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2023年冬季残奥会冠军的励志故事(优秀5篇)

2023年冬季残奥会冠军的励志故事(优秀5篇)

时间:2023-10-03 04:44:22 作者:文锋 2023年冬季残奥会冠军的励志故事(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冬季残奥会冠军的励志故事篇一

冬残奥会激战正酣,“三八”妇女节如期而至。身残志坚的女运动员们将铿锵玫瑰不折不挠、挑战极限的精神发挥到极致;与此同时,来自北京各行各业的女性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身于服务保障冬残奥会各项保障工作中,为举办一届精彩的冬残奥盛会贡献出一股强大的“她力量”。

“麻烦您去学校门口接一下孩子,然后帮忙送到亲戚家,多谢您了!”3月4日,李文平在网约车平台上下了一个特殊的订单。因为自己和丈夫都忙碌在冬残奥会的保障战线上,当老师通知她孩子突发急病时,心急如焚却又身在赛时闭环的她只好向陌生的网约车司机求助了。

李文平来自延庆区人力社保局,目前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运行团队的一名成员。

冬奥会场上,她被分配了两项最“提心吊胆”的工作——筛选国旗和报送成绩。这两项工作的容错率为0。“一共83个国家,我们准备了350余面国旗,每一面都要仔细检查国旗的图案、颜色等,不能出现任何错误。”为了完成任务,她把国旗矢量图打印出来贴满了办公室,将各国国旗的样子刻到心里。“比如上下、正反就容易弄错,还有很小的细节需要注意,当时有一个国家的国旗里面有牛的形象,其中的牛角是直的,可正确的牛角形状应该是弯曲的。所以这面国旗肯定不能在会场升起。”

冬残奥会刚开始这几天,李文平所在的颁奖团队主要负责引导运动员,送上“金容融”。最多的时候一天进行6场纪念品颁发,每两分钟就要送上一次礼物。更大的挑战很快就会到来——3月13日,将在这里举行3场颁奖典礼,筛选国旗和报送成绩的任务仍由李文平负责。

在当天的比赛现场,李文平要目不转睛地盯着全英文界面的计分系统,当成绩出来的一刹那,立即通过对讲机将名次通报给下一环。她的同事将根据她的通报挂好国旗,然后举行颁奖典礼。

“冬奥会时,从成绩公布到举行颁奖仪式,只有6分钟时间。冬残奥会时,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情况,时间可能会有延长,但肯定也是相当紧张的。”李文平已经在为3月13日的颁奖典礼做准备了。

冬季残奥会冠军的励志故事篇二

这场开幕式的参演人员里,约三分之一是残疾人,他们用质朴的表演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排演过程中,残疾人表演者和健全人表演者彼此扶持、互帮互助。团结、友谊、共融,残健融合在各个细节里得以深刻体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视力残疾人悠扬的歌声在场内缓缓荡漾。残疾人运动员和为残疾人事业做出贡献的8名代表,护旗入场。虽然其中有人坐着轮椅,但他们步调一致,坚定向前。当国旗冉冉升起,现场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演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拳拳深情。无声,却让人听到嘹亮。

随着舞台光影流转,来自各行各业、残健融合的普通人伴随跳跃的音符,演绎出生命中的动人时刻。

盲人女孩用一只红灯笼点亮生命之光、幸福的一家人放飞梦想、肢残的母亲喜悦地盼到女儿归来。

涟漪、浪潮、群鸟飞翔……场地中的盲文如同像素点,在变化中形成生命蓬勃的意象,最终定格为中英双语的“改变始于体育”,而残奥会正是改变的有力证明。

20至20,中国开展的冬残奥会大项由两个拓展到六个,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近千人,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为打造无障碍环境,北京冬残奥会三个赛区的基础设施做出数十万处提升;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中国8500万残疾人的生活将从中受益。

一位盲人的手掌上映出了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经过手手相传,印在了每个人的掌心。他们中有肢残的公益活动志愿者、运动员、医生,有视力残疾的模特、小学生,也有残疾人与健全人携手的夫妻和双胞胎兄弟……残健共融的人们相互鼓励支持,情感在此汇聚交融,温暖世界。

