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书法作品欣赏的心得体会(实用17篇)

书法作品欣赏的心得体会(实用17篇)

时间:2023-12-21 09:53:10 作者:FS文字使者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促使个人成长。阅读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可以激发我们对未来的热情和渴望,让我们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武警部队作品欣赏心得体会

第一段:介绍武警部队作品的特点和意义(150字)。

武警部队作品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感染力的创作,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了武警部队的使命与担当。这些作品既是军事训练中日常工作的产物,也是士兵们表达内心情感的渠道。作品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武警部队的忠诚、勇敢和奉献精神,同时也向社会传递了爱国主义、军人荣誉等正能量价值观,具有重要的艺术和社会意义。

第二段:细说武警部队歌曲及其意义(250字)。

武警部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歌曲,这些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入人心。比如《我爱你,中国》,用朴素的语言展现了武警部队官兵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战友》,歌颂了战友之间不离不弃的情谊,将士兵们战斗时的战友情感完美呈现;《伤痕》,歌词中充满了苦难和坚强,唱出了战士们为了祖国献身的信念和决心。这些歌曲不仅是武警部队的集体荣誉,也是激励人民斗志的精神力量,音乐让人们产生共鸣,让人们在困难面前不言放弃。

第三段:展示武警部队绘画作品的独特魅力(300字)。

武警部队绘画作品以栩栩如生的绘画技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军人的英勇形象和军旅生活的艰辛,更透露出他们对和平的追求和对家国的热爱。比如《卫国战士》,画面中一个血气方刚的武警战士紧握手中的枪,威严而坚定,所表达的正是军人的铁血柔情;《战地吉他》,一名武警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弹唱,画面富有动感和温情,展现了战士们在沙场上彼此鼓励和守望相助的精神风貌。这些作品用细腻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诠释了武警部队的核心价值,给人以深刻的感悟和启发。

第四段:探讨武警部队舞蹈作品的情感表达(250字)。

武警部队的舞蹈作品以其优美的动作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获得了广泛的赞誉。比如《猛志》这支舞蹈,通过富有张力的编舞和激烈的舞蹈动作,传达出士兵们对军营生活的激情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边防情景剧》则通过舞蹈的模式,精准地展示了武警战士在边防巡逻中的悲壮情节和视死如归的豪情。这些舞蹈作品不仅展示了武警部队战士们艰苦训练的成果,更把武警战士的坚定信念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传递给观众,引发人们对军人的深思。

第五段:总结并展望武警部队作品的未来(250字)。

武警部队作品以其特有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武警部队的英勇形象和军人精神,更为人们传递了爱国主义和军事荣誉等正能量价值观。未来,随着武警部队的发展和艺术水平的提高,相信武警部队作品会继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军队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通过对武警部队作品的欣赏与体会,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感受到了武警战士们忠诚、勇敢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武警部队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爱国主义和军人荣誉的传递,对社会具有重要的教育和感染力。希望通过我们对这些作品的认识与推广,可以使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武警部队,共同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管弦乐作品欣赏心得体会

管弦乐作品历经几百年的发展与演变,源于欧洲的古典音乐,如今成为了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次音乐欣赏活动中,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深度了解了管弦乐作品,感受到了它所蕴含的无限魅力。

第一段:音乐的韵律之美。

管弦乐作品的韵律之美令人陶醉。音乐家们用恰当的旋律、节奏和和声将天地万物中诸多元素注入音乐之中。我听过的单纯旋律优美的曲子有《音乐会序曲》、《伊丽莎白序曲》。特别是在听到布拉姆斯的《第一号浪漫交响曲》时,我被它的气氛所感染,仿佛经历了爱情人生。管弦乐作品的节奏强调与休止符的处理,令我感受到史诗般与无穷无尽的美。另外,管弦乐作品和声的强调给人以不同之美。

第二段:协奏曲最深具情感。

协奏曲是管弦乐作品中最饱含情感的类型之一。它常有独奏家与乐队的交织演绎,令人透彻感受到音乐家揭示音乐内部意境的深广。例如莫扎特的《G小调协奏曲》就享誉音乐界,它同时又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听罢协奏曲之后,我深刻感受到管弦乐作品情感之深与博大的艺术魅力。

第三段:各地风俗文化的体现。

类如西班牙的弗拉门戈、巴西的桑巴和墨西哥的牛仔,一些管弦乐作品给人以各种国家风俗文化特色的展示。举例而言,我曾听到墨西哥”。

第四段:掌握音乐语言的重要性。

在欣赏管弦乐作品时,我们需要掌握音乐语言的基础动态。现代社会无处不有音乐,掌握基本乐理知识大有裨益。我是一个爱好音乐的人,从小在乐团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我在了解流派、差异、形式和结构上具有更多可操作空间,将乐符与想象联系起来,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精髓。

第五段:管弦乐无处不在。

管弦乐可以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音乐会、咖啡厅、商场、电影院、广场,甚至是公园里的音乐会、自然景点,都因为有管弦乐谱曲的存在而更具有特色。在愉快的日常生活中,有管弦乐作品的陪伴,那它不仅仅只是一段曲子,而是内核所蕴含的各种生动形象的展示。

管弦乐作品是一种继续发展、演进的艺术形式。在欣赏其声音和动态的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其艺术感染力,被感动与震撼。我认为我将会继续致力于深入探索管弦乐的本质,吸取音乐家的精髓,并从中找到更多的欣赏快乐与音乐的中国气质与魅力。

管弦乐作品欣赏心得体会

管弦乐是一种集合了各类乐器的音乐形式,是西方音乐的代表之一。当我们听到管弦乐,常常会感受到它的宏伟、壮观,以及一种高贵的氛围。在这里,我要分享我的管弦乐作品欣赏心得体会。

第二段:感觉。

事实上,在听管弦乐时,我会很容易被音乐所感染,进入一种无言的感情状态中。当弦乐与木管相互交织,柔美而又微妙的音乐旋律经常会使我感到一种温暖和美好的情感,让我忘却周围的所有事物。而大量的铜管乐器和鼓点间歇又让我感到激情高涨,感受到力量的增长。

第三段:体验。

我曾经去过一场交响乐音乐会。在演奏《天鹅湖》时,我感到自己仿佛被舞蹈和音乐所支配,身体似乎自然而然地跟着音乐的旋律起舞。在演奏Beethoven的《第九交响曲》时,我感到自己仿佛融入到团队中,众人齐奏,贡献出统一的演出。在那个瞬间,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力量。

第四段:人生启示。

我发现管弦乐也许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欣赏来获得这种感觉。管弦乐中的每一个声音都有它的意义,每一个乐器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这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在每一个人肩负的职责和角色中,我们都可以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为更大的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段:结尾。

总之,当我欣赏管弦乐作品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与世界的联结,和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感情。管弦乐作品与我们的内心紧密相连,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存在于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中。这些管弦乐作品不仅仅是乐曲,它们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如果你还没有体验过这种感受,我推荐你去听听一场管弦乐音乐会,一定会让你划破音乐开启心灵的门户。

