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清明教学设计(优秀20篇)

清明教学设计(优秀20篇)

时间:2023-11-24 09:03:50 作者:字海 清明教学设计(优秀20篇)

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可以确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教学计划范例,供大家参考借鉴。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杜牧教学设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提升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加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感悟诗歌美。

活动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视频课件教材或者ppt。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个节日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引导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播放视频课件(ppt)请幼儿观看。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1.刚才我们看了视频,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源自于上古时代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又称踏青节、祭祖节。这时,天气转暖,人们换上了轻薄的衣装,纷纷外出踏青郊游祭祖。虽然是一个肃穆的节日,也是人们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杜牧教学设计

1.会写4个生字。

2.读背古诗。

3.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像画面。

过程与方法:

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展开想像,读懂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导读、导析法。

学法: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朗读录音磁带、投影片。

一、激趣导入。

1.投影出示插图,并配以古典音乐,尽可能把学生带入诗的境界。

2.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清明》这首诗的资料拿出来,互相交流。

二、走进古诗。

1.学生各自试着读读《清明》,注意准确地读认“魂”“借”“牧”“遥”。

2.听录音,学生划出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根据刚才听的录音朗诵,学生进行反复自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4.同桌之间相互示范读,互相指正。

三、走进诗中。

1.自读自述。

学生结合工具书自读自悟全诗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清明》所表现的画面和情境进行描述。

2.互读互述。

同桌或小组间相互讲、相互说自主品味诗句的收获。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路上的行人,心中烦闷,像是丢了魂似的。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请问哪里有酒店?放牛的小孩手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3.让学生结合插图和诗中所反映的景与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找一些关于清明的诗句。

《清明》教学设计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向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到春景的美好。

古诗清明教学设计

活动前言:在一年之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于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清明上河图、有关清明照片。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王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2.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

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4.教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珠杨柳属柳莺。

古诗清明教学设计

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能正确熟读古诗。

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一、入场。

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优美的古曲,慢慢的进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来。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教师: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欣赏古诗朗诵。(播放课件)教师: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刚才电脑里的老师已经把《清明》这首古诗诵读了一遍,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再来读一遍,老师念一句小朋友跟一句。(播放古诗背景)幼儿跟着教师诵读。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教师:如果要给这些句卡宝宝找图片朋友,你们认为应该怎么找。谁能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教师:谁能为"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第三句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对应哪一幅画面?

教师:那是谁回答老爷爷的?那个小孩。哦,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对应的就是第四幅图片了。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古诗和这些图画的关系了吗?原来图片上的内容说的就是古诗中的内容。

四、朗诵古诗。

1.幼儿整体诵读。

教师:那这首古诗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写这首诗的诗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有名的诗人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读。

教师:你们读得真好听。那现在我们边读古诗边做动作,我们来表演一下这首古诗吧!

五、认字活动。

学习"明"字。

教师讲述"明"的字源故事。

教师:"明"在*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为光亮之义。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这个字宝宝读什么呀?(明)(六)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清明》,它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学习歌曲《清明》。

古诗清明教学设计

1、会写4个生字。

2、读背古诗。

3、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像画面。

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展开想像,读懂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

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

朗读录音磁带、投影片。

一、激趣导入

1、投影出示插图,并配以古典音乐,尽可能把学生带入诗的境界。

2、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清明》这首诗的资料拿出来,互相交流。

二、走进古诗

1、学生各自试着读读《清明》,注意准确地读认“魂”“借”“牧”“遥”。

2、听录音,学生划出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根据刚才听的录音朗诵,学生进行反复自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4、同桌之间相互示范读,互相指正。

三、走进诗中

1、自读自述

学生结合工具书自读自悟全诗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清明》所表现的画面和情境进行描述。

2、互读互述

同桌或小组间相互讲、相互说自主品味诗句的收获。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路上的行人,心中烦闷,像是丢了魂似的。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请问哪里有酒店?放牛的小孩手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3、让学生结合插图和诗中所反映的景与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找一些关于清明的诗句。

