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伊丽莎白女王读后感(模板18篇)

伊丽莎白女王读后感(模板18篇)

时间:2023-11-25 09:21:28 作者:MJ笔神 伊丽莎白女王读后感(模板18篇)

读后感的写作可以让我们思考自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存在与作者不同的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伊丽莎白女王读后感

第二年夏天,伊丽莎白随舅父母来到达西的庄园,与他再次相遇。她发现达西变了,不仅对人彬彬有礼,在当地很受人们尊敬,而且对他妹妹非常爱护。她对他的偏见消除了。正当其时,伊丽莎白接到家信,说小妹丽底亚随身负累累赌债的魏克翰私奔了。这种家丑使伊丽莎白非常难堪,以为达西会更瞧不起自己。但事实出乎她的意料,达西得知上述消息以后,不仅替魏克翰还清赌债,还给了他一笔巨款,让他与丽底亚完婚。自此以后,伊丽莎白往日对达西的种种偏见统统化为真诚之爱。

彬格莱和吉英经过一番周折,言归于好,一对情人沉浸在欢乐之中。而一心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达西的凯瑟琳夫人匆匆赶来,蛮横地要伊丽莎白保证不与达西结婚。伊丽莎白对这一无理要求断然拒绝。此事传到达西耳中。他知道伊丽莎白已经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诚恳地再次向她求婚。到此,一对曾因傲慢和偏见而延搁婚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读完这本书,我想到现在社会上的一些青年男女,不是贪钱就是贪权,以钱、权来作为择偶标准。

伊丽莎白女王

由于湖心亭有点像民俗博物馆,浓缩了上海老城的风情,不少文化人经常光顾,一些外国游客及新闻媒体也常来采风。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畅游老城隍庙时,上海市政府就特地安排她在湖心亭小坐。在时任市委书记的江泽民伴同下,女王品赏了龙井新茶、点尝了由绿波廊送来的精美船点,还听了评弹演员石文磊演唱的开篇《湖心亭阵阵飘香》的素有江南笛王之称的陆春龄演奏的独奏曲,领略了一番十足的东方情调。用茶完毕后,女王特地向陆春龄赠送了一支袖珍的银笛,并脱了手套跟他和石文磊握手。陪同人员称,这在女王访华行程中还是第一次脱手套与人握手。直至今天,湖心亭的服务员还在津津有味地争论当时女王是否情不自禁地吃了船点中的一对小白兔。

跟着来华访问的日本村山首相也在当年女王坐过的凳子上品茗,也点尝了绿波廊送来的船点,他拿着爱不释手,并说:“中国人喝茶谈《茶经》,真是很有意思。”以后,这个堪称上海茶馆活档案的湖心亭还接待过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夫妇、瑞典首相、加拿大前后两任总督、西班牙副首相、马耳他总统、罗马尼亚总理、澳大利亚总督、挪威首相等贵宾,这些国家元首、首相对能够在湖心亭饮茶感到分外高兴。德国总理施罗德对中国茶颇有研究,前不久访问上海时,在浦东某茶楼喝茶后意犹未尽,后在市政府官员陪同下来到湖心亭喝了新采摘的梅坞龙井,才大呼过瘾。

现在这张各国“政治大腕”们坐过的凳子就平平常常地放在湖心亭里,谁都可以坐。这样很好,我们的老百姓也可以坐在那里喝茶,为种看上去不懂生意经的做法其实是很有民主精神的,也真正体现了茶的高尚品质。

2005年橙黄桔绿时节,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以私人身份游访城隍庙,也特地携夫人到湖心亭喝了梅坞龙井和茉莉花茶。城隍庙民间艺人陈少坚为他们当场剪的一幅两人对视侧面像剪纸获得了满堂喝彩,它的复制品现在就陈列在湖心亭内。我看过,真的惟妙惟肖。

湖心亭是上海硕果仅存的老茶馆,它已经成为上海人心目中永远也不会消失的风景,是上海传统文化的一个注脚。但愿九曲桥下的荷花池源源不断地奉献清流,供湖心亭的紫铜壶噗噗煮着老百姓的故事;也但愿这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茶,温暖着游人的襟怀,并有无穷的回味可咂。

伊丽莎白女王

在单位不忙的时候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老板的这本《伊丽莎白女王》传。伟大的女王,英国版的武则天。也许她本应该过着普通女孩由天真无邪的少女转为相夫教子的少妇,然后享尽天伦之乐后,带着亲人们的悲伤与祝福,安静的离开人世。但是天意弄人,她却出生在帝王之家。在她出生的那一刻,注定了她将远离那种一生都向往的平凡生活。也许当她安静的离开人世时,连她自己都不曾想过,这样艰辛而又遗憾的一生却成为了一个传奇。影响和鼓舞着后人,并且流传至今,永不褪色。

艰辛,是因为做为一个妇女,在当时还是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时代里,想要统治一个王国,可以想像是多么的艰难。然而这就是她非同常人之处,她锐智,勇敢。会利用其他国家的求婚者来为英国谋取最大的利益。能够在宠臣莱斯特弄权时及时的收回权力。并且重用一位同样伟大的大臣塞西尔和他的儿子。勇敢的向法国和西班牙发起战争,来证明英国并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小国。当然,她也有女性特有的仁慈的一面,这在她对待她的姐姐玛丽,和苏格兰女王玛丽的案件上都一一的表现了出来。她用女性的仁慈一次次的对她们宽恕,用亲人的关爱一次次的让法院延期对她们的审判。虽然由于政治上的判决,和英国的未来,这两位女王最后还是被她处死,但是女王同样也承受着失去亲人那种难以言表的痛苦。

遗憾,是她做为一个妇女,为了国家终身未嫁,因为她把自己嫁给了自己的国家。她爱过,最初情窦初开时,心弦曾被那个后来取了她继母凯瑟琳。帕尔的西摩拨动过。后来西摩叛乱被送进伦敦塔。她爱过,那个被她从普通人升至皇宫贵族的莱斯特,常常因为在宫廷里陪在女王的左右而受到妒嫉。当然女王的爱情是没有结果的。她不可以嫁给一个外国的君王,把整个英国做为嫁妆送给那个国家。她更不可能嫁给臣子,而成为一个真正的妇女,把大权交给一个本来还在自己地位之下的男人。

女王的晚年是孤独的。在最后的几年里,她还要更加伤心的处理最后一个卖国贼埃塞克斯。他是她晚年最喜欢的一个青年,给了他太多的权力让他非为,给了他太多的金钱让他挥霍,当然也给了他太多的厚爱让他总以为无论他犯了什么错都可以被宽恕。女王总认为埃塞克斯是一匹可以被训服的马,所以她总是不忍心判决他。到最后当一些人或事无意间让她想起这只马时,她还都表现出了惋惜,但是却不曾表现她对他判决的后悔,这就是女王。她行使王权的最后行动就是肯定詹姆斯继承王位。在1603年3月24日凌晨2-3点之间,安静的离开了人世。正如最光辉的太阳终于沉没在西方的乌云中一样。

看完这本书,我自己也在网上买了一本稍稍更详细的书来再一次体验女王的一生。本来打算看完这一本再写感受的,但是想想读后感在刚刚读完,才能写出自己当时的真正感受。所以先记来来。待看完自己的那一本再继续补充。

伊丽莎白女王读后感

伊丽莎白是16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位著名女王。她统治英国长达45年之久,在巩固发展工商业、建立英国海上霸权、增强国家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大影响。在个人生活上,她为维护英国的独立而终身未嫁,被人们称为“处女女王”。

伊丽莎白于1533年出生在英国的格林威治。她父亲是领导英国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她的母亲安娜·布琳是亨利的第二个妻子。在伊丽莎白出生的第二年,她就被父亲指定为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后来,母亲由于与人通奸被处死。几个月以后英国国会也宣布当时3岁的伊丽莎白是私生子,被剥夺了王位继承权。尽管遭到了英国国会的这种挫折,伊丽莎白还是在皇室中哺育成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亨利八世死后,太子爱德华继位。6年后爱德华死去,玛丽公主继位。5年后,玛丽女王又死了。由于爱德华和玛丽都没留下后代,伊丽莎白理所当然登上了国王的宝座。

伊丽莎白执政后首先大力加强君主专制政体,并且巩固了英国的独立。她召开的第一届国会就通过了《至尊法令》,宣布女王为英国所有宗教组织的最高领导,全体神职人员必须向她宣誓效忠,不得服从来自国外的权力。这样,英国国教的地位得到了确立,排除了国外天主教势力对英国事务的干涉。伊丽莎白还多次宣称国王是上帝在民间的代表,所有臣民必须绝对服从。罗马教皇不甘心英国国教取代天主教的地位,于1570年开除了伊丽莎白的教籍,并企图推翻她的统治。伊丽莎白针锋相对,镇压了多次相关的叛乱,还拒绝了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国王的求婚。她的这些举动,巩固了英吉利民族国家的地位,得到了英国人民的热切欢迎。

伊丽莎白执政期间,英国的资本主义正处在迅速成长的阶段。伊丽莎白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实行了许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她大量出卖教会和王室的土地,把这些土地转移给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她废除了禁止圈地的法令,使圈地运动在英国得以迅速展开。她庇护和奖励英国人的海上劫掠,并把海盗运动视为打击劲敌西班牙的重要手段。她大力倡导国内国际贸易,并鼓励向东方扩张。根据有些人的统计,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英国从海上劫掠的财物,总价值不少于1200万英镑。它们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英国的崛起,使其与老牌强国西班牙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和激化。对此,伊丽莎白积极扩军备战,发展了一支强大的'海军,随时准备发起进攻。1588年7月,西班牙派出号称“无敌舰队”的100多艘舰船大举进攻英国。伊丽莎白果断地启用霍金斯、德雷克等名将,并亲自为出征将士发表送行演说,鼓舞士气。不久,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全歼了西班牙海军主力。英国的这场胜利使它成了世界头号海军大国,直到20世纪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王的地位。

