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包粽子的心得体验(实用17篇)

包粽子的心得体验(实用17篇)

时间:2024-03-13 22:14:02 作者:雅蕊

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思考水平。接下来是几篇经典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和借鉴。

体验包粽子作文

“快点儿,把米拿过来!快点儿,快点儿,把线拿过来!快!快!快!”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这样热闹呢?原来是作文班的,同学们在包粽子。

据说,端午节包粽子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国著名诗人屈原的。于是,老师为了让我们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我们今天也要自己亲手包粽子。

我们先把各种各样的材料整齐摆放到课桌上,琳琅满目的食料使我不禁感到,今天要大饱口福了。

首先老师请了一位家长教我们包粽子,同学的家长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讲怎样包粽子。她先拿起一个粽叶,认认真真地教我们包粽子,直到第一个粽子正式出炉,我们才自己包起来。我现在已经包了三个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三个粽子,大的大,小的小,不是这儿米漏了,就是那个散架了,这都要怪我没认真把它用线缠好。再看看我的同桌,彭菊雅包的有板有眼,我不禁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把粽子包好。这次我用线把粽子裹得严严实实的,还调皮地打了一个蝴蝶结,过了一会儿,又有几位新“同志”出炉,这几位“同志”可比之前那三位“同志”长得好看。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把粽子包完了,老师把粽子都收走了,放到了锅里煮。时间怎么过的那么慢,真是“一秒三秋”!

终于,粽子煮好了,我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喜悦飞上眉梢,那粽子有豆沙馅儿、有八宝馅儿、还有蜜枣馅儿。同学们的吃相也不一样,有的用勺子挖着吃,有的用筷子,有的用叉子,有的直接拿着粽子叶往嘴里倒着吃。

包粽子心得体会

外公是包粽子的能手。你看,他熟练地把两片粽叶随便一扭,尖角畚斗的形状就出来了,然后,他就往里面放米,又用手压实,把畚斗口处多余的粽叶按下,刚好做畚斗的盖子,再拿过绳子扎紧。也不见外公怎样的动作,一个粽子三两下就完工了。

我看得入了神,手不由自主地拿起了两片粽叶,学外公的样一扭,嗨!也成了尖角畚斗!挺简单的嘛!我得意洋洋地给外公看。外公只用眼瞟了一下就说:“不行!”我一愣,疑惑不解地问:“为什么?”外公放下手中包好的粽子,拿过两片粽叶说:“包粽子可是有讲究的。你看,这粽叶光滑的一面是正面,反面粗糙些,柄茎突出。做畚斗时,就要正面朝里,反面在外。另外,叶柄要朝左,然后扭成畚斗形。”外公一边说一边放慢了速度给我做示范。等我学着把畚斗做好了,外公一边放米一边讲解:“米不要放得太满,八分满就可以了。接着用右手掌心把盖子盖上,右手按在盖子上,倒过来变成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用右手手指捏住边沿,把多出来的粽叶按在粽子外表面,最后用绳子捆紧。”说着外公晃了晃刚才边说边做的粽子。

我在自己畚斗里放上了米,按外公说的做了起来,可我的`盖子好像太小了,盖上后还有一个洞口。外公一边手不停地忙着自己的活,一边指导我说:“做畚斗时,叶柄一边要在外面,而且要留得长一点。你留得太短,所以盖不上了。”我只好倒掉米,重新做畚斗,可盖盖子时,还是有个洞,这次不等我发问,外公就说:“米太多了。八分满就够了。”我马上减去了一些米,果然,洞就消失了。等我扎好绳子,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我的第一个粽子终于诞生了!我要把它留给妈妈品尝!我拎着它左瞧右瞧,怎么不太像粽子?外公说是米压得不实,扎得也不够紧的缘故。嗨,多练几次就好了!