老师画作品欣赏心得体会

当我们提到老师,往往会联想到严肃认真的形象,然而,有的老师却在自己的课余时间里,用画笔和颜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近期,我有幸参观了学校一位老师的画展,深受震撼和感动。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欣赏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进入主题,描述作品特点。

老师的画作令我印象深刻。首先,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动的色彩和丰富的细节,让我仿佛走入了一个美丽的梦境。画面上的花朵、动物和自然风景都被精心描绘出来,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细致观察。其次,老师怀着一颗纯真的心和坚定的信念,他的作品透露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世界的积极态度。无论是绘画还是色彩运用,老师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扎实的技巧。

第三段:作品背后的内涵。

通过欣赏老师的画作,我不仅仅看到了美,还发现了他作为老师的使命和热情。他的画作中蕴含着对学生的关爱和关注,画中的细节处处都散发着对学习的激励和鼓励。他用画笔记录下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瞬间,表达出他对学生的祝福和希望。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一种教育的形式,通过画作传递出了对学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通过观看老师的画作,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心。他的画作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更是为了给学生们带来快乐和启发。在平常的教学生活中,老师往往以严肃和认真为主,但在画笔面前,他们展示了一个不同的自己,展示了一个温暖的心灵和充满爱的灵魂。通过欣赏老师的画作,我对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艺术和情感的传递。

第五段:总结并展望。

通过参观老师的画展,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感悟。老师的画作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和真实,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希望能够以老师为榜样,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用画笔和颜料传递温暖和希望。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向老师学习,用更加关爱和理解的方式去对待他人。老师的画作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了他们的大爱和智慧,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和教育的力量。

书法作品欣赏作文

下联:喜花常开幸福家。

上联:基实奠定千秋业;。

下联:柱正撑起万年梁。

上联:三阳日照平安宅;。

下联:五福星临吉庆门。

上联:迁居新逢吉祥日;。

下联:安宅正遇如意春。

上联:门对青山千古看;。

下联:家居旺地四时新。

上联:乔第喜迁新气象;。

下联:换门不改旧家风。

上联:居卜风和仁是里;。

下联:堂开景聚德为邻。

上联:地久天长门有喜;。

下联:年丰人寿福无边。

上联:有福有寿勤俭户;。

下联:无虑无忧康乐家。

上联:地无寒舍春常在;。

下联:居有芳邻德不孤。

上联:祥云环绕新门第。

下联:红日光临喜人家。

上联:新屋落成千载盛。

下联:阳光普照一家春。

上联:江山聚秀归新宇。

下联:蓬壁联辉映画堂。

上联:宏图大展兴隆宅。

下联:泰运长临富裕家。

上联:新厦落成增瑞气。

下联:华门安居进财源。

上联:五色祥云笼甲第。

下联:三多景福集门闾。

上联:门庭多喜气。

下联:家室驻早春。

上联:新春迎新气。

下联:福地启福门。

上联:风和新居暖。

下联:日丽甲第安。

上联:新居迎万福。

下联:仁宅集千祥。

上联:新居焕彩。

下联:华堂生辉。

上联:门迎百福。

下联:户纳千祥。

上联:千祥云集。

下联:百禄并臻。

上联:燕贺新禧。

下联:莺歌阳春。

上联:春光入户。

下联:福气临门。

上联:福临吉地。

下联:春满华堂。

上联:值升平华厦乔迁福禄满堂。

下联:遇盛世新楼矗立紫阳高照。

上联:迁新居千门开抬头见喜。

下联:创大业全家齐举步生风。

上联:居之安四时吉庆;。

下联:平为福八节康宁,

上联:庆乔迁合家皆禧;。

下联:居新宅世代永安。

上联:一室老少人人慧;。

下联:五好家庭处处春。

上联:仁里莺迁崇四美;。

下联:新居燕喜庆三春。

上联:里有仁风春意永;。

下联:家余德泽福运长。

上联:移门欲就山当枕;。

下联:迁居常将水作琴。

上联:家居绿水青山畔;。

下联:人在春风和气中。

上联:莺声到此鸣金谷;。

下联:麟趾于今步玉堂。

上联:江山聚秀归新宇;。

下联:奎璧联辉映画堂。

上联:日照戮犹斫跣澹;。

下联:花栽园圃吐芬芳。

文档为doc格式。

老师画作品欣赏心得体会

老师的画作品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喜爱的艺术品。他们以丰富多样的题材和独特的绘画技巧吸引着我。每一幅画作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愿意不断欣赏和研究。通过欣赏老师的画作,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得到了不少心灵上的启迪和触动。

首先,老师的画作每幅都有着独特的题材和风格,让我对艺术的多元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他的作品涵盖了风景、人物、动物等各种主题,每一幅画都展现出了不同的美感。例如,在他的一幅风景画中,绘制了远山和流水的自然景观,色彩鲜明而生动。而在另一幅人物画中,他用精细的线条和华丽的色彩塑造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形象。通过欣赏这样多样的作品,我体验到了艺术的无限魅力,也对不同题材的画作有了更深的了解。

其次,老师的绘画技巧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善于运用不同的绘画媒介和技法,创造出独特的效果。在他的一幅油画作品中,他运用了层次和光影的变化,使画面更加立体和逼真。而在他的一幅素描作品中,他运用了线条的流畅和精细,展现了人物的形态和动态。通过欣赏这样精湛的技巧,我不仅对绘画中的构图、色彩、光影等要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学到了许多实践技巧,丰富了自己的艺术修养。

此外,老师的画作给我带来了很多心灵上的启迪和触动。他的作品常常充满了情感和情绪,通过细腻的表达引起了我的共鸣。例如,在他的一幅静物画中,他用细腻的线条和柔和的色彩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幅画让我感到心旷神怡,仿佛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通过欣赏老师的画作,我学会用心感受艺术中蕴含的情感,也得到了一种舒心和放松。

最后,老师的画作激发了我对艺术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他的作品展现了艺术的魔力和无尽的可能性,激发了我对艺术创作的兴趣。通过欣赏他的画作,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绘画的知识和技巧,也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现在,我可以更加有自信地尝试自己的艺术创作,并且更加享受这个过程。无论是观察自然界的美丽还是体验生活的瞬间,我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将之表达出来,这非常令人兴奋和满足。

总之,老师的画作品让我受益良多。通过欣赏他的作品,我对艺术的多元性和无限可能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的绘画技巧和表达方式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欣赏他的画作,我也得到了很多心灵上的启迪和触动,这让我对艺术充满了热爱和渴望。我相信,无论是欣赏还是创作艺术,我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从今以后,我将继续欣赏和学习艺术,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更多美丽的作品。

苏轼书法作品欣赏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少年行·其一》。

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金错刀行》。

宋·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策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书法艺术之所以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的独响,并且能够千古绝唱,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成为中国灵魂特有的园地,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书法艺术言简意赅的笔墨线条背后,蕴涵的是中国上下五千年不绝于缕的文化。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明史。

中国书法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现代考古发现,距今约5000至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时期,在文字创始的契刻阶段,先民们在刻下远古的图画文字时,就不仅仅注重文字的记事功能,还有意识地作出修饰,强调文字的美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书法艺术的历史与文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步。

