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最新核舟记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核舟记教案(通用8篇)

最新核舟记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核舟记教案(通用8篇)

时间:2023-10-12 20:27:20 作者:书香墨 最新核舟记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核舟记教案(通用8篇)

初一教案的编写需要做到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范文10]

核舟记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目的一。

教学重点:同上节。

教学难点:围绕怎样的中心来进行说明。

教学关键:同重点。

教学方法:同上节。

内容和步骤:

一、齐读全文导入第一课时的“研讨课文”。

1、由学生对这开头,结尾两段的文句理解质疑,然后展开讨论。让学生自行解决疑难。

2、分别请同学通译、齐读,按要求概括文字大意。

第一段:总介王叔通极工极雕。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讨论(1):两段文字都是“总体说明”性的,其概括角度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总括王叔通的微雕技艺,后者是对这一核舟本身内容的概要说明。

――紧紧围绕中心应是雕刻工艺奇巧,灵怪。开头一句的首句,结尾一节的末三句,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有关的词语如“不”、“曾不”等。

三、分析讨论第二至五段:

――二至四段为一部分,五段为一部分。前者说明的是船的正面,后者说明的是船背。

2.这样安排遵循了怎样的顺序?

――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

3.讨论第二段:

(1)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说明船舱的结构形态。

(2)这一节文字在说明船舱中间的情形时,重点说明了什么内容?

――应是八扇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句文句。

(3)除了什么船舱外这段文字还有没有其他的说明内容?

――有,开头一句总体说明了核舟的长度与高度。

(4)领会苏轼文句,一是搞清其诗情画意;二是从修辞角度分析,如衬托、对偶等,可为下文有关苏轼形象的理解作铺垫。

作业:

请反复阅读第二段,体会文字少信息量大的文字简洁的特点。

第三节

教学目的:目的二。

教学重点:同上节。

教学难点:同上节。

教学关键:同上节。

教学方法:同上节。

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一、二、五各段的背诵情况;

二、请学生译几个句子。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启窗而关,雕栏相望焉。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分析讨论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

3.讨论(1):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2)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

――表现这一点的地方很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3)齐读这段文字,理清说明描述的顺序,争取背诵这段文字。

――这段文字,介绍人物神情,其顺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个人物,又是由人物的上部到下部描述。

四、分析第四段

1.讨论短语译法。

横卧一楫椎髻仰面视端容寂

2.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由什么说明效果?

――拟人、比喻、顶直

使抽角的说明更为具体逼真,更便于表现其雕刻技艺的精妙绝伦。

3.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为什么要这样写?

――愉悦、轻松、活泼、自乐。

这样写,是为使船尾之镜与船头之情遥相互应,实现对船首氛围的烘托或者沟通,从而共同成就“大苏泛赤壁之“泛”。

五、背诵这三段文字,体味作者构思的良苦用心。

六、分析第五段

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这是文章中心的需要,也是雕刻者的主观意图决定的更体现了作者主次分明的说明技巧。

七、由学生归纳本篇说明文写作技巧。

1.以空间方法为序,层次清楚,构思巧妙。

2.叙述跟描写结合,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八、布置习题

1.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

2.练习三

作文训练

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学目的:

一、明确说明语言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之间的关系;

二、了解平实用语和生动用语两种不同说明语言;

三、引导学生初写说明文,主要学会用平实语言说明同时也学习用生动语言来说明。

教学要点:

以第六单元中的课文为例,进一步让学习了解本单元中说明语言的不同特点。

如《我国的气候》,语言平实;

《门外文谈》,则为朴实,幽默的语言。

结合知识短文训练学生掌握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两种用语。

教学要求:

1、平实的说明;

2、结构形式,总说分说;

3、常见说明方法;

4、字数:650―700字。

参考题目:p176―177

例文:p258(参考书)

核舟记教案篇二

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 (诎——“屈”,弯曲。)

左手椅一衡木 (衡——“横”,横着)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拣”挑选)

约八分有奇 (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通“父”,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一词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奇异、罕见、(手艺)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零数,馀数。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通“又”。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雕刻成。

中轩敞者为舱 —— 是。

可: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

核舟记教案篇三

1、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2、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空间说明顺序。

3、收集我国民间艺人的故事,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教学步骤

一、课前积累

1、字音字形储备。

贻八分有奇黍箬篷

髯虞山倚舟楫

脚趾衣褶壬戌篆章

矫首昂视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径寸之木

为宫室、器皿

罔不因势像个形&nbs

[4]

核舟记教案篇四

1、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空间说明顺序。

3、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解读课文内容。

2、了解结构形式和说明顺序。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把握结构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一绝,据说如今已创下七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在甲骨上刻下让我们今天要用五倍放大镜才能识读的文字,到了唐代,能在一根象牙笔杆上雕刻铁马云雕的将士“行军图”。如今有人能在米粒大小的地方雕刻全部《红楼梦》,甚至能在头发丝上雕刻字画。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古文《核舟记》,记录的就是我国古代微雕艺术,读来令人惊喜(板书课题)

