,它会怎么做呢?

3、出示图一和图二。发生了什么事情?谁能用把这两幅图片有连贯的句子说一说?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讲述这两幅画面的图意。

二、出示第三幅图。

1、请幼儿看着画面将三幅图联系起来讲述,教师再作简单的小结。

3、教师带幼儿一起将四幅图连贯地讲述一遍。

4、每名幼儿按以上的顺序结合图片和同伴相互讲述,教师巡回倾听,了解幼儿的讲述情况。

5、请个别幼儿讲故事完整地讲给大家听,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教师和其他幼儿给予评价。

三、移动图片。

1、教师神秘地将图片的次序打乱,使故事情节发生变化,教师把新的故事讲给幼儿听,并将刚才的故事和新的故事作一比较。

2、请幼儿将试着改变图片次序,编一个新的故事。

3、根据个别幼儿的讲述,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设计意图:运用似龟似岛的画面把幼儿带进悬念之中,诱发幼儿讲述的积极性。

引导幼儿讲述图片的内容,为连贯的讲述做铺垫。

重组图片次序讲述故事,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创造性。

会游动的小岛大班语言教案篇六

1.能根据图片的线索找寻答案,并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描述。

2.重组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ppt、故事图片。

一、设置悬念,引发幼儿猜测。

(1)出示图一

师:瞧,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出示图二

师:小鸟看到了小岛,猜猜它会怎么做呢?

二、揭开谜底,引出“会游动的小岛”——乌龟。

(1)出示图三

师:现在是什么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图四

师:天亮了,小鸟到了哪里?(草地)

师:他是怎么到草地上的呢?(乌龟驮着它的)

师:原来这个会游动的小岛是什么?(乌龟)

师:想一想小鸟会和小乌龟说些什么呢?小乌龟呢?

三、完整欣赏故事。

——播放ppt

师:谁能看着图片把故事完整的讲给大家听?

四、重组图片,进行故事创编。

(1)请幼儿改变图片次序,编一个新的故事。

师:请小朋友自己把四张图片重新排一排,然后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和同伴交流一下。

(2)请个别幼儿进行讲述,教师给予及时评价。

《会游动的小岛》故事简短、有趣,在图片中似龟似岛的画面把幼儿带进了悬念之中,诱发了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活动巧妙地运用这个悬念,使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很聪明,一下子就看出来这个像小岛一样的是一只乌龟。继续让幼儿看图片,他们根据画面的不同大胆地创编故事情境。整节课的流程较清晰,环节层层递进,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之中。教态自如,声音适中。

会游动的小岛大班语言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作,并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

2、在对话框的提示下表述人物的心情;

3、学习创编符合逻辑的故事情节,进一步扩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一、导入,观察图片,了解故事大概

1、出示小鸟,瞧,谁来了?

2、出示第一幅图片:

这只小鸟已经飞了很久很久,它为什么会飞得很久很久?

原来它飞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湖面上,很大很大的湖面还可以怎么说?(一望无边、无边无际、广阔等等)

3、出示图二

4、出示图三

小鸟飞到了小岛上怎么样了?它为什么会睡着的呢?

二、学习描述心里想法,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

(1)多么热情的小乌龟呀,在故事中小鸟和小乌龟究竟是怎么想的?我们把它们心里的想法和对话都讲进故事里,那么故事就会更好听了。

(2)小鸟在无边无际的湖面上飞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3)小鸟突然发现了一个小岛,它是怎么想的?

(4)小鸟落在了小岛上,又是怎么想的?

(5)小乌龟看到小鸟这么累它又会想些什么呢?

三、教师范讲,幼儿找出讲故事的要点和要求

(1)这些图片真好玩,我把它们连起来讲成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教师讲述故事

(3)故事好听吗?为什么不好听?

(4)小结:讲故事时要注意表情、语气和讲出角色的心里活动。

四、幼儿自由讲述故事

下面请小朋友把这个故事讲给同伴听讲给老师听,但在讲故事时首先要说一下故事的题目,故事中要把动作、语调加进去还要把他们怎么想的也讲进故事里。

六、请1——2名幼儿讲述故事

7、结束

会游动的小岛大班语言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感知故事内容,通过动画理解故事内容。

2、认识四季的主要特征。

3、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大图书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展示准备好的《四季画册》

“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这是小白云给我们带来的四季画册。我们赶快来看看小白云都画了哪些好看的景色吧。”

2、欣赏活动

教师点击故事题目,播放故事动画,幼儿整体欣赏。

3、理解活动

(1)提出问题,让幼儿边听故事边注意问题的答案

小白云用什么做画笔?用什么做颜料?

故事中一共问了几次“这画的是什么”

(2)完整欣赏故事内容

(3)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小白云把画好的画做成了什么?

小白云把画册带给了水?画册的名字叫什么?

(4)教师分别点击每个季节相关的画面,并让幼儿仔细观察妹夫图上所描述的景色,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述,老师给予引导,能用完整的优美的语言描绘四个季节的美丽景色,并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让幼儿感受美,欣赏美。

4、阅读活动

(1)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2)师幼共同讲述故事

(3)鼓励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活动延伸:

让幼儿依据自己对四季的理解画四幅不同季节的画,做成四季画册。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大班语言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