这以后,由于国内外市场的开拓,英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伊丽莎白也迎来了自己统治的全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伦敦一下子成为了欧洲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伊丽莎白总是勤俭持国。在她早期执政的岁月里,英国国王政府的财政状况很好。但是由于与西班牙战争耗资巨大,在她晚期执政的岁月里,国库状况不佳。但由于国王政府保持廉洁,整个国家还是比她登基时繁荣昌盛。

伊丽莎白在位的45年,被认为是英国的黄金时代。一些最著名的英国作家如威廉·莎士比亚就产生在这个时代。这一成就中当然包含着她的一份功劳:她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大哲学家培根也生活在这一时代。但是,这一时期的音乐和绘画却不如文学那样光彩夺目。

伊丽莎白时代也是英国探险的时代。有开往俄国的探险队,有马丁·弗罗比歇和约翰·戴维斯发现通往远东的西北之路的创举,有弗朗西斯·德克雷爵士路过加州的环球航行,有沃尔特·罗利爵士和其他人在北美无意中发现了英国移民的奇遇。

伊丽莎白的最大过错也许就是她不愿意提出王位继承人。她不仅一生未嫁,而且总是回避指定继承人。这也许是因为她担心无论谁被指定为继承人都会很快成为她的危险对手。不论伊丽莎白未提继承人的理由是什么,她假如早亡,英国也许会为继承人问题陷入一场内战。但是英国是幸运的,因为伊丽莎白一直活到70岁。她在临终遗嘱中指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为她的继承人。虽然这使英格兰和苏格兰并属于一个国王的统治之下,但却是一个前途未卜的选择。

伊丽莎白女王读后感

莎士比亚、培根活跃于什么时期?什么时候英国人在北美设立了第一块殖民地?“日不落帝国”是从什么时期发展起来的呢?所有的问题都指向同一个答案,“伊丽莎白时代”。

在历史上,名字后面能够加“时代”两个字的君主非常少。而在英国人心中,伊丽莎白统治时期是英国历史的黄金时代。bbc曾经组织过一次评选,请民众选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伊丽莎白名列第七,超过了英国历史上所有的君王。后来,历史学家和评论家对英国历史上的各位重要的君主进行了评分,评分标准涉及军事力量、影响力等六项指数,得分最高的还是伊丽莎白一世。

英国著名王室传记作家艾莉森•威尔(alisonweir)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档案,以及民间传说、小说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伊丽莎白女王作为一名女性,一位君主,还有“父权家长制时代的异类”的多维面孔。

伊丽莎白女王读后感

历史上,很多女子都令人敬佩,有武则天、吕后这样的女性政治家,执政为民;有花木兰、穆桂英等女将,以一己之力保家卫国;有班昭、李清照等一代才女,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狼国女王》里的紫葡萄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女王”。这部书讲述的是王后紫葡萄在狼王盔盔被老虎咬死后,被选举成为女王的故事。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们都反对女将或女王:牝鸡司晨,女人当政,那还得了?因此,在武则天当政时,很多人都反对。

人类社会无形的法则在动物中也同样适用。在紫葡萄成为狼王后,大公狼歪--愤然出走。其实,还有很多狼也不服,只是它们选择了随大流。

然而在21世纪的现在,没有那么多禁制,没有那么多迷信,越来越多,女性当政也不是什么怪事,这是社会的又一大进步!

是的,随着女强人的增加,女性当政的已经越来越多。在一份题为《女性参政地图》的报告中,对妇女在政治生活中的参与度做出了统计分析,提供了全球女性参政情况的最新数据和排名。报告中说,各地区和国家的女性政治参与度普遍有所提升:目前共有30个国家的女性部长占到30%以上,其中达到50%以上的国家有5个;全球共有19女性领导人,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德国总理默克尔、巴西总统罗塞夫。在当今社会中,女性已经撑起了半边天。

所以在最后,紫葡萄在两个狼群合并后,还没来得及下任,就又被选举成女王。

或许这些变化,就印证了那句话吧:谁说女子不如男!

伊丽莎白女王读后感

帕尔王后安排伊丽莎白住在自己隔壁,并鼓励她学习。伊丽莎白从师意大利学者约翰·切克学习希腊文,还专心地补习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为她日后用流畅的希腊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进行演讲奠定了基础。在她的课程中,还安排有一些同统治国家、问鼎王位有关的内容。

亨利八世于1547年去世,当时玛丽31岁,伊丽莎白14岁,爱德华才9岁。亨利在遗嘱中规定继位顺序为爱德华。玛丽和伊丽莎白;并规定爱德华年满19岁前,由摄政委员会辅佐。但亨利八世死后,摄政权被爱德华的舅舅西摩篡夺。摄政王的弟弟、海军大臣汤姆斯也是一个野心家,他闯进王宫与太后帕尔结婚,企图夺取摄政权。他还利用居室较近的便利条件,经常调戏伊丽莎白公主。帕尔看不过,就把伊丽莎白送往他处,并安排家庭教师凯特·阿什利陪住。

1548年,帕尔因难产去世,海军大臣又追逐失去了保护人的伊丽莎白公王。伦敦一时流言四起,伊丽莎白一概加以否认。海军大臣汤姆斯。西摩勋爵的如意算盘是要与伊丽莎白公主缔结婚约,然后把她扶上王位.自己做摄政王。他在朝中向贵族游说,准备发动政变,推翻他兄弟西摩,但是事情败露了,他被送进伦敦塔,于1549年5月上了断头台,他的罪行之一就是不择手段妄图与伊丽莎白成婚。

尽管妄图与伊丽莎白成婚是海军大臣一厢情愿的事,与伊丽莎白无关,但伊丽莎白还是接连被传进伦敦塔狱进行审问。当诺森伯兰公爵在伦敦拥立她的堂妹格雷郡主为女王时,伊丽莎白再一次陷入危难之中。

伊丽莎白的姐姐玛丽·都锋执政(1553一1558)时期,也是伊丽莎白一生中最困难、最危险的时期。玛丽恢复天主教的地位,大肆迫害新教徒,烧死许多著名的新教领袖,因此,玛丽女王的反对派便寄希望于伊丽莎白。小伊丽莎白颇有心计,她虽是个虔诚的新教徒,但她尽量避免和反对派们接触,谨小慎微地避开所有嫌疑,尽管如此,她仍没有能免受迫害。有一次,新教徒发动了一次叛乱,玛丽女王派兵前往镇压,叛乱被平息了。这次叛乱与伊丽莎白无任何关系,但她仍被指控为叛乱的策划者。玛丽女王大怒,下令逮捕伊丽莎白。

当王家龙骑兵来到伊丽莎白住的庄园,把庄园团团包围住的时候,伊丽莎白正患重病,连床都下不了。她是给用担架抬进王宫里去的,被扔在宫女们住的一间小屋里,一连几天无人敢来探视。

玛丽女王的丈夫、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对妻子说:“依我看,干脆把伊丽莎白处死算了,留着她是个祸害。”

玛丽女王正犹豫不决的时候,法务大臣前来报告说,新教叛乱头目怀亚特在断头台上临刑前,承认他的供词是虚构的,他们打算拥立伊丽莎白的阴谋,伊丽莎白本人并不知内情。尽管如此,玛丽女王仍对她疑心重重。问题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伊丽莎白即位之初,西欧各国帝王公侯的媒人使节穿梭来往,她都予以婉言谢绝。丧了妻子的姐夫、玛丽女王的丈夫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也提出娶她,伊丽莎白以国教不同为由没有同意。

转眼间,伊丽莎白女王年过30岁了。国内外舆论一致认为她应结婚,以解决继位人问题。但女王不为所动,仍然我行我素,她甚至说:“我无须再选择佳婿,因为我在举行加冕大典之日,已与全体臣民结婚了。”

一晃又是过去了,这时伊丽莎白女王已经45岁。国会强烈要求女王同法国国王亨利三世的弟弟安茹公爵订婚。女王同意了。消息传到英吉利海峡对岸,法国寺院鸣钟庆贺,人们燃放的烟火映红了天空。就在婚礼即将举行之际,伊丽莎白女王突然变卦,宣布要继续坚持独身。25岁的安茹公爵得知后,气得把订婚戒指摔在地下,痛骂女王是一个“古怪的老处女”。

女王虽然无意结婚,但从王宫中传出的浪漫故事却并未随她的年龄增长而减少。最先获得女王宠爱的是达德利勋爵,他从1559年起就与女王朝夕相处。女王甚至同意一旦自己发生意外,即由达德利勋爵担任摄政王。哈顿以跳舞出色而出名,在一次舞会上女王注意到他,把他收为贴身侍卫,1572年升为警卫队长,后又准备任命他为大法官。当哈顿看中哈尼奇主教的别墅时,女王立刻命令主教交出。哈顿这家伙除了善于迎奉拍马之外一无所长,他肉麻地吹捧女王说:“供您驱使比上天堂还幸福;失去您则比下地狱还痛苦。”还有一位才子罗利,专门写诗吹捧女王,在这位御用诗人的笔下,年过半百的女王老妪变成了可爱的少女。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一生中最有争议的事情,是她下令处死了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斯图亚特的丈夫于1559年7月继位为法国国王,一年后、丈夫死去,年仅16岁的斯图亚特从法国回到苏格兰。斯图亚特曾外祖父是伊丽莎白的爷爷亨利七世,两位女王有血缘关系。那时苏格兰从属于英格兰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斯图亚特要求伊丽莎白指定她为英格兰王位继承人,并且在争夺王位上搞了不少动作。伊丽莎白不会宽恕与自己争夺王位的人,她终于设下圈套,以谋反罪把斯图亚特逮捕,关进伦敦塔。

由于罗马教廷表示过英国王位应由苏格兰女王斯图亚特继承,所以天主教徒们声称要执行教皇的训令,于是发生了一系列企图推翻伊丽莎白统治、拥立斯图亚特为王的叛乱。伊丽莎白在平息了各次叛乱后,考虑到斯图亚特己成了叛乱分子的旗帜,就像当年新教徒打出自己这面旗帜反对玛丽女王一样,只要她还活着,叛乱活动就不会消失,于是在1587年将玛丽斩首处决。

