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2023年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8篇)

2023年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8篇)

时间:2023-10-13 02:16:16 作者:笔砚 2023年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8篇)

发言稿的结尾要给予听众一个深刻的印象,可以总结观点、呼吁行动或者留下悬念,以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思考。在发言稿的主体部分,我们应该合理地组织观点和论据,确保逻辑严密和结构清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发言稿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让大家在撰写发言稿时更加游刃有余、出类拔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有所收获和启示。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1.学习说明文中主要的说明方法,如: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抓住事物的特点。

2.学习在观察中敏锐地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能整理观察得来的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什么是针鼹?它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如果有图片可以用投影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要明确的一点是:珍奇,稀有。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并正音,注意字音、字形。

褐色()蜥蜴()蜷曲()针鼹()掘洞()

喙尖()蛰伏()黏液()

2.组织学生给全文分段。

明确:课文共10段,分4个部分。

第一部分:(1)由悉尼奥运会引出说明事物的主体——针鼹,并强调“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一开头便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也突出了它的“珍贵”“稀有”。

第二部分:(2——5)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作者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针鼹的如下特点:形体较小,像刺猬一样浑身长刺,十分擅长掘土,其速度之快,“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这一段是从外部写针鼹的神奇之处。

第三部分:(6——9)写针鼹的生活习性:以食蚁为主,白天活动,冬季蛰伏,能游泳,胃表皮粗糙,等等。

第四部分:(10)主要写针鼹的繁殖。这一段最能体现针鼹的珍奇之处: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卵生的哺乳类动物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然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以及独特的哺育方式,等等。

(三)学习第1段

提问:我们为什么说针鼹是一种珍稀的动物呢?请你从文章中找出句子来说明。

明确:可由“许多人不知道它的名字,只知道……”、“五分硬币上刻有它的形象”、“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等词句中知道针鼹是一种珍稀的动物。

(四)学习其余部分,明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表现针鼹的特征的

1.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作者是抓住针鼹的哪些特征进行说明的?(提示学生:“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那一事物的征象、标志。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句,概括。)

2.讨论

(1)明确:从形态特点、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三方面具体说明。

(2)明确:第2——5段,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

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

第10段,写针鼹的繁殖特点。

(3)明确:说明这些内容时,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作比较,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集中在一点或几点上加以比较,以揭示出事物的异同、优劣、高下,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课文第2——4段,主要用了比较法。作者把针鼹和刺猬进行了比较。

同:体形小,浑身是刺,并以刺作为保护自己的盾牌。

异:对敌方式不同,刺猬消极待敌,针鼹有掘洞逃跑的“绝活”——爪子锐利,掘洞速度快,逃跑迅速。

不同点的比较,鲜明地突出了针鼹神奇的特点,有力地照应了文题中的一个“奇”字。为了突出“神奇”这一特点,作者还用了野兔、现代人的工具和机器以及中国的穿山甲与之相比,使其外部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说明的事物的特点更加精确具体。运用数字,一般有两种:确数和约数,课文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时,作者先是用约数来说明它觅食的生理习性:舌头“伸出嘴外一尺多”,“一天可以吃上万只蚂蚁和白蚁”。接着用确数写它白天活动“18小时”,冬季蛰伏“28周”,“8月至10月,……袭击大型蚁穴”。这样说明,使说明的对象特点更加精确可信,增加了说明的科学性。当然,要取得确切的数字,实地观察调研,查看资料信息是重要的途径。因此,要写好说明文,学会观察调查、查找资料、掌握数据是非常关键的。

打比方,也就是比喻。说明文中的打比方,不同于作品中的比喻,它要以准确为前提,来不得半点夸张,打比方是为了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10段中,在介绍针鼹的繁殖方式时,作者用了“母亲”和“幼儿”这些比喻,十分准确形象地说明了针鼹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卵生的哺乳类动物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然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以及它哺乳的特点。一句话,用人们熟知的母亲和幼儿的关系,把不为人知的针鼹的繁殖特点,即特别珍奇之处,具体切实、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真正使人有所“知”。

