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 以内加法教案(优秀16篇)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 以内加法教案(优秀16篇)

时间:2023-10-15 19:11:02 作者:XY字客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 以内加法教案(优秀16篇)

编写小学教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安排。阅读下面的小学教案,可以了解到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逻辑,对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篇一

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第3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复习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1) 出示图1,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2) 出示图2,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1) 出示加法算式:1+1=( ),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 出示:2+1=( ),1+2=( ),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第5题)。

六、小结:

七、教学后记: 1 由于在幼儿园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和是5的加法。

2 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太明白加法的具体含义。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篇二

(一)、《开火车》的游戏复习6以内的加法。

教师出示6以内加法的题目,幼儿按座位以开火车的形式答出得数。

(二)、看算算是多少。

1、(出示大树)小朋友今天有很多小动物来我们班来玩,它们在玩爬树的游戏,想请小朋友把爬的结果用算式题摆出来。

2、教师先拿出5只动物到树上,再拿出2只小动物,请一名幼儿上来摆出5+2=7的算式。请个别幼儿讲讲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3、同上形式请全班幼儿练习:3+4=7、6+1=7、2+5=7、1+6=7、4+3=7等算术题。(用学具摆)

(三)、游戏(摸礼物)进一步巩固7以内的加法。

小朋友们很能干,小动物玩得很开心,它们有礼物想送给小朋友。请幼儿逐个上来摸礼物,但必须回答对礼物后面的算术题才能得到礼物。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篇三

教科书第44页例1、试一试,第45页“想想做做”。

1.使学生经历练习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假发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熟练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计算方法。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在浇花。

提问:一共有5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说明: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板书“3+2”)一共是5人。3和2合成5,也就是3加2等于5.(板书:=5)

认识加号,带领学生书空“+”,并读算式。

指名学生结合图意,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

回顾整理: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知道一共有5人的?

小结:算3+2时可以这样想,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

1.依次出示“试一试”中的二副图,请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题意:左边来了1个女孩,右边来了2个男孩,现在3人一起在玩秋千。

2.追问:把1人和2人合起来得到一共有3人,可以写成什么算式?

互相说一说,教师板书算式,再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的得数。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3.变换角度看图意:右边来了2个男孩,左边来了1个女孩,秋千上现在有3人在一起玩。从中引出2和1合成3,也就是2+1=3。

4.回顾小结:回顾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以从分与合的知识角度说到加法,也可以从加法角度回到分与合的知识】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篇四

教科书第4950页的例3例5,练习十一的第510题。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够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加法结合律

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小黑板

一、复习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5+()=65+()()+147=()+274

56+74=()+()a+200=()+()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的。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270+380=390+26030+50+70=30+70+50

a+800=800+a

3.四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计算完后,让学生应用加法的意义说明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二、新课

1.教学例3。

给上面的复习题3加上一个已知条件三班有49人,问题改为三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引出例2。

让学生读题后,指名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

一班48人二班50人三班49人

共?人

提问:

指名说第一种解法:先把一班和二班的人数加起来,求出它们的和,再加上三班的人数。引导学生说出综合算式:(48+50)+49。强调说明,为了表明先算一班与二班人数的和,可以在48和50的外面加上小括号。

指名说出第二种解法:先把二班和三班的人数加起来,求出它们的和,再加上一班的人数。引导学生说出综合算式:48+(50+49)。强调说明,为了表示先算二班与三班人数的和,要在50和49的外面加上小括号。

提问:

这两种解法的结果怎样?

用什么符号连接这两个算式?(板书:(48+50)+49=48+(50+49))

比较一下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都是三个数相加,左、右两边的三个数相同。)

有什么不同点?(加的顺序不同,等号左边先把48和50相加,再同49相加;等号右边先把50和49相加,再同48相加。)

引导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整理:48、50和49这三个数相加,先把48和50相加,再同49相加;或者先把50和49相加,再同48相加,它们的得数一样,也就是和不变。

2.再出两组算式,引导学生比较,加以概括。

(1)教师:我们再观察一组算式,看一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板书:(12+13)+1412+(13+14)

先让学生算一算,看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用什么符号连接。这组算式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整理:12、13和14这三个数相加,先把12和13相加,再同14相加;或者先把13和14相加,再同12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2)再观察一组算式,看一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320+150+230320+(150+230)

让学生说一说这组算式说明了什么?

