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2023年老子庄子导读 老子他说读后感(实用7篇)

2023年老子庄子导读 老子他说读后感(实用7篇)

时间:2023-10-09 12:15:05 作者:纸韵 2023年老子庄子导读 老子他说读后感(实用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老子庄子导读篇一

是谁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悠悠地述说着亘古的智慧?是谁在漫漫的岁月轮回里传递着不变的真理?是谁只留下五千言却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哲思?是他,哲学的圣者,生活的智者——老子.他就如一颗璀璨而又古老的恒星,散发出神圣的光芒,透过数千年的时光,照耀在宇宙深处的每一个角落.

老子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那一双犀利的明眸洞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渴望着宁静与恬适的生存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的纷纷扰扰,追求那一份纯真的心灵自由,这种超乎其然的生活态度,为后人指明了一条新路,令人神往,令人渴望.

他的思想,他的哲学,总与‘道’息息相关.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通过一个‘道’字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否定了一切唯心论和宗教主义.在我看来,道的就是一种客观规律,看不见,摸不着,而世间的每个细微之处都存在着道的本真.做人之道,为学之道,谋事之道,道道相关,处处都是智慧,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和领悟.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做人为学谋事之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颇为重要,道德有无,道德高低,决定着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式和成效.《老子》教我们的是修身之法,以来提高精神境界,让我们学会生活.每个人都渴望着自由与快乐,而烦恼无处不在,坎坷接踵而至,若要从中解脱,主动权在自己手上.“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有肚量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老子》之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无为.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无所谓,无所为吗?其实不然.无为的精华之处在于它的玄理,有太多的人无法真正理解无为的,把其归为消极避世的人生观.然我的理解有所不同,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为所欲为,不胡作非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是顺道办事,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顺自然发展的一种高姿态的智慧.“不做也完美”从某种角度看,确实有道理.汉武帝当年并没有采取黄老之学的不为之道,而采用了有为,让汉朝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殊不知,正是当前的文景之治的无为政策,采取了休养生息,为有为创造了机会,打下了基础.因此,汉武帝的有为也是某种程度上无为,无为是过程而非目的,我想,这样的认识,只有真正意义上悟到无为思想的精华方可理解.

每每联系起现实的生活和社会,就越觉得他的思想之伟大.人们太多的有为让悲剧不停地上演.那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那黄河、长江的水体污染;那海底大片的珊瑚礁死亡;那南极臭氧层空洞的不断扩张;全球气候的急剧变暖……这一切的一切摆在眼前时,想想我们的有为是否已经过了度?现在,我们学着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我们喊着响亮的口号高举科学发展观的旗帜,我们呼吁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数千年前的老子早已悟到这真理,这也正说明了《老子》在当今社会乃至未来存在着巨大现实意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一书通过对道与自然的结合,阐明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处处充满着辩证的思想,体现着最朴素的智慧.《老子》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炼,句句精髓,篇篇精华,渗透着一丝丝美妙的让人敬佩的大智.

我想用平静的心态,慢慢地品,读,看,听,思,悟,像老子一样,坦然地生活!

《老子他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老子庄子导读篇二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老子》第八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闲,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老子》第四十一章

水是天下之至阴至柔,南怀瑾先生在书中便已用浅显的语言解析:“水没有骨头的,如果把它挡住,它只有转弯过去;如果筑一道堤防,水则一声不响慢慢等,等到水涨满了,又从堤防上满出去了。”水又是天下之至净至刚,水性至洁,虽能藏污纳垢,但其本质却是水净沙明,不为外界所污染。

我喜欢水,上善若水。水有它本性中的纯洁,只要它能做的,它都会以污染自己为代价,毫不吝啬的帮助人类。人应该大度的像水一样,如是书中所说:“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

我喜欢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与世无争,处在众人厌恶之处。贡献虽大,但并不张扬,所处位置自然不引人注目,却依旧保持着善的本性。这种品质自然最接近于老子所说的“道”。“道”博大精深,自然不能一下全都领悟,老子便给出了水这一个参照物。水可以任劳任怨,忍辱负重,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所以“故几于道”。就像老子自己主张的一样,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

