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精选反家暴法心得体会大全(18篇)

精选反家暴法心得体会大全(18篇)

时间:2023-10-31 17:08:46 作者:雁落霞 精选反家暴法心得体会大全(18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个人经历、感悟和思考的总结与概括。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总结学习或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下面是一份对自我成长和进步的心得体会,作者通过对自身经验的反思,找到了提升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反家暴法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条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

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反家庭暴力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

第五条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原则。

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保护当事人隐私。

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第二章家庭暴力的预防。

第六条国家开展家庭美德宣传教育,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识,增强公民反家庭暴力意识。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在各自工作范围内,组织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

学校、幼儿园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教育。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妇女联合会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纳入业务培训和统计工作。

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家庭暴力受害人的诊疗记录。

第八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家庭暴力预防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协助。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家庭关系指导、家庭暴力预防知识教育等服务。

第十条人民调解组织应当依法调解家庭纠纷,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发现本单位人员有家庭暴力情况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做好家庭矛盾的调解、化解工作。

第十二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第三章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第十四条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第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第十六条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

告诫书应当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等内容。

第十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将告诫书送交加害人、受害人,并通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应当对收到告诫书的加害人、受害人进行查访,监督加害人不再实施家庭暴力。

第十八条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可以单独或者依托救助管理机构设立临时庇护场所,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临时生活帮助。

第十九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反家庭法心得体会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家庭的角色与地位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家庭观念悄然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反家庭法的思潮。作为当代社会一股不容忽视的思潮,反家庭法引发了人们对家庭的重新思考,并带来了很大的争议。在审视这一现象的同时,我也积极参与讨论与思考,从而深入了解了反家庭法的内容与影响,并对此有了一些新的理解与感悟。

首先,反家庭法从根本上挑战了我们传统的家庭观念。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家庭是一个由血缘和凝聚力构成的共同体,是人们情感交流和心灵依托的场所。然而,反家庭法在这一点上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家庭只是被社会制度强加给个人的桎梏,是个人自由发展的障碍。他们认为,家庭没有资格强制个人去牺牲自己的权益和价值,反而应该鼓励个人追求自由和独立,追求个人目标和幸福。这种对家庭的否定,可以说是对我们传统家庭观念的冲击和伤害。

其次,反家庭法对于家庭的定义与组成也提出了挑战。按照传统的观念,家庭是指由一个双亲和他们的子女组成的生活共同体。然而,反家庭法却提出了对家庭的开放定义,认为家庭并非局限于传统的核心家庭,而可以是由不同性别、不同性取向的人组成的同居关系。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家庭模式,并引发了对家庭定义的重新思考,对于我们传统观念的冲击不言而喻。

此外,反家庭法还对家庭责任与义务进行了质疑。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家庭是一个维系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本单位,作为家庭成员,各人应该承担起照顾和支持家庭其他成员的责任与义务。而反家庭法则认为,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只是个人对个人的义务,与传统家庭观念中的责任不同,它并不是基于情感的,而是基于个人权益的。这种对责任与义务的重新定义,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薄弱,从而可能导致家庭的割裂和破碎。

最后,反家庭法对家庭教育也提出了许多挑战。家庭是一个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培养下一代的基本单元。然而,反家庭法则对于家庭教育提出了一些异议。他们认为,家庭教育应该尊重个体的情感与意愿,不应该过分干预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家庭教育的作用也应该相对减弱,而给孩子更多的自由与空间。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可能导致孩子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反家庭法的兴起引发了社会对于家庭观念的重新思考,挑战了传统的家庭模式,对家庭关系和责任提出了新的定义。然而,尽管反家庭法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但我们也应该能够审视其中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我们不能一味否定传统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而应该在尊重个体权益的同时,寻求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平衡与统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设更加和谐与幸福的家庭,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反家暴法全文

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其后果严重,给无数家庭造成了悲剧,或妻离子散,或人财两空。受害者不分性别、年龄、学历,而且受害者往往基于各种原因不敢对外说。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于203月1日施行,标志着制止家庭暴力有法可依。

年6月25日,在北京源众性别发展中心的发起下,新乡市妇联、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法院法官陈静、湖南省家庭暴力危机干预中心特约维权律师万薇、新乡市婚姻家庭律师代表牛志强以及来自北京、天津、湖南的法官、律师、公安代表的参加下,齐聚新乡,共同就《反家暴法》的立法背景及司法实践做了研讨,以期推进法治进步!

上午,陈静法官与我们共同分享了反家暴的“莆田经验”,并就自己切身经历给我们全面阐释“控制性暴力”、“人身保护令”,从法官视野让我们对反家暴法有了全面的认识,也为我们今后的反家暴工作提供了借鉴!