二、题解(图示核舟形象)

核舟:根据课文内容,指的是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记: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题意:介绍说明了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三、识记下列词语的读音、字形(检查预习)

罔(wang)贻(yi)有奇(ji)黍(shu)糁(san)

髯(ran)褶(zhe)膝(xi)楫(ji)篆(zhuan)狭(xia)

四、朗读课文,请三名同学朗读课文

每名同学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赞其成功之处。

五、理清文章结构

提问: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全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结构形式:总——————分——————总

(第1段)(第2-5段)(第6段)

六、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本课时讲解分析前两段)

具体方法:请学生参照注释和老师的提示,让他们互相讨论,然后分别讲解各自然段的大意,最后老师释疑并明确意思。

学习第1段(总说)

1、重要词语:(1)奇巧(2)为(wei)

(3)罔不因势象形(4)尝:曾经

(5)贻(6)核舟一:用桃核刻成的小船

2、根据以上词语,学生讨论译出大意,老师再明确意思。

3、概括文段大意:概略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

舟”的主题。

4、问题探究: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医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核舟记教案篇五

上周学完了《核舟记》,我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技艺高超。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平时我们吃的那一个个跟乒乓球差不多大的核桃上,竟然能雕刻出来如此精致细巧的船。

这个核舟,船内有窗,共八扇。一个小小的只有八分多一点的桃核竟然有八扇窗,可以想见那窗有多么小巧。窗两旁有字,可以看的清清楚楚右刻"山高月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字的凹处被青翠色的颜料凃抹。窗子竟然是可以打开的,窗外还有精致的雕栏。这样精巧的雕刻令人由衷赞一声“技亦灵怪矣哉!”这样细致入微的雕刻品绝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无数次的精雕细刻。面对这些一成不变的重复动作,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是绝对不能完成的。

奇巧人高超的雕刻技术无疑离不开耐心。其实,不唯雕刻,任何领域,想要达到较高的水平,都离不开耐心。

在学习中我们也应该拥有这样的态度。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有耐心是非常重要的,但又是非常难做到的。重复的读一篇课文直到背下来是枯燥无味的,可是为什么有的同学可以背下来,而有的同学不可以呢?这就体现了耐心的重要性。有耐心的同学经过多次的朗读把文章从结结巴巴慢慢的背成倒背如流的水平。面对一道不会的数学题在日常生活里拿出空闲时间刷题,日积月累,在考试中难题就能迎然而解。这就是耐心的威力。我们要养成面对困难不骄不躁,一点点的克服的习惯,在一点点的磨砺中变成一个有耐心的人。

核舟记教案篇六

《核舟记》的作者魏学洢在他二十五岁时写了这篇文章,给他悲惨的人生点缀了美丽,增添了色彩。我对古文的喜爱,就在于不仅有景、物的描写,更能抒发豪情,表达志向。《核舟记》正是这样的文章。

《核舟记》描写的是一名艺人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个迷你小船。天哪,你想象得到吗?八分长的一个坚硬核桃,不知是什么样的工匠,居然能够用刻刀、画笔勾勒小船,居然能在上面做成小窗,有窗栏、窗户!还居然有八扇!箬蓬也是栩栩如生。一个完整的船舱,居然只有四分长,真是鬼斧神工啊!可是,这还不是主体部分哟!

船头厚仅二分,上面居然有三个小人!你说神不?!此舟点明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这船必是苏轼的仆人驾舟了,东坡先生与他的两个朋友同游赤壁。黄庭坚与苏东坡共执一手卷,相互指点侃谈卷中之物,兴高采烈,神采飞扬。置身于广阔天地间,胸襟顿开,浩瀚江面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四周更是“山高目小,水落石出”。两次畅游赤壁,各异季节,带来不同景色,更是颇有一番情趣。佛印和尚袒胸露乳,犹似笑弥勒一般,想必是闷得慌了,到江上风多处乘凉,无比快活。总之,我就像亲眼看到三人如何开怀畅游,悠闲自在的豪迈气度和潇洒姿态。作者观察细致,下手更是妙笔生花,写得既有条理,又令人陶醉,惟妙惟肖,生动地展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太令人叹服了!

