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最新归园田居教学解析(专业21篇)

最新归园田居教学解析(专业21篇)

时间:2024-02-24 09:27:03 作者:XY字客

阅读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更多的写作启示和参考。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的名篇,教学这篇文章,除了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意思和体味田园的意境外,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这首诗教学设计为一课时,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对陶渊明的性格、行文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诗歌感受能力,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课文下的注释来了解本首诗的内容。所以根据高一学生的实际和本课意境较为浅显的特点,我在上课时以“归”字为中心辐射开来,以“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四个问题来紧扣诗中相应的句子,从而将本文的行文思路清晰地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同时通过诗句中如“羁鸟”、“性本”“自然”等关键词语的理解准确地阐释了上面的四个问题,把学生的感受和分析落实到具体的语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真正做到“望文生义”,从而避免了学生的凭空想象。为了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中间穿插对田园生活诗句的改写描绘和对诗歌的反复朗读。

为了更好地理解陶渊明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在理解本诗内容的基础上,还引用了其它相关的诗句来说明陶渊明归隐过后所面临的物质上贫困但内心却自由无比的生活,进而提出了“自由精神与丰厚物质之间,我们该如何选择?”的问题,学生讨论并发言,不强求唯一的答案,只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启示,并在学习中成长。

在上课的过程中,基本能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进行讲授,知识讲解、朗读、讨论等环节都能较好地进行,整堂课上下来,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对于我抛出的每个问题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气氛很好,在时间上也掌握的刚好。

但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前面结构内容分析的时候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听,给学生参与的时间不够;在引入讨论环节的时候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使得刚开始讨论的时候学生只能从宏观上谈自己的理解,不能更好地结合自身的现实。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书是一种创造,创造教学艺术是我们教师永无止境的追求。

解析教学计划

本学期继续担任一(1)、(3)班牛津英语教学工作。总结了上学期的工作,结合班级学情,本学期教学重点放在培优及辅差上。保持原有成绩的基础上,100分的学生继续保持,提高90分以上的学生,帮助他们能拿满分;对80分的学生进行培优,在考试中争取拿a。后进生的成绩尽自己的努力进行辅查,帮助他们上升到80分。在本学期里继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听师父的课,同时听同年级老师的课,互相学习。

时间。

措施。

备注。

第一周。

2.13—2.17。

1.利用预学习的课时复习上学期的课堂指令以及复习上学期学过的知识。

2.完成m1u1教学内容及习题。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老师充分备好课。

3.每节课留出空白时间检测。形式可为认读,做题。

4.为几名后进生专门安排小老师帮助学习,并安排科代表每天晚修跟读课文录音至少15分钟,第二天抽查。

5.出mdule1的周测试卷。

6.每周至少听一节师傅的课。

第二周。

2.20—2.24。

完成m1u2教学内容及习题。

第三周。

2.27—3.3。

完成m1u3教学内容及习题。

第四周。

3.6—3.10。

第一次月考复习(复习u1内容)。

2.留出至少3天时间复习mdule1,梳理知识点,整合内容。并随堂检测,发现漏缺及时讲解。

3.出mdule2的周测试卷。

4.每周至少听一节师傅的课。

第五周。

3.13—3.17。

1、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2、完成m2u1教学内容及习题。

第六周。

3.20—3.24。

完成m2u2教学内容及习题。

第七周。

3.27—3.31。

完成m2u3教学内容及习题。

1.继续严抓中等生单词的认读和后进生单词、课文的认读及理解。利用奖励机制调动小老师的积极性,乐于帮助能力差的学生。2.留出至少一周时间复习前m1、m2,整合内容,梳理知识点,强化训练。

3.出mdule3的周测试卷。

4每周至少听一节师傅的课。

第八周。

4.5—4.7。

期中考试复习(复习m1内容)。

第九周。

4.10—4.14。

期中考试复习(复习m2的内容)。

第十周。

4.17—4.21。

1、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完成m3u1教学内容及习题。

1.保持半学期的人人过关优良传统。

2.mdule3内容较难,要精读细讲,多练,做到扎实、巩固。

3.准备家长会公开课。

4.留出4天时间复习mdule3,并联系旧知复习。

5.出mdule3的周测试卷。

6.每周至少听一节师傅的课。

第十一周。

4.24—4.28。

第十二周。

5.2—5.5。

完成m3u2教学内容及习题。

完成m3u3教学内容及习题。

第十三周。

5.8—5.12。

家长会开放周。

第十四周。

5.15—5.19。

第二次月考复习(复习m1—m3内容)。

1、为第二次月考做准备。复习m1—m3内容,讲学生易错、易混题。

2.期末学生易浮躁,多设计些游戏活动来复习单词,句子。

3.利用早读,学生之间单词,课文互相过关,教师亲自抓后进生。

4.出mdule3的周测试卷。

5.留出两周时间期末复习。梳理全本书知识点,整合内容,习题专项专练,查漏补缺。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作业和习题卷要做到面批面改。4.利用早读,学生之间单词,课文互相过关,教师亲自抓后进生并奖励。

第十五周。

5.22—5.26。

1、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2、讲解第二次月考试题。

第十六周。

5.31—6.2。

完成mdule4unit1教学内容及习题。

第十七周。

6.5—6.9。

完成mdule4unit2教学内容及习题。

第十八周。

6.12—6.16。

完成mdule4unit3教学内容及习题。

第十九周。

6.19—6.23。

期末考试复习。

第二十周。

6.26—6.30。

期末考试复习。

Flash中帧的教学解析

1、在导入新课时以图片引入逐帧动画的概念,之前一直学习flash的绘图,绘的都是单张的画面,但是帧动画就是由多个单张画面的连续播放形成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2、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我结合导入的动画,演示制作的过程,巧妙地结合介绍了3种帧,并在实例中讲它们的'作用,强调操作要点,直观形象的展示,让学生获得比较全面、准确的感性认识。

3、针对每个任务布置基础任务和提高任务,让速度快的同学有事可做,老师可以更多的关注速度慢的同学,或者同学们互相帮助。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互助、自学探究的能力与习惯,一举多得。

4、作品点评与分享,旨在提高学生自信心,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就感,同时反思自己作品的优缺点。

不足之处:

1、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操作不熟练以致不能完整的创作作品。

2、部分学生没有创新精神,一味模仿。应在以后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训练。

归园田居其一解析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翻译】。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三十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吠,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注释】。

1少:指少年时代。

1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

4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5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6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7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8荫:荫蔽。

9罗:罗列。

10暧暧:暗淡的样子。

11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12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4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15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像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归园田居·其一概括叙述了诗人自己从出仕到归园田的缘起。

接下来“误落尘网中”一句,道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极端厌恶的心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表达身在宦海心系园田的心情。

“方宅十余亩”至“鸡鸣桑树颠"八句,是对田园生活的描述。

“户庭无尘杂”以下四句,是对归返田园生活的总结和赞美,也是对官场生活的否定。

“返自然”照应开头“爱丘山”,表示自己长久的愿望到今天才真正成为现实,即使一草一木也感到格外亲切,大自然的一切都令人神往。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理解与鉴赏本诗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1、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对照注释,理解诗歌,但是理解流于表面,即只能够回答诗歌抒发的作者的思想感情。2、即使是思想感情,很多学生流于概念化的理解,即厌恶官场、渴望回归田园等已有的阅读经验以及教材上的阅读提示。3、很多学生提出疑问:中间一段景物描写,读起来也并没有感到多美,为什么就能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4、对诗歌题目的停顿,存在着疑问。5、部分同学提出,不知道学习这首诗歌的意义在哪里,特别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功利化的时代。6、个别同学在背诵方面存在困难。