在接下来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宗法社会,书法艺术也伴随着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各种书体的发展。到唐初,书体的形成臻于成熟和稳定,中唐以后,中国书法从书体的变化演进发展到了一个注重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书法艺术自觉时期。书法艺术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它又不同于其他的纯艺术,它不是一种孤立的艺术形式,而是以文字为载体,大多数时候具有艺术之外的实用目的。因此对后人而言,书法艺术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蕴含着深层的历史、文化价值。事实上,书法艺术一直以来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因此,书法艺术的历史,即从一个角度折射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学习书法艺术,必然也会相应地了解到其背后更广阔的中华文明史背景。

例如,欣赏甲骨文,除了审美的愉悦,还能透过文字了解殷商时代人们的活动;欣赏作为大篆代表作的青铜铭文,可以了解周代部族之间的征战、受封等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欣赏宋代以降的文人书法,可以感受艺术家诉诸笔端的才情逸致。苏轼《寒食帖》书法艺术体现了“贵中尚和”的中国文化精神。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主张“贵中尚和”。在儒家看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孔子强调了重和去同思想,要求君子一方面以“和为贵”,一方面又要把握和坚持“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周而不比”。

书法艺术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但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状如算子的整齐排列,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的一种总体平衡,即“中”、“和”意义上的平衡,即所谓“和而不同”。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所云:“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段精辟的论述正是儒家“贵和尚中”的思想的在书法艺术中的具体表达,也是每一位书家穷其毕生精力想追求的境界。具体到每一件作品,笔画间的映带之势,顾盼之姿,在注重个体存在的同时,要兼顾整体的和谐。如《兰亭序》的章法整体雅致匀衡,也是通过对每一纵行的左偏右移不断调整、造险救险而实现的。王铎的行草书作品,单个的字表现出倾倒险绝、剑拔弩张的态势,但整幅作品字与字之间的险峻彼此呼应,反而形成了摇曳多姿的中和之美。可见,一点一画,互相牵制,互为生发,彼此衬托;一字一行,小大参错,牝牡相衔,彼此渲染,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书法艺术反映儒道互补、刚柔相济的精神。

儒家思想倡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用“任重而道远”来勉励“弘毅”的“士”。而道家与儒家的刚健截然相反,主张阴柔。老子《道德经》主张“致虚极,守静笃”。相传孔子问教于老子,老子“大音希声”,一言不语,只张开掉了牙的嘴,伸出舌头,向孔子示意齿亡而舌存,告诫孔子以柔胜刚的道理。中国书法艺术兼受儒家阳刚之美和道家阴柔之美的影响,二者兼而有之。书法艺术不仅追求笔画的刚健有力,也强调笔画的刚柔相济。世人给王羲之书法以极高的赞誉,谓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这一评价正体现了书法艺术刚柔相济的美学标准。

这种刚与柔的审美追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的侧重。以二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受晋代士人虚静无为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崇尚高迈俊逸的精神风格,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其书法艺术总体上以阴柔为基调,含蓄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逸之气,柔中带刚。

而在清代,由于满族入主中原,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异族统治的抑郁愤懑情结,文人满腔的抱负转移到学术考据和艺术追求,金石之学昌盛,使书家从中获取一种强劲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康有为、梁启超的书法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既有雄强浑穆之气象,又有意态潇洒之奇逸,刚中带柔。颜真卿《祭侄稿》书法艺术体现中国虚实结合的哲学思想。道家的虚静无为、虚实相生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老子》云:“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书法艺术中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道家虚实相生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在流传下来的无数经典法书中,虚实相间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怀素《自叙帖》、颜真卿《祭侄稿》等。作为书法艺术的一个种类,篆刻艺术对方寸之间空间的经营、虚实的对应更是成就了这门艺术的魅力。

书法艺术是艺术家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艺术是一片充满无限生机的园地,艺术背后隐藏的是艺术家鲜明的情感、意志甚至精神气质。常言道:书为心画。因此,透过书法作品,我们看到的是创造作品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的内心。后人也是通过作品,进入书法家的世界,来感同身受,提高个人的修养。

自古以来,人们欣赏和学习书法,除了实用的目的(如求仕、显名)外,更重要的是把它当作提高修养品行的法宝。清代的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故以道德、事功、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就个体而言,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怀抱的展示:东晋书圣王羲之郁郁不得志,挥毫慨叹,世间便存有美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中唐“安史之乱”颜真卿丧兄亡侄,悲愤不已,奋笔疾书,《祭侄稿》便成书法佳构;宋代文豪苏东坡遭“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苦雨小屋写就《寒食帖》,也成千古名篇;明清之际王铎由明降清,身为“贰臣”,背负着沉重的道德压力,内心孤独苦闷,发而为书,成就了险峻奇崛、风规自远的行草书。

就整体而言,自古至今的书法珍品,凭借着千姿百态的线条构建,共同聚集着对中国文化的陈述,对民族精神的彰显。拙朴的甲骨文和端严的金文,给我们描绘了商周先民卜问上苍“此受又(佑)?”时的虔诚神态和镌刻“子子孙孙永保用”时的郑重神情;中正匀衡的秦刻石,给我们表明了四海之内初统于一时,始皇经营秦帝国的良苦用心。即使是从某个汉字的书写中,我们也可以体味到民族文化的内涵。

书法对联作品欣赏

对联。

属综合性文字艺术,它集书法、文学等于一体,既独立于诗、词、曲、赋、骈文、

谜语。

俚语等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之外,但又包容了这些艺术形式之长。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书法对联作品欣赏,欢迎大家阅读。

上联:登极峰做强者挥洒。

青春。

热血;下联:藐沧海磨利剑再创颐和辉煌。

上联:各界精英大展宏图夺英魁;下联:莘莘学子汇聚一堂学本领。

上联:寒冬散尽喜迎元旦佳节;下联:春意盎然更看男儿发愤。

上联:剑锋出磨砺;下联:梅馥发苦寒。

上联:乞巧;下联:化生。

上联:双星节;下联:九华灯。

上联:槎泛海;下联:鹊填河。

上联:翠梭停织;下联:银汉横秋。

上联:五夜照天汉;下联:双星会女牛。

上联:桥填闻噪鹊;下联:河渡眷牵牛。

上联:郭公果膺寿考;下联:杨妃私语长生。

上联:好语到来,云軿星驾;下联:巧思乞到,瓜果几筵。

上联:帝女合欢,水仙含笑;下联: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上联:香满春台,乘逢七夕求相娶;下联:声和凤侣,羞道今朝是嫁时。

