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三大改造教学设计(优质16篇)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优质16篇)

时间:2023-12-28 13:13:46 作者:影墨

教学计划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年级和水平,还要考虑到他们的学习风格和兴趣。这些教学计划范文的编写充分考虑到课程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大改造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要求学生根据《填图册》第7页的表格回答]“一五”计划完成时,我国工农业生产之间有什么差别?(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相对缓慢。)。

2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工业的发展起点高,一开始就能采用先进的科技和设备,所以速度快;而农业还保留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小农生产方式,所以发展缓慢。)。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

3第21页两幅插图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农民看到合作化的优越性,踊跃参加合作社,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教师过渡讲解:与小农经济很相似的手工业,在农业合作化的推动下,也形成了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主要生产资料从私人所有变成集体所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要求学生完成《填图册》第8页第1题,并在课本上作好读书标记,然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予以鼓励。

公私合营。

1“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国家)“私”指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2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

3根据21页“动脑筋”: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巩固小结。

1.完成课本22页“练一练”:应选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布置学生完成《填图册》第8页第2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1、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2、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21——23页,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6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实质是什么?

2、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远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

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

1、思考题(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三大改造的实质。点名回答,教师总结。(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2、思考题(2)引导: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必有性是什么?它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点名回答。(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它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

3、思考题(3)要求学生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实行赎买政策。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4、思考题(4)点名回答,教师总结。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缺点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三大改造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三大改造作为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的重要历程,做出了重大贡献;因为后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致使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这是有着必然联系的。

二、课程标准。

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历史图片和材料,让学生走进三大改造的历史,通过整合明确答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思想上知道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改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在过渡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四、学习重点、难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教师:同学们,既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是通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来完成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那么对于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想要知道的?请说出来,让我们共同探讨。

展示:第5课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三大改造教学设计,希望你会喜欢!

1、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2、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一)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21——23页,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6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实质是什么?

2、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远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

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点拨,检测。

1、思考题(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三大改造的实质。点名回答,教师总结。(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2、思考题(2)引导: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必有性是什么?它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点名回答。(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它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

3、思考题(3)要求学生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实行赎买政策。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4、思考题(4)点名回答,教师总结。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缺点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五)巩固,练习。

三大改造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学习过程。

一、阅读课文自主完成知识网络。

二、合作探究(发挥集体智慧)。

1、为什么要进行三大改造?

2、1953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3、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三、针对训练。

1、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

a、互助组b、农业生产合作社c、人民公社d、家庭联产承包制。

2、我国农村实行农业合作化的原因()。

a、封建土地制度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b、我国按苏联模式发展社会主义。

c、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工业化的需要。

d、片面强调公有化的作用。

3、新中国对资本家占用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是因为()。

a、国家经济实力不足。

b、考虑国际影响。

c、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宪法,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d、民族资产阶级对国家无所贡献。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

a、1949年10月b、1953年初c、1956年底d、1957年。

a、发展生产力b、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

c、变革阶级关系。

d、切断通向资本主义途径。

5、讨论如何评价三大改造?

四、中考链接:

1、[09淄博中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b.三大改造完成c.土地改革完成d.人民公社成立。

a.工商业改造b.人民公社化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

a.1949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

a.土地所有制改革完成b.对外开放扩大c.农村产业结构调整d.大跃进。

五、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后反思:

答案:1、b2、c3、c4、c5、b。

6、尽管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过于迅猛,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但是它的完成,是客观的需要。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中考链接答案:1、b2、a3、d4、a。

三大改造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课程标准: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教师适当补充一些课外材料让学生阅读;引导学生编写、表演小历史剧;引导学生课后撰写题为《我看三大改造》的小论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教学过程。

导入。

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

小历史剧:《鸡毛飞上天》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议一议:国家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有什么必然性?

看谁找得快:学生在教材上找出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方法。

看图片《农民纷纷申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北京郊区农业实现合作化,农民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喜》,加深认识。

教师简单介绍手工业合作化的情况。公私合营。

身边的历史:参观当地的一两个老字号店铺,并请管理人员简单介绍一下该店铺在公私合营时的情况,了解其发展历史与现实状况。(成果汇报)。

教师解释“公私合营”的概念。

学习与思考:为什么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了?