1.赏析陶渊明在本诗中构建的"两个世界",提高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

2.分析平常景物"诗意化"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1课时。

(一)第一步:导入。

(二)第二步:解题。

首先来看题目,题目是"归园田居".我们都大致理解这四个字的意思,但是都无法从语法角度进行清楚的解释。一般的读法是"归园/田居",似乎"归园"是一个意思,"田居"是另一层意思。其实不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先生经过考证,认为:"园田居"乃渊明之一处居舍(另有"下泽田舍"等),其少时所居,地近南山,即庐山。他二十五岁前后离开此处,至五十五岁方重归"园田居",大约三十年也。按照袁行霈教授的观点,题目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归/园田居",应该是一个动宾短语。文本中还有一处旁证就是诗句"守拙归园田",后面一句是"方宅十余亩",上句的"园田居"和下句的"方宅"构成了衔接。本首诗正是围绕"归"和"园田居"展开的。

(三)第三步:理解陶渊明构建的"田园世界"。

教师朗读,学生自读,最好能够熟读成诵,并且对照注释,对诗歌进行白话还原。时间大约为5分钟。

初次把握诗歌大致内容之后,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陶渊明在这首诗中构建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尘俗世界",一个是"田园世界",再读诗歌,填写下面的表格中空缺的部分:

诗中与之相关的词语。

特点。

尘俗世界。

田园世界。

第一列的问题并不难,学生很快就能找到:尘网、樊笼/丘山、旧林、故渊、自然。不过可能有的学生会忽视诗歌最后一句话"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于是要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整体观照,不可囿于一隅。至于第二列的问题,即两个世界的特点分别是什么?这就要考查学生的理解与概括能力了。为了突出"田园世界"的特点,有必要先把握"尘俗世界"的特点。

学生答案预设一:肮脏。理由:作者说"误落尘网中","尘网"中的"尘"不就是灰尘吗?灰尘当然是脏的,这也表明作者在暗示官场的肮脏。

学生答案预设二:黑暗。理由:"尘网"其实只是比喻的说法,并非真的有尘土,在此指代的是官场,陶渊明因为不堪接受上司的"侮辱",愤而辞官,这也看出官场的黑暗。

学生答案预设三:拘束。不论是"网",还是"樊笼",都有约束人的自由的意思。人在官场,一切都要按照官场规则办事,上级派邮督来督察。为人骄横的邮督一到彭泽县就差人把陶渊明叫来见自己,而且要穿好官服,否则将影响他的前程。这些都是身不由己的,为此,陶渊明才辞官回家。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能够分析"网"和"樊笼"的意象,引申出"不自由"的含义,并且能够结合陶渊明的辞官经历进行理解,分析得很透彻。

学生答案预设四:繁忙。虽然文中没有直接点出这一点,但是作者说"虚室有余闲",既然在田园里有悠闲的感觉,那么与之对应的官场肯定就是公务繁忙,作者忙于公事,得不到片刻清闲,因此向往回归田园。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能够从对立面的意思入手进行分析,很机智,很准确!

在把握了"尘俗世界"的特点之后,那么"田园世界"的特点也就"呼之欲出"了。

学生答案预设一:自由、悠闲。在官场如同"尘网",如同"樊笼",没有人身自由,那么身在田园,便可享受自由而悠闲的生活了。

教师点评:依然从对立面的意思入手进行分析,不错。

学生答案预设二:美感。"尘俗世界"充满了社会主流价值的功利性,例如入世、立功、做官、经世致用等,那么"田园世界"的特征就应该是无功利、诗意、出世、隐居、审美等。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能够深入表层世界的价值观层面,去把握"田园世界"的精神价值,可见,他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一层了。

(四)第四步:进一步赏析陶渊明构建的"田园世界"。

学生再次朗读诗歌,特别是从"方宅十余亩"到"虚室有余闲"这十句诗,要反复朗读。读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陶渊明的"田园世界"真的很美吗?或者说,你认为这段描写的景物美不美?请阐述你的理由。

学生答案预设二:鸡和狗固然都是农村常见的动物,但是榆柳和桃李,还有炊烟,其实本身还是具有美的特征的,这一点可以通过想象获得,例如榆柳和桃李的颜色、烟的形态特征,还可以联系其他诗歌中类似的意象。

学生答案预设三:就算这些事物不美,但是在一个独特的场合,即对刚刚脱离了官场的苦海的诗人来说,他离开三十年后,又回到了昔日长大的地方,那种亲切感、幸福感是溢于言表的,因此在诗人独特的审美、诗意的目光的观照下,一切都是那么悠闲,一切都是顺应自然,自然即美。

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文体特征"的角度去赏析诗歌,这就是一种依据文本体式的阅读策略。也就是说,我们要回答的不仅仅是"景物本身美不美",或者说是"作者的心境使得景物描写很美",而且我们还要站在读者的角度,站在文本的"言说形式"的角度去思考:是什么文体特点让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显得很美?或者说,景物本身美不美,这是次要问题,主要问题是:作者对景物描绘得美不美?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可能一时还找不到思路。不过教师提示了诗歌的"文体特征",学生的答案也会朝着这个方向思考。

学生答案预设一:这十句诗都讲究押韵,例如田、间、檐、前、烟、颠、闲,虽然不如后代的律诗那么有法度,但读起来确实朗朗上口,从而使日常事务带上诗歌的独特的韵味特征,这一点可以反复朗诵。

学生答案预设二:诗歌讲究对偶。对偶,则是一种语言构造技巧,"无"与"有"的对照,"形"与"声"的对照等,"远"与"近"的对照、"聚"与"散"的对照等等,这不仅是一种修辞技巧,一种描写技巧,而是一种诗歌的独特的文体特征。

学生答案预设三:作者很讲究炼字,叠词"暧暧"和"依依"、动词"荫"和"罗"的使用等等。"暧暧",写出了远方村落的稀疏朦胧的特点,"依依"写出了炊烟袅袅上升的状态。"荫"和"罗",似乎并非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带有了人的特征,"荫",好像是人物的活动,"罗",似乎是人物在罗列某种东西。

学生答案预设四:作者在诗歌句法方面也很有考究。试比较"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和"狗在巷中叫,鸡在树上鸣",显然,后者带有强烈的口语化的特征,前者则是很讲究句法的使用,即状语后置。

教师点评:上述同学抓住了诗歌的押韵、对仗、炼字、句法等角度,对这几句的景物描写进行了文体方面的观照,这其实就是鉴赏的要义所在。所谓鉴赏,不仅能够说出诗歌之美,而且还要讲出道理来,讲讲诗歌因何而美。

(五)第五步:进一步理解陶渊明构建的"田园世界"的意义。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首先是"隐居"的文化母题对后世诗人的影响。后世诗人,无不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反复徘徊,既"身在江海之上",又"心居乎魏阙之下",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流传千古的名篇。

其次是如何正确对待"立功"与"自由"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这个点上,切不可对"功业价值"进行过度批判,而应该辩证看待二者的得失,在立功、自由、人生价值、精神享受等价值观念中做出理性的选择。

这部分,不必过度展开,价值观引导即可。

(六)第六步:结束语。

《归园田居》我们就学完了,掩卷沉思,确乎回味无穷。其实,对于诗歌,理解和鉴赏是两大能力,前者着重于内容,后者着重于文体。希望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多在内容理解方面下功夫,多在诗歌的文体特征方面花心思。谢谢大家!