上联:燕赵多壮士十年铸剑肯盼明朝建功业;下联:颐和有雄才一心。

读书。

力争大考展宏图。

上联:一卷诗书满腹才华试问天下谁为王者;下联:万丈豪情千秋伟业敢对苍穹我是英雄。

上联:忧国忧民忧世界;下联:友直友谅友多闻。

上联:鱼翔浅底;下联:鹰击长空。

上联:效苏秦之刺股折桂还需苦战;下联:学陶侃之惜时付出必有回报。

上联:学贵独得轻独享;下联:行成于思毁于随。

上联:春秋冬夏勤学苦练看谁人蟾宫折桂;下联:德智体美博学多才有我辈九天摘星。

上联:胆性卓然骨硬志坚不留乌江之憾;下联:风华正茂豪气冲天应建定鼎之功。

上联:天街夜永双星会;下联:云汉秋高半月明。

上联:晨起曝衣凭小阁;下联:宵来设果拜中庭。

上联:云汉秋高,凉生七夕;下联:天街夜永,光耀双星。

速写作品欣赏心得体会

速写是一种快速记录下观察对象形体或情感的绘画技法。通过丰富的线条和色彩,速写作品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观察者的感受和思考。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速写作品在网络上越来越流行。许多人通过分享自己的速写作品,展示自己的艺术天赋和观察力,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欣赏。

第二段:速写作品的独特魅力。

速写作品有着独特的魅力,能够展现出观察者的独特视角和绘画技巧。相比于精确的写实绘画,速写更加注重绘画者对于所观察对象的感受和理解。速写作品可以通过简练的线条勾勒出对象的形体,通过丰富的色彩塑造对象的情感,同时也能够很好地记录下绘画者当时的心境和思考。这些特点让速写作品有着更加真实和生动的感染力,吸引了许多观众的欣赏与喜爱。

第三段:速写作品的艺术表达与观察技巧的体现。

速写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更是绘画者观察和思考的产物。观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它需要绘画者去观察和感悟被描绘对象的形态、颜色、质感等特点,并将其转化为绘画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因此,速写作品能够很好地展现出绘画者的观察技巧和对于对象的细致观察。观察能力是绘画者的核心素养之一,通过对于观察技巧的培养和实践,可以提高绘画者对于对象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每一幅速写作品都是绘画者瞬间灵感的结晶,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绘画者的思考和情感。当我们欣赏一幅速写作品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情感,仿佛亲临其境。同时,速写作品也能引发观众的联想和思考。比如,在欣赏一幅室内速写作品时,我们可以联想到和作者一起坐在餐馆的情景,感受到作者对于环境和细节的观察。了解绘画者在创作作品时的背景和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他们的作品。

第五段:速写作品在个人成长和社交中的作用。

速写作品的绘画过程不仅是一种创造和表达的过程,更是一种思考和学习的过程。通过观察和绘画,可以提高我们对于环境和事物的敏感度和洞察力。此外,通过分享速写作品,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获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速写作品的欣赏不仅仅是一种审美享受,更是启发我们自己创意和思考的良好途径。

总结:通过速写作品的欣赏与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绘画者的观察、思考和表达方式,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思考和创造的力量,提高自己的观察和表达能力。速写作品的欣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体验,更是一种与绘画者、观众和环境相互交融的过程,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灵感。

英语书法作品欣赏

英语书法的书写在某种意义上讲和中国的书法书写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学好英语,说好英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写好英文文字则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其实写得一手漂亮的英文书法字体也很重要的。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漂亮的英语书法,希望你们喜欢。

 

1.在入门阶段(三年级)的字母教学时,一定要充分示范,让学生明确字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笔画顺序,以及书写、间隔要求,教学时不能快,确保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因为可能受语文拼音的影响一下难以掌握或适应。

2.如果能掌握书写规范及要求,接下来就训练字母组合和单词的书写,养成习惯,这时候不能快,布置作业也不能多,要求规范和美观,否则学生急于完成作业将变成潦草,或应付。

3.在抄写、照写、描写熟练之后,就应该由单纯的、机械的写变成输出的写,这时候就应该让学生适当记忆一些单词,来积累词汇、语言,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4.由单个的词到句,学生可以组成词组或仿写例句练习,可以根据教材的例句,可以观察图片写一句话,可以教师提供部分的词或词形让学生写句子,来逐步提高写的能力。

5.在五、六年级,可以就句型进行适当的训练,可以熟读或背诵简短的对话或小语篇,会用简单句来描述自己的个人爱好、朋友、家庭,习惯语和问候语。这时候不要过多强调语法,而应该让他们多听、多读、多说、多记。

6.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养成不能单独隔开来学习,应该并重,互相促进,为小学生一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7.小学的学习都是基础的基础,不可以急功近利,不可批评,应以养成好习惯为根本,应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承受力、生活环境、经验习俗相匹配,切不可成人化,更不能超前,超标。

8.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成就未来,遵守规律,循序渐进,科学安排,努力就好,专项写作训练在初中、高中会有的。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心得体会

中国雕塑起源于古代原始社会,自然一直是其主题,后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国雕塑受传统文化、宗教思想、社会制度等多重因素影响,其特点在于所表现的形象虚实相间、含蓄微妙,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第二段:中国雕塑的不同流派和代表作品。

中国雕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佛教石窟雕刻、寺庙石雕、宫廷雕塑等等。其中佛教石窟雕刻是中国雕塑发展的高峰,代表作品有“敦煌莫高窟”的“卢舍那佛像”、“云冈石窟”的“沙门空海”等。而寺庙石雕则以福建土楼、安徽宏村等寺庙为代表,宫廷雕塑则以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为代表,它们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第三段:中国雕塑艺术的文化内涵。

中国雕塑作品蕴含了极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表现,更恰当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美学观念、历史观念等。例如《清明上河图》中的行人雕塑,他们的衣着、神态、行动都是细致入微的,具有社会生活的历史价值;而佛教雕塑中的菩萨神像,则是对佛教智慧的诠释,代表了中国古代人们的崇高信仰。

第四段:中国雕塑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中国雕塑作品不仅美轮美奂,更是历史、文化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反映着中国文明的多元性和独特性,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雕塑作品的欣赏也能引导人们对生活、人生、历史等问题进行反思和思考,启示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别人。

欣赏中国雕塑作品,首先需要学会观赏。从形态、色彩、质感等方面进行仔细观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以达到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其次,还需要将个人情感和知识、艺术的感性与理性相融合,认真欣赏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历史、哲学思想以及艺术感受等层面。

总的来说,中国雕塑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代表了中国自然美和人文精神,更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和现代审美的艺术珍品。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感受和欣赏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博大精深,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更深刻和广阔的享受。

刘燕书法作品欣赏!