三大改造教案

学习目标1、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2、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土地改革后,我国农业生产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当时,个体农民平均每户只有十多亩耕地,贫雇农平均每户不足半头耕畜、半部犁,资金也很缺乏,根本无力抵御自然灾害。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面对这种情况,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又取得了什么效果?(二)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21――23页,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6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下列思考题:1、什么是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实质是什么?2、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远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点拨,检测。1、思考题(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三大改造的实质。点名回答,教师总结。(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2、思考题(2)引导: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必有性是什么?它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点名回答。(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它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3、思考题(3)要求学生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实行赎买政策。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4、思考题(4)点名回答,教师总结。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缺点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五)巩固,练习。1、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掌握应该识记的基本史实,没理解的内容举手提问,时间为三分钟)。2、完成课堂训练题。3、完成《自学指导用书》本课练习附:板书设计教后感:“三大改造”这块“难骨头”怎么啃?作者:刘向荣(南京市宁海中学)来源:刘向荣的博客今天上了同样的三节课,其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5课《三大改造》。有关这一课内容,在上之前,我就感觉到一是教材内容干瘪,没有什么故事性,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这部分内容因涉及到一些政治性的内容以及与现实而形成的矛盾,学生理解起来也很难。究竟怎么“啃”这些“难骨头”?我是这样尝试的.:针对这些问题,经过思考,我这样进行处理:一是导入的现实性。我这样提问学生: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现在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国家?(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为什么说我国现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哪些?(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简要分析,得出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其经济基础)那么这种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确立的?又是怎样确立的呢?(向学生指出,它是通过三大改造的方式来完成的。)除了这种方法外,在另一个班级,我是通过表格,即“一五”计划完成后,1957年与1949年、1952年相比,煤炭、钢铁等工业产品产量与农业的粮食、棉花等产量增加的比例,引导学生分析: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工农业之间有什么差别?(生:工业发展迅速,而农业发展相对缓慢)为什么会产这种差别?(引导学生从当时农业生产的状况和“一五”计划的重点两个方面分析)尽管工业发展比农业发展的快,但相比起发达国家来,我国当时是不是就是一个工业国了?(生:不是)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怎么?(生:不富。)为了尽快使中国富强起来,就必须还要大力发展工业。而中国实现工业化与西方是不同的,西方主要是在新航路开辟后,通过对外贸易、殖民掠夺等方式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中国当时有什么办法?那就是要改造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来为工业化开辟道路。在此基础上,引出三大改造的主体。二是在学生活动法和情景创设法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难点。新课程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无疑历史课本剧的表演就是其中之一。在这节课上,经过从现实出发,在启发引导学生过渡到农业的改造这一内容后,我发现学生对农业合作化的内容比较陌生,学习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兴趣,为此,我当场从每组抽叫由旁白、中农代表、富农代表、社长、社员、没有入社的农民等组成一个临时历史课本剧表演小组,并提出了角色表演的要求,这时台上台下的学生兴趣都很浓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在无形之中也使学生对分散的个体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程也有了一个生动的体验,认识到了进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当时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中的必要性。(联系最近召开的“人大”,指出今天国家进行以工促农、重视三农问题的原因?)初中学生的认知是由感性到理性的,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这块“难骨头”,我则放了一段记录片,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感性的历史情景,让学生首先对当时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情景有了一个感性认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又用对比法,启发引导学生:如果说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通过走生产合作化的方式而实现的话,那么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国家则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完成改造呢?(生:公私合营)你们家的财产无偿捐给社会,你愿意吗?(生:不愿意)同样,当时的资本家是不是也无条件地愿意和“公家”合营?(生:不愿意)那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使得他们最终愿意和“公家”合营?(生:赎买政策)什么叫“赎买”政策?(生: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资本家定息。)这种方式比起强行的合营来,有什么好处?(生:讨论略)三是讲解突破难点。除了以上讲到的一些学生难理解的知识外,教材对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的阐述,学生也是难以理解的。为此,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设置一问题: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是不是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了?在学生讨论后,我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它是什么时候在中国确立的?(看书回答指出,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由此,1949年―1956年,中国还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简单交代这一段历史上一般称为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直到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后,我国才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也才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上是今天上课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先随便记下,向各位请教,究竟怎么“啃”,还有哪些好办法?向各位请教了。