清明杜牧教学设计

1、会认“魂、酒”3个生字,会写“魂、欲”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1、教师准备ppt。

2、学生课前预习:

(1)将《清明》至少读三遍:一读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二读读正确、流利;三读有节奏地读给家长听。

(2)将《清明》及注释抄写在本子上。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元日》,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古诗,齐背古诗《元日》。

《元日》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场景?春节,《元日》描写了春节哪几个场面?点燃爆竹、喝屠苏酒、把旧的对联换成新的对联。

2、了解作者: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3、出示《清明》指名读、齐读,师评价。

4、识记书写生字。

(1)出示我会认生字:“牧、魂、酒”生读、师正音。集体再读。

(2)出示会写生字“欲、魂、借、酒、何、牧”,指导学生书写,生书空。师强调关键笔画,学生组词。

5、出示《清明》,男女生赛读。师评价。

6、出示诗的节奏,指名按节奏读、集体有节奏读。

1、大声朗读古诗《清明》:

(1)用横线画出清明时节的天气。指名回答(纷纷)。

(2)用圆圈标出最能体现当时人特点的词。生回答(断魂)。

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学习一、二行古诗。

(1)点击重点词语。

雨纷纷:细雨绵绵不绝。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2)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心里很是哀伤。

(3)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天气不好;恰是清明节在外奔波)这时他的心情如何?(凄迷哀伤)师生交流。

(4)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三、四行古诗。

(1)点击重点词语:借问、遥指。

借问:请问。

遥指:远远地指着。

(2)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找个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便问牧童哪儿有酒店,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还要很远的路才能到达酒店,心里更加烦闷。)。

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写的《》。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景雨纷纷。

清明。

人行人诗人牧童。

七、作业布置。

1、将“欲、魂、借、酒、何、牧”规范书写332、

2、背诵并默写《清明》。

《清明》教学设计

1.知道噪音会损害听觉,了解保护听觉的方法。

2.喜欢说儿歌,尝试根据生活经验改编儿歌。

1.《小耳朵》儿歌。

2.《救救地球》幼儿用书。

1.请幼儿闭上眼睛,听听活动室外有什么声音,有没有听到嘈杂的`噪音,并说说听到噪音是会怎么做。

2.出示《小耳朵》儿歌,一起说儿歌:

《小耳朵》。

两只小耳朵,最爱听什么?

小鸟来歌唱,美妙音乐多。

两只下耳朵,最怕听什么?

噪音若太多,掩耳躲一躲。

3.与幼儿讨论:小耳朵最爱停什么声音?(小鸟的歌声)。

你的小耳朵最爱听什么声音?(自由回答);。

小耳朵最怕听什么声音?(噪音)。

你的小耳朵最怕听什么声音?(自由回答)。

4.根据幼儿的回答,改编儿歌。

5.老师告诉幼儿,长时间听噪音或音量大的声音会损害听觉。出示幼儿用书,请幼儿说说会用什么来代替小黑猫的大塞子,保护听觉。

6.让幼儿尝试戴上耳罩,说说能否听见声音,引导幼儿认识保护听觉的重要。

清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上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出示课题。(出示cai《清明上河图》全图的画面)。

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欣赏一幅我国古代绘画,想一想这幅画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交流)它是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介绍这幅绘画作品的。(板书:24清明上河图)。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本文比较详尽地评介了我国古代一幅极其珍贵的绘画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其重要价值。

三、自学《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

课文里是分哪几个部分介绍《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呢?(板书:市郊景象、汴河两岸、市井街道)。

a、分组自学画面内容。(分成三组学习)。

b、汇报交流。

1.《清明上河图》的市郊景象(出示cai)。

(1)观察画面,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问题。

(2)这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枝芽萌动、农田初绿。

(3)这一部分写出了人们的哪些活动?给你总的感觉是什么?

