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物理教学论文(优质18篇)

物理教学论文(优质18篇)

时间:2023-11-25 16:06:24 作者:翰墨 物理教学论文(优质18篇)

范文作为一种写作参考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明白写作需要注意的重点。这些范本是经过精选和编辑的,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和创作能力。

物理学科教学论文

1.熟悉并掌握中学物理新课程总教学目标、初中课程标准、教学原则,认真学习和执行《延边州中小学教学规范》,钻研中学物理新课程的相关内容,及时了解新课改的发展趋势,时刻更新教育理念。

2.熟悉的掌握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每个知识点在教学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注重物理与其它学科间知识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发展和新动态,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3.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性差异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每个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4.认真备好每节课的课时教案。书写教案时注重教材分析、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设计、实验器材的制造和选折、科学探究活动的安排、课内外作业、板书设计、教学总结中学生的反馈等。

5.坚持每学年每周2次集体备课制度,在集体备课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和讨论优秀的教法,交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从而得到共同发展。

二、上课。

6.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指导、提问、布置学习任务,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7.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物理现象和规律。

8.引导学生在课内多动口、动手、动脑,教师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亲历探究过程、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9.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11.注意渗透sts(科学・技术・社会)精神,改变物理课脱离生活的情形,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努力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况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12.课后及时收集教学中的反馈信息,记录教学效果、教学得失,总结经验体会,以利改进教学。

三、作业。

13.布置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种形式,完成作业的方式应多样化(笔答、口答、操作、探究、小制作、小论文等),作业份量要适度,分层布置作业。

14.要求学生独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要规范整洁。及时检查和批改,可采取全面批改、部分批改、当面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15.、在及时做好作业的讲评工作。鼓励学生的独特思路和独到见解,及时纠正普遍存在的错误。

四、辅导。

16.组内教师齐心协力,帮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明确分工进行学生开放实验、社会调查等活动。

[1][2]下一页。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中情境的搭建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很好方法,通过形象的方式将物理知识进行展示,既贴近生活,又将物理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基本认识,为进一步开展教学做好准备。同时也通过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内在的学习热情。尤其在多媒体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课堂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物理小常识以及运用网络计算机小游戏的方式,在教学中创建教学情境,可以给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使学生更容易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2.提问式教学,以提问促进思考。

提问式教学主要是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教学安排需要,通过一些启发式和开放性的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发挥其主动性。在学习“密度与体积的相关知识”之前,向学生提问:“大家谁能告诉我相同质量的水和冰哪一个体积比较大?”学生大多数都回答:“水的体积大。”在课堂上将水装入一个金属容器中放入制冷设备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其体积比之前液态状态略有增加,根据实例再次向学生提问:“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冰的体积会变大呢?”这样便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密度与体积”这一教学需要上。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经过预习,大多数都能够了解以上实验中是由于“冰的密度较小,才使水的体积有所变大”的原理。这样既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了预习,也给学生提供了一次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机会,还很顺利地将教学带入课程方案的需要当中。

3.实验教学,训练学生掌握正确求知的方法。

物理本身就是基于实验而探索发展的科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视并善于运用实验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的成效。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已有条件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对教学方案加以丰富,使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更快地了解知识、抓住要点、掌握要领,并且学会灵活使用实验的方法开展主动学习。例如,在学习“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相关知识的课程时,组织学生使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阻值改变电灯亮度进行实验,使学生对电阻变化对电流强度的影响产生初步认识,然后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电路中连接电阻表、电流表发生相应变化的情况,做好实验记录。最终以实验方式验证课堂所学习的“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越小,则电流越大”的科学理论。通过实验不但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动手实践的能力,也使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成就感,促使学生学会使用实验手段进行主动学习和知识探索,引发思考,运用实验获取新知识。

4.合作教学,巩固、总结和拓展。

合作教学强调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加强合作,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合作教学的方式是引入一种较为宽松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同学之间就有关物理问题展开探讨、分析和研究,相互间交流得失,合作教学应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施展所长。而教师对于学生在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应及时提供帮助并加以适当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学习评定、学习总结,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结语。

将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物理教学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注重实验教学,加强交流沟通,以促进学生不断深入学习的良性发展。

物理教学论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ppt等课件辅助教学对科技依赖程度较少,所需硬件设备相对廉价,针对农村中学设备条件差等情况,利用课件演示辅助物理教学有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中学物理不同课型的研究,总结出利用课件辅助物理教学的不同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物理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的革命。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师的注意力必须要集中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积累知识,激发兴趣,提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课件演示辅助物理教学的教学模式,是在物理常规教学基础上把各种形式的课件作为新教学媒体用于课堂教学中,辅助教师教学。课件演示可以动态呈现物理中不便于直接观察的变化过程,把瞬间结束的运动清晰缓慢地呈现出来,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创造充分感知的条件。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知识图景,为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提供方便。笔者所处的农村中学设备条件相对较差,课件演示辅助物理教学的模式对中学物理教学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验课:“真实情景—模拟实验—真实情景”的模式。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要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出物理规律,但很多实验学生的观察常常比较被动,而且相对滞后,有些物理现象瞬间消失,或者不清晰、可视性较差,学生的观察比较困难。“真实情景—模拟实验—真实情景”的模式,带学生感知实验情景,再用课件重现物理过程的细节,最后再让观察实验,方便学生形成概念,充分认识规律。例如,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分析,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初步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这一现象,有了亲身的实验体验,学生意识到这一现象的“瞬态”特点,教师再用视频课件把本来无法清晰观察的瞬态过程放慢,和学生一起来分析整个过程的物理量变化,增进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重新观察实验,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这种模式的基本流程是:演示(或分组)实验—模拟实验—再次演示(或分组)实验—抽象概括。物理实验是严谨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待实验的基本态度应该是实是求是,“模拟展示细节,尊重实验事实”,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现象、规律,给学生创造反复观察和逐步提高的条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有些实验比较危险,如高压送电,可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高压送电模型,然后用课件展示其工作原理,让学生充分了解高压送电原理,最后回归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一些非常重要又不便观察的实验,如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使用,则能更加充分地体现用“真实情景—模拟实验—真实情景”这一模式的优越性。课件演示辅助物理教学为基础与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以课件演示辅助物理教学,展示实验中难以被观察的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成为学习的主体。课件演示辅助物理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助于弥补高中生生活经验相对欠缺的问题,方便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实验技能,有了课件的展示和教师的解释与指导,能让他们对实验有更深的理解。对于一些不易观察的现象,或需要教师详细指导重复训练仪器使用课上,一个教师则可以在课件的帮助下,完成几个甚至十几个教师才能完成的事。

