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优秀需求调查报告(通用19篇)

优秀需求调查报告(通用19篇)

时间:2023-10-31 10:18:54 作者:JQ文豪 优秀需求调查报告(通用19篇)

调查报告的撰写过程需要注重事实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可靠性,不得夸大或虚构结果。想了解更多调查报告范文,可以参考下面为大家提供的相关资料。

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在大力发展幼儿教育的今天,国家全面推行了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方案。作为培训单位,为保障培训质量,对培训教师进行前期需求调查十分必要。

培训调查的目的是整个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为实现培训目标而做的前期工程。它不仅影响着培训方案的制订,而且对培训的效率起着重大作用。此次调查旨在了解甘肃省幼儿园教师培训的需求及其差异,为制订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方案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采用问卷调查法,其优点是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获取xx省xx个市州幼儿园教师培训需求的信息。

问卷采用单项选择、多项选择、问答题等形式,共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关于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为被培训教师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培训内容和形式。发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为100%,回收问卷有效率达100%。

了解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是培训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培训是否必要?对培训对象工作的帮助程度有多大?哪些方面有需求?了解这些基本情况,有助于针对性地选择培训模块,从而提升培训认可度和培训效益。

1、培训意愿。此次调查发现,教师参加培训的意愿高(占总数的88.3%)。提升素质和教学技能成为被调查者参加教师培训的首要动机,为培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依据。

2、培训需求。教师的培训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实践工作中的不足。满足教师的培训需求,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是培训工作者理应考虑的首要任务。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教师的具体需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教理念为60%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的培训内容,幼教管理、幼教技能与实践也成为许多被调查者最急需的教育教学知识。可见,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相关知识需要在培训过程中更多地渗透与扩充。尤其高级职称的被调查者对“幼教理念”的需求人数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选项。因为高级教师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新的幼教理念就成为帮助自己专业发展和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的一种迫切需求。

(2)高校教师和实践专家成为被调查者最青睐的培训者,在喜欢培训者类型中占73.3%。高校教授能从幼儿教育理论、新理念等方面作出比较系统的阐述,实践专家往往基于个人的实践经验和反思,针对教师工作中的困惑,适当地点拨和建议,从而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进其教育教学工作。

(3)下园观摩成为被调查者最偏爱的培训方式。教学观摩随着职称的降低,人数分布比例越大。因为教学观摩的过程是一个“身临其境”全方位的学习过程,既有助于教师开拓视野,打破自己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又能在观摩中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更能为以后创造性地工作积累素材,因此普遍受欢迎。

1、精选培训教师队伍,提升培训对象素质。培训教师队伍一般由高校教师、学科专家、教学一线骨干教师组成。在培训过程中,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培训教师。聘请理论功底扎实且熟悉教育教学实践的高校教授,就教育最新理念、科研内容、幼教理论进行专题讲座;鼓励一线骨干教师多上示范课、观摩课,他们丰富教学经验的分享对于新教师的工作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加强学科专家对培训工作作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作相关的讲座,使被培训者新理念、教育理论、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等全方位素质得以提升。

2、准确把握培训内容,保障培训效果。幼教理念是幼儿园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科研中最欠缺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无论是聘请的专家还是高校教师,在选择培训内容时都必须把幼教新理念作为培训内容的重中之重,确保受训教师通过培养,真正获得自己急需的新理念、新知识,以指导其今后的实际工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实施培训计划的初衷,保障了培训的效果。

3、迎合培训对象需求,扩大下园观摩比例。由于培训教师来自于全省14个州市,加上甘肃省东西跨度大,经济、文化教育水平有着较大差异,使得幼儿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方面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必要性随之增大。因此,下园观摩不仅是受训教师的共同要求,更应成为培训者为拓展培训对象视野、创造相互学习和交流平台的一个契机。在培训方式的安排上,讲座必不可少,下园观摩更不可少,包括省、市、县不同等级的示范幼儿园和普通幼儿园,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

北京目前普遍短缺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和学术带头人,需求的人才以本科生为主。当今北京最为缺乏的人才:

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利用五大行业的领军式人物,即熟悉本行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了解本行业当代国际前沿发展状况,有能力制定正确的行业、系统、部门发展战略与对策,推动行业迅速发展的“帅才”。

在基因工程、生物芯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国际水平的顶尖级人才。

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和能够解决国际争端的专门人才。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上海。

目前,上海紧缺的人才有12类,它们是:金融管理、高新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市政建设与管理、现代经营管理、环境保护、涉外法律、社会中介、经贸营销、企划咨询、港口航运航空、社区管理与发展。这些紧缺人才中,90%以上与知识产业有关。

知识产业发展将为上海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又需要大量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中高级人才。根据这一预测,计算机、通讯、电子类人才的社会需求量较大,相关服务产业的中高级人才仍然紧俏,一般性人才则将继续“滞销”。

广州。

从专业需求看,列前13位的依次是计算机类、中文类、英语类、财会类、管理类、电气类、机械制造类、法律类、建筑类、金融与贸易类、公安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数学类,约占整个需求的60.70%。

西安。

目前西安人才需求前10个职业是,推销展销人员;保险业务员;饭店服务人员;机械制造加工人员;部门经理及管理人员;护理人员;计算机工程师;物业管理人员;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焊工。

深圳。

据深圳市人才大市场目前的用人需求显示,需求量最大的是贸易销售类人员,所占比例达到了24%;其次是工厂类人员、机械类人员、电子通讯类人员、计算机类人员,分别占岗位总数的14%、10%、8%和6%。专业需求量排在前3位的是经济管理专业、电子专业和机械专业。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历要求来看,本科学历的占20.7%,硕士学历的占0.3%,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的占需求量的69%。

天津。

电子、医药、制造业仍是天津市吸纳人才的主要行业。人才需求前10名是市场营销、会计、计算机软件、企业管理、国经、保险、计算机网络、财务管理、机械与仪器仪表、人力资源管理。以上专业对人才的要求大都是本科以上学历,且具备相关工作经验,薪酬方面,除计算机软件、企业管理、会计专业略高外,其起步月薪基本在1000—20xx元之间。

杭州。

杭州的人才需求量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业务代表、电子通讯、机械类、管理类、营业员、市场经理、文秘、管理顾问、工民建。目前杭州人才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1.营销类需求量遥遥领先。

2.计算机、财会类需求低迷。

3.经营管理人才走俏。

4.学历要求趋向合理。

东莞。

东莞各人才需求量处在前10位是,销售、管理、计算机、保险、化工、地产、物流、超市、人力和文秘,起步月薪大都在1200—20xx元。另据了解,由于东莞企业产业结构向制造业过渡后,大量高层次研发人才成为需求的一个亮点。东莞市目前拥有的高级人才仅占人口总量的7‰,与广州25‰的比例要差很多。中高级人才的不足已成为东莞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中高级人才在东莞的就业前景颇为乐观。目前东莞人才市场有以下特点:

1.高级技工仍不能满足需求,身价紧逼硕士、博士。在首届广东省中高级技能人才交流会上,很多企业以年薪10万的待遇也未能寻觅到合适的人才。其中,特别是美容行业的美容师和高级厨师最受欢迎,而拥有高级证书的焊工、铣工、刨工同样走俏。

2.全日制家政服务人员告急,钟点工价高烫手。

3.复合型人才受欢迎。

4.介绍型入职渐成风气。由于东莞及珠三角的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对员工的品行尤为关注,因此很多中高级人才多为在职员工介绍入职,从招聘会上引进的越来越少。

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数控机床是国防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装备,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专家们预言: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

一、数控技术人才的工作岗位分类:

根据调研情况,数控技术人才可分为三个层次:

1.“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人才。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数控机床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机械加工与数控加工的工艺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能力,了解数控加工的自动编程。这类数控技术人才可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企业也可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

2.“灰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灰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0%,其中数控编程工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

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

(1)数控编程工艺员:

掌握数控加工工艺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模具制造基础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能力,能运用至少一种三维cad/cam软件进行三维造型和自动编程。此类人员在模具行业尤其受欢迎,待遇也较高,如在华东地区所调研的企业主要是汽车零部件、模具行业的民营企业,其数控编程人员占到数控技术人员总数的12.8%。这类数控技术人才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

(2)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

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知识,掌握主要数控系统的特点、接口技术、plc、参数设置和机电联调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手工编程和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的调试和维护维修能力。此类人员需求量相对少一些,但也非常缺乏,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抢手人才,待遇较高。由于此类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可通过本科或高职教育作基础培养后,经企业大量实际工作经验积累不断提高。