(五)课堂小节

这节课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珍贵的稀有动物,我们知道,我国各个种类的稀有动物不多,而众多的动物都需要我们人类的保护,希望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能有所得,那就是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希望我们都能够增强自己的保护动物的意识。呼吁全社会,呼吁全人类——热爱自然,关爱生物。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教材简析:

1.教材的编排意图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这个单元为说明文单元,主题是“关注科学”。这是初一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也是第一次阅读科技作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并注意体会文章语言准确、简明的特点和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是一篇自读课文。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已认识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此文教学以学生自读为主,让学生掌握这篇介绍针鼹的说明文,作者是怎样紧紧抓住其“珍奇”的特点,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介绍,并恰当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以生动、准确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这位远方的来客的。此外,还联系实际谈谈保护野生动物及环保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可挖掘、要探索的知识和奥秘,人人都应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引导学生自己会概括本课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练习简要地说明一种事物。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进行互动式阅读,由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现实生活联系,主动探求科学知识。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对珍稀动物的关注,增强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读说明文的能力。

3.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由朗读与讨论,教师点拨,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与写作特点,提高学生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

三、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体会说明文抓住事物特点,条理清晰,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特点,体会针鼹的珍奇。

教学难点:

掌握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自学讨论课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一些关于中国野生动物的报道与数据统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悉尼奥运会上有一种小动物被选为吉祥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本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针鼹()蜥蜴()洞穴()黏液()蛰伏()孵化()

稠()吮吸()

2、解释词语:

招摇过市

吮吸

三、学生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针鼹)

(2)文章是怎样引出说明对象的,这样写好吗?(从悉尼奥运会的吉祥物和澳大利亚五分硬币图案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这样写一开始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使读者产生了强列的阅读愿望。)

(3)这种动物在世界上的价值是怎样的?(珍奇、稀有)

(4)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针鼹的?(外貌、掘土的特点、生活习性、繁殖)

(5)作者是怎样来介绍这几个方面的?(外貌从两面进行,一是写它身上长满了“粗硬坚锐的刺”;二是介绍它身体的颜色。掘土的方面,先介绍强有力的武器锐利的爪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与刺猬的最大不同,然后又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它的掘土速度之快。生活习性方面,写它以食蚁为主,把说明与描写结合起来,生动地写出了它的吃相,又写了它的“胃表皮粗糙”,即消化功能发达,还写了它白天活动,冬天蛰伏,能游泳等方面。繁殖方面体现在它是生蛋的哺乳动物,是没有乳头的哺乳动物,奇特之处还表现在虽然有袋囊,却只有在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

(6)根据以上的内容分析想想全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并拟出小标题?

第一部分:(1自然段)引出说明对象,并指出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珍奇的足迹)

第二部分:(2-5)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珍奇的本领)

第三部分:(6-9)写针鼹的生活习性。(珍奇的生活习性)

第四部分:(10)写针鼹的繁殖。(珍奇的繁殖)

(7)文章当中运用了很多说明方法,你能找出来吗?举例说明其作用。(略)

四、学习小结:

1、内容小结:本文紧扣住针鼹的“珍奇”特征,从外貌、掘土的本领、生活习性和繁殖方面来写,体现了它的珍奇可爱。

2、方法归纳:说明灵活、语言生动、综合运用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从多角度来进行说明。

五、延伸、拓展:

针鼹是20悉尼奥运会吉祥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曾做过大型运动会的吉祥物?

六、布置作业:

1、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来写一篇短文,有条理地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2、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中国珍稀动物的有关情况,作小组交流

侯晓旭

[七年级下册《珍奇的动物--针鼹》教案]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新课程的理念是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面向自然、面向社会、亲身体验,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未来终身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做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课是说明文单元中的最后一篇,在“单元说明”中要求“读这些文章,不仅可以使你增长知识,还会引发你探索科学的奥秘和未知世界的兴趣”。这是初一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也是第一次阅读科技作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特点,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明的特点和说明内容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为以后学习说明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本课还是一篇自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稍作提示即可。因此,我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可爱的大熊猫的视图导入新课,在教学中又插入了针鼹的录象说明,并联系实际谈保护野生动物及环保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可挖掘、要探索的知识和奥秘,人人都应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