根据《反家暴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遗憾的是本次立法并没有将性暴力、经济控制纳入进来。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其紧急情况下法院应当在24小时内作出裁定,并同时送达有关机构,给施暴者以威慑力,可以有效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

下午,万薇律师从律师视野与我们共同分享了反家暴的“长沙经验”,并就家庭暴力告诫书以及与人身保护令、离婚诉讼的衔接做了详细探讨,家庭暴力告诫书的发出者为公安机关,因为公安机关的威慑力要远远高于其他机关,它可以作为人民法院作出人身保护令裁定的直接依据,以及施暴者实施家庭暴力的有效证据,为离婚诉讼受害者争取最大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经过一天的探讨,参与各方受益匪浅,也为今后的反家暴点燃了星星之火,笔者作为当时的参与律师,也非常荣幸能接触这一全新的领域。

反家教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我看来,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反思和反对一些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正如一句俗话所说,“万事无绝对”,传统的家庭教育虽然有它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过度控制、缺乏尊重、无法培养独立思考等。在与家庭教育的斗争中,我不断反思,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与体会。

首先,反家教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家庭的教育方式。事实上,许多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仍然是非常有价值的。关键是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个体差异来进行灵活调整。只要家庭教育的方法能够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发展和积极探索的个体,那么它就是成功的。

其次,反家教意味着我们要反对那种过度控制和压迫的教育方式。曾经,许多家庭教育的方式会以严厉的规则和限制来束缚孩子的自由,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有害的。相反,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三,反家教要求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点。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潜力,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发掘和培养孩子们的个性特长,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和规则。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让他们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潜力。

第四,反家教需要注重情感沟通和亲子关系的建立。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规则,更重要的是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们必须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建立起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关系。只有在良好的情感基础上,家庭教育才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

最后,反家教要求我们要开放和接纳新的教育方法和观念。时代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进步,作为父母或者家庭教育者,我们也需要不断适应和学习新的教育方式和观念。只有持续的学习和反思,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要,培养他们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

总之,反家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和抛弃家庭教育的价值,而是要求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加以反思,摒弃陈旧和保守的观念,接纳新的教育方式和观念。只有在灵活和开放的心态下,我们才能够为孩子们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教育,帮助他们成为独立、有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的个体。

反家暴法全文

1.给妇女一个没有暴力的天空,一个安全有尊严的生活,禁止任何形式和程度的家庭暴力。

2.反对家庭暴力,构建和谐家园。

3.遏制家庭暴力,维护妇女权益。

4.倡导建立富裕文明幸福的家庭,实现男女平等的婚姻家庭地位。

5.反对暴力,给爱人一个安静的环境。

6.关注服务妇女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7.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8.反对家庭暴力,促进社会和谐。

9.互敬互信互爱互谅是两性平权的基础肯定自我,接纳别人。

10.反对家庭暴力,共擎和谐蓝天。

11.反对家庭暴力,促进性别平等。

12.反对家庭暴力,维护社会安定。

13.反对家庭暴力,促进男女平等。

14.反对家庭暴力,共建和谐家园。

15.多包容,多赞美,彼此沟通,相互了解。

反家暴法全文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条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

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反家庭暴力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

第五条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原则。

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保护当事人隐私。

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第二章家庭暴力的预防。

第六条国家开展家庭美德宣传教育,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识,增强公民反家庭暴力意识。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在各自工作范围内,组织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

学校、幼儿园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教育。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妇女联合会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纳入业务培训和统计工作。

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家庭暴力受害人的诊疗记录。

第八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家庭暴力预防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协助。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家庭关系指导、家庭暴力预防知识教育等服务。

第十条人民调解组织应当依法调解家庭纠纷,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发现本单位人员有家庭暴力情况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做好家庭矛盾的调解、化解工作。

第十二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第三章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第十四条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第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第十六条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

告诫书应当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等内容。

第十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将告诫书送交加害人、受害人,并通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应当对收到告诫书的加害人、受害人进行查访,监督加害人不再实施家庭暴力。

第十八条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可以单独或者依托救助管理机构设立临时庇护场所,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临时生活帮助。

第十九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缓收、减收或者免收诉讼费用。

第二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据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等证据,认定家庭暴力事实。

第二十一条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第二十二条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对实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进行法治教育,必要时可以对加害人、受害人进行心理辅导。

第四章人身安全保护令。

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第二十四条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

第二十五条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由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居住地、家庭暴力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六条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以裁定形式作出。

第二十七条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二)有具体的请求;。

(三)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情形。

第二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在七十二小时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驳回申请;情况紧急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作出。

第二十九条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括下列措施:

(一)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三)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

(四)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条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不超过六个月,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人身安全保护令失效前,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撤销、变更或者延长。

第三十一条申请人对驳回申请不服或者被申请人对人身安全保护令不服的,可以自裁定生效之日起五日内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复议期间不停止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

第三十二条人民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后,应当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组织。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执行,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三十五条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第十四条规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六条负有反家庭暴力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本法自3月1日起施行。

精神暴力也算家暴。

“高学历、冷暴力、长期家暴,在审判实践中,这些现象并不罕见。”北京市成立的首个家事法庭——房山区人民法院家事法庭副庭长赵玲表示,反家暴法的出台,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对于家暴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形成一股威慑、惩治家暴的合力。