晚上,我吃上了香喷喷的粽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包粽子心得范文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都吃粽子。往年妈妈给我们买粽子吃。今年妈妈说了,我们自己动手,包粽子吃。

我们把准备好的江米、白糖、葡萄干和粽叶,都放在桌子上。妹妹拿来了细线,剪成了一段一段的。我们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粽叶卷成三角形的筒子,然后用小勺子盛起江米,把江米放在张开的粽叶里,加上葡萄干、白糖。最后把粽叶折过来,把张开的口子封好,用细线缠起来,缠的很结实,免的江米从粽叶里跑出来。

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过了半个小时,妈妈的说可以了。

打开锅盖,妈妈热气腾腾的粽子放在凉水里,过了一会儿,粽子凉了,我和妹妹拿起粽子,把细线打开,剥开一层层的粽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真香啊!咬一口,真甜啊,甜到了我们的心里。妈妈说:自己做的粽子好吃,我和妹妹异口同声的说:好吃,好吃。

包粽子的心得端午节

说到端午,不得不提到标志性的食品——粽子。上周五,我们高二年级组全体学生在班会课上一起学包粽子。

提起包粽子,对我们这一代在家娇生惯养,在校学业繁重的90后来说,无疑是一件新鲜事,不少人的家长都不会包,更何况是我们呢!

看家长和老师包粽子的时候觉得简单,几张粽叶,那么一折一绕,再放入适量的糯米,再折几下,用绳子扎几圈,一只小巧碧绿的粽子就包成了。看着家长手里那饱满诱人的粽子,很多同学都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人已经在一边卷起衣袖,跃跃欲试了。等真正要自己动手的时候,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两只手无论如何转不出想要的角度,粽叶扭来扭去就是不听话,不是粽叶散架了,就是米洒了一桌。很多同学都手忙脚乱,满头大汗,急于向家长老师求救。

"看我包的粽子!"听见身边同学的欢呼,转头看去——扁扁的,根本就是一只粽"饼"嘛!虽然嘴里是这么说的,但看着同学脸上喜滋滋的表情,心里还是有说不出的羡慕。回过头来,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一定要亲手包成一只像样的粽子!

我重新选择了两张大小均匀的粽叶,粽叶绿油油的,就像刚从地里钻出来的禾苗一样,油光发亮。我小心翼翼地将它从中间卷曲,做成漏斗状,一只手捏紧"漏斗",另一只手赶紧拿调羹盛米倒入其中,然后学着家长示范的样子,把粽叶扭过来,这过去,嘿,居然像那么回事了。再给它系上"皮带",瞧,我包的粽子也是一个神气活现的小家伙!

捧着我的小粽子,我到处炫耀。生来头一次自己动手包成的粽子,怎不叫人兴奋活动结束后,我还把粽子小心地放进书包,带回家在父母面前大大地炫耀了一番。

以前我们都是吃外面买的粽子,剥掉粽叶,吃下粽子,和吃其他食品没有任何两样。但是这次活动,却让我感受到能自己动手,享受的劳动成果才会更感美味。看来,在家还是要多动手,其实劳动不仅是最光荣的,劳动更是其乐无穷的。

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次机会,让我们在粽香中了解端午节这个被忽视已久的传统节日,更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并不是理所应当的,父母的劳动是艰辛的,我们应该懂得感恩,学会分担。其实,适当的家务劳动,对我们只有百利而无一害,回家后,我一定会牢记小粽子带给我的启迪。

包粽子的心得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我也来体验动手包粽子。

只见奶奶两只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练地上下翻飞,拿粽叶、倒米、加料、包裹、捆绑等,动作井然有序。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在奶奶一双巧手下转眼就变成了一个个有棱有角,诱人的粽子。

该我大显身手了。先拿起粽叶圈成一个圆锥形的小漏斗。紧接着,抓起一把糯米往粽叶里放,再放一些馅在里面,正得意呢,粽叶就像一个顽皮的爆竹一下子爆开了,晶莹的糯米像飞珠滚玉一般,撒落一地。我心疼地捡起来叶子和那些白花花的糯米洗净,继续包。三番五次拿起几片粽叶,小心翼翼地放米、加料,一层,又一层,一道又一道地包裹,最后用一根线将它五花大绑,一个粽子终于包好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高兴地手舞足蹈。