3.“金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金领层”是指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很广。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数控机床的机电联调。能自行完成数控系统的选型、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精度优化。能独立完成机床的数控化改造。适合于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机床厂数控机床产品开发的机电设计主管。

(一)数控技术人才需求旺盛的重点行业。

1.军工企业需要大量数控技术人才。

20世纪90年代前,由于我国军工企业整体形势不太景气,军工企业的数控人才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失严重。由于数控人才匮乏,军工企业数量有限的数控机床也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军工的投入,军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数控机床的数量和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特别是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万台设备数控化改造专项实施后,许多机床设备也将进行数控化改造,迫切需要大量的掌握数控技术的各层次人才,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维护维修人才已成为制约军工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装备制造业是数控机床应用大户,也需要大量数控技术人才。

这些企业近年来效益较好,任务饱满,但企业技术与设备的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无论是数控机床操作人员、数控加工工艺编程人员,还是数控机床的维修人员都很缺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偏低,对数控人才吸引力不强,这是造成数控人才普遍缺乏的主要原因。甚至出现个别数控人才的流失,造成企业数控设备停工,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

3.华北地区数控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主要集中在模具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大量民营、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人员比较精干,更加需要既精通数控加工工艺、编程,又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同时对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有一定基础的复合型的技术人才。

4.称职和优秀的售后服务工程师和销售工程师,也是华北地区所需求人才的特点之一。

1.“蓝领层”需求数量大,但相对比例将会有所下降。

在我们所调研的企业中,虽然大部分企业目前只要求操作者能熟练操作机床,程序由专人负责编写,但随着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高效利用和进口数控系统的配置,已有企业对“蓝领层”提出了更高的知识结构要求。部分企业(如成都飞机制造公司)已大规模引进了高职毕业生从事数控机床的操作。可以预见,在企业对“蓝领层”的数控技术人才的数量有很大需求的同时,对其知识和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

现代企业中只会单纯操作的“蓝领层”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进口的大量高档数控加工中心需要既能编程又能进行熟练操作的“灰领层”来操作。未来几年,我国企业对“灰领层”数控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

3.“金领层”复合型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数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目前在企业中所占比例仅为3.52%。尤其是专业理论知识层次较高和具备一定动手能力的高级人才更显紧缺。近年来模具企业大量采购数控设备,需要大量设计、数控编程及高层次维护的复合型人才,对复合型数控人才的迫切需求占其未来需求量的20%。

(三)对数控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

随着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和数控设备的更新换代,对各层次的数控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对于“蓝领型”数控人才,必须以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切削原理及刀具、机床夹具、机制工艺等)为基础,学习掌握“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基础”和“数控加工编程技术”,还需要熟练掌握“cad/cam”软件。

对于“灰领型”数控人才,数控加工编程工艺员应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更加熟悉产品的三维设计,精通产品的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维修人员要以机、电、光和液(气)控制技术为基础,掌握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的技术和技能。

对于“金领型”数控人才,必须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全面地掌握数控设备的相关原理与技术,具备数控设备研制与开发能力,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包括英、德、日语等),掌握网络技术。

市场需求调查报告

城市园林-园林城市正是21世纪城市建设的重要命题。生态、环境质量、最佳人居等新的城市观念都是与城市园林结缘的。一个现代化国际城市必备完善的绿化系统,都是以城市绿地为纽带的。城市绿地空间是城市中人与自然的交流平台,它为久居混凝土森林中的城市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生活空间,使得居民能够最大程度地贴近自然,享受生活。

1、调查时间:20xx年3月3号。

2、调查地点:新乡市平原公园。

4、调研的意义:绿地是城市微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景观的焦点和城市面貌的橱窗。被称为城市绿肺5、调研的`对象及现状:平原公园始建于1981年,地处新乡繁华闹市,北临孟姜女路,东临商业文化步行街,细节长途汽车站,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特点闹中取静,小巧精致,赋予内涵是一座园林景观同地域文化融为一体的特色公园。1991年被省建设厅命名为”省级绿化达标公园”。

1、平原公园是新乡市的一个袖珍公园也是一个历史性主题公园,其主题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典故,虽然面积不大,但处处独具匠心。整体没有大的活动集散场地,但他通过曲径通幽将一个个景观节点和休息场地联系起来,使之以小见大,连为整体,游人行在其中往往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2、绿化地段中间穿插了许多活动休息场地,虽然地方不大,但每处都设置的非常贴心,没出休息座椅后面都有绿树环绕,给人以安全感,场地上方种植落叶阔叶树,夏日提供绿荫,冬日不会遮挡阳光,内部包含双象戏水,林幽蝉噪等景观,他们所适应的人群也不同,有适合老年人晨练下棋的红叶广场,有适合青年人谈情说爱的怡景岭,有适合儿童嬉戏的双象滑梯,体现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性。长城假山之上是最好的观景点,内可看景外可观人。凉亭提供休息,曲折小路增加许多趣味性。

3、平原公园位于新乡市西部闹市区,为保持院内清幽的环境,通过入口处的长城造型的假山将院内空间与外界隔离开来,使之内部别有洞天,因此假山是这个院子的一个重要的分界线,运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障景的手法,假山前部是以小见大的假山水池的入口景观,寓意江山秀丽,造型假山的后补则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先以大面积的绿化种植配合曲折的园路,增加了园子的纵深之感,同时也隔离了外界闹事噪音的干扰,为园子注入生气。

满足功能要求,组成游览路线及风景画面,通过建筑布局对空间进行闭合、限定。亭子:形体组合中心的活跃元:在园林建筑群体景观构成中,亭作为独特的活跃元素常与廊、墙组合在一起。可以使空间层次更加丰富雕塑:园林雕塑的表现主题是使环境空间美化,以满足人的心理美感需求。形式上突出它的工艺性,趣味性,文学性,历史性,使之在绿地中形成一种点缀。公园座椅、坐凳:户外供路人休息的一种产品,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人们带来了便利,使环境更加和谐。对景色起到点缀和衬托的作用。铺装:丰富景观、引导游览、识别方向个性垃圾桶置石:置石在园林空间组合中起着重要的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

例如置石分隔水面空间,既不一览无余,又可丰富水面景观;置石还可障隔视线,组织空间,增加景深和层次。园桥:联系交通起组织游览路线和交通功能,分隔水面空间,形成水面建筑景观,构成风景、点缀风景。

一、植物与建筑结合。

应用实例:

(1)龙柏盆景置于屋檐上,宛若空中花园一般,顽强的绿色龙柏与红色屋檐形成色彩对比。

(2)小巧精致的平原公园入口两侧,对植盆景龙柏,营造出传统文化氛围,配合古典端庄的木牌楼大门创造幽静、自然、素雅的入口区意境。

二、植物与假山结合应用实例:

(1)南天竹耐贫瘠干旱,可以观翠叶观红果,其与竹林背景映衬了景石的自然造化与沧桑美感,虚与实,碧与白,动与静之间,更能让游人感受到厚重的文化品位,这也是中国园林独特而又最经典的表现手法。

(2)散置的景石间夹着一条犹如山间小路一般的石板路,石间的月季和路边乔木的茂盛散乱的枝桠增加了曲径通幽的氛围,这条充满野趣的山坡小路不仅适合大人散步,也是孩子们的乐园。

三、植物与水体的结合。

应用实例:这是一处放大的盆景一样精致的景观,精心搭配的假山石和精心培育的盆景树完美结合,以小见大,充满的中国山水画韵味,意境深远。

四、植物的障景作用。以其的自然具有生命力的绿叶代替实墙,避免了呆板,且隔而不断。

应用实例:沿公园边界栅栏种植植物绿篱石楠,仅起到了障景作用,而且增加了景观的通透性,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感。

五、植物与空间的围合。

应用实例:翠绿如盖的海桐,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遮阳绿荫,还为人们提供了私密的独处空间。七、植物配置丰富的层次和多样性。

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

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接待了我们,照样把我们领到了会议室。

相互介绍后,我们便进入正题。领导也直言不讳,提出我校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比较欠缺,不如广州航院等专科院校,并建议我们应该多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在人员配置方面,他告诉我们他们也和其他航空公司方面一样,分为两大类:一、机械;二、电子。主要为机械技术员,对于研究生几乎不考虑。另外他们急缺工作多年有着相当经验的高技术工程师,我想干机务这一行应该就是这样吧,经验越丰富越受人重视。另外,我问到他们是否有对于faa执照的需求时,领导意味深长得告诉我,从长远来看我国民航与外航的接触将会越来越多,因此对持有faa照能够放行外航飞机的机务会越来越受青睐。结束谈话我们合影留念后回到梦都宾馆。