处死一位外国君主在当时也是一个罕见的事,伊丽莎白过后似乎有些后悔,她把此事怪罪于手下的官员,连女王最亲近的大臣也没能幸免。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英国与西班牙的关系不断恶化。女王暗中鼓动海盗航海家佛朗西斯·德类克在南美洲抢劫西班牙的商船和殖民地,西班牙政府要求惩处德类克,女王却封他为男爵。自此两国矛盾更加激化,一场争夺海上霸权的战争已不可避免。

西班牙国王菲力普二世过去向小姨子伊丽莎白求婚未成,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认为丢了面子,现在又面临英国海盗的骚扰,他气更是不打一处来,下决心派遣一支“无敌舰队”,消灭英国海上的势力。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由130艘战舰组成,有船员水手7000人,步兵2万3千人。当时英国国力比不上西班牙,海军正规舰队在吨位和数量上都处于劣势。1588年5月,庞大的“无敌舰队”出现在英吉利海峡。在这紧急关头,55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多次前往视察海防、部署海军力量。1588年7月29日,她亲临蒂尔伯里兵营检阅军队,并向全体官兵发表演说,激励大家保卫祖国、奋勇杀敌。

在加来海战中,笨重的西班牙舰船无法与小巧灵活的英舰作近距离海战。英国小型舰船装满了茅草,茅草浇透了油,这些舰船驶近西班牙大舰后,水手们便点燃茅草,游水拖船前进。风助火势,海面上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许多西班牙舰船来不及避让,被烧得七零八落。

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迫退入北海。在绕道苏格兰沿海回国途中,无敌舰队又遭台风袭击,勉强回到西班牙港口的船只已所剩无几。从此西班牙的海上霸权由英国取而代之。

伊丽莎白一世的时代,是英国走向强盛的开端。海上通道的打开,为以后英国掠夺殖民地的财富提供了条件。女王还不遗余力地倡导文艺复兴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英国出现了剧作家莎士比亚等一批伟人。女王庇护过哲学家培根,使他免遭迫害;还为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创造条件,使他在伦敦完成许多重要著作。

但是,伊丽莎白一世采取的许多措施,如圈地法、劳工法、学徒法,也给一般人民带来了苦难,当时伦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为流浪者、乞丐和贫民。

大量金银流入国内造成物价飞涨,人民怨声载道,起义暴动接连不断,连女王昔日的亲信也走上了叛乱之路。

晚年的伊丽莎白变得孤僻多疑,忧心忡忡。

162月上旬,伊丽莎白感到身体不舒服,很快便卧床不起,并丧失了说话能力。大臣们背着他,安排她的政敌、被她处死的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苏格兰的詹姆斯为英国国王,王号为詹姆斯一世。女王为此更是心烦意乱。

公元1603年3月23日,群臣在女王病榻前提出以苏格兰国王为王位继承人,等候良久,伊丽莎白终于无可奈何地用手势表示同意。次日凌晨,女王与世长辞。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在位44载,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国王。

《伊丽莎白女王》读后感精选

提到英国王室,人们总对其具有的神秘和高贵心生向往,那是一个我们常人无法近距离触摸的世界,是童话的真实写照,而对当今的伊丽莎白女王来说,那是她成长生活的地方,是她最亲切的家。对于整个大不列颠民族而言,女王又是国家团结和睦的象征,因此,伊丽莎白女王过着平凡却又实不平凡的生活,注定了她性格的非凡性。

女王是为国民树立个人行为操守的典范,她在对待自己与孩子们的婚姻问题上表现出极为保守严肃的态度。影片中女王不承认查尔斯王子的情人,及戴安娜王妃的各种绯闻,极力维护皇室名誉与尊严。并且,她本身与菲利普亲王60年的钻石婚姻一直都和睦友爱,相依相伴,受到英国人民的尊敬与喜爱。

作为一国的形象大使,伊丽莎白女王在各大公共场合,我们总能看到她端庄适当的仪表,优雅严肃,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故从不失仪,留在我脑中的永远是大方的笑容。

而要成为一国的君主,除了良好的仪表外,更重要的是治国才华和经验。女王在位期间,产生了十一位英国首相。她为各首相提供自己多年来的治国经验,并给出宝贵的意见;同时与各政党领袖关系良好,出访别国,拉近了英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她充分利用宪法赋予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致力于环境保护与慈善事业中,极为重视忠诚与责任。

常言道,要成为伟大的人首先要不失为人,即要有大爱之心。无论是王妃逝世后对孙儿的安抚和疼惜,还是对鹿的爱护,我们从女王这里得到的并非只是说一味追求高位,而是在其位要谋其政,要对家人,朋友,乃至非人类生灵报以仁爱之心,这样才能更好的更正确的行使自己的权力,有所成绩。

只是,人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1997年,在英国历史上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托尼布莱尔成为新一届英国政府首相,并组成新政府,而戴安娜王妃不幸遭遇车祸逝世。对于王妃离世,女王及其他王室成员并没有参加公众悼念活动,这引起了许多英国媒体的批评,让英国人觉得王室冷漠,不近人情,一度导致王室与观众关系紧张。女王终在巨大的公众压力下,听取多方意见,做出了艰难的选择。王宫降半旗,并在其灵柩经过白金汉宫时向其鞠躬,并罕见地以电视直播形式表达对戴安娜王妃去世的哀悼。她再次走进了人群中,看着那些责骂自己的标语微笑,表现的如此优雅得体,不失分寸,令新首相折服。

这件事情带给了我很多的感触。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总要有很多的选择和牺牲等待着我们,有的仅仅涉及个人利益,而有的却牵连整个社会和民族的安全与稳定。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女王不是很喜欢王妃,她觉得王妃行事与自己的道德理念背离。然而,在面对公众如此难听的声讨前,她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女王身份,为了王室与民众的关系考虑,抛除一己之私,应允了国民要求,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举动。

冷静坚强,忍辱负重——这是我对她的评价。能够忍耐的人也是能够超凡脱俗的人,女王为了整个民众忍受自己的家庭恩怨,以大度之心选择原谅,与为国之心选择牺牲,这是何等的气魄。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更要学习这种品德,能够理性冷静的去处理每一个意想不到的意外,居安思危;对待身边的人,更要宽容以对,原谅他人所犯的错误,更要放过自己,能忍也是福;而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乃至整个社会民族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维护集体利益,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到如今,女王早过花甲之年,在我们父辈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的时候,女王仍不遗余力的出访,处理国家事务。年龄永远都不是问题,关键是心态,只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青春阳光,就永远都不会老。我们年轻一辈更是要学习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找到自己人生真正意义所在,兢兢业业的学习工作,不虚度年华。

在我的脑海中,女王永远是那么的美好,她不只活在英国人的心中,她的品格与操守更是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领导人,给我们带来宝贵的做人经验。若要做,就像伊丽莎白女王那样,做温暖的太阳,可以带给人光明与希望,还可以指引方向;而我们正是此时的初阳,我们的努力就是这个国家的方向。

伊丽莎白女王读后感

伟大的女王,英国版的武则天。也许她本应该过着普通女孩由天真无邪的少女转为相夫教子的少妇,然后享尽天伦之乐后,带着亲人们的悲伤与祝福,安静的离开人世。但是天意弄人,她却出生在帝王之家。在她出生的那一刻,注定了她将远离那种一生都向往的平凡生活。也许当她安静的离开人世时,连她自己都不曾想过,这样艰辛而又遗憾的一生却成为了一个传奇。影响和鼓舞着后人,并且流传至今,永不褪色。

艰辛,是因为做为一个妇女,在当时还是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时代里,想要统治一个王国,可以想像是多么的艰难。然而这就是她非同常人之处,她锐智,勇敢。会利用其他国家的求婚者来为英国谋取最大的利益。能够在宠臣莱斯特弄权时及时的收回权力。并且重用一位同样伟大的大臣塞西尔和他的儿子。勇敢的.向法国和西班牙发起战争,来证明英国并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小国。当然,她也有女性特有的仁慈的一面,这在她对待她的姐姐玛丽,和苏格兰女王玛丽的案件上都一一的表现了出来。她用女性的仁慈一次次的对她们宽恕,用亲人的关爱一次次的让法院延期对她们的审判。虽然由于政治上的判决,和英国的未来,这两位女王最后还是被她处死,但是女王同样也承受着失去亲人那种难以言表的痛苦。

遗憾,是她做为一个妇女,为了国家终身未嫁,因为她把自己嫁给了自己的国家。她爱过,最初情窦初开时,心弦曾被那个后来取了她继母凯瑟琳.帕尔的西摩拨动过。后来西摩叛乱被送进伦敦塔。她爱过,那个被她从普通人升至皇宫贵族的莱斯特,常常因为在宫廷里陪在女王的左右而受到妒嫉。当然女王的爱情是没有结果的。她不可以嫁给一个外国的君王,把整个英国做为嫁妆送给那个国家。她更不可能嫁给臣子,而成为一个真正的妇女,把大权交给一个本来还在自己地位之下的男人。

女王的晚年是孤独的。在最后的几年里,她还要更加伤心的处理最后一个“卖国贼”埃塞克斯。他是她晚年最喜欢的一个青年,给了他太多的权力让他非为,给了他太多的金钱让他挥霍,当然也给了他太多的厚爱让他总以为无论他犯了什么错都可以被宽恕。女王总认为埃塞克斯是一匹可以被训服的马,所以她总是不忍心判决他。到最后当一些人或事无意间让她想起这只马时,她还都表现出了惋惜,但是却不曾表现她对他判决的后悔,这就是女王。她行使王权的最后行动就是肯定詹姆斯继承王位。在163月24日凌晨2-3点之间,安静的离开了人世。“正如最光辉的太阳终于沉没在西方的乌云中一样”。