粽子下锅了,可我总是急不可耐地想揭盖子看一看。40分钟后,一锅热呼呼的粽子就出锅了。一阵粽叶的香气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剥开墨绿色的粽叶,只见热气腾腾的粽子变成了香粳白玉团,红枣就像嵌在上面的深红油亮的玛瑙,好看极了!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我心里甜滋滋的!

端午包粽子,既感受到快乐,又学会了包粽子。还让我坚信:只要有诚心、细心和恒心,就能学好本领。

学包粽子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介绍包粽子的背景和意义)。

包粽子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传承中华文化的方式。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团结合作的意义,并且在其中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智慧和美好。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学包粽子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细节描述(分享学包粽子的过程)。

从选材到蒸煮,包粽子的过程需要一系列的步骤,每一步都需要细心和耐心。首先是选购材料,粽叶的品质对于包粽子的味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选择新鲜且质地柔软的粽叶。然后是将粽叶洗净,准备出需要的粽叶叶子。接下来是准备馅料,尽管肉粽是最传统的口味,但现在人们更加追求多样化的选择,可以选择糯米和红豆馅等等。最后就是包粽子的过程了,将糯米和馅料放在粽叶上,绑紧后放入锅中蒸煮。这个过程虽然繁琐,但每一步都是包粽子的重要环节。

第三段:合作意义(体会包粽子过程中的团结合作)。

包粽子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活动。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有的负责选购材料,有的洗粽叶,有的准备馅料,有的包粽子,还有的负责蒸煮。每个环节都需要配合默契才能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了包粽子的目标。这不仅仅是学会了包粽子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段:文化传承(包粽子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

包粽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粽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团圆和祈福的期盼。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学会了包粽子的技巧,更是在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将其传承下去。这是一种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也是我们继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责任。

第五段:心得体会(包粽子给我带来的收获与感悟)。

学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学到了包粽子的技能,更是学会了关心支持他人、尊重传统文化的态度。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就是只有通过学习和传承,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包粽子让我更加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且激发了我更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欲望。

总结:

通过包粽子的过程,我不仅仅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还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学会了包粽子的技能,更是理解了传统文化的深远价值。只有通过学习和传承,我们才能真正接触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因此,学包粽子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传承文化、团结合作、培养品格的方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包粽子心得体会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等待已久的端午节。下午,我刚回到家,就见妈妈与奶奶专心致志地包着粽子,只见奶奶手中拿着粽叶,卷成陀螺形,放入米和蜜枣,之后就包成四角形.我看了之后觉得又有趣,有简单,于是就走上前去说道:“我也来包粽子好吗?”奶奶和妈妈爽口地答应了.我也学着妈妈和奶奶的样子,拿来粽叶卷成陀螺形的,我卷啊,卷啊,可卷起来的就是没有妈妈和奶奶的好.我不灰心,一连卷了好几次,终于卷出了一个令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形状,可拿来与奶奶和妈妈的一对比,哎呀,还是别有差距.我心里想:“我是第一次包粽子,包地不好那是理所当然的了.”当我放上米时,米好似一个个顽皮小孩从上面倒下去,下面漏出来,我倒了半天见米还不满,才发现我的棕叶有一个很微小的洞,又看了看奶奶和妈妈放米的时候,米好像一个个乖娃娃,随妈妈奶奶任意摆布,妈妈见了,说:“这样的'粽叶不“合格”.我又做了一次,这一次我做得很精细,很细心,尽量满足妈妈对我的要求,几分钟后,我欢呼起来:“哦,成功咯!”我终于做出了一个最好的粽叶。再一次放上米,米也不再像顽皮娃娃那样,而是乖乖的躺在它们的“小家园”里.要把米全部包裹起来了,我左一片叶子,右一片叶子,把米遮拢,尽量不撒到外面,可是还有一些米像娃娃还没有玩够似的,又跑了出来,无奈,我只好不管撒出来的米了,继续包我的粽子.为了不在让米再次撒出来,我又多用了一片粽叶当做“外衣”捆上线,一个怪怪的粽子出现在我的眼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是进我最大的努力包出来的,我也非常满意,奶奶和妈妈见了还夸我做地不错呢,我听了美滋滋的。过了一会儿,粽子蒸好了,我拿着自己的“作品”吃了起来,觉得不其他的粽子好吃多了,因为粽子是自己做的,吃起来肯定香。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真开心,真有趣啊!