二、概念教学:“展示—试误演练—拓展”的教学模式。

物理概念反映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智力活动,是全人类长期形成的智慧结晶。概念能使人在复杂多样的物理现象中体会事物的内在本质,认知物理现象的思维起点。概念的形成,是人对大量错误认识分析辨别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笔者也让学生在不断的失误中加深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抽象,教学过程要让学生通过感知现象、观察思考、经验内化等一系列活动,自行获得对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已有方法重新认识加工、思维整理、内化重构,从而深化对物理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如在功的概念教学中,先利用多媒体结合实例,向学生展示与功相关的情景,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与功相关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的试误演练中加深对功的概念的理解,不断拓展学生对功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内容的重新建构,彻底摆脱传统教学中只注重把知识像物品一样从教师口中转送到学生的课堂笔记上,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是将与概念相关的“常误情境”集中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知识的内化及意义的重新自我建构。物理课堂教学的关键不在形式而在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特征,这不是轻视知识,而是重在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和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物理课堂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让教师有机会将更多的信息,以多种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呈现一个与知识点相关的更加全面的知识环境,让学生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亲身体验,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及意义的重新自我建构。这种模式的基本流程是:展示基本内容—试误演练—小结—试误演练—小结—总结拓展。

三、规律课:“理论分析—实验—讨论—运用”的教学模式。

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对象的本质属性,反映出事物发展和变化趋势。与概念相比,规律是人们对物理对象进一步认识的产物,是理性思考的结果,物理规律可以加深人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引导人们思考发现事物的更多属性,形成新的物理概念。从物理学知识结构来看,概念、定律是物理学的两个基本元素;从了解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来说,使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是教学的中心环节。“理论分析—实验—讨论—应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形成。

(一)理论分析:搞清规律的建立过程。

高中物理规律有很多,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物理概念和定律,使用数学方法自行推导新的物理规律,建立起学生所遇到的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接受和内化,减少机械记忆的成分。让学生亲自经历建立理论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可以使学生真实地体会到知识的体系性与延续性,感知规律所揭示的各种性质的内在关联,认识到定律在认识物理现象中的作用。尤其是学生在运用科学思维方法,体会科学问题从低级到高级,从特殊到一般的处理过程时,可逐步建立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框架。

(二)实验:探索物理规律。

“实验—模拟—实验”的教学模式应用在物理规律的探索中,让学生重新体验定律发现的过程,学生自主做好实验,协作完成数据的测量、分析,透过现象发现事物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形成定律。这一教学模式不仅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又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了规律建立的过程,避免把物理规律表达式当作数学公式乱套的现象。自己动手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形成的过程感知,加强对不易观察或不易捕捉的东西进行实践模拟,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奠定基础。模拟之后的实验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科学规范地完成实验。

(三)讨论:深化物理规律的理解。

俗话说,理不辨不明。在物理规律教学中,也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空间,让学生在思辨过程中加深对规律本身的理解。当然,这不是说把所有的问题都交给学生自己去解决,教师还要从中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认识物理规律。首先,要从理论上理解规律。其次,要从物理意义上理解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再次,要指导学生建立物理规律间的联系,体会物理规律的内涵与外延。最后,要充分了解物理规律建立的来龙去脉,明细各物理量的含义,避免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乱套公式。

(四)运用:灵活、准确地运用规律。

物理规律通常是在特定条件下建立或推导而来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出适用范围,物理规律会有很大的偏差,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知识在教学中反复提醒显然是不够的,一定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问题或科学情景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并独立应用,学生才能深切体会到规律本身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例如库仑定律学完之后,让学生解决带电的金属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师并不急于向学生说明,等学生自己试着应用,学生在自己的应用中才会加深对适用范围和条件的理解。当然,在学生自己运用之后,教师还要从理性的角度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模式的基本流程是:理论分析—实验—讨论—运用。这样的模式规律性较强,可适用于学生自行推导的物理课程,比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自由落体、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等,效果非常不错。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主要用处是用物讲理,将问题实际化,情景化,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物理概念、了解更多的物理规律。学生的主要用处是要自己动脑、动手,然后得出结论,从而了解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价值表现在细心准确地指引,学生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思考和联想。如果有个实验做成功了,或有些想法得到证实了,学生必定会有一种成就感,这也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更有自信,激发其学习物理的兴趣。

正是因为有兴趣,才能一直坚持物理的学习,才有利于探索研究,因为学生的大胆联想,从而能够激发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其创造力。教物理的过程中,老师们也能够通过多媒体将问题情景化,清楚形象地表示一般的课堂不能够表达的教学情景,例如学习物态变化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现出冬天草原的大雾、屋顶上的白霜、南极的雪山、冰棱等,展现出春天来临的时候冰雪融化,冰水相混的现象,炉子烧水过程中水壶上冒出的白气、壶盖上的白气变成小水滴等物理现象,让同学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学习,使学生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开发思维,让他们联想雾、霜、雪、冰的产生过程,水变成白气之后又变成小水滴等一系列物理现象,让学生在联想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经过老师的指导从而解决问题。

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一些相关经验以及生活环境均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初中生的思维正是处在由形象到抽象变化的过程中,他们还不会从一些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因此,初中的物理老师们就应该把学生们的个人生活、一些直接经验以及生活环境等每一方面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在上课的时候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意义。比如:学习平面镜成像的过程中,学生们很难明白平面镜成虚像,由于他们的直觉经验告诉他们,他们的确可以在镜子的后面看到一个相同的自己,为什么又会是虚像呢?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做这样一个游戏:学生两个人分为一组,在光线比较暗的房间里面,通过玻璃进行成像实验,某一同学当作物体,与此同时观看自己在玻璃镜里面的像,另一个学生用白纸屏在镜子后面,让镜子前面的学生指挥,直到白纸屏和像的地方刚刚在一块,由镜子前面的学生去猜白纸屏上有没有清晰的像显示,并且由镜子后面的学生观察白纸屏上有没有像的存在,之后让两个学生互相交换位置进行上述游戏,游戏结束以后由老师解释为何眼睛可以观察到,却不可以在纸屏上显示像,这一像叫做虚像,上课的时候经常进行相关的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相符合,使学生保持“童心”和“童趣”,如此便能使学生们对物理的学习时刻有着高昂的激情。

实验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且是了解分析物理现象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实验不光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变强,还能证实学生联想的正确性,合理性,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能够发现更多真实生动、直观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中学时期的物理实验包含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两方面,进行物理实验能够指引学生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进步,可以使学生由实验获得启发,更好地了解物理,以致产生更大的兴趣。进行实验的时候,学生一般会在观察老师的演示之后积极的自己操作。进行了实验,会让学生们知道一个崭新的物理世界,会知道更多有意思的物理现象,并且在他们的脑海之中与此同时会产生更多的物理问题,因此,可以激起学生们浓烈的求知欲,然后将兴趣慢慢转变成对科学知识的探究。

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概念是学习的基础内容。因此,可以利用深化事物理念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改善,更加深入地对事物的主体进行描述。比如在讲到“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时,很多学生都没有办法完全理解,都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实际案例。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概念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让学生对“铁块的质量比木块大;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进而加深对密度的认识和理解,尽可能的将概念简单化,让学生懂得密度只是一个概念,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并不是实在的物体,因此不需要考虑密度的外形、体积大小等情况。

