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二胎政策调查报告大全(18篇)

二胎政策调查报告大全(18篇)

时间:2023-12-24 09:12:11 作者:碧墨

调查报告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和整理大量的信息,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用的结论和建议。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调查报告的写作方式,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二胎政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_

摘要。

生儿育女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基本条件之一,如今社会上存在很严重的养儿防老、重男轻女和多子多福的观念。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因素,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此,我结合我国的国情,以“二胎政策”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展开调查。通过进行调查和结果分析,深入反映普遍民众对开放“二胎政策”以减轻养老负担的看法。

abstract。

policy”hasdeeplyreflect.关键词:

keywords:

birthcontrol。

目录。

1.序言。

1.序言。

1.1调研背景:

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便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并将之定位为基本国策,其为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男女比例失衡以及顶部老龄化问题突出等众多国情的改变,使原有的计划生育政策继续实施的必要性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普通群众对于开放二胎政策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公布并要求实施新的生育政策,允许“单独”(夫妻双方有一方为独生子女)家庭生育二胎,这标志着中国人口和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高峰期,大学生作为即将到来的生育群体,成为了新的计划生育顺利推行的重要依靠力量。

1.2研究范围:

不同大学的部分在校大学生。

1.3调查内容:

针对政府有意出台的“二胎政策”的内容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面向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4研究方法和步骤:

采取网上问卷的形式,以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以及少量的查阅浏览网上资料和最新二胎新闻报道。

1.5调查目的:

在校大学生为即将到来的生育人群,成为新的生育政策推行的重要依靠力量,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新出台的生育政策的看法,预测以后的人口规模。

二胎政策,农村户口的话,头一胎是女的就可年满以生第二胎,但是前提条件是28周岁的夫“单独二胎”政策妇,否则两胎要相隔四年才可以生第二胎。如果头一胎是男的,无论是什么户口都好,只能生一胎。这是汉族的基本情况。少数民族的政策是这样的:少数民族人口是中国人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少数民族居住区一般人口密度较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很快,为了少数民族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素质的提高,近几年来,在少数民族中也实行计划生育。具体规定由民族自治地方和有关省、自治区根据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的生育政策。

3.1男女比例。

因为开展的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了接当代大学生对于开放二胎政策的看法,所以我调查的对象主要是面对在读的大学,参与这次调查的同学中男生占总人数的36.59%,女生其中的63.41%。说明大学生中女生相比男生更加关注这个政策的发展动态。

3.2来自城市和农村比例。

其中参加调查的同学中有来自农村的也有来自城镇的,在调查的地区占比了农村占了90.24%,而城市的占据了9.76%。可以看出参加调查的同学来自不同性别,不同的地方,问卷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

3.3独生子女比例。

在调查中,参与调查的大学生里本来就是独生子女的占了68.29%,原本不是独生子女的占了31.71%。本来是否是独生子女影响着大学生是否希望以后有二胎。比如,不是本来不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了,可能由于父母的工作原因本来在一起的时间少,另外现在的居住以商业小区为主,邻里之间的交流不多。因此,大多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相对比较孤独,也导致本来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倾向于非常支持二胎的政策。

3.4独生子女成长环境。

根据数据分析发现,对于目前独生子女的生长环境状况中有63.41%的大学生认为现在独生子女的生长环境很孤独,同时个性比较明显、过于自我、不懂协作。有39%的大学生认为这些独生子女都是爱和痛集于一身,孩子成长的风险比较大。而只有7%的大学生认为独生子女能够独享资源,对成长有利。此数据充分的证明了多数人认为独生子女的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这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及教育。因为孩子一个人容易造成性格孤僻、内向、不合群的现象发生。孩子的开始教育很重要不容忽视。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二胎政策有一定了解占有70.73%,因为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来源相对比较的广泛,所以对各方面的信息都有一定的了解;但也表明了他们对此政策的了解并不全面,或者说是一知半解的程度。同时也有26.83%的大学生对此政策了解很少,可能是不感兴趣或者是说认为自己还没到要了解二胎政策的年龄等原因而对这政策了解较少。而只有2.44%的大学生对二胎政策十分了解,能准确的说明该政策。对于不了解的人为0,说明该政策还是能引起大家关注的。那么什么是二胎政策呢?二胎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应的生育政策,指符合指定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其中包括了城市二胎政策、农村二胎政策、公务员二胎政策、单独二胎政策、双胎二胎政策、双胞胎二胎政策。

3.6二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新的生育政策对缓解人口老龄化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贡献将会最大。80.49%的学生的选择了缓解人口老龄化,53.66%的学生选择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另外39.02%的学生选择了生育回潮,而促进人口红利增长及其它原因的比例却各自仅占9.76%。对于这个数据的产生原因,现分析如下:数据显示,中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我国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大学生选择缓解老龄化就自然而然了。另一方面,由于顶部老龄化严重,男女年龄和性别比例失调,出生人口总体素质偏低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都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现实问题,因此对于新的生育政策大学生都寄希望于此可以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方面有重大的作用。在生育回潮方面,有39%的选择率,由此推断过半的大学生对此持保守态度,即使国家现在开放单独二胎政策,但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及经济国情,应该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不会选择继续生育二胎。

人口中的比例。夫妻其中一人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由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计划生育限制,现在不少家庭都面临着夫妻两人承担着同时赡养四个老人以及子女的双重压力,很多家庭承担着只有一个子女带来许多风险问题,老人因为只有一个子女得不到足够的关怀,空巢老人的数量再逐渐上升,高等教育家庭普遍“三高”,即学历高、素质高、收入高,他们优越的条件能为子女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学习环境,如果他们可以生育二胎,对提高新出生人口整体的素质将是很大的支持。

3.8“独生”对择偶的选择。

有56%左右的大学生不会把结婚对象是否为独生子女而作为择偶标准,17左右的人认为没这个必要,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独生子女;有接近5%的人会以此作为择偶标准的一项条件;22%的人则是出于一种静观其变的状态当中。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对于56%的人不会以此作为择偶条件,现代的大学生基本上有很强的自我意思,自主意识比较强,对于婚姻的态度也与以前的长辈们多有不同的。他们更加追求自己的感情自由不会由于某些条件的束缚而不入婚姻的殿堂,对此他们的态度就是可以不生二胎的,也不愿以此来作为寻找未来另一半的标准。那么,对于17%的人呢,他们是从自身作为一个独生子女的身份而出发的,觉得没必要的,因为自己本身是独生子女,那么就满足了“单独二胎”这一政策,就没必要了。5%的人呢?多半可能是因为家里面喜欢多一些人,希望孩子多一些,更希望能够与独生子女结婚。22%的人他们的态度对于“单独二胎”这一政策也许现在正在处于观望的态度中,那么他们就会看情况而定了。

3.9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评价。

这些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于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评价。有68%的人都认为一般,只有接近10%的人认为很好,20%的人认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不行的,2%的人认为与自己无关。

究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也就是对于“单独二胎”的看法。首先,评价一般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对于这一政策可能有很多实施困难.而且现在就业压力很大,多数大学生出于一种高度的压力之下,忙生活忙工作,对于“单独二胎”的实施没有过的兴趣所在,对于的的态度评价呢也就处于一种一般的态度之中。认为这一政策不好的人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一政策实施的可能性还有待评估,而且现在我国的人口仍然是一个饱和的状态之中,也许实施这一政策会带来其他意想不到的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新的生育政策的可行性态度并不是特别积极,只有不到30%的大学生持很高的评价,而大部分(60.98%)的大学生认为可行性一般,但也只有极少的大学生认为其可行性低。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如下:大部分学生选择一般的原因可能有好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中国虽然面临着诸如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但仍有13亿之多的人口,人口基数之大,开放二胎将可能带来每年近千万的新增人口,这对于各种环境和社会资源都是巨大的挑战。

子。

3.抚养子女的社会成本过高,各自高物价的压力下,为了让子女享受较好的生长条件,不少即使愿意生育二胎的夫妻最后选择只生育一个子女。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不愿意生育二胎,而是不敢生育,怕给不了孩子充足的物质条件。

当然,也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其可行度很高,综合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抚养独生子女的风险很高,一旦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失去唯一的子女将会面临巨大的问题,包括心理创伤以及养老安全。

2.现在的空巢老人也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不少老人由于没有子女在身边照顾关怀,得不到应有的天伦之乐和赡养。