舟子(撑船的人)两人不能算作主要人物,只能作个陪衬,但雕刻家王叔远仍将他们听茶声、作呼啸状刻画得入木三分,更体现了他们“泛舟”江上时的悠闲、豪爽之情。

这核舟长不过一寸,宽不过二厘,但窗格、茶具、船浆、五个人物却尽其所展,实是不可名状的惊人之作。难怪作者惊呼:“噫,灵哉,怪哉!”。

核舟记教案篇七

一、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重点难点

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教具

投影仪

教学法

设计

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是微雕艺术。微雕是把书法、绘画、雕刻融为一体的微观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魏学?的《核舟记》就是数百年前我国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扫除文字障碍,初步理解课文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2、范读课文/[演示文稿:字、词]请同学们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3.请同学们结合文下注释速读课文。并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

三、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刻工。

2、同学们朗读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

[雕刻技艺的奇巧、灵怪]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这样一个核心。

4、怎样表现奇巧、灵怪?对比: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细;气韵生动。

6、来看看雕刻家在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别有什么特征。

读课文第二段。窗八:刻有对联,可以开启。(精细灵巧)箬蓬。

正是抓住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继续看以下各段所介绍的物:楫,炉、壶、手卷、念珠(历历可数)。三十四个字(勾画了了,细若蚊足)。

8、如果只有一堆人和物的堆积罗列,即使再精细也只能叫技术而不是艺术。

9、雕刻者在核舟上刻了多少人?他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对这些人物的介绍。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11、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人物刻画精细(相对于核舟来说,人该占多大比例?峨冠多髯、衣褶、念珠历历可数)神情意态毕肖。

匠心布局、唯妙唯肖、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各具特色,意趣盎然。这就不光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更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获得以美的享受,这才叫艺术。观赏核舟,恍惚间已经与苏轼一起泛舟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我们不能不赞叹:正是: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四、对上述内容的说明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全文采用总――分――总的顺序。

主体部分以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构思巧妙。从主到次,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介绍人物神情,其顺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个人物,又是由人物的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说明舟尾情况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先写船中间的船舱部分,叙述它的窗子数量、位置,特别点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左窗扇刻的是《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题。

六、具体地介绍了这么多的内容,船上的人物、情景说得清清楚楚,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却只用了四百多字―――文字上有什么特点?叙述跟描写结合,语言精炼、简洁、周密、生动。

七、课后作业:

1、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介绍,完成在自写本上。

2.做练习三。

备用资料:

魏学伊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当第一个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王叔远雕刻核舟时,没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

板书设计:

核舟记(魏学?)

奇巧、灵怪

教学后记:

核舟记教案篇八

1、字音字形储备。

贻八分有奇黍箬篷

髯虞山倚舟楫

脚趾衣褶壬戌篆章

矫首昂视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径寸之木

为宫室、器皿

罔不因势像个形

贻余核舟一

盖大苏泛赤壁云

高可二黍许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矫首昂视

其两膝相比者

与苏黄不属

船背稍夷

勾画了了

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收集资料作业。

(1)从网上收集作者的有关资料,班上交流。

(2)了解《虞初心志》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了解其特色,课外阅读《虞初心志》。

相关范文推荐
  • 10-12 2023年国际爱耳日活动策划(通用6篇)
    在竞聘过程中,求职者要了解职位要求和公司文化,以适应工作环境。竞聘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与面试官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下面是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是一些
  • 10-12 最新护士节活动方案策划 护士节活动方案(大全8篇)
    项目策划需要考虑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以制定应对措施。在下文中,我们将向大家分享一份优秀的年会策划方案,希望能给各位策划人员带来一些思路和启发。护士节活动方案
  • 10-12 2023年儿童生日主持词开场白台词(汇总17篇)
    标语的语言要直观明了,通过突出主题和核心信息,抓住人们的眼球,引起他们的共鸣。在编写标语时,要注意使用简单明了的词汇和句式,以便广大受众能够轻松理解和记忆。专业
  • 10-12 2023年年月日教学设计课 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汇总13篇)
    就职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标志着一个人正式进入职场。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以应对职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接下来是一些就职时间管理和职业规划方面
  • 10-12 读弟子规心得(模板17篇)
    军训心得的写作是对自己在军训过程中所体验、所思考的一次回顾和梳理,有助于深化对军人职责和品质的理解。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
  • 10-12 最新应急预案演练记录(模板18篇)
    环保标语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可以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让人们深入理解环保的内涵。编写环保标语时,可以结合当地环境问题,增强共鸣和传播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简洁
  • 10-12 2023年树叶大班美术教案(优质14篇)
    编写教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情和学习特点,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这些高一教案范文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树叶大班美术教案篇
  • 10-12 2023年小学一年级天地人教案(精选20篇)
    小班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避免内容重复或者遗漏。为了方便大家备课和教学,小编整理了一些三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小学一年级天地人教案篇一1、认识“
  • 10-12 2023年上半年财务工作个人总结 财务个人上半年工作总结(优质8篇)
    军训总结可以通过梳理和回顾军事训练的课程和活动,总结出自己在不同方面的进步和不足。接下来,为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的教师总结范文,相信对大家的教育工作会有所帮助。上半
  • 10-12 最新同学聚会经典短句子 同学聚会经典句子形容同学情谊的句子(精选7篇)
    一分钟的时间,足够我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给你一分钟的时间,你会选择做什么?如何最大化地利用这短暂的一分钟?让我们来学习一些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