“将冷暴力纳入法律规范范围、当事人可以申请人身保护令、告诫书可以作为法院审理依据等,反家暴法中的这些规定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多切实可行的法律保护。”房山区人民法院院长邵明艳说。

——增设人身安全保护令。“人身安全保护令更加注重事前防止,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对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邵明介绍,根据反家暴法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人身安全保护令具体包括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等。

——监护人施暴将被撤销监护权。房山区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庭副庭长赵玲表示,反家暴法在现有法律关于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原则性规定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细化规定。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精神暴力也算家暴。北京市中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黄莉凌说,反家暴法中所称的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也就是说,家庭暴力不再仅仅包含传统的身体暴力行为,还包括经常性谩骂、恐吓等精神暴力侵害行为,明确了精神暴力行为属于家庭暴力法的调整范围。

——告诫书可做法院审理依据。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民六庭副庭长张爽表示,根据反家暴法规定,实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公安机关处理以后,如果不构成治安管理处罚,那么公安机关就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可以出具告诫书。“告诫书要记录加害人的身份、实施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以及不得再实施家庭暴力的警告,并且告诫书可以成为人民法院审理涉家庭暴力案件的证据。”

需畅通司法最后一公里。

在审判实践中,真正能够通过司法诉讼程序最终认定属于家暴行为的案件数量仅占同类案件总数的10%。业内人士认为,司法实践中,家暴案件仍然受到“举证难”“取证难”以及“认定难”等现实因素制约,畅通反家暴的“最后一公里”确有必要。

黄莉凌认为,家暴案件少有目击证人。即使有,也很少愿意出庭作证或提供书证。到庭的证人往往是一方的亲属,因为存在利益关系而证明力较弱。同时,实施暴力行为与诉讼通常间隔一段时间,施暴痕迹难以查证,即使有伤痕,在对方否认的情况下也难以认定为系其暴力所导致。

张爽介绍,家庭暴力与家庭成员间的日常纠纷存在相似性,不少时候双方都存在过错,难以准确区分责任。如一些涉家暴离婚纠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都提交了报警记录,甚至一些报警记录显示双方具有互殴情节,这给法院认定是否存在家庭暴力带来了很大困难。

“涉家暴诉讼中,双方当事人是家庭成员关系,案情容易出现反复。”赵玲介绍,审判实践中就发生过这样的案例,女方遭受家暴到法院起诉离婚,男方认错后,女方心软撤销诉讼。过了一段时间家暴再次发生,女方再次到法院起诉离婚。但按照法律规定,一方在撤销离婚诉讼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再提起离婚诉讼。因此,想要离婚也只能等待。

“反家暴法想要落到实处,还要通过制定实施细则,畅通司法最后一公里。”邵明表示,明确家暴案件中司法机关可以调查取证的对象、范围和手段,对于因遭受家暴而面临生活紧急困难的当事人如何进行司法救济,以及反家暴法与相关法律法规如何衔接运用,这些细则将有助于进一步在全社会范围威慑家暴行为,更好地保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

反家暴法全文

在“三八”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为维护妇女权益,提升广大妇女的法律意识,倡导全社会共同反对家庭暴力,文峰路街道邀请了文景律师事务所邱晓玲律师,为辖区60余名妇女开展了《反家庭暴力法》专题讲座。

家庭暴力被喻为“家庭癌症”,不但直接损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也严重影响了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反家庭暴力宣传对于建立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讲座中,邱律师就中国首部反家暴法,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作了详细解读。邱律师并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就家庭暴力的概念和类型、家庭暴力存在的原因和现状、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结合典型案例和法律条款,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因家庭暴力造成婚姻破裂、家庭解体、严重影响了儿童身心健康,更为危险的是,因家庭暴力引起的自杀、杀人等刑事案件,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广大基层妇女干部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法律素质和服务妇女群众的能力,并表示回到村里后要广泛宣传,让“反家暴、找法律”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关注家暴、反对家暴的良好氛围。

反家暴法全文

为进一步提升妇女依法维权意识,深化妇女法治宣传教育,依法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切实做好乳城镇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6月18日至20日期间,乳城镇康乐社区、大东村委相继举办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之反家暴法专题讲座,大批镇村(居)妇联干部职工、妇女群众参加了讲座。

宣讲现场,主讲律师胡熙武详细介绍了制定和实施反家暴法的目的和意义,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案释法,阐述了家庭暴力的危害,结合《反家庭暴力法》,就如何预防家庭暴力进行自我保护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维权途径:一是尊重保护妇女,坚持“零容忍”与受害人本位原则,对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采取零容忍态度。二是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家庭成员的法律认知水平,向妇女群众提供维权服务,增强妇女自我保护意识,防患于未然。三是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协作,加强对妇女受害者的保护和救助。鼓励妇女向(村)居民委员会、镇妇联、公安机关、法院寻求帮助,通过合法途径,依法维权。讲座中还设置了知识问答环节,妇女们纷纷踊跃发言,现场气氛活跃,法治宣传教育效果显著。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法治讲座的形式向广大妇女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潜移默化地增强妇女的法律素质、法治观念、维权意识和能力。乳城镇妇联将切实做好妇女儿童保障工作,保障妇女依法获得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促进多部门协作,完善预防、制止、救助一体化工作机制,推动法治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尊重和保障妇女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