3.开放单独二胎政策,有利于缓解老龄化问题和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

3.11废除计划生育政策与实行二胎政策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过半(63.41%)大学生选择赞成,仅14.63%的大学生不赞成,而保持中立态度的也有不小的比例,大概22%。对于这个问题分析如下:尽管开放单独二胎政策对中国带来的利弊问题大家看法不一,但是普通群众对生育二胎的呼声仍然较高,由第13题的统计数据可以知道,大概91%的大学生认为开放二胎的生育政策还是可行的,仅10%的大学生认为可行性低或者无法说清,因此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选择赞成也就可以理解。持无所谓态度的大学生比例仍然有21.95%,同样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有接近80%的大学生明确选择不会生育二胎,但是本着对国家政策的支持等因素,他们选择了中立的态度。

4.总结。

此次关于新二胎政策的调研,我特别选取了大学生这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作为调研对象,其特殊意义在于大学生作为即将到来的新一代数量庞大的生育群体,他们对新的生育政策的看法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另外作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群体,他们更容易了解国家政策的动向,以及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并结合国家发展趋势,对开放二胎政策给予适当的评价和看法,甚至可以进一步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等。综合我的调查统计及分析报告,现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普遍大学生对开放单独二胎政策都有一定的了解,对此项改革的态度也持较积极的态度,对于独生子女成长面临的各种隐性不幸福也有很多意见,可以看出他们对二胎政策还是有很高的期盼度。

2.大学生对单独二胎政策的评价总体不错,但是根据统计,他们大多数人并不会因为此项改革而增强生育二胎的意愿,这也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结果,所以我们推动在未来的日子里,人口均衡发展问题会有很大的改善,但新的二胎政策并不会导致人口的剧烈膨胀,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勇,中国人口老化的若干思考,《益阳师专学报》。

[2]梅岭,丁婷婷,二胎政策:历史知,正在雄辩,《南方周末》,第1361期32版。

两会期间,“二胎政策”做为热点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此,我们竭诚希望能够得到您对“二胎政策”的宝贵看法和意见,我们会对您的信息给予保密,请放心填写,对于您给予的合作,我们不胜感激。本调查问卷的答案没有正确、错误之分。您只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选项。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填写这份调查问卷。

1.请问您的性别是()a.男b.女2.请问您的年龄是()a.20岁以下b.20-30岁c.30-40岁d.40岁以上3.请问您接受教育的水平是()。

a.小学及以下b.初中c.高中d.专科/本科及以上4.请问您的个人月总收入是()。

a.没有收入b.2000元或以下c.2001—4000元d.4001元或以上5.请问您有多少同胞兄弟姐妹?()。

a.独生b.一个c.两个d.三个及以上6.请问您对“二胎政策”了解多少?()。

a.深入了解b.比较了解c.略有了解d.完全不知情7.请问您对现行政策中只许生育一个子女(特殊除外)持什么态度?()a.比较赞同b.中立c.比较反对8.如果不考虑国家政策因素,将来您希望生几个孩子?()。

a.一个也不要b.一个c.两个d.两个以上9.请问您身边超生的情况多不多?()。

c.有利于兄弟姐妹间培养分享与责任意识d.有利于孩子乐观开朗性格的培养。

12.如果实行单独二胎(夫妻均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二胎),请问您会把“独生”作为选择异性的标准之一吗?()。

15.请问您认为“二胎政策”更适合对哪些家庭开放?()[多选题]a.出生率较低地区家庭b.老龄化程度严重的地区家庭c.发达地区家庭d.夫妻其中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e.高等教育水平家庭f.平等对待每个家庭16.请问您觉得“二胎政策”的出台时机成熟了吗?()。

a.成熟了,越快越好b.可先试点放行c.完全不可取d.很难说,以后再看17.权衡利弊,您认为是否应该开放二胎政策?()。

a.利大于弊,支持b.弊大于利,反对c.利弊相衡,保持中立d.不关心,随便。

二胎政策社会调查报告

随着国家放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行,已经有几个省份具体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其余省份也都在准备中,并将适时实行单独二胎政策,河北省也将于近期放开单独二胎。计划生育是我国长期基本国策,本次单独二胎政策也是根据我国人口结构的现状以及人们的需求来制定实施的。放开单独二胎的政策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呢,这些影响需要政府实施哪些措施来应对呢。人口数量的变化带来的影响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我的这次调查得出的个人结论,为政府机构提供个人见解,为解决放开单独二胎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提供一些依据。

二、调查时间:

2017年3月20日至4月10日

三、调查地点:

宁晋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凤凰路256号)。

四、调查范围:

来宁晋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办理各种业务的每个人。

五、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六、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

示这是遵照老一辈家长的希望,另外有55%被调查者认为想生二胎的理由是子承家业,传宗接代;对于你为什么不想生二胎的看法,82%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下生活成本高,多一个孩子家里开销增加太多,33%的被调查者则担心给孩子的爱不均衡,难免会出现偏心,另有12%的被调查者表示更喜欢三口之家的生活,62%的被调查者会选择独生子女作为自己配偶,75%的被调查者担心孩子以后的受教育问题,80%的被调查者担心孩子多了以后的医疗问题。

希望政府通过以上调查结果采取措施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未来人口增加所造成的的医疗压力;第二,未来人口增加造成的基础教育压力问题;第三,做好单独二胎政策宣传解释工作。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准生二胎政策山东枣庄地区民-意调查

调查人:xxxx

学号:xxxxx

专业:xxxxxxxx

班级:xxxxxx

一、 调查背景

2011年初,国家计生部门正在研究允许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简称“单独二胎”)问题,计生部门正在进行适度放宽独生子女准生“门槛”的调研。同时,我国各地对此也有相关的二胎政策。

2017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将正式实施。

人口学家指出,一胎化政策已经导致一个人口迅速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他可能会阻碍中国经济未来的竞争力。同时由于计划生育引起的强制堕胎和不平衡男女比例,也给中国社会增加潜在危险。

因此,面对现在已经出现而未来会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社会问题,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二胎政策的各种争论也是此起彼伏。

本调查报告基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山东枣庄地区的某个居民小区的部分居民进行走访调查,获取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研究该地区人群对国家批准实施的准生二胎政策的态度和看法。

二、 准备工作 1. 政策研读

本文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是对于人们生两个孩子的看法,因此更准确地来说,是调查人们对单独二孩政策的看法,但是由于大部分人对单独二孩政策和单独二胎政策并没有区分,所以本文不做详细说明,文中出现的所有“二胎”均等同于“二孩”。

首先需要区分,单独二孩政策不等于单独二胎政策,如果单独家庭第一胎生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的话,那么该家庭就不能再享受单独二孩政策,更不能再生第二胎。如果单独家庭第一胎只有一个孩子,则可以享受单独二孩政策。单独二孩,顾名思义就是指有两个孩子,计划生育针对的是孩子的数量,而不是胎次的数量,如果是两胎的话,则有可能出现三个孩子或者更多孩子的情况,这样便不符合单独二孩的政策。

单独二孩政策的符合条件:

单独二孩政策适用于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一般地讲,独生子女是指本人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

《二胎政策社会调查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胎政策调查报告

在10月份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最引人注目的决议当是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被坊间简称为“全面放开二胎”,即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7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一、启动实施单独二胎的原因: 1、低生育水平稳中趋降。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为1.5~1.6,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口总量虽然保持持续增长,但惯性趋弱。如果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总和生育率将继续下降,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将快速减少,影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2、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人口抚养负担正逐步加强。此外,未富先老迹象显现,经济发展压力增强。2017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万人,占全国比重10.1%。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来看,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相应地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本世纪初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物质财富积累则相对不足。

二、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意义:

1、从长远来看,促进中国人口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老龄化问题的解决。目前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凸显,劳动总量不断减少,还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达到4.4亿左右的峰值,约占总人口的1/3。单独放开二胎将使得年轻人口得以迅速增加,使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状况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有利于缓解中长期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压力。

同时,实施单独二胎政策能够增加未来劳动力人口,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

从近期而言,单独二胎政策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该政策的实施,最为受益的当属与母婴有关的消费产业,而这涉及医疗检测设备、免疫疫苗、婴儿配方奶粉、奶瓶、婴儿纸尿裤、婴儿护理产品、妇婴服饰、早教幼教、玩具、游戏、动漫、教具教材、游乐场等一系列围绕母婴消费的产业链。这些行业反过来会需求大量的人才,对改善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有巨大的作用。

3、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实行二胎政策存在的阻力

1、目前,全国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单独-夫妇有约1100万对,截至5月31日,全国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27.16万对,获准的有24.13万对。并不是开放生育,就人人都愿意生的。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生育第二个孩子成本很大。我们以一线城市来看,从孩子出生前孕妇的产检分娩等各项费用到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加起来最低为38万,而最高费用可达143万。更何况,现如今国人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变化,不再盲目生育而是追求优生优育.