三、学情分析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社会实践通过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在实施课改实验以来,我彻底改变以往的传授教学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上经常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课下让他们上互联网、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求异创新达到知识的获得,得到对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成为自己的知识。因此在设计此课时我就让他们自己查找资料,自己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定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四、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有明确的建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本课中我采用“互动式阅读”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阅读不再是单一的阅读课本,也不是单纯的教师质疑,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设计问题,互相质疑,互相解答来达到阅读的目的。让他们自己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并采用竞技的方式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把教师传播知识的过程变成师生之间共同探究问题的过程,使课堂气氛活跃,有新鲜感。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引导学生自己会概括本课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练习简要地说明一种事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进行互动式阅读,由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与现实生活联系,主动探求科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对珍稀动物的关注,增强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说明事物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互相合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探求科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大熊猫吗?

生:喜欢。

师:那么大家想不想看看它的可爱模样呢?

生:想。

师:现在请大家欣赏大熊猫的录像,同时大家想一想这些画面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可是它们目前的数量却十分稀少,成为世界保护的珍稀动物。

师:那么,你还想了解其他的珍稀动物吗?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澳洲去了解一种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2)解释词语(具体内容见多媒体画面)

2、朗读课文

(请几名同学有表情的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用笔画出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针鼹的珍奇稀有?)

3、欣赏画面

(刚才初读了课文,对针鼹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请同学们看一段有关针鼹的录像,更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它的特点。)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师:下面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就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将疑难问题提出来。好!现在同学们可以推选小组代表把你们的问题拿出来让大家探讨。

生(1):针鼹为什么被称为稀有动物?

师:这个问题有价值,你想请谁回答呢?

生(2):因为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

生(3):针鼹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绝活?

师:他的问题很实在,也很有趣,谁能为他解答?

生(4):形体较小,像刺猬一样浑身长刺,身上有伪装颜色,有锐利的爪子。绝活是掘洞逃跑,速度之快“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

师:提问继续进行。

生(5):针鼹为什么成为人类的朋友?它有哪些生活习性?

师:这个问题提的真好,在步步深入了,有能回答的吗?

生(6):它的食物是蚂蚁、白蚁,澳大利亚每年有许多民房被白蚁毁掉,人们对白蚁恨之入骨,而针鼹一天能吃上万只蚂蚁、白蚁,成为人类的朋友。它白天活动,冬季蛰伏,能游泳,胃表皮粗糙等。

师:还有问题吗?

师:这个问题很有难度啊,谁愿意接受这个挑战呢?

生(8):表现在它的繁殖上,卵生的哺乳类目前已知世界上只有它和鸭嘴兽两种,虽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挖好护理巢穴,有独特的哺育方式。

生:有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师:谁能告诉我,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生:通过本课的学习,除了让我们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恰当的运用说明方法外,本课对我们的思想有很大的启迪,引起同学们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呼吁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保卫我们的家园--地球。

师: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珍奇稀有的动物?能简单说说它的特征吗?

(数名学生拿出预习时查找到的资料,与师生共同交流,互通有无。)

师:现在许多动物面临绝种的危险,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生:森林被毁,剥夺了他们的栖息地;环境污染,又给他们带来死亡;还有人类的大量捕杀,使许多珍贵种类濒临灭绝。

师: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捕杀动物呢?

生:人类的捕杀除了牟取暴利之外,还有就是吃野生动物。

师:吃野生动物对人类健康是有益还是有害?

生:有利也有弊。能提供美味佳肴,营养丰富,但也有对人类的危害,如海洋生物有大量寄生虫,有的动物有毒,有的动物能传播疾病。据报道,正在流行的“非典”也是动物传播的。

生:稀有珍贵的动物我们应该保护,不能让它们灭绝,同时不要滥杀滥吃野生动物,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们。

师:昨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句话:“过去我们远离动物是为了保护它们,现在我们远离动物是为了保护自己。”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四)思维拓展、开心竞技

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很踊跃,思维也很敏捷,想不想更上一层楼?