总的来说,初中学生是第一次了解物理,都会对物理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个时候所有的学生都会渴望揭开物理的神秘面纱。老师们应该合理利用这一情况,使学生们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发挥联想,徜徉在物理的海洋之中。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因此,初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效的借助物理实验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初中物理知识,并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然后科学地组织学生参与物理实验,进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效果。以下是本人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明白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学生要想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应当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采用物理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爱上物理实验,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实验结果并不是让学生凭空想象出来,而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领悟出来,进而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过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它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降低。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白学生的想法,然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学习物理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物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人教版九年级《电动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自主研究小小的电动机,进而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实验。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动手实验的机会,开放实验室,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然后进行分析,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只有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才能真正明白物理知识,真正地学会物理知识,并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例如,人教版九年级《现代顺风耳——电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两个一次性杯子,然后让学生用绳子将两个杯子连接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声音,进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探究电话的奥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电话线替换绳子,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声音是如何传递的。有的学生可能经过前面的铺垫就能知道,话筒可以将声音转化成变化的电流,然后电流就会沿着导线传递给另一方,另一方的话筒就可以把电流转化成声音,这样声音就传递成功了。教师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的合作研究。

初中物理实验并不是依靠学生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有时候需要发挥小组的力量,取长补短,进而更好地完成初中物理教学目标。因此,初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结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促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九年级《电生磁》的过程中,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探究之前,可以先提出实验过程中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分组,然后让每个小组演示电生磁的实验过程。学生们沿着静止的小磁针方向,把一导线水平放置在它的正上方(最好是铜导线),因为它能够不受磁场的影响。当导线中通有电流后,我们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探究物理实验结果。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还能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验过程。

学生在进行大部分初中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探索物理知识,但是有的物理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为了有效的保证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物理实验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物理实验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受伤,同时还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物理实验的每一个步骤,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分子的热运动,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讲台上的讲解没有办法达到真正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的想象能力也不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分子热运动的过程,使得学生对分子热运动的原理认识得更加清晰,以利于学生理解。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积极发挥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作用,进而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改变过去传统的物理教学实验,让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晓伟.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xx(31).[2]陈扬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xx(02).

教学论文物理

物理模型是指在进行物理科研或教学的过程,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抽象的物理理论做简化处理,用一种能反应物质(现象)本质的理想化结构去描述实际的物质(现象),这种理想化结构我们称之为“理想模型”[1]。因此,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物理模型”的建立,来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不仅非常有利于更好学习物理这一门学科,还更有利于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对于物理教师来讲,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不可多的的方法。

二、高中物理模型的建立方法。

建立物理模型最终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而不是用来供学生观赏的一般艺术品。所以高中物理模型务必做到精炼,尽管一些旁枝末节的部分可能在客观上也是研究和学习对象本身的一部分,但之于本教学目标,并不能够起到促使学生认识物理现象本质的作用,物理教师应该在建立物理模型的时候删去这些不必要的环节,以更简单明了的形式,集中突出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范围即可。这样做的理由就在于,过于花俏的物理模型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偏移教学的主要目标,物理模型也就失去了本来意义。

(二)围绕本质理论,发掘模型作用。

物理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从物理模型的定义来说,高中物理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帮助学生通过各种物理的现象去认识其本质,充分发掘物理模型的作用,让学生透彻理解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联因素和发生发展规律,加深对物理本质理论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模型教学的表面现象。从这个意义层面来看,物理的模型教育如果不围绕本质理论,就可能会仅仅落个课堂上的三分钟热闹,而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几乎帮助很小。

(三)围绕物理规律,避免失败模型。

根据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在建立物理模型的时候,应当做到有所侧重。比如某些物理模型,正如方法一所介绍的那样,应当突出体现事物或现象的主要因素;又比如某些物理模型,主要是针对某些常见且相对容易理解的物理现象,所以建立的物理模型也只需适当的模拟描述即可。但归根结底,无论建立什么样的物理模型,其依据必须是科学的,如果脱离了科学真理,就会成为一个失败的物理模型,不能用之于高中的物理教学。

三、高中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概念模型强化概念理解。

人们通过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观察,进一步产生主观的认知,反映到大脑里面,便形成了一般性的概念意识。和人所亲眼见到的事物或现象不一样的是,概念通常是对其本质属性进行理性化和抽象化加工处理后的存在,概念的正确和深刻与否,取决于和人脑中已有储存信息的关联程度[2]。而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建立一般也都是以概念为出发点,对教学中的物理理论建立理想化模型,撇开对研究对象不大或可忽略不计的影响,抓住主因,如此就更能够强化对其概念的理解。比如在气体和电荷相关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很难理解其实质的情况下,一旦建立了理想气体和点电荷这样的概念模型,就可以提供给学生一种很非常有效的思维方式,理解也变的容易了许多。

(二)抓主要因素建立整体模型。

整体模型就是把发生作用的关联物体当成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抓住作用于整体的主要因素,而忽略单个对象某些局部次要的个因,从而把表面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比如在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我们在探讨两个物体发生碰撞的时候,就可以把两物体看成统一的整体,而把存在于个体的次要作用力如摩擦力忽略掉。建立整体模型,可大大简化多系统关联的物理现象。

(三)多角度考察建立分解模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针对不同的物理知识教学,分解模型与上面介绍的整体模型绝对不存在矛盾,而是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种方法的运用应该是各得其所,相辅相成的关系。具体来说,分解模型就是把复杂的物理过程,进行多角度考察,将其整体发生发展过程从各个方向来逐一解读,从而化整为零,再以零求整,实现对整体现象的理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由于惯性的`作用,物体保持继续向前运动,在竖直方向,由于重力,物体表现为自由落体状态,综合起来,物体呈现的运动轨迹为曲线。通过建立分解模型,不仅使学生把难以理解的过程细化,而且更能培养其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用关联过程建立等效模型。

等效模型往往是以概念模型为基础的,是通过对现象本质的认知,从而把两个看似不同的物理过程相互关联,其实他们在本质是都是基于同一物理规律或定律,所以,可以把表面复杂的物理现象或过程转化为已知相对简单的模型去理解。例如,在圆弧形光滑的轨道内做周期滚动的球体,通过关联后,我们就完全可以把它建立成与之等效的单摆模型。

(五)将学科交叉建立数学模型。

其实这点是毋庸置疑的,长期以来,数学方法都是进行物理研究的常用工具之一,甚至可以说,数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着物理研究的发展[3]。所以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析物理现象,更有利于培养他们善于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特别是以后有可能从事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话,这样的方法尤为重要,所以有必要从高中的物理教学工作中就逐渐渗透此方面的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物理,通过建立一定的物理模型来辅助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但一定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并加以灵活的应用;另外补充说明一下就是,物理模型的构建必须以高中教学大纲为前提条件,以科学实验为事实基础,再通过教师不断总结和创新,才能真正发挥物理模型在物理教学当中的实效性。