赶集的人们驮着货物从条条道路向城里进发,码头停泊数条大船,人们忙着搬运粮食,这些都准备进行交易。

春意盎然,一派繁忙的景象。

2.《清明上河图》的汴河两岸(出示cai)。

(1)观察画面,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问题。

(2)“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热闹非凡?

不是一般的热闹,而是非常热闹。这从“行人众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可以看出来。

(3)“人声鼎沸”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作者能写出这些声音说明了什么?

3.《清明上河图》的市井街道(出示cai)。

(1)观察画面,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2)这一部分给你的总的感觉是什么?(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各行各业,五行八作的人们各自展示自己的绝活,在明媚的春天里,购物者人来人往,商家店肆生意兴隆。

(4)街市上都有哪些人?课文里是怎样描写的?

“士农工商”写出了人们的社会阶层;“男女老幼”写出了不同的性别和年龄;“骑马的,乘轿的”写出了他们的社会身份;“购物的,叫卖的”写出了买卖双方。无论阶层、社会地位、年龄性别,他们共同组成了这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四、自学第五、六自然段。(讨论、汇报)。

1.《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它的特点的?谁能找出来读一读?我们可以用书中的哪两个词语来形容?(板书:规模宏大、场面繁杂)。

2.对于这样的一幅作品,作者是怎样对它评价的?

(板书:重要地位、历史价值、珍贵资料)。

它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成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的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

五、指导朗读。

本课虽然是一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文中对画面内容的描述生动具体,而且饱含着对作品赞赏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读课文时要进入情景,对描述的画面必须展开想象,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境界。

六、朗读欣赏。(出示cai)。

边看、边听、边想、边说。

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清明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会写4个生字。

2.读背古诗。

3.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像画面。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说、读、背等方式,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

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朗读录音磁带、投影片。

一、从《清明》导入。

1.齐背《清明》。

2.回忆学法。

请同学们好好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清明》这首诗的?

(1)将古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2)借助工具书边读边理解诗意。

(3)认真赏读,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表演读、交流。

3.板书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二、走进古诗。

1.简介作者。(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

2.学生初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初读《江畔独步寻花》。

1.学生各自试着朗读《江畔独步寻花》。

2.听录音带,划出节奏。

3.投影播放文中插图,并配以朗读录音,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品读《江畔独步寻花》。

1.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插图展开想象。

2.同桌或小组间互相说一说诗意。

3.全班交流。

(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在游春。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五、感悟春光美。

1.学习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想?

2.把这美丽的春景图画一画。

《清明》。

知识与技能。

1.会写4个生字。

2.读背古诗。

3.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像画面。

过程与方法:

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展开想像,读懂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

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朗读录音磁带、投影片。

一、激趣导入。

1.投影出示插图,并配以古典音乐,尽可能把学生带入诗的境界。

2.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清明》这首诗的资料拿出来,互相交流。

二、走进古诗。

1.学生各自试着读读《清明》,注意准确地读认“魂”“借”“牧”“遥”。

2.听录音,学生划出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根据刚才听的录音朗诵,学生进行反复自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4.同桌之间相互示范读,互相指正。

三、走进诗中。

1.自读自述。

学生结合工具书自读自悟全诗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清明》所表现的画面和情境进行描述。

2.互读互述。

同桌或小组间相互讲、相互说自主品味诗句的收获。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路上的行人,心中烦闷,像是丢了魂似的。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请问哪里有酒店?放牛的小孩手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3.让学生结合插图和诗中所反映的景与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找一些关于清明的诗句。

清明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目标。

能正确熟读古诗。

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活动过程。

一、入场。

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优美的古曲,慢慢的进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来。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教师: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欣赏古诗朗诵。(播放课件)教师: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刚才电脑里的老师已经把《清明》这首古诗诵读了一遍,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再来读一遍,老师念一句小朋友跟一句。(播放古诗背景)幼儿跟着教师诵读。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教师:如果要给这些句卡宝宝找图片朋友,你们认为应该怎么找。谁能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教师:谁能为”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第三句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对应哪一幅画面?