归园田居其一解析

《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第二首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第四首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第六首诗讲述了诗人一天的劳动生活,最后揭示其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末首诸家以为非陶诗,而苏轼以为陶作,并评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见《冷斋诗话》)。

归园田居教学随笔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陶渊明早早地起来,来到南山之下打理他种植的豆子。他一到那儿就傻眼了:田中的豆苗很是稀疏,杂草反倒是异常旺盛。陶渊明无奈地举起锄头铲起了杂草,直到夜幕降临之时才扛着锄头归去。

狭窄的山经草木丛生,傍晚的露珠沾湿了他的衣裳。想起自己在官场上,为了五斗米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到自己辞去彭泽令时的坚定。陶渊明的心中有了顿悟:被露水沾湿衣裳有什么好可惜的?比起农耕肉体上的痛苦,在官场上那些阿谀奉承的举动才被他所鄙夷,他只希望自己不违背自己归耕田园的本意!想到这儿,他快步进屋,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其三。

史靖。

我将豆种在南山之下。虽每日早出晚归地精心照料,但那豆苗儿却仍旧稀疏矮小。倒是那杂草长得茂盛异常,狭窄的田埂几乎都被遮盖了。草叶上的露珠本就盈盈欲滴,这下全都打湿了我的粗布大衣。这也并无大碍,我只要见到这青山绿水与一望无际的土地就倍感舒适与亲切了。

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关系,只愿我的心愿至死不移,无人来打扰我的田园生活,我便知足了。

龚恬静南山上,云雾弥漫,瞬间风雨雾霭,宛若飘渺仙境,晴朗时,山峰中飘着白云,景色秀丽。峰影云朵倒映在山下的碧池之中,水天一色,景色诱人。碧池旁边的那一片园地,种着棵棵豆苗。尽管我辛勤劳作,不知疲倦地忙碌。可那豆苗却似乎不领我这份情谊,长得稀疏无比。那旁的杂草丛生,十分茂盛。豆苗在这杂草丛中也可谓是屈指可数。

唐诗瑾。

我来到乡下种田。尽管我起早贪黑,不知疲倦的忙碌,但庄稼并不领情:豆苗依旧稀疏矮小,相反杂草却异常茂盛,田埂都被覆盖了。

我曾在朝廷为官,从未务农耕作,技艺不精。尽管这样,我依旧乐此不疲,汗流浃背。抬起头吸一口山间清新空气,顿感心旷神怡。在这大山深处没有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没有钩心斗角,没有城市的嘈杂、喧闹。我告别官场,如释重负。自由自在的安心生活令我倍感充实。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月亮在浩瀚的月空中显得格外明亮。收工了,我扛着锄头,望着月色,踏着被丛生的杂草所遮盖的田间小路,向山下草屋走去。夜露沾湿了我的衣服,可是我认为,衣服沾湿了一点也不足以惋惜。我可以不违背自己的心愿来到这片田园自得其乐,是多么的幸福和快乐啊!

陆韵之。

天地间一片新绿,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我扛着锄头来到了山脚下,想要在这儿种些豆苗。我不知疲倦地忙碌着,但是豆苗却不领我的情,长得稀疏矮小。而地里的杂草却长得非常茂盛。于是,我开始努力锄着草。不久,汗水就从我的额头上流了下来,但我依旧乐此不疲。毕竟比起那黑暗的官场,这儿多了几分自由、清闲。

不知不觉,时间在我挥动的锄头下渐渐过去。太阳已落下山去,夜幕降临了。月亮耐不住性子,急匆匆爬上了浩瀚的夜空。该收工了。我扛起锄头,披着月色,向家的方向走去。我走在杂草丛生的小路上,草上的夜露跳到了我的衣服上,就像调皮的娃娃。

衣服湿了并不要紧,我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愿,能天天过着自在悠闲的日子,我就十分满足了。至少我离开了那尔虞我诈的官场,过起了我梦寐以求的田园生活。这是件多么幸福和快乐的事情啊!

潘记闻。

南山有苗,稀少,被遮掩于杂草丛生中,显得荒芜。一到清晨,我就扛着锄头,达南山下,除乱草。我累了就卧在山间看云卷云舒,渴了就饮起清溪泉水,时而赏野花,时而聆听鸟儿说话,时而摘野果品酸甜,乐此不疲。不知不觉,那月光勾勒起南山,清冷又祥和。我便心满意足地乘着月色朦胧,告别我最心爱的豆苗,携上锄头,要穿梭那田间小路。可见道路不甚狭窄,高大的草木不留情地封盖着回家的路。在我行走之时,露水已悄然地沾湿了衣裳。就算我明知会如此,也依旧愿意戴着凄清的月光,披着露水的凉意,在这田间自娱自乐。想着荣辱之场同这真正的情趣相比,不也平庸至极?“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吴馥君。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2品味《归园田居》中的景物描写,体会田园生活之美。

品味《归园田居》情趣和田园生活之美,通过品味田园之美去读懂诗人对于黑暗官场和混浊社会的厌恶。

一、图片导入。

(ppt展示qq农场游戏画面、农家乐画面)。

问:大家玩过这款游戏没有?

偷菜游戏是近年来风靡全国的一款网络游戏。游戏营造的童话式的田园风光,虚拟的种菜、除草、摘取、收获等田园劳作,满足了人们对于理想中田园生活的向往。除此之外,有的城市居民在郊外土地种菜,还有的热衷于农家乐旅游等,这些都说明了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喜爱,虽然很多人身在都市,心在田园,但是我现在还没有听说过有谁完全抛下城市生活,彻彻底底地投身农村生活的。但是早在东晋时代,有一位诗人,却抛却官场,实实在在地投身农村生活。这位诗人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回归田园生活之后写的一首诗《归园田居》。

(ppt展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示范朗读带,学生齐读。

2、范读并正音,请个别同学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读时注意情感的把握。

3、文章大意疏解。

三、讨论鉴赏。

“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归”,明确告诉我们作者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他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后如何?请同学们根据这三点,齐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怎样分层次。

1、为何而归?

原因有二:

(1)本性爱田园。(2)由于官场的黑暗,无自由,无法实现抱负,作者归隐田园为独善其身。

思考1: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明确:“羁鸟”和“池鱼”,是陶渊明的自比,一再说明自己误入官场,渴望自由,迫切回归农村过着自在的生活。这两句是名句,请同学们划起来。所以诗人决定要“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要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安守本分地回家耕种田园。

2、归向何处?

明确:园田。

小结:第一层归园之因:写作者的个性思想,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这些都是农村生活常见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祥和的美好画面。在这画面上,有近有远,有静有动,有朴拙自然的趣味。这幅场景让我想起《桃花源记》里面的句子,大家说是哪几句?提示学生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这几句诗有视觉描写(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也有听觉描写(狗吠、鸡鸣),有感觉描写(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描写空间顺序是从近景到远景(近景有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景有村庄、炊烟),描写手法有以声衬静(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板书)。

思考:“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虚室”指空房间,怎么理解呢?

明确:归隐田园之后,少了一些人际关系,断绝了与官场上的人员的来来往往,房间显得更加空静。“余闲”少了客套应酬之事,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无尘杂、有余闲”中的一无一有正是诗人求之不得的生活方式,清闲,自在。《陋室铭》中有一句话非常相似:“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其实这都是在远离官场、远离世俗后得到了一种清闲、平静的生活。这一句是“归园之乐”的点睛之笔。

思考2:从陶诗中景物描写看,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明确:诗人通过对农村平常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这种写作手法叫做情景交融,也可以说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

关于陶诗中情景交融的手法,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说得很精彩:

请同学再次朗读,争取背诵描写田园生活的句子。

3、归后如何?