三.实践总结。

这次昆明之行,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机务工作的实质:他便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为每一架飞机进行诊疗医治,为每一次飞行做好安全保障。

基于机务如此重要的职务,机务人员应该具备全面的素质,首当其冲的便是动手操作能力,作为一名机务,你应该在飞机停靠的很短时间内判断出飞机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以及安全隐患,并能够动手排除之。当然这种技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所以一开始我们应该坚决按规章制度按条例一步步的实施修理计划。其次,英语阅读能力,目标就是能够熟练的掌握维修手册,灵活的运用它,当然在英语国际化的今天听、说的能力也是我相当重视的。第三,身体和成绩,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成绩反应了我们在学校几年的态度。第四,为人处事的能力,要为一架庞大的飞机做好保健,那可不是一个人的事,无论何时都应该以团队为重,以大局为重,坚决服从领导的指示。第五,自学能力,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了解的越多,知识越丰富,越受人期待与重视。

结语: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机务生活我不得而知,只能从每一次的谈话中了解一些关于机务的碎片,所以我得努力地提高自己,为成为一名资格机务做好准备。

市场需求调查报告

农业保险是对种植业(农作物)、养殖业(畜禽等)在生产、哺育、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到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保险。我国在1982年恢复了农业保险业务,但这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创立的农业保险制度,未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参与保险、扶危济困的需求。相比我国城市保险保障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农业保险的体系建设却严重滞后。供求失衡是目前我国农业保险资源配置中最突出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而另一方面农业保险供给极为不足。

设立中国农业保险公司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在我国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与完善。农业保险既有我国保险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也有许多新特色、新问题。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经营不论是从法律架构、治理环境、经营主体、保险模式、财政税收的扶持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所有这些都为农业保险课题留下了很大的研究空间和探索余地。

笔者认为对该课题的研究可分为四个部分:

可介绍我国农业保险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状况,分析我国农业保险的总体情况和局部试点情况。

可从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方面力求找出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症结所在。

通过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在农业保险制度方面的国家立法、政府支持、运行模式和实践效果等,可总结各国制度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启示。

可在对设立农业保险公司的必要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论述,对不同模式的农业保险公司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农业保险公司运作模式的设想及需要配套采用的政策措施。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xx年3月,我系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进驻安徽省芜湖、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二、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省企业信息化也在全面进行,急需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我省高校计算机专业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例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到xx年,我国需要高级计算机人才6万人,中级计算机人才28万人,初级计算机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对于这种现状的认识,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计算机行业“蓝领”人数少的根本原因,不是企业不需要“蓝领”,而是缺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蓝领”、发挥其软件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振兴安徽的一项迫切任务,既懂计算机软件又懂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已成为安徽振兴经济的一大障碍,据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称,我省复合型人才为19、9万人,占技术人才总数的7、4%,与发达国家复合型人才总数40%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本行业中持有“双证”在手的大学生就更是少之又少。it产业的振兴势必将拉动并形成我省巨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市场。

从我们调研情况下,了解到我省在未来3年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仍有100万的人才缺口。而我省本专业的在校生仅为1700多人,远远供应不上这种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们现在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立足本省,培养适合我省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

2、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

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新的员工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而it项目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所以目前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

3、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也在飞速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在逐年上升。

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信息建设发展的瓶颈。

在需求度上,我国上规模的企业在百万家以上,每个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平均最少需要一到两名复合型计算机应用人才,那么全国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要在200万以上。由此专家指出,计算机应用是依托it产业迅速发展的“朝阳职业”,人才需求由低端到高端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职业行情将越涨越高。

4、用人单位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观点。

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职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

在“选择应聘者时优先考虑的前五项因素”一题中,首选是“持续学习能力”,得到了66、7%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的认同;其次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率达64、3%;第三是“沟通能力”,占36、4%;第四是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占56、6%;“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列第五,支持率53、4%。学习成绩的支持率只有24%,可见企业只是把学习成绩作为应聘者学习能力的参考来考虑的,它们更看重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

尽管企业招聘时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认为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但素质与经验二者并不矛盾。招聘时考虑的是工作的关联性、有效性及成本最小化,而一旦进入工作角色后,注重的不仅是曾经做过什么,更是以后能做什么,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应对经常变化的客观情况。

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一个大家都认为重要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易被察觉,也无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评价;而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则可能很大。在对“管理项目时员工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回答中,前5项依次是:(1)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术不足、经验不足;(2)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不足;(3)职业道德和纪律性不强;(4)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5)沟通能力较弱。有43、7%的项目主管认为员工责任心不强。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可见,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排在专业技术问题前面了。

因此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同时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5、关于复合型和宽口径。

近年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it领域而言,复合型人才是指既具有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又掌握了it专门技术的人才。

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并且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应当而且能够拓宽专业领域,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实际上,企业对宽口径人才的需求更为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考虑过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中挑选销售人员”一题中,it项目主管给出肯定回答的为100%。从企业用人的角度考虑,招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员主要是从事技术性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些人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和个人的个性优势而走上其他工作岗位。在调查中,大部分人力资源主管认为,开设人文或商贸课程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日后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一刀切”,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没有太多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当然,一些基本课程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但我们缺乏的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

因此我们认为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可能并不现实。但是,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并不会一直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因此在校期间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学习能力也是要十分重视的。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距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

(3)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

(4)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

(5)外语能力欠缺;。

(6)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

四、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1、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但客观的分析后,并不是这批学生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2、该专业复合型师资缺乏,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该专业既懂技术又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样会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偏离专业培养方向。现有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

北京目前普遍短缺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和学术带头人,需求的人才以本科生为主。当今北京最为缺乏的人才:

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利用五大行业的领军式人物,即熟悉本行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了解本行业当代国际前沿发展状况,有能力制定正确的行业、系统、部门发展战略与对策,推动行业迅速发展的“帅才”。

在基因工程、生物芯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国际水平的顶尖级人才。

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和能够解决国际争端的专门人才。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上海紧缺的人才有12类,它们是:金融管理、高新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市政建设与管理、现代经营管理、环境保护、涉外法律、社会中介、经贸营销、企划咨询、港口航运航空、社区管理与发展。这些紧缺人才中,90%以上与知识产业有关。

知识产业发展将为上海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又需要大量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中高级人才。根据这一预测,计算机、通讯、电子类人才的社会需求量较大,相关服务产业的中高级人才仍然紧俏,一般性人才则将继续“滞销”。

从专业需求看,列前13位的依次是计算机类、中文类、英语类、财会类、管理类、电气类、机械制造类、法律类、建筑类、金融与贸易类、公安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数学类,约占整个需求的60.70%。

目前西安人才需求前10个职业是,推销展销人员;保险业务员;饭店服务人员;机械制造加工人员;部门经理及管理人员;护理人员;计算机工程师;物业管理人员;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焊工。

据深圳市人才大市场目前的用人需求显示,需求量最大的是贸易销售类人员,所占比例达到了24%;其次是工厂类人员、机械类人员、电子通讯类人员、计算机类人员,分别占岗位总数的14%、10%、8%和6%。专业需求量排在前3位的是经济管理专业、电子专业和机械专业。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历要求来看,本科学历的占20.7%,硕士学历的占0.3%,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的占需求量的69%。

电子、医药、制造业仍是天津市吸纳人才的主要行业。人才需求前10名是市场营销、会计、计算机软件、企业管理、国经、保险、计算机网络、财务管理、机械与仪器仪表、人力资源管理。以上专业对人才的要求大都是本科以上学历,且具备相关工作经验,薪酬方面,除计算机软件、企业管理、会计专业略高外,其起步月薪基本在1000—20xx元之间。

杭州的人才需求量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业务代表、电子通讯、机械类、管理类、营业员、市场经理、文秘、管理顾问、工民建。目前杭州人才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1.营销类需求量遥遥领先。

2.计算机、财会类需求低迷。

3.经营管理人才走俏。

4.学历要求趋向合理。

东莞各人才需求量处在前10位是,销售、管理、计算机、保险、化工、地产、物流、超市、人力和文秘,起步月薪大都在1200—20xx元。另据了解,由于东莞企业产业结构向制造业过渡后,大量高层次研发人才成为需求的一个亮点。东莞市目前拥有的高级人才仅占人口总量的7‰,与广州25‰的比例要差很多。中高级人才的不足已成为东莞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中高级人才在东莞的就业前景颇为乐观。目前东莞人才市场有以下特点:

1.高级技工仍不能满足需求,身价紧逼硕士、博士。在首届广东省中高级技能人才交流会上,很多企业以年薪10万的待遇也未能寻觅到合适的人才。其中,特别是美容行业的美容师和高级厨师最受欢迎,而拥有高级证书的焊工、铣工、刨工同样走俏。