初二物理教学论文

初二学生大多处于十四岁左右,正值青春期,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也开始导致了学生心理上也产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学生对任何求知事物都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各种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好学好问并富有幻想,但是他们高昂的学习热情往往是短暂的,对任何事情都只是“三分钟热情”,缺乏毅力。而且现在的学生许多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过分溺爱,致使学生面对困难,面对失败,面对冷落时,极易“崩溃”。耐挫性较差,当然他们也有许多优点,比如个性张扬,有自己个人的见解,创新和拼博精神较强,充满活力。这些正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精神元素。

二、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特点。

“物理乃万物之理”,这些道理有的深有的浅,而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历经数次教育改革,特别是现在如火如荼开展的新课程改革,使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难度一降再降,现在的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是一门以观察与探究实验为基础、增强学生创新精神为主旨,培养学生能力素质为目标的学科。物理研究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初二物理经过教育专家认真编排后,从科学之旅讲起,从人们生活中最简单的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导入,再进一步讲解近现代功勋卓著的电和磁,九年级再讲解力学和现代物理常识,这样的精心编排使初二学生对物理的认知,从生活中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开始学习,完全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在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中有许多智趣的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建立学习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创新科学的宏伟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三、物理教师切实做好观念转变,认真履行主导作用。

农村物理教师要认真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精神,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不要加重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难度,认真全面做好学生减负工作,但是我们农村物理教师应当把初二学生减小的包袱,要自觉自愿的背到自己的肩上,通过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博览最新物理科技动态,增长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做到“学生减负,老师增富”。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新课程标准,农村物理教师充分发挥物理科的实验丰富和贴进生活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们广大农村物理教师积极转变教师职能,做好主导工作,做好服务工作,切实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不降反升。“有趣的学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学”。针对初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特点。我就多年来物理教学中的体会及做法简单讲解一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开发智趣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玩中学,学中乐”一直是我们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开学伊始初二的第一节课物理教师通过演示几个有趣的实验,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浓厚的兴趣,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丁肇中曾说:“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它是在实验中产生的。”一个好的物理演示实验可使学生终身不忘。

(二)把握课堂提问的方法。

“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技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初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新的课程,自身年龄较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常是三分钟的热度。提问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是我们初二物理老师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1.从生活中的点滴进行提问。

在讲解声音的产生时,可以让全班的同学用一只手轻轻的摸在自己声带附近,然后让学生朗诵一首小诗。学生朗诵完后,进行提问:“同学们朗诵得真好,那你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回答什么的都有)然后先不要给出正确的答案接着提问:“我想知道你们放在脖子上的手有什么感觉?”通过学生平时发生在身边但又没注意的波浪层层深入提出问题,让初二的学生深切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的.同时,还让学生逐步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自己去探索物理知识,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从有趣的事物中进行提问。

例如在学习压强的时候,老师可以提问:表演气功的大师,为什么在胸前放一块石板后,再用铁锤敲打?或躺在布满铁钉的木板上睡觉,这时可让学生想,若是一根铁钉,这位大师他还敢睡在上面吗?……。这些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的思维及进带入活跃状态,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角色。

(三)对学生学习的科学评价。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探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对初二学生科学的评价尤为重要,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这一新学科,由于生理和心理特征影响,他们对物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他们会有许许多多老师认为奇怪荒诞的想法,甚至是错误的观点。我们物理教师对初二学生评价时应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诚恳的话语引导他们,在批改作业时常加入激励的字词,不要挫伤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对于他们错误的观点我们也要加以循循善诱,切不可一毙了之,更不可不了了之,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可以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讲解。物理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不可任意胡为,从开始就要让学生求知真理,避免以后学生死钻牛角尖,延误了学生的科学发展和全面发展。

物理是一门智趣横生的科学,它充满了智慧和乐趣,让我们充分感觉物理和生活中的乐趣吧;物理是一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科学,没有物理学的发展,今天的世界就不会如此丰富多彩;物理是一门极富人生哲理的科学,学好物理有利于学生建立唯物论观点,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让学生成为农村学科学、除迷信、用科学、促生产的生力军,这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这对提高我国农村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我们广大农村物理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一定要紧紧抓住初二学生的心,使他们爱物理、学物理、用物理,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增砖添瓦。他们是未来、是希望,抓住他们就是抓住未来,抓住希望。

物理教学论文范文

摘要: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属性,抽出本质属性概括而成。

在概念形成阶段,人的认识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在此我对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做了一些粗浅的剖析。

关键词:概念;引入;分析;理解;应运。

物理概念是构成物理知识体系大厦的基石,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关键环节。

目前,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仅停留在背定义、记公式上,忽视了对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和形成概念的抽象概括方法的理解,进而影响了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所以,让学生掌握好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

下面笔者谈谈在物理概念教学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一、恰当地引入物理概念。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当今乡镇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差,女生比男生创新能力更差。乡镇教师教学素质低,师资紧缺,加之乡镇教师待遇低,所以教师积极性不高,进取心不强,使得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方法上,课堂无生机,以致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更不会提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加强乡镇初中物理教学,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已迫在眉睫,新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乡镇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就是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营造民主的、宽松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乡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中应当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换位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退居二线,可适时组织学生充当教师讲解题目,由学生组织讨论,问题由学生提出,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可坐到学生座位上,听学生分析讲解,有时也会向讲解的学生提出问题,在重点或难点的地方故意多提出几个为什么,这样既突出重点,又解决了难点,更主要的是训练了讲解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关系互换,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满足于标准答案,要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相关依据、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发现解决问题的相关途径,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产生联想、想象,改变视野,获得新的收获和成功。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教师要适时适度地变换教学方式,协调好教学进度、梯度和难度;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是创造的两个条件。一个人只有在心理自由时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才可以完全自由地想象和自由地感知,才能使他的潜能向着凡是能构成他的创造力的一部分的知觉、概念和定义的广角敞开。宽松的、和谐的环境,包括物化环境和人化环境两方面。物化环境主要指培养学生创造性所需要的物质环境,如教学设备、学习资料等。良好的物化环境是创新教育的土壤。人化环境主要指教师、学生作为参加创造性活动的人而相互作用的环境。真诚、信任和理解是教学的根本原则,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和谐的关系。这一点无疑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很好的启示,即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新教育的阳光雨露。

素质教育必须创造宽松的、和谐的环境,教师必须细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生“异想天开”不要挑剔指责、讽刺挖苦,而且要首先肯定其大胆的设想,然后对其进行合理的指导,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挫折的健康心理。教师还应实施各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幻想与假设,鼓励学生批判与质疑,强化问题意识。提出新问题,或从新角度思考旧问题,往往导致新的发现和突破。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具有价值,问题中肯等于完成了一半的创新,创造力教学是提供人发表意见的机会。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自由权利,使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不受外界权威的压制。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角度提出疑问,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对一些现象不加思考就自以为是的下结论。例如,八年级上册在讲完平面镜成像规律后,教师可追问:我们照镜子时,离镜子越来越近,像会变大吗?等学生思考做出判断“变大”,接着教师追问: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体大小相等,难道我们自己会变大吗?提出质疑后,学生会进一步思考,再以“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帮助学生解释这一现象,学生印象很深刻。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规律、定律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教材中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课外活动。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外;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通过这些教材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刚起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还可以克服乡镇学校器材不足的困难。