三大改造

上海市民庆祝信大祥绸布店公私合营。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我们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一项是( )。

a.农业改造b.手工业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镇压。

2.下列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村生产合作社。

b.在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c.到1957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

d.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二、问答题。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为什么?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取得了很大成绩,五亿多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首先,农业合作化把汪洋大海般的小农个体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实现了土地公有,避免了两极分化。同时,这也解决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同小农经济的矛盾,在新的基础上巩固了工农联盟和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农业合作化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农业合作化后,许多地方兴修了一系列水利工程,进行了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些地方发展了集体企业,增加了公共积累。

再次,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基本上保证了城乡人民对农产品的需要,而且也使农民生活有所改善,还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同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一个促进。

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改造,很多经典都有阐述。《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还提出了“剥夺剥夺者”的原则。如何“剥夺剥夺者”?马克思认为可以根据各国不同的历史特点,允许有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一种是通过国家政权,没收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把它收归国有;另一种是采取赎买的办法,改造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恩格斯甚至提出了赎买的具体方法,即“一部分直接用纸币赎买的办法,逐步剥夺土地私有者、工厂主、铁路所有者和船主的财产”。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赎买思想,提出了对资本主义进行赎买的具体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后来,由于苏联发生了国内战争,列宁对资产阶级进行赎买的计划没有能够实现。

在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科学地分析了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并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对官僚资本采取无偿没收的政策;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则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以赎买的方式,把它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我们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提出但没有做到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这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

第5课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等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了解三大改造的历史。正确掌握、使用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对三大改造原因、实质和意义的辨析及三大改造功过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收集有关三大改造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2)实施探究式学习,掌握合作、交流学习的方法。

【分析】落实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开展课堂活动认识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实质和意义。提倡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的同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引导学生认识在过渡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分析】通过落实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其乐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策略。

1.本课内容决定了本节教学应采用师生共同探究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找出三大改造的原因,其模式为: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课堂讨论—交流反馈—小结。

2.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采用编卡教学法,把握本课三大改造的形式、实质及意义等基本史实,引导学生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及三大改造的功过是非深入辨析,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客观全面的唯物史观。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主要围绕三大改造来展开。三大改造的原因,通过让学生搜集有关课外资料,结合教科书内容,师生共同探究找出;对三大改造的形式、实质及意义,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为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有关三大改造的知识体系,可以采取学生编写提纲卡的方式,概括巩固知识,培养探究和合作的精神。本课教学程序框架如下:

【说明】框架中的“拓展”是指知识内容和教学空间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框架中的“知识链接”是指和课文有关的阅读资料。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和处理有关资料,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四、教学引入。

方法1。

复习引入。

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土地改革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如何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自然引入新课。

方法2。

图示引入。

生:他们正在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生:说明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不仅提高了他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师:你们说得很正确!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引导他们通过集体化的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由此引入新课。

方法3。

主题引入。

1950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是怎样开展的呢?在学生探究问题时,自然引入新课。

五、重点解决和难点突破。

本课难点是三大改造的实质。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和深刻的社会变革,因涉及政治经济学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通过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分析,合作找出三大改造的原因,小组讨论,概括出三大改造的形式、实质及意义。

活动内容1。

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学生的充分讨论,合作找出三大改造的原因。

(学生根据对教科书的阅读和搜集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各组代表发言。)。

活动指导:

1.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推荐一名组长。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互相传阅搜集到的资料,使学生对教科书以外的知识增加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小组代表可竞相发言,教师对发言者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对问题的探究。

生:我国农业采用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生产效率很低。

生:当时贫苦农民缺少生产工具和资金,生产力水平低下。

生: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生:也不利于推广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搞集约化大生产。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了解得真多!概括起来就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为此,土地改革后,党和政府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图片)。

师:农民为什么纷纷要求入社呢?