3.比较三个等式,突出下面三点:

(2)这三个等式中,等号左边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加的顺序相同,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3)再看右边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加的顺序相同,都是先把后两个数据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

提问:

每个等式中等号左边的算式和等号右边的算式,加的顺序相同吗?但它们的和怎么样?

谁能把我们发现的规律完整地说一说?

让几个学生试说后,教师完整地叙述一遍,说明这一规律叫做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再看一看教科书第49页的结语。

4.用字母表示加法线结合律。

提问: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中数,怎样表示加法的结合律呢?(学生回答后,板书:(a+b)+c=a+(b+c)

等号左边(a+b)+c表示什么意思?(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等号右边a+(b+c)表示什么意思?(先把后面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

5.练习。

完成第50页上面的做一做题目。让学生把数填在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哪个运算定律填写的。

6.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1)教学例4。

出示:480+325+75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要应用什么运算定律?共同讨论。

教师板书:480+325+75

=480+(325+75)指出应用加法结合律

=480+400计算时方框里的这一步

=880可以省略不写。

(2)教学例5。

出示:325+480+75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要应用什么运算定律?

学生试算后,讨论订正。

教师板书:325+480+75

=325+75+480指出应用加法交换律

=(325+75)+480指出应用加法结合律

=400+480

=880

(3)比较例4、例5。

让学生说一说例4、例5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例4没有调换加数的位置,只应用加法结合律,先把后面两个数相加就可以使计算简便。而例5,要使325和75相加,必须先应用加法交换律把75调到480的前面,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计算简便。

然后启发学生说出例5也可以应用加法交换律把325调到480的后面,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使计算简便。

提问:

想一想,过去我们学过的哪些计算中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如果学生想不出,再指出:

口算加法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如9+8怎么想?9+8=9+(1+7)=(9+1)+7=17

36+48怎么想?36+(40+8)=(36+40)+8=76+8=84

应用加法结合律不仅可以做口算加法,还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4)做第50页下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的。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一的第5、6、7题,做完后共同订正。

(1)第5题,要注意让学生弄清根据哪个运算定律来填数。

(2)第6题,要注意a+(20+9)=(a+20)+9这道题,看学生是否能判断出,这道题虽然有字母又有数目,但它仍符合结合律。

(3)第7题,要求学生先两道题说一说是怎样应用加法结合律的。如37+8,先把37分成30+7,应用结合律可以先把7+8相加,再和30相加。

四、布置作业。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篇五

精彩的问题情境对这些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能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学生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出示一幅图让学生自由说一说,简单的一带而过,这样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再后来的几幅图一出示,a组学生基本上能自己看懂题意。再者,当我向学生展示学习素材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知识的深奥,并可以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篇六

一、准备活动。

游戏:拍手问答游戏。教师提问10以内的分解组成,幼儿回答。教师问到:"小朋友,我问你,10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回答:"x老师,告诉你,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二、游戏活动。

创设游戏情景:游戏连环套。游戏王国的国王知道小朋友门都喜欢做游戏,于是国王派使者送来了许多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玩个够。

1.游戏"双色卡"。有那10个双色卡(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向上抛去,双色卡落地后,数一数红色的有多少片,蓝色的有多少片,红色的和蓝色的合起来有多少片?教师将幼儿说的答案用算式在黑板上列出来。

2.游戏"扣碗"5人一组,每组准备10个汽水瓶盖,一个塑料碗,一名幼儿左手向桌面上撒开瓶盖的同时右手持碗扣住部分瓶盖,大家一起数一数桌上剩下瓶盖,在一起算算碗中扣住了几个瓶盖,可以调整瓶盖的总数来复习10以内的减法。