生:想。

师:下面我们来一个“开心竞技”,看看谁更聪明!竞技规则:每组选一名代表参加,每人回答4道题,全部答对为胜利者。答题者可以使用三种求助方式(求助本组同学、求助其他组同学、要求降低难度)。

(学生踊跃答题,现场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师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意义。也使我看到了你们丰富的思维,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希望大家能再接再厉,以科学的思想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科学的精神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作业:1、细心观察一种小动物,写出它的特点和习性,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2、出一期保护动物或环境的专题板报。

(以上两题任选其一)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及教师角色的转变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与探索,基本符合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来组织教学,而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出色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对于教学重点都能掌握,难点突破的也恰到好处。特别是让学生查找有关珍稀动物的资料这一环节时,学生在课下查找了大量资料,还能就这一问题深入展开,认识到不能滥捕滥杀野生动物,正在流行的“非典”也是动物传播的等焦点问题。可见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训练,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使他们思维敏捷、能力提高。我还特别关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稍有进步即予肯定,给予表扬。这样就使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参与,热情高涨,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也较为合理。由于准备仓促,开心竞技题设计较少,难度不够,学生不用求助就能答出。而且由于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没能当堂练习写一篇小说明文,这些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避免。

侯晓旭

[《珍奇的动物--针鼹》教学实录(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教材简析:

1.教材的编排意图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这个单元为说明文单元,主题是“关注科学”。这是初一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也是第一次阅读科技作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并注意体会文章语言准确、简明的特点和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是一篇自读课文。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已认识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此文教学以学生自读为主,让学生掌握这篇介绍针鼹的说明文,作者是怎样紧紧抓住其“珍奇”的特点,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介绍,并恰当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以生动、准确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这位远方的来客的。此外,还联系实际谈谈保护野生动物及环保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可挖掘、要探索的知识和奥秘,人人都应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引导学生自己会概括本课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练习简要地说明一种事物。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进行互动式阅读,由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现实生活联系,主动探求科学知识。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对珍稀动物的关注,增强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目标解读:

教学目标1:我是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文体的特点及单元说明确定的。这样,学生就能在掌握了一定的文体常识后自己归纳总结,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为今后继续学习说明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2:《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有明确的建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再有,课程实验改革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传授教学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上经常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课下让他们上网,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求异创新达到知识的获得,得到对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成为自己的知识,我确定了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教学一篇课文,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不是最终目的,语文教学还要体现语文人文教育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3,让学生查找有关珍稀动物的资料这一环节,学生在课下查找了大量资料,还能就这一问题深入展开,认识到不能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从而很好的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教学方法:

这课时我的教学思路主要是运用“互动式阅读”的教学法,借助媒体展示,把自学探究贯穿始终,努力做到在老师的导航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出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在教师总结中升华问题拓宽文本,达到学习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这一过程分为三步进行:

1开课时,模仿中央电视台“你说我猜”游戏。由教师依次出示动物图片,学生自由结组,一同学说特征,另一同学背向图片猜动物名字。以猜中多少给小组打分。

2展示动物刺猬图片,说说它的特征;

3出示针鼹的放大图片,与刺猬作比较,说说针鼹的特征。

导入时,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数对珍稀动物知之甚少,于是通过图像,把动物构造特点一一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使他们的想象得到了丰富。同时,用游戏引入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学生观察及口头表达能力,启示学生明白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重要性。展示动物图片时,要求学生抓住画面特点或画面的提示,从各个方面描述特征,作为竞赛的几个小组,也能在同学的目光注视下得到了公平公正的成绩。获胜的同学得到掌声的鼓励,会有一种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图片的比较,是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找出表现针鼹特点的语句

3找出默读中的疑难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提出默读要求,请学生带着问题读一读书,划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再标出重点词语。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读说明文,抓说明对象特征,划句子,抓住重点词。至于找出疑难问题则是为探究研讨作下铺垫。

(三)共同探究,深入理解

这一环节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探究课后习题

(1)读了课文后,你能说出针鼹有哪些特点吗?(出示针鼹掘土、食白蚁等图片)

(2)全文可分为几部分?你能为他们各拟一个标题吗?

第一步主要是弄清课文的基本内容与结构。第(1)题在学生细读课文的基础上,很容易就能找出针鼹的特点:体形较小,浑身长刺;有锐利的爪子,善于掘土;以食蚁为主,冬天蛰伏;卵生,哺乳,有临时的育儿袋。这有利于培养其整合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2)题可以增强巩固学生总结、概括归纳的能力。

第二步:探究默读中的疑难问题,突破难点

补充

针鼹为什么被称为稀有动物?