2.全日制家政服务人员告急,钟点工价高烫手。

3.复合型人才受欢迎。

4.介绍型入职渐成风气。由于东莞及珠三角的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对员工的品行尤为关注,因此很多中高级人才多为在职员工介绍入职,从招聘会上引进的越来越少。

需求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xx年x月。

二、调查方式:学校调查。

三、

调查对象:中小学生。

老师和家长在关注分数、排名时,有没有倾听过孩子的心理需要和权利诉求?在昨天举行的第二届白玉兰。

教学。

论坛上,虹口区一份中小学在校学生调查报告显示,90后、00后学生希望有更多的独立自主和更多的平等交流,然而,在不断积聚的应试压力下,这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常常被家长和老师忽视。

不同学段学生需求各有侧重。

调查报告显示,不同学段学生对权利的表述各有侧重。

小学生希望能和自己喜欢的同学做同桌,希望学校多开展趣味性强的课外活动,希望图书馆增加开放时间,希望体育课正常开展。

初中生希望老师不要当着全班公开自己的成绩,希望老师多倾听自己的想法,希望老师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希望图书馆增加图书量,希望允许学生自己组建社团。

高中生则希望学校能听取并尊重自己的意见,希望能有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希望师生之间真诚沟通、平等交流,希望学校在出台针对学生管理的各项规定前能听取并尊重学生的意见。

高中生盼自主管理学习生活。

参与这一调查的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德研室李金瑞老师认为,不同学段学生对权利的不同表述,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随年段升高不断增加的学业压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开始形成他们的个人观点和风格,然而学习的压力大大压缩了他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及休闲娱乐的空间,从其诉求内容来看,学生喜欢的课程和活动趣味性强、自主性高,与他们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有关。

初中生的权利诉求主要集中在受尊重权和休息娱乐权上。这是因为初中生步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内心对获得自尊和自由的渴望日趋强烈,而与此同时不断加大的学业压力使他们格外珍视必要的休息和娱乐。

高中阶段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增强,在心理层面更加期望得到师长的认同和重视,在行为层面则表现出希望有机会参与和管理自己的学校和自己的学习生活。

关注影响身心发展全部因素。

“学生在权利上的诉求,恰恰体现了他们在这些权利上的缺失。”李金瑞认为,“在不断积聚的应试压力下,家长和老师常常会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他们寻求独立的心理需求。”

“教育关注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应扩展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因素。”虹口区教育局局长常生龙认为,“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现在都在讲以学生发展为本、要尊重学生的权利,但到了具体的场景中,该如何拿捏好分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教师和家长就代表着威权,很少去想孩子的想法是怎样的。他希望对“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的探讨,能够唤起大家对学生权利的关注,思考该如何去做,来更好地呵护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与年俱增,应该说前景是乐观的。但由于前几年外语类专业招生过热,这几年总体就业形势又不太理想,外语类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这几年师范类毕业生走俏人才市场,师范类外语需求量也较大。师范类外语专业需求量较大,师范学校的外语毕业生的就业较为容易,甚至不少外语院校的毕业生也去抢师范生的饭碗。

非师范类外语专业,语种不同,差别也较大。从近年需求情况看来,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这些语种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小语种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如东欧和亚非的一些语种,除韩(朝)语、阿拉伯语基本持平外,就业都较为困难,有不少学生放弃专业,改行就业。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就业领域很窄,就业岗位很有限,没有弹性,而招生的人数超过了社会的需求。目前,教育部对这些小语种的招生进行了控制,在调整后的新专业目录上可以看到,仅有英语、俄语、日语的专业设置不受控制,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泰语、越南语、萄萄牙语、意大利语被列为须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其余小语种全部属于须严格控制设置的专业,原则上不再增加专业点的设置。对这么多的专业设置进行控制,这在所有学科类别中是仅有的。

需求调查报告

实践地点:

实践时间:8月4号—8月10号。

实践者: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搞好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社会调查,接下来将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和论述。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前期对济南众高校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145份,有效回收率96.7%;后期对济南市民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849份,有效回收率84.9%。对“驭风行”大学生创业联盟经理岳建昌先生就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采访。

1.2方法。

调查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随机抽取济南不同高校的学生和不同地区的居民,由我团队全体队员亲自发放,以无记名方式填写,现场回收。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人的工作状况、对大学生的评价、期望等。采访使用手机进行现场录像和照相的方式对“驭风行”大学生创业联盟经理岳建昌先生进行访问。

1.3统计方法。

对收集到的调查表逐一进行核查,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并存档。将采访的录像、录音和照片资料进行存档。

2、整理结果。

前期部分(8月4日—8月5日)。

在大学生自评部分中,有61%的学生对前的就业形势持较乐观态度,认为现在的形势虽然严峻,但积极争取,就业应该不难。有28%的学生认为形势严峻,就业困难。另有一部分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表示了不了解,对此尚持观望态度。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男生对就业问题多数持较乐观态度,女生则对现在形势了解更多。

后期部分(8月6日—8月10日)。

在统计后期群众调查问卷时,为了方便统计,便于比较,故根据工作单位性质的不同,将被调查人群分为五类,依次是a合资企业、b国有企业、c事业单位、d民营企业,分别进行统计处理。

2.1合资企业。

被调查人群中,在合资企业工作的有100人,基本涵盖了所有的行业。其中,有56%的人认为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最看重本科毕业生的能力是沟通能力,也有53%的人认为是团结能力。有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本科生最有待提高的能力和素质是责任心和团结精神。30%以上的人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承受压力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在被问及目前本科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前最欠缺的职业教育时,有4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39%的被调查者认为毕业生应进行行业背景知识教育,有16%的被调查者选择“职业礼仪培训”,还有13%的被调查者选择“职业道德教育”。至于大学生正确的职业取向,被调查者的观点都比较一致。有8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应选择适合自己并能提升自己能力的工作。

2.2国有企业。

关于本科生最有待提高的能力和素质,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责任心”,还有36.5%、33.1%、39.2%、31.8%的`被调查者分别选择了“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承受压力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今应届毕业生不能胜任工作的主要原因是社交能力不够,各有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创新能力不够和协作意识不够导致应届毕业生不能胜任工作。

目前,本科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时,往往因缺乏职业教育而不能胜任工作,有九成的被调查者认为本科毕业生应接受行业背景知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培训。有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和可能提升自己能力的工作。在谈到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时,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2.3事业单位。

就目前本科生而言,51.0%的被调查者认为不能胜任工作的主要原因是社交能力不够,39.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缺乏创新能力。从调查数据分析可知,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届本科毕业生素质较好,35.4%的被调查者的意见是一般。当谈及大学生正确的职业取向时,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出了明确的态度,那就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和可能提升自己努能力的工作。

现在毕业生面临的困难很大,其中52.4%的被调查者认为毕业生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在大学中,被调查者还认为兼职的确重要,但与学习相比,还是学习更加重要。

2.4民营企业。

经过调查,本科毕业生之所以不能胜任工作,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是大学生的能力不够造成的。被调查者对本科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评价普遍为较好或一般。在职业教育方面,大部分被调查者选择了“行业背景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兼职十分重要,也有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学习要比兼职重要。

在于被调查的人群谈论中,很多人对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存在很大质疑,有些在职毕业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尚有欠缺。有数据中看也能反映这一点。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也有不足。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既有自身的原因,又有社会的原因。

自身问题:自己能力不足、价值观错误、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或者规划错误、有规划但是没有为此做出努力等。

社会问题:现在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处于向发达国家过渡的阶段,劳动力密集向高科技过渡,但是大企业、高科技企业、规模企业偏少,更多的是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这些企业中薪资水平都比较低。而大家都知道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发很多钱,但企业的薪资又低就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国家大量扩招大学生是为了提高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也是为了应对未来一定阶段内的社会发展,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社会的发展还远远达不到那个阶段,所以也造成了大学生数量和社会需要不对等的情况。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

1、用人单位的对策。

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2、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

3、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首先,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其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第三,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4、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

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其次,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群众、了解群众的机会。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教科院08级5班应用心理学张良帅。

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与年俱增,应该说前景是乐观的。但由于前几年外语类专业招生过热,这几年总体就业形势又不太理想,外语类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这几年师范类毕业生走俏人才市场,师范类外语需求量也较大。师范类外语专业需求量较大,师范学校的外语毕业生的就业较为容易,甚至不少外语院校的毕业生也去抢师范生的饭碗。