这是历届残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环节中呈现出的最小标志,聚众“小”才能成真“大”。人们将残奥精神铭刻在心里,生生不息,它将感召着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体育去改变。

作为改变的新起点,这届冬残奥会将为世界友人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分享的平台,它将成为一条纽带,将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命运的人们汇聚在一起,为共筑更加和谐的世界携手向前。

现场屏幕上,残疾人讲述着被称为“特殊人群”的困扰。事实上,占全球人口15%的12亿残疾人并不“特别”,他们也能从事多彩职业,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只有将他们当作普通一员,才能打破彼此间的隔阂。开幕式上,无论是残奥运动员还是残疾人表演者,都各自怀揣梦想,绚烂绽放。

伴随盲人管乐团现场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会旗庄严升起。护旗入场的8名持旗手中,有6名残奥运动员。像他们一样,来自世界的数百名残疾人运动员将用梦想照耀冬残奥赛场,绽放出精彩的人生 篇章,更激发“我们这百分之十五”向阳而生,循梦而行。

冬季残奥会冠军的励志故事篇三

这场开幕式的参演人员里,约三分之一是残疾人,他们用质朴的表演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排演过程中,残疾人表演者和健全人表演者彼此扶持、互帮互助。团结、友谊、共融,残健融合在各个细节里得以深刻体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视力残疾人悠扬的歌声在场内缓缓荡漾。残疾人运动员和为残疾人事业做出贡献的8名代表,护旗入场。虽然其中有人坐着轮椅,但他们步调一致,坚定向前。当国旗冉冉升起,现场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演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拳拳深情。无声,却让人听到嘹亮。

随着舞台光影流转,来自各行各业、残健融合的普通人伴随跳跃的音符,演绎出生命中的动人时刻。

盲人女孩用一只红灯笼点亮生命之光、幸福的一家人放飞梦想、肢残的母亲喜悦地盼到女儿归来。

涟漪、浪潮、群鸟飞翔……场地中的盲文如同像素点,在变化中形成生命蓬勃的意象,最终定格为中英双语的“改变始于体育”,而残奥会正是改变的有力证明。

2015年至2021年,中国开展的冬残奥会大项由两个拓展到六个,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近千人,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为打造无障碍环境,北京冬残奥会三个赛区的基础设施做出数十万处提升;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中国8500万残疾人的生活将从中受益。

一位盲人的手掌上映出了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经过手手相传,印在了每个人的掌心。他们中有肢残的公益活动志愿者、运动员、医生,有视力残疾的模特、小学生,也有残疾人与健全人携手的夫妻和双胞胎兄弟……残健共融的人们相互鼓励支持,情感在此汇聚交融,温暖世界。

这是历届残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环节中呈现出的最小标志,聚众“小”才能成真“大”。人们将残奥精神铭刻在心里,生生不息,它将感召着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体育去改变。

作为改变的新起点,这届冬残奥会将为世界友人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分享的平台,它将成为一条纽带,将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命运的人们汇聚在一起,为共筑更加和谐的世界携手向前。

现场屏幕上,残疾人讲述着被称为“特殊人群”的困扰。事实上,占全球人口15%的12亿残疾人并不“特别”,他们也能从事多彩职业,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只有将他们当作普通一员,才能打破彼此间的隔阂。开幕式上,无论是残奥运动员还是残疾人表演者,都各自怀揣梦想,绚烂绽放。

伴随盲人管乐团现场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会旗庄严升起。护旗入场的8名持旗手中,有6名残奥运动员。像他们一样,来自世界的数百名残疾人运动员将用梦想照耀冬残奥赛场,绽放出精彩的人生篇章,更激发“我们这百分之十五”向阳而生,循梦而行。

文档为doc格式

冬季残奥会冠军的励志故事篇四

出生的郭雨洁来自河北张家口一个普通家庭。她左手先天性残疾,但是在体育运动方面表现出很高的天分,在运动方面拥有很高天分,曾参加过河北省体操和游泳项目选拔,都成功入选。但当时父母出于年龄和学业的考虑,没有让她离家。