新课标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强调观察、实验、探究、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应突出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解决问题能力。课堂教学中除重视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外,还可以就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探究,如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或者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当地的环境污染来源等;同时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创新。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会学习尤为重要。要求学生多阅读,注意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或通过互联网,利用强大的搜索功能上网查找,培养学生的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引导学生做学习上的有心人,利用剪报、摘录等方法,把资料分门别类,只要与物理知识有关的资料、信息都注意收集,最终“厚积而薄发”。

新教材要求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就是模仿科学家的探究方法,探究学生未知的知识,重点是探究的过程、方法、步骤。例如,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九年级物理上册探究物质的密度等。通过这些活动,要求学生写出探究报告,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堂教学气氛宽松、思维活跃,学生的主体性和师生的平等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培养,知识面宽,思考问题周密,学习主动性强。学生不仅在学科的学习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还搞了一些科技活动、动手制作简单的实验器材等。创新应从基础教育抓起,并落实到物理学科的教学上,要不断总结推广,惟其如此,学生创新能力之花,才能在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初中物理

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之一,因此对于最主要的学习场所教室课堂来说,需要教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以学生为中心,以对每个学生都学到知识为宗旨,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兴趣,因此也需要教师改变终身不变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多样化;实验式;生活化。

物理枯燥难学,对于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这是因为物理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中学生年龄尚小,抽象思维没有完全形成,同时相对于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其生动性较差,因此学生学习兴趣较差。要想学好物理,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培养主动学习动机。

1采取多样化的教学。

1.1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倡以物理知识为载体,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那么就要打破过去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旧的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课堂上合理使用多媒体,首先教师可以用各式各样的文本、图片、视频,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丰富了基础知识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其次可以向学生展示那些在生活中肉眼难以看到的物理现象,比如水蒸发成气的过程,还有转木取火的过程,这样都是一般肉眼难看到的,通过展示这些现象,可以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学到了知识。1.2大多数物理老师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主张接受式学习,缺少对身边的生活内容的关联,一场精彩的物理课,离不开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物理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离不开身边的社会,教师要抓住机会不断地设疑,学生则不断的解疑,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讲惯性知识时,可以像学生提问,当大家坐在公交车上,车子发动时是向前倾还是向后倾,同样的如果车子快速行驶途中突然停车,那又是什么结果,这是学生们就开始争先恐后的回答,之后教师再向学生解释这就是生活中的惯性,让学生了解了惯性知识,等以后学生遇到这种情况时,就会想起到惯性知识。讲光的传播和声的传播时,则可想学生提问,为什么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通过这样不断的提问,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更留意身边的物理现象,为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基础。

2采取实验式教学。

研究表明,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这是因为中学生还处于一个好动的年纪,利用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的记忆。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这一知识时,就可以通过做实验来学习,欧姆定律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电源、电压、电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电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验之前,先要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还有单位,其次就是能够完全理解,灵活运用,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经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画出相应的图像,从而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实验准备的器材有电池,不同阻值的电阻若干个,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之后把学生分为若干组,开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还要求学生探究如何改变灯泡的亮暗,同时鼓励学生猜想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那么学生则可以猜想,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有关,电压与电阻有关,所以电流的大小与电阻有关,通过提问猜想这样的方式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通过设计实验电路,测量实验数据,画出电路图,之后师生共同讨论,深入探究,让学生充分的学习了欧姆定律,达到完美学习的效果。

3采取生活化教学。

在物理书的每章每节的开始,都是尽量以身边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事物或物理现象来引入内容,以此来引发学生心里的共鸣,激发学习兴趣,对事物或现象背后隐藏的物理知识逐步的进行探究学习,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联系生活,采取生活化式的教学方法,例如讲解汽化和液化这一物理知识时,就利用晒衣服的过程,认识到水的物态变化过程,这是水在高温下蒸发成了水汽,这是水的汽化,同样的,一块冰,放在太阳下,不用多久就变成了一滩水,这则是水的液化,通过对身边现象的讲解使学生到了相关的物理知识。物理知识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把身边的物理现象与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们真正的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对物理的学习作为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物理的奇妙与作用,激发学生们努力学习物理的欲望,把物理和生活结合起来一起学习。

4总结。

在教学之余,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因为这对于以后的教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课堂情况,作业情况,考试情况,多角度和多方面的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精益求精,让学生们学好物理这一科目。

参考文献。

[3]何新贵.《初中物理探究教学实践与思考》.学术期刊《新课程中旬》2015年5期.

初二物理教学论文

还记得,那是刚开学的一天。

在那天下午的第二节课,我们翻开陌生的课本,准备迎接陌生的老师,给我们讲解这一陌生的课程:物理初二物理作文初二物理作文。

教我们物理的男老师姓许,他的普通话说的不是很好,所以许老师一来就表明他需要讲雷州话,还特意问我们全班同学的意见。我想,他会是一位好老师吧!

“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目。它研究声、光、热、电和力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都包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

“物理学还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许多物理知识便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

“要学好物理,一定要多动手,多做实验。”

讲台的大课桌上,摆放着不少有趣的东西:一面酷似棒棒糖的小镜,一面光亮的凸镜,一个和课本里的图一模一样的漏斗、乒乓球,还有一瓶矿泉水。当然,除了许老师口渴时喝的水,其它新奇的东西都是他的实验工具。

“红绿灯有横有竖,谁知道在最下或最右的灯是什么颜色的灯吗?”

众同学一齐摇头。

“所以才说许多事物就是通过仔细观察,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

我喜欢上物理课。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

本学期我担任八(1)、八(2)两个班班的物理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坚持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坚决服从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的管理和安排,工作认真扎实,任劳任怨,不断求实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1、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本学期我以活化、优化、个性化为导向,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抓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学习、研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感悟化学的科学魅力与价值。

2、积极参与理化生,特别是物理教学研究工作,成绩显著。本学期,我本着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目的,认真参与组内教学研究,利用各种休息时间看课外教辅书籍,制作优秀课件,备优秀案例,并资源共享。本期主持公开课教学2次,参与听课29节次,并参与讨论了多个教学专题,按学校要求完成了一系列教研工作,成绩显著。

3、培优辅差工作成绩明显。

针对我班学生基础较差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面向全体学生,让大多数学生能听懂、会做课堂练习,同时又因材施教,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指导他们把知识向纵、横方向发展,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信心较弱的后进生,重点指导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并充分利用晚自习时间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优秀生的探索精神,取得良好效果。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学习意识淡薄,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兴趣难以养成,思想滞后,目光短浅,对物理学科不重视,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2、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喜欢上实验课,不喜欢做课外实验,不能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没有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

3、有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现象,合作意识不强,探究能力较差,不能独立总结相关的结论。