2、女性会在职场的发展受到限制,妊娠期和照顾孩子的负担决定了女性职员不管是上升阶梯还是上升资本都会大大不利。对于女性来说,在事业与生育孩子间如何平衡将会是很难的问题。

我们小组认为

给父亲也放产假,不但可以让父亲更多地参与到育儿和照顾家庭中来,而且生育导致的职场竞争力损失由两性分担,增进了两性平等。

一、调查目的

随着国家放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行,已经有几个省份具体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其余省份也都在准备中,并将适时实行单独二胎政策,河北省也将于近期放开单独二胎。计划生育是我国长期基本国策,本次单独二胎政策也是根据我国人口结构的现状以及人们的需求来制定实施的。放开单独二胎的政策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呢,这些影响需要政府实施哪些措施来应对呢。人口数量的变化带来的影响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我的这次调查得出的个人结论,为政府机构提供个人见解,为解决放开单独二胎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提供一些依据。

二、调查时间:

2017年3月20日至4月10日

三、调查地点:

宁晋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凤凰路256号)。

四、调查范围:

来宁晋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办理各种业务的每个人。

五、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六、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

示这是遵照老一辈家长的希望,另外有55%被调查者认为想生二胎的理由是子承家业,传宗接代;对于你为什么不想生二胎的看法,82%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下生活成本高,多一个孩子家里开销增加太多,33%的被调查者则担心给孩子的爱不均衡,难免会出现偏心,另有12%的被调查者表示更喜欢三口之家的生活,62%的被调查者会选择独生子女作为自己配偶,75%的被调查者担心孩子以后的受教育问题,80%的被调查者担心孩子多了以后的医疗问题。

希望政府通过以上调查结果采取措施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未来人口增加所造成的的医疗压力;第二,未来人口增加造成的基础教育压力问题;第三,做好单独二胎政策宣传解释工作。

全面二胎政策调查报告

呼声背后是中国已然变化的人口形势。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经各路人口学者分析计算,已经勾勒出一幅令人担忧的人口图景:中国60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3.26%,并且还在迅速增加;而0~14岁的少儿占总人口比例迅速下降,五年下降6.29个百分点,达到16.6%的新低。

根据联合国制定的标准,一个社会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即为老龄化社会;根据人口学统计标准,0~14岁人口占比15%至18%为“严重少子化”,15%以内为“超少子化”。中国人口已经出现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结构特征。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将面临严峻的养老困局。

尽管如此,生育政策调整的步伐却相当缓慢。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不光是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基本国策一直没有变化,即使是生育政策的微调也是幅度小,步伐缓。

以双独生二胎政策(即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为例,大部分省份在上个世纪末实施,河南省迟至2011年年底才实施,比其他省份晚实施十年左右。晚实施的原因自然是担心人口增长过快,而根据河南省社科院的专题调研,实行双独生二胎政策后,总人口超过一亿人的河南省人口最高仅能增加1.8万人。

另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生育间隔问题,山东省是全国最后一个取消生育间隔的。从1988年出台《山东省计划生育条例》要求二孩生育女方需年满30周岁,到今年6月份修正该条例取消生育间隔,这一政策持续了25年。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

单独生二胎政策,虽然传言很多,但一直没有实施。广东省曾于两年前申请放开单独生二胎政策,至今未见获批。就全国范围而言,往往是一波放开二胎的呼声或是传言刚起,立刻就有不同级别的部门人士辟谣并重申,中国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

就单独生二胎政策放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表示:“动比不动好”。

此前顾宝昌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口政策调整的步伐大大滞后于实际需要。现在的形势是越拖越被动,越拖问题越难以解决。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放开单独生二胎政策是中国人口发展的一件大事,虽然可能因为这个政策实际增加的人口数量有限,但是要看到,这个政策的变化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在人口发展处在十字路口的时候作出了政策调整。

人口学者梁中堂则对单独生二胎政策持怀疑态度。“单独生二胎只是生育政策的微调,事实上中国的生育问题关键是取消生育限制,让老百姓自己选择的问题。我担心有了这个微调之后,又可以以此为理由,很多年不再调整生育政策。”

老龄化之困vs生育率反弹之忧。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

“从中国生育政策调整的历史来看,此次单独生二胎政策放开算是一次进步。但是从现实需要来看,仅仅放开单独生二胎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中国人口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口学者表示。

根据《大国空巢》作者、人口学者易富贤估算,“单独生二胎”从理论上最多让这批受益人群多生不到200万孩子。如果考虑到“八零后”相对较低的生育意愿,真正能够增加的人口还会更少。

上述人口学者评价说,从双独二胎到单独二胎再到全面放开二胎,这条生育政策调整的路线图多年前就已经有专家提出,决策层也有所考虑,但直到今日,单独二胎还没有实质性进展,政策调整过于保守了。

生育政策调整步伐缓慢,老龄化速度却持续攀升。根据统计,到2035年,中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赡养比将达到2:1,即两个劳动年龄人口赡养一个老年人。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进行的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之所以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就在于普遍存在的对未来养老之忧。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几十年不变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担心生育政策放开引起生育率的反弹。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目前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仅在1.2左右,大大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根据历年来在江苏、湖北、北京等地进行的生育意愿调查,由于生育成本等原因,人们的生育意愿并不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江苏进行的调研表明,符合生育二胎条件的人群真正生育了二胎的仅占三成左右。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

易富贤表示,从国际经验看,新加坡、韩国、伊朗等国家都实行过提倡二胎的政策,结果证明是失败的,目前新加坡、韩国的生育率徘徊在0.9~1.2的超低水平上,伊朗2011年的生育率也仅有1.64。从国内经验看,山西翼城、甘肃酒泉、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地的农村地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试点“二胎方案”,到现在生育率全部低于1.6。

“现在形势严峻,如果在政策调整上再像过去那样缓慢,我担心已经没有很多机会了,整个国家和民族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上述人口学者昨日表示。

对于如今生育政策调整的提速,党俊武表示,从国际上和历史上来看,人口过多或者人口过老都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以适时调整人口政策是必要的,但人口政策事关大局,应该是逐步完善,积极稳妥地推进。(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安徽人事考试网http:///。

全面二胎政策调查报告

目录:

摘要„„„„„„„„„„„„„„„„„„„„„„„„2。

一、问题的提出„„„„„„„„„„„„„„„„„„„2。

二、社会各界的观点与看法„„„„„„„„„„„„„„3。

三、单独二胎政策实施的背景与可行性„„„„„„„„„5。

四、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9。

五、讨论和总结„„„„„„„„„„„„„„„„„„11。

参考文献„„„„„„„„„„„„„„„„„„„„„12。

1摘要: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回应“单独二胎”政策称,实施“单独二胎”新政,符合人口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也符合民众的切身利益,广东将坚决贯彻落实。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将尽快依照法定程序,研究出台相关措施,并依法组织实施,使广东省符合条件的居民尽快享受到这一新政策。但是,在新政出台之前,广东人民还应该遵守现行《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关于生育二胎的规定,否则,按再生育处理,征缴社会抚养费。

关键词:单独二胎,计划生育,再生育。

一.问题的提出。

于是关于“单独二胎”的政策的呼声出现了。“单独二胎”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即可生二胎。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高峰,计划生育今年成为热点话题,多位委员和党派提案都涉及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的修改完善。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高峰,计划生育今年成为热点话题,政协委员李冬玉提议可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即在全国已普遍实行“双独二胎”的基础上,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情况,在部分城市先试行“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政策。此提案一出,引起轩然大波,专家、网民、普通群众皆议论纷纷。

2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此次“放开二胎政策”呼声高,是建立在今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的一份公开建议上。按照当时的说法,“目前人口红利加速消失,老龄化加速以及未来可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将成为新的重大挑战,建议尽快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可考虑全面放开二胎,否则,越晚越被动。”实事求是讲,正因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二三十年来“少生了一代人”,我国的经济发展才没有被资源消耗拖后腿,而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作为人口大省的广东省,也是因为计划生育的政府政策,在限制人口的过度增长中迅速发展起经济。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严格限制二胎的计生政策,是在特定历史和社会发展时期做出的。在新的形势下,需要进行更科学严谨的研究,及时做出合理调整。有经济学家指出,“一孩制”的计划生育加速了老龄化进程,而严重的老龄化将消灭“人口红利”,加重养老负担,导致经济衰退。有社会学家指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可能是新生儿性别比失衡的重要诱因。各种证据表明中国应当对未来人口发展形势进行科学全面的研究,顺应民意和当代“马寅初”们的意见,考虑对生育政策适时作出合理的调整。单就我个人的看法,“单独二胎”政策是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社会各界的观点和看法。

