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自我鉴定>沁园春雪教案两课时(精选5篇)

沁园春雪教案两课时(精选5篇)

时间:2023-10-09 12:28:07 作者:笔砚 沁园春雪教案两课时(精选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沁园春雪教案两课时篇一

四大文明的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员辽阔;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有汹涌澎湃的长江黄河;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山水;有动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有肥沃辽阔的四大平原……这一切,无不如磁铁般的吸引着每个炎黄子孙的衷肠,无不使多少巾帼英雄为之倾倒;也无不使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在这块黄土地上争名夺利;也曾引来了如豺狼虎豹的帝国主义者……那么,究竟是什么人才是这片黄土地的建设者呢?(揭示课文并板书标题)

(注: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

1、 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导语中所提出的问题。(提示:最后一句。)

2、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含义以及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提示:过渡句——承上启下)

3、 提出问题。(补充在后边,此略。)

1、 论“整体感知”中的问题“2”来引入对词的学习。

既然祖国的江河山水如此的美丽娇艳。那么,词中是如何来描绘这幅美丽如画的江河山水呢?又是哪些“英雄竞折腰”呢?讨论回答这两个问题板书如下:

实———————虚

总———————分 秦皇汉武…略输

北国风光 长城、黄河(静) |

冰封…雪飘 | (惜)

望 | 看……娇—引:唐宗宋祖…稍逊———往…今… |

山舞、原驰(动)| 成吉思汗…只识

描写———————抒情

注意:(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并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景色?

(2)、从表达方式上看:上阙和下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请学生说出导语中的问题。

(4)、按以上的板书内容,引导学生背诵这首词。

2、讨论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因没上课而无法补充,)

四、 布置作业:

1、 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拼音:

沁( ) 分( )外 妖娆( ) 逊( ) 数( )风流人物

2、 阅读课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a、 写出采用比喻、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

b、写出词中过渡性的句子:——————————————————————。

c、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

d、词中押韵的字:———————————————————;韵脚是:————。

e、“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词的————————;“雪”是词的——————。

f、说说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

答:—————————————————————————————————————。

g、简要的说说这首词的写作特点。

答:—————————————————————————————————————。

j:我们还学过一首写“雪”的古代诗歌,这首诗歌是——代的———写的《 》,这首诗歌中名句是:———————————————————————————————————。

沁园春雪教案两课时篇二

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词的初步理解。

二、题解与背景

本文体裁词。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沁园春,词牌名。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指名学生读。

2、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下片:纵论历代英雄。

四、讨论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什么?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北国雪景,并谈谈你的感受。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哪几句是虚景?

4、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五、背诵诗歌

沁园春雪教案两课时篇三

1.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词写景和议论的特点。

理解文章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者的胸怀、思想感情。

1.导入:由毛主席的嗜好导入。板书课题。

教法、学法:激发好奇心,形成期待心理。

2.明确任务:学生归纳学习任务,教师帮助确定。投影出示。

3.导学过程:

a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边听边想。

(1)从气魄上,整首词给你怎样的印象?找出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词语。

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雄伟的景物,最能反映北国风貌。

(2)内容。将上下阕内容各用一个字概括。

板书:上阕物————江山

下阕人————英雄

江山和英雄之间有什么联系?请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引)

江山为何令英雄崇敬?面对大好河山,英雄是何姿态?

师生分析:上阕绘雪景之娇,纵横千万里,下阕论古今英雄,上下五千年。因此:

(3)表达方式:上阕:描写下阕:议论抒情

(3)讲解过渡句的作用

教法、学法:教师范读,学生听、思考,教师放映宇航员拍摄的长城、山脉照片,精讲点拨,感知形象。

b.文章又如何描写?怎样议论?

1.指名读上阕。

(1)毛主席不仅会写诗作词,还会画画。他大笔一挥,展示给我们几幅画面?明确:三幅。一位同学读原句,另三名同学说说想到的画面。

提问:主席是怎样用笔的?

回答:先总写,再具体写,后小结。先实写,后虚写。板书体现。

女生齐读上阕。

教法、学乏:体味意境。

(2)质疑:“望”的位置在哪里?何以有这样的气魄?

(3)你怎么看出后三句是虚写?从“望”到“看”,视觉上有变化吗?

2.读下阕。

(1)诗人评说历史人物,贯穿一个“惜”字。“惜”从何来?

(2)谁是风流人物?明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插入对毛主席其人、时代背景的介绍。男生齐读下阕。

出示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配乐,放录音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教师讲述。探索感情。

c.深化拓展:

现在,你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有新的感受吗?举例深入体会。

d.比较体验:

《沁园春.长沙》哪一句最震撼人心?