伊丽莎白女王读后感

这是个英国王室的。细说起来,头绪繁多,人事复杂,情节曲折,要梳理清楚可不容易。

我们在说伊丽莎白一世女工的故事之前,先得说说她的姐姐玛丽一世。

玛丽是父王亨利八世和王后凯瑟琳所生的女儿。后来王后凯瑟琳失宠,新王后安妮十分忌恨玛丽,剥夺了她的威尔士公主称号,还经常恶狠狠地骂玛丽是“不要脸的私生子”。当安妮生下女儿伊丽莎白后,玛丽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她住在一间十分简陋的房间里,没有女佣也没有人同她来往,安妮甚至要她给自己的女儿当侍女。玛丽对此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埋下仇恨的种子,伊丽莎白后来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玛丽还有个同母所生的弟弟。父王驾崩后,弟弟登上皇位,为爱德华六世。玛丽知道爱德华六世身体多病,她安然住在伦敦郊区,静候爱德华六世驾崩。国王果然不久就驾崩了,诺森公爵在伦敦拥立亨利八世的外甥女、他自己的儿媳格雷郡主为女王。格雷只当了9天女王,就被拥立玛丽当女王的人关进伦敦塔,上了断头台。

玛丽一世女王于1554年7月,嫁给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但婚后一直没有孩子。玛丽一世对童年的不幸一直怀恨在心,与妹妹伊丽莎白的关系相当紧张。

1554年,她指责伊丽莎白与在肯特郡发动起义的托马斯·怀亚特有联系,将伊丽莎白关进伦敦塔,此后又流放到伍德斯托克。在玛丽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姐妹俩的关系稍稍缓和。在最后一次重病中,她与西班牙大使和摄政委员会达成协议,答应由伊丽莎白继承王位。

玛丽一世女王临终前,要求伊丽莎白保持天主教信仰,作为继承王位的先决条件,伊丽莎白答应了。

1558年11月17日,玛丽一世女王去世,终年42岁,遵照她临终遗言,她的五脏和躯壳,分别葬在两座教堂里,以此固执地向英格兰人表示,她的一半属于婆家西班牙。

玛丽女王一死,伊丽莎白就不再信守诺言了,实际上她从未信仰过天主教。伊丽莎白比姐姐小17岁,如果不是玛丽重病而死的话,她还会吃更多的苦头。尽管如此,年轻的伊丽莎白已饱受坐牢和流放之苦了。

在那些日子里,伊丽莎白的处境同当年的玛丽几乎一模一样,由于父母亲的婚姻从未得到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承认,所以她一直被视为私生女。

她的姐姐玛丽女王笃信天主教,因此尤其痛恨她信仰新教。

为了免遭女王和她的谋臣的迫害,聪明机智的伊丽莎白被迫处处假意顺从,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有一次玛丽女王派了个密探,装扮成过路的一位绅士,在伊丽莎白住的庄园附近马车坏了,请求借宿一夜。喝咖啡的时候,密探故意流露出对天主教和玛丽女王的不满之意,可伊丽莎白却装得茫然不知的样子,说她从不谈国事。伊丽莎白就是靠着机智和伪装才幸存下来,在庄园里过着近似隐居的生活,直到玛丽女王去世。

玛丽女王去世的当天,伊丽莎白继位成为女王,尊号为伊丽莎白一世。

全国顿时一片欢腾,也顾不得正在国丧期间了。人们庆幸玛丽女王去世,因为这位女王是个宗教狂,笃信天主教,她曾把300名新教徒送上火刑柱活活烧死,其中包括克兰默大主教、格洛斯特、里德利、拉铁摩尔主教等知名人士。人们甚至称她为“血腥的玛丽”。人们庆幸火饶异教徒的时代已成了过去,欢呼又有了一位新教女王。

1558年11月24日,女王在1000名禁卫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从哈特菲尔德离宫出发,奔赴首都伦敦。从车窗里,她看到沿途家家户户门口都飘着国旗,表示向她效忠。进了伦敦城,城里更是万人空巷,临街的阳台上、房顶上都站满了人,争相一睹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风采。欢呼声此伏彼起,一浪高过一浪。

伊丽莎白一世的登基大典,使伦敦的市民、贵族及各阶层群众沉浸在狂欢之中。英国编年史曾有这样的记载:“玛丽一世女王狂风暴雨般的统治时代结束后,不愉快的愁云被驱散,难忍的痛苦像迷雾一样消失,迫害成为过去。感谢上帝给英格兰送来一个平静的季节、一个明媚的太阳、一个受到伊丽莎白女王保佑的世界。”

望着狂欢的百姓,坐在豪华上室专用马车里的伊丽莎白,止不住热泪盈眶。她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童年的不幸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在她2岁8个月时,母亲安妮·博林因与一位宫廷乐师关系暧昧,被残暴的父王处决。

父王因渴望有儿子继承王位,对她一直极为冷淡,她甚至很少有机会见到亨利八世,但却对父王忠心不二。1543年,亨利八世又与33岁的女学者凯瑟琳·帕尔结婚,在新王后的建议下,亨利八世前面5位王后留下的3个孩子,即玛丽、爱德华和伊丽莎白都回到了宫廷。

伊丽莎白回到富丽堂皇的王宫,这里的一切对她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她像一个乡下刚进城的小女孩,靠墙站着一动也不敢动。这时,金发碧眼的凯瑟琳·帕尔王后走了过来,王后亲热地拉住伊丽莎白的手说:“我的小公主,你已经回到家里,干吗要这么拘谨?来呀!”说着弯腰向她伸开双臂。伊丽莎白扑进了帕尔王后的怀抱,她又感受到了幼儿时的母爱。

从伊丽莎白一世看女王崇拜文化共五则

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无不是海盗的行径。伊丽莎白这只“凶狠的老母鸡”可谓海盗之母。

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君主之一,而且以女子之身为了国家的统一与强大而终生不嫁。伊丽莎白一世铸就了个人的辉煌,同时也成就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伊丽莎白时代。在其近半个世纪的英国女王生涯中,使英格兰从蕞尔小国逐步发展为海上强国。伊丽莎白一世凭借自己高超的航行技术,撑英格兰之船于惊涛骇浪、险滩暗礁之中,终于顺利地把英格兰之船驶入更加广阔的世界海域,为日后“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她被称为荣耀之神、古典神话中的圣贞女、“世界凤凰”。而这一时期的海盗活动成为伊丽莎白女王劈荆斩浪的利器,对英国解决政治和经济困境,反对西班牙的商业霸权和海洋霸权产生了深远影响。伊丽莎白一世也因此被称为“海盗女王”。一位著名的英国传记作家曾这样描述伊丽莎白一世:“这只凶狠的老母鸡一动不动地蹲着,孵育着英吉利民族,这个民族初生的力量,在她的羽翼下,快速地变成熟,变统一了。她一动不动地蹲着,但每根羽毛都竖了起来。”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英国刚刚初露峥嵘,在建立“日不落帝国”基础的过程中,英国海盗们立下了汗马功劳。英国海盗被女王亲切地称为“我的海狗”。他们在当时特殊的境况下起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服务于英国国家的安全与战略大局,更为英国女王和国家带来了无数的金银财富。

英国女王利用海盗群体及海盗活动的原因需要从当时英国的“小环境”和“大环境”中寻找。这一时期的国内与国际环境可谓是险象环生。伊丽莎白即位时面临着两个大问题:一是宗教问题;二是财政问题。在宗教问题上,伊丽莎白即位之前,英国恢复了天主教信仰,当时的女王玛丽采取血腥政策,并且嫁于西班牙国王,玛丽女王遂有“血腥玛丽”之称。当伊丽莎白即位后,面临着国家的宗教政策路向何方的问题,是信奉天主教还是信奉新教。伊丽莎白选择了新教,同时主张宗教宽容。但是国内外的天主教徒心怀不满、蠢蠢欲动,想推翻伊丽莎白的统治。在财政问题上,伊丽莎白从前任女王那里继承了大笔债务,同时丧失信誉的通货使局势更加恶化。国家财政的重头是王室生活费用及战争支出。伊丽莎白女王为了国家的骄傲和君主的尊严而穿着奢华的、花样百出的贵族时装,豢养无数的奴仆和吃闲饭的人。她一次盛大豪华的乡间巡游,足以使招待她的贵族倾家荡产。因为每一次招待女王的费用要两三千英镑。伊丽莎白即位后,战事依然频繁,从1585—1602年每年征兵,人数从1806人到12620人不等,总计超过10万人。这时所进行的战争是由国家出钱雇佣军人,并为他们装配一切。因此,战争费用耗资巨大。所有这些因素引起了共振,使女王政府陷入财政困境。女王急需金银货币来支付国家财政支出和王室开销。

“大环境”方面,主要面对的国家是西班牙和法国,而英国对这两个大国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1559年卡托·康布雷奇和约结束了一场已经成为“疲马之间的赛跑”的战争。这一条约使法国几乎完全被西班牙的领土所包围,只有不列颠群岛使两国都有巩固或打破条约的可能。如果西班牙获得不列颠群岛或者至少英格兰岛,那么它对法国的包围圈就没有缺口了;如果法国获得不列颠群岛,那么处于西班牙控制下的尼德兰就成为一个孤独的前哨,这样和约的整个体系就会受到危害。同时,西班牙作为世界帝国,是天主教的狂热信奉者,也是当时世界金银财富的最大债权国。这样,英国成为危险的地区和西欧角逐的焦点。伊丽莎白即位伊始,巧妙地利用婚姻来协调与各国的关系。但是随着英国与西班牙矛盾的加深,两国被逼走向战争。而在这一战争之路上,英国海盗起了关键作用。我们姑且称之为“海盗战争”。

西班牙在十六世纪是世界的霸主,不论在海洋还是陆地。作为伊比利亚半岛的一员,是地理大发现的急先锋和最大的受益国。在教皇的主持下,西班牙与葡萄牙将世界一分为二,各具半壁江山。1580年至1640年,西班牙将葡萄牙合并,成为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国家,独占海上贸易与来自美洲的大量金银。正如前面提到的英国财政困难,女王极力开源,但是外面的世界已经是西班牙的天下。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女王及她的商人兼海盗不承认西班牙的贸易独占。伊丽莎白公开宣称,英国的商人需要英国的战舰保护。另一方面,西班牙对尼德兰革命的军事镇压、财政压榨和宗教迫害,大大损害了英国对尼德兰的传统的贸易关系。