非师范类外语专业,语种不同,差别也较大。从近年需求情况看来,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这些语种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小语种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如东欧和亚非的一些语种,除韩(朝)语、阿拉伯语基本持平外,就业都较为困难,有不少学生放弃专业,改行就业。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就业领域很窄,就业岗位很有限,没有弹性,而招生的人数超过了社会的`需求。目前,教育部对这些小语种的招生进行了控制,在调整后的新专业目录上可以看到,仅有英语、俄语、日语的专业设置不受控制,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泰语、越南语、萄萄牙语、意大利语被列为须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其余小语种全部属于须严格控制设置的专业,原则上不再增加专业点的设置。对这么多的专业设置进行控制,这在所有学科类别中是仅有的。

想报考外语院校的学生还必须澄清一种片面的认识。有不少高中生单纯地认为,考入外语院校,毕业后就能获得较多的出国机会,或是顺利地进入外资、中外合资企业工作,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较高的待遇,挤身“白领”阶层。外语院校毕业生在这方面的确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实际来看,外语专业毕业生出国机会和进入外企业工作的机会都明显高于其他学科类别的毕业生。但是,相对于外语类毕业生总体而言,能经常出国或是进入外企工作的只占很小一部分。据我们对外语院校毕业生流向的调查分析,外语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是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单位,如外交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外经贸部、国家安全部等中央部委以及各部委所属公司或新闻出版(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等)机构、图书情报机构、各省市的外事机构等。另外,国有企业也有一定的需求量。国家机关的机构改革,精简分流和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对外语院校毕业生的冲击较大。外资企业的需求相对每年数万毕业生而言犹如杯水车薪。位居首都、实力最强的北京外国语大学近几年每年进入外企业工作的毕业生约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0%左右,而其他一些名气较小的外语院校要远低于这一比例。

另外,外语院校女生过于集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对她们未来的就业会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点也是女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考虑的因素之一。

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xx年3月,我系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进驻安徽省芜湖、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二、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省企业信息化也在全面进行,急需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我省高校计算机专业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例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到xx年,我国需要高级计算机人才6万人,中级计算机人才28万人,初级计算机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对于这种现状的认识,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计算机行业“蓝领”人数少的根本原因,不是企业不需要“蓝领”,而是缺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蓝领”、发挥其软件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振兴安徽的一项迫切任务,既懂计算机软件又懂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已成为安徽振兴经济的一大障碍,据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称,我省复合型人才为19、9万人,占技术人才总数的7、4%,与发达国家复合型人才总数40%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本行业中持有“双证”在手的大学生就更是少之又少。it产业的振兴势必将拉动并形成我省巨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市场。

从我们调研情况下,了解到我省在未来3年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仍有100万的人才缺口。而我省本专业的在校生仅为1700多人,远远供应不上这种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们现在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立足本省,培养适合我省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

2、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

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新的员工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而it项目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所以目前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

3、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也在飞速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在逐年上升。

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信息建设发展的瓶颈。

在需求度上,我国上规模的企业在百万家以上,每个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平均最少需要一到两名复合型计算机应用人才,那么全国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要在200万以上。由此专家指出,计算机应用是依托it产业迅速发展的“朝阳职业”,人才需求由低端到高端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职业行情将越涨越高。

4、用人单位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观点。

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职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

在“选择应聘者时优先考虑的前五项因素”一题中,首选是“持续学习能力”,得到了66、7%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的认同;其次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率达64、3%;第三是“沟通能力”,占36、4%;第四是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占56、6%;“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列第五,支持率53、4%。学习成绩的支持率只有24%,可见企业只是把学习成绩作为应聘者学习能力的参考来考虑的,它们更看重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

尽管企业招聘时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认为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但素质与经验二者并不矛盾。招聘时考虑的是工作的关联性、有效性及成本最小化,而一旦进入工作角色后,注重的不仅是曾经做过什么,更是以后能做什么,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应对经常变化的客观情况。

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一个大家都认为重要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易被察觉,也无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评价;而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则可能很大。在对“管理项目时员工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回答中,前5项依次是:(1)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术不足、经验不足;(2)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不足;(3)职业道德和纪律性不强;(4)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5)沟通能力较弱。有43、7%的项目主管认为员工责任心不强。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可见,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排在专业技术问题前面了。

因此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同时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5、关于复合型和宽口径。

近年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it领域而言,复合型人才是指既具有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又掌握了it专门技术的人才。

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并且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应当而且能够拓宽专业领域,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

(3)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

(4)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

(5)外语能力欠缺;。

(6)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

四、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1、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但客观的分析后,并不是这批学生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2、该专业复合型师资缺乏,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该专业既懂技术又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样会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偏离专业培养方向。现有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研工作是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中职教师的一次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员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贺力克教授、李得尧教授,等专家。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还有是来自全省中职学校的32位老师。本次调研工作分两天。7月14日,我们到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调研。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是生产非电空调及空气品质检测功能、可持续建筑等产品的公司。7月15日,我们到中联重科有限公司调研。中联重科有限公司是生产重工业的公司。

一、调研目的与对象。

(一)调研目的。

中职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大众教育。为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为自己所在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了解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确定就业岗位(群),了解岗位职责和岗位从业人员结构。

4、明确专业定位。

(二)调研时间、地点、对象。

调研时间调研地点调研对象。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可持续建筑厂长。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远大工程院院长。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对一线员工。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对一线员工。

二、调研方法与内容。

(一)调研方法。

以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调研单位。调研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现场交流、问卷调查及座谈等形式,了解企业的现状、机电岗位的人才结构及需求情况;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总体评价;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等。

7月14日,我们到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调研。对人力资源部杨迎霞总监、可持续建筑厂肖长庚厂长、远大工程院余立军院长采取座谈形式调研,对一线员工采取表格形式调研。

7月15日,我们到中联重科有限公司调研。对人力资源部总监、一线员工都采取座谈形式调研。

(二)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了工厂对高管人员、基本技术人员,对一线员工的基本。

素质要求,基本技能要求。

1、企业对不同层次人的需求分析。

企业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关注员工的质量,就生产这一企业基础而重要的过程而言,现场加工、检测、在线管理、在线维护等人员的质量决定了生产的质量。在与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强烈感受到,企业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稳定而熟练的操作工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保障,而要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高质量,设备维护人员又是重要的一方面,具有更熟练的操作技能或更宽的知识面或有复合技能的人更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如某企业主要设备为自动化生产线,这些设备由企业根据其自身的用途自已研发,所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线的维护人员不仅要对现有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还要进行设备改造,以适应新产品的生产需求。这些维护人员就必需具备机电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在这些场合,复合型的技能人才企业更需要。

2、企业对员工社会能力需求的分析。

今年,我们更明显地感到:很多机电企业用人时,一方面考察其专业教育的背景,但更关注人的社会能力和非智力素质,善于与别人交流、正确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纪律性、责任心、工作态度。而那些或外表(发型、服饰)时尚、或衣冠不整、或表情生硬的人在面试时往往不受机电企业的欢迎。

主要为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在这类岗位中,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含量较高,要求维修人员在认识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机电设备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有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目前在大多数企业,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一般都有较明确的分工,中职毕业生在这类岗位上开始时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工作。相对而言,装配类岗位中职毕业生更轻易上手,但待遇也较低。

3、机电岗位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调查组对上述机电类岗位从业人员的年龄、学历、技术等级及工资收入进行了调研。

(1)年龄结构。

(2)学历结构。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如表3所示。初中毕业的人员一般只能从事简单机械的拆装;高中或中职毕业的人员除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流水线装配工作以外,中职毕业生经过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也可从事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工作,大专或高职以上毕业的人员经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则可以担任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的工作。

(3)技能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及年收入。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一般都持有钳工、机修钳工、装配钳工、维修电工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的上岗证。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如表4所示。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一般为大专或本科以上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等专业毕业,经实践具备了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人员。

从表4可见,岗位同等级技能水平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有较大波动,主要是因为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有较大差别。同时从整体上看,各类人员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尤其是高级以上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偏低。这也是造成目前高技能人才紧缺的根本原因。

4、机电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机电专业对应岗位的招聘渠道主要有:人才市场、招收相关学校应届毕业生、熟人推荐、网络、人才中介公司等。

对中职生来说,企业在招聘时一般通过面试,查阅学生的学业成绩及评价、所持的技能证书及具备的技能,有的还进行测试或考察试用,最后决定正式录用那些会做人、能干事的学生。

5、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评价。

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评价如下:(1)知识水平方面。满足占25%,比较满意占38%,尚可占29%,不满意占8%。(2)技能水平方面。满意占5%,比较满意占33%,尚可占42%,不满意占20%。(3)工作态度方面。满意占8%,比较满意占29%,尚可占51%,不满意占12%。