教师:那是谁回答老爷爷的?那个小孩。哦,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对应的就是第四幅图片了。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古诗和这些图画的关系了吗?原来图片上的内容说的就是古诗中的内容。

四、朗诵古诗。

1.幼儿整体诵读。

教师:那这首古诗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写这首诗的诗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有名的诗人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读。

教师:你们读得真好听。那现在我们边读古诗边做动作,我们来表演一下这首古诗吧!

5.古诗接龙。

五、认字活动。

学习”明“字。

教师讲述”明“的字源故事。

教师:”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为光亮之义。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这个字宝宝读什么呀?(明)(六)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清明》,它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活动延伸。

学习歌曲《清明》。

《清明》教学设计

1.能听信号向指定方向爬、合作搬运物品。

2.提高手脚动作的`协调能力,锻炼平衡感。

3.体验合作运动的快乐。

沙包、皮球、轮胎等。

1.请幼儿一起说说儿歌《蚂蚁小兵》,鼓励幼儿学做小蚂蚁,合作运粮。

2.幼儿自主协商,两人或多人一组,将沙包、皮球、轮胎当做“粮食”或“馅饼”进行运“粮”,可以用背驮沙包、手脚着地爬着运“粮”,也可以两人背靠背驮着皮球,或面对面用胸膛夹皮球前行运“粮”还可以多人合力抬着轮胎、喊着口号运粮,体会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的快乐。

3.放松活动。

4.请幼儿整理器械,放到指定位置。

蚂蚁小小兵。

蚂蚁小小兵,行动听指挥;。

触角碰一下,快快排好队;。

触角碰两下,快快运米粒;。

触角碰三下,快快翻个身;。

触角碰四下,快快回洞里。

《清明》教学设计

1、理解儿歌,模仿儿化发音及角色的音调,尝试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儿歌内容。

2、在听、说、看、演、玩中感受体验京韵儿歌幽默诙谐的独特韵味。

3、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的道理。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ppt课件,录音,头饰道具若干,双响筒。

1、听蝈蝈和蛐蛐叫声,引起幼儿的兴趣。

2、看国画风格的图片,认识蝈蝈和蛐蛐小哥俩儿。

3、在看看、找找、说说中学习儿歌前半部分,发现并体验儿歌的独特韵味。

(1)教师在节奏鼓点中,表演儿歌前半段,引发幼儿学习愿望。

(2)共同寻找儿歌的特点,模仿儿歌里有趣的发音、动作。发现带儿化音词眼,模仿体验北方人说话的特点。

(3)用儿化音、动作、不同音色表演第一段儿歌,在说说做做中感受京韵儿歌的趣味。

性。

4、学习儿歌的后半部分,大胆表现哥俩吹牛的语言和动作,体验儿歌幽默诙谐的风格。

(1)用自己的理解和表述来解释吹牛的含义,为后半部分儿歌内容作铺垫。

(2)听录音,感知儿歌的句式结构。

(3)看图帮助了解对白含义,借助动作提示儿歌内容,表现相互吹牛皮的得意和自大模样。

(4)分角色练习对话,在呼应表演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儿歌的内容和动作。

5、完整表演儿歌,体会并大胆表现京韵儿歌的趣味性.

小结:说大话、爱吹牛皮可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我们小朋友平时能不能说大话。

一首叙述性的诙谐歌曲。歌曲以拟人化的手法,讽刺爱“吹牛”的“蝈蝈”和“蛐蛐”相互吹捧、相互比说大话,他俩“越吹越得意”“越侃越入迷”,到头来都成了大公鸡的盘中餐。以此来告诫幼儿,要踏踏实实、千万不能浮浮夸夸,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清明节教学设计

1、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愿意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

3、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彩蛋,并互相欣赏制作成果。

1、活动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

2、课件;每个幼儿以个熟鸡蛋,各种图案的彩蛋,秀才比、贴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1、朗诵古诗,导入活动。

教师朗诵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几月几是清明节?(4月5日)教师边放课件边讲述清明节的由来,帮助幼儿了解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过草地,爬雪山等)播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教师讲述: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还念这些革命英雄,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请幼儿询问爸爸妈妈,家里清明节要纪念谁?