生:(看书回答)通过互助合作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

师:说得好,主要原因是农民生活得到改善,显示了组织起来的优越性。

【评析】。

通过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喜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2。

编写提纲卡,概括三大改造的形式、实质和意义。

第一阶段:

师:随着三大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农民由原来的个体经营转变为合作经营生产;资产阶级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三大改造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大改造是通过什么形式完成的?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具有什么意义?我们在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阅读讨论,最后形成较统一的观点。

第二阶段:

师:通过讨论,大家知道了三大改造的形式,也知道了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下面我们将以上的重点、难点内容再概括,简单明了地说明问题,即编写内容提纲卡片,完成后上交。

编写提纲卡片的要求:

1.题目:三大改造的形式、实质及意义。类别:知识。

2.语言高度精练。

3.包含时间、重要历史事件。

4.以表格形式呈现。

【评析】。

通过概括本课内容,既解决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和正确掌握、使用编写提纲卡学习历史的方法。

六、教学拓展。

拓展专题。

一、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课外知识开展探究活动。

材料一: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除了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以外,私营工商业改造为公营企业,也在1956年完成了。这件事所以做得这样迅速和顺利,是跟我们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作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密切相关的。这个阶级矛盾是否完全解决了呢?还没有,还要经过相当的时间才能够完全解决。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材料二:要落实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这也包括他们的子孙后辈。他们早已不拿定息,只要没有继续剥削,资本家的帽子为什么不摘掉?落实政策以后,工商界还有钱,有的人可以搞一两个工厂,也可以投资到旅游业赚取外汇,手里的钱闲起来不好。你们可以有选择地搞。总之,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二、活动指导。

1.确立课题: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谈三大改造的功与过。

2.活动方法:由个人或小组收集资料,整理概括出主要观点。

3.活动汇报:组织学生课上交流和点评,教师要加以引导和补充。

师: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请同学们根据各自掌握的资料,谈谈三大改造的历史贡献和过失。

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生:农民通过互助合作,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生活得到了改善。

生: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农业合作化就是好。

生:我不同意,一些地区出现了要求过急,形式过于简单的冒进现象,如整乡、整村集体加入合作社,使一部分农民利益受到损害。

生:从1954年起,国家通过公私合营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生: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生:在改造过程中,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生: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出现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如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很适当,挫伤了工商业者的积极性。

生:三大改造期间,虽然出现了一些过失,但它的历史贡献是主要的,不能因为它的缺点完全否定。

师:说得对,我们要评价历史事件,既要点明优点和成果,又要一分为二地分析缺点和问题。

【评析】。

八年级历史三大改造

1.人民海军的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南海三个舰队。目前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2.人民空军是在陆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空军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的考验,在朝鲜战场击落敌机三百多架,取得了辉煌战绩。随着科技发展,空军装备了一批新型飞机。

3.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又称为第二炮兵,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1966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导弹部队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等,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我国实行的是科技强军战略)。

三大改造

了    解。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掌    握。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联系理解。

归纳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党情感。

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唯物史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公私合营。

巩固小结。

1.完成课本22页“练一练”:应选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布置学生完成《填图册》第8页第2题。

根据23页“活动与探究”,鼓励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调查。

三大改造教学反思

这种提问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思辩中加深对历史知识、历史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1、上课是条理比较清晰,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课堂衔接较好。我在课前做了一定的工作,认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相衔接。在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备课是我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思考什么样的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选择一些记忆方法比如联想法,或者把所学内容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2、能够较好地做到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这节课中有许多历史名词,政策性很强,有些是专业术语,比较抽象又不好理解记忆。例如: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赎买政策等名词学生既难理解,又觉得枯燥。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最简洁的、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解和描述,效果还不错。

1、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有失妥当,内容过多,给人一种牵强的感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不断的思考,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2、在教学中,创新意识不够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做到大胆实践,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在自己的创新能力。

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大改造【】

了解。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掌握。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联系理解。

归纳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党情感。

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唯物史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要求学生根据《填图册》第7页的表格回答]“一五”计划完成时,我国工农业生产之间有什么差别?(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相对缓慢。)。

2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工业的发展起点高,一开始就能采用先进的科技和设备,所以速度快;而农业还保留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小农生产方式,所以发展缓慢。)。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农业生产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生活物质保障,如何改造落后的小农经济,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