千万不要抄!!!!!

学包粽子心得体会

包粽子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习俗之一,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一种情感的表达。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包粽子活动,并从中获得了许多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包粽子是一种团队合作的体验。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分工,有人负责剥叶子,有人负责洗糯米,有人负责包馅料,有人负责拴带子。每个环节都需要大家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包出一个完美的粽子。这让我意识到,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的贡献都是重要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其次,包粽子是一种耐心和细致的修炼。包粽子看似简单,但要包出一个形态美观,味道美味的粽子,需要细心的操作和耐心的等待。首先,要保持稳定的包粽子姿势,将糯米搓圆包好;其次,要熟练地将馅料加入粽子中;最后,要用带子绑紧,并将其包裹成三角形。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仔细考虑,不能马虎大意。通过包粽子,我学会了做事要有耐心,要细心观察和思考,不断调整和改进。

此外,包粽子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验。粽子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包粽子不仅是一种制作过程,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包粽子的过程中,老师向我们讲解了粽子的来历和文化背景,并带领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这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也让我更加热爱和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

再者,包粽子让我体验到了分享和感恩的快乐。在包粽子的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分享经验和技巧,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快乐。“因为有了大家的帮助,我才能包好我的粽子。”一个同学开心地说道。通过包粽子,我明白了“喜欢与人分享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的道理,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与他们的相伴和支持。

最后,包粽子不仅是一种技巧的学习,更是一个内心的修炼。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平等对待每个环节,学会了尊重每个人的贡献,学会了欣赏每个粽子的独特之处。包粽子让我体会到了爱心和关爱的力量,让我变得更加宽容和包容。正如一位同学所说:“包粽子不仅包出了美味,还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通过学包粽子,我不仅获得了技巧上的成长,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团队合作的体验、耐心和细致的修炼、传统文化的体验、分享和感恩的快乐以及内心的成长。这些宝贵的经历将伴随我一生,并成为我成长的财富。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都将给我带来帮助和启示。因此,我会继续保持对包粽子的热情,并将它的精神传递下去,与更多的人分享包粽子的快乐和文化的内涵。

包粽子心得日记

端午节快到了,我在家跟着奶奶学习包粽子。

我们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来,再把芦苇叶放在锅里煮3个小时左右拿出来,再去超市买蜜枣和花生,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芦苇叶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型,不要把叶子用完(等会还要把粽子包上呢),然后我们往里面放一点糯米,再把蜜枣放进去再放一点糯米,再把花生放进去,把口填满把边上的粽子叶扣上去,用线或叶子把粽子包上再系上。经过这番忙活后我们的粽子就成型了,像一个三角形。注意:一定要系紧不能太松,太松的话会在煮粽子的时候松开,整锅粽子就会变成一锅糯米汤了(我就办过这事,把奶奶搞的哭笑不得。)千万不要像我学,包得那么松,变成了一锅粥。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时候了,我们包好的粽子要下锅了。煮的时候先开大火煮滚了以后用小火煮,煮2~3个小时就可以出锅了。如果喜欢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样很好吃。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现在粽子成了我们的传统食品,现在我仿佛又闻到了阵阵飘来的粽子的香味,听到奶奶喊:“吃粽子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包粽子心得日记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端午节要用的食物。这不,我奶奶一大清早就把我拉到集市去了。