教师小结:清明节里,我们都要纪念革命先烈,纪念家里的祖辈,是他们让我们有了现在,美好的生活。

2、引导幼儿讨论:清明节,我们除了扫墓,还要做些什么?

根据幼儿讨论,归纳有人提到的风俗习惯;运动习俗,如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饮食习惯,如吃冷食,吃鸡蛋等等。

出示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机制做兴趣,丰富幼儿感性经验。

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幼儿到台前展示作品,并用完整地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请幼儿将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小朋友呢们一起玩。

活动建议与提示:

1、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活动对哦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因事先查传统节日的相关背景资料,并与家长做好沟通。

2、在吃鸡蛋之前,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熟鸡蛋想出多种玩法(滚、转、抛鸡蛋等)比比谁的想法最多。

3、作为活动的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熟悉,了解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了解惊蛰、春分等节气的含义,让幼儿从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建立传承与发扬的精神纽带。

清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上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出示课题。(出示cai《清明上河图》全图的画面)。

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欣赏一幅我国古代绘画,想一想这幅画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交流)它是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介绍这幅绘画作品的。(板书:24清明上河图)。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本文比较详尽地评介了我国古代一幅极其珍贵的绘画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其重要价值。

三、自学《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

课文里是分哪几个部分介绍《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呢?(板书:市郊景象、汴河两岸、市井街道)。

a、分组自学画面内容。(分成三组学习)。

b、汇报交流。

1.《清明上河图》的市郊景象(出示cai)。

(1)观察画面,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问题。

(2)这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枝芽萌动、农田初绿。

(3)这一部分写出了人们的哪些活动?给你总的感觉是什么?

赶集的人们驮着货物从条条道路向城里进发,码头停泊数条大船,人们忙着搬运粮食,这些都准备进行交易。

春意盎然,一派繁忙的景象。

2.《清明上河图》的汴河两岸(出示cai)。

(1)观察画面,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问题。

(2)“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热闹非凡?

不是一般的热闹,而是非常热闹。这从“行人众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可以看出来。

(3)“人声鼎沸”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作者能写出这些声音说明了什么?

3.《清明上河图》的市井街道(出示cai)。

(1)观察画面,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2)这一部分给你的总的感觉是什么?(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各行各业,五行八作的人们各自展示自己的绝活,在明媚的春天里,购物者人来人往,商家店肆生意兴隆。

(4)街市上都有哪些人?课文里是怎样描写的?

“士农工商”写出了人们的社会阶层;“男女老幼”写出了不同的性别和年龄;“骑马的,乘轿的”写出了他们的社会身份;“购物的,叫卖的”写出了买卖双方。无论阶层、社会地位、年龄性别,他们共同组成了这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四、自学第五、六自然段。(讨论、汇报)。

1.《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它的特点的?谁能找出来读一读?我们可以用书中的哪两个词语来形容?(板书:规模宏大、场面繁杂)。

2.对于这样的一幅作品,作者是怎样对它评价的?

(板书:重要地位、历史价值、珍贵资料)。

它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成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的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

五、指导朗读。

本课虽然是一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文中对画面内容的描述生动具体,而且饱含着对作品赞赏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读课文时要进入情景,对描述的画面必须展开想象,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境界。

六、朗读欣赏。(出示cai)。

边看、边听、边想、边说。

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清明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会写4个生字。

2.读背古诗。

3.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像画面。

过程与方法:

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展开想像,读懂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

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朗读录音磁带、投影片。

一、激趣导入。

1.投影出示插图,并配以古典音乐,尽可能把学生带入诗的境界。

2.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清明》这首诗的资料拿出来,互相交流。

二、走进古诗。

1.学生各自试着读读《清明》,注意准确地读认“魂”“借”“牧”“遥”。

2.听录音,学生划出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根据刚才听的录音朗诵,学生进行反复自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4.同桌之间相互示范读,互相指正。