3.游戏"抓抓抓"将小鞋盒挖个洞,里面放10个红枣,请幼儿将手伸进洞里抓出红枣,数一数抓了几个红枣,算算盒子里还有几个红枣。

4.游戏"小马运粮食"幼儿分成两队扮演小马运粮食,老师发出命令后,两队排头跑向"小河边"拿起一袋粮食,"粮食上贴有10以内加法和减法算式题目,幼儿将答案填在等于号的后面,跑向"粮仓"答案正确的才能将粮食袋放到粮仓,再将每队的第二名幼儿上来运粮食,依次进行,相同时间里哪队云的粮食多为胜利。

三、分组活动。

1.双色圆片游戏,幼儿操作双色圆片完成算式后,把得数填写在方框里。

2.扑克牌游戏,幼儿两人一组,扑克牌1到10,两人各自抽出一张牌,比一比谁的大,用大数减去小的数,或者将两张牌合起来列加法算式。

3.下棋游戏。2到4人为一组玩飞行棋游戏,每人两次掷2次,显示的点数相加就是飞机要走的步数,最后谁先到达中点谁就是胜利。

4.交流小结:

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游戏后的感受,共同收集整理材料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篇七

1、计算:(1)(-30)-(+24)-(-20)+(-32)-(-32)(2)(-2.1)+(-3.2)-(-2.4)-(-4.3)

(3)(+)-(-)+(-)-(+)(4)-7.52+-1.48

2计算

(6)-2.7-[3-(-0.6+1.3)]

b类

3.计算(1)++++(2)++++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观察现实情境图,口述题意,列出算式。

教具准备:

课件,四个圆片

学具准备:

算式卡片,每名学生准备5个圆片或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

先请3个男同学上前,提问:老师请了几个小朋友上来?(3个)

再请1个女同学上前,提问:老师又请了几个小朋友上来?(1个)

把前面的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个?(一共有4个)

师:谁能把刚才的过程用一句话完整的描述一下呢?

(根据学生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规范学生语言:先上来3个男同学,又上来1个女同学,合起来一共是4个同学。(让学生反复说。)

师:你能把刚才描述的过程配上手势再描述一下吗?

揭示课题:在数学里面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有一种运算方法叫加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法。(板书:加法)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气球图(第一张幻灯片出示第一张图3个红气球与1个蓝气球分离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小丑手上的气球有什么变化,播放第二张图3个红气球与1个蓝气球合起来的图片。)

提问: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把小丑手上气球变化的过程说清楚?

(学生描述的过程中,师用手势配合着演示。)

2、摆一摆

师:用手里面的学具代替图上的气球摆一摆,边摆边说,你会吗?

请学生到黑板上用老师的学具展示交流摆的过程。(先找同学说,再让其他人摆,降低难度)

3、画一画

师:刚刚我们用小棒表示了气球,如果请你用画圆点来表示小棒,你会不会?刚刚摆学具和观察气球图的时候我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动作(合起来),想一想你画怎样的圆圈图,能让别人看出来你的两部分是合起来的呢?(根据学生的画法,利用刚刚学生在黑板上摆的教具揭示好的画法。)

4、学习加法含义

师:刚刚我们用手势动作可以表示合起来,用圆圈也可以表示合起来的意思,那么在数学里面有一个专门的符号表示合起来,谁知道是什么?(加号)举起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写加号,先写横再写竖,读作加号。

师:像刚才三个小朋友和一个小朋友合起来,三个气球和一个气球合起来,三根小棒和一根小棒合起来都可以用加法算式31=4来表示。师:大家会读算式吗?(如果会读,让学生试着读一读:3加1等于4。)

师:3表示什么意思?(3个学生,3个气球,3个气球)

师:1表示什么意思?(1个学生,1个气球,1个气球)

师:“”表示什么意思?(合并)

师:“=”表示什么意思?(一共)

5、结合点子图再说算式意义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刚刚认识了数学王国里的一道加法算式31=4,那么在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很多的加法算式,大家想认识他们吗?用你的姿势告诉老师。

1、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完成做一做

针对第3幅图,讲解箭头的表示的意思,根据箭头的方向可知左边是第一幅图,右边是第二幅图。

师:12表示什么意思?

