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现状对策论文(优质9篇)

最新现状对策论文(优质9篇)

时间:2023-09-25 20:14:12 作者:琉璃 最新现状对策论文(优质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现状对策论文篇一

对于初中化学教学而言,作业设计作为其中一项基本学习任务,是对学生知识理解情况及运用情况的重要考查过程,作业存在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同时也是教师备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作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作业对于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有积极影响。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关于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正逐渐陷人一种误区,无论是作业的形式、难度还是数量都显得不够合理,这是造成初中化学作业低效的主要原因。

一、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误区

第一,作业落实程度远远不足。不少初中化学课堂教师通常选择课外完成作业的方式,甚至一些教师根本不布置作业,虽然安排了作业,却缺少必要的当堂反馈,这显然难以达到预期的作业设计效果。究其原因,是由于新课改以来提倡“减负”理念,加之化学教材中探究性内容的添加,使得化学课程教学在时间和内容方面都显得较为紧凑,课堂作业被排除在教学任务之外。

第二,作业批阅点评的弊端。从化学作业批阅及点评中存在的误区分析,主要表现为作业批阅不够及时,学生难以就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及时察觉自身知识中存在的漏洞。与此同时,教师在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时仅有对错之分,缺少细化点评过程,这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形成极为不利。此外,在答案更正方面并没有对错误过程进行记录,这不利于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

第三,题量、类型及难度不够科学。周末或是节假日题量过多,且作业形式以书面作业为主,大量的课外测试和练习使得学生失去了化学探究的兴趣,作业设计的灵活性也无从体现。除此之外,在作业难度控制方面,作业难度高于学生实际水平,学生往往望而却步,甚至还会导致循环的作业抄袭问题。

二、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改进对策

1.练习题的精选

机械布置与重复布置是初中化学作业设计需要避免的问题,通过对作业内容的精选和提高编题选题的合理性是促进化学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从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学要求出发,采用试做的方式提高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针对难以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为了避免循环抄袭问题的发生,教师可通过必要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认清作业抄袭的弊端,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勇于思考,提高自我作业完成的独立性,切忌惩罚性作业的布置。已经存在作业抄袭问题的学生需要对应相关的.监督措施,合理干预,并予以纠正。

2.采用当堂评讲课堂作业的方式

从初中化学教学模式角度分析,应当杜绝灌输型的教师中心讲授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作业完成时间,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正,这对于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当堂解决学生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不仅能够真正达到“减负”目的,且课堂教学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通常化学课程当堂作业批改的方式可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分组批改和独立批改。所谓的分组批改是小组内相互批改作业的方式,并由教师完成作业的讲解。至于独立批改则是学生在对照教师答案后对自我作业进行批改,这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问题分析和解决的重要方面。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掌握学生各个题型的理解情况,并予以必要的纠正和点拨,帮助学生思考和总结作业中存在的间题。

3.注重不同形式作业的搭配

相较于物理和数学等理科课程而言,化学也有不少需要记忆的知识,这就需要在作业设计中落实口头作业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相关化学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此外,化学课程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这对于学生探究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在作业设计中还应当突出实践作业的比重。类似一些周边环境调查、家庭实验等作业设计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信息分析与实践操作能力,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独立完成自制小实验,这也是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独到之处。综上所述,作为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环节之一,作业在学生应用意识培养和创造性思维培养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伴随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对于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理解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这就需要从存在的问题人手,落实有效的改善对策。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这是当前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必然需要重视的问题。

现状对策论文篇二

作业是教学的延伸环节,是巩固知识、培育能力、发展个性、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平台,是反馈有效教学和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参照,是引导学生学习进步的阶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载体。然而,由于教育的现状,历史作业在设计上仍然只注重如何“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学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这种封闭的、僵化的、单一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另外,孩子家长对于作业的概念理解只是有或者没有,写或者不写,只要是不动笔或者少动笔的都视之为没有作业,有些老师迫于家长的要求,尽管内心不想布置这类作业,但总是不得不找点儿抄写的任务去应付“作业”。抄了一遍又一遍,学生抄得烦了,老师布置得也腻了,但还得布置,因为要向家长交代。历史作业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负担。

一、历史作业现状及原因

1、一个问题抄一遍、背会。这种作业特别是在低年级的作业布置中大量循环出现,老师布置,学生做,家长看得见,有的最后加上一句,让家长提着作业本签上大名。(为防止学生沉溺于玩耍或因为家长原因,随意布置作业,漫无目标,作业对授课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初中的作业,除了背诵、抄写之外,很少有体现历史特色的生活实践练习。)