我们来到集市上,大家都在购买东西,奶奶选了四把艾叶,我疑惑地问奶奶:“买来干什么呀?”奶奶说:“这个可以用来挂在门前避邪,也可以用来给你们小孩子洗澡,是可以消除一切皮肤病。”我连连点头。

回到家里,我爸爸拿出楼梯,挂好艾叶,我和奶奶就准备包粽子了。奶奶先拿起一片叶子,把它裹成竹筒状,然后一勺一勺地放糯米,再把支出的多余的叶子卷过来,最后用棕叶把粽子绑得严严实实。经过短短的几道工序,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出炉了。看着奶奶轻易就包好了,我也跃跃欲试。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一步一步地做,可最后成形的粽子难看死了。不过我一点儿也不灰心,我继续尝试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终于,一个可以和奶奶的粽子想媲美的粽娃娃出现在我眼前。

今年的端午节过得真有意思!

包粽子心得

听说明天要举行包粽子,我们都很高兴,蹦蹦跳跳的。当然,我也做好了包粽子的准备。可是我还不会包粽子呀!哎!有了!在放学的路上我问妈妈粽子是怎样包的,妈妈就把包粽子的材料和怎样包粽子的要领大概意思给说了一遍,我半信半疑。

第二天,我高兴的来到了学校。我打开书包,那出糯米,在拿出粽叶,粽针、花生米、水、线……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说:“我们现在开始包粽子,不会的可以和我学。”说完,就走到唐子豪的面前。拿起四片粽叶,左手抓住粽叶的中心,右手抓住粽叶最粗糙的一头,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的筒,老师说;“这里的顶端一定要尖。”

后来,老师在用手托着粽叶,在里面放米,馅,在从上往下一盖,在按顺序转动,大约留下个四厘米的时候,在拿粽针向粽叶前面扎过去,在穿过粽针前面的孔,大约留一半下来,在从下一拉。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你们别看粽子这么小,可包它的时候,是很麻烦的哦!

 

端午包粽子心得

端午节那天,妈妈准备包一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应了。

我和妈妈早早地就起床了,手接着地到菜场上买包粽子的原料,妈妈精心挑选了一些粽叶,买了十斤糯米。我嚷着说要吃肉粽,妈妈笑呵呵地说:好好好!小馋猫,给你做肉粽!转过身去买了二斤猪肉和一些红枣赤豆。

回到家,妈妈叫我把粽叶先洗干净,烧上水,然后把洗干净的粽叶轻轻地放入水中煮熟,接着把煮熟的粽叶放到盛满冷水的盆里浸泡一会。妈妈解释:这样叶子不会发黄,碧绿碧绿的叶子包起粽子来可漂亮了。

粽叶准备好了,接下来该拌馅了。妈妈把肉切成小方块,倒上若干酱油、鸡精、盐拌匀,腌制半小时,让它入味。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买来的糯米、红枣、赤豆分别洗干净,最后按照比例把红枣、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红红的红枣和赤豆,好漂亮呀,象一锅闪闪发光的珍珠玛瑙。

开始包粽子。我搬来小板凳,坐在妈妈身边,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粽叶里抽出一张比较大的粽叶,打算包一个小粽子。我先把叶子裹成一个漏斗型,然后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轻轻用手压一下,三角粽的形状出现了。我手忙脚乱地把叶子沿着三角粽的轮廓绕呀绕,可是粽叶好象不听使唤,我用力过猛,叶子碎了,还好米没有漏出业。我胡乱地往粽子上绕线。这哪里是粽子呀!简直是个伤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来。

在妈妈的精心指导下,我终于包成了一个看起来顺眼的小粽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学。最终,我和妈妈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着我的杰作,我满意地笑了。