出示题板。

e.总结:鉴赏诗词的思路。

f.再品词的意境。放录音。

作业。

总体回顾,发散思维。

展开联想,鼓励求异:你由雪想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总实

上阕物——江山分描写

总虚

沁园春雪评古议论

下阕人——英雄

赞今抒情

沁园春雪教案两课时篇四

一、知识目标:

理解拟人、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在词作中的恰当运用及其作用。

二、能力目标: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想象

1、学习诗词精炼、形象的语言,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2、掌握本词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懂得动静相衬、虚实结合写法之妙。

4、有感情的朗读全文,熟读成诵,并从中更好地体味情感。

一、课文导入

今天我们要见识的是一个独特的中国文学类群——“帝王文学”。帝王诗歌之滥觞,当推汉高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以及霸王项羽狂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宋太祖的咏月“未出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那股唯我独尊、凌驾群伦的雄风和霸气贯穿古今。他们几乎都是离乱之世的帝王,所作诗词格调高昂,气势雄浑。帝王诗歌中的意象阔大,全部意象可以说是帝王意志所统治、所“照耀”的万物——从时间上看,往往是千年万载;从空间上看,常常是山河宇宙。而毛泽东诗词是继承创造中国古代帝王文学的一个最好的典范。千古之下,惺惺相惜,所以才有毛泽东对曹操诗歌的赞叹不已:“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沁园春?雪》,来领略毛泽东的豪迈才情。

二、朗读品味

先合上书本,欣赏视频朗读。再请同学泛读和齐读。

三、把握词意

提问:这节课我们试着改变以前的上法,摈弃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来解读这首词,好吗?

1、是否还记得我们学宋词时提到的,古体词上下阕的一般分工?

——上阕写景,下阕言情。

2、哪位同学试着用对偶句来概括上下阕的主要内容?

——如: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山河壮丽;下阙纵论历代英雄发诗人抱负。

过渡:这样就把写景色、抒情和议论融为了一体。那我们不妨先来看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四、把握词景

1、有感情朗读词的上阕,不妨把自己想象成一位登高远望的伟人。

2、全词之景是由哪句话来总起的?——“北国风光”

3、一看到“北国风光”这四个字,我们马上会联想到白雪茫茫的景象。

沁园春雪教案两课时篇五

1、掌握学习诗歌的一般的方法,能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

2、学习诗歌情感与景物相生,描写与议论相结合的方法。

3、感受诗人的形象,感悟作者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并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

1、将作者用文字所描绘出来的的景物形象化,在头脑中转变成一幅幅图画。

2、反复朗读,在读中悟,读中感,读中生情。

1 选词填空:

(1)分外妖(   )  美丽富(   )  不屈不(   )[饶、娆、挠]

(2)戒(  )戒躁   (  )小玲珑   步履(  )健 [娇、矫、骄]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分外(   )  分别(   )  妖娆(   )  谦逊(   )

莽莽( )  风骚(   )  可汗(   )数九寒冬(   )

不计其数(   )   数见不鲜(    )

3、动手查资料:

对于我国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你了解哪些呢?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这首词的呢?请将你所搜集到的资料向同学们展示。

4、反复朗读这首词,体会: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

一、导入  。

二、交流预习情况,并让同学展示预习成果。

三、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全词,注意节奏、字音。并尽力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2、听范读,并思考: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你能否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呢?

四、研读上阕:

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字引起?它统摄的句子是哪几句?

4、末尾三句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以看出?

5、词的上阕抒发词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研读下阕:

1、开头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对于这些人物作者用了一个字作了评价,是哪个字?这个字有什么具体含义?(分小组讨论)

3、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作者怎样的伟大政治抱负?

六、研读探究:

七、揣摩运用:

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上阕最后三句诗的意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范文推荐
  • 10-09 2023年营销类讲座 销售营销心得体会(通用10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
  • 10-09 装修意向书(汇总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
  • 10-09 幼儿园小班第二学期第十六周计划表格 幼儿园小班新学期周计划(精选5篇)
    计划是一种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具,也是一种组织和管理的工具。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
  • 10-09 幼儿园亲子游戏新闻稿(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
  • 10-09 销售人员每天工作计划表格 销售人员月份工作计划表格(精选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时间、资源和任务。这里给
  • 10-09 2023年暑假保证书 中学暑假安全保证书(汇总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
  • 10-09 2023年班主任德育工作学期计划(汇总9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
  • 10-09 生产厂长工作年终总结(精选6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
  • 10-09 最新营业员工作简历(精选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 10-09 2023年危货运输半年度工作总结 危货运输公司年度工作总结(汇总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