课文标题是“珍奇”的稀有动物,它的“珍奇”和“稀有”各体现在哪里?

针鼹为什么会成为人类的朋友?

为什么只有澳洲有针鼹呢?……

这一环节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的自学、独立思考,一定会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设计问题,互相质疑,互相解答来达到阅读的目的。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在这一环节中,如果再加上有激励性鼓动性的语言,一定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表现欲望。这样,课堂就会活跃,学生表现状态就一定良好。若学生确实提出的问题价值不大,老师再补充问题。

第三步:探究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道题:

1:文中运用了好多说明方法,你能找出来吗?请举例说明其作用。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特点?你能再从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句吗?

针鼹差不多有50年的寿命。

蛋约15毫米,表面像皮革一样。

这时它仍然每隔7天左右回到口袋中去吮吸乳汁。

题目设计1意在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说明事物运用的方法,并让学生举例说明作用,加深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如课文第2-4段,主要运用了比较法。着重理解课文把针鼹与刺猬作比较,是为了更好地说明“针鼹”的特征:1、针鼹和刺猬的外形差不多;2、与刺猬作比较,介绍针鼹的爪子锐利,善于掘土;3、与刺猬作比较,可以突出针鼹积极逃生的“绝活”--掘洞。从不同点的比较,鲜明地突出了针鼹神奇的特点,有力地照应了文题中的一个“奇”字。为了突出“珍奇这一特点,课文还用了”野兔、现代人的工具和机器以及中国的穿山甲与之比较,使其外部特点鲜明突出。课文第10段中,在介绍针鼹奇特的繁殖方式时,作者用了“母亲和幼儿”这些比喻,十分准确形象地说明了针鼹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即用人们熟知的母亲和幼儿的关系,把不为人知的针鼹的繁殖特点,即珍奇之处,具体切实、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真正让人有所知。练习主要是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训练,努力促进学生“双基”的积极迁移,使他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引导他们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明的特点,明确约数在说明一些无法确定或不需确定的情况下使用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

问: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珍奇稀有的动物?能把你们查找到的资料说说吗?

学生展示预习时查找到的资料,师生共同交流,互通有无。

师补充资料:

我国许多野生动物,从熊猫、象、金丝猴、长臂猿到普通的猴子、鸟类都在不断减少。就拿鹤来说吧!不久前在南京召开的鹤类联合会上宣布:我国鹤的总数只剩下1800多只,其中丹顶鹤500多只,白鹤700多只,黑颈鹤600多只,而且还有数量下滑的趋势。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有猕猴大约100万只,到80年代末已不足20万只,原产我国的野马、高鼻羚羊、糜鹿等10多种珍稀动物在野外已经绝迹,大熊猫、黔金丝猴、长臂猿、野象、海南坡鹿、白鲟等20多种野生动物正面临灭绝的危险。国境内仅存野生东北虎25一30只,为濒临灭绝珍稀动物。仅为亚洲所特有,并且有“东方宝石”美誉的朱鹮,现仅存137只,也已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

解读

师生共同交流资料,让学生在一个个惊人的数字面前反省分析,老师再加以引导追问:现在许多动物面临绝种的危险,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人们为什么要捕杀野生动物?吃野生动物对人类健康是有益还是有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野生动物?分析追问完毕,再引用非典期间电视上的一句话“过去我们远离动物是为了保护它们,现在我们远离动物是为了保护自己。”以期引起学生的深思。这一环节注重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如开野味餐馆,感染非典病毒等,来加强对保护野生动物,并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野生动物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达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堂小结:学生畅所欲言“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自学运用总结的方法,从整体上来把握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小结,重复教学的思路,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记忆,对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及写作说明文的技能和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六)在欣赏音乐《丹顶鹤的故事》中布置作业:

1.细心观察一种小动物,写出它的特点和习性,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2.出一期保护动物或环境的专题手抄报。

此题的设计意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珍稀动物、热爱动物的意识,而且要附上说明介绍,可巩固学过的说明方法,为以后写作说明文打基础。