反家庭法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50字)。

反家庭法作为一部法规,意在打击家庭暴力和保护儿童权益。在我国,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日益严重,为此,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法律措施,包括反家庭法。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场以反家庭法为主题的研讨会,对此触动颇深。以下将从立法来由、法律责任、实际执行、效果与不足以及个人感悟等方面,谈谈我对反家庭法的体会和思考。

第二段:立法来由(250字)。

反家庭法的出台源于家庭暴力和虐待现象的加重与舆论关注的增强。对于不负责任的父母和虐待孩子的行为,社会普遍表示愤慨。而传统法律的制裁力度有限,无法有效遏制这种现象。面对这一问题,政府意识到加强立法是解决之道。因此,反家庭法的出台就成了当务之急。这部法律的目的在于确保每个人都能在安全和平等的环境中成长。

第三段:法律责任与实际执行(350字)。

反家庭法对家庭暴力和虐待行为进行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并划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例如,对于施暴的父母,法律将会采取刑事处罚;对于法定监护人虐待儿童的行为,将构成刑事责任。与此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反家庭法的宣传和普及,以增加人们对法律的了解。此外,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家庭暴力和虐待行为的监测和报案力度。然而,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执法者对于家庭暴力案件的忽视、社会对于报案的抵触等。这表明我们在反家庭法的宣传和执行上仍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第四段:效果与不足(300字)。

作为一个制度性反家庭暴力的手段,反家庭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效果。一方面,它强化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法律意识,使人们更加明白什么是合法的权益保护,什么是违法的侵权行为。另一方面,反家庭法的出台也让家庭成员对于家庭暴力行为的忍耐度降低,更加勇敢地站出来争取自己的权益。然而,反家庭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一些受害家庭因为怕家庭暴力进一步升级或担心带给家庭不稳定,不愿意报案。同时,反家庭法的执行仍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和制度缺陷,如对证据收集的困难、对受害者的保护工作不到位等。

第五段:个人感悟(150字)。

通过参与反家庭法的研讨会,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暴力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也意识到反家庭法在改变这种情况上的重要性。家庭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港湾,应该是孩子成长的乐园,而不是暴力和恐惧的源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强宣传,提高家庭暴力意识,合力推动反家庭法的执行。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反家庭法能更加有效地保护受害者的权益,为家庭营造一个和谐、平安的环境。

风暴法米拉心得体会

在2021年8月份,中国广东省和福建省相继遭受了强台风法米拉的袭击,这场风暴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这场自然灾害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和大自然的强大力量。通过这次经历,我体会到了许多东西,思考了许多问题。以下是我对风暴法米拉的心得体会。

首先,风暴法米拉让我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的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在面对强大的台风时,人类的智慧和技术显得非常脆弱。尽管我们可以提前预警并采取紧急措施,但仍无法完全抵御台风的袭击。只有在这样的灾难面前,我们才能深刻地认识到人类只是地球上的一种生命形式,大自然的力量不容小觑。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尊重自然,充分认识到自然的伟大和复杂性。

其次,风暴法米拉也让我思考到了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性。尽管我们无法改变或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我们可以做好准备,尽力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通过这次台风,我明白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加强防灾意识,建立健全的灾害防控体系,提升人们的防灾意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第三,风暴法米拉还让我认识到社会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灾难面前,全社会都团结起来,展现出了巨大的力量。无论是政府、军队还是普通民众,大家都积极参与到抗灾救援中,各尽所能,众志成城。这让我明白到,面对困难和灾难,团结一致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战胜自然灾害,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第四,风暴法米拉也让我反思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然灾害的频发与环境破坏密切相关。近年来,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在这次灾害中,我看到了海岸线的退缩、山体滑坡等环境问题的严重后果。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最后,风暴法米拉也给我带来了一种珍惜生活的感悟。在灾难面前,人们往往会变得更加珍惜生命和身边的人。经历这次台风,我深刻地意识到生命是脆弱的,我们应该懂得感恩和珍惜。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我们的生活环境,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我们应该感恩并珍惜拥有它们的每一天。

总而言之,风暴法米拉的经历让我对自然、社会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需要更加尊重自然、加强防灾减灾意识,团结一致面对灾难,保护环境并珍惜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灾害,保护我们的家园。

防暴法治心得体会

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了暴力事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威胁了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了有效控制这些事件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防暴法律法规。然而,单纯的制定和实施法律并不足以保障安全和稳定。只有广大公民积极参与,从自己做起,营造法治、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实现“抵御暴力、保卫家园”的目标。下面从自身角度出发,阐述自己对防暴法治的感受。