包粽子心得

端午节到了,各家各户都开始忙活起来——包粽子。听说去年粽子不简单,我可要试试。首先是准备材料:糯米、竹叶、棉线,材料并不多。

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先把糯米洗干净,再用竹叶包起来,可是无论我怎么卷,竹叶都像漏斗一样上面装进去,下面就钻出来。这让我十分恼火,后来外婆告诉我卷好叶子后,手一定不能松,一松就漏了。原来是这样。后天来我使劲一卷,紧紧地握住,终于不漏了。可是旁边却被手指抓破了。我连忙取来透明胶,把它贴住。

很快,我们就包了一座小山。粽子在大锅里翻滚几个时辰之后,煮透了,散发出阵阵香气。外婆把煮熟的粽子摆上桌子,我连忙寻找我的"透明胶"。哎呀,有一个粽子粘乎乎的,满身是米粒。原来这这就是“透明胶粽子”,可是透明胶早已不知去向了。因为下水后胶就不粘了。这个与众不同的粽子只有我吃啦。我左看右看,周围没人,赶紧把它解决了。

哈哈,真的有趣的端午节呀!

包粽子心得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项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五月初五一大早,妈妈就在厨房里开工包粽子了。

”老妈,收徒弟吗?“我跑到厨房问。”想学?可以,watchme。“我走到妈妈身边,仔细地看着妈妈包粽子时的动作。只见她拿着粽叶,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一个粽子,我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一头雾水。没办法,我只好”照葫芦画瓢“,两只手笨拙地操纵着粽叶。

我先从水里拿起两片粽叶,然后把它们并在一起,卷成旋涡状,接着,我拿起勺子,把白白的糯米放进粽叶里,可总是放不满,一看粽叶底下,糯米全从一个小洞里掉了出来。终于在妈妈的指导下,我才把那个小洞弄好,接着我把粽叶里放满了糯米,用手压了压,然后我给糯米们盖上了盖,再用一片粽叶给它们围了一堵城墙,最后用棉线把它们绑紧,就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妈妈看了不禁笑得前仰后合,说:”这包得是什么呀?“”是粽子!我大叫着。虽然妈妈说我包得不好看,但这个粽子毕竟是我自己包的呀,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包粽子心得体会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动手包粽子,这不仅是一种传承文化的方式,更是一种亲情的体现。我最近也参与了家中的包粽子活动,品尝了自家亲手包制的粽子,增添了节日的喜悦,也让我体会到了包粽子的乐趣。

第二段: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

包粽子的准备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首先,要选择好粽叶,粽叶应该鲜绿,柔软而有韧性。然后,将粽叶用火烤一下,这样可以增加粽子的香味。粽子的糯米需要提前浸泡,这样糯米才会更加细腻糯糯。再者,准备好各种馅料,根据个人喜好可以选择红豆、肉、蛋黄、枣等。在准备的过程中,亲戚们一边忙碌一边交流,相互传授经验,这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团聚的力量。

第三段:包粽子的技巧与乐趣。

包粽子需要一定的技巧,要将粽子包得漂亮又好吃。首先,要将浸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然后加入适量的盐、味精和花椒粉拌匀,增加粽子的风味。接着,将准备好的粽叶打开,放入一些糯米,再放入适量的馅料,最后再加入一些糯米覆盖住馅料。包粽子的技巧在于要熟练地用手将粽叶包裹起来,不让馅料漏出来。包好的粽子要用细绳捆紧,以免在蒸煮的过程中散开。包粽子的过程繁琐但有趣,每一个包在手中的粽子都是一个小小的心意。亲自动手包粽子,不仅能体会到包粽子的乐趣,还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第四段:粽子散发的诱人香气。

粽子蒸煮的过程中,阵阵诱人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随着粽子膨胀的时刻临近,我忍不住凑近蒸锅,心中满怀期待。终于,当蒸锅打开时,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此刻,粽子表面的粽叶泛着鲜绿的光泽,散发出独特的芳香。我迫不及待地品尝了一口,糯米糯而不腻,馅料鲜美可口,口感丰富满足。每一口粽子都包含着家人的心意和祝福,这样的品尝体验令人难忘。