在宗教方面,两国更是水火不容。西班牙国王向伊丽莎白求婚败北,转而支持英国国内的天主教徒拥护苏格兰的玛丽进行叛乱。伊丽莎白在股肱之臣塞西尔和沃尔辛厄姆等的支持下,镇压叛乱。最终玛丽女王和诺福克公爵均遭处死,使西班牙威胁伊丽莎白女王地位的王牌毁于一旦。两国的矛盾更是激化。

伊丽莎白和大臣们充分意识到了英国的危险,意识到英格兰在多么大程度上依赖着西班牙控制下的安特卫普,它为英国的大宗呢绒输出提供市场并提供诸如武器之类的货物。也意识到英格兰国内纷乱不宁,国库空虚,军队装备低劣,海军力量衰弱,因此无力与西班牙对抗。但是,为了获取英国的发展空间,解决国家难题,女王毅然支持自己的商人兼海盗们向西班牙的势力范围发起了进攻。英国海盗们为女王寻找借口提供了绝美的素材,因为女王完全可以对外宣称这是私人的事情。这使西班牙很是恼怒而又有些无奈。

在各种因素的催化下,英国与西班牙之间的矛盾激化而终于引发公开战争。苏格兰的玛丽被处死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妄想夺取英国王位,取代伊丽莎白,恢复天主教。西班牙半岛西海岸各港口集结舰队,待命作战。这时的英国尽管没有实力强大的军队,但是经过“海盗将军”霍金斯的军事改革,富有灵活性。装备火炮,可远程射击。另外海盗船都加入了这场维护国家独立的战争中,他们可谓久经海浪的洗礼,有着超高的航海技巧。为了争取备战的时间,英国利用海盗偷袭西班牙港口。1587年4月19日,德雷克率舰队突袭加的斯港,摧毁西班牙战船30艘,然后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公然在敌国沿海劫夺敌国的供应船舶。德雷克描述这一行动是“烧去西班牙国王的胡须”。德雷克的海盗袭击使菲利普二世的入侵计划延缓一年,为英国备战赢得了时间。同时,由于西班牙的补给船上大量的木桶被德雷克付之一炬,他们不得不用潮湿的木材制造木桶,但是,这种潮湿的木材做成的木桶不久就裂口重重,导致里面的食物腐败变质,从而引发传染病流行,又导致海战中“无敌舰队”伤病员不断增加,海军怨声载道,严重影响了作战准备行动和士气。

西班牙国王忍无可忍终于发出进攻英国的命令,浩浩荡荡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涌向英吉利海峡。“无敌舰队”的统帅是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他极不乐意地受命出发。西班牙战船高而笨拙,装备短射程火炮,满载士兵,意欲在陆地上给英国彻底打击。英国方面知道,只要不让西班牙登陆就已经是胜利了。英国方面由女王的表叔霍华德勋爵任海军总司令,有德雷克、霍金斯等海盗头目辅佐。双方舰队在海峡的九天战斗,基本上是英舰在后追击。1588年7月27日“无敌舰队”到达加莱海面时损失2艘船只,战斗力几乎没有损害。但是帕尔马公爵未能给西班牙舰队提供停泊港口,西班牙舰队也没有合适的其他港口。28日,英国火攻西班牙密集的舰队,迫使西班牙舰队分散。29日,西班牙损失4艘战舰,士兵死于英舰远程大炮的火力下数以千计。这时候,上天也帮英国,来自东北的暴风雨使战斗结束,“无敌舰队”败局已定。英国人自豪地宣称:上帝挥挥手,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跑了。

1588年英西海战使西班牙舰队战无不胜的神话破灭了,“无敌舰队”不再无敌,英国受到了鼓舞,更加大胆地与西班牙对抗,最终使西班牙衰落下去,而英国渐渐成为世界霸主。在乔治·皮尔的《一篇告别辞》中有这样一段话,极为生动地描写了英国人的战斗精神:“拿起武器,拿起武器,拿起光荣的刀枪!跟在高贵的诺里斯、常胜的德雷克身旁。血红的十字架,是勇敢的英格兰的徽章。在陆地,在海上,用你的征服之剑,杀出一条血路,把宗教的虔诚宏扬。”

直到十六世纪最后几十年,英国等西班牙的敌国很少考虑去夺取西班牙和美洲的土地。因为西班牙这个帝国看上去过于强大,过于遥远而不能发起公开的进攻,而且进攻的代价也太高了。英国等国家寻求更简便的办法将西属美洲的财富据为己有,他们或在海上用武力夺取,或通过非法贸易获得。

西、葡两国工业基础薄弱,不能满足殖民地对奴隶和各种商品的需要,而此时的英国则可以提供布匹和奴隶,但是西、葡实行贸易垄断政策。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在其遗嘱中曾明确声明:这些国家的发现和征服,“是由我的各个王国出钱,并由这些王国的国民居住,因此那里的贸易和交往就应归属于我的卡斯蒂利亚和莱昂诸王国,并由它们经办。”……只有卡斯蒂利亚各王国本国的国民才能在美洲居住或从事贸易,一切贸易和船运均通过塞维利亚港口。这条原则一直沿用下来。典型的西班牙贸易垄断制度盛行于16世纪30年代至1778年。具体内容有:(1)创设贸易署,专管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贸易事宜。(2)特许港口制。(3)建立“双船队制”,实行军事护航。(4)禁止外商参与西属美洲贸易,严禁将非西班牙产品直接运进西属美洲。(5)限制和禁止西属美洲各地区之间进行贸易。葡萄牙也对往来于印度东西两面的外洋轮船实行严格而有效的执照制度。西班牙合并葡萄牙,西班牙的贸易垄断制度也推广到葡属巴西。这种贸易垄断制度使美洲的殖民者手握大量硬币,却按法律必须与贪得无厌又效率极低的特许商人打交道,于是走私贸易就有广阔的市场且可获暴利。

英国人是最早进行走私贸易的。这时在西属美洲露面的英国闯入者试图在和平的、商业的基础上进行贸易。他们企图利用衰弱的西班牙工业不能满足殖民地需求这一点所提供的机会占便宜。最著者当数约翰·霍金斯开辟的奴隶贸易。奴隶贸易“无疑是一种走私的贸易,而且始终与海盗行为没有多大区别”。1562年霍金斯从西非捕捉黑人到西印度出卖,所获利润惊人。伊丽莎白女王出于利润的刺激,对他的第二次贩奴贸易进行秘密资助。伊丽莎白女王赞扬霍金斯的贩奴贸易和海盗活动,把一艘七百吨的大船“卢贝克耶稣”号折合为四千英镑的股份,外加三艘小船,同他合伙。伊丽莎白不顾西班牙大使的抗议,在1567年又提供两艘船只支持霍金斯的航行。第二次的成功使霍金斯成为英国最富的人,英国女王也获得了价值不菲的分红。1567年10月,霍金斯第三次航行时,女王借给他王室海军战船2艘,德雷克指挥一艘50吨位的小船。但霍金斯的贩奴生涯由于在第三次贩奴贸易时遭到西班牙舰队的袭击而结束。英船被袭的消息传到英国,舆论哗然,但是战争时机未成熟。女王把西班牙运送饷银的船只没收,以此作为报复。正如《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言,“第三次航行的厄运标志着英、西两国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它结束了与西班牙殖民地和平地、合法地通商的希望,如果贸易不能以和平、合法的方式经营,必然要用其他手段进行。获利的机会对英国人和其他北方人来说太大了,使他们抑制不住自己,也无法忘却。在以后数十年中,新教的船长们是作为海盗和私掠船船长,而不是作为和平但违法的商人前往西印度群岛的”。英国的“海狗”继续大肆抢劫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财富。霍金斯转而奉命重建海军。

海盗劫掠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被看成是一种防止西班牙天主教侵略与保家卫国的爱国行为。海盗活动尽管没有得到本国政府的批准,但谁干得最成功,谁就在本国受到最大的尊重,并得到女王的默许和支持。因海盗劫掠而得到女王授予的爵士封号的弗朗西斯·德雷克,通过夺取和占领战略性港口的方式来扼杀西班牙的商业体系。1572年他袭击了巴拿马地峡,在完成了沿尼加拉瓜海岸同法国海盗合作的冒险活动后,他带回英国的赃物高达四万英镑。1577年,德雷克沿美洲东海岸,绕麦哲伦海峡横渡太平洋作了一次环球抢劫的航行。德雷克于1580年9月26日返回普利茅斯,得到女王亲临其座舰和封其为爵士的崇高犒赏。1585年,德雷克占领了圣多明各,掠走的赃物价值在二十五万英磅以上。德雷克在1577—1580年的远征中带回的劫掠物使施脱克马尔写到:“国库出现了这么一笔‘西班牙资财’,就大大改善了英国的财政状况,并使英国有可能去资助尼德兰。英国的财政,从来没有像1580—1581年冬季那样繁荣过。政府有力量去还清债务,去改善国外的信贷情况。同时也能执行比较强硬的外交政策了。”据估计,女王时代,海盗带回的赃物竟达1200万英镑,这一数目在当时是相当大的。

被伊丽莎白女王不无自豪地称为“我的海狗”的英国海盗们,在造就“伊丽莎白时代”中起了重要作用。海盗与王权结合,海盗的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在这一时代达成了最广泛的一致。王权默许、支持海盗,海盗维护王权、国家独立;国家海盗化,海盗合法化,在世界大舞台上,二者上演了一出惊人的剧目。海盗挟英王名义在世界海域抢劫金银、贩卖奴隶、参加海战、镇压叛乱,维护了英国的政治秩序和国家独立,增加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打击了西班牙的海洋霸权,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篇章。

作者:初庆东。

狼国女王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又倘游在了书海之中,最使我入迷的一本要属《狼国女王》了。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帕雅丁狼群的狼王盔盔为爱女捕食、不幸被老虎咬伤去世了,王后紫葡萄在老狼朵朵菊的帮助下,登上了狼王的宝座,帕雅丁狼群的命运自此改写:有过灾难和痛苦,有过危险和挣扎,有过无奈和坎坷,有过柔情和关爱……谱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狼国女王传奇。

这本书的作者是沈石溪,他原名沈一鸣,如他的原名一样,他必将“一鸣惊人”。他所著的动物小说充满了哲理内涵、风格独特,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著有《第七条猎狗》、《白象家族》等。

在《狼国女王》一书中,沈石溪写出了紫葡萄既作为母亲又作为狼王的一些动人情节。如:将爱子黑狮鬃逐出狼群时,她的恋恋不舍。作为狼王,做错了事就要接受惩罚;作为母亲,将唯一一个亲骨肉小公狼逐出去,她当然也不希望这样。

《狼国女王》的故事入迷,与《狼王梦》是姊妹篇,也是作者笔下的第一位女狼王。我很敬佩她。她凭借出众的胆识、魄力、仁慈与宽容,在帕雅丁狼群写下了空前绝后的历史篇章!她带给了我们满满的正能量,告诉了我们应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我要为她的仁慈与宽容点赞。在围攻宿敌宛莫沙狼群时,她网开一面,从此与宛莫沙狼群结下了友情。嘿嘿,在这方面,我还是做的很不错的。我家楼下有一群流浪猫,我时常给它们喂食,这更坚定了我的决心!