6、企业对中职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

据调查,企业对中职校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培养目标定位的针对性,()根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

(2)在专业知识方面,应加强机械制图、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备结构、机械传动、公差配合与测量、加工工艺、工装夹具等知识的教学,提高有效性。

(3)在专业技能方面,应加强机床操作、常见故障识别诊断和排除、刀具刃磨、零件精度测量、机械设备拆装、安装调试和维修等方面的练习。

(4)在工作态度方面主要有:树立准确的就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爱岗敬业;工作踏实,吃苦耐劳;不同企业的文化差异性教育等。

四、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

目前课程设置一般为: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技术基础、cad/cam、plc、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钳工工艺学、电力拖动、安全用电、工厂供电、维修电工、钳工技术训练、电工技术训练等。

原有的课程体系及教材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中职机电专业目标定位和教学需求,主观原因是作为学校层面也没有能力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只能凭各个侧面的经验进行选择和取舍。

(2)实训条件。

近几年,我校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训条件,添置了各种类型的金属切削机床和其它实训设备。实#fromend#训条件的改善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供了必要的保证。目前本专业开设实训项目分别有:钳工实训、电工实训、电子实训等。

(3)学生考证。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考取相应工种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五、机电专业改革建议。

1、机电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建议。

从上述调研分析可见,在我国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背景下,对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无论从学生基础特点出发,还是从目前我校的办学条件出发,该类岗位的技能型人才都是中职机电专业合适的培养目标。所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主要培养从事机电维修与装配及相关岗位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2、机电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课程设置既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以任务为引领,以模块化项目教学为主的新型课程体系,又要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强调可操作性。

3、机电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及主要课程内容。

(2)专业教学贯彻任务引领的教学思想,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典型项目作为教学课题,创设“生产情景”,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爱好,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

(3)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都要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支持,学生在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学分。在学历教育考核中,要建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性评估的机制,让用人单位、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习评价。要将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注意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4)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机制,以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努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咨询者。

需求调查报告

在21世纪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才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培养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人才需求面的角度出发,对国际贸易从业人员所需职业技能需求做了调查。

国际贸易的专业人才不论来自何种途径,其所需的基础知识及职业技能的训练都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但是,在现阶段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能适应当前的环境,并为企业所用;学校教育的课程与训练活动是否能跟得上时代;在现今失业率的不断提高,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中,培养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已刻不容缓,特别是高职院校。

理论与实务的结合一直是高职教育的目标。本研究从人才需求面的角度出发,探讨国际贸易从业人员所需的专业技能,以作为高职教育专业规划与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职业所需的能力要求大致可区分为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能力、工作态度、判断能力概念能力等六项。本研究主要针对专业能力,即职业技能。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产业界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需求;通过文献回顾了解国际贸易公司从业人员所需要的知识、技术与能力,确立国贸专业技能的基本内容;据此设计调查问卷,形成问卷初稿;通过相关从业人员业者问卷预试并修正后,再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以了解相关企业认知的国贸从业人员所需的职业技能及其排序;通过量化分析,归纳出研究结论与建议,以作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与实训设计的参考。

问卷内容主要围绕调查业界对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需求,从商务英语(贸易英语会话能力、英文阅读能力、英文商业书信能力);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务、信用证实务、国际货物运送实务、国际货运保险实务、关税法规与通关实务、国际商务仲裁、国际贸易谈判技巧);国际营销(国际营销基本理论、市场调查、贸易参展实务);贸易法律(民法、商法、贸易法规);国际金融与汇兑(进出口贸易财务操作、国际汇兑暨厂商外汇操作)五个层面进行题项设计,受访者依其认知的各项能力的重要性分别回答。问卷采用采李克特尺度衡量各项能力的重要性,「非常重要」5分、「较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较不重要」2分、「非常不重要」1分,n、不计分。同时为了解职位自身背景对答题的影响,针对受访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以及国际贸易行业的工作年限设计了个人资料部分。

本研究采e-mail邮寄问卷调查法,发出问卷285份,回收有效问卷179份。有效回收率62.81%。对回收问卷,计算各题项平均数,了解国贸从业人员所需的职业技能与排序,以作为高职校院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计的参考。

通过本调查,可了解社会对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需求的重要性为以下排序:贸易英语会话;英语听力;国际贸易流程实务;信用证实务;贸易法规;英文阅读;市场调查;英文商业书信;国际贸易谈判技巧;贸易参展实务依据本调查结果,可了解业内对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需求即排序,此结果可作为学校课程规划的参考依据。

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

4月27日,沈阳市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发布《20春季中高级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沈阳市各区、县(市)行政区域内所属的企事业单位,具体包括中直企业、省属企业、市属企业、县属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

截至3月底,全市上报有中高级人才需求的企事业单位408家,中高级人才需求总数达4542人。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高级人才需求排在首位。

从12月至今年3月,沈阳市对全市各区县人才需求情况做了详细调查。沈阳市中高级人才的现状如何?从调查结果来看,呈现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408家上报单位中,现有各类人才总量为106092人。其中,博士829人,占人才总数的`0.78%;硕士7977人,占7.54%;学士及以下97286人,占91.4%。按职称分,高级职称4294人,占人才总数的4.01%;中级职称11526人,占10.87%;初级及以下90317人,占85.13%。

可以看出,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仅占8.32%,高级职称人员和中级职称人员仅占用人单位现有人才总数的14.88%。从需求角度看,408家上报单位的中高级人才需求总数为4542人。其中,博士54人,占人才需求总数的1.19%;硕士333人,占7.33%;学士及以下4155人,占91.48%。

从职称需求上看,高级职称需求120人,占人才需求总数的2.64%;中级职称需求434人,占9.56%,初级及以下需求3671人,占80.82%。从行业需求上看,中高级人才需求靠前的十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教育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企事业单位对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仅占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总数的8.5%,其中对“海归”硕士和博士的需求仅占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总数的0.79%。而对本科及以下学历人才需求却占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总数的90.53%。由此可见,沈阳的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以低学历、低职称为主。

同时,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人才缺口较大。呈现出新兴产业需求多、供给少;传统产业需求少、供给多的局面。

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xx年3月,我系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进驻安徽省芜湖、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二、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省企业信息化也在全面进行,急需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我省高校计算机专业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例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到xx年,我国需要高级计算机人才6万人,中级计算机人才28万人,初级计算机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对于这种现状的认识,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计算机行业“蓝领”人数少的根本原因,不是企业不需要“蓝领”,而是缺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蓝领”、发挥其软件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振兴安徽的一项迫切任务,既懂计算机软件又懂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已成为安徽振兴经济的一大障碍,据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称,我省复合型人才为19、9万人,占技术人才总数的7、4%,与发达国家复合型人才总数40%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本行业中持有“双证”在手的大学生就更是少之又少。it产业的振兴势必将拉动并形成我省巨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市场。

从我们调研情况下,了解到我省在未来3年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仍有100万的人才缺口。而我省本专业的在校生仅为1700多人,远远供应不上这种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们现在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立足本省,培养适合我省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

2、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

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新的员工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而it项目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所以目前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

3、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也在飞速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在逐年上升。

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信息建设发展的瓶颈。

在需求度上,我国上规模的企业在百万家以上,每个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平均最少需要一到两名复合型计算机应用人才,那么全国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要在200万以上。由此专家指出,计算机应用是依托it产业迅速发展的“朝阳职业”,人才需求由低端到高端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职业行情将越涨越高。

4、用人单位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观点。

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职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

在“选择应聘者时优先考虑的前五项因素”一题中,首选是“持续学习能力”,得到了66、7%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的认同;其次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率达64、3%;第三是“沟通能力”,占36、4%;第四是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占56、6%;“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列第五,支持率53、4%。学习成绩的支持率只有24%,可见企业只是把学习成绩作为应聘者学习能力的参考来考虑的,它们更看重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

尽管企业招聘时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认为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但素质与经验二者并不矛盾。招聘时考虑的是工作的关联性、有效性及成本最小化,而一旦进入工作角色后,注重的不仅是曾经做过什么,更是以后能做什么,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应对经常变化的客观情况。

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一个大家都认为重要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易被察觉,也无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评价;而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则可能很大。在对“管理项目时员工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回答中,前5项依次是:(1)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术不足、经验不足;(2)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不足;(3)职业道德和纪律性不强;(4)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5)沟通能力较弱。有43、7%的项目主管认为员工责任心不强。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可见,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排在专业技术问题前面了。