3第21页两幅插图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农民看到合作化的优越性,踊跃参加合作社,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教师过渡讲解:与小农经济很相似的手工业,在农业合作化的推动下,也形成了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主要生产资料从私人所有变成集体所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要求学生完成《填图册》第8页第1题,并在课本上作好读书标记,然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予以鼓励。

公私合营。

1“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国家)“私”指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2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

3根据21页“动脑筋”: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巩固小结。

1.完成课本22页“练一练”:应选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布置学生完成《填图册》第8页第2题。

根据23页“活动与探究”,鼓励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调查。

例谈《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教学设计教案

1.掌握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三段式”逻辑思路和论证结构。

重点学习运用在对比中褒贬分明的论证方法。

2.学习运用在对比中褒贬分明的论证方法。

难点学习准确、严谨、生动、活泼的语言。

3.学习准确、严谨、生动、活泼的语言。

教法讲读法。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

教具小黑板。

达标步骤读--议--讲。

本节知识点学习运用在对比中褒贬分明的论证方法。

教学内容与方法学生活动。

一.导语设计:

师:上节课我们用提炼论点、加小标题及缩写的方法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本文的逻辑思路、论证结构、对比论证方法,还要揣摩语言。

学生读课文,揣摩课文语言。

二.研习课文。

1.理清课文思路、结构,揣摩语言,学习对比论证。

师:一般议论文,在逻辑上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论证结构上又可分为:引论本论结论。大家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思路和结构的`?生:开篇提出问题,是“引论”;一二三部分是分析问题,属“本论”;第四部分是解决问题,是“结论”。师:对。

先看第一部分“进步与成绩”。本部分共7句话,第1句话是个长单句,怎样划分主谓宾?生:二十年(主),就是(谓)……二十年(宾)。师:单看“主、谓、宾”好象是个简单的重复判断,所以其修饰成分不容忽视。齐读第一句。生:(齐读)。师:第1句暗含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其中哪个词用得特别精确?生:日益。师:如果去掉“日益”可以吗?生:不行。“日益”说明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结合”是逐步的,一天比一天好,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师:对,不是程度很高,而是一天比一天进步。第1句话提纲挈领,肯定成绩,齐读第2句。生:(齐读)。师:哪几种给准确、有力?生:“何等肤浅”“何等贫乏””“深刻得多”“丰富得多”。1。理清课文思路、结构,揣摩语言。2。学习对比论证。3。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讨论、研究。

师:第二部分,由成绩转入谈“缺点”,主要谈了三方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列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第二部分的学习可以从略,将精力放在重点第三部分上。)。

师:第三部分“两种对立态度”。本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精华: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实事求是”原则。文中“这个意思”指什么?生:指上文谈到的存在的“缺点”。师:既然上文已谈到诸多“缺点”。这里为什么还要反复说明?是简单重复吗?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在对比中强化论证,使之更充分深入。师:是的。第二部分只是谈了党内存在的缺点和现象,还没有深入挖掘这些缺点及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第三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剖析。又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用“对比论证”将主观主义学风与马列主义学风对举,黑白分明,是非益彰,旗帜鲜明,突出了“改造我们学习”的重要性、迫切性。这一部分精彩语段迭出,多用对偶、排比、层递等修辞,整散结合,读来铿锵有力,酣畅淋漓,气势夺人。请一位同学朗读“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生:(读)。师:这幅对子形象地刻画了哪类人?生:只会背诵马列主义教条,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徒有虚名,而无实学的主观主义者。师:是的。要把这幅对子会背会写。写议论文,最难的是见解上的创新。本文最大的创新就是提出了著名的“实事求是”原则。请一位同学读:“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生:(读)。师:“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原注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毛泽东的贡献并不在于对这个词作了现代化的通俗解释,而在于把它提出来作为一个普遍性的原则。最初是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来作为学习态度的最高原则,后来又进一步发展为思想和行为的原则(邓小平又把“实事求是”发展为党和国家制订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可以说,“实事求是”就是务实精神,是本文的主旨精神和灵魂。提出“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给全党改造学风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1。学生思考:文中“这个意思”指什么?