2、下课铃响,离开教室前,教师匆匆补充一句:做练习册第几页第几课,(或者xx丛书、xx一课一练),这些作业虽然数量不少,品种也多,但是内容重复者多,机械练习或哗众取宠,学生实际收益却并不多,反而丢失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泯灭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学完一课,把这课编成故事讲给家长听,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样做,写一篇思考笔记。

二、历史作业设计的对策及措施

1.尝试分层设计

作为老师,布置作业最头疼的是学生能否完成作业的问题,而不写作业的学生归结原因大致有这么几种:一种是学有余力的同学认为重复的作业是很枯燥的;二是学习不太好的同学可能有很多题不会做;三是一些个性懒惰的同学看到作业就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没有层次的作业会让部分同学不爱写作业。此外,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知识和能力差异是存在的,有差异的学生做着无差异的作业,也势必会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受不了。针对这些情况,在布置某些作业时,就根据所学内容,把作业分成两种或三种难度,分别布置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各得其乐,特别是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再对作业产生反感的情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会慢慢地提高。

2.营造民主,培植探索创新

构建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们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学习案例:

在学习《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一课中关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内容时,有一同学提出:革命果实不是窃取的,而是骗取的。我一听就愣住了,“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这一说法,教材已沿用了许多年,二十年前我上学那会儿,教材上就这样写的,现在仍没有人对此提出疑议。我听学生这么一说,不仅没有一棒子打死,反而来了精神,“愿闻其详”。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理由:“窃”,偷也,别人看不见拿的。而袁世凯获取革命果实时,孙中山不是不知道,而正是他和袁达成的协议把革命果实拱手相让,袁只是耍了个手段便轻易得手。由此更可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妥协性以及袁世凯的狡诈本质。学生有理有据的论述令我惊喜,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他能够畅所欲言,我鼓励他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写了一篇历史小论文《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了吗?》。

3.据教学目标,布合适作业

教师要提高作业与目标的相关度,使作业成为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检验途径。应该时刻关注文本独特的语言现象,在教学目标指导下设计作业,创造性使用作业本。使语言训练随着年级提高不断螺旋上升。许多教师选择教材配套的一些补充练习作为布置作业的主要内容,然而,补充练习中的作业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程度不高,甚而有些题目无益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要善于选择或定制合宜的作业题目,剔除可有可无的作业题。

4.作业设计的实践性

5.作业的设计应留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学习《五代、辽、宋、夏、金的社会经济》时,我设计的作业题是:假如你是一位商人,此时来中国经商,谈谈你的经历和见闻。同学们兴奋地跃跃欲试,都想当一回商人。学生们不仅能正确地把握历史史实并生动地再现出来,而且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热爱历史的情感以及探索创新精神。

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应照本宣科,纯粹为考试而教,而应注重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作为历史作业的布置与设计更应该潜心研究,让学生学习历史、思考历史、热爱历史,让历史在学生的心目中绽放出魅力的花朵。

现状对策论文篇三

一、中职数学教学之现状

因为中职院校通常都是以专业课程教学为重点,数学这门课程作为公共课,在中职院校中受到的重视程度并不够。许多学生认为数学课学而无用,只需要将专业技能课程学好即可。除此之外,在当前的中职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充分了解其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对提高中职教学数学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1、教师教学观念过于传统,缺乏创新。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看到,不少中职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教学观念,缺乏创造性。对一些新兴的教学理论、教学方式并不了解,甚至有的教师拒绝接受一些已经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新方法。例如,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依然利用大量的时间来进行例题讲解,之后由学生仿照例题进行练习,并不注重思考方式、思考过程的学习和培养。在这过程中,学生确实做了许多练习题,但是却收效甚微,无法真正学会和掌握一种类型的解题方法。此外,还有些教师推崇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在授课时,首先要求学生将相关的理论、公式背诵出来,接着就开始利用公式进行做题。忽视了公式、理论等数学定律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旦学生遇到较难的题目,则无从下手。

2、教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乏味无趣。中职数学课堂上,主要以讲解为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意识较为薄弱。学生只能够以被动的方式,坐在讲台下听老师讲课,而教师常常使用的教学方式一般为: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直接口述等较为单一的一些方式。这样一来,就会使得教学课堂上乏味无趣,让学生难以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保持持久的关注度,缺乏主动参与。