明确:“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思考:“樊笼”和“自然”分别指什么?

樊笼,比喻昏庸浑浊的官场,人受到了束缚;自然,指田园,又指自然本性。

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使诗人有一种愉悦感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像是长久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返回到大自然了。

课堂小结:

思考:有人称陶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大家说是为什么?

明确:“百世田园之主”是说陶开创了田园诗派,“隐逸之宗”是说他向往并归隐田园。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园田居》,诗人既写了自己的田园之乐,也抒发了自己的归隐之感。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田园风光的优美和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并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归隐之后愉悦的心情。大家再自由朗读,重点体会文章写景的诗句,争取在课堂上背诵这首诗。

四、延伸拓展。

公元5世纪,中国诗人陶渊明离开官场,归隐田园,开创了田园诗一派;公元19世纪,美国有一位作家亨利·梭罗,也来到一个大湖边,开始了隐居生活,并将自己的隐居生活经历写成了一本风靡世界的书,有没有同学读过或者听说过?老师选取了其中两个写景的段落,大家跟我们这首诗对照着读一读,看看它们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大家读完可以分小组讨论。

根据同学讨论的结果,引出白描与细描两种不同的描写方法。

白描:描写景物的时候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不加任何词语修饰,不矫揉造作,一切自然而就,体现事物本色美的描写。陶诗就属于白描。

细描:抓住事物主要特征进行细致深入的刻画,文字优美细腻,多用修辞。(注意与细节描写相区分,细节描写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瓦尔登湖》就使用了细描,作者很注重湖水颜色变化的描写,而颜色的变化是非常细致的,作者用了细描的手法,精雕细刻,深刻细腻,多方烘托和渲染,使用了大量的比喻等修辞,文字丰富,句子优美,将色彩的变化真实自然地表现我们的面前。

陶诗使用白描,简笔勾勒出景物轮廓,留给读者想象空间;梭罗细致展现,湖水的颜色变化跃然纸上,两者各有千秋,都值得我们学习。

五、作业:

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要求使用白描或者细描的手法,字数不少于300字。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的名篇,教学这篇文章,除了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意思和体味田园的意境外,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这首诗教学设计为一课时,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对陶渊明的性格、行文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诗歌感受能力,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课文下的注释来了解本首诗的内容。所以根据高一学生的实际和本课意境较为浅显的特点,我在上课时以“归”字为中心辐射开来,以“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四个问题来紧扣诗中相应的句子,从而将本文的行文思路清晰地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同时通过诗句中如“羁鸟”、“性本”“自然”等关键词语的理解准确地阐释了上面的四个问题,把学生的感受和分析落实到具体的语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真正做到“望文生义”,从而避免了学生的凭空想象。为了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中间穿插对田园生活诗句的改写描绘和对诗歌的反复朗读。

为了更好地理解陶渊明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在理解本诗内容的基础上,还引用了其它相关的诗句来说明陶渊明归隐过后所面临的物质上贫困但内心却自由无比的生活,进而提出了“自由精神与丰厚物质之间,我们该如何选择?”的问题,学生讨论并发言,不强求唯一的答案,只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启示,并在学习中成长。

在上课的过程中,基本能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进行讲授,知识讲解、朗读、讨论等环节都能较好地进行,整堂课上下来,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对于我抛出的每个问题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气氛很好,在时间上也掌握的刚好。

但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前面结构内容分析的时候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听,给学生参与的时间不够;在引入讨论环节的时候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使得刚开始讨论的时候学生只能从宏观上谈自己的理解,不能更好地结合自身的现实。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书是一种创造,创造教学艺术是我们教师永无止境的追求。

文档为doc格式。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归园田居教案教学设计

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基础,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读出诗人蕴含在平淡语言中的浓烈情感,并最终熟读成诵。再者,赏析意境是学习田园诗歌的必要环节,希望能通过描绘画面,学生能感受陶诗的意境。另外,知人论世是学习诗文的有效突破口,希望通过背景的引入,学生能更深刻、全面地理解陶渊明的志趣和情怀!这节课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田园诗的把握,理清由“归”字折射出的三个问题: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从而深入体会陶渊明的志趣,理解他的人生观、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1、探究诗人回归园田的原因。

2、赏析陶渊明营造出的闲适、恬淡、宁静、自然的意境。

1、诗人出仕的时代背景。

2、领悟诗人的志趣、情怀。

一课时。

一、导入。

东晋有位著名的文学家也曾经做过重要的人生选择,他选择的是舍弃官场回归田园,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归园田居》。这个人就是陶渊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归园田居》(其一),学习他的舍与得。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自读释疑,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

2、理清思路:

(1)为何而归?

(2)归向何处?

(3)归去如何?

四、品读诗文,赏析探究。

(一)诵读、思考:为何而归?

——因为热爱田园,厌恶官场。

误落:从一个“误”字中,你能读出什么情感?——沉痛、悔恨。尘网比喻官场,官场是很多人追逐的对象,但诗人却为什么将之比喻成网?体现出一种怎样的感情?——对官场的厌恶。而且诗人被网住了多少年?三十年,尽管有夸大,但可以感觉到诗人极端的厌恶,不自由的情感。你能否读出这种感觉?应该重读哪些词?(再读,齐读)。

羁鸟、池鱼:羁是什么意思?笼中鸟、池中鱼。这实际上也是诗人的一种——自比。鸟和鱼本来应该是自由自在的,但现在却成了“笼中鸟,池中鱼”,所以他们特别渴望自由,所以应该重读?——恋,思。(诵读,齐读)。

诵读是情感的艺术,所以,同学们首先要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作者。

追问:诗人既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又为何要出来做官?

看大屏幕,介绍诗人的生平和当时社会背景。学习诗歌,也要学会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往往是解读诗文的有效突破口!

3、他归园田居的目的是什么呢?

为了获得个性的自由,为了保持人格的独立,为了保持品格的高洁!

陶渊明一共做官十三年。

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这十三年,是理想如镜中花、水中月般可望而不可及的十三年。

这十三年,也是他的自由和个性被束缚,人格被压抑的十三年。

最终,405年的一天,他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潇洒回归田园。

(二)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齐读)。

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白描手法,清新质朴。

概括追问: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国。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这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画,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

(三)归去如何?(齐读)。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品格上的高洁和正直。

最后两句收束全文,诗人似乎在回答人们的疑问,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呢?原来是作者“久在樊笼”的缘故,作者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那就其乐无穷、触处皆春了,即使一草一木也格外感到亲切而欣慰,可以说,这两句诗,是对以前误入尘网中的官场生活的形象的总结,也是对已经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

五、总结全文。

这就是陶渊明他的归来,他的舍得,在我们心中留下了许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气,鄙弃官场,厌恶功名的高洁情怀,他不仅创作了世界上最美丽的诗文,而且塑造了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格他的独特艺术个性及伟大品格深刻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六、再读体味,深切感受。

1、请带着对诗人生平的深切感受来再次美读诗文。(学生个读,教师范读。)。

2、请带着感情来背诵这首诗。

七、结束语。

海子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法国诗人兰波说:生活在别处,选择和舍弃都是为了追寻心中的理想!陶渊明找到了心中的园田,希望我们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愿在这仅有的一次生命里,能遵从自己心灵的召唤,不白活一回。把这句话送给大家。

八、作业。

1、背诵全诗。

2、以“心灵的召唤”为话题写一段文字。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数学教学解析

为学生的学习设计适合的情景,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大多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讲台下记,教师要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到,学生要把每一部分都记到。一堂课下来,教师讲的累,学生学的累。所以要想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师必须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教学情景,刺激学生主动的参与,激发并保持对于数学的兴趣。