动物之间也有感情,让我们为狼国女王紫葡萄点赞吧!

世界历史故事女王伊丽莎白一世2【】

我们在说伊丽莎白一世女工的故事之前,先得说说她的姐姐玛丽一世。

玛丽是父王亨利八世和王后凯瑟琳所生的女儿。后来王后凯瑟琳失宠,新王后安妮十分忌恨玛丽,剥夺了她的威尔士公主称号,还经常恶狠狠地骂玛丽是“不要脸的私生子”。当安妮生下女儿伊丽莎白后,玛丽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她住在一间十分简陋的房间里,没有女佣也没有人同她来往,安妮甚至要她给自己的女儿当侍女。玛丽对此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埋下仇恨的种子,伊丽莎白后来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玛丽还有个同母所生的弟弟。父王驾崩后,弟弟登上皇位,为爱德华六世。玛丽知道爱德华六世身体多病,她安然住在伦敦郊区,静候爱德华六世驾崩。国王果然不久就驾崩了,诺森公爵在伦敦拥立亨利八世的外甥女、他自己的儿媳格雷郡主为女王。格雷只当了9天女王,就被拥立玛丽当女王的人关进伦敦塔,上了断头台。

玛丽一世女王于1554年7月,嫁给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但婚后一直没有孩子。玛丽一世对童年的不幸一直怀恨在心,与妹妹伊丽莎白的关系相当紧张。

1554年,她指责伊丽莎白与在肯特郡发动起义的托马斯·怀亚特有联系,将伊丽莎白关进伦敦塔,此后又流放到伍德斯托克。在玛丽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姐妹俩的关系稍稍缓和。在最后一次重病中,她与西班牙大使和摄政委员会达成协议,答应由伊丽莎白继承王位。

玛丽一世女王临终前,要求伊丽莎白保持天主教信仰,作为继承王位的先决条件,伊丽莎白答应了。

1558年11月17日,玛丽一世女王去世,终年42岁,遵照她临终遗言,她的五脏和躯壳,分别葬在两座教堂里,以此固执地向英格兰人表示,她的一半属于婆家西班牙。

玛丽女王一死,伊丽莎白就不再信守诺言了,实际上她从未信仰过天主教。伊丽莎白比姐姐小17岁,如果不是玛丽重病而死的话,她还会吃更多的苦头。尽管如此,年轻的伊丽莎白已饱受坐牢和流放之苦了。

在那些日子里,伊丽莎白的处境同当年的玛丽几乎一模一样,由于父母亲的婚姻从未得到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承认,所以她一直被视为私生女。

她的姐姐玛丽女王笃信天主教,因此尤其痛恨她信仰新教。

为了免遭女王和她的谋臣的迫害,聪明机智的伊丽莎白被迫处处假意顺从,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有一次玛丽女王派了个密探,装扮成过路的一位绅士,在伊丽莎白住的庄园附近马车坏了,请求借宿一夜。喝咖啡的时候,密探故意流露出对天主教和玛丽女王的不满之意,可伊丽莎白却装得茫然不知的样子,说她从不谈国事。伊丽莎白就是靠着机智和伪装才幸存下来,在庄园里过着近似隐居的生活,直到玛丽女王去世。

玛丽女王去世的当天,伊丽莎白继位成为女王,尊号为伊丽莎白一世。

全国顿时一片欢腾,也顾不得正在国丧期间了。人们庆幸玛丽女王去世,因为这位女王是个宗教狂,笃信天主教,她曾把300名新教徒送上火刑柱活活烧死,其中包括克兰默大主教、格洛斯特、里德利、拉铁摩尔主教等知名人士。人们甚至称她为“血腥的玛丽”。人们庆幸火饶异教徒的时代已成了过去,欢呼又有了一位新教女王。

1558年11月24日,女王在1000名禁卫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从哈特菲尔德离宫出发,奔赴首都伦敦。从车窗里,她看到沿途家家户户门口都飘着国旗,表示向她效忠。进了伦敦城,城里更是万人空巷,临街的阳台上、房顶上都站满了人,争相一睹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风采。欢呼声此伏彼起,一浪高过一浪。

伊丽莎白一世的登基大典,使伦敦的市民、贵族及各阶层群众沉浸在狂欢之中。英国编年史曾有这样的记载:“玛丽一世女王狂风暴雨般的统治时代结束后,不愉快的愁云被驱散,难忍的痛苦像迷雾一样消失,迫害成为过去。感谢上帝给英格兰送来一个平静的季节、一个明媚的太阳、一个受到伊丽莎白女王保佑的世界。”

望着狂欢的百姓,坐在豪华上室专用马车里的伊丽莎白,止不住热泪盈眶。她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童年的不幸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在她2岁8个月时,母亲安妮·博林因与一位宫廷乐师关系暧昧,被残暴的父王处决。

父王因渴望有儿子继承王位,对她一直极为冷淡,她甚至很少有机会见到亨利八世,但却对父王忠心不二。1543年,亨利八世又与33岁的女学者凯瑟琳·帕尔结婚,在新王后的建议下,亨利八世前面5位王后留下的3个孩子,即玛丽、爱德华和伊丽莎白都回到了宫廷。

《狼国女王》读后感

紫葡萄本是一头微不足道的母狼,可是她的夫君狼王盔盔却惨死虎口。在悲伤的同时,为了不让丈夫尸体成为饥狼的食物。她决定铤而走险,跳下满是积雪的山崖捕捉一头幼鹿!正当她松了一口气时,却又得知了一个噩耗她的玄女白燕燕死了。悲痛欲绝的她却被老母狼朵朵菊给予了重任。朵朵菊竟然让她当狼王!无论是歪歪头的离群,还是无处寻找果腹之食。这一切的一切让紫葡萄措手不及。第一次狩猎的失败,却为她增添了信心。接下来的统治中,紫葡萄用事实证明了有一颗宽容的心,能解决很多问题。这也使得歪歪头归群,宛莫沙狼群狼王对她心存感激,使一次又一次争夺领地的血光之灾不再发生。可在这和谐的日子里,猎人却出动了,他以陷阱的方式,引诱紫葡萄的两只狼崽。两只狼崽信以为真,落入陷阱。朵朵菊为了狼群的安危,以牺牲自己为代价,保护狼群逃脱险境,而两只小狼一只在猎人的陷阱里,另一只被驱逐出群。

现实中,在我眼中,“狼国女王”的美誉非玛丽·居里莫属。作为巾帼不让须眉的代表,居里夫人两个诺贝尔奖可不是白拿的,她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新元素,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所以,向狼国女王看起吧!向居里夫人看齐吧!向所有伟大的女性看起吧!让自己活的更有意义!

伊丽莎白女王心得体会

伊丽莎白女王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她的统治期间也被誉为“伊丽莎白时代”。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带来了英国的繁荣与稳定,她的领导能力和智慧备受人们的赞誉。通过深入了解她的生平和统治,我们能够从中获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启示与体会。

首先,在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下,她展现出了出色的决策能力和领导才能。她以强大的意志力和智慧驱动着英国的政治和经济体系,在她的领导下,英国逐渐崛起为当时世界的超级大国。她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海军建设,保护了英国的利益并扩展了领土。此外,她还积极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资助了许多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创作。伊丽莎白女王的决策和领导才能在她的统治期间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作为一个领导者,我们应该有果断的决策能力和睿智的判断力,努力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伊丽莎白女王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在她的统治期间,英国面临了多种挑战,包括国内外的威胁。然而,伊丽莎白女王没有退缩,她坚定地保护了自己的王位和国家的利益。她对国家的忠诚和为人民的福祉着想使她在困难时期做出了许多艰难的决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她在与西班牙的战争中的表现。面对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威胁,伊丽莎白女王毫不畏惧,鼓舞了她的军队和人民,最终取得了胜利。这种勇气和决心是一个领导者所需要的品质之一,伊丽莎白女王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再次,伊丽莎白女王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她熟练地运用外交手段与其他国家进行交往,并为英国争取利益。她与法国国王亨利三世的婚姻联姻就是她的一次成功的外交手段,通过这个联姻,她巩固了和法国的关系,并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自己的声望。此外,她还与荷兰合作,共同对抗西班牙,以保护英国的利益。伊丽莎白女王的外交能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即有效的外交手段是解决国际问题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

最后,伊丽莎白女王是一位令人钦佩的女性领袖。在这个男权社会中,她表现出了超越当时的女性角色所能达到的智慧和力量。她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领域的成就使她成为了一个杰出的女性典范。她坚信自己的能力,并充满自信地展现出她的才能,以超越世人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伊丽莎白女王的成功向我们展示了女性领导者的巨大潜力和机会,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重要的榜样。

总之,伊丽莎白女王是一个杰出的领导者和女性,她的统治给英国带来了繁荣和稳定。她的决策能力、勇气和决心、外交能力以及为人父母的典范行事方式成为我们的榜样。通过学习她的统治和生平,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到许多宝贵的教训和体会。伊丽莎白女王向我们证明了,领导力与性别无关,只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就没有什么是我们无法达到的。

狼国女王读后感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一本书,书名为《狼国女王》,作者是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的沈石溪。他笔下的狼国的生活充满神秘的色彩。

书中的狼王“紫葡萄”,凭借出众的胆识和魄力、仁慈与宽容谱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狼国女王传奇!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狼群生活的不易,更感觉到它们的领袖狼王的辛苦。就像我们文明社会一样,我们每天都能从电视上看到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或出国访问、或在各地视察,以前每当看到这些,我就会想:当国家领导人多好啊,想干嘛就干嘛,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自从我读了《狼国女王》后,我就彻底改变了看法,领导也不是好当的,他们要担负起使命和责任,要时刻为国家为人民着想。

读了《狼国女王》,我真是受益匪浅,有机会你也读一读吧!