4、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造成有时不能组织一堂精彩的物理课。

三、今后工作设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采取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一名学生都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除此以外,结合班级学生在本学期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强化,使学生能在学习期间学到相关的学科知识。

总之,一学期虽然过去,我也收获了许多,但求索路漫漫,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中学的物理学科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信息化教学方式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直观地表达抽象的理论,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化的课件的运用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在对学生观察、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信息化教学方式在物理课堂的运用还能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使课本知识更加直观更具审美效果等。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1教师对信息化技术过于依赖。

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教学只是参与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促进教学的有效、有序开展,他们认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省时、省力,从而对其过于依赖,甚至有些教师一整堂课都是用多媒体来教授的,这将导致从以往人的灌输转变成为机械式的灌输,完全违背了新课改的宗旨。其实,好的信息化教学是一个具备高质量、多形式、内容丰富的教学大纲的载体,重在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的优越性方便教学,而不是忽略教学方法的运用和研究一味依赖。比如:一些教师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对互联网技术依赖较大,上网收集各种视频和图片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生搬硬套,既不备课,也不理会这些素材与课程主题的关联性,一味地教授给学生,忽略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1.2学生对信息化技术过于依赖。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无疑会将教学过程加快。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教学时间的把握和课程内容的安排,也容易使学生造成厌学情绪,不愿意抄写笔记;或者是走极端,通过对高科技手段,如录音笔、摄影机等将课堂教学内容录制下来,美其名曰在课下学习,其实不然,初中生课业负担较重,课余时间根本不够重新学习,因此,那些录制下来的视频或声音也会被弃在一旁。

二、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改革。

2.1注重教师的指导性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性地位是不容忽视和取代的,不能因为有了信息化教学的介入而忽视了教师在物理课堂中的关键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认真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技巧,注重对学生的监督和引导,并能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和提问对物理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盲目地只运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展示,而应当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理解进行总结和概括,在使用多媒体时,不要有过多花哨和复杂的操作影响学生的感触,使学生能够在物理课堂上得到系统和全面的收获。

2.2注重内容信息量的合理性。

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应当注重信息量的适度问题,信息量太大,学生就成了信息化技术的“灌输”对象,则学生就难以有多余的精力进行思考和总结,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但没能得到有效学习,反而会显得极为疲惫,这便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应当有取舍地对拓展信息进行删选,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发挥自主能力和思考能力。

2.3注重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小心,不要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填鸭式的灌输,也不能只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脱离教师仅仅依靠机器。教师在课堂上仍然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时需要始终反映出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教学对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的基础上,过度追求信息技术“满堂灌”是不可取的,只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身边物理教学论文

尽管学校物理试验室建设有很大的改善,但并不是对学生全天候的开放,如果我们的学生能用他们身边的日常用品来做物理试验,进行物理探究,那将是大有脾益的,下面就谈谈利用身边的日常用品巧做物理实验的几个实例:

一、利用钢锯条进行的实验。

1.振动发声用手把钢锯条的一端压在桌边,用另一只手拨动钢锯条的另一端,看到钢锯条在振动同时昕到钢锯条在发声。

2.关于音调与频率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用手把钢锯条的一端压在桌边,用另一只手拨动钢锯条的另一端,记下发声的音调和振动的快慢,改变钢锯条露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条使钢条发声,记下发声的音调和振动的快慢,比较后就可以得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用手把钢锯条的一端压在桌边,用另一只手拨动钢锯条的另一端使其发声,记下发声的响度和钢锯条振幅的大小。保持钢锯条不动用更大的力拨动钢锯条使其发声,比较两次发声的响度及钢锯条振幅的大小,就可得出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利用钢锯条还可做的实验有:惯性,力与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磁化等实验。

二、利用可乐瓶进行的实验。

1.“空心”增大浮力:把完好的空可乐瓶盖紧盖子放在水中,瓶浮在水面上,再把瓶揉成团放入水中下沉,说明“空心”可增大浮力。

2.打“点滴”的`原理:如图l在可乐瓶的底部打一个小孔a,瓶中装适量的水盖紧盖子,里面的水不会流出。但在它的上方水面上的某处再打一个孔b,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水就从a孔流出,这就是打“点滴”的原理。

利用可乐瓶还可做的实验有:制作简易温度计,压强计,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等实验。

三、用玻璃瓶子做的实验。

1.做“吞”鸡蛋和“吐”鸡蛋的实验:把鸡蛋煮熟剥去外壳,找一个瓶口略比鸡蛋小的瓶子,把瓶子用开水烫热并用鸡蛋盖住瓶口,过一段时间看到鸡蛋被吞进瓶里。等瓶子冷却后把瓶子倒过来让鸡蛋塞住瓶口,然后在瓶底浇开水,一段时间后看到鸡蛋被“吐”出。这都是大气压的作用,把鸡蛋压进或压出瓶口,这个实验很有趣味性。

2.制造打击乐和管乐:利用八个以上的啤酒瓶装质量不等的水,利用定调哨子定出音调,就可以用棒子敲击瓶子演奏简单的歌曲了,这是利用瓶中水量的不同敲击时振动频率不同而发出不同的音调,也可以用上面的瓶子吹奏歌曲了。

利用瓶子还可进行的实验有: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拔火罐等实验。

四、利用茶杯进行的实验。

1.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把杯子装满水,用硬纸板盖住杯口一手拿住杯底一手压住硬纸板,倒过来,松开压住硬纸板的手,发现杯里的水不会流出。这就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2.惯性实验:把杯子装适量的水,杯子上放一硬纸板在杯口的正上方放一个鸡蛋,用一个小棒突然将纸板打飞,鸡蛋并没有随纸板一起飞走,而是停在原处,由于失去支撑,所以鸡蛋落到了杯子里。这就是惯性。

五、利用水龙头进行的实验。

1.静电实验:让水笼头流出细流,然后用塑料笔杆在头发上摩擦几下靠近细流,看到细流被吸引。说明塑料笔杆带了电荷。

2.流体流速于压强的关系:在水龙头上套一个打点滴用的塑料管,管口朝上,让管中充满水但不流出,用一个小吹管吹塑料管口,这时用水流出。说明流体的流速越大它的压强越小。

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可以做很多物理实验,在这里不再一一缀述了。如果我们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使之掌握,那对学生来说是大有好处的。我们为什么不何乐而为之。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首先,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之中,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最终能够调动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毋庸置疑,多媒体技术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最常用的有效手段,通过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讲授声音传播的时候,能够通过多媒体先给学生播放一段热门电影或者动听的歌曲,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他们提前进入到教学之中,让学生对这个专题产生兴趣,从而使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其次,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之中,可以把那些比较抽象难懂的理论非常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使后者能够非常轻松的理解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学难度降低,改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讲解电流这一课的时候,对于产生原因,能够自己制作或者下载有关视频,将其播放给学生,使他们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对比分析有、无电压两种情况,这样学生就能够逐渐理解其产生的原因。再次,把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过去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均通过板书与口述两种方式进行,而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教师能够针对难点、重点展开教学,其余的内容则能够通过多媒体来展示给学生,从而能够使得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第四,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之中,使师生双方均能够充分拓宽知识面,对于教师来说,其在备课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网络细致深入的搜集相关资料,获得较为全面的讲解,而与此同时,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资料来将其完成。因此,通过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能使师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最后,把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助于不断改善教学模式,同时与新课改的需求相符合。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的开放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教学方式得以丰富,教学模式得以更新,最终能够推动教学向着更加精进的方向发展。