3要生多少孩子?连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上也有嘉宾想生“一个足球队”呢;“倡导节制”当然很好,可是有多少人会响应倡导、会节制?之前不是吃过“父母熊熊一对,孩子熊熊一窝”的亏吗?为什么要走回头路?“素质优先”是一种幻想,十个指头有长短,一窝鸡也有几个不叫的,生的孩子多了,能保证每个孩子的素质吗?此其一。其二,“素质优先”怎么体现和衡量,是否制造另一种不公平?“全面发展”更是让人难以理解,全面放开二胎莫非就全面发展了?专家研究认为,分区域分步放开二胎,可以避免同时全部放开二孩带来的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也可避免放开“单独”(即夫妻双方一方是独生子的可生二胎)带来的花费时间较长、贻误时机等问题。看来专家想得非常周到,把“单独”贻误时机的问题也想到了。但是,假如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一者,可能很难避免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二者,可能会出现一个人口生育高峰,为社会带来诸多隐患。

通过对大众人群关于单独二胎的调查访问,半数以上受访者愿生两孩40岁人群想"抢生",调查显示,在符合"单独两孩"条件者中,愿意生第二孩的超过一半,达50.73%。其中,50.41%的人表示新政一实施就生,49.59%的人表示过几年再生。此外,不愿生两孩的占1/3,为33.46%,表示"看看再说"的占15.81%。由此可见,单独二胎的政策对于生育适龄人群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而且大多数是偏向于生一个以上孩子的。

4泉、广东南海、辽宁长海、山东长岛、黑龙江黑河等全国十多个县市和地区都进行过二胎政策的试点。但由于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人口增长失控等问题,最后部分地区被撤销甚至不了了之,坚持到现在的也只是有限的几个地区。所以他们认为,如果贸然的实施二胎的放开,可能将会造成人口的突然激增,导致社会的失衡和混乱。

三.单独二胎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可行性。

5试点申请后却未获批复。可见,虽然官方曾经提出试点“单独二胎”,但在实际操作上很谨慎。

这次媒体披露“单独二胎”政策有望于2013年年底或2014年年初试行,国家卫计委没有明确否认,又称“正在组织调查研究”,尽管不能确定年底试行“单独二胎”政策,但已传递出积极信号,即已经从过去的“不可能”变成“有可能”。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确有必要调整了。无论是众多数据反映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人口红利加速消失,还是30多年来我国已经积累了上亿个独生子女家庭,或是我国“失独家庭”多达百万,都说明生育政策已经到了调整的时候。

6育政策不会立竿见影,必须未雨绸缪,需要从未来经济、养老、国防等角度和高度来研究制订中长期的生育政策。另外,研究生育政策必须要综合考虑公共服务水平,或者说,公共服务政策要与生育政策配套,甚至要走在生育政策调整之前,因为人口变化会对公共服务带来新的要求和考验。

其次,我国长期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潜在的危机使得我国人口控制政策的风险和代价正在显现和增长:30年来我国已积累了上亿个独生子女家庭,这些家庭面临独生子女的成人风险、成才风险、婚姻风险和养老风险,还有独生子女家庭的儿女养老风险、结构缺损风险,同时也有社会的发展风险、国防风险和责任风险等。二胎放开政策能最大限度降低个体家庭的人口风险。而且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就进入稳定低生育期,综合生育率和生育意愿子女数在最近十余年内都相对较低,具备适度放开二胎的现实基础。

8外一种关系。兄弟姐妹之间所相互影响的,是独生子女很难体会到的,他们对于宽容、理解、分享也缺乏深入的理解。这些内容恰恰是书本无法讲述,无法传受和无法体验的。非独子家庭或多胞胎家庭的孩子们则很容易掌握这些人类的基本关系准则。考虑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时候适度放开二胎政策了。

更为重要的是,放开二胎政策,体现出国家对人权的尊重,对社会公平的追求。生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一项人权,强制限制生育,以侵犯个人人权为代价,长期以来颇受诟病,特别是一些不理解中国国情的西方国家,总以此指责我们。另外,长期以来计划生育现实中,不许生二胎往往会在一部分人身上流于形式,比如富人、明星等,最近的张艺谋的超生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说明社会上存在着生了交罚款,交了罚款我还生的现实,加剧了人们的不公平感。放开二胎政策可以缓解社会矛盾,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能有力打击西方国家的指责言辞,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总之,以“一胎化”为核心的计划生育政策已完成其历史使命,男女比例失调、人口基数下降、廉价劳动力枯竭等才是当前中国所面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无法继续依赖计划生育政策来解决的。

四.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上一次修订计生条例,确定了双独二胎的政策,是走在全国前列的,这一次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通过抓紧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尽快依法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于蓝昨日表示,将尽快把这项工作列入明年的重点工作中。

9广州市人口计生局回应,截至2011年9月,户籍双独家庭24420个,已生育两个子女的双独家庭313个,占双独家庭的1.28%;户籍单独家庭62065个,已生育一孩家庭39273个,已生育两孩及以上的家庭数3322个。广州正常情况下每年出生的新生儿达7万~8万名,因此6.2万家庭这一数据并不大。数据显示,双独家庭可生育两名子女,但现实只有1.28%真的生育两孩。市人口计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广州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孩子照料人力物力耗费高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广州户籍人口两孩生育意愿低。因此,单独二胎的政策对于像广州这样的广东省内的大城市来说,其影响并不是特别的大,对其社会的发展带来的不利后果也随之减低。但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主要还是二三线的城市为主,还有大量的农村区域的存在,相比之下,二胎政策对这些地区的社会的发展就会有较大的影响了。一般这些地区和城市,经济形态一般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较大,并且在这些农村地区,人们普遍有多子多福的观念,这就导致了二胎政策在这些地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旦单独二胎的政策大幅度的放开,这些地区就会成为人口激增的源头,而对于本来就不是很发达的地区经济来说,对于收入不是很好的家庭来说,就会造成人口在经济上的压力,造成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甚至是混乱和倒退。

10政策的顺利实施。

五.讨论和总结。

2013年3月7日,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我国应积极稳妥地调整生育政策,根据各地情况分类指导,而不是简单地“放开二胎”,更不能搞一刀切。放开所可能带来的影响,在已试点的地方得到了检验,并不会产生想象中诸如人口暴增等问题。

从广东省试行单独二胎政策的情况来看,政府对于二胎政策并非是简单的放开,而是渐进式的进行,由试点慢慢铺开,对于当前的中国实际情况而言,生育政策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而单独二胎作为生育政策改革的重点,有其必然性,但也有风险性,而国家政府采取试点的方式,也是出于风险和后果考虑的,放开二胎后,对于中国的社会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引发人口的激增,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进而影响到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是未知的,都是需要慢慢的实践和改进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政府确立了要全面改革的目标,而生育制度的改革也将成为其中的重要部分,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就是改革的开始。

11况,也要相应的作出政策的调整和变动,这样才能使政策的实施适应与当地的实际。其实,纵观社会每一次大的改革,在带来好的方面的同时,也必然需要作出牺牲和取舍,没有完美的改革,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弥补,来使政策带来尽可能的大的益处。对多年的生育政策制度的调整,是当前中国发展中必须触碰的部分,而“单独二胎”就为生育政策的改革提供了方向,或许它不是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和社会发展最好的方法,但却是目前可行且有效的措施。所以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二胎政策有其实施的可行性,也是值得支持的。参考文献:

刘忠良,2013,《大国危途:民族兴衰与人口政策再思考》,经济科学出版社。

田雪原,2009,《中国人口政策6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全面二胎政策调查报告

案由:全面二孩实施后的农村教育资源建设亟待加强提案人:提案内容: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二孩政策的实施,必将导致出生婴儿潮的到来,孩子的到来,摆在眼前的第一问题便是教育问题,特别是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更为凸显。而教育乃立国之本,民族兴旺之标志,因此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尤为重要。但目前我市乡镇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滞后,已严重影响适龄儿童的就学,加之前期由于种种原因的撤并学校,使得部分农村孩子无法就近入学,不同的程度的出现辍学及无法就学等问题。以永定县为例,永定县目前常住人口37.61万人,学龄儿童6.5万人,小学镇区27所,乡村57所,中学城区2所,镇区14所,乡村13,高中城区1所,镇区6所,乡村1所,撤并学校8所。由于教育资源的分布、分配不合理导致城区教育资源负荷过重、班额过大,而农村生源不断减少、效益低下,影响了办学水平和。

教学。

质量。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教育基础建设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1、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现实的困窘是,农村孩子跑到县城上学,一些乡村中学生源困难,所以不得不采取撤并学校,恶性循环。二胎政策全面实施后,这一问题势必更为突出。