注意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为学生留下必要的自我空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体验到学习知识的成就感,会对于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为学生创造必要的自我空间,是对于学生的信任,是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是数学教学的留白。

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和讨论。对于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合作式的学习未必是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小组,也可以是同桌之间的合作。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发现到自己所忽略的地方,对于同一个问题,考虑到了哪些?没有考虑到哪些?这都可以有效的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出来,极大的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什么是教育,很简单,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所影响的不仅仅是当前对于数学的学习,乃至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好的学习习惯,否则不良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沟通交流的学习习惯。数学问题是需要思考的,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给予学生以思考的空间。但是仅仅是思考还是不够的,一个诸葛亮还比不上三个臭皮匠呢,所以和其他同学之间的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阐述自己的观点,采纳别人的可取之处,通过争执或者讨论等方式,达成一个令彼此都满意的答案。最终的答案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讨论的过程,这个学习的习惯。

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思考是之所以成为一个人的重要标志,通过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够发现新的问题,形成一个思考和发现的循环,而这个循环是一个上升的循环。不用什么样的问题都依赖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知识才会记忆的更加深刻。

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问题从何而来,通过发现才会有问题。一般情况下,对于问题的发现主要是自己在思考的时候所遇到的不懂得地方,其次是发现被人出现错误的地方。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才能够提出问题。也许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简单的,或者是可笑的,但是我们要从小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从小学生的观点出发。

管理学习的习惯。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在管理自我的方面上比较薄弱,但是通常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都比较的强烈。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或者特点,指导学生去进行自我的管理。当然在管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从行为上或者言语上。

不管是自主式的学习,或者是合作式的学习,教师都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及时的'评价。因为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励,是一种帮助,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使得数学的学习尽可能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教师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班级的学生却比较多,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需呀注意到各个方面的问题。

课堂问题回答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未必就是落实到个人的,尤其是人数比较多的班级。所以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各个层次或者是小组,根据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和思考,做出适当的评价。一方面促进学生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对于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通常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的时候,大多都是叉号和对号,很少有教师进行打分,写评语的更是寥寥无几。因为这样可以节约我们很多的时间,但是对于学生对于作业的态度却是有着不利的影响。学生对于作业的批改其实是充满着期待的,希望在作业本上看到教师对于自己的评价,不管是错误还是表扬,至少证明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获得了收获,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评价不在于语言的多少,而是在于评价态度和内容,要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错误,并且能够从内心中改正。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有很多,我们不可能每一点都涉及到,只有抓住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去实行,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发掘,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创造条件。

Flash中帧的教学解析

课堂教学注重生成,有时会有一些“意外情况”出现,我们要巧妙地利用它来丰富课堂,使教学富有生机与活力。对于课堂上出现的节外生枝,不要紧张,正确引导,说不定会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在一节动画制作课上,我准备讲解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同学们刚打开电脑,突然从教室后面传来一声:“老师,有人上qq。”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同学马上七嘴八舌议论开来,有的招呼旁边的同学往那边瞧,有的离得较远索性站起来看热闹。教室里顿时沸腾开来。顺着大家的目光,我看到许昊绻缩在座位上,头低着来回看,并替自己辩护说没有聊天。这使得看见的学生更不服气,争辩声越发大起来。我也清楚许昊只是打开了启动程序,并没有聊天,因为网络是断开的。但他肯定有想聊天的动机。于是我先让大家安静下来,澄清许昊并没有聊天的事实。

既然学生对聊天这么感兴趣,而聊天工具里的表情正好是简单的逐帧动画,何不充分利用这个“节外生枝”呢?我接着说到:“相信很多同学都聊过天,你们在聊天时用过qq表情吗?许昊用过吗?”他使劲儿点点头,刚才还无精打采的眼睛立即发出异样的`光芒。“平时喜欢用什么样的表情呢?”“笑脸,眨眼,还有红脸”。他一下子说出了好几种。“其实这些表情我们自己也会做出来,要不要试试看!”同学们不敢相信,但都跃跃欲试。于是,我讲解了逐帧动画的概念及制作方法,让学生自己分析简单表情是由哪些关键帧组成的,然后尝试练习,并提示喜欢什么样的表情都可以做一做。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进行操作,有问题了几个同桌讨论、争辩得面红耳赤,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而且我还发现平时认为动画制作很难的几位学生也主动参与进来,并出谋划策,也做出了大家熟悉的动画表情。整节课下来,同学们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习活动,而且奇思妙想,创作出许多令大家惊叹的作品。有吐舌头的搞笑表情,有伸出的胜利手势,还有小人儿摇旗呐喊……看着自己的“战利品”,同学们开心得笑了。我也因为这个“节外生枝”带来的精彩生成而感到欣慰。

通过这节课,使我明白:面对课堂上的“节外生枝”,作为教师,我们就要沉着冷静,因势利导,扑捉住我们“求之不得”的素材或资源,使课堂生成精彩。善于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节外生枝也会锦上添花!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晨兴”写早起;“带月”写晚归,看出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劳。“理荒秽”,写他归耕后垦荒工作的艰难。尽管每天劳动时间很长,从日出到月出,身体很疲惫,然而诗人没有丝毫怨言,反而有“带月荷锄归”的悠闲笔调写出他劳动后的轻快。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我们好象看见诗人在月出山岗后,心满意得地扛着锄头,哼着诗句,漫步归家的情景。此时,人与月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诗人心灵的舒畅,通过艺术的笔触,净化为一种崇高的自然美、精神美、诗歌美,活脱出一个美好静谧的意境和悠闲自得的形象。“带月”句可说是神来之笔,它变劳苦为欢快,化困倦为轻松,具有点染之功。“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两句是进一步写田园荒芜,归耕艰难。以上六句叙写耕作生活,真切朴实,宛如在目。“衣沾不足惜”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它既有儒家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思想,亦有道家的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意念,并且这二者常常融为一体。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这首五言诗,主要是采用“赋”的手法,通过叙事来表现思想感情,其中没有景物的描写、气氛的烘托,也没有比兴的运用,几乎全用叙述,只在未尾稍发议论,以点明其主旨。全诗叙写真实,发自肺腑,所以《后山诗话》说:“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藏海诗话》说:“子由叙陶诗,‘外枯中膏,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乃是叙意在内者也。”日本学者近藤元粹说这首诗是“五古中之精金良玉”。陶诗受到中外诗评家的如此赞誉,可见其征服人心的艺术力量。

《饮酒》《归园田居》《洞庭湖赠张丞相》解析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1、《桃花源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2、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思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1、反复朗读诗歌,明确:庐喧篱的读音。

2、体会诗人的感情,小组比赛朗读。

3、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写诗人身居人世,并非无俗事纷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因而"心远地自偏"。

后六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描写自己采菊东篱时无意偶见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胜景与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交感融合,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宋代大诗人苏轼赞叹:"因采菊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东篱的凌霜黄菊,苍翠超然的南山,这些大自然高洁淳朴的美好景致与结庐人境却超凡脱俗的诗人融为一体,形成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的意境,在这种意境中包含丰富的哲理:"只有超凡脱俗的牵挂,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这种人与自然合一的诗情画意、哲理的意境,是"无我之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如止水,如明镜。大自然的纯真意趣投映到他心里,自己的感受也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

联系:〈〈醉翁亭记〉〉"夕阳在山,人影散乱,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对比:〈〈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真意"既指未受官场污染的淳朴民风,也指作者所追求的人生真谛。"真"也可理解为"返朴归真",此情此景,心中体会,难以言表。