可以表示:1名女同学和2名男同学在折纸,合起来是3名同学。也可以表示:同学们折了1只蓝纸鹤和2只黄纸鹤,合起来是3只纸鹤。

2、听故事,找算式

师:刚才大家都说的额非常好,表现的非常积极,接下来老师给大家讲几个小故事。

有一天,老师去广场上玩,发现广场上面有3只鸽子在吃食,过了一会又飞来了一只,现在广场上面有4只鸽子了,老师的故事里藏着一道算式,这道算式就在你们的卡片当中,请你把那张卡片拿出来,高高的举起来。非常好,大家拿的都是31=4,卡片轻轻的放下来。为什么你选择的是31=4?(可以换一道算式)

3、自由发言23=5可以表示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师: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把两部分合并起来的事吗?请你根据事情列出算式和你的同桌或爸爸妈妈说一说。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篇九

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理解、运用数学。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篇十

1、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感受社会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养学生数感,并提高学生的心算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灵活解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口算卡片,

1、口算1

20+6080+1020+50

2、连加连减口算

3+2+41+3+47+2+10

10-5-26-2-315-5-2

指明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今天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1、课件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

要求:(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

(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础练习。出示第四题基础练习

要求:(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比较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讨论,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

(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

师模仿售货员一个学生上来模仿买东西的人,先示范给其他学生看,后要求学生分组模拟。

要求:(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根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

(3)口头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馈,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

课件出示第7题,

要求:独立解答。

练习不是越多越好。要注意练习的针对性,讲究实效。对比较难掌握,容易出错的内容,要多练。例如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中进位和退位的口算比较难,要突出练习这方面的内容。对比较容易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就可以适当减少练的次数。注意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安排练习,减少盲目性,讲究练习效果。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篇十一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法宝,如何在课堂上真正用上这个工具,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问题。我认为要根据智障儿童自身的特点,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就要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在本节课《复习10以内的加法》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措施: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篇十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估算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知。

同学们,今天学新知识前咱们先回顾一下昨天学的旧知识。

1、竖式计算。

59+73=83+38=68+52=58+94=请大家做在练习本上,指名板演。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计算方法的?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不错,以前的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今天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进位加法,(板书:进位加法)不过,可要仔细观察,看谁能发现,今天所学的和昨天所学有什么不一样。

二、知识迁移,探究新知

1、学习估算。

昨天咱们计算了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总种数,今天这节课,咱们来计算一下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总种数。出示:

生1:把376估成400,284估成300,400+300得700,所以376+284约等于700。

生2:把376估成380,284估成300,380+300得680,所以376+284约等于680。

生3:把376估成400,284估成280,400+280得680,所以376+284约等于680。

生4:把376估成380,284估成280,380+280得660,所以376+284约等于660。

师:大家真棒!想出这么多估算方法。大家看,不管是用哪种方法估算,都是把两个加数看成一个什么样的数?生:与原数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

师:对!我们在估算时,必须要估成与原数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在这么多方法里,你最喜欢那一种?下面用你喜欢的方法再估一估。

2、学习笔算。

师:好,估计完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下面我们来亲自笔算一下和到底是多少?学生都动手尝试,指名板演。

师:大家看板演的同学计算对了吗?谁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生:先算个位,6加4得10,在个位上写0,向十位进1。

再算十位,7加8得15,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在十位上写6,向百位进1。

最后算百位,3加2得5,再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在百位上写6。

师:真棒,你说的又清晰,又准确。来大家一块说:计算加法时,个位满十怎么办?十位呢?那百位呢?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生:那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师:大家看,这就是咱们今天所学的进位加法,谁发现了和昨天所学有什么不一样?(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对,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完善课题)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五第1、2、5、6、7题。

四、小结(略)五、布置作业(略)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篇十三

青岛版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口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会与他人交流,听取他人的不同意见,感受思维的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具准备:

课件、小棒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生1:我参加赛跑

生2:我参加拍球

生3:我参加扔沙包

生4:我参加跳绳

生:……

师:我们统计一下每个项目有多少同学参加,请举手,老师把它记录下来:(填写课件)

赛跑:11人跳绳:8人拍球:4人扔沙包:7人

(根据现场报名情况,不能列出20以内的典型进位加法算式,所以教师设计了以下环节,适时调整了人数)

生欣然应允。人数调整为:

赛跑:9人跳绳:8人拍球:6人扔沙包:7人

二、动脑思考,提出问题

师:根据大家报名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同桌相互说说。

生1: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2:赛跑的和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3:拍球的再添上几个人就跟跳绳的一样多了?

生4:赛跑的原有9个人,跑着跑着有2个人摔倒了,还有多少人?

生:……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有些连老师都没有想到,真好。我们先来解决其中一个问题,好吗?“赛跑的和拍球的一共多少人?”

三、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师:谁会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

生:9+6

师:还有不同的列法吗?

生:6+9

师:怎样算出9+6=?呢?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可以在白纸上画一画,算一算,也可以摆小棒算算。算完后在小组里相互说说自己的算法。

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交流。

四、全班交流,共同研讨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算法?

生1:我是用小棒这样摆的.:先数出9根小棒、6根小棒。从6根小棒的里面拿出1根和9根合起来是10根,再加上剩下的5根就是15根。

师:老师给你当小助手,写下你的.算法:

还有别的算法吗?

生2∶我是用小棒1根1根数的

生3:我是2根2根数的

生4:我是画出来的:我是用计数器想的:先在个位拨上9个珠子,再拨6个珠子,因为满十进一,十位就拨上一个珠子,个位还有5个珠子,所以9+6=15。

生5:我想10+6=16,9+6少了1个,结果就等于15。

……

师:同学们真厉害,想出了这么多的算法!在这些方法里面,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一种,因为先凑成10好算。

生2:我喜欢用计数器算,因为我很熟悉这种算法。

生3:我喜欢第5种,先想10加几好算。

师:知道老师喜欢哪一种吗?我喜欢第1种。像这样把它们先凑成10再计算的方法,还有一个名称呢,叫凑十法。老师觉得用凑十法计算很简便。

师:会计算6+9吗?

独立计算后交流算法。

师:比较6+9与9+6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生答略。

五、课堂小结,点出课题

师:同学们来看,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计算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点出课题:这些加法算式的得数都比10大,需要进位。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进位加法。(板书课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篇十四

1、学习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归类并讲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1、教具:教学ppt课件。

2、学具:人手一份数字卡片、操作材料(课前打印)。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学习6的加法》ppt课件

重点:看图学习6的加法。

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春天到了,田里的庄稼请小青蛙帮忙捉害虫,小青蛙要听到密码它才来。小青蛙的`密码是这样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小青蛙叫了几声,然后叫出和小青蛙的叫声加起来是6的青蛙叫。

那么小青蛙就来了,你们愿意邀请它们吗?

那让我们快点对密码吧。(出示ppt,点一次按钮,叫一声。点几次就叫几声。)

“小朋友,请听好,我叫3声呱,你叫几声呱?”

“小青蛙,请听好,你叫3声呱,我叫3声呱。”

1、数数一共几只小青蛙。

2、请幼儿分别按小青蛙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征,列出加法算式,看谁列的快。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教师出示算式。

4、启发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算式和内容,教师出示算式。

5、“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6,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5道算式就是6的加法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将幼儿列出的算式汇总,启发幼儿观察,并找出互换规律。)

7、小青蛙一下子吃进了6条虫子,它跳一跳,发现6条虫有两种颜色,一种红一种绿,它请我们帮它记录下来,并列算式算算。当然还要列出朋友题。

8、幼儿操作材料。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篇十五

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的运算律。

教学难点

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一、教师适当引导,进入新知。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1、课件出示:这是同学们课外活动的情况。谁能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联系题意讲解,并板书:28+17=45(人),问:还可能怎样想:17+28=45(人)。