我喜欢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人……”。水的一切优点,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便永远安然处顺。同时具备固然不容易,但至少要学会其中的一个,才能会处事。

我喜欢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滴石穿,无论多坚强的人也对谁无可奈何,石头都可以软化。水平常默默无闻,但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便有了大作为,并且“驰骋天下之至坚”。

我喜欢水,无有入无闲。水可以穿越缝隙,前面挡住了路,便会自己找路,发挥更大的能量探求自己的方向。故而在生活中,遇到难处,越想走捷径,找突破,可能离出口越远,还不如冷静下来,重新想想。所以老子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无为,或许是最大的作为。

我喜欢水,汪洋大海,幻化为雨为雪,抑或变为苍茫之雾,又或凝望冰晶,都不失为水的本性,依然洁净。或小溪,或江河,或大海;或平静,或波动,或惊骇,至阴至柔,抑或至阳至刚,无论怎样变化,无论身处何地,它,不曾改变。若都能像水一样保持本心,便可以不为世事变幻所动摇了。

我喜欢水,水不仅具有博大的胸怀,亦有可以毁灭世界的能量,这便要看人类如何利用水,稍有不慎,就会变成当年大禹所治的水,但只要给它通路,便有变回祥和的神态。

水,以至柔驰骋至刚,以无为治理有为。从某种程度上,水即为“道”。老子崇尚的清净无为,水有;功成名遂身退,水亦有。当手指尖触碰到水,清静通彻心底。

回味,净水……

老子庄子导读篇三

记得第一次知道老子这个人还是从初中历史课上知道的,当时只知道他是个道士,或者认为他是个得到神仙,后来我才知道自己误解了,我开始从多种情况下去了解他。以前我们学习从不教老子,只是背了一些他的名句,对他的著作还是知之甚少,现在有好几门课老师都经常讲到老子,并强调它的博大精深,我越发有了兴趣而且我也发现了它的思想太有道理了。于是我特地去了趟书店买了一本老子,带着注释我努力地看完了,觉得老子太牛了,老子真是一本充满人生哲理的著作,有点相遇恨晚的感觉。下面我就稍微写下自己对老子中的一些道理的感悟。

老子认为刻意做一件事情,往往会陷入其中,纠缠细节长时间没有进步,而且欲望越强可能越是事倍功半;相反高手往往无为而无不为,一切皆会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到来。他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正是要求我们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同时有些事要亲身去做而不只是说教。“善上若水”是老子非常经典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好的人,品行应该像水一样谦卑。换句话说,水往低处流,滋养万物而从不与人争高下;对于我们人而言,就是说我们应该像水一样谦卑不争。善上若水其实是一种做人的道理,过去实用今天依然很重要,水是纯洁的,我们的心应该像水一样明镜。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有广阔的胸怀:“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成百谷王。”谦虚对一个人的确很重要,一个扩大的胸怀更能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正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现在人们很是缺乏诚信,是谁的原因呢?是我们自己。老子说的好:“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如果我对你不诚信,你会对我诚信吗?当然不会,诚信是双方的事,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言必信,行必果,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信任。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原因也在于商鞅的诚信获得了百姓的赞同。此外老子还说:“善人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也是讲为人处事的,还是强调人应该诚信,不管别人怎么待你,你都要善待他,别人就会感受到你的真诚,这样人与人之间就能和谐相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是老子三十三章里的名句,这句话我小时候就知道了,然而却理解甚少,并且我发现自己不仅了解不了别人,反而越来越了解不了自己,当然可能由于生活得茫然让人被外界诱惑迷失了自己,很多人都有我这样的感觉,想去弄明白自己却冷静不下来。这句话强调人贵有自知之明,要经常自省,战胜自我才能成为强者。老子的话很是值得我深省。