2。请一位同学朗读“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结合邓小平的《讲讲实事求是》一文,对照阅读会有更深的认识。邓文中反复强调这一原则,并有了新的发展。也提到延安整风运动和毛泽东的三个报告,其中就有《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齐背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解释。生:(齐背)。师:第三部是“分析问题(本论)”中的重要部分,大家将此部分散读一遍。生:(散读)。

将此部分散读一遍。生:(散读)。

3.布置作业。

三大改造

这种提问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思辩中加深对历史知识、历史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1。上课是条理比较清晰,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课堂衔接较好。我在课前做了一定的工作,认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相衔接。在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备课是我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思考什么样的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选择一些记忆方法比如联想法,或者把所学内容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2。能够较好地做到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这节课中有许多历史名词,政策性很强,有些是专业术语,比较抽象又不好理解记忆。例如: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赎买政策等名词学生既难理解,又觉得枯燥。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最简洁的、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解和描述,效果还不错。

1、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有失妥当,内容过多,给人一种牵强的感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不断的思考,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

2、在教学中,创新意识不够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做到大胆实践,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在自己的创新能力。

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以上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历史《三大改造》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大改造心得体会

“三大改造”是指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进行的城乡、企业和科学技术三方面的全面改革。经历了四十年的发展和探索,三大改造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国家强劲的推动下,不仅改革成果显著,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篇文章中,本人将分享三大改造的心得和体会。

城乡改革是为了解决农村人民渐渐逐渐贫困的问题,于是,政府政策为城乡已经被重新区分,农民的法律地位也得到了保障。正因为这些改革,农村地区的低收入农民得到改善,乡村环境也得到大力提升,乡村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城乡改革的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之大。改革必须成为人民的需要,否则改革必将失败。

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十分复杂。企业改革的核心是体制改革,而非简单的管理调整。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实行市场化运作和自负盈亏。在企业改革的实践中,我认为开放和发展是关键。初步开放为人们找到了探索新方法的途径,开放的程度相对于发展的快速程度来说才更真正的开放。

科学技术是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其进步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在科技改革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离不开中国政府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投入。在科技改革的实践中,我掌握了技术思维方式和精神,这样可以对先进技术作出正确评估,探索创新。

第五段:总结。

三大改造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力。在这个过程中,人民作为改革的主体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各种改革都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因此,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这种重要性,及时协调当地群众的意见,才能更好地去推进三大改造,让中国的改革之路延续下去。

相关范文推荐
  • 12-28 心得体会职业责任(专业22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所经历和学到的东西进行思考和归纳的过程,可以促进我们的成长和进步。以下心得体会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经验和观点,有助于我们拓宽思路和开阔视野。
  • 12-28 辅导员工作计划总结(实用24篇)
    编写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效应对变化和挑战。如果你正在编写工作计划书,不妨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范文,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 12-28 部队四反教育心得体会(实用19篇)
    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学习效果。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些在工作中积累的心得体会,看看他们对于某项工作的总结和经验分享。
  • 12-28 三月份学雷锋月活动方案(优质14篇)
    制定活动方案时要与参与者充分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活动更符合大家的期望。这些活动方案范文是由经验丰富的活动策划师撰写的,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活动。
  • 12-28 最美忆校园(精选19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写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大海是水滴们的家,天空是星
  • 12-28 兵之初心得体会报告(汇总13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进而提高自我认知和能力。下面是一些给大家推荐的心得体会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借鉴。建党之初,中国
  • 12-28 一年级教学心得与教研活动总结(精选20篇)
    活动总结中的反思和总结能够指导我们未来的行动和策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总结范文,尽管参考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写作。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回顾本学期,我
  • 12-28 何为成熟初中(实用17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对生活、人生、社会等方面的独特见解和感悟的表现。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摘录,它们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备受赞赏。我还是爱着属于我的初三的,爱属
  • 12-28 爱的桥中学生(汇总20篇)
    优秀作文是在展现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启发。这些优秀作文范文具有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值得我们认真品味和学习。[内容]。拓宽中
  • 12-28 社会公益爱心活动方案(实用18篇)
    活动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这里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常见活动的方案范文,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活动方案的写作技巧。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