2、地方经费不足,地方政府虽大力支持,并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但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3、师资队伍结构、质量不合理。乡镇师资与城区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4、教育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包括农村小学教育设备、教舍、教学设备及体育设施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1、合理优化教育资源,推进城镇学校建设,推进教育资源建设稳步发展。政府引导教育资源整合,加大对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适时向农村小学建设微斜,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区教育的差距水平。

2、强化政府办学责任。保障乡村孩子就近上学,保障乡村里的每一个适龄孩子有学可上,这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合理布局学校位置,强化农村小学建设和管理,确立合格学校标准,落实目标管理,推进教育质量提高,脚踏实地的做强教育质量,做好教育形象。

3、提升教育质量,优化师资队伍。加大引进教师队伍,为农村教师队伍提供新的血液,调整教师结构,合理调派教师,为农村小学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调动教师积极性;加强教师的德育建设,让教师能真真正正的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摒弃旧的教育模式,开设完整的素质教育课程。

4、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农村小学教舍简陋,设施不全,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均衡农村教育资金分配,鼓励社会各界关注、支持、捐助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校环境。政府应该学校开支透明化,让每一分钱都花再“刀刃上”,发挥其最大作用。

二胎政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实践人员:xxx及若干青年干部。

一、2016二胎政策何时全面放开最新消息。

在十二五规划的期间,我们国家的人口总数继续上升。在2014年年末的时候总人口并没有达到13.68亿人,受当前国内人口老龄化和我们国内的生育率的影响,我国家的当前的劳动率在不断的下降,而老年人的总人口数量也在不断的上升。在2014年的时候在我们国家十五周岁到五十九周岁的劳动力在9.3亿。而在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了15.5%总2.12亿人。

全面实施二胎政策,可以优化我们国家当前的人口结构,持续供给国家的劳动力的输出和降缓当前人口老龄化带给我们的困难,更加的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增进家庭的幸福感。

2016二胎政策何时全面放开最新消息和关于2016准生二胎政策,当前各个省市正在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进行当地的修改,然后统一进行实施和落实,最快的速度将在明年的时候实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2014年3月26日闭幕的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全票通过决定,对《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八条进行修改,将“夫妻双方均系独生子女的,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安排生育”修改为“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独生子女的,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安排生育”。新颁布的条例在3月26日公布之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甘肃省成为西部第一个全面施行“单独两孩政策”的省份。

一、夫妻双方或者一方系甘肃省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安排生育:

(1)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独生子女的;

(3)夫妻一方患不孕不育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妊娠的;

(4)夫妻一方系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或者同等级因公伤残人员的。

二、可以被认定为“独生子女”的公民。

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之一的,就可以被认定为“独生子女”:

(1)本人为父母生养的唯一子女。即:无同父同母、无同母异父、无同父异母、无收养的兄弟姐妹。

(2)本人为父母依法收养的唯一子女。即:被养父母依法收养,且为养父母的唯一子女。

(3)父母依法生育(依法收养)过两个及以上子女,其他子女均已死亡并未生育,本人为父母现存的唯一子女。即:本人为父母现存的唯一子女,且其他已死亡的兄弟姐妹未生育后代。

在10月份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最引人注目的决议当是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被坊间简称为“全面放开二胎”,即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一、启动实施单独二胎的原因:

1、低生育水平稳中趋降。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为1.5~1.6,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口总量虽然保持持续增长,但惯性趋弱。如果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总和生育率将继续下降,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将快速减少,影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2、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人口抚养负担正逐步加强。此外,未富先老迹象显现,经济发展压力增强。201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万人,占全国比重10.1%。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来看,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相应地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本世纪初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物质财富积累则相对不足。

1、从长远来看,促进中国人口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老龄化问题的解决。目前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凸显,劳动总量不断减少,还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达到4.4亿左右的峰值,约占总人口的1/3。单独放开二胎将使得年轻人口得以迅速增加,使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状况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有利于缓解中长期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压力。

同时,实施单独二胎政策能够增加未来劳动力人口,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从近期而言,单独二胎政策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该政策的实施,最为受益的当属与母婴有关的消费产业,而这涉及医疗检测设备、免疫疫苗、婴儿配方奶粉、奶瓶、婴儿纸尿裤、婴儿护理产品、妇婴服饰、早教幼教、玩具、游戏、动漫、教具教材、游乐场等一系列围绕母婴消费的产业链。这些行业反过来会需求大量的人才,对改善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有巨大的作用。

3、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实行二胎政策存在的阻力。

1、目前,全国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单独夫妇有约1100万对,截至5月31日,全国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27.16万对,获准的有24.13万对。并不是开放生育,就人人都愿意生的。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生育第二个孩子成本很大。我们以一线城市来看,从孩子出生前孕妇的产检分娩等各项费用到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加起来最低为38万,而最高费用可达143万。更何况,现如今国人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变化,不再盲目生育而是追求优生优育.2、女性会在职场的发展受到限制,妊娠期和照顾孩子的负担决定了女性职员不管是上升阶梯还是上升资本都会大大不利。对于女性来说,在事业与生育孩子间如何平衡将会是很难的问题。

我们小组认为:

给父亲也放产假,不但可以让父亲更多地参与到育儿和照顾家庭中来,而且生育导致的职场竞争力损失由两性分担,增进了两性平等。

全面二胎政策调查报告

养老难、娶妻难、招工难,即将爆发的大规模人口问题,已经被最高决策层所注意。

10月29日闭幕的五中全会公报确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对于昨天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宣布,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了国内多名人口学、社会学、社会改革发展及经济专家,详解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背后的意义。

单独两孩实践遇冷。

全面二孩不会出现爆发性增长。

中国人口学会副秘书长陆杰华认为,这应该是意料之内的一项政策,“也标志着独生子女政策退出了历史舞台。把生育决策权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到夫妻之间。”

至于为何选择这个时间节点的问题,陆杰华分析说,生育政策调整,是基于我们国家的实际国情,毕竟我国人口比较多,之所以到现在放开,也是需要一步步来。从单独二孩政策到现在全面放开,我们也是经历了两年多时间。

单独二孩政策从2013年落地至今至少,从申请数据来看,并不是那么美好。

对于单独二孩的实际情况与预期之间问题,陆杰华说,之前他们也在浙江进行过调研,发现实际情况明显低于预期目标。并且申请单独二孩的人比较少,“单独二孩达不到一定要求,这就需要进行全面放开的这一步。”

事实上,中国“单独二孩”政策实行近一年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数据就称,当局原本预计新政策推行后,每年将增加超过200万个新生儿,但截至今年8月,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当中,只有70万对提出申请,而目前获批的仅62万对,远远低于官方预期。

“我觉得这和单独二孩的人群不一样,毕竟是全部放开,我估计数量大概在一亿人左右的家庭。”在谈到全面放开会不会导致人口爆炸性增长时,陆杰华的态度是,政策实施后,2017年和2018年的生育规模可能会有明显增长,至于增长的有多高,还需要看未来的数据。“肯定比不放开要高一些,有堆积也是正常的,没堆积才是有问题。现在百姓在生育上也更加理性,毕竟受到的主客观影响也比较多。”

中国劳动力人口3年连降。

新政应对人口红利的消失。

另一方面,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当下中国的人口结构已出现严重扭曲。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新常态。

众所周知,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高,新增劳动力人口逐年降低,由此带来目前的养老难、招工难问题已日益严峻。

本报智库专家、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说,国家统计局今年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16-59周岁的劳动适龄人口去年减少了371万,降幅超过2013年的244万。该年龄段人口首次出现下降是在2012年,当年15-59周岁年龄段人口减少了345万。

我国已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最直接的当然是劳动力供给的问题,劳动力成本上升,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压力骤增。这也造成很多“中国制造”产品的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卓勇良说,正如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末经历过的一样,伴随劳动力人口下降而来的同样是经济增长的减速。劳动人口减少虽说可以防止失业率上升,但同时也将推高劳动力成本,进而削弱制造业和出口竞争力。

陆杰华说,这也有利于对未来提供更多的养老资源,毕竟我们国家主要还是家庭养老,这样也是为解决未来养老问题的一个方式,提供有利的人口环境。

面对“失独”之殇。

有助家庭结构合理化。

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在这个节点全面放开二胎,从宏观角度来说,对于促进整个中国人口结构的合理化有重大积极意义;从微观角度来说,也有助于每个家庭人口结构的合理化,尤其是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独家庭之痛。