摘要:书法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艺术。欣赏书法作品,可以获得高尚的精神享受和美的情操。欣赏书法要从字的用笔、结体、布白、神采、风格、行气、形质入手,同时还要结合书法作品作者的创作背景,并且要有一定的想象力,这样才能欣赏好一副书法作品。

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中国传统书法包含厚重的文化思想内涵,甚至儒释道三家思想在经典书法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书法和其他的艺术是相通的,书法艺术美的形态、美的意蕴里我们能看到、能体会到其他艺术美的品格。在其他艺术美的形式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书法艺术美的形与质。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硬笔书法是用硬笔书写汉字的艺术。然对‘硬笔’概念的界定不出以下二类:一类是铅笔、钢笔、圆珠笔、水笔等由西方工业文明所造就的半自动化书写工具;另一类是较难确证起源的竹笔、羽毛笔等传统性工具。由这二类工具通过各类媒介而在纸等媒体上留下的痕迹,并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可称之为“硬笔书法”。书法在当今日趋发展的形式下,线条的艺术性越来越被书界所重视。当代著名书法家沈鹏曾说:“在书法表现的要素中,我看重线条。线条是由条形到神韵的最重要的手段、桥梁,更确切说是基因。”各大书体、各书家字体,各书法作品品位高低的差异,也与其线条特性及水平高低的不同重要相关。书法作品的创造,首先是线条美的独特的发现和创造。可见,线条是书法的基因,是书法风格和品位高低的标志,是书法创作的首要。

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各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书法欣赏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得恰倒好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若是画蛇添足,也会有损于整幅作品的艺术性。

书法作品欣赏

一、注重基本功——基本笔画的训练。

无论是书法尖子生,还是刚开始学习书法的新手,基本功是贯穿整个书法学习过程的必备条件。但是,如今的学生一遇到笔画练习就觉得没意思,刚学会走路就想跑步,结果往往“挂”在半空中,像麻雀一样想飞高就是飞不上。

所以,本学期,我从教学和复习基本笔画入手,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结合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效果进行教学。学生学得有趣,教师教的轻松,效果非常好。学习后,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并在每次练习字前先写一写基本笔画,时刻不忘基本笔画的书写。在学习完基本笔画后,我们进行了基本笔画过关,先要求学生在自己小组里进行过关,然后再进行正式过关。通过这些措施,学生的基本笔画书写得到了质的提升,为以后的书法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发挥书法尖子生的示范作用。

在一个班级里,充分合理发挥好尖子生的示范作用,可以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帮教师对他们进行书写辅导。这学期,我将书法尖子生和其他学生进行结对,让他们坐在一起,在平时的练习和学习中,让尖子生监督和帮助他们的书法学习,适时进行提醒和指导,在期末评选辅导员若干名。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把他们书写的作品给全班学生欣赏,让学生有个学习的榜样,促进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这一措施,一些平时很随便又很懒的学生变得自觉而认真了,书写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加强书写方法和书写习惯的训练,提高学生书写的能力和习惯。

每次教学,我都认真准备,让两节课的时间更有效的发挥。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分析、观察能力的训练。经常让学生进行分析字形结构的练习,让学生仔细观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练习中也同样要求学生先对自己所写的字进行笔画、字形结构以及排列位置等方面的分析,书写完后要求学生自己检查或同桌检查,并进行修正。

在教学中,我又经常性对学生进行一些书法常用书写方式的提醒和灌输,如:无论在任何字里,横的写法都是略往右上倾斜,但和斜钩交叉时,要更倾斜;一个字里同时出现两个及以上横时,要注意它们的长短,并注意横与横之间的间距要均衡等。学生在这样的熏陶下,逐渐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和错误的书写方法,慢慢学会了正确的书写方法,提升了自己的书写能力,也形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利用课余时间,坚持不懈练习。

每星期两节的教学时间只能是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指正,但是要使学生的书写能力大大提高,就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每次上完课后,我都会布置一些练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训练,并以单字过关的形式考核学生的书写水平。

经过一学期的活动,总体上学生的书写能力有所上升,学习习惯也得到了强化。学生能从“认真、仔细、耐心”的学习态度上进行书法学习和练习,并能积极主动进行学习。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需进一步端正。

由于本兴趣小组在招收上没有严格要求。所以,在对他们的教学中存在一定难度,在下学期中应寻找更好的方法来解决。

二、学生很忙。

现在的学生真的很忙,五六年级的很多学生平时的作业多,加上学校的活动层出不穷,使学生十分忙。导致五、六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很少来书法室写字,也只有很少几位学生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书法作业,令我很担心下学期学生的书法比赛成绩。

下学期的活动中,将加强对学生平时的练习强度,促进他们不断巩固和提升他们的书写能力,期望有更多的尖子生跳出来。

速写作品欣赏心得体会范文

速写是一种以快捷的速度和简洁的线条表现对象形体和氛围的绘画艺术形式。经过观赏和学习速写作品,我对于速写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速写作品不仅令我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还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在观赏速写作品的过程中,我更加珍惜身边的美,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绘画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首先,在观赏速写作品时,我被其独特的表现方式所吸引。速写作品以简练的线条勾勒出物体的形态,通过几笔简短却精准的线条,便能够表现出物体的特征和氛围。这种简洁而又不失准确的表现方式让我为之赞叹不已。例如,我曾观赏过一幅速写作品,画家仅用几笔勾勒出一个小女孩的形象,但这个形象却鲜活地展现在我面前。我仿佛看到了她的笑容、她的动作,感受到了她身上散发出的童真和活力。这样的表现方式令我深深地感叹绘画的力量,也让我对速写作品充满了兴趣。

其次,在观赏速写作品时,我被其瞬间捕捉生活的能力所震撼。速写作品往往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创作完成的,画家只能凭借自己的敏锐观察和快速反应来捕捉到瞬间即逝的画面。这种能力令我佩服不已。速写作品中的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生命力,仿佛把时间定格在画作中。例如,有一幅速写作品中,画家描绘了一只飞翔的鸟,用几笔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它展翅高飞的姿态。我仿佛看到了鸟儿在天空中自在翱翔的场景,感受到了它的自由和活力。这样的作品让我深深地明白了绘画的瞬间捕捉力对于艺术的重要性。

再次,在观赏速写作品时,我被其表现力所打动。速写作品能够通过简洁的线条表达出画家对于对象的独特理解和感受。例如,有一幅速写作品中,画家用几笔勾勒出了一片开满花朵的草地,这片草地仿佛是画家心中的乐园,透露出一股童真和快乐的氛围。当我欣赏这幅作品时,仿佛自己也置身于绘画中,感受到了画家的情感和对于生活的热爱。这样的作品让我深感艺术的力量和独特之处,也激发了我热爱绘画、表达自己的欲望。

最后,在观赏速写作品时,我对于绘画与生活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速写作品是画家对于生活的记录和表达,是他们对于世界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果。通过观赏速写作品,我更加珍惜身边的美,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无论是一朵开放的花朵,还是一只飞翔的鸟儿,都能够成为画家的创作源泉。因此,观赏速写作品令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绘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记录和表达生活的方式,是心灵与世界的交流途径。

总之,通过观赏与学习速写作品,我对于速写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速写作品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瞬间捕捉生活的能力和强烈的表现力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开始更加留意身边的美,并以速写作品为灵感源泉进行绘画创作。速写艺术不仅令我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更加深刻地明白了绘画对于生活的重要性。通过欣赏与创作速写作品,我不仅得到了审美上的享受,更加发现了自己对于艺术的热爱和探索的决心。

书法作品欣赏

马文俊。

摘要: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演变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体现在文字的笔画和结构上,而且在文字的书写上也充分体现出华夏文化的魅力。对于书法作品欣赏,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审美产生的过程中总伴随着一些共性的东西。其共性,则不外乎“形”、“神”二字。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字形结构和章法布局,更要观其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神韵、创新意识。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作品、作品欣赏、情感神韵、创新意识。