我们常常会抱怨这抱怨那,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多的坏脾气,说白了我们还是不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老子就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告诉我们乐极生悲,否极泰来,高兴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失意痛苦的时候也不要垂头丧气抱怨命运不公。生活就是喜忧参半,才那般丰富多彩,有成语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好高骛远是对我们大学生的形容,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做大事的人,那些小事和我们没有关系,其实不然,不做小事怎么能做大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老子有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可是我还是发现大家都不喜欢做小事,比如不随地吐痰,不随口污秽……,而且我自己也是这样,是我不想做嘛,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麻木了,无所谓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想我们应该回归到老子,静下来听听老子的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外,不仅要从小事做起,打好基础,一步一步的,还要:“慎始慎中,则无败事。”

一个人要成功,一定要克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四种坏毛病,成就再大也要淡定低调。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意思是踮起脚无法久站,迈开大步想走得快的人难以远行;好出风头的人名声不大,自以为是的人声誉不高;自我炫耀的人难有成效,自我膨胀的人不能长久。王羲之的三个儿子的故事最能说明这一点。就说一天王羲之带着三个儿子徽之,操之,献之一起去拜访谢安。席间,徽之,操之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地议论时事,臧否人物,而献之只是寒暄几句,就静静地倾听父兄和谢安的谈话。四人走后,有人问谢安:“王羲之的三位公子谁更优秀?”谢安说:“最小的献之最好。”客人问:“为什么?”谢安说:“易经里说‘善良的人话少,浮躁的人话多。’由这两句话就可以推知。”后来,王献之果然在兄弟中出类拔萃,成为大书法家,与父亲羲之并称“二王”。这也验证了老子的话:“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有很多梦想,并为之奋斗着,有时是为了自己,有时是为了别人。然而社会确实很是复杂,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美好,我们会被各种各样的色彩伤害,被各种各样的虚假诱惑,而有时我们有强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被物欲所支配,失去自己本来的面目。但是我们依旧可能纸醉金迷,依旧违背意愿,违背自然规律,让自己活得很累,虽然有的时候是迫不得已。在老子思想中,他宣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希望人类坚守自然本性,减少私心和欲望,这一点对于我们俗尘中人可能很难做到,欲望是个魔鬼,只有我们看破世界也许才能遏止。他还说:“知常容,蓉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其实就是宣扬一种包容一切公正无私,合于自然合于道的`思想。换句话讲就是:“一个人如果心中只有自己一定会被生活所累,被名利所累;反之,若能顺应自然,包容一切,就会收获更多的快乐。”还有:“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也是这样的一种思想,要求人消除各种杂念,用空明澄净的心灵去感受自然规律。在老子的思想中有一条最明显的是认为人应当追求简单朴素的生活,不能纵情于声色,被物欲所支配,失去作为人的真正意义。

以上我通过老子的思想对做人的谦卑,诚信,自我了解,心态和做事的态度,注意的毛病以及生活态度上做了简单的阐述,总体上让我感觉自己的语言苍白无力,老子的思想真是太精辟了。

关于老子的思想真是太多了,

涉及各个方面,读第一遍可能还会有很多疑惑,甚至是费解,但仔细阅读并认真思考一下,会发现他的话句句经典句句有理,而且拿他的思想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情况对应一下,确实是有莫大帮助,看了也是受益匪浅。然而老子对我确实有些难度,可能是我入世不深,故了解的层次很浅,所以只能略述感受,不能尽言,实在有些遗憾,寄下次再读时会有更深的感受。

老子庄子导读篇四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老子》第八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闲,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老子》第四十一章

水是天下之至阴至柔,南怀瑾先生在书中便已用浅显的语言解析:“水没有骨头的,如果把它挡住,它只有转弯过去;如果筑一道堤防,水则一声不响慢慢等,等到水涨满了,又从堤防上满出去了。”水又是天下之至净至刚,水性至洁,虽能藏污纳垢,但其本质却是水净沙明,不为外界所污染。

我喜欢水,上善若水。水有它本性中的纯洁,只要它能做的,它都会以污染自己为代价,毫不吝啬的帮助人类。人应该大度的像水一样,如是书中所说:“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