因此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同时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5、关于复合型和宽口径。

近年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it领域而言,复合型人才是指既具有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又掌握了it专门技术的人才。

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并且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应当而且能够拓宽专业领域,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实际上,企业对宽口径人才的需求更为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考虑过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中挑选销售人员”一题中,it项目主管给出肯定回答的为100%。从企业用人的角度考虑,招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员主要是从事技术性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些人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和个人的个性优势而走上其他工作岗位。在调查中,大部分人力资源主管认为,开设人文或商贸课程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日后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一刀切”,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没有太多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当然,一些基本课程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但我们缺乏的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

因此我们认为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可能并不现实。但是,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并不会一直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因此在校期间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学习能力也是要十分重视的。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距用人。

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

一、在线调查的主要结果。

此次调查共有60人参与投票,调查结果如下:

1、您的性别?

a、男31票51.7%。

b、女29票48.3%。

2、您的年龄?

a、18岁以下8票13.3%。

b、18—35岁13票21.7%。

c、35—60岁30票50%。

d、60岁以上9票15%。

3、您的学历?

a、高中以下8票13.3%。

b、大专12票20%。

c、本科32票53.3%。

d、硕士及以上8票13.3%。

4、您是否有专业技术职称?

a、无职称13票13.3%。

b、初级7票11.7%。

c、中级22票36.7%。

d、副高级11票18.3%。

e、高级7票11.7%。

5、您是否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a、5年及以上8票13.3%。

b、1~4年10票16.7%。

c、1年以下20票33.3%。

d、没有国外经历22票36.7%。

6、您所从事的行业?

a、制造业5票8.3%。

b、金融、保险业4票6.7%。

c、交通运输业7票11.7%。

d、信息通信业9票15%。

e、进出口业17票28.3%。

f、零售业7票11.7%。

g、其他11票18.3%。

7、您单位规模?

a、10人以下21票35%。

b、50人以下12票20%。

d、100人以上10票16.7%。

8、今后三年您单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

a、有需求,人数为5-10人9票15%。

b、有需求,人数10人以上12票20%。

c、无需求18票30%。

d、不确定21票35%。

9、您单位急需高技能人才的种类?

a、财务人员8票13.3%。

b、人力资源管理4票6.7%。

c、物流管理人员6票10%。

d、营销人员7票11.7%。

e、专业技术人员12票20%。

f、研发人员7票11.7%。

g、一般生产人员5票8.3%。

h、其他11票18.3%。

10、您单位需要高技能人才的类型?

a、专业性人才10票16.7%。

b、通用型人才8票13.3%。

c、创新型人才17票28.3%。

d、技能型人才11票18.3%。

e、复合型人才14票23.3%。

11、您单位招聘高技能人才是否需要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a、需要15票25%。

b、不需要20票33.3%。

c、最低要求25票41.7%。

12、您单位对高技能人才的综合技能方面有何要求?

a、外语应用能力5票8.3%。

b、与人合作能力5票8.3%。

c、与人交流能力5票8.3%。

d、信息处理能力18票30%。

e、数字应用能力11票18.3%。

f、解决问题能力6票10%。

g、自我学习能力4票6.7%。

h、创新革新能力6票10%。

13、对高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

a、职业道德7票11.7%。

b、身体素质9票15%。

c、专业知识16票26.7%。

d、心理素质13票21.7%。

e、工作效率7票11.7%。

f、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态度8票13.3%。

14、高技能人才在实际岗位中突出问题需要改进方面?

a、管理知识薄弱6票10%。

b、技术知识不扎实6票10%。

c、缺乏行业特点的专业背景知识12票20%。

d、实践能力薄弱17票28.3%。

e、不充分了解相关行业的法规标准知识8票13.3%。

f、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5票8.3%。

g、其他6票10%。

15、作为专业人员,更注重掌握和强化以下哪些知识?

a、科学基础理论4票6.7%。

b、行业法律法规3票5%。

c、行业管理学4票6.7%。

d、专业技术10票16.7%。

e、行业经济学12票20%。

f、保险知识5票8.3%。

g、行业分析5票8.3%。

h、风险评估6票10%。

i、计算机应用4票6.7%。

j、其他7票11.7%。

二、存在问题。

调查发现,常州七成企业存在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大部分企业中,从高职院校毕业的技能人才占比不足10%。涉及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调查表明,当前常州企业高技能人才来源渠道较多,但仍以企业内部培养为主。在被调查企业中,有一些高技能人才来自内部培养,如“一对一带徒弟”“送高职院校培训”等;一些来自人才市场招聘;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不高。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最为严重,从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看,最需要的是创新型、专业型和技能型人才。

三、建议。

一是加快校企合作建设步伐,紧跟人才就业导向。学校围绕市场和企业发展需要,树立为常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思想,注重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形成“专业建设紧贴市场、技能训练学做合一、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办学特色,为常州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二是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如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构建培训模式多元化。学校实施为企业订单培养、冠名办班、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

实际上,企业对宽口径人才的需求更为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考虑过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中挑选销售人员”一题中,it项目主管给出肯定回答的为100%。从企业用人的角度考虑,招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员主要是从事技术性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些人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和个人的个性优势而走上其他工作岗位。在调查中,大部分人力资源主管认为,开设人文或商贸课程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日后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一刀切”,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没有太多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当然,一些基本课程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但我们缺乏的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

因此我们认为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可能并不现实。但是,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并不会一直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因此在校期间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学习能力也是要十分重视的。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距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

(3)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

(4)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

(5)外语能力欠缺;。

(6)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

四、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1、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但客观的分析后,并不是这批学生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2、该专业复合型师资缺乏,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该专业既懂技术又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样会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偏离专业培养方向。现有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研工作是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中职教师的一次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员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贺力克教授、李得尧教授,等专家。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还有是来自全省中职学校的32位老师。本次调研工作分两天。7月14日,我们到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调研。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是生产非电空调及空气品质检测功能、可持续建筑等产品的公司。7月15日,我们到中联重科有限公司调研。中联重科有限公司是生产重工业的公司。

一、调研目的与对象。

(一)调研目的。

中职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大众教育。为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为自己所在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了解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确定就业岗位(群),了解岗位职责和岗位从业人员结构。

4、明确专业定位。

(二)调研时间、地点、对象。

调研时间调研地点调研对象。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可持续建筑厂长。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远大工程院院长。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对一线员工。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对一线员工。

二、调研方法与内容。

(一)调研方法。

以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调研单位。调研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现场交流、问卷调查及座谈等形式,了解企业的现状、机电岗位的人才结构及需求情况;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总体评价;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等。

7月14日,我们到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调研。对人力资源部杨迎霞总监、可持续建筑厂肖长庚厂长、远大工程院余立军院长采取座谈形式调研,对一线员工采取表格形式调研。

7月15日,我们到中联重科有限公司调研。对人力资源部总监、一线员工都采取座谈形式调研。

(二)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了工厂对高管人员、基本技术人员,对一线员工的基本。

素质要求,基本技能要求。

1、企业对不同层次人的需求分析。

企业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关注员工的质量,就生产这一企业基础而重要的过程而言,现场加工、检测、在线管理、在线维护等人员的质量决定了生产的质量。在与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强烈感受到,企业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稳定而熟练的操作工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保障,而要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高质量,设备维护人员又是重要的一方面,具有更熟练的操作技能或更宽的知识面或有复合技能的人更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如某企业主要设备为自动化生产线,这些设备由企业根据其自身的用途自已研发,所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线的维护人员不仅要对现有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还要进行设备改造,以适应新产品的生产需求。这些维护人员就必需具备机电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在这些场合,复合型的技能人才企业更需要。

2、企业对员工社会能力需求的分析。

今年,我们更明显地感到:很多机电企业用人时,一方面考察其专业教育的背景,但更关注人的社会能力和非智力素质,善于与别人交流、正确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纪律性、责任心、工作态度。而那些或外表(发型、服饰)时尚、或衣冠不整、或表情生硬的人在面试时往往不受机电企业的欢迎。

主要为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在这类岗位中,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含量较高,要求维修人员在认识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机电设备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有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目前在大多数企业,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一般都有较明确的分工,中职毕业生在这类岗位上开始时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工作。相对而言,装配类岗位中职毕业生更轻易上手,但待遇也较低。

3、机电岗位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调查组对上述机电类岗位从业人员的年龄、学历、技术等级及工资收入进行了调研。

(1)年龄结构。

(2)学历结构。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如表3所示。初中毕业的人员一般只能从事简单机械的拆装;高中或中职毕业的人员除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流水线装配工作以外,中职毕业生经过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也可从事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工作,大专或高职以上毕业的人员经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则可以担任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的工作。