冬,郭雨洁有幸参加国家滑雪队在张家口崇礼进行的选拔活动。从没滑过雪的她,在几天集中练习后,凭借出色表现得到教练认可,通过考核入选国家残疾人滑雪队。“当时我觉得她太小,但是闺女说‘自己特别想去国家队’,张家口市残联的负责人也来给我们做工作,我想了想,最终同意了。”母亲岳平说。

专业滑雪训练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郭雨洁和其他新队员一样,遭遇了很多困难,面对高山、面对雪道,经常练得双腿发软。摔倒、站起,再摔倒、再站起,郭雨洁从来没有放弃,哪怕是面对伤病。

从初学滑雪到冲刺北京冬残奥会,郭雨洁进步神速,她获得芬兰欧洲杯冬季两项女子站姿组短距离第三名,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比赛获得3金3银。本届冬残奥会她将参加冬季两项女子站姿组6公里、10公里、12.5公里,以及越野滑雪女子站姿组短距离项目的比赛。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在即,郭雨洁的备战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郭雨洁表示“每次大赛前会有点紧张,但很快就能调整好心态,我更希望不断突破自己,在赛场上展现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带动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多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冰雪运动,享受运动的快乐。”3月16日,郭雨洁将迎来自己的18岁生日,对于能够担任本届开幕式旗手,她表示:“压力会有一些,但是这些东西都会化作动力,让我更好地训练、更好地比赛!”

在北京备战2022冬残奥的训练间隙,汪之栋观看了北京冬奥会的比赛,他尤其关注“00后”小将苏翊鸣的比赛,“我和苏翊鸣是同龄人,同是00后选手,同样从事冰雪项目时间不长,平时我就把苏翊鸣作为榜样,期待像他那样在自己的奥运首秀中实现梦想。”

获知自己将担任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后,汪之栋表示:“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誉,我也会以此为动力,在赛场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也祝愿代表团所有运动员取得理想的成绩。”

冬季残奥会冠军的励志故事篇五

北京时间3月4日晚8点,2022北京冬季残奥会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馆鸟巢举行。本届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总时长约80分钟。本届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参加冰壶、冰球、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全部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越野滑雪兼冬季两项运动员郭雨洁、冰球运动员汪之栋两位“00后”将担任本届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

北京残奥会依旧是在北京、张家口、延庆三个赛区进行,而越野滑雪兼冬季两项运动员郭雨洁正好来自张家口。

出生的郭雨洁来自河北张家口一个普通家庭。她左手先天性残疾,但是在体育运动方面表现出很高的天分,在运动方面拥有很高天分,曾参加过河北省体操和游泳项目选拔,都成功入选。但当时父母出于年龄和学业的考虑,没有让她离家。

冬,郭雨洁有幸参加国家滑雪队在张家口崇礼进行的选拔活动。从没滑过雪的她,在几天集中练习后,凭借出色表现得到教练认可,通过考核入选国家残疾人滑雪队。“当时我觉得她太小,但是闺女说‘自己特别想去国家队’,张家口市残联的负责人也来给我们做工作,我想了想,最终同意了。”母亲岳平说。

专业滑雪训练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郭雨洁和其他新队员一样,遭遇了很多困难,面对高山、面对雪道,经常练得双腿发软。摔倒、站起,再摔倒、再站起,郭雨洁从来没有放弃,哪怕是面对伤病。

从初学滑雪到冲刺北京冬残奥会,郭雨洁进步神速,她获得芬兰欧洲杯冬季两项女子站姿组短距离第三名,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比赛获得3金3银。本届冬残奥会她将参加冬季两项女子站姿组6公里、10公里、12.5公里,以及越野滑雪女子站姿组短距离项目的比赛。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在即,郭雨洁的备战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郭雨洁表示“每次大赛前会有点紧张,但很快就能调整好心态,我更希望不断突破自己,在赛场上展现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带动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多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冰雪运动,享受运动的快乐。”3月16日,郭雨洁将迎来自己的18岁生日,对于能够担任本届开幕式旗手,她表示:“压力会有一些,但是这些东西都会化作动力,让我更好地训练、更好地比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