附板书设计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说明对象特点特征具体表现说明方法

体形较小,浑身长刺作比较

针鼹珍奇爪子锐利,善于掘土列数字

食蚁为主,冬天蛰伏打比方

卵生,哺乳,有临时的育儿袋

侯晓旭

[七年级下册语文《珍奇的动物--针鼹》教学设计]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学习目标:

1、了解稀有动物的有关知识。

2、识记理解并积累《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的字词的基础知识。

3、掌握学习说明文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说明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2、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请大家欣赏一些我国珍稀动物的图片,一起说出它们的名字,好吗?(大屏幕显示)

2、大家再看这幅图片,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动物吗?(大屏幕显示)

3、这种小动物叫针鼹,它是澳大利亚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卵生哺乳动物之一,另一种是鸭嘴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说明文,了解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

1、本文的作者是谁?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有谁能读一下作者介绍?(一名学生朗读)

三、交待本课目标: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篇说明文,积累了一些学习说明文的经验,同学们想一想,这篇课文我们怎样学习?(学生沉默,思考问题。)

2、我们应该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是一篇什么类型的说明文?说明对象的特征。知道课文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要找出文章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要理解文章语言的特点。(引导学生说出)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针鼹,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学生快速处理前两个问题)

4、教师幻灯打出目标:了解说明对象针鼹的特征。知道课文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学习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理解文章语言的特点。

四、本文的说明对象,我们已经知道是澳大利亚的珍稀动物――针鼹,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我们还需要研究四个问题,恰好咱班有四组,这样,一组研究一个问题,可以吗?(每一组选择一个本组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请同学朗读课文,听读时,大家要注意思考本组需要研究的问题,做好圈点批注,然后,四个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表现积极,回答问题的准确度高。(一同学读完课文后,请其它同学评价朗读。)

读课文,学生分组完成教学目标

(一)学习字词

1、学生听朗读录音,注意字音。

2、注意下列词语写法和读音。(学生看幻灯并补充)

蜷()喙()粘食()破壳()而出

针鼹()蜥蜴()洞穴()黏液()

蛰伏()孵化()稠()吮吸()

(二)刚才,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并能够自觉做批注,这个学习习惯很好。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议一议,交流交流,然后拿出成熟的意见。(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必要时参与学生的讨论)

1、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是说明文的核心,哪组研究针鼹的特点,你们组先说一说吧!

针鼹是一种珍稀的动物。(学生说出珍稀的具体体现)

针鼹的形体小。针鼹善于掘土,而且速度快。针鼹是哺乳动物。介绍针鼹的外形特征,突出它的作为盾牌的尖刺;介绍针鼹本领特点,突出它的爪子锐利,善于掘土;又介绍了它的绝活本领――掘洞逃生和掘洞的神奇。

作者又就针鼹的生活习性来介绍说明它是与人类有益的。先从它的食物来源说它的习性,它主要吃蚁类和蚯蚓等,特别是澳洲人恨之入骨的白蚁;又从它的嘴部构造特点说明它日吃万蚁的本领;同时作者又介绍了它白天活动、冬天蛰伏、擅长游泳的生活习性和本领;针鼹的胃表皮粗糙善于袭击大型蚁穴也是它的特征。

作者又介绍了针鼹另一奇特之处――繁殖方式特别,寿命长。(雌兽有临时的腹部口袋、生蛋、哺乳――真是奇特)。

全文有10个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奥运会吉祥物――针鼹。

第二部分(2―5):针鼹的外形和特点。

第三部分(6―9):针鼹的生活习性。

第四部分(10):针鼹的繁殖方式。

运用逻辑顺序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

“针鼹和刺猬最大的不同是针鼹有锐利的爪子,善于掘土。”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写更突出针鼹善于掘土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针鼹的爪子十分厉害,像人手又有点像鸡爪”一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针鼹的爪子和人手、鸡爪进行比较,让读者更好的'了解针鼹爪子的形状。

“针鼹走动速度较慢,如滚动状,但奇怪的是,它能游泳,像刺毛球一般漂在水上,样子十分逗人。”一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针鼹游泳时可爱的样子。