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面对一幅书法作品,我们该如何去欣赏,去品评,它究竟美在哪里,这便是书法欣赏问题。当今一般人对书法作品优劣的标准比较陌生,能懂得把握高标准的人就更少了,因而,造成了高层次的优秀书法作品被冷淡,而书法界不屑一顾的作品却屡屡获得青睐、报以热情。究其原因一是书法家和爱好者之间有一条书法审美的鸿沟;二是因为当代能静静的坐下来细细品察的深识书者不多;三是书法创作风格、形式的追求,造成书家的文化素养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四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追求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因为人们对书法这个纯粹的线条形式缺乏高层次的认识,使书法作品欣赏的标准和方法出现了错位和盲从。所以,提高书法鉴赏水平,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欣赏书法作品呢?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郭绍虞先生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项标准等等。这些都是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的参考。因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如讲究笔法、章法、墨法、神韵等,所以,在书法审美产生的过程中总伴随着一些共性的东西,分析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形”包括字的笔画、结字、章法布局;“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神韵、精神境界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形,更要看神,形神兼备才是好作品。笔者认为对书法作品分析欣赏,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看整体布局。

整体布局是一个重要因素,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合理的布局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让人欣赏到美的同时产生难以忘怀的视知觉。布局,是指字与字、行与行、正文与款识、印章之间组织安排的方法,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对于楷书来说,章法布局比较简单,可采用第一种方式。在行、草书中,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字距、行距的大小,字与字的连接,行与行的呼应,分间布白都非常之关键。而现代书法的创作,以审美为目的,当然也必须符合艺术品创作的基本要求,尤其在章法布局上的转变是比较突出的。追求视觉冲击力,强烈的疏密、黑白对比,更活泼、更自由,凸显表现形式之美感。总之,历代书家对章法布局都比较讲究,且多有创造。如《兰亭序》的章法整体雅致均衡,终篇笔意顾盼,是通过每一纵行的左偏右移不断调整、造险救险而实现的;苏东坡的《寒食帖》,通篇结构大小、长短、疏密等变化迷离,在有意无意中流露出一种不事雕琢的意趣。

看整体布局首先要看整幅作品是否首尾相应、上下相接、映带呼应、大小错落、疏密聚散、血脉相连、气脉贯通。行、草书要分析字与字的连接处是否竭尽变化,即连笔的走向形态要多变,纵向不雷同,横向宜错开,通常引带比实笔细;断续出是否笔断意连。再看是否做到同形求变,即相同的笔画、部首,相同的字连续出现在同一幅作品中时是否根据变化方法求变,避免重复。同时还讲究对空间虚实的艺术处理。一般来说,字距疏松、用墨淡、笔画轻,比较枯的地方,容易产生“虚”的感觉;相反,字距紧密、用墨浓、笔画重,用墨润的地方容易产生“实”的感觉。如王羲之的《得士贴》,下面的部分笔画粗重,且比较集中,空间比较密集,就显得很实;最下面的“迟”字和上面的部分是“虚”的部分,整体上的虚实关系就清晰了。布白也是章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清笪重光在《书筏》中说:“精妙出于挥毫,巧妙在于布白。”布白是指书写以外的空白之处,是翰墨尘点的反衬,是构成整幅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巧妙的布白能使通篇产生游龙出水、云烟飘动的效果。总之,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美与否,要注重作品的整体气势。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章法浑然天成,被誉为是天下第二行书。观之,满纸云烟,气势雄奇;笔触厚实,凝重,顿挫郁勃;字间行气,随情而变;行笔忽慢忽快,时疾时徐;字与字上牵下连,连带娴熟,似断还连,奇趣横生;行与行之间,左冲右突,欹正相生;疏密变化随势而生。作品中多处涂改增删,不但没有削弱作品的整体气势,反而与字里行间的空白形成了黑与白的鲜明对比,加之墨色的枯润交错,使整个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书法作品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应该章法、文采、印章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好的落款、印章对提起整幅作品的神韵、调整画面格局,起到画龙点睛之奇妙效果。所以,欣赏一件书法作品,要看落款是否恰到好处,印章是否盖的适当。若是画蛇添足,就会有损整幅作品的艺术性。钤印相宜才具备局部美与整体美的和谐统一。

二、查笔法功力。

“用笔”讲的是一笔一画怎么写,用笔有轻重、粗细、缓急之分;“功力”是书法家经过长期修炼所掌握的字内技法。历来书家都极重视对“笔法”的运用,也是书家通过笔、墨、纸等书写工具来实现创作主体“完美”的孜孜追求。书法讲究中锋用笔,当然也不是说,每一笔都要用中锋,是以中锋为主,以偏锋或侧笔来取势,字就会有变化,若全部用中锋,那就未免呆板。姜夔在《续书譜》中说:“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又曰:“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处,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处焉。”说明中锋用笔要有“度”的把握,并不排斥侧锋的重要性。如王羲之的《孔恃中贴》很明显的以中锋为主,字就显得很饱满、滋润;宋米芾的成就体现在用笔技巧极其高超,是善用侧锋的高手,他在《苕溪诗》帖中,大量的侧锋用笔,塑造了自己作品的鲜明个性;中、侧锋并用在草书中发挥自由的当推宋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中锋效果常常出现在以点代画的点画上,而用侧锋经营的长线具有气势滚滚的奔腾意趣。张芝是今草的开拓者,《冠军贴》可谓草书中的冠军。此贴用笔使转精致而潇洒,雄肆狂放,一泻而下,丝丝入扣,精彩动人,令人为之感叹。因此,书法中的“法”首先体现在用笔上。具体表现是:两点相遇左顾右盼、上下呼应,众点其列要各具姿态;横画并列,要有俯仰、敛放和虚实;竖画要有垂露、悬针、折木之别;线条要有长短、粗细、斜正、浓淡、疾徐的变化,并富有动感和节奏感。姜夔在《续书譜》中对此亦有论述:“点者,字之眉目,全籍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横直画者,字之体骨,欲其坚正匀净,有起有止,所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撇捺者,字之手足,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乚’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实。”可谓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书法的技法之美。

就笔法而言,不外有方笔和圆笔之分。那么,究竟如何使用呢?白蕉在《临池剩墨》中指出“作书用笔,方圆并参,无一路用方,一路用圆者。方多用顿笔、翻笔;圆多用提笔、转笔。正书方而不圆,则无箫散容逸之致;行草圆而不方,则无凝整雄强之神。此相互为用,似二实一,似相反而相成者也。”如《曹全碑》是汉碑中圆笔的代表。纯用圆笔,起笔藏锋逆入,短横平势,长横重顿,甚至出现弯头;行笔流畅婉转,节奏轻盈;收笔多尖,无论横画、雁尾飘逸圆融。而《张迁碑》的基本笔法是方笔。起笔方折宽厚,转角方圆兼备;行笔阔笔直书,笔势奔放,力感极强。唐柳公权的《玄秘塔》,运笔方圆兼施、运用自如。王铎的草书是方折的,线条浑厚、雄健有力。而傅山的草书行笔以转为主,团团锦绣,体势连绵。明大书法家张瑞图的笔法就非常独特,用笔转折独特,笔法奇崛,可以说的“变乱古法”。不难看出,笔法的灵活运用,笔迹的变化、笔迹上的力的表现,对点、画,线条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充分体现出书家基本功的深浅和驾驭毛笔的功夫和技能。一幅作品中,若把构成文字最基本的点画线条处理的恰当自然,会给人产生一种视觉冲击力。所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必须深入观察,查点、画、笔法是否准确、精到,是否有变化,功夫是否到家。如张旭《肚痛贴》,虽仅六行三十个字,写来却洋洋洒洒、一气呵成。用笔顿挫使转,刚柔相济,内恹外拓,千变万化;保持字与字之间的贯气,控制用笔的粗细、轻重变化,使整幅作品气韵生动。细观之,其用笔源自张芝,颇具二王神韵。帖中“冷热俱有益,如何为汁?”几个字,全凭意念,一挥而就,可见书家功力之很厚。