一、理性对待法律。

在防暴行动中,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坚持依法施救、依法打击。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每位公民都必须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而法律所要求的不仅仅是表面遵守,更重要的是理解法律的初衷和意义,明白自己在底线和规范之内的行为举止。正如防疫期间实行的各种法律法规,摆脱了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习惯,深入理解法律的指引意义,才在抗疫战争中勇敢前行。

二、提高自身素质。

防暴法治不仅是政府和执法人员的事,更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关注的事。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法律常识、理性思维、安全技能,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才会更加得心应手。因此,自我提升个人素质是重要的一步。除了加强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学习,也要了解各种求生技能和安全应对措施,在生活中保持安全意识,时时刻刻警觉周围的安全情况,避免轻信谣言和过度的情绪化行为。

三、倡导文明。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防暴法治的基础。要想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就需要广大公民共同参与倡导文明,弘扬良好风尚。文明和谐的氛围可以让人们心态平和,理性思考,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倡导文明也包括尊崇正义、公平、公正、诚信等方面的价值观,让这种观念深入人心,能够减少一些人心理上的不满和情绪化做法,避免引发冲突和暴力事件。

四、关注他人需求。

在防暴行动中,每个人都需要关注他人的需求,不仅要关注政府、民警等执法人员的安全,也要关心被困留在危险地区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在帮助他人时,必须注意安全,不要冒险和盲目行动,可通过提供食品、药品、温水等物资来满足他们的一些生活需求,甚至可以倡导更多的人一起行动,实现互相帮助的目的。

五、积极传播正能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很多负面新闻和虚假信息通过各种途径传播,扭曲了大众的认知和价值观念。而这些信息正是导致一些人情绪化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应该积极传播正能量,发挥自己的社交平台的影响力,传递正面信息和积极力量,引导大众关注正义、自制情绪、理性思考,增加自身身心的底线意识,同时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出一份力。

总结来看,防暴法治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和关注,要从自身做起,提升自己的素质,了解法律和安全常识。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传播正能量、倡导文明和关注他人的需求。只有人人都有一个法治心态,才能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

反家暴法规定意义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条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

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反家庭暴力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

第五条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原则。

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保护当事人隐私。

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第二章家庭暴力的预防。

第六条国家开展家庭美德宣传教育,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识,增强公民反家庭暴力意识。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在各自工作范围内,组织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

学校、幼儿园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教育。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妇女联合会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纳入业务培训和统计工作。

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家庭暴力受害人的诊疗记录。

第八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家庭暴力预防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协助。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家庭关系指导、家庭暴力预防知识教育等服务。

第十条人民调解组织应当依法调解家庭纠纷,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发现本单位人员有家庭暴力情况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做好家庭矛盾的调解、化解工作。

第十二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第三章家庭暴力的处置。

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第十四条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第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第十六条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

告诫书应当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等内容。

第十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将告诫书送交加害人、受害人,并通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应当对收到告诫书的加害人、受害人进行查访,监督加害人不再实施家庭暴力。

第十八条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可以单独或者依托救助管理机构设立临时庇护场所,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临时生活帮助。

第十九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缓收、减收或者免收诉讼费用。

第二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据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等证据,认定家庭暴力事实。

第二十一条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第二十二条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对实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进行法治教育,必要时可以对加害人、受害人进行心理辅导。

第四章人身安全保护令。

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第二十四条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

第二十五条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由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居住地、家庭暴力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六条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以裁定形式作出。

第二十七条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二)有具体的请求;。

(三)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情形。

第二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在七十二小时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驳回申请;情况紧急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作出。

第二十九条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括下列措施:

(一)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三)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

(四)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条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不超过六个月,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人身安全保护令失效前,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撤销、变更或者延长。

第三十一条申请人对驳回申请不服或者被申请人对人身安全保护令不服的',可以自裁定生效之日起五日内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复议期间不停止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

第三十二条人民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后,应当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组织。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执行,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三十五条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第十四条规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六条负有反家庭暴力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本法自3月1日起施行。

意义:

反家庭暴力法明确指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在家庭暴力的预防方面,反家庭暴力法强调国家以及有关组织、媒体及教育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宣传教育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政府及有关组织有责任有义务进行反家庭暴力的培训及预防工作;人民调解组织及用人单位,有义务对家庭纠纷、家庭矛盾进行调解;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教育应该采取文明的方式,不得采取家庭暴力。

为及时制止家暴行为,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未及时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此外,反家庭暴力法首次建立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应当在72小时内作出裁定,情况紧急的应当在24小时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保护范围可以包括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执行,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

“这些规定一是要让全社会认识到什么是家庭暴力,也认识到国家和全社会都不允许家庭暴力的发生。二是确定一些反家暴的措施,预防家暴行为的发生。三是通过法律的手段,让实施家庭暴力的人得到应有的惩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负责人郭林茂说,“反家暴法最大的作用,就是要促进和谐家庭关系的建立。”