2.1教师方面。

现阶段,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具有相对较高的理论与教学技能素养,然而,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却不容乐观,他们根本没有从根本上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他们应用信息技术仅仅停留在播放多媒体课件的层面上,一味的利用这种方式来刺激学生的视觉,而根本不注意通过信息技术来优化设计教学内容。尤其是对于一些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有很大一部分甚至不会熟练操作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物理教学,尤其关键的是利用这一技术来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2.2学生方面。

初中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对于计算机并不陌生,甚至很多学生应用电脑比老师还熟练,但是他们的应用知识局限在玩游戏、看电影和聊天等方面,对于利用网络来学习物理,他们非常陌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引入信息技术,即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一工具将这门课程学好。但是在具体的学习当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掌握熟练度不够,在今后有待于加强。

3、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几点要求。

3.1教师必须首先要熟练掌握这一技术。

对物理教师来说,其应当熟练操作计算机,同时能够掌握各种教学软件的应用,比如制作图像、制作教学课件等,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够在备课、教学中非常从容,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要是他们连最基础的信息技术都不能熟练掌握,那么他们在备课的时候必然要投入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精力,同时,当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突发问题出现时,他们往往不会如何进行处理,使得课堂教学不能顺利开展,所以,教师必须养成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

3.2教师需通过这个技术不断完善教案。

伴随网络普及程度的日益提高,教师必须尽可能的发挥网络的作用,将相对较好的教案提供给学生,因此,需要他们预先做好准备工作,通过网络广泛搜集物理资料,然后进行分析总结,通过信息技术对教案进行改进,最终能够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3.3教师需要利用这个技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生思想非常活跃,他们对各种新事物充满好奇,例如手机、数码相机等,同时各种信息产品均与物理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教师必须要是当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能够注意到平时的物理问题,尤其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认真进行思考,最终就能够充分理解物理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给学生安排信息技术方面的家庭作业,要求他们通过信息技术搜索某个领域的信息,然后制作成课件,并开展课堂展示与集体讨论,这样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主动思考、自己动手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4、结束语。

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教学效果更佳,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一些随堂演示实验。有些物理概念和定律,通过学生参与实验,让他们感知到这种现象的存在,变抽象为具体,变理论为实际。例如,在讲“力的相互作用”时,教师可以边讲边让学生做实验,每个学生发一个弹簧秤,让学生用手拉弹簧秤,学生会感觉到手的肌肉比较紧,此时此刻弹簧也发生了形变,这个时候弹簧不但受到手的拉力,手同时也受到弹簧的拉力,说明两物体之间的力是相互的,这样学生就切身感受到力的相互性。又如,在讲“两个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大小关系”时,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用自己的弹簧秤钩住另一个学生的弹簧秤,然后用力拉,在逐渐改变力的大小的时候,观察两个弹簧秤上的示数,结果发现两个示数始终一样,并且两个力的方向相反,这样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牛顿第三定律”。这样的实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目、手、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生的思维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特征由机械模仿向支持己见过渡。对于演示实验而言,大多是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观察,由于教师课前对实验充分准备,实验技能也相对来说比较熟练,得出的实验结果都较为理想。虽然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理解物理定律和物理概念,但无形中会让学生高度认可权威,缺乏思考能力和怀疑态度,不能更好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若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参与的实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良莠不齐,会出现多种实验结果,有的时候会与结论不符,这样学生就会怀疑高中物理教材的实验结论,学生会带着疑问继续做下去,直到实验成功为止。这也是学生对科学的探索过程,收获不仅仅是一个实验结论,而是一种内在的思维和能力的改善与提高,为将来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运用实验进行自主的科学探究是分组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应享有比一般课堂更大的自由度。为了实现有效的科学探究和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创新精神、探究精神及实验能力,教师应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就实验研究问题的假设与猜想、实验实施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等方面让学生准备实验。探索性实验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设法将一些验证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大部分是先知道规律,通过实验去验证规律或是利用规律去测量某一个物理量。若是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从而得到实验结果,学生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体验,才能有成就感,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研究“单摆的振动”时,让学生探索摆长与单摆周期的'关系以及单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的关系。这个实验仪器比较简单,容易操作。实验过程如下:取一个摆长约1m的单摆,在偏角很小的情况下,测出它振动一定次数所用的时间,算出单摆的周期;在偏角更小的情况下,同样测出单摆的周期,学生通过比较两次所测周期的大小,得出结论:单摆的周期跟单摆的振幅没有关系。改变单摆的摆长,让学生测出此单摆的周期,学生根据自己测得的实验数据可归纳出结论:摆长越长,单摆的周期越大。教师可说明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的关系,得出单摆的周期公式。让学生换用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摆球,重做测定周期的实验,学生根据自己测得的实验数据可归纳出结论: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没有关系。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探索出物理规律,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高中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动手的探索性实验,为学生发现问题、运用知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条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会得到培养,就能亲身体验到人类驾驭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自豪感。这种内在的情感体验,可激励学生再探索、再创造。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对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应该找到其中的难点和问题并积极的寻找其解决的办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通过新的方式来完成对其教学的创新并积极地寻找其中最适合初中阶段的学生们学习的方式,从而切实去提升学生们的物理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对学生们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大部分学校的物理课程的系统开设都是从初中阶段开始的,这也就是说已经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们在学习物理的起点上都是一样的,学生们所产生的差距,都是在教学或者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所慢慢拉开的。因此笔者认为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在让学生们的接受程度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换句话说,学生们接受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并且响应教育者的号召加之教育者本身具备很高的教学素养,在这些条件的互相作用之下学生们才能切实的去提升成绩,更好地学习物理;反之,则不然。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难点以及该如何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们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做系统的探究。

初中物理教学难点基于很多方面,需要从学生、教育者以及课本内容等多方面来进行分析。1.学生们刚开始接触这一点是我们必须首先承认的,初中物理是学生们最开始接触物理的阶段,对学生们来说在此之前完全没有学习物理的经验也就不能及时而准确地找到学习物理的方法。物理的趣味性纵使是提升学生们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一点,但有兴趣还要懂得怎样将之使用在正确的地方。2.教育者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很多教育者愿意相信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而不愿相信当前阶段研究的优秀成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效率低下并且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1.创新情景的引入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引入新课的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对其内容与现阶段的科技进行延伸的方式来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引力这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完全可以在课前采用播放一组幻灯片或者短视频的形式来进行对新课程的引入。然后在放映结束之后对学生们进行提问:为何宇航员能跳这么高?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下就能调动学生们思考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们对本节课学习的欲望。