晋书法家卫夫人在《笔阵图》中指出“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说明笔力与书家用笔的关系极为密切。如唐四大家之一的虞世南的传世作品《孔子庙堂碑》,用笔含蓄朴素,笔势舒展,给人的感觉是沉着凝静、骨力遒劲,结体平稳。正是因为其笔力强健,加上点画结体外观的清丽秀美,才有“外柔内刚”的艺术效果;唐怀素《自叙帖》书之线条可谓尽善尽美,线质坚劲,线的环绕简净明了,奇崛多变、笔笔到位,可称狂草之经典;元鲜于枢《题赵孟頫赤壁赋》,具非凡的用笔技巧,运腕灵活,提按动作精细,所以线条劲力又活泼;明文徵明的行书《千字文》,其线条或瘦硬挺拔,或圆润饱满,形成丰富的质感对比和韵律变化;当代书家沈鹏先生的书法线条极为丰富多彩,断与连、轻与重、长与短的把握,灵动而准确,笔力劲健,富动感,又显得轻灵飘逸。纵观历代书法名家及经典作品,不难看出,书家点画笔力的优劣对书法作品的艺术生命力是一个决定性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书法线条的审美条件之一。

书法线条的节奏也是评价和欣赏书法作品的重要条件,线条有了节奏,就有了力量、神采。书法线条的的节奏表现在书写的快慢、轻重、缓急、长短、聚散、字的大小、虚实等,就像音乐中音的长短、高低、快慢一样,有起伏,有情绪、有高潮。因此,无论何种书体,运笔都不是“匀速”运动,而是随着书家的情绪和章法的要求调节运笔的快慢,能够使欣赏者从作品中受到书家情绪的感染。

三、观字形结构。

有了好的点画用笔基础,还要讲究结字,即字形是否美观。历来书家都把字的结体列为书法技巧中最重要的部分,白蕉在《书法十讲》中说:“作字不论正、行、草,先要放胆,求平正开展而须笔笔精细,贵恣肆而尤尚雅驯,得笔势,重意味,贵生动,忌板滞。凡平实、安详、谨严、沉着、端厚、稳秀、清洁、箫散、飘逸重重,都是书之美点。”汉字字体复杂,千变万化,汉字的形体构造是书学上的方法,是艺术方面的技巧,本身就含有美的素质,对书法艺术的造型来说字形必须丰富多样,才富有生命力。

结字首先要稳定,即把字的重心“稳住”。稳定而不呆板,才有美感。如欧阳询的字,初自看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看来,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二是讲究平衡对称。是指多样统一的平衡对称,反之就会机械呆板。如篆书、隶书之美在很大成分上就在于其结构上的平衡和对称,以李斯为代表的小篆尤为如此。三是结字要活,在多样中统一,统一中多样。晋王羲之云:“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直,便不是书,但得其点耳。”(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因此,结字不但要稳定,还要活,活中不失重心。如米芾的《恶札贴》四行十七个字,前三行十三个字,每个字都富变化,或俯或仰、或正或侧、活泼随意,最后一行“章侯茂异”却稳健沉雄。四是结字还得有“呼应”,即左右上下能够配合。如王羲之《二谢贴》里的“静”字,左边的“青”字居高临下,好像要朝上飞一样,右边的“争”字朝下边拉,这样就呼应了。这个字看起来似乎不是那么四平八稳,但却很均衡、生动。五是字形处理时,应强调字内点画的疏密对比。清邓石如提出的“计白当黑”原理,就是指将字里行间的空白处当作笔画来安排,也是对这种字法的最佳描述。姜夔《续书譜》中说“书以疏欲风神,密欲老气。”“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凋疏。”姜夔的论述也充满了辩证法。因此,成功的字法应是:既重视点画所形成的“黑”处,又重视点画之间所形成的“白”处。这是书法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欣赏者值得细细品味的问题。

不同的流派,不同的书家又有各自的特色和规律,王羲之的字形体放逸,纵肆不羁,线条流畅秀劲;欧阳询的字纵敛紧密;黄庭坚的字內紧外舒;颜真卿的字因为线条粗放而丰腴饱和,结体宽博等等这些是我们在鉴赏过程中必须领会到的。可见,有很厚造诣的书法家的作品,总是笔随势生,曲尽其美的。

四、察用墨技巧。

用墨是书家掌握“法”的技巧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书法艺术形式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清包世臣在《艺舟双辑》中认为:“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也。”关于用墨之法姜夔在《续书譜》中有论述:“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润以取妍,燥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不知也。”在中国书史上的各种字体中,无论哪种经典作品都有用墨的枯与湿、浓与淡、虚与实等矛盾,而书家运用提按、顿挫、轻重、粗细、强弱等用笔技巧结合用墨的枯、湿、浓、淡、渴等丰富变化来实现矛盾的统一,使点画线条富有力感和情感的美。可见,书法之虚实,线条之美都是从笔墨里看、从笔墨处求。

墨浓,力容易凝聚,有凝结起来的力感,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跃的效果;墨淡,力容易散,有一种疏放外展的感受,有淡雅古逸之韵,空灵清远之感;而书法中飞白、枯笔、渴笔是渴墨运用之笔法。唐孙过庭“书谱”中说“带澡方潤,将浓遂枯。”即是点画用墨,用墨不可太枯,枯笔多了则燥,又不可水分太多,湿度大了会肥浊不清。如明董其昌是善淡墨之高手;王铎、杨守敬善于用枯墨、涨墨;清刘墉喜浓墨,有“浓墨宰相”之称;林散之先生的草书,先蘸焦墨,后蘸水,落笔一直写到笔枯为止,如此反复用墨,形成独特的先润后燥、枯笔竭墨的特殊效果;当代书家张海善用渴墨来弘扬自我个性等等。书家在用墨上的表现力是使用笔墨的艺术技巧,因此,欣赏一幅书法作品要观察其润浓墨写的是否不臃肿,是否有温雅丰腴之感,用焦枯墨写的是否无黑气,是否有苍劲、古朴之感;用淡墨是否不乏力,能否给人以飘逸、淡雅之感;渴墨运用是否得当,能否有画龙点睛之秒,表现苍古熊峻之意境。如明董其昌的《试墨帖》可以说是草书用墨之佳作。全篇四十六个字,墨色由浓渐淡、从润到枯,起迄分明、变化自然。