狼国女王读后感

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我读了《狼国女王》这一本动物小说,里面记载着动物之间的友情与战争。

主人公紫葡萄,她的丈夫,也就是前任狼群首领盔盔,为了自己的孩子不在挨饿,独自去虎口夺食,可不幸遇难,老天收走了他的生命。因此,她成了狼国女王,面临了很多喜怒安乐,吃了许多她不该吃的苦,而且她的丈夫、儿女、亲人,都离她而去,她孤身一人率领着整个狼群捕捉猎物。

紫葡萄当任女王第一天,就带领大家去北斗沼泽捕捉野猪,大公狼黑三舍身开路,却深入沼泽,紫葡萄看到这一幕舍命相救,不仅把大公狼黑三救了出来,而且还捕捉到了肥美的小野猪。

过了一个月小野猪吃完了,紫葡萄又带领狼群去林中找食物,碰见了宛漠狼群,他们一同结伴去觅食。不料,碰上了敌人断牙血瘤虎,他们一同发现了一头野驴,就互相争执,准备决一死战。他们为了挽回食物,歪歪脖、黑三、番茄、斜斜眼、大嚏、雌狼羊蹄蹄、都惨死在了老虎脚下。“战争”结束了,紫葡萄把他们埋在了地下,让他们和狼王盔盔一起上黄泉路。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动物身上原来也凝聚着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啊!

女王也抠门:伊丽莎白一世的奇葩省钱法范文

课程名称:

中世纪西方社会文化史课程编号:21103916。

论文题目:

研究生姓名:范广寅。

学号:10720290。

论文评语:。

成绩:任课教师:徐善伟。

评阅日期:

中世纪西方社会文化史课程论文。

历史系世界史范广寅10720290从伊丽莎白一世看女王崇拜文化。

范广寅。

专业:世界史。

学号:10720290。

伊丽莎白一世、宫廷政治文化、女王崇拜。

作为站在时代分岔路上的领导人,伊丽莎白一世无疑是成功的,她为中世纪末的英国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一条可以使英国人摆脱贫穷和经常被法国人嘲笑为“乡巴佬”的道路,一条为英国日后带来无数荣耀和梦想的道路。作为世界历史上少有的女性领导人,伊丽莎白一世无疑是最具有的魅力的,她终生未婚却使得整个英国为她疯狂。在一个男权占主导的世界里,伊丽莎白一世聪明的了解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更为明智的是她懂得如何运用这种优劣势,积极在王权中寻找一个模糊的象征与符号,努力塑造了一个神秘而不朽的女王形象。“没有哪个欧洲国家能够像英国那样集中宗教改革前的忠诚和热情于国王身上”,不知究竟是这神圣化了女王崇拜帮助她完成了父亲与祖父所没有为国家做到的事,还是其丰功伟绩助长当时愈加疯狂的女王崇拜。

塑造女王崇拜的原因。

在迈入近代社会以前,君主的人格魅力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统治至关重要,君主的神圣化和对君主的奉承歌颂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屡见不鲜,而在都铎王朝更是风行不止。正如伊丽莎白一世的重臣沃尔辛厄姆所言:“人们需要有高远的东西供自己敬仰崇拜,需要在人世间能触摸到。1”理性未开,而宗教已然岌岌可危的年代,人们需要信仰、需要智慧、需要引导前进的方向,而这一切无疑都指向了君主。作为最高统治阶层,王室一向是神秘的代表,这迎合了人们的心理也满足了当时的社会需要。然而,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对于君王的崇拜之情达到了巅峰,更是因为女王并非简单的需要崇拜,而是更加需要崇拜。

众所周知,亨利八世终其一生都在为男性继承人来烦恼,即使是在中世纪末期的欧洲,女性的继承权依旧是不牢固的。伊丽莎白一世虽然最终荣登王位,但是危机始终四伏。我们可以想见,众多重臣和王室成员并不习惯或者说是愿意看到一位公主最后成为他们的主人,想取而代之或者心存不服的大有人在。在这样的背景下,伊丽莎白女王必须具有神性,必须威严与神圣,就如同圣母玛利亚。在英国历史上,圣女开创的和平与富足的黄金时代传说久盛不衰,是世世代代英国人向往的理想境界。而伊丽莎白女王需要如同圣母玛利亚一般,令英国人相信她能为国家带来和平与富足,相信她的统治权不仅是名正言顺的更是上天神圣赋予的。这是其一。

历史系世界史范广寅10720290革的热情还很强烈,天主教叫嚣着要推翻信仰新教的她,因而伊丽莎白一世和其宫廷竭力把女王形象设定为爱好和平、坚贞纯洁的新教统治者,女王被神化为和平与正义女神。以暗示天赋王权,女王统治与及宗教改革的合理性。事实上,我们可以很容易了解到在动荡混乱、新旧交替的中世纪末期,一位女性统治者将自己包装为神圣的化身得到人民的崇拜,对于统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塑造女王崇拜的手段。

为了便于统治和整合当时英国社会各阶层与各种思想,女王伊丽莎和其宫廷通过文学、绘画、仪式等形式构建女王的圣女形象,其中肖像画在女王神圣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文艺复兴以来,肖像画就不断起到可见范例的作用,统治者所赋予的各种形象能够促使人们对统治原则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肖像画是艺术和权力的结合,乃是权力的表达。正如宗教画像能够激起人类的虔诚信仰,君主的肖像画则会激起人们的模仿和崇拜。因此,欧洲各国便有意识地把君主肖像画作为重要的资源,以此强化君主的神圣。伊丽莎白一世不是英国最早使用肖像画的君主,英国对肖像画的兴趣主要受到法国影响,到宗教改革开始时逐渐增强,目的是强化基督教会崩溃后的王权,伊丽莎白女王继承了这种传统,女王肖像画成为统治的有力政治工具。

此时画家也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关注的不是作为个体的人,而是作为理想国王身份体现出现的统治者,即一个崇拜的对象。为此,画家努力完善君主的特征,使君主以一种尊严、高贵的姿态出现,从而使其地位永远都不受质疑,即使这位统治者从本质上来讲缺少那些风度。因而伊丽莎白的宫廷画家关心的不是画出来的作品像不像女王,而是关心如何把女王塑造成“充满光荣”的形象,为的是唤起人们对女王及其政府所代表的原则的认同。16世纪80年代后的画家都在奉命强化女王神圣的形象,极力消除她身上人类的特质,女王越来越具有中世纪皇帝的神圣特征,她被赞颂为第二个圣母,正如一些诗歌所赞颂的“她是人间第一个、天堂第二个圣母”2。这一方法显然是有效的,伊丽莎白崇拜回归了神秘的中世纪宗教传统,人们把镶有女王画像的饰品戴在身上作为护身符的热情高涨,女王被当作神来崇拜,人们赋予她各种美德,每个人都能在女王身上能找到自己崇拜的东西,她被称作光荣女王、正义女神阿斯脱利亚、月神狄安娜,她成为黄金时代美德、和平与正义的象征。比如一副作于16世纪70年代的画像中,女王脚踩战神的剑、矛、盾等武器,和平女神和富足女神紧随其后,其中的寓意是女王统治时期的和平与富足。而在另一幅画中,女王的左手袖子上有只脖颈上带着金项圈的貂,貂在欧洲一直是纯洁的象征,这不仅暗示了英国的和平,同时貂也寓意女王的童贞与纯洁。世纪80年代英国曾一度产生了女王有可能被谋杀的恐慌,于是政府起草誓约要求所有的英国人发誓要保护女王。1584年,盖有政府印章的通知传遍了英国各地。此后,佩戴女王头像的饰品的风尚流行起来,金质的、银质的、金属的纪念章的流行反映了女王崇拜已经扩大到社会各阶层,在面临着英国无可避免的与其他基督教世界决裂的情况下,英国人把女王像饰品作为护身符说明了女王作为一个强大的符号给英国人提供了精神上的安全感,这些饰品的流行把女王崇拜推进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历史系世界史范广寅10720290精神是相互需要着的,而伊丽莎白一世则聪明的了解到了这一点。如果说之前她和她的宫廷所作的都是为弥补伊丽莎白作为女性领导人的劣势,那么此刻在这一点上则是很好的运用了伊丽莎白作为女性的优势。伊丽莎白作为全国最耀眼的贵族女性,成为了英国贵族、骑士争相献身、效忠的最闪耀的崇拜目标。

在一副肖像画中,女王脖子上的蓝色绶带上就挂着骑士的庇护神圣乔治的嘉德徽章。骑士精神的复兴是为了赋予生活以新的含义与崇高的氛围,女王作为嘉德勋位的首脑,已然成为了都铎赞颂君主的工具和载体。

伊丽莎白在有效挖掘骑士传统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方面比亨利八世要强的多。女王统治时期英国的骑士精神同中世纪早期的骑士精神已经有了本质上的不同,骑士精神被国家有意识地利用和开发,成为以女王为中心的新骑士精神,骑士理想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在英国乡绅和贵族看来,美德不再是骑士的个人决斗,或者个人完善,而在于公共服务;荣誉是对公共服务的回报,而这公共服务的对象说到底就是为了女王和女王所统治的这个国家。这是因为16世纪后半期,随着民族国家的崛起,君主和臣民都需要承担新的责任,这些责任在传统的骑士语言中很难得到表达,需要改造骑士精神的传统价值从而服务国家利益。伊丽莎白一世巧妙的运用了传统的骑士精神,将自己的女性形象转变为骑士宣誓效忠的对象,而同时女王又是整个国家和权力的象征。这样新骑士精神被赋予了新的维度,新骑士精神与人文主义的市民观念联系在一起,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人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公共责任上,“而非传统骑士的个人价值。3”骑士理想和人文主义的整合,大大扩展了骑士的荣誉理想,公共义务感成为以后几个世纪中英国乡绅的主要符号。