风暴法米拉心得体会

法米拉风暴是2017年大西洋飓风季的一场重大飓风,给受影响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作为目睹者之一,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风暴的威力和人们的顽强生命力。本文将从风暴到来前的准备、风暴的破坏力、社区的恢复、人们的互助以及对自然灾害的思考五个方面,总结我在体验风暴法米拉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是风暴来临前的准备。法米拉飓风的预警在几天前就已经发布,而我所在的社区也紧急组织起来,进行了一系列的防御准备工作。居民们纷纷购买食物、用品和防水材料,并加固自家的房屋。而当地政府也提前疏散了沿海地区的居民,并为居民提供避难所。这次风暴的来临前的紧急准备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当我们面对共同的困难时,大家团结一心,互相帮助,才能更好地应对风暴的威胁。

其次是风暴带来的破坏力。飓风法米拉带来了强烈的风力和暴雨,给受影响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树木被连根拔起,道路被洪水淹没,房屋被摧毁,许多地方一片狼藉。尽管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经历了风暴的人们,才能体会到它的威力之大。在破坏面前,我们感到了自然的无情,也体会到了人类的渺小。面对此类自然灾害,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防灾减灾的科学知识,提前做好准备,减少损失。

第三是社区的恢复。尽管风暴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社区的人们并没有被打倒。风暴过后,大家相互携手,清理废墟,修复损坏的房屋和设施。救援人员和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其中,提供各种救援和支持。整个社区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让社区重新焕发了生机。社区恢复的过程虽然艰辛,但它体现了人类的顽强生命力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在困难面前,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种团结一心、共渡难关的力量所带来的力量。

第四是风暴中人们的互助。风暴来临时,我们看到了许多温暖的场景。邻居相互之间互助支持,携手应对风暴的威胁;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地进行救援工作;志愿者们也纷纷加入到抢险救灾的队伍中;各方力量共同合作,为灾区提供各种援助。在风暴中,人性的光辉得以展现,让我们看到了无私奉献和彼此关怀的美好。值得反思的是,我们应该在平日里互相之间更多地关心、帮助和支持,不仅仅是在灾难来临时。

最后是对自然灾害的思考。飓风法米拉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然的伟力和人类的脆弱性。面对自然灾害,人类只能尽力预防和减少损失,但并不能控制其完全消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的破坏,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来更好地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同时,对于那些受灾的地区,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活。

通过对风暴法米拉的体会,我意识到了许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也深刻认识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性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更加团结一心,科学防灾减灾,才能更好地应对自然的挑战。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更加关注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和社区救助等问题,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防暴法治心得体会

防暴法治是我们社会管理的重要一环,它关系到社会治安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全感。故而,全面贯彻防暴法治,既是国家的法制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通过自身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不断学习防暴法治的理论和实践,并得出了一些体会和认识。

防暴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有效地遏制暴力恐怖和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法律权益。同时,防暴法治也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它能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培养社会公德心和法制意识,促进公民素质的提升,从而保证社会生活的良序和有序。

防暴法治不仅是一项理论性工作,更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和深化。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将防暴法治理念融入到各种基层组织和社会管理中,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对法律和法规的遵守和执行,让社会成员对法律充满信仰和敬畏,从而构建起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防暴法治的重要性将变得越来越突出,所以,未来的防暴法治需要进一步提升其科技含量和现代化程度,大力推进信息化,利用科技手段提升警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法律权益。

第五段:总结。

通过对防暴法治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它不仅是一项理论性工作,更是需要及时落实到各个地方和各个方面的生活中。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建设出良好的法治环境。防暴法治道路不易走,但只有走好这条路,才可能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反家暴法相关配套细则亟待完善

在李明舜看来,反家庭暴力法作为我国防止家庭暴力的主体性法律,确定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总的来说,可操作性比较强。

“但是,毕竟这部法律才6章38条,总体篇幅还不是很大,因此,一些具体的操作规程有待进一步完善。”李明舜说。

李明舜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公安部和最高法院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将法律细化,以统一执法尺度。

“警察站在反家庭暴力的第一线,据我观察,反家庭暴力法中有多项职能和措施授权给公安机关,而至于如何具体地行使这些职权,就需要公安部制定实施意见和部门规章,如告诫制度等都需要进行细化。”李明舜认为,公安部应出台配套的实施细则,来明确公安机关的执法尺度。

李明舜同时认为,针对反家庭暴力法中一些需要细化的规定,急需最高法院出台司法解释来予以明确。

以人身安全保护令为例,涉及到的几处规定都需要进一步细化。

“例如,在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方式上,虽然法律规定了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但是,如果可以将该规定格式化,对于法官和当事人都会更方便。例如,在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保护措施中,前三项的保护措施都比较具体,但第四项‘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还是过于原则,仍然需要对这些措施进行细化,以便在实践中统一法官的认识。”李明舜举例说。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方芳指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应当是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的共同职责。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执行,公安机关协助执行。此规定在实践中可能会造成误解,公安机关如果怠于行使职责,会造成法院工作的被动,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监督和出警制止职责,超出了法院的工作权限,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权益。