1、背诵诗歌,将此诗扩写为一篇散文。

2、扩展阅读:思考:这首诗表现出的思想情趣。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归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教学实录

《归园田居其三》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生1: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与世隔绝的地方。

生2:是一个人人平等,百姓丰衣足食,热情淳朴的地方。

生3:是一个景色优美,让人留连忘返的地方。

生:因为当时社会黑暗,动荡不安,人心思定,渴望和平。

生:陶渊明以这个世外桃源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同学们掌握得相当不错,今天我们再走进他的诗歌《归园田居(其三)》,去深入体会这位大诗人美好的心灵。先请同学们自由读两遍。(师板书题目作者)谁来为大家朗读一遍?(一生毛遂自荐,效果不错,然后全班齐读)。

师:请同学们静下心,轻轻地读一读,细细地想一想,发挥想象,把诗歌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要求:1.用第一人称。2.有景物和心理描写。3.时间为五分钟。(小组内交流并推荐优秀作品,而后全班交流)。

生1: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清晨我下地松土锄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休息,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生2:南山脚下有块豆地,杂草丛生,豆苗稀疏,还有几棵营养不良,毫无生机。没有办法谁让我不善种田呢?尽管如此,我仍然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劳动归来的我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的我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的草丛中。透明的月光、静谧的田野、青草的芳香、泥土的气息,啊,好一幅迷人的月夜归耕图。如果有“丝竹乱耳,案牍劳形”,哪有机会和心情欣赏这良宵美景。调皮而又多情的露珠也来助兴,它给辛劳了一天的我以清凉温柔的抚慰。远离官场,远离喧嚣,按自己意愿生活的感觉真好!(掌声)。

师:写得真好!我们都陶醉在你描绘的意境之中了。同学们,经过刚才的创作,诗中哪些句子或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让你产生丰富地想象?请你再反复地品一品,然后把你独到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生1:“带月荷锄归”,诗人是带月而归,而不是月照而还,一个“带”突出了人物的主体性,“一切景语皆情语”,流露出诗人对周围景物地喜爱和劳动后的愉悦心情。有此警句,全句生辉!(掌声)。

生2:对这句诗我的感受是:天上一个皎洁的月亮,地上一位悠闲的老人,肩上扛着一把心爱的.锄头,轻松走在一条回家的路上,这句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意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大概如此吧。

师:陶渊明有你们二位知音,定当含笑九泉。

生3:“道狭草木长”中,草势旺盛,蔓延到路上,盖住了路面,所以“狭”正面写路窄,侧面写草长。

生4:“狭”还有“长”的意思,羊肠小道弯弯曲曲,乡间小路,斗折蛇行。在月光地映衬下,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也许在诗人的眼里,与其说走在回家的路上,不如说走在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上。

师:你们二位见解独到,让人耳目一新。

生5:句中用“狭”而不用“窄”,体现了诗人的良苦用心,让我联想到一句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而我们写作中就往往缺少这种精神。(转向同学)我说的对不对?(掌声,生说:“对!”)。

生6:我很欣赏本诗的语言。诗中语言,不见丝毫装饰,朴素如随口而出,明白如话,如话家常。

师:嗯,我有同感。

生7:就本诗结构而言,不断转折是本诗的特色,草盛豆稀不仅不弃,反而早出晚归,精心侍弄。言及归来似乎无话可说,诗人转而道狭草长。露打湿衣,大概要抱怨了吧,他又说不足惜,只要不违心志就行。转折虽多,却毫不费力,没有刻意而为之的痕迹。如果不是性情平和,如果不是语言功底深厚,我觉得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学生点头颔许)。

师:有理有据,(抱拳)佩服佩服。

师:刚才大家精彩地赏析有点有面,既有局部地探究,也有整体地把握。不知道大家能否融会贯通,把自己对作品地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大家先准备一下,一会儿,我们举办一个小小的诗歌朗诵会,自由报名,男女不限,名额有限哟!(生笑并跃跃欲试)。

(音乐响起,学生朗读声情并茂,教室里掌声不断。)。

师:我的嗓子痒痒了,给老师一个表现的机会,行吗?

生(异口同声):行。

(老师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情充沛地背诵了一遍,引起了学生共鸣。)。

师:如此美诗,如果背诵下来,那该多好呀!

(学生背诵,教师找个别学生试背,效果不错)。

师:陶渊明诗中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请用一个词概括。

生1:美好的,温馨的。

生2:幸福的,自由的。

生3:既辛苦又愉快。

师:现实生活中的归隐生活果真如此吗?(学生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可能一时没想到老师这样问。)让我们考证一下。(出示课件《五柳先生传》节选。注释略。)。

汉语拼音教学解析

有好的开始才会有好的结果。注重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整节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新教材中拼音教学的第一课a、o、e时,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便是一幅色彩鲜艳,具有农家气息的一个美丽的清晨的画面。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给他们讲了个故事: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有青青的小草,绿绿的大树,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清澈见底。清早,太阳公公还没有起床,一位小姑娘就站在小溪边唱起了a字歌,听她在唱:aaaa,aaaa。大公鸡听到了歌声也跟着唱了起来:oooo,oooo。他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大白鹅在水中翩翩起舞,它跳着跳着发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很美,便不由自主地哼起歌来,eeee,eeee(学生兴趣盎然地跟着我唱了起来)。我开心地说道:这么多小鹅都跟来了呀!你们也来参加这场清晨音乐会呀!学生开开心心地听故事,快快乐乐地学拼音,兴趣十足,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创编儿歌,记住音形。

根据语言发展特点,学生喜欢一些顺口的儿歌,把儿歌渗透到拼音教学中,使孩子们的口齿得到锻炼。如在教学单韵母时,教师可以先把一些简单的歌诀让学生说一说,记一记: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张大嘴巴aaa,大公鸡起得早,清晨唱歌ooo,大白鹅水中游,清清倒影eee,等等。慢慢地让学生试着自己看图创编简单的儿歌,经过启发、观察,孩子们的思维一旦发散开来,往往许多精彩的歌诀不经意就产生了:伞柄朝上fff,伞柄朝下ttt。像个6字bbb,6字反写ddd。

三、利用游戏,愉快学习。

1.开火车的游戏。

火车可以顺着开,也可以倒着开。游戏时,老师大声问:火车火车往哪儿开?学生一边举手,一边高声呼喊:火车火车这里开。此游戏法既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活泼有趣,又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2.摘苹果游戏。

一棵苹果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大苹果,苹果上面写着音节,谁拼出音节,这个苹果就送给谁。全班小朋友都想摘苹果,我就利用这个机会让坐姿最好、举手最标准的同学上来,顺便纠正了课堂常规。当然,苹果有限,摘到的学生开心,没有摘到的学生叹气。我对摘到苹果的小朋友说:让我们把苹果给没有摘到的小朋友尝一口,好不好?这时,学生前后、左右争相递苹果,边传边拼读音节。

3.问答法。

采用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的方法。例如,教学dbqbmn等形近拼音字母时,可采用以下问答的形式。师:左下半圆是什么?右下半圆是什么?生:左下半圆d、d、d,右下半圆b、b、b。通过以上一问一答,学生掌握了这些易混淆的拼音字母的音和形。

4.找朋友。

如在汉语拼音全部学完之后,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首先请一组小朋友每人手拿一种水果,再请另一组小朋友每人手拿一张用拼音写的水果名字的纸片,然后在全班齐唱找朋友的歌声中,手拿水果图片和拼音卡片的小朋友站在一起,他们手拉手和全班小朋友一起拼读卡片上的音节。