嘉德勋位仪式提供给伊丽莎白女王时代急需的某种东西——中世纪等级制原则的强化以及对骑士理想的认同。在都铎民族国家背景下,忠诚意味着超出简单的封建性忠诚,忠诚的对象不再是个人,而已经转变成民族国家。这样嘉德勋位被适时地改造,代表一种全新的东西。圣乔治在中世纪是嘉德勋位的庇护神,他的敌人是毒龙。而现在他的敌人是教皇,嘉德勋爵们代表的则是“为打败圣乔治的敌人——教皇而联合在一起的虔诚的新教骑士4”。圣乔治日举行的嘉德勋爵游行仪式,成为重申民族性、新教理念下骑士理想的手段。这样,伊丽莎白宫廷削弱骑士精神效忠教会的一面,把骑士忠诚集中到民族利益的象征——女王身上,利用骑士精神中的荣誉观念加强王权,女王成为骑士荣誉的源泉,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嘉德勋位代表的是一种人为的崇拜与古风的更新。

同时,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人仍然痴迷于中世纪的英雄传奇,骑士爱情传统迅速与新柏拉图理想结合,在上层贵族中流行开来,骑士爱情传统成为女王崇拜的最流行、最政治化的表达。此时服务于国家、宫廷中的贵族和乡绅,就像骑士冒险小说中骑士追求贵妇一样,在骑士浪漫爱情文化中表达对女王乃至对国家的忠诚。女王最大程度地利用骑士传统典雅的一面,在宫廷文化中,朝臣成为中世纪的骑士,她则是骑士献身的最纯洁的对象。女王不止一次地在庆典活动中非常投入地扮演危难中拯救人类的女骑士;在打败无敌舰队的前夜,她亲临蒂尔博里督战,实践了骑士理想。

塑造女王崇拜的成果。

随着伊丽莎白一世统治的加强,国内危机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国外矛盾的日益显见。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自身发展的野心与西班牙扩张之间的冲突,而此时伊丽莎白女王所塑造的女王崇拜则为其与英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系世界史范广寅10720290们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骑士表演给予那些渴望与西班牙进行战争的英国贵族和乡绅提供了一种绚丽多彩的表达,武士贵族传统的世俗符号被巧妙地演变成适应宫廷和战争的文化形式。16世纪后期,英国同西班牙的战争直接刺激了英国老一代乡绅和贵族的骑士理想,爱国主义和宗教热情结合在一起,使战争具有十字军东征的性质,伊丽莎白一世给予了英国上层社会把自己想象成新教骑士的可能。同时那些成长在伊丽莎白时期的年轻一代乡绅看到了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新世纪:新大陆上的土地、人民、新的思想与充满机会的世界,这是一个很适宜释放浪漫情怀的世界。在充满渴望的氛围中,这些近代的骑士们在追求权力和财富的同时也渴求荣誉,这种渴求在骑士游侠行为中找到了表达。如此一来反对西班牙和探寻新航路产生的野心,在骑士术语下得到了表达,诉诸骑士传统不仅影响英国贵族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而且还使那些贵族之外的英国人接受贵族价值,激励他们作出将自我认定为是贵族的行为。对西班牙的作战成为了效忠女王和国家的表现,女王被赞颂为民族传奇女英雄、新教事业和与西班牙争霸的象征,女王登基日实际上成为嘉德勋位崇拜的扩张和延伸,效忠女王及其所代表的国家取代了中世纪骑士狭隘的个人忠诚。

除此之外肖像画中也体现了当时英国人对于这场战争的信心和对女王领导的支持,丝毫没有展现出对于战争和死亡的恐惧以及不满。在一幅木刻画中,女王被贵族簇拥着驾驶基督教之船航行在大西洋上,岸边跪着布列吞人,沙滩上散落着一只骷髅;十颗星星、月亮、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这意味着上帝对女王事业的支持,以及建立帝国的良机。同时,天上还有一个写有代表上帝名字的四个希伯来字母的发光体,圣经七天使之一米迦勒手持盾和剑,在天空保护着女王一行。这幅画表现的是敦促女王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履行实现布列吞人愿望的神圣义务,而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挠她;女王必须抓住机会,加强王权,成为基督教世界之船的领航人。在另一幅作品中,女王身着国袍,头顶王冠,手握权杖和宝球。暗示着女王建立海权之上英帝国的使命。还有一幅画中的女王,左边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戴过的王冠,右边是象征皇权的宝球,英王国在舰艇无数的大海上熠熠生辉,女王直接被置于帝国扩张的框架中。

我们可以想见,对于战争特别是对于一位女性多领导的战争,中世纪末期的英国人已经没有了恐惧,取而代之的是狂热的激情,女王崇拜的塑造在其中产生了极大的作用,神圣化的女王所做的决定自然是正确的,而这张战争带给英国人的必将是胜利和荣耀,而骑士精神的复兴也给予了人们极大的勇气为女王、为国家而战。

在打败无敌舰队后,英国海外扩张的愿望更加强烈,在画家的笔下,女王被神化为海神,又称月亮女神,女王的海神形象在绘画作品中占了主导地位,表达了英国人建立海上帝国的理想。女王头上佩戴着月形的宝石,这是广阔海洋上的女皇辛西娅的象征,名为“无敌舰队”的画与以往不同的是,宝球被女王握在手中,就像罗马皇帝手握宝球一样,这不仅暗示着女王被提升到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一样的地位,同时表明建立帝国的野心得到了实现。在另一幅画中,女王脚踩牛津郡,头戴一球形珠宝饰品,在这里王权和英吉利岛融为一体,“女王”与“英格兰”实现了互换。

女王崇拜的热情激励了对外扩张的进行,而对外扩张的成功又反过来加深了人们对于女王的崇拜。这二者相辅相成使得当时的女王崇拜文化达到了巅峰。到伊丽莎白统治后期,圣母崇拜在英国逐渐被“童贞女王”——伊丽莎白女王崇拜所取代。女王被比作玫瑰、星星、月亮、凤凰、貂、珍珠,而这些以前一直是圣母玛利亚的象征,“伊丽莎白万岁”也取代了“玛利亚万岁”。

历史系世界史范广寅10720290结语。

无论从稳定统治还是对外扩张的角度看,在英国脱离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教皇作为全欧洲的精神领袖地位被摧毁后,所造成的政治和宗教压力,需要英国重新造就一个救世主,从而维持贵族的忠诚,寄托乡绅的理想,维护民族国家的团结。女王适时地担当了这一角色,女王崇拜整合了宫廷、骑士、新教信仰等宗教思想和民族主义思想,女王既是“圣经中的朱迪斯”,又是率领英雄的骑士,反对西班牙、镇压国内叛乱而献身的女英雄,正如丘吉尔所说,“臣民对她报以忠诚,几乎达到崇拜的程度”,女王成为英国音乐、文学的主题,以及美德、高雅等贵族理想的象征,“和平与富足、正义与美德、爱与和谐的品质都在一个卓越的女性身上得到了体现”。亨利八世终其一生都在为着男嗣而努力,在他眼中没有男性继承人就没有都铎,没有英国的未来,然而事实证明真正让都铎二字闪闪发光的正是伊丽莎白一世,他的女儿赢得了英国人疯狂的崇拜和历史敬意!

中文期刊:

【1】刘淑青:《论宫廷政治文化中的女王崇拜》,《人民论坛》,2010年,第29期;【2】张佑周:《风流娘儿们极尽风流:六论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龙岩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3】杨玉林:《伊丽莎白一世及其贵族》,《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4】王晋新:《试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封爵政策》,《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

相关范文推荐
  • 11-25 七色花读后感(热门21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加深对所读内容的印象,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一些读者自发分享的读后感,他们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了对书籍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 11-25 写真照随简历投递(优秀18篇)
    通过个人简历,你可以向雇主展示自己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专业技能和个人特质。在以下范文中,可以看到不同行业和职位的个人简历示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参考和借鉴
  • 11-25 周年庆典策划方案周年庆典策划活动(优秀15篇)
    策划方案是企业或个人在进行活动、项目或计划时,根据目标和需求提出的一系列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案。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提供一些策划方案的模板和范例,供大家参考和使用。
  • 11-25 新人答谢婚礼致辞(实用17篇)
    在重要的庆典活动中,致辞往往是向来宾和参与者表达祝福和感谢的重要环节。希望这些致辞范文能够成为大家在写致辞时的参考和借鉴,使我们的致辞更加生动有趣、感人至深。
  • 11-25 激励员工的青春演讲稿大全(16篇)
    青春是学习与成长的黄金时代,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成长的机会。以下是一些青春拼搏的故事和例子,希望能激励大家积极向前。打开嘉乐的发展史,一路坎坷、一路波折,公司新一
  • 11-25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热门18篇)
    教学反思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学习这些范文,能够启发我们的思维和改善我们的教
  • 11-25 小学课文刷子李的教学设计范文(19篇)
    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做到因材施教。编写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
  • 11-25 网优个人工作总结(通用13篇)
    不管工作成果好坏,都要及时完成月工作总结,以便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提升。看看他人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思路和结构。以下是一些范文供你参考。
  • 11-25 公司企业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热门22篇)
    公司企业的经营行为受到法律和道德规范的限制和规范,它们应当遵循合法经营、公平竞争和诚信守法的原则。接下来是一些公司企业总结报告中的重要思考和观点,值得我们深入探
  • 11-25 学校开学讲话(模板19篇)
    学校是我探索世界的舞台,我会用知识的火把点亮前行的道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学校总结的案例,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示和指导。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