“最高法院与公安部进行协商,就保护令的执行问题联合发文,明确公安机关监督、出警和处罚职责。或者,最高法院在牵头制定有关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指导性意见过程中,征求公安部意见,对公安机关与人民法院的执行职责在指导意见中予以明确。”方芳同时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只要公安部和最高法院能够对其中的规定进行细化,很多家庭暴力中存在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李明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反家暴法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事件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于3月1日起施行。据媒体报道,该法施行当日,就有法院收到家暴受害者提出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如山东蓝翔技校校长荣兰祥的妻子孔素英,就于3月1日,来到济南市天桥区法院,将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自己被刀砍伤住院的住院记录以及相关票据、手续一起作为证据,提交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她请求法院,禁止荣兰祥实施家庭暴力,并禁止对方骚扰、跟踪、接触她和亲属。安徽国誉律师事务所主任韦国律师评析:其实早在,最高人民法院就选择9个基层人民法院,试点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经过八年的试点,而于203月1日施行的反家暴法,则从法律层面上解决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上述问题。

首先是申请层面,依反家暴法的规定,当事人只要是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就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对此,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而非必须依附于其他诉讼一并申请,此外,如果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亦可以代家暴受害者申请。

其次是人身安全保护令包含的措施,反家暴法中根据八年试点中出现过的情况,将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这四点内容放入保护令中,申请人可根据自身情况,择一或择多,放入申请请求中,与遭受家暴的证据材料一同递交到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居住地、家庭暴力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即可申请保护令。

再次是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20试点的时候,有效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而新出台的反家暴法将保护令的有效期调整为自作出之日起生效,不超过六个月,且在人身安全保护令失效前,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撤销、变更或者延长,由此加大了对家暴受害者的保护力度。

最后是有关安全令的执行,新法规定,被申请人如果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要求,构成犯罪的,依法需追究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则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并可根据情节的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从而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办案指南,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加大了保护执行的力度。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在影响家庭和谐的行为中,家庭暴力是对家庭成员伤害最大的行为,据初步统计,我国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这种现象。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今天(3月1日)起施行。六章38个条文,将帮助人们共同地维护家庭的稳定,和谐。

《反家庭暴力法》指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为及时发现和制止家庭暴力行为,法律规定了有关机构和公民的法律义务。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李明舜说,为及时制止家暴行为,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未及时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协助民政部门安置遭受家暴,无处安身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李明舜介绍,受害人有时遭受家庭暴力之后,躲无可躲,藏无可藏,她需要一个安身之处,在国外有很多这种庇护场所,我们这次法律明确规定,也要求设立。

对于家庭暴力加害人,公安机关可以出具书面告诫书,未来一旦发生民事诉讼,或者其他有什么处置的时候,它还能起到证据的作用。因为这是公安机关出具的,是一个公文性质的证据,效力很高,加害人再实施家庭暴力的时候,他就不得不考虑他所面临的严重后果。

反家暴法首次建立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北京西城法院民六庭副庭长张爽说,人身安全保护令由人民法院以裁定形式作出,并由人民法院执行,公安机关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人身安全保护令具体包括: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如果发生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情况,该如何处理呢?张爽说,反家暴法第34条规定“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对于当事人来说,首先应该报告公安机关对相关行为予以制止,再将相关情况报告承办法官,及时固定违反人身保护令的证据。法院将根据被申请人违反人身保护令的情形予以处理。

反家庭暴力法在现有法律关于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原则性规定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细化规定。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依法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但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监护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反家暴法公益广告语

反对家庭暴力,给家人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反家暴法公益广告语,希望对你有用!

1.给妇女一个没有暴力的天空,一个安全有尊严的生活,禁止任何形式和程度的家庭暴力。

3.遏制家庭暴力,维护妇女权益。

4.倡导建立富裕文明幸福的家庭,实现男女平等的婚姻家庭地位。

5.反对暴力,给爱人一个安静的环境。

6.关注服务妇女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7.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8.反对家庭暴力,促进社会和谐。

9.互敬互信互爱互谅是两性平权的基础肯定自我,接纳别人。

10.反对家庭暴力,共擎和谐蓝天。

11.反对家庭暴力,促进性别平等。

12.反对家庭暴力,维护社会安定。

13.反对家庭暴力,促进男女平等。

15.多包容,多赞美,彼此沟通,相互了解。

1.健康交往,适当表达情感健全两性交往,适当情感表达。

2.拒绝家庭暴力,呵护美好生活。

3.拒绝家庭暴力,共建美好家园。

4.反对家庭暴力远离黄赌毒,共建平安家庭共促和谐社会。

5.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6.摆脱刻板印象,创造自我规划性性相近,你可以再靠近一点。