3、教材编写的内容与学生实际存在差异。中职院校的数学教材,目前这一版本的理论性较强、内容很多、难度也较大。而中职院校的课程安排已经将数学课时进行了较大的缩减,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时,一方面时间紧迫,另一方面需要传授的.知识点又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浑沦吞枣的现象。除此之外,中职院校使用的数学教材都是统一内容,无论哪一专业,教材内容都是一样,没有注重专业特色及专业要求。

二、中职数学教学之对策

在对上述问题有所了解之后,要想切实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对策:

1、改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质量。首先,广大中职院校的教师、学生以及领导,都应当彻底从根本上对数学学科不重要的观念进行改变,充分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学好数学,不仅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加便捷,而且可以锻炼个人思维、逻辑能力,并为以后从事科研、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和学校应当对数学的重要性进行积极的宣传,并且纳入到教师、学生个人成绩考核中来,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2、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说教师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恰当、教学水平是否优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有效与否。因此,学校应当定期举办培训班,对教师的教法、教学观念进行培训,引进校外高素质的数学教师,对在职的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且定期地举办一些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习能力提高。

3、对教材内容进行改进,使其更切合实际。目前,大部分的中职院校采用的数学教材与普通高中的数学教材出入不大,只是简单地对普高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并未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背景进行编写。中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高的学生无论是在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上,还是学习兴趣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样的教材并不能很好地适用。因此,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将专业背景、学生基础等因素综合考虑,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改进。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总而言之,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数学学科基础知识、认知及学习兴趣方面有其特殊性。并且,中职院校实际教学安排也与普通高中有所不同。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应当从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方法,结合实际,对数学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优化,努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促进中职数学的发展。

现状对策论文篇四

针对我校高二年级理科第四期末物理成绩现状,我感到了危机,感到了形势的刻不容缓,今天学校在开学前开这次分析会,也是提醒我不能再原地踏步,不能等到一轮复习完了,一诊考后才反省,到时恐怕为迟已晚了。现在我们物理学科需要反思两年来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前些天我认真回想了我平时的教学,确实发现了许多做得不够好不科学的地方,我想开学后在自己的努力下,在更好的硬件条件的支持下,我可以加以调整,可以做的更好,亡羊补牢为迟未晚,相信大家齐心协力、出谋划策一定能把不利的局面扭转过来。

一、细节决定成败。

从细节入手,从班级层面狠抓学风(手机、耳机、电子产品真正做到杜绝),抓好自习课纪律,提高自习课效率,建立严格的学生自律制度,建立优生座位优先选制度。从年级组层面针对高三考试频率加大,狠抓考风,让每次考试反馈学生真实水平,便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年级组要从顶层设计并协调好各学科检测,做到检测有实效,学校可优先保证高三资料优先印刷。从学科组层面,物理学科要从主要关注教法转变到教法与学法并重上来,而且要站在学生角度认真总结学法。讲课也要注重细节,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使学生掌握完整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其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要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课堂教学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二、关注课堂效率,注重课堂技巧

1。注意力开始讲课前,要花几分钟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如果一开始就讲重要问题,学生很可能因注意力不集中而产生遗漏。因此,在开始讲课时,可以先讲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如一个故事,一个例子,向学生示意你已开始讲课了。

2。兴趣教师能尽量多收集一些生动的例子、图片、数据,以及简洁而生动的.故事,则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讲课材料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要讲深奥的、学生不能理解的东西,不要把你所掌握的全部知识灌输给学生,因为学生不可能迅速理解全部知识。最好把讲课内容中的要点讲深讲透,不要把所有问题都讲得很细。讲课内容集中,学生才感兴趣。

3。语言语调的技巧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清楚流畅“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讲课的语调要抑扬顿挫`绘声绘色,讲课时最好带点演员风度,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语言平淡呆板,只能成为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

4。课堂提问的技巧讲新课时可创设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遇到了旧知识,不要直接应用,而应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每节课小结时,可让学生来总结,还可让几名学生到黑板上作示范,以便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5。调动学生参与的技巧课堂教学设计中,在时间上老师说话要减少,学生说话、活动要增多;空间上教师要减少包办,学生自主学习要增多;内容上切忌主次不分,重点不清。教师每节课的时间分配都要讲究科学,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草率收兵”或“随意拖堂”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思维上教师要打破墨守成规,多点创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跃起来。

三、认真研究高考,有的放矢的教学,有针对的加强训练。

一方面了解考纲对各部分要求的层次,另一方面了解近几年高考题的特色及命题走向,并做好相应的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的实战水平。狠抓基础知识教学,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注意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结构,及时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并尝试让学生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实验探究教学加强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把学生调动起来