我喜欢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与世无争,处在众人厌恶之处。贡献虽大,但并不张扬,所处位置自然不引人注目,却依旧保持着善的本性。这种品质自然最接近于老子所说的“道”。“道”博大精深,自然不能一下全都领悟,老子便给出了水这一个参照物。水可以任劳任怨,忍辱负重,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所以“故几于道”。就像老子自己主张的一样,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

我喜欢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人……”。水的一切优点,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便永远安然处顺。同时具备固然不容易,但至少要学会其中的一个,才能会处事。

我喜欢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滴石穿,无论多坚强的人也对谁无可奈何,石头都可以软化。水平常默默无闻,但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便有了大作为,并且“驰骋天下之至坚”。

我喜欢水,无有入无闲。水可以穿越缝隙,前面挡住了路,便会自己找路,发挥更大的能量探求自己的方向。故而在生活中,遇到难处,越想走捷径,找突破,可能离出口越远,还不如冷静下来,重新想想。所以老子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无为,或许是最大的作为。

我喜欢水,汪洋大海,幻化为雨为雪,抑或变为苍茫之雾,又或凝望冰晶,都不失为水的本性,依然洁净。或小溪,或江河,或大海;或平静,或波动,或惊骇,至阴至柔,抑或至阳至刚,无论怎样变化,无论身处何地,它,不曾改变。若都能像水一样保持本心,便可以不为世事变幻所动摇了。

我喜欢水,水不仅具有博大的胸怀,亦有可以毁灭世界的能量,这便要看人类如何利用水,稍有不慎,就会变成当年大禹所治的水,但只要给它通路,便有变回祥和的神态。

水,以至柔驰骋至刚,以无为治理有为。从某种程度上,水即为“道”。老子崇尚的清净无为,水有;功成名遂身退,水亦有。当手指尖触碰到水,清静通彻心底。

回味,净水……

老子庄子导读篇五

《老子他说》读后感

不系轻舟顺水流,也无欢喜也无愁。

随心遁出云天外,更有云天在尽头。

戏评一首:

诗句恰如顺水流,得了章法便无愁。

当知意趣十分妙,自有功夫在里头。

随心遁出云天外,更有云天在尽头。激赏!年轻人有这等悟性,了得!且放轻舟任水流,洳何?顺字浪费了遁字似不如跳字明快起承稍弱。顺水流和任水流意思差不多,感觉还是顺好,顺有一带而下的淋漓,任有随势漂流的起伏。与雪版探讨:老子的基本思想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作者读老以不系之船喻之,不可能是逆流而上,自然是顺水而下并暗合无为自然之学说,所以,我说顺字浪费。老子的'哲学没有淋漓只有平淡,而此绝句正是对老之悟,若说顺势淋漓,则与转结意境不合。很不错的一首,真有老庄的风韵。诗是伟峰对老子思想的认识,我的看法是对伟峰诗的认识,至于对老子的认识,我可没有羽公深刻。起承感觉挺好的,转结更得老子精髓。喜欢这样的诗味。信游山水意微酣,袖卷烟霞钓翠峦。

鸟语梵音唯欲醉,一肩明月一壶禅。

草叶风吟老师评得很到位!

拜读学习好绝!问好李伟峰!

绝句格调谐和,尤其转结有新意,喜欢!

老子庄子导读篇六

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道德经读后感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么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给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但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质”,但是却赢得了”精神”,给予的帮助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奉献的人,乐于助人,温暖他人。

老子庄子导读篇七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相关范文推荐
  • 10-09 2023年读后感样才能写好(精选10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
  • 10-09 最新土鸡冒险的读后感 土鸡的冒险读后感(汇总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
  • 10-09 2023年小读后感评语(汇总8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9 2023年活法读后感总结(精选10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
  • 10-09 2023年尖叫的读后感(大全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
  • 10-09 魂归读后感(通用8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
  • 10-09 2023年青鸟读后感(优秀10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
  • 10-09 经典阅读后感 经典的读后感(通用6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9 2023年国学读后感(优秀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
  • 10-09 最新生活小故事及感悟(精选5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感悟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感悟,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优质的心得感悟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