近些年,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不合理的负面效应集中凸显,养老、子女教育甚至于独生子女本人的个性发展都已成为问题。从社会保障角度来讲,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风险性就在于唯一性。现在愈加引发社会关注的失独家庭就是该风险下的牺牲品。据相关统计,目前全国失独家庭已超百万,失独父母,老无所依,这种痛本是可以通过调整生育政策避免的。因此,全面放开二胎,对于优化家庭结构有正面、有效的作用。

二孩生下来。

对经济有拉动作用。

钱报智库专家、浙江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昨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经济层面来看,这个时候全面放开两孩,也确实是时候了。

按照目前中国的人口出生率来看,在未来达到一个峰值之后,会进入一个加速递减的过程。这对于整个经济消费是不利的。即使在现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已经变成了人口净流出城市,当地的房地产等行业都不景气。如果再这样下去,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徐剑锋表示,全面放开两孩之后,对于经济肯定会有一个拉动作用,短期来看,一波新生儿的出生肯定会促进婴幼儿市场的发展,而从长远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对于拉动内需的作用是巨大的。

他注意到一个数据,放开“全面二孩”后,未来每年平均新增的小孩规模预计将在250万左右。每年将带来新增的消费将超过700亿,此外,随着新生人口的增加,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需求势必将会增加。新一波的人口红利将会到来。

货币政策调查报告

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是透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一国政府拥有多种政策工具可用来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其中主要包括:

(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透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

透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到达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用心的货币政策是透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潜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适宜。

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透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适宜。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向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务必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持续币值稳定。

根据央行定义,货币政策工具库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或贴现以及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从学术角度,它大体能够分为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价格工具集中体此刻利率或汇率水平的调整上。数量工具则更加丰富,如公开市场业务的央行票据、准备金率调整等,它聚焦于货币供应量的调整。

货币政策调查报告

法国农业信贷(creditagricolesa)周五(9月4日)发布下周加拿大央行(boc)会议前瞻,大部分市场分析人士预期加拿大央行将保持利率不变。不过隔夜指数掉期(ois)市场预测显示,加拿大央行有20%的`可能会再次降息25个基点。

法国农业信贷认为虽然加拿大央行在10月中旬大选前会尽量保持克制,但依然预期加拿大央行将在10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再次降息,主要驱动因素是油价和经济数据。

首先,加拿大央行曾在7月的货币政策报告中预期油价前景良好,预测油价将回升至60美元/桶,同时加拿大wcs原油期货价格和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价差也将逐渐缩小。但目前走势显示,油价在一定时间内仍将维持在低位。

其次,加拿大近期的经济数据整体表现不佳。其中第二季度gpd数据更是显示加拿大经济正式进入衰退期,同时加拿大经济意外指数也显示整体经济形势自7月来表现疲软。

加拿大央行将于北京时间9月9日晚上22:00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并宣布利率决定。

货币政策调查报告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xx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报告中一些细微的变化及对相关问题的解答更是成为市场讨论的热点。对此,专家指出,央行20xx年第四季度报告为后期货币政策指明了方向,包括明确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突出强调防控金融风险、提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而除了货币政策,报告中关于中国经济预期的积极变化也特别值得关注,这既为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提供了基础,也为中国经济企稳向好提振了信心。

“稳健中性”成大方向。

中国货币政策如何走?央行本次发布的报告给出了明确答案。关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报告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总体思路,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强调“稳健中性”有其现实需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指出,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货币政策提供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一方面,中国经济需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因此在基础条件出现较大变化时货币政策需要适时适度调整,防止经济出现惯性下滑;另一方面,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以及杠杆率已经较高的情况下,也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要充分理解‘中性’这一概念。就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所谓‘中性’就是要求货币政策既不能过于宽松、也不能走向紧缩,‘不紧不松’是其合理状态。具体来看,在货币供应规模上要保持总量的适度与稳定,同时不断优化资金投向的结构,重视服务实体经济。”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双支柱框架”抑泡沫。

在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同时,防控金融风险将被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央行本次报告大篇幅提及“防风险”“抑泡沫”等问题,并强调,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如何防控资产泡沫、化解金融风险,央行给出了明确的思路。报告指出,防止资产价格泡沫离不开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需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的作用。

“央行本次强调双支柱政策框架的调控作用,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这将为后期防控资产泡沫提供更为有效的解决措施。事实上,目前所谓的资产泡沫主要是房地产泡沫,而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关联密切,其泡沫的形成既会抑制实体经济发展、也会影响金融稳定。因此,防控资产泡沫不是简单的货币政策问题或宏观审慎政策问题,而是要将二者结合,通过两个政策的协调配合来提高调控的有效性。”宗良表示。

经济预期有所改善。

除了在具体货币政策上传递新信号,央行本次报告在对宏观经济的展望上也有一些新变化。宗良认为,报告中不少积极的细微变化正体现了央行对于中国经济预期的'改善。如相比于20xx年第三季度报告,央行20xx年第四季度报告中“中国经济新的动能正在增强”的表述更为积极,同时,“展望未来一段时期,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的因素不少”“20xx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减轻”等积极表述均是20xx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没有的。

“央行在报告中直接提到‘20xx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减轻,运行总体平稳’,之前都只是提到‘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本次明确表态经济下行压力减轻,反映出央行对于经济下行的担忧情绪逐渐消散。”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

宗良指出,央行预期的改善更多还是基于全球及中国经济客观情况作出的理性判断,有着充分的基础。事实上,20xx年中国经济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着明显改善。量的方面,20xx年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均增长6.7%,第四季度增长6.8%;ppi由负转正,且保持强势增长;进出口逐季回稳向好。质的方面,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的比重继续提高,消费贡献率达到64.6%,高技术产业加快增长。

二胎意愿调查报告

2017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至此,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二胎政策是继国家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也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人口的积极策略。根据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而言,针对50、60、70、80、90后这五类人进行社会调查,就“他们对这一政策的态度及其想法”展开调查,四个人共同拟写一份调查问卷,附至本报告后。经过了我们的调查之后,现就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按照年代进行分别论述。

调查对象总体情况说明:每个年代按照老师要求5男5女,其中有些是进行社区问卷调查,有些是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问卷调查,因此该调查对象群体中涉及到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家庭人口结构现状、城市还是农村、家庭及周围社会文化观念等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影响他们对“开放二胎”政策的态度和想法。

50年代

调查对象具体说明:该调查对象群体年龄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早已成为安享晚年、含饴弄孙的爷爷奶奶们,普遍没有接受文化教育,没有国家退休保障和固定工作。

态度:他们相当支持“开放二胎”政策。

时是受毛泽东同志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不存在一胎或者两胎情况,因此50后都是很多兄弟姐妹,而且在这众多兄弟姐妹中至少都有一个是男孩。所以,第三他们也受传宗接代的思想影响,希望“开放二胎”政策实施后能够在自然状况下至少生一个男孩子能够延续家族。第四,由于我们调查对象群体是没有工作和退休保障金的老人,他们的孩子都是三个以上,几个孩子共同赡养老人,加之老人还具备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所以不存在养老负担问题。他们支持“开放二胎”考虑到以后孙子们赡养自己的父母亲的负担问题。第五,全部调查对象里都是属于大有时间帮子女带孙辈的情况。

60年代

调查对象具体说明:该调查对象群体年龄在50岁以上,文化程度存在差异,也有国家公职人员和非公职人员的区别。

态度:大部分支持该政策,极个别持无所谓态度。

男生以继承香火。

70年代

调查对象具体说明:该调查对象群体都是人到中年,还具备生育能力,这代人是第一代接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人。他们有着比较大的压力,上有老,需要赡养;下有小,需要培养。他们的孩子都已经到了要上高中或者大学的年纪,花费巨大。接受调查对象中接受文化教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和农村户籍,受家庭及其社会观念影响严重。

态度:八人明确表示中立态度,存在一至两人支持该政策的现象。

《二胎意愿调查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货币政策调查报告

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但由于货币政策一经实施,给必然涉及货币政策如何发生作用,如何有效地控制正确的方向,以及能否有效地影响到实际经济生活社会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问题。

-,投资者入门的好帮手。

货币政策调查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在结构调整期和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环境下,货币政策总体应保持稳健,既要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资金需求,防止总需求出现短期过快下滑,也要避免过度放水,推升债务和杠杆水平,固化结构扭曲,其重点在于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为结构性改革拓展时间和空间。

在谈到房价和汇率问题时,报告指出,前一段时间国内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人民币汇率受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影响出现小幅贬值,各方面对房地产和汇率问题比较关心,市场上甚至一度出现了关于应该“弃汇率、稳房价”还是“弃房价、稳汇率”的讨论。