参加考试的是学生自己,老师讲得再好,并不能保证学生考得就好。因此,一方面培养学生在学习上善于复习总结的两条腿走路学习模式(课堂上跟老师复习一条线,课后自己复习一条线也可以交叉),课堂上要求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课后自己复习总结查找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考试调动学生,本期物理组拟打算每周一次检测(除有大型考试和节假日外),做到认真监考、认真阅卷、认真讲评。开始通过基础题调动学生兴趣,逐渐渗透典型性题目,及时总结题目的规律性,慢慢过渡到适应高三考试模式、乃至高考模式。抓好作业检查管理,注重及时批改,多一些面批面改,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关注。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对之处,望同仁们批评指正。

现状对策论文篇五

[摘要]食品安全监管诸多问题中,监管主体的设置与职能分配是核心问题。我国政府在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上,基本采取以政府多个部门实行切块分段共管的模式。在这一模式的运行中暴露出部门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食品安全监管行业参与不够问题以及食品安全监管中消费者的作用发挥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改革思路是将多部门监管体系转变为综合部门监管体系。加大协调力度和完善协调机制。其具体措施:一是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二是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三是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四是建立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监管主体

[中图分类号]f76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___

[作者]张晓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100081孙长学,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35食品安全监管在实践中就是对食品安全与质量进行检测执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食品安全监管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实施的强制管理活动,在为消费者提供保护,确保从生产、处理、储存、加工直到销售的过程中食品安全、完整并适于人类食,同时按照法律规定诚实而准确地贴上标签”。对食品安全管的分析需要明确监管的主体——谁来监管,监管的依据依据何种法律法规监管,监管的措施与手段——如何监,监管的效率——能不能保证食品安全等问题。食品安全管体系就是由强制性的食品监管活动和食品供应链各个利相关方面参与的预防性、教育性战略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角度人手,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

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及职能分配

目前,我国政府在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上,基本采取以政府多个部门实行切块分段共管的模式。

中央政府一级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和商务部共同负责,并向国务院报告工作。以上机构各成体系,在省、市、县一级都分别设有相应的延伸机构,每个机构有自己的具体结构和管理范围。这些部门主要是按照分段监管的原则对食品进行监督管理,食品从原料到加工成成品的过程,一个环节由一个部门负责。农业部负责原料种植养殖环节,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督,工商部门负责餐饮、食堂等公共食品环境卫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综合协调查处重大事故。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国务院综合监督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和主管药品监管的直属机构,负责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查处,负责保健品的审批。

卫生部主要负责国内市场的食品卫生政策和食品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负责拟定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牵头制定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度,并对地方执法情况进行指导、检查、监督;负责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报告;研究建立食品卫生安全控制信息系统。

农业部主管种植养殖过程的安全,负责农田和屠宰场的监控以及相关法规的起草和实施工作,负责食用动植物产品中使用的农业化学物质(农药、兽药、鱼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审查、批准和控制工作,负责境内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主要负责食品生产加工和出口领域内的食品安全控制工作。负责食品安全的抽查、监管。并从企业保证食品安全的必备条件抓起,采取生产许可、出厂强制检验等监管措施对食品加工业进行监管,建立与食品有关的认证认可和产品标识制度。特别是出口食品加工厂的注册、出口动物和植物性食品检查、活体动物的进出口检疫、出口检验检疫证书的发放等。

商务部侧重于食品流通管理。主要职责是通过积极开展争创绿色市场活动,整顿和规范食品流通秩序,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监管上市销售食品和出口农产品的卫生安全质量。

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市场交易秩序的规范管理和监督,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检查,审核其主体资格,执行卫生许可审批规定。同时,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和无证无照加工经营农副产品与食品等违法行为。

除上述部门外,还有一些政府机构也参与食品检验和控制。如,科技部负责食品安全科研工作,环保局参与产地环境、养殖场和食品加工流通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测与控制工作等。这样,中国就形成了按照食品链环节进行部门分工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框架(见图1)。

图1我国食品监管机构职能图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与职能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设计的逻辑性与矛盾