(3)技能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及年收入。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一般都持有钳工、机修钳工、装配钳工、维修电工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的上岗证。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如表4所示。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一般为大专或本科以上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等专业毕业,经实践具备了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人员。

从表4可见,岗位同等级技能水平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有较大波动,主要是因为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有较大差别。同时从整体上看,各类人员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尤其是高级以上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偏低。这也是造成目前高技能人才紧缺的根本原因。

4、机电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机电专业对应岗位的招聘渠道主要有:人才市场、招收相关学校应届毕业生、熟人推荐、网络、人才中介公司等。

对中职生来说,企业在招聘时一般通过面试,查阅学生的学业成绩及评价、所持的技能证书及具备的技能,有的还进行测试或考察试用,最后决定正式录用那些会做人、能干事的学生。

5、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评价。

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评价如下:(1)知识水平方面。满足占25%,比较满意占38%,尚可占29%,不满意占8%。(2)技能水平方面。满意占5%,比较满意占33%,尚可占42%,不满意占20%。(3)工作态度方面。满意占8%,比较满意占29%,尚可占51%,不满意占12%。

6、企业对中职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

据调查,企业对中职校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培养目标定位的针对性,根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

(2)在专业知识方面,应加强机械制图、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备结构、机械传动、公差配合与测量、加工工艺、工装夹具等知识的教学,提高有效性。

(3)在专业技能方面,应加强机床操作、常见故障识别诊断和排除、刀具刃磨、零件精度测量、机械设备拆装、安装调试和维修等方面的练习。

(4)在工作态度方面主要有:树立准确的就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爱岗敬业;工作踏实,吃苦耐劳;不同企业的文化差异性教育等。

四、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

目前课程设置一般为: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技术基础、cad/cam、plc、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钳工工艺学、电力拖动、安全用电、工厂供电、维修电工、钳工技术训练、电工技术训练等。

原有的课程体系及教材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中职机电专业目标定位和教学需求,主观原因是作为学校层面也没有能力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只能凭各个侧面的经验进行选择和取舍。

(2)实训条件。

近几年,我校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训条件,添置了各种类型的金属切削机床和其它实训设备。实训条件的改善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供了必要的保证。目前本专业开设实训项目分别有:钳工实训、电工实训、电子实训等。

(3)学生考证。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考取相应工种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五、机电专业改革建议。

1、机电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建议。

从上述调研分析可见,在我国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背景下,对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无论从学生基础特点出发,还是从目前我校的办学条件出发,该类岗位的技能型人才都是中职机电专业合适的培养目标。所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主要培养从事机电维修与装配及相关岗位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2、机电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课程设置既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以任务为引领,以模块化项目教学为主的新型课程体系,又要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强调可操作性。

3、机电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及主要课程内容。

(2)专业教学贯彻任务引领的教学思想,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典型项目作为教学课题,创设“生产情景”,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爱好,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

(3)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都要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支持,学生在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学分。在学历教育考核中,要建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性评估的机制,让用人单位、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习评价。要将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注意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4)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机制,以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努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咨询者。

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岗位的需求有所增加,为掌握社会现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的人才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应用电子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应用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北京、山东、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与就业前景。

应用电子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给应用电子技术相关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处于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特别是进入wto以后,中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对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平稳且较旺盛。目前,对该类高技能型专业人才比较紧缺。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形成了许多融合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的新兴领域和新型产业,必然需要产品设备装配、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每年都需要一大批技能操作工人来充实生产第一线,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和适应区域经济,满足社会急需,我校对电子技术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建立了一个科学、完善、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更具较强的操作技能。

二、电子企业对职业岗位的主要要求。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群主要为电子及相关企业生产线上的装配工、调试工、检测工、维修工以及一般的管理员工等。

根据生产企业对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总结出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掌握电子元件的规格、标准检测方法;

3.掌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图阅读能力;

7.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8.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电子企业对毕业生的录用情况。

在录用和培养电子专业的毕业生时,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非常重视的。对新毕业的学生,先进行上岗前培训,熟悉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生产流程,让其充分了解企业;对已上岗的毕业生,采用老员工负责指导,主管部门定期考核的办法,让他们尽快熟练工作;对动手能力较强、表现较好的毕业生则实行加薪加酬的办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工资待遇。

我国沿海地区电子企业大多来自日本、韩国、台湾、欧美以及中外合资,当地就业部门的劳动保障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严格,一般是五天工作制,周六和周日算加班,工资待遇较高,平均月底薪1200元以上,加班另有加班费,各类保险都有,大部分企业还有住房公积金,住宿、吃饭非常优惠。

五、高职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近些年来,由于部分地方仍然存在着“普高热”现象,致使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分数过低,致使部分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一些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部分毕业生由于文化理论知识不足、电子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以及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较少,所以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如:看不懂电路图、不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常见电子仪器等。

2.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比较落后。虽然大多数学校对毕业生在毕业前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但一些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然居高不下,怕吃苦,眼高手低,适应能力较差。他们把工资待遇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去正确选择职业。

六、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电子专业的几点思考。

1.紧扣电子技术的发展脉搏,根据企业对电子技术人才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置受教育者于集机械、电子、信息、系统和管理为一体的现代背景下,坚持常规技术训练与先进技术训练相结合,坚持单片机控制训练和protel电路设计条件下综合训练相结合。

2.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旧的课程体系,保证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抓好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使学生打好厚实的专业基础;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专业技能;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是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主要依据,同时,本专业在“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装备”思想指导下,以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安装、调试、检测及维护能力培养为核心,认真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针对中职教育的宗旨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社会岗位的需求适时的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课程增强实用性、实践性,包含更多的现代技术和新技术应用。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保证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电子技术专业的迅速发展,很多课程和教材已不适应专业的发展的需要因为应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

3.重视一体化教学,边学边做电子企业需要的大部分是生产一线上的装配工、调试工、检测工、维修工以及一般的管理员工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我们将课堂搬到一体化教室,使学生边学边做。目前,电子专业已有多门课程采用了一体化教学模式。

4.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多证书”教学。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注重校内现代电子实训基地的建设。

5.切实搞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2)通过就业宽带网发布毕业生资源信息,让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情况;

(3)参加人才市场举办的全国性校企合作交流会,签订供需协议;

(4)按照“诚实、扎实、朴实、创新”的八字方针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教育,尤其在吃苦耐劳、忠诚企业、讲究诚信、服从管理等方面要加强培养和教育,培养毕业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

(5)教育毕业生克服自卑心理和保守思想,勇敢地走出去,去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出。

相关范文推荐
  • 10-31 精选近视防控宣传月活动总结汇报大全(18篇)
    通过活动总结,可以使参与者更好地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提升活动参与的内涵。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方法。
  • 10-31 实用村组织委员述职述廉报告(汇总15篇)
    对于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而言,每年进行述廉报告是非常必要的。在下面的内容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质量的述廉报告,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学习。尊敬的xx:我于xx年
  • 10-31 热门企业管理创新论文题目(通用14篇)
    范文是作者经过精心选材、精心构思、精心编写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和创意。管理机制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
  • 10-31 热门设备售后服务协议(案例22篇)
    服务月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社区的需求,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下是我们为本次服务月准备的一份服务监督报告,记录了我们对于服务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情况。甲乙双方根据《合
  • 10-31 专业家庭医生签约协议书范文(17篇)
    合同协议可以规范商业交易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合同协议范文提供了一种示范和借鉴,帮助我们学习如何编写合同。甲方:村卫生室村医姓名:联系电话:1横
  • 10-31 优质信息安全评估报告(模板12篇)
    报告范文的结尾要总结全文,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展望,达到完整和有启发性的效果。这些报告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研究和调查成果,对于扩展知识面和提高研究能力非常有帮
  • 10-31 最新疫情防控建议书(模板18篇)
    在解决困难和挫折时,我建议保持耐心和乐观的心态,并学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意见建议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最
  • 10-31 专业民政局协会成立申请书(模板15篇)
    在写转专业申请书时,要清楚地说明你对原专业的不适应和对目标专业的兴趣和适应性。在这些转专业申请书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对于新专业的热情和追求,以及他们对自
  • 10-31 最优军事心得体会军事技能心得体会(模板16篇)
    撰写心得体会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下面是一些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心得体会的灵感。作为一项提升军事素
  • 10-31 最优客户演讲稿范文(15篇)
    演讲稿的中间部分可以详细阐述观点和论证,通过举例、数据等方式增强说服力。想要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不妨参考一下以下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灵感和思路。尊敬的农行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