报告认为,这两种观点夸大了各自领域的风险,而且也都不是好的做法。“弃房价、稳汇率”的一种逻辑是紧缩货币,从而挤出资产泡沫,并以高利率来稳定汇率,这会导致危机式的被动去杠杆,代价很大,过程比较痛苦,汇率实际上也很难稳住;“弃汇率、稳房价”则是放松货币来支持房价,试图以低利率刺激通胀和房价,这同样会加剧结构扭曲和债务积累,导致调整的'时间更长、代价更大。

报告强调,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仍有条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就货币政策而言,关键是要继续保持稳健和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同时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推进结构性调整和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和经济的内生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并扩展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空间。

报告还指出,下一阶段可继续做好主动调结构、主动去杠杆、主动防泡沫等方面的工作。主动调结构的核心是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发展服务业,把扩消费与“补短板”结合起来,破除抑制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放松市场准入和价格管制,激发增长活力,补充短板行业的有效供给,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

“主动去杠杆需要系统性设计去杠杆方案,主动作为,逐步稳定和降低社会整体债务水平,防范经济金融系统性风险。”报告认为,市场化债转股是主动去杠杆的重要途径,可发挥好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把债转股与金融业综合经营、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国企改革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结构调整和改革步伐。

此外,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财富的增长,资产价格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逐步增大。报告强调,应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顶层设计,从供给端改革城镇化土地政策,完善财税制度,解决抑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保持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资料: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8日公布20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经济运行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依赖仍然较大,民间投资活力不足,部分领域瓶颈仍未打破,制约增长潜力发挥,稳增长与防泡沫之间的平衡更富有挑战性。

报告指出,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平稳,积极变化增多。消费稳定增长,投资缓中趋稳,进出口降幅收窄,企业效益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好于预期,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回升较快。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7%。

报告认为,第三季度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灵活适度,注重稳定市场预期,为稳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丰富公开市场操作期限品种;实施“双平均”考核存款准备金;继续运用好常备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工具,开展每月中期借贷便利常态化操作。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的信号和结构引导作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同时,组织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从资本和杠杆等七大方面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多维度引导;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则对房地产信贷市场实施调控,强化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有序运行,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稳定。圆满完成人民币加入sdr篮子的各项技术性准备,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正式生效。

报告指出,稳健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较快增长,利率水平低位稳定运行,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2016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1.5%;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0%,比年初增加10.16万亿元,同比多增255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5%。9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22%,比上年12月下降0.05个百分点。9月末,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4.07,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778元。

报告还指出,当前全球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经济增长总体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风险因素累积。从国内情况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和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深化实施,去产能、去库存取得一定进展,企业杠杆率有所趋稳,效益改善,新经济(爱基,净值,资讯)、新产业、新的商业模式快速发展。但经济运行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依赖仍然较大,民间投资活力不足,部分领域瓶颈仍未打破,制约增长潜力发挥,稳增长与防泡沫之间的平衡更富有挑战性。要继续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善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下一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机制,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着力解决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胎政策

如期而至,大二上学期了,时间过得飞快,脑子还在回想着朝鲜问题,这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悄然来临。很期待这次能够像以往一样有所进步,期待老师分享他的见解。

这次老师给我们不值得作业是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对当下形式的理解。老师所给的这些话题中我选择国内形势的人大这一部分讨论。而个人觉得最近最大最接地气的话题新闻莫过于国家放开二胎政策。我想说说自己得一点想法。

备受关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即将进入全国人大审议程序,该草案如获通过,“全面二胎”政策正式入法。1983年的十二大,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直到2002年,湖北、甘肃、内蒙古等省份启动“双独二胎”政策,10年后,2017年11月“单独二胎”政策通过,两年后,“全面二胎”政策出台。二十年、十年、两年,我国计生政策修订呈现出意料之中的加速度——越来越低的生育率和人口断崖的现实,已成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承受之轻。

人口政策必须适应我国人口发展出现的重大变化。

从这份修正案草案中,不难读出“全面两胎”政策实施的急迫性——元旦拟合法、延长生育假、独生不奖励、避孕自主选但是,“全面二胎”入法了,生与不生,却不只是法律问题了。很多符合生育政策的年轻人在被问到是否会生二胎是表示,想生是一回事,能不能生、敢不敢生是又一回事。

有报道说,“单独二胎”政策实施一年间,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儿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不敢生,除了眼前的经济压力,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担忧——女性是否能保有公平的就业机会?教会、医疗是否福泽更多的胎子?社会逆风给胎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说白了,就是未来社会究竟能给人们对少安全感,是人们愿意投入时间、财力、经历、抚育下一代。

拥抱“二胎时代”,需要修订的不仅仅是上述几项法条,还有更多涉及社会公平的改革。

不会带来人口红利,反倒会使社会阶层更加固化——富有家庭的胎子将获得更多上升机会,贫穷家庭却很难供得起孩子上大学。

未来“二胎政策”的到来,会凸显现有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矛盾和问题,并讲社会不均衡发展的疼痛赤裸呈现,这能否成为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推力,值得期待。

电子1401

1141230131

扎西加布

2017年12月10日

二胎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为缓解人口结构性问题,我国政府对于先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微调,如放开“双独二胎”政策,农村户口的话,头一胎是女的就可以生第二胎,但是前提条件是年满28周岁的夫妇,否则两胎要相隔四年才可以生第二胎。如果头一胎是男的,无论是什么户口都好,只能生一胎的政策等。为使政策更加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将正式实施。

以下是关于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意愿的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参考作用。

一、调查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共有100人参加调查,调查的对象年龄:25-30周岁42人,占42%,31-35周岁34人,占34%,35-40周岁14人,占14%,40周岁以上10人,占10%。其中:男40人,占40%,女60人,占60%。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94人,占94%,高中(中专)6人,占6%。家庭年收入状况5—10万44人,占44%,3—5万32人,占32%,10万以上24人,占24%。对如果已育有一个男孩子,愿意生二胎的有18人,占18%,64%的人选择不愿意,持无所谓态度的有18人,占18%。如果第一个孩子是女孩,愿意生二胎40人,占40%,不愿意的38人,占38%。

认为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比一个孩子的家庭相比生活更幸福与风险承受力大各占16%,大部分认为无法比较,各有优劣。对于添一个弟弟(妹妹),孩子的看法是32%的家庭为同意,24%的认为不同意,。

关于生二胎,家里长辈的意见认为必须生为22人,占22%,不干涉有78人,占78%。影响生育二胎意愿的主要原因是有62人认为经济原因,占62%,家庭环境因素19票占19%,身体状况和工作事业因素各占19%。

二、调查结果分析

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之后,“少生”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再加上经济发展带来的生育迟缓,我国如今已面临非常严重的人口结构的问题,总生育率不高,这将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

“质量”而不是数量。不仅要生孩子,更重要的是使子女得以良好教育,使其成才。生育成本越来越高,培养一个孩子,往往要支付各种费用。高额的生育成本使得父母必然放弃数量,转而重视“质量”,也就倾向于优生优育。

现在大多数年轻人的生育观念是生儿生女不重要,关键在培养。能让孩子从小受到好的教育,将来有出息,重男轻女的思想已大大淡化了,不会因为生的是女孩就减少对孩子的培养和投入。居民对子女性别的偏好趋向平衡,一男一女是多数人理想中的家庭结构。“养儿防老”的观念也在逐步被改变。而现在国家开始重视农村的养老问题,而且也在逐步地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

影响生育意愿第二高的原因则是没有精力再照顾一个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否生二孩,精力不够是仅次于经济压力的第二个难题。正在考虑要二孩的育龄女性,担心的是精力不够,生二孩时双方父母年纪也大了,能帮的忙有限;另外,即便有老人或者保姆帮带孩子,作为负责任的家长,更希望自己能够在孩子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部分受调查群众认为生育二孩会对自己的工作带来影响,甚至是严重的影响。因而,是不是有人帮着带孩子也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由家中的老人帮着照顾孩子的。那么,老人们会对子女生育二孩持什么态度呢?受调查者反馈的信息是,接近半数家庭的老人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希望家里多一个孩子,毕竟现在一个小孩太孤单,多生个小孩现在家庭就可以多一份欢乐,生活就会多一份保障。真正明确不支持的老人只有极少数。 抛开以上的一些顾虑,总体上受调查者对生育二孩对家庭及孩子影响的评价还是积极的。很多人认为多生一个宝宝短期内很累,但长期来看还是有必要的,它能让家庭更和谐,生活质量更高,也有利于孩子间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学会分享与责任,有利于孩子乐观开朗性格的养成等等。

《二胎生育意愿调查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胎社会调查报告

2017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至此,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二胎政策是继国家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也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人口的积极策略。根据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而言,针对50、60、70、80、90后这五类人进行社会调查,就“他们对这一政策的态度及其想法”展开调查,四个人共同拟写一份调查问卷,附至本报告后。经过了我们的调查之后,现就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按照年代进行分别论述。