“其速度之快不要说刺猬、野兔不及,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中国的穿山1甲也不是它的对手。”一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对比突出针鼹逃跑的速度快。

第五节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针鼹掘土的速度快。

4、大家的表现非常积极,下面我们再看一下这篇文章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

本文的语言准确,例如,第二节写针鼹“长300---450毫米”,数字的运用非常准确。

文章的语言除了准确外,文中运用一些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语言生动,通俗易懂。

文章中一些词语,例如,“招摇过市”、“绝活”等词语突出针鼹的可爱,表现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五、世界上不但一些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甚至一些一般动物也面临被捕杀的危险,假设中央电视台有奖征集有关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词,你也来参加这个活动试一试吧!

请保护动物,它们是人类的朋友。

地球上如果没有动物,那将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学生不由自主地鼓掌。)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不要肆意捕杀它们!

动物本无罪,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见到今天的动物,请珍爱生命。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播放中央电视台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

六、课文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把学习说明文的方法运用到阅读说明文的实践中去,从而更好地掌握这种方法;同时我们也对保护动物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自觉地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七、作业。

1、学会本文涉及的字词。2、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针鼹,为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这也是语文阅读题中常考的一段材料,我们要做好针对性的复习。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关于《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阅读题目,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当然,挖洞不是针鼹的主要职责。它的食物来源是澳大利亚草原、丘陵、沙漠、山地中的蚁类、蚯蚓等,包括澳大利亚人恨之入骨的白蚁。澳大利亚每年许多民房被白蚁毁掉,农民们喜欢可爱的小针鼹自然亦有这一因素在内。

针鼹长着一支管状的长嘴。鼻孔就开在长嘴巴的喙尖,舌头也是针鼹的重要武器,可以伸出嘴外一尺多,舌尖上分泌一种很稠密的黏液,用来粘食蚁虫果腹,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针鼹一般在白天活动,一天有18小时外出找食,用鼻子探测寻找蚁类和蚯蚓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它的口鼻可以发现、感受到十分细微的生物电子信号,敏捷地捕捉食物。晚上它睡在灌木丛中的土地里,空凹的原木中,石头缝里,甚至野兔和袋鼠的洞穴中,因为这些动物均奈何它不得。当然,它也不去争夺别人的食物。冬季蛰伏,它十分迟钝。在高山地区蛰伏时间长达28周。其实,澳大利亚的冬季并不冷,更无冰天雪地,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的气温还有零上15摄氏度呢。在春天的开头几天出洞找食的针鼹动作较迟缓,出来次数较多。针鼹走动速度较慢,如滚动状,但奇怪的是,它能游泳,像刺毛球一般漂在水上.样子十分逗人。

8月至l0月,是针鼹袭击大型蚁穴的季节。蚁穴中有许多带翼的肥壮蚁后,这些蚁后准备了充足的脂肪养料,准备飞出窝,建立新的家。此时,针鼹用长鼻嘴猛袭蚁巢,伸出它充满黏液的舌头,粘住食物,卷入口腔。在粘住蚁后的同时,也会带入许多脏土屑,但这没有关系。针鼹每天吃许多脏土,脏土既帮助消化,又含有稀有元素。针鼹的胃表皮粗糙.和别的哺乳动物很不同。吃了这样丰盛的晚餐.小针鼹长得很快,春夏时一下子大了许多。

1.这段文中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鼹的食物来源有哪些?

3.澳大利亚人为什么用针鼹做奥运会吉祥物?

4.语段中主要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5.体会下列标有红色字体词语的准确性。

(1)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

(2)针鼹一般在白天活动,一天有18小时外出找食,用鼻子探测寻找蚁类和蚯蚓及其他无脊椎动物。

1.针鼹的寻食(觅食)

2.它的食物来源是草原、丘陵、沙漠、山地中的蚁类、蚯蚓等。包括澳大利亚人恨之入骨的白蚁。

3.针鼹能吃掉让他们恨之入骨的白蚁,保护他们居住的民房。

4.作诠释、列数字、打比方

5.(1)“据估计”表明以下数据只是推测,没有精确测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一般”表示了只是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一、知识与能力 

1.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自读说明文的能力。 

3. 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自学讨论课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一些关于中国野生动物的报道与数据统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2、解释词语: 

招摇过市     吮吸     

三、学生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针鼹) 

(3)这种动物在世界上的价值是怎样的?(珍奇、稀有) 

(4)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针鼹的?(外貌、掘土的特点、生活习性、繁殖) 

(6)根据以上的内容分析想想全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并拟出小标题? 