第五段:包粽子的意义与价值。

包粽子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家庭情感的传递。当粽子蒸煮的香气弥漫在家中,亲朋好友欢聚在一起,共同品尝自家包制的粽子,这种场景令人感到温馨而美好。包粽子的过程不仅培养了人们的耐心和细致,更加深了亲情和友情,增添了家庭的和谐与团结。而自己亲手包制的粽子,更是一份满满的心意,带着家人的祝福和对家人的关怀,品尝起来更加美味。

总之,品尝包粽子是一种特别的方式来体验传统文化和家庭的温情。通过包粽子这个活动,我不仅品尝了美味的粽子,更收获了亲情的味道和家庭的温暖。包粽子让我更加珍惜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更加感恩身边的亲人。希望在未来的端午节,我能继续与家人一同包粽子,品尝那份特殊的味道,感受到家人之间的浓浓情感。

包粽子心得日记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包粽子可好玩了。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把米泡好,又把泡米的水倒掉,又往米中加了大红枣。我跟着妈妈学习包粽子,我先弄好了竹叶,把糯米放入竹叶中,又放上大红枣,然后把它包起来用线捆好。等我包好一个的时候,妈妈已经包好了好几个。

我们把糯米用水洗了几遍,再放点小苏打,搅拌均匀,然后,把干粽叶放在高压锅里用开水煮软后,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我把粽叶卷起来,把里面放上糯米馅,然后把它包紧,用绳子捆好,以免馅露出来,这样就算是一个粽子成功包好了。我包了许多“迷你”粽,我的“迷你”粽只有几厘米甚至几毫米大小,我觉得“迷你”粽挺好玩的。可惜呀,我们最后都把粽叶包完了,可是糯米馅还有很多,我想米也是粮食,不能让它发霉,该怎么办呢?妈妈说用它做八宝饭吧,吔!我有八宝饭吃了!

最后,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压锅里煮,我帮妈妈把地扫干净。

端午包粽子心得

早晨,我一起床就闻到一股清香,我就连忙跑到厨房,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包粽子。

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妈妈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妈妈告诉我包粽子,首先要把棕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棕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棕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粽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相关范文推荐
  • 03-13 s店售后个人年终总结(通用20篇)
    写个人总结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空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个人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1.
  • 03-13 物业后勤年终工作总结(模板17篇)
    在月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以备将来参考和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优秀月工作总结,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启示。
  • 03-13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时分秒(汇总17篇)
    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供更适合他们的学习体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三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时间像箭一样飞快。今天早晨7时,我
  • 03-13 安全保命心得体会总结(模板21篇)
    写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自己成长和进步的总结,让自己更有自信和动力。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实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升写作水平。安全总结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
  • 03-13 医院开荒工作计划(通用20篇)
    医院工作计划应当根据患者需求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医院工作计划范文】在本期的工作计划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通过加强护理
  • 03-13 团委团干部培训心得体会(优秀14篇)
    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自身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并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 03-13 入住宾馆的协议书(优质22篇)
    在合同协议中,双方应明确约定交易的具体内容、价格、交付时间等重要条款,以确保双方权益的平衡。合同协议的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条款的作用和重要性。经双方领导协商
  • 03-13 工程管理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15篇)
    社会实践是一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很多同学写了优秀的总结,下面是一些范文分享。本来军训结束后我就要离开的,恰
  • 03-13 调岗工作计划和目标(优质21篇)
    工作计划书能够使我们对于工作的评估和反思更加具体和深入,有利于我们提出改进建议和优化工作流程。这是一份工作计划书的精选范文集,包含了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实际案例和优
  • 03-13 刷漆施工协议书大全(18篇)
    施工需要严格控制成本,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损失。施工工作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以下是一些关于施工问题的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甲方:乙方: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