这种牌可以四个人打。将牌分发到每个参与者手中后,一方先出一张牌,口里还要念我出(如我出b),然后该对方出牌,所出的牌要能与对方的牌相拼,(如出a,出牌者还要念我出a,baba,尾巴的巴),拼对了对方的牌就被你赢过来,最后看谁赢的牌多。

四、巧用表扬,激发学习热情。

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保持相当困难,除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外,老师给予他们的肯定也是十分重要的。各种不经意的表扬:你的声音真好听,让老师和同学们再听一次吧。你可真行,进步真大呀。你就是一个小老师了!你的眼睛真亮,看着老师的嘴巴再读一次吧。面对天真的孩子,这样适当的表扬必然会胜于严厉的批评。

五、课内引向课外,学习与生活相联系。

设计拼音练习时,我让学生拼出自己的名字,并写下来。如果不会写就翻查字母表。每个学生都十分认真地完成这个作业,做对的学生都很高兴,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总之,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把握教材,创新教学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的名篇,教学这篇文章,除了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意思和体味田园的意境外,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这首诗教学设计为一课时,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对陶渊明的性格、行文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诗歌感受能力,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课文下的注释来了解本首诗的内容。所以根据高一学生的实际和本课意境较为浅显的特点,我在上课时以“归”字为中心辐射开来,以“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四个问题来紧扣诗中相应的句子,从而将本文的行文思路清晰地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同时通过诗句中如“羁鸟”、“性本”“自然”等关键词语的理解准确地阐释了上面的四个问题,把学生的感受和分析落实到具体的语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真正做到“望文生义”,从而避免了学生的凭空想象。为了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中间穿插对田园生活诗句的改写描绘和对诗歌的反复朗读。

为了更好地理解陶渊明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在理解本诗内容的基础上,还引用了其它相关的诗句来说明陶渊明归隐过后所面临的物质上贫困但内心却自由无比的生活,进而提出了“自由精神与丰厚物质之间,我们该如何选择?”的问题,学生讨论并发言,不强求唯一的答案,只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启示,并在学习中成长。

在上课的过程中,基本能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进行讲授,知识讲解、朗读、讨论等环节都能较好地进行,整堂课上下来,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对于我抛出的每个问题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气氛很好,在时间上也掌握的刚好。

但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前面结构内容分析的时候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听,给学生参与的时间不够;在引入讨论环节的时候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使得刚开始讨论的时候学生只能从宏观上谈自己的理解,不能更好地结合自身的现实。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书是一种创造,创造教学艺术是我们教师永无止境的追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Flash中帧的教学解析

2、学会插入帧与删除帧。

教学重难点。

制作逐帧动画。

多媒体控制平台;flash8软件;flash案例演示。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关键帧:有内容,可以编辑。顾名思义,有关键内容的帧。用来定义动画变化、更改状态的帧,即编辑舞台上存在实例对象并可对其进行编辑的帧。

空白关键帧:无内容,没有包含舞台上的实例内容,一旦插入内容,自动转为关键帧。

二、新课讲授。

逐帧动画,就是把运动过程附加在每个帧中,当影格快速移动的时候,利用人的视觉的残留现象,形成流畅的动画效果。

具体步骤:

1、运行flash8,文档属性默认。

2、单击第1帧,利用椭圆形工具在舞台的左侧画一个红颜色无边框的圆。

3、单击第1帧,按快捷键“f6”键,连续在时间轴上插入10个关键帧。

4、单击第2帧,使用鼠标或者键盘上的方向键调整舞台中的.红色圆的位置,使之向右侧移动一小短距离。

5、重复第4步骤的方法,分别设置其余9个帧里面的圆形位置。

6、测试效果。

三、动手试一试。

制作一个逐帧动画(技巧——在制作逐帧动画的时候,往往前一帧与后一帧的内容没有大的差别,我们就可以使用flash8提供的绘图纸外观工具来观察前一帧,或者全部帧的变化,对于我们精确的把握动画效果,有极大的帮助。)。

四、学生能力拓展练习题:制作一个图案文字。

利用文字逐帧动画制作文字跳跃、旋转特效。

五、小结:

1、你有什么收获?你在学习过程中对老师讲授的知识点都掌握了吗?

2、表扬学生。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

1.训练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

2.讨论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探究能力。

一、导入课题。

二、知识回顾。

《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五柳先生传》:不慕荣利。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小结陶渊明特点:志趣高尚厌恶官场乐于归隐。

三、研读全诗。

(一)朗读全诗,读出诗情(全班读、教师范读)。

(二)研读诗歌,品味真情。

以“归”字为核心研读全诗。

1、为何而归?

性本爱丘山。

2、从何而归?(尘网、樊笼)。

3、归向何处?

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是怎样的?

你最喜欢的诗句是什么?

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

要求:要素齐全,想象合理,描绘生动。

4、归去如何?

鉴赏“复得返自然”,体会重回大自然的自在、自得、自乐之情。

(三)小结诗歌,回味归情。

四、讨论。

我们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五、布置作业。

从《归园田居》五首和《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不少于1000字)。

六、结语:构建自己的心灵家园。

Flash中帧的教学解析

摘要:目前,高校动画专业中纷纷开设flash动画设计课程,由于flash动画属于新的艺术形式,作为授课教师,必须准确认识flash动画的特点,在教学中紧抓专业特点,使课程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flash动画;动画设计;教学。

一、理解flash动画。

近两年,《喜羊羊与灰太狼》《饮茶之功夫学园》等的热播引起。

了人们对flash动画片的重视。其实早在前后,flash动画就借着网络进入中国网民的生活中,众多的“闪客”(网络文化一族,指做flash的人,或常用flash的人)用flash实现着自己的创意和梦想。

随着全国动画专业的纷纷建立,flash动画设计这门课程也出现在众多高校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作为一种新的动画形式,flash动画许多独有的特点。

二、flash动画的特殊性。

动画与其他动画的区别。

首先,从制作难度上来说,flash动画制作简单,容易入门。

flash拥有绘图与编辑图形、补间动画和遮罩这三个强大的功能,

动画低很多。

其次,从制作成本上来说,二维动画的制作成本至少要6000元/分钟,并要经过导演、美术设计师、原画、动画、绘景、描线、上色、校对等十几道工序,制作周期非常长,三维动画的制作程序更加复杂,成本也更高。在这一方面,flash动画堪称平民动画,角色、场景、动画到声音都可以在flash软件中完成,因此,制作成本低,周期短,非常适合目前我国动画制作的环境。

最后,从视觉效果看,传统二维动画制作精良,线条流畅,层次丰富,动作表情生动流畅,在这一方面,flash动画明显不如二维动画,如果全部使用逐帧的方式制作,也可以达到二维动画的效果,但成本和制作周期方面优势就不明显了。

在动画设计与网页设计中使用功能的区别。

flash是一种动画创作与应用程序开发于一身的创作软件,其功能有很大一部分针对网页设计而开发。但是,目前动画专业flash动画设计课程的目标是针对制作flash动画片而设置的。据调查,不少高校的flash动画设计教学以flash软件的使用功能为教学基础,导致学生对flash软件功能很了解,而制作flash动画片的时候就状况百出。在实际的flash动画制作中,是以flash的三大基本功能为主,基本不涉及flash的另一强大功能:脚本语言。所以在flash动画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增加动画短片的实战教学,减少脚本语言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在flash动画设计,鼓励学生团队合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有效教学方法。

(1)以案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整个课程设计方面,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以完成一部完整的动画短片为教学目标。在课程开始的第一节课,选择一两部创意新颖、画面冲击力强的flash动画短片让学生欣赏,并对制作稍加分析,告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同样的.短片,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