7.广泛开展打击对妇女的家庭暴力行为。

9.赶走暴力,还我太平。

10.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11.两性和谐,互敬互爱。

12.两性平等最美好,快乐生活没烦恼。

13.多点沟通,少点代沟,减少暴力行为。

14.共同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

15.拒绝暴力,相敬如宾。

16.反家庭暴力,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

17.反对家庭暴力,促进家庭文明。

18.两性平等就从你我做起。

19.反对家庭暴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20.关心和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

1.非常男女,平等,平权。

2.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

3.坚持以人为本,倡导男女平等。

4.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5.两性平等,你尊重我,我帮助你,共创美好的世界。

6.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7.加快男女平等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8.创建零家庭暴力。

9.反对家暴行为,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10.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特殊权利,逐步改善对妇女的社会保障制度。

11.妇女要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为我省"二次创业"做贡献。

12.改善妇女生存和发展环境。

13.防治家庭暴力,促进家庭和谐。

14.创建和谐平安家庭,弘扬社会文明新风。

15.反对家庭暴力,创建平安家庭,共享和美生活。

风暴法米拉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灾害频发,其中风暴是常见的自然灾害。风暴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沉重的伤害。然而,法米拉风暴的来袭,却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法米拉的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展示出了各方合作和勇气的力量,给灾区带来了希望与温暖。我深受感动,下面我将从风暴发生前的准备工作、风暴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救援工作的展开、灾后重建四个方面,谈一些我对风暴法米拉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风暴发生前的准备工作。

法米拉风暴留下了重创,却也展示了我国在防灾准备方面的成就。在风暴发生前,国家气象局准确地预测到了风暴的轨迹和强度,并及时发出了预警。各级政府和部门高度重视,及时组织了应急救援队伍,做好了物资储备和人员的安置工作。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准备,积极参与社区巡逻、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这些准备工作的有序展开,为应对风暴带来了有力保障。

第三段:风暴发生时的应急响应。

风暴发生时,各级政府和救援队伍迅速行动,开展了紧急救援工作。灾区的群众得到了及时转移和安置,减少了人员伤亡。同时,各级政府及时调度抢险救援队伍,疏散群众、排除险情、修复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这些及时的应急响应措施,展现了政府的责任和决心,也减轻了灾区居民的痛苦。

第四段:救援工作的展开。

风暴发生后,救援工作全面展开。救援队伍进入灾区,救出被困人员,提供医疗救治等。岩土工程师到现场进行评估,确保灾区的安全。同时,救援工作还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广大志愿者纷纷加入到救援队伍中,用行动帮助受灾群众。救援工作展示了勇敢和无私的精神,也展现了社会的温暖与力量。

第五段:灾后重建。

风暴过后,灾区的重建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政府加大了对灾区的投入,在短时间内修复了基础设施,恢复了城市的秩序。灾区的居民也积极参与到重建工作中,重建了家园。同时,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为灾区的重建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这种合作共赢的精神,让灾区的人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结尾段:总结心得。

风暴法米拉虽然带给人们巨大的伤害,但我们看到了希望。各级政府和救援队伍的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展示了我们国家的实力和决心;灾后重建工作更是让人们看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力量。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深受感动,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决心。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应对各种自然灾害,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安全、繁荣、和谐。

相关范文推荐
  • 10-31 精选银行纪检监察廉洁心得(模板20篇)
    银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社会和客户的不同需求,并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优质服务推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随着中国金融业的不断
  • 10-31 热门社区综治工作述职报告(通用18篇)
    写一份详尽的述职报告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并为个人职业发展制定更好的计划。在浏览这些范文时,请大家注意思路和结构的安排,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
  • 10-31 专业散打训练的心得(汇总19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回忆和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
  • 10-31 优质汇报心得体会如何(模板23篇)
    在写汇报体会时,我们需要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汇报体会范文8:在汇报体会中,我意识到了个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第一段:导入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片花园
  • 10-31 精选文员工作心得体会(模板19篇)
    工作心得体会是在工作过程中对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和收获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写作形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改进工作。我们应该及时总结工作心得,提高自身的能力和
  • 10-31 实用发豆芽的心得体会和感悟范文(19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并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参考。人们都希望吃到新鲜、健康的食品,而豆芽正
  • 10-31 热门残疾人励志感悟心得(案例22篇)
    不要畏惧失败,因为失败只是一个过程,它让我们更加坚强和成熟。以下是一些励志文学作品中的总结,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其中的智慧和哲理。人生有许多坎坷和困难,但是我们总能
  • 10-31 优秀学习中医文化知识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思考和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提炼和归纳。一起来看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是否有些观点和思考可以借鉴。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 10-31 优秀党建周报心得体会(通用16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和重视,通过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可以让身边的人获得启发和借鉴。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富有启发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
  • 10-31 热门小学生岗位体验心得体会范文(18篇)
    心得体会帮助我们在面对相似情境时更加从容应对,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参考。二、新环境的适应刚刚进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