第二部分:(2—5)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珍奇的本领) 

第三部分:(6—9)写针鼹的生活习性。(珍奇的生活习性) 

第四部分:(10)写针鼹的繁殖。(珍奇的繁殖) 

(7)文章当中运用了很多说明方法,你能找出来吗?举例说明其作用。(略) 

四、学习小结: 

五、延伸、拓展: 

六、布置作业: 

1、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来写一篇短文,有条理地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2、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中国珍稀动物的有关情况,作小组交流。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本来以说明文作结我没觉得会有什么惊喜出现,但没想到这节课却上得比较成功。

首先这节课我完全按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来进行。字词文学常识这些最基础的知识是学生完全自学完成的,检测结果非常好。整体感知部分我设计的题目具有梯度,学生自学解决一部分,然后又通过对学群学解决了稍有难度的题。深入阅读部分,我也是让学生先自学,再对学群学,把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大展示。这节课真正把握好了由自学到对学群学,再到展示交流的.流程。学生自学时态度认真,交流质疑时真诚恳切,以前倾听时总会有学生做得不好,最近几天经过专门训练,效果比较明显。还有,学生在听取别人发言时,还能够及时完善自己的答案,注意了双色笔的使用。

一节课下来,虽然61人不是人人发言,但确是人人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无一人游离于课堂之外,这一点最是喜人!最后的5分钟,学生整理导学案,整理纠错本,看着每一个学生认真投入的样子,我似乎也看到了我们打造高效课堂的光明前景!

相关范文推荐
  • 10-13 2023年高中生活感悟 生活感悟生活随笔(优秀8篇)
    企业标语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能够向外界展示企业的核心价值和经营理念。在设计企业标语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和表达的精准度,避免含糊不清或晦涩难懂。为了让大
  • 10-13 急诊科护士入党思想汇报(优秀17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收获与成就进行概括,对未来进行规划的一种方法。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对所总结的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精选总结
  • 10-13 去逝者的邀请函(精选8篇)
    致辞致谢是一种展现我们对他人帮助和支持的认可和回报的方式。在致辞致谢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事例或故事,以更生动的方式展示被感谢者的贡献和意义。这是一篇充满力量和魅
  • 10-13 感恩母亲节小学生演讲稿三年级(汇总16篇)
    演讲与口才训练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塑造能力。下面为大家带来一些优秀的公众演讲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感恩母亲节小学生演讲稿
  • 10-13 2023年骨干教师毕业感言(汇总8篇)
    人生是一个充满奇迹和挑战的旅程。首先,写一篇完美的人生总结需要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客观、全面的回顾。接下来是一些名人名言,关于人生的智慧和哲理。骨干教师毕业感言篇一
  • 10-13 最新学校阳光大课间活动方案设计(汇总8篇)
    项目策划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人。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年会策划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学校阳光大课间活动方案设计篇一为
  • 10-13 最新财务年会致辞精辟 财务年会上的致辞(通用5篇)
    爱国标语是一种激励人们努力奋斗、为国家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的精神动力。编写爱国标语要注重情感表达,唤起人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爱国标语的艺术魅力,让我们重新审视国家情
  • 10-13 2023年疫情防控自查自纠报告 商场超市疫情防控自查自纠报告(汇总8篇)
    开题报告的撰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研究的具体要求,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筛选的竞聘报告范文,它们融合了创新思维和专业知识。疫情防控自查自纠报告篇一
  • 10-13 纪念春节句子文案精彩段落(优秀8篇)
    生日,是一个可以收到祝福和祝福他人的日子,让我们彼此之间更加亲近和温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毕业文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能帮助大家找到写毕业文案的灵
  • 10-13 2023年高中军训生活感悟(通用9篇)
    企业标语是企业价值观和文化的表达方式,具有指导员工行为和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企业标语的创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避免陷入俗套的注意事项?请大家关注下面的一些企业标语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