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一年级古诗新唱教案及反思 一年级古诗教案(通用5篇)

一年级古诗新唱教案及反思 一年级古诗教案(通用5篇)

时间:2023-10-08 12:05:44 作者:GZ才子 一年级古诗新唱教案及反思 一年级古诗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古诗新唱教案及反思篇一

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的大意。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生字卡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引言:夏天,多美呀,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回来,池塘里面蜻蜓已经站在荷叶尖尖的角上。小朋友们快来读读这两首诗,感受池塘里的美丽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揭题: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

(二)熟读古诗。

1、老师指名汇报读。(正音,理清节奏)

2、老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

3、学生齐读古诗。

4、趣味诵读。(合作读、开火车读、表演读……)

三、诵读诗句,品析人物。

(一)前两行--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师引言:一个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究竟有趣在哪儿呢?让我们一同走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揭示诗意:一个小娃撑着轻便的小船,偷偷采了白莲急着回来。

4、认识白莲。

5、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出示字典中关于偷的义项,让学生选择。

(2)小娃为什么要偷偷地去采白莲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情景与画面,体会小娃的可爱,并带上这种成功采回白莲的兴奋心情朗读。

小结:对呀,一个“偷”字,形象地表现了小娃的天真活泼可爱,写出了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齐读)

(二)后两行--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解释重点词语及诗意。

4、认识浮萍。

5、师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小主人公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孩子的喜爱之情。

四、指导写字

1、先让学生观察“采”的字形,引导学生分析。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

一年级古诗新唱教案及反思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说:

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平时要怎么样做?

二、指导看图

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三、讲读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指导朗读)

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千仓万箱

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像诗句中的悲惨象呢?

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6、指导朗读.

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怕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

7、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

四.巩固诗意,指导背诵

五、指导写字

1、收:左窄右宽.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

闲:“门字框”要写得舒展些.

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学生对旧社会的农民的悲惨生活,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惜粮食,不吃剩一粒米饭。

2、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教案

一年级古诗新唱教案及反思篇三

(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20古诗两首

锄禾悯农

日当午汗滴春

一粒盘中餐辛苦

秋万颗

饿死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

课外: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古诗两首。解释“古诗”的意思。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

二、初读指导

1、板书:锄禾,领读。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

(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指导看书上的图。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

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

1、板书课题,领读。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

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教师介绍粟。

2、学生查字典,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

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锄禾〉、〈悯农〉的意思。

3、背诵〈锄禾〉、〈悯农〉。

4、再次朗读〈古诗两首〉,想: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禾午粒辛苦农收闲夫。

2、这几个字里,你认为哪几个比较好写?说说你是怎么写好的。学生自学后逐字讲每个字写时的注意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补充和小结。

3、按笔顺描红。

三、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选择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把诗意写下来。

(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说:

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平时要怎么样做?

二、指导看图

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三、讲读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指导朗读)

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千仓万箱

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像诗句中的悲惨象呢?

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6、指导朗读.

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怕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

7、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

四.巩固诗意,指导背诵

五、指导写字

1、收:左窄右宽.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

闲:“门字框”要写得舒展些.

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学生对旧社会的农民的悲惨生活,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惜粮食,不吃剩一粒米饭。

一年级古诗新唱教案及反思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字词、背诵古诗

难点:理解意境

课前准备:有关春天的图片和课件。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字词

难点:理解意境

课前准备:有关春天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意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

出示整首诗。

(一)、读通。

1、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

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

(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也可做做动作帮助理解)

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

(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

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

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吟诵。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朗读全诗,背诵。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古、声、多、处”。

一年级古诗新唱教案及反思篇五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20xx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20xx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二节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说:

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平时要怎么样做?

二、指导看图

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三、讲读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指导朗读)

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千仓万箱

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像诗句中的悲惨象呢?

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6、指导朗读・

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怕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

7、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

三・巩固诗意,指导背诵

四、指导写字

1、收:左窄右宽・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

闲:“门字框”要写得舒展些・

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学生对旧社会的农民的悲惨生活,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惜粮食,不吃剩一粒米饭。

相关范文推荐
  • 10-08 法院聘任制书记员培训心得(实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法院聘任制书
  • 10-08 2023年前的反思检讨书(精选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 10-08 最新期末教师评语 教师期末评语(通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
  • 10-08 2023年工程造价毕设总结(优秀7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
  • 10-08 2023年医院收费科室个人总结(大全6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
  • 10-08 2023年艺术教育专题会议记录 工作会议记录(优秀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 10-08 初三语文教师个人述职报告(实用5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 10-08 最新中学语文教师年度工作总结(实用5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
  • 10-08 2023年小学开展节约用水活动总结(优秀10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
  • 10-08 最简单的个人述职报告医生(通用5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