三、走进诗中。

1.自读自述。

学生结合工具书自读自悟全诗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清明》所表现的画面和情境进行描述。

2.互读互述。

同桌或小组间相互讲、相互说自主品味诗句的收获。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路上的行人,心中烦闷,像是丢了魂似的。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请问哪里有酒店?放牛的小孩手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3.让学生结合插图和诗中所反映的景与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找一些关于清明的诗句。

清明教学设计

1、扩展学生视野,了解有关清明的知识。

2、通过对清明诗的学习,训练诗歌鉴赏的方法。

3、了解民族节日文化中所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一)默写有关清明的诗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你在清明节参加过哪些活动。

祭祖,扫墓,踏青,春游。

通过阅读你了解到清明节还有哪些活动呢。

荡秋千蹴鞠植树插柳放风筝。

(三)简介清明节的来历:。

春秋,晋献公的妃子骊姬,奚齐,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介子推割自己的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十九年,重耳——晋文公。

晋文公忘介子推。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下令举火烧山,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四)有关清明的诗文你读过哪些请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

清明教学设计

1、认识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生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关于春天的诗句,谁能说说有哪些诗句?

学生背,教师顺势板书。

二、一读――解诗题。

1、指名读课题――清明。

2、了解有关清明的习俗。

3、自由读古诗,整体感知诗的内容。

三、二读――悟诗情。

1、学生字。

2、学生自读古诗,自读自悟,并生生交流。

3、全班交流:

1)体会诗人的心情,体会诗人“欲断魂”的原因。并重点指导朗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体会诗人和牧童的对话。指导朗读“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四、三读诵诗韵。

1、把整首诗连连起来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打开书自己试一试。

2、指名配乐读,看谁能和诗人心意相通。

3、全班读一读。

4、背一背,分组诵读全诗。

清明节教学设计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折柳共度清明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4月4日。

2. 让幼儿知道并了解有关清明的知识。

3.乐意参加清明节的活动例如:蹴鞠、荡秋千等。

泡沫纸、卡纸、双面胶、图钉,《清明》音频及mv

小班师幼集体活动:

1、给幼儿讲解有关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习俗。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糯米嵌藕、青团、白面馒头、鸡蛋、螺蛳等等。

2、制作柳枝并展示在主题墙上

(1)展示成品激发幼儿兴趣

(2)讲述制作步骤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师幼共同将做好的柳枝装饰主题墙

3、欣赏有关“清明”的古诗《清明》

4、蹴鞠(踢纸球)

5、总结:

清明节是每年的4月4日——4月6日之间,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在清明节我们有很多好玩的。比如:斗鸡、插柳、拔河、荡秋千、放风筝等。还有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糯米嵌藕、青团、白面馒头、鸡蛋等等。清明节还是我们重要的祭祀的日子,我们要为故人上坟扫墓哦。

清明教学设计

1、知道清明节为什么要给革命烈士扫墓,能积极参加祭扫烈士活动,永远怀念革命烈士。

2、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清明节、革命、烈士、四季常青、整整齐齐、恭恭敬敬、行礼、解放、幸福、英勇、怀念”等词语的意思。

3、能将排列错乱的词语整理成句子,会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词义。能将排列错乱的词语整理成句子,会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难点:能积极参加祭扫烈士活动,永远怀念革命烈士。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1、2段中的7个生字,理解“清明节、革命、烈士、四季常青”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理解全文内容,能正确朗读1、2段。

一、导入新课。

1、揭题:8、清明节,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大事?(清明节那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到革命烈士墓前去扫墓。)。

2、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读后填空。

清明节,老师带着()去()。天空中()小雨,通向革命烈士墓的小路旁,开着鲜艳的杜鹃花。

2、指名回答。

4、指导朗读。

5、教学生字。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学生自学课文,用简笔画画一画烈士墓的景色。

3、指导朗读第二段。

4、教学生字。

五、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生字词。

2、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1、学会3、4段中的6个生字,理解“整整齐齐、恭恭敬敬、行礼、解放、幸福、英勇、怀念”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3、4段。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字词。

2、齐读课文1、2段。

二、学习第3段。

来到烈士墓前,同学们是怎么做的?