书法中的点画、章法等是书法独特的语言。唐张怀瓘在《文字说》中说“深识书者,唯见神采,不见字形。”可见,书法欣赏要透过形式看内涵,最主要的就是感受作品表现出的情感神韵,如子期能从伯牙琴声中听到“高山流水”一般。优秀的书法作品总是天机流荡、动律优美、生动活泼、风采飘然、精神横溢,显示出各种动态神情、风韵气势,富有艺术感染力,形美神足,形神兼备,令人百看不厌,爱不释手,让欣赏者产生心灵的交流与情感的共鸣。唐张旭是古今以来草书艺术家的典型代表,他不光有深厚的书法艺术素养,而且在表现上把自己激荡的感情和书法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其书法惊涛骇浪般的狂放气势,节奏韵律的和谐顿挫,字间结构的随形结体,线条的轻重枯润等变化都达到了草书的最高水准,《古诗四贴》即使典型代表。

唐孙过庭《书谱》中有一段专门描述书法情感变化的文字:“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环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史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衰已叹……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从中可以看出,情感变化可以转化到书法创作之中,并能令欣赏者感知到。书为心画,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节奏韵律是书者情感的倾诉,心性的抒发。如《兰亭序》可见右军之飘逸;《祭侄贴》可睹颜鲁公之悲愤;读现代启功的书法,就会联想到他治学的严谨等等。神采是书家思想情操、精神情感在书法作品中的反映和流露。不能设想:没有得心应手的书功而能得心应手的抒写性灵。今天,我们在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三大行书名帖面前,欣赏大师的书法作品,就仿佛触摸到了作者那心跳的脉搏,感受到了作者生命心绪的律动。欣赏书法作品,吸引我们的值得回味的、能感动你我的正是那些鲜活的难以磨灭的视觉意象。因此,感受书法作品的情感神韵,是书法欣赏最重要的内容。

六、品创新意识。

一幅优秀的的书法作品,除了有法度之外,还必须有新意,但不是盲目求新。“只有通过点画、线条、结字、章法诸形式要素之间的协调默契,才符合艺术品的创作基本要求。”(白砥《谈“现代书法”与书法的现代性》《书法报》)无论是现代派书法、流行书风或学院派书法等等都是社会的审美需要。书法家的创新意识和独特思维需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也需要包容。但是,书法创新必须是在传统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是追求离奇的“新异”、“怪异”,不是信马由缰的瞎折腾,也是有分寸的,离开了传统,创新就失去了根基。

“我们在继承传统上,无论下多大功夫,下多大力量,强调到审美重要的程度,都是为了创新的一种投入,是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只有创新才能表现今人的情怀,表现时代的审美,才能为时代服务。”(当代书家张旭光《中国书法当前的审美取向》《书法报》)。对于书家来说要深入研究传统,把传统消化了,融化于自身,切实运用科学现代的方法对书法进行研习、创作、创新,继承和发展书法艺术。宋米芾在书法史上是一位革新者,是宋朝的一位创新人物。他的作品是继承来的,年轻的时候对临摹古人的作品下了很大的功夫,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米芾继承了王献之的优点,到了中晚年,有了自己的创新。何绍基是清代的大书法家,也是一位有创新、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他在继承上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在魏碑方面主要在《张黑女碑》上下功夫;在唐楷方面,主要在颜体上下功夫。他吸收这两方面的优点,然后创造了自己的风格。明大书法家徐渭的创新,除有非常高的天分外,主要的还是得力于长期临池的经验积累。当今书家若能将古人书法中的精华拿来为我所用,结合自己掌握的法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自然就具有个人的风神了。

书家追求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必须是统一的、和谐的,对个人风格的追求,应是诚实而自然的,应符合书法艺术的审美要求和表现规律。矫揉造作绝不是风格,也不是个性,更不是真正的艺术品。因此,我们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看作品能否正确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品味作者的创新意识。

当代书法家张旭光在《中国书法当前的审美取向》一文中把书法作品的点画线条、字形结构、章法和意境,以及古法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审美要素,概括为“到位”和“味道”,既新颖又准确。文中说:“‘到位’和“‘味道’包含了书法本体技法和情感表达的形式标准和审美追求。有‘味道’才能感染人,打动人,才能吸引观众驻足;‘到位’才能经得起推敲和玩味,使人百看不厌。只有既‘到位’又有‘味道’的作品,才是当今书法艺术的主流审美取向。”一幅好的书法艺术作品,必须达到点画、线条、结字、章法等形式要素之间的协调默契,才能使人感到愉快、舒适、振奋并得到美的享受。

范曾书法作品欣赏

范曾,(1938年7月5日-),江苏南通人,字十翼,是中国人物画画家、书法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我们来欣赏一下范曾的一些书法作品吧。

范曾,1938年7月5日生,江苏南通人,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1955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57年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半年后转入中国画系,1962年毕业。1978年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北京唐风美术馆特约画家。获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成为中国第一位获此荣誉的人。

1984年调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人物画,兼长诗文、书法。多幅作品为中外美术机构收藏,并出版有《鲁迅小说插图集》、《范曾画集》、《范曾吟草》、《范曾书画集》、《范曾自述》等。

范曾的《灵道歌啸图》等藏于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八仙图》等藏于中国美术馆,《秋声赋》等藏于美国伯明翰博物馆。

1979年他首访日本,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1982年获日中文化交流功劳纪念杯。

相关范文推荐
  • 12-21 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大全(17篇)
    在工作汇报中,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并改进。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经典的工作汇报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
  • 12-21 学校活动通知简单(汇总19篇)
    在学校里,我们体验了童年的快乐,也经历了青春的困惑。想要在学校中脱颖而出吗?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学校案例,让我们共同学习。各年级,各班级: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在这辞旧
  • 12-21 大学恋爱调查报告(优秀14篇)
    调查报告是通过对目标群体、问题或现象进行全面和深入调查,然后对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的一种文本形式。这些范文展示了调查报告的写作风格和结构,对于我们撰写自己的报告有
  • 12-21 淡季酒店活动策划方案(专业16篇)
    通过制定策划方案,可以提前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解决。如果你正准备制定一个策划方案,那么这些范文可以为你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 12-21 梦想起航演讲稿分钟(实用15篇)
    梦想是我们心中的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让我们有了奋发向前的勇气。以下是一些关于梦想实现的成功案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取得成果的。大家好!20____年已
  • 12-21 邻居拆房协议书(优秀18篇)
    在商务交往中,签订合同协议是确保双方权益和责任明确的重要步骤。在起草合同协议时,可以参考以下范文,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定制。甲方:乙方:因工程施工需要,甲方
  • 12-21 脚手架工程搭设的心得体会及收获(精选14篇)
    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一个回顾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写作
  • 12-21 网络诈骗工作汇报(优质15篇)
    工作汇报能够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汇报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在范文中可以学习到如
  • 12-21 结合体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专业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从而不断提高个人能力。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写心得体会有所启发。时间过得真快,冬奥会要
  • 12-21 施工用房协议书(汇总18篇)
    施工期间,需要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的安全。以下是一些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发包方(简称甲方):承包方(简称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