调查对象总体情况说明:每个年代按照老师要求5男5女,其中有些是进行社区问卷调查,有些是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问卷调查,因此该调查对象群体中涉及到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家庭人口结构现状、城市还是农村、家庭及周围社会文化观念等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影响他们对“开放二胎”政策的态度和想法。

50年代

调查对象具体说明:该调查对象群体年龄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早已成为安享晚年、含饴弄孙的爷爷奶奶们,普遍没有接受文化教育,没有国家退休保障和固定工作。

态度:他们相当支持“开放二胎”政策。

时是受毛泽东同志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不存在一胎或者两胎情况,因此50后都是很多兄弟姐妹,而且在这众多兄弟姐妹中至少都有一个是男孩。所以,第三他们也受传宗接代的思想影响,希望“开放二胎”政策实施后能够在自然状况下至少生一个男孩子能够延续家族。第四,由于我们调查对象群体是没有工作和退休保障金的老人,他们的孩子都是三个以上,几个孩子共同赡养老人,加之老人还具备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所以不存在养老负担问题。他们支持“开放二胎”考虑到以后孙子们赡养自己的父母亲的负担问题。第五,全部调查对象里都是属于大有时间帮子女带孙辈的情况。

60年代

调查对象具体说明:该调查对象群体年龄在50岁以上,文化程度存在差异,也有国家公职人员和非公职人员的区别。

态度:大部分支持该政策,极个别持无所谓态度。

男生以继承香火。

70年代

调查对象具体说明:该调查对象群体都是人到中年,还具备生育能力,这代人是第一代接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人。他们有着比较大的压力,上有老,需要赡养;下有小,需要培养。他们的孩子都已经到了要上高中或者大学的年纪,花费巨大。接受调查对象中接受文化教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和农村户籍,受家庭及其社会观念影响严重。

态度:八人明确表示中立态度,存在一至两人支持该政策的现象。

《二胎社会调查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货币政策调查报告

同样的情形在20世纪80年代也在北欧国家(挪威、芬兰、瑞典)出现过。在挪威,银行贷款对gdp的比重从1984年的40%上升到88年的68%,资产价格急剧上升,同时投资与消费需求也显著上升。但是石油价格的暴跌引起了自二战以后最深刻的银行危机和经济衰退。在芬兰,1987年扩张性的预算导致大规模的信用扩张,银行贷款对gdp的比重从1984年的55%上升到1990年的90%。住房价格在1987年和1988年共上升了68%。1989年中央银行为了抑制信用扩张,提高利率和储备,再加上1990年、1991年与俄罗斯贸易下降,经济环境恶化,资产价格暴跌,政府不得不对银行予以救助,gdp收缩了7%。在瑞典80年代后期持续的信用扩张导致了房地产繁荣。1991年由于大量的是基于过度膨胀的资产价值,因此,众多银行遇到了困难,政府不得不干预,经济陷入衰退。

墨西哥提供了新兴国家资产价格膨胀相同的版本。墨西哥在90年代初期进行了银行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同时,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储备要求。mishikin指出,银行向私人非金融企业的贷款占gdp的比重从80年代末期的10%急剧上升到1994年的40%。同一时期,股票价格急剧上升。1994年总统暗杀和农民起义引发了泡沫的崩溃,进而出现了银行与外汇危机,和严重的经济衰退。

在这种大量的历史案例背后,人们发现,随着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广化,金融创新使得金融机构功能分化,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界限日益模糊,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失去了稳定的联系,很多学者者感觉到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需要寻找新的微观基础,正在酝酿着新的突破。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和物价水平的影响有多种途径。根据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这种影响主要是借助利率变量,影响消费和投资。但是,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变化,金融资产存量的增加,货币政策也可能通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进而影响消费和投资,具体的途径如改变财富总量,改变借贷成本,以及各经济单位的资产负债状况。金融体系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革对货币政策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同时也非常难以操作和预测。尤其是金融资产对实际经济活动的比重,可交易金融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持续增加,这些资产对利率、经济增长等变量的预期反应更加敏感。

在中国,9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居民资产结构中有价证券份额的持续增加,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资金联系加强,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划分面临新的检讨;而且,造成这种变化的基础力量(金融的国际联系、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金融创新和制度变革等)还在加强,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提出同样的挑战。

下面我们首先通过主要发达国家家庭资产结构的变化来看金融市场规模的增长。[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无论在规模还是范围上都有显著的增长。例如,从1985年到,主要的oecd国家中,未清偿的信用和股权总值对gdp之比,从150左右上升到250左右。(p.mylonasetc.,)。

图表1主要工业化国家金融市场趋势(年末值,占gdp百分比)。

银行对私人非银行部门信贷私人部门国内债务证券股票市场市值。

19851995199019951998198519951998。

美国6864695056715282123。

日本9911811833304058172257。

德国93103118394253212248。

法国768780413933123265。

英国4711612016172862119169。

意大利5158602263231101846。

加拿大6879889914416194。

g10758486394252446798。

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bisinternationalbankingandfinancialmarketdevelopment;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stockexchanges.转引自p.mylonasetc.2000,p.1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尽管银行信贷在大多数国家中还是主要的融资来源,但是确实存在着资金从银行贷款向各种证券(包括贷款的证券化,尤其是银行的抵押贷款)的转移。这体现在金融财富从银行存款向机构投资者和直接持有债券与股权的转移,这种变化在美国尤其明显。因此,具有流动性和可交易的金融资产在gdp和金融资产总量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其结果是总财富中的一个很大比重对一般市场变化和价格变化更加敏感。

从家庭资产负债表看,oecd各国(除日本)净财富相当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4-6倍,而且在90年代有所上升。家庭负债则相当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1倍左右。因此,家庭金融资产与负债的比大约为3-5倍。非金融企业的净值与gdp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都较低。但是企业的金融资产(不包括自有股权的价值)与gdp相比是上升的。

迄今为止,对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研究主要是一些货币政策机构,例如,bis19组织过两次专题研讨,并出版了论文集;美国联储kansas1998年年会将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关系作为三大议题之一;日本中央央行鉴于“泡沫”时期的教训,也有一些探讨。但是学术界正式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既有的研究成果大多还处在工作论文与讨论论文形态上。笔者近年来在德国与日本的访问研究过程中,以及与这一领域的领先学者[5]的交流中感觉到,虽然大家均认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在这些国家中,这一问题的研究严格说来。

并没有展开。所幸的是,一些著名的经济学者,例如伦敦经济学院的c.goodhart,普林斯顿大学的b.bernanke,纽约大学的m.gertler,以及沃顿商学院的f.allen,gale等学者开始积极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我国学者中,钱小安(1998),苟文均()有论文进行过初步探讨;下面对既有的研究作简要归纳并分析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相关范文推荐
  • 12-24 员工年终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热门14篇)
    工作总结的过程是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的过程,有助于个人成长和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月工作总结时提供一些帮
  • 12-24 商学院毕业自我鉴定(优质19篇)
    范本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参照和比较的标准,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些范文范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灵感。
  • 12-24 学校教师节策划方案(热门20篇)
    策划方案的制定过程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的策划方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和帮助。又是9月,“教师
  • 12-24 婚礼家长讲话稿大全(13篇)
    婚礼大全还提供了一些婚礼歌曲和舞蹈的选择和教学视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婚礼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作为家长,如何将婚礼致辞讲得既体面又实在?下面就是
  • 12-24 公司技术部门工作总结(优秀23篇)
    技术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规划,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技术工作总结的经典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 12-24 顶岗实习报告平面设计(热门18篇)
    实习报告既是对实习过程的总结,也是对自己个人能力的一种自我评价和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习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20xx年10月通过学校的
  • 12-24 不调换宿舍申请书(优秀18篇)
    仔细准备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申请书,将为我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希望以上的更多申请书范文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和指导,祝愿大家申请成功。尊敬的学院领导:您
  • 12-24 小学教师下学期工作总结(通用16篇)
    通过教师工作总结,我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在这些范文中,不仅有优秀的教师工作总结,
  • 12-24 机关食堂招标方案(模板19篇)
    招标是一种有效管理资源的方式,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如果你正在准备进行招标工作,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供你参考。为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食材采购工
  • 12-24 教育机构聘用合同(通用21篇)
    聘用是指雇佣个人或机构来为组织提供特定的技能或服务。聘用是一门艺术,以下范文展示了不同雇主在聘用过程中的智慧和方法。一、合同期限。本合同有效期一年,自日起至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