具体到课程的每一部分,都可以采取此模式。比如,在“遮罩动画”这一部分,先给学生欣赏水波纹效果的图片转换案例,告诉学生特效动画不是ae等后期软件的专利,使用得当flash也可以做出不错的特效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后,开始分析案例的具体制作方法,引入“遮罩”这一概念。

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除了引起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外,最好包含上节课所教授的内容,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2)以“分析―临摹―拓展”的模式巩固学习。

通过案例的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比如,在讲授“角色绘制”这一部分时,先让学生观看角色侧面走路的动画,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要完成侧面走路动作,需要把角色拆分成哪几部分?等学生分析结束,再打开源文件,公布正确答案。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既培养了分析能力,又可以加深学习印象。

分析结束,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基本能把要点掌握,然后,通过对案例的临摹,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印象。

临摹后,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已经基本完成。这时,要适时地展开拓展训练,让学生展开联想:所学的知识还能应用于制作哪些效果?在实际的flash动画制作中,该命令适用于哪些环节?通过拓展环节,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

(3)结合专业特点,加入运动规律教学。

动画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动画创作的专业人才,这其中运动规律是知识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以后从事二维动画还是三维动画,运动规律都是必备知识。

在以往的flash动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软件的操作教学,以教会软件操作为目的。实际在动画专业中,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运动规律,这样的教学才更有针对性。例如,在特效制作的环节,不是简单的教烟雾是怎么做的,火是怎么做的,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烟雾的扩散的规律,火焰的上升过程是怎样受空气的影响,通过实例与运动规律的结合,学生不仅能对这些自然现象的制作更加准确,也加深了对运动规律的理解,对以后的动画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以小组形式进行短片创作,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动画艺术堪称最全面的艺术创作之一,不仅需要掌握十分全面的知识,同时需要强调个体的特性与团队的共性有机统一。所以在动画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团队协作的观念贯穿于整个课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flash动画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以小组的形式,三人为一组创作一部完整的动画短片。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以及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将来平稳地过渡到工作岗位,融入动画制作团队。

flash动画作为一种比较新的动画形式,由于其制作简单、投资少等优点,受到国内不少动漫企业的青睐,目前对flash动画人才的需求空缺也非常大。但是,目前高校动画专业的flash动画设计大多针对flash软件教学,在许多方面还不完善,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加强教学交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玉岚,张振东,董野。flash教学再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7)。

[2]冉秋。flash动画课程的教学心得[j]。科技信息,(7)。

[3]郝振洁。浅谈flash动画动画教学的发展趋势[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

(作者单位安徽芜湖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

作为语文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也就是说语文其实要让学生今后能在他的人生路途中能够使用的一门学科。可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一套教材似乎就是学生们整个的语文世界。我们要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给学生灌输进去两本语文教材,学生们每天在字、词、句、段中打转,背诵、记忆,他们早已习惯呆在这种单调、无趣的语文世界里了,这和我们当前的教育形势有关。当今,我们的教育目标还仅仅只是停留在应付考试上,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我们老师基本上不讲。难道学生们语文试卷上的高分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优质教育”呢?除了教材,语文课堂上就没有其它内容可讲了吗?把一篇课文“肢解”式的讲解,这就是语文课堂吗?只注重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就是完整的语文教学吗?学生完成了试卷上的题目,取得了让他自己和老师都满意的成绩就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体现吗?也许如此深远的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可是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教一些更为实际的东西,比如今后的生活态度。

在面对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的时候,我预设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二是解读陶渊明的思想。

先说第一个目标陶渊明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诗人,初中已学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和《饮酒》、《归园田居》(其三)等篇目,所以学生对陶渊明的性格、诗歌风格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归园田居》(其一)是一首学生较为容易理解的诗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诗歌感受能力,但缺乏系统的诗歌鉴赏常识,所以必须根据高一学生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基于这些考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就教学效果来说,这个教学目标的设立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对于学生今后规范地鉴赏诗歌架起了一座桥梁。

重点要说第二个教学目标,解读陶渊明的思想。诗歌其实分为“归园”和“田居”两个部分。“归园”部分就是在突出陶渊明厌弃官场,渴望回归田园的心情。从而田居生活就更能把握作者的深层思想。“田居”部分要求学生准确抓住两个词“暧暧”和“依依”。从这两个字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将最朴实最自然地田园生活梦境化,诗意化。普通景在作者的眼中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作者陶渊明是选择了诗意的生活。他不是一个浑身静穆的山野闲人,而是一个在心底里关心时政的、忧愤而痛苦的、不为时人所知所赏识的、用诗歌表达思考的严肃的思想家。他的思考是诗意的思考,他的情感表达是诗意的表达,他的人生是失意的,但他的生存态度、他的思考和表达,则都是诗意的,尽管这仅仅是一种忧愤、痛苦和寂寞的诗意,如今其诗意中的这种淡泊因素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可以说,这是他千百载之后得以持续辉煌的一个重要原因。

课文上到这里,就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了,我选择让学生思考今后打算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态度为了诗意的生活,这个话题会让还在校园中的学生一时之间很难有所感触,我在此时补充了相关的信息如,当内心在都市的喧嚣里越来越浮躁,当心灵在职场倾轧之下挣扎得越来越疲累,当身影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熏风里离大自然越来越疏远时,不要忘记最本真的自己,要让自己学会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学会诗意的生活,我们躯体身体不必想陶渊明一样归隐山林,但是内心一定要懂得如何确定什么是自己真的想要的生活,不要为了追逐名利把快乐的自己,诗意的生活忘记。

相关范文推荐
  • 02-24 土楼旧址心得体会大全(23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激励自己、改进自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参考。土楼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筑的代表,独特的外形和深厚的文
  • 02-24 大学生职业规划计划书(热门15篇)
    通过职业规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从而在职场中脱颖而出。职业规划范文10:我希望成为一名设计师,通过创意设计和艺术表现,为人们提供美好的生活体验
  • 02-24 论中国共历史心得体会和方法(汇总17篇)
    总结心得体会不仅是对自己的一个反思,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分享和帮助。感谢大家的关注,下面是一些原创的心得体会范文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 02-24 岗位职责调整通知书(通用14篇)
    岗位职责的变动需要及时进行沟通和调整,以保持工作的正常运转。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岗位职责的信息,可以参考下文所列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原任部门:调任部门:职务:职务
  • 02-24 美术板书心得体会范文(22篇)
    心得体会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更是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深入思考和提炼。阅读这些心得体会,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在面对相似情境时的不同思考和总结。美术欣赏,顾名
  • 02-24 学一项本领心得体会(优秀21篇)
    经验和教训都蕴含在我们的日常行动之中,总结是将这些经验和教训提炼成有价值的智慧。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它们展现了不同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思考和领悟。
  • 02-24 大学生乡村振兴项目实践报告(优质18篇)
    实践报告是对实际经验的整理和归纳,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下面是几篇经典的实践报告范文,它们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主题,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广义的社会实践
  • 02-24 心得体会采矿概论(精选19篇)
    在学习中,我意识到需要不断调整学习方法,才能更高效地获取知识。推荐大家阅读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采矿是一项重要的工业活动,对于社会经济的发
  • 02-24 大学生职业规划计划书(模板13篇)
    职业规划需要有长期目标和中期目标,同时也要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以下是一些职业规划的注意事项和建议,希望对大家的职业生涯有所帮助。今天,如果你不
  • 02-24 春季开学教师寄语小学(实用19篇)
    教师寄语是教师对学生特点和潜能的发掘和挖掘,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和热情。范文中的教师寄语不仅富有深情,而且言辞优美,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亲爱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