1、自学第3段,完成填空。

我们整整齐齐地()队,()纪念碑前,()亲手()的花圈。我们恭恭敬敬地向烈士墓()。

2、读读填上去的词,这些词说明了什么?(我们对烈士的尊敬。)。

3、指导朗读。(我们读这段话时,要注意填上去的词要读得慢一点。)。

指名读、评议、齐读。

4、学习生字。

三、学习第4段。

1、读第四段,思考:为什么要给烈士扫墓呢?

2、理解:“为了祖国的解放”指什么?(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打垮国民党反动派。)“人民的幸福”指什么?(使人民过上好日子,不再受苦、受难。)。

3、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烈士们是怎么做的?(烈士们不怕牺牲,非常勇敢。)。

4、烈士们的愿望实现了吗?

小结:革命烈士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英勇地献出了生命,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5、“怀念”是什么意思?(思念、常常想到。)他们指(革命烈士)。

6、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这一段。

7、学习生字“幸、福”。

四、齐读全文。

五、指导书写。

第三课时。

1、能将排列错乱的词语整理成句子。

2、会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评议。

3、齐读。

二、指导第四题,扩句练习。

1、指名读例句后,让学生说说上下两句有什么不同。(在“花圈”前增添了“亲手做的”。)增添了这些词语后,有什么好处?(比原句更具体了。)。

2、读第1句,问:对照例句,这一句要怎样扩充?(在树木前扩充“怎么样的”,如:高大的,枝叶茂盛的等。)。

3、完整地说说扩充后的第1句,启发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扩充。

4、按上述方法指导扩写第2句。

5、按先说后写的方法,独立完成作业。

三、指导整理句子。

四、完成课作。

五、自由读课文。[。

板书:14、清明节。

四周小松柏排好队。

烈士墓四周(四季常青)的松柏墓前纪念碑永远献花圈。

墓前(高大)的纪念碑碑上八个大字怀念行礼。

相关范文推荐
  • 11-24 五一放假学生安全承诺书范文(17篇)
    范本是我们写作中的助教,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和方法。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种参考和借鉴。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
  • 11-24 护士赴香港医院进修的学习总结(优质18篇)
    学习总结是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方式。在下面的学习总结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的学习总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11-24 论语心得的读后感(实用20篇)
    读后感是我们对书籍内容的选择性表达,通过对重要章节和关键观点的归纳和总结,来反映自己的理解程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感人至深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借鉴,希望
  • 11-24 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扮家家(优秀15篇)
    在小班幼儿教学中,教案是一份重要的工具,能够促进教师对课堂内容和学生表现的全面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小班教案案例,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 11-24 成功创新教学设计(专业20篇)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计划的范文展示了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目标:1、熟悉文本,
  • 11-24 动员大会校长讲话稿(模板13篇)
    当我们需要向大家传达重要信息或者分享自己的观点时,讲话稿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些范文展示了讲话稿在不同场合中的灵活运用和成功效果,让我们更加了解如何写一篇出色的
  • 11-24 教师公开课培训活动方案(专业19篇)
    活动方案应包括活动的目标、内容、流程、预算和评估等方面的详细信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方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地方,
  • 11-24 水浒传第十回读后感大全(14篇)
    6.读后感是对书中人物性格、情感变化、故事走向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借鉴。
  • 11-24 我有一个新年愿望范文(18篇)
    新年是人们翻开新的一页的时刻,一切过去的困扰和烦恼都将成为过去。随着新年的到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新年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过去了,有时候,人的
  • 11-24 职场员工辞职申请书大全(15篇)
    辞职申请书是向公司或组织提出离职申请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表达个人离职意愿和理由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辞职申请书范文,希望可以为您的辞职申请提供一些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