板书算式。

2、比较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3、得数相同的算式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成等式。

4、举例: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自己写一写。学生说,老师相机板书等式,并追问: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写的?核实是否相等。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发现规律。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可适当提示:用符号、文字、字母

学生思考,充分发表自己意见,教师给予肯定。

7、数学上,我们一般用a、b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a+b=b+a.老师小结:

引出:加法交换律(板书)

8、小练习:填数

三、教学加法结合律。

3、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得数为什么相同?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成等式。

4、出示书上题目,说一说,算一算。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发现规律。

6、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学生举例。

8、小练习:填数。

四、总结新知,组织练习。

1、刚才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它们都是运用在加法中的规律。师总结。

2、课后练习:

(1)下面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学生说一说,对第三道重点分析,引出加法运算律有作用。

(2)比较体会运算律的作用,知道凑整百。

(3)凑整百小练习。

幼儿园蒙氏加法板教案篇十六

1、在学生掌握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基础上,运用迁移类推法,掌握5、4、3、2加几的加法。

2、能熟练应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来计算5、4、3、2加几。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使学生熟练计算5、4、3、2加几的加法。

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

修改调整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口算题卡。

9+5……9+3……8+5……8+3……?9+4

9+2……8+4……7+5……6+6……?6+8

7+6……7+8……9+6……9+9……?8+8

让学生看题说得数,并选择其中一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快速算出来的。

教师:大家都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9、8、7、6加几的式题,真不错!今天我们就继续用这些方法来学习5、4、3、2加几。(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4。

教师出示例题1:5+7=□?5+8=□??4+8=□??3+9=□,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和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算法。

2、提问:怎样想才能很快说出得数?

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

3、教师组织学生比较,体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这种方法更快一些。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第1~3题。

(1)第1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第2题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题都是上下对应的,上面是大数加小数,下面是相应的小数加大数。

(3)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95页数学游戏。

教师组织学生以游戏形式展开。

3、完成教材第96页练习二十二第1~5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相关范文推荐
  • 10-15 2023年最好的告别读书心得 最好的告别心得体会(汇总14篇)
    教学反思能够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和自我调整,实现个人和专业发展的持续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读书心得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灵感。最好的告别读书
  • 10-15 学校消防知识宣传标语(优秀8篇)
    发言稿中的语言表达要力求简明扼要,不宜过于啰嗦或使用难懂的词汇和短语。在发言稿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避免使用太专业的术语和难以理解的概念,以确保广大听众能够
  • 10-15 最新长一点的伤感文案(大全8篇)
    生日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让我们感受到身边人的关怀和爱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国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借鉴。长一点的伤感文案篇一没有人和我
  • 10-15 最新大年初一微信祝福语动态图 大年初一春节微信祝福语条(模板8篇)
    典礼是连接传统和现代的一座桥梁,展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典礼的撰写还需根据不同场合的特点,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和文体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下面是一些成功举办典礼
  • 10-15 银行普通员工个人工作总结(实用8篇)
    总结是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总结,既可以肯定过去的成果,也可以避免重复同样的错误。希望通过阅读这些律师工作总结范文,可以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动力。银行普通员工个
  • 10-15 2023年幼儿老师工作总结(精选16篇)
    通过技术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并改进存在的不足,提高技术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社区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幼儿
  • 10-15 最新药房的实习工作总结(通用8篇)
    在年度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过去一年的得失,并为新的一年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接下来,我们一起阅读一些半年总结的例子,借鉴他人的经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药房的实
  • 10-15 工作总结范(实用8篇)
    通过教研,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是一些农村农业工作总结的典型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工作总结范篇
  • 10-15 考核登记思想工作总结(优秀8篇)
    社会实践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和竞争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会工作总结范文,
  • 10-15 最新中技学校德育工作年度总结报告(通用8篇)
    开题报告是对科研项目进行调研和分析的文档,它可以帮助我们确立研究的方向和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践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中技学校德育工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