2.让学生们学会质疑,大胆地猜想和假设现代的物理学也不是物理学的终极阶段,可能也会存在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但其实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正确,这些可能都会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被发现。所以说,我们培养物理人才并不是要求“守旧”的物理人才,而是能够做到不断去创新的物理人才。

4.增加实验课程实验课程对学生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们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实验步骤来完成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从而加深对实验结果的印象;以及若是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什么学生们不理解的情况定然也会及时的反映,这正是帮助学生们建立实事求是精神以及提升学生们的质疑性的重要方式甚至,为更好地提升其趣味性,也可以将实验过程进行精心的包装使能够通过类似游戏的方式来表现出来提升学习的趣味性的同时,寓教于乐,帮助学生们去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

5.制造矛盾,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的环节中,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去制造一些矛盾来帮助学生们对思维进行不断地创新以及帮助学生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对是教学案例进行延伸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电流这一个单元时,可以将已经接好的电路断开一处直接问:什么情况下电路在开关断开一处时能够让电路继续流通。

6.充分利用学生们的业余时间学生们课上的时间毕竟还是少数,一周的课程加上实验课总体的数量也是有限。而如何提升学生们的课余时间就成为很重要的问题。针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对学生们的课后生活或者回家之后的时间合理利用。例如:通过身边的物理现象来解释我们课上所学习的物理知识。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对现阶段的学生来说可能还是一种比较困难的学习科目。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是很高涨,对于这些情况我们不应该回避而是应该直面问题,并不断地探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对于学生而言物理这门学科是比较困难的,而教师如果能使这门课的教授上有所提高,是有规律可寻的。下面为大家分享了物理规律教学论文,欢迎借鉴!

摘要:只有有效地将学生引入新课,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导入新课必须具有绚丽多姿的艺术色彩,必须讲究“新”、“趣”、“巧”。在高中物理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学习物理规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学习物理规律时,要帮助学生明确,运用任何一个物理规律的基本思路,都应从规律本身中寻找,并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理清运用规律的思路。比如对动能定理的运用,应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即研究对象所受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除此之外,用资料导入(如物理学史料、科学家轶事、故事等),依据教学内容,通过巧妙的.选择和编排来引入新课,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讲“热辐射”时,教师先给学生讲故事——“煤灰救命”:“1903年在南极探险的‘高斯’号轮船,被茫茫的冰原封住了归路,船员们想了很多办法——挖、炸、锯、砍,冰层岿然不动,一切‘武力解决’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有位学者提议,把船上的煤屑、煤灰都铺在冰原上。奇迹出现了,冰开始融化,船线得以开通,船员们得救了。为什么煤屑、煤灰能使轮船摆脱困境、挽救船员呢?大家听了这节课就会明白了。”通过这个故事,生动地将学生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思维顺着故事的情节进入学习物理的轨道。物理是与生活联系相当紧密的一门学科,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物理知识,如果能在课堂上多举物理知识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解释,就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的“有用”,同样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所学的内容是“有用”的。比如磨刀时为什么要往菜刀上洒水?这是因为,刀与磨石摩擦生热,刀的温度过高会使钢铁的硬度降低,刀口就不锋利了,洒水可以使刀石间的热量被水带走,这样刀口的温度升得就不会过高了。像这样与物理知识有关的例子还有很多,作为教师应当能解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很有好处的。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规律本身,还要对规律的建立过程、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为此,对不同的物理规律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实验规律的教学方法。

1.探索实验法。探索实验法就是根据某些物理规律的特点,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

2.验证实验法。验证实验法是采用证明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具体实施时先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将物理规律直接告诉学生,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通过观察分析有关现象、实验结论,验证物理规律。

3.演示实验法。演示实验法就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实验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

理想规律是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理至理想情况而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可应用“合理推理法”。比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在不同表面上做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实验,发现平面越光滑,摩擦阻力越小,小车滑得越远。如果推理到平面光滑、没有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小车则将永远运动下去,且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又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是在理想条件下得出的。

理论规律是由已知的物理规律经过推导得出的新的物理规律。比如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由动能定理推导出来的,动量守恒定律是由动量定理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来的。因此,在理论规律教学中应采用“理论推导法”。

物理学所分析和研究的问题往往较复杂,为了便于着手分析与研究,物理学中常采用“简化”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建立一个“理想化”模型。理想模型方法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理想化模型很多,有的是对研究对象的理想化,比如质点、点电荷、点光源、理想气体等;有的是对物理条件的理想化,比如光滑、轻质、不计弹性、理想电表等;有的是对物理过程的理想化,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弹簧振子和单摆)。如果学生把这些理想化模型建立起来了,那么就能解决很多物理问题了。

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一些综合题,由于物理情境比较复杂,已知条件多(有些已知条件还比较隐蔽),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及物理规律也比较多,一个缺乏经验的学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因而,教师要把自己掌握的各种教学方法应用于实际,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教学中就像一台文艺晚会的导演一样,有效地调控着教与学的节奏。

参考文献。

[1]高海山高中物理新课改中体现的教学新方法[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6期。

[2]魏越峰浅议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与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7期。

[3]何必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4期。

相关范文推荐
  • 11-25 业务工作感想心得体会(通用23篇)
    在工作中学到的经验和教训需要通过写工作心得体会来加以总结和分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总结有所启发。刚踏入工行的门槛
  • 11-25 观看我和我的祖国心得体会(优秀20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可以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内心的世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
  • 11-25 小升初个人简历自我评价(通用16篇)
    通过自我评价,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自我评价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本人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多次
  • 11-25 我们班的友谊(专业23篇)
    优秀作文能够生动地展现事物的细节和特点,让读者如临其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篇精彩的优秀作文,感受其中的思想和情感。友谊源于爱心。跌倒时,伸出扶持的双手
  • 11-25 县委巡察整改效果评估报告(汇总18篇)
    撰写整改报告可以帮助我们梳理问题的发生原因,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建议。下面是一些实用的整改报告样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撰写过程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
  • 11-25 葡萄酒销售的述职报告(模板20篇)
    当我们写下一份详实的述职报告时,我们不仅能够准确记录自己的工作进展,更能够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下面是一些成功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
  • 11-25 公司总经理助理工作总结(优秀17篇)
    在撰写月工作总结时,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工作经验和参考优秀的范文,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观看以下月工作总结范文,你会发现写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能学到一些写作
  • 11-25 青年师范教师培养的工作总结(优秀20篇)
    教师工作总结是教师个人发展和职业提升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个人品牌。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小编将为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供
  • 11-25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讲话稿分钟范文(20篇)
    讲话稿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优秀演讲者的表达方式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以下是一些成功演讲者的讲话稿精选,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指导。在一个阳光明媚的
  • 11-25 专业技术职称个人总结(优秀17篇)
    个人总结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加强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探索。请看以下几份精心整理的个人总结范文,或许能给你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参考。一学年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