从表面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职能的设计是一个多部门多级别架构的体制。这种方式比较符合食品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社会性交叉等特点,至少能够在概念上让人充分相信从上到下的国家机器都在食品安全监管上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运转机能。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设计在行政权分解状态下最大程度寻求行政资源的整合,这一体系运营的效率主要取决于两方面问题的解决:一是中央各部门的合作;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合作。然而,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设计主要是从行政本身的角度来划分的,是建立在行政学的基础上,对各部门职能的描述是概括化、政策化的语言,其模糊性和解释余地之大不得不让人怀疑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理念的根基。__年在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在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食品和药品监管局,并授予其综合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的权力,这无疑是实现综合监管的重大举措,对于理顺现行行政监管体制和加强关乎公众健康安全的措施有着特殊重要意义。但是它所能起的作用有多大,这才是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局要履行自己的综合管理的职能至少会遇到双重阻碍:第一,从机构设置来看,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属于国务院直属机构,在地位上不比其他国家机构高,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严格等级的行政体制下,它有什么力量去“综合管理”?第二,从职能划分来看,几乎所有的中央国家机关在某种程度上都被授予“综合监管”的职能,当它们的监管领域发生重叠和碰撞时,每个部门都名正言顺有理由来捍卫自己的“领地”。

(二)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

目前,我国食品管理模式表面上看几乎调动了许多力量来齐抓共管,但实质上是没有一个部门真正在管或最终负责。这种分权共治模式的根本特点是权力被分散而无法形成绝对的权威管理。中国在食品管理上形成的多部门管理格局是不同部门仅仅负责食品链的不同环节的结果。目前,食品安全管理权限分属农业、商务、卫生、质检、工商、环保、法制、计划和财政等部门,形成了“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局面,严重影响了监督执法的权威性。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分段监管的本意是将食品安全监管细化,让食品制造的各个环节都能充分得到政策主体的管理与指导。但在我国,各执行主体间工作不协调,各个部门之间权限界定不清楚,只能相互交叉,政出多门,管理重叠和管理缺位现象突出,政策实施的通道被切成了不相连接的几段。当出现食品安全事件需要追究责任时,所涉及的各有关方面都会本能地推卸责任。这种情况常常导致管理活动的重复、法律实施的不稳定、管理活动缺乏一致性和管理盲区的出现等,还可能导致公共健康目标和贸易便利化及产业发展之间出现矛盾。以生产环节为例,仅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部门就包括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这4家:卫生许可权由卫生部门掌握;质检总局控制质量标准;工商总局负责企业登记和食品流通;食品保健品的审批和注册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自__年4月震惊全国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就对因多头管理而漏洞频出的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出了质疑。

(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中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控工作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机构共同负责。中央政府一级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商务部等部门共同负责,并向国务院报告工作。这几个机构自成体系,在省、市、县一级分别设有相应的延伸机构,每个机构的具体结构和管理范围都很复杂。大部分省、市和县级政府都设有与卫生部、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对应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一般情况下,这些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直接对当地的本级政府负责,但接受中央机构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也有些地方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直接接受中央机构的领导,如,省级的进出口检验检疫局。但是,地方政府也有权制定自己的规章和标准,而地方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都是地方财政自给,因而很可能更多的关注于本地区利益而不是国家的标准。目前,各部门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系统亦十分复杂。卫生部、农业部从中央到地方均为分级管理。食品和药品监管局成立后,地方上尚无食品监管的职能部门,如何实行地方上的监管,依然是未知数。

(四)食品安全监管行业参与不够

产业界是食品的提供者,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离不开产业界包括生产者和进口商、加工者、销售商(零售和批发)、食品服务、贸易组织等有关各方的密切配合。产业界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落实:一是与政府沟通,将行业信息传递给政府,为政府完善管理制度提供服务;二是通过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内部管理;三是与消费者沟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完善行业内部管理制度。但是,目前这几个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体制。法律法规的出台、标准的制定、检验检测体系的建立、认证认可体系的建立并不是根据行业的现实情况出发,这样就容易造成管理“虚化”的问题,很多具体管理制度实际上执行不下去。目前,食品行业组织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即使有些行业成立了行业协会,但运行还很不规范。食品行业与消费者的沟通也比较少,一些食品生产加工者和销售商为了降低成本和占领市场,利用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机会,制假售假,给食品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

(五)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在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消费者起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一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比较重视,由于消费者组织还不健全,也缺乏有效参与监督的渠道。

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对策:多部门监管模式的协调与完善

以消费者健康与安全为核心,重新建立足以控制各环节风险的食品安全体系是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变化的总趋势。从国际经验来看,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是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这种协调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加拿大、丹麦、爱尔兰、澳大利亚为代表,为了控制风险,将原有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重新统一到一个独立的食品安全机构,对全过程进行统一监管,彻底解决部门间分割与不协调问题;另一类是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依然分布在不同的部门,但通过明确食品类别(美国)或按照环节(日本)进行分工,以保证对“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美国也一直存在着要求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完全统一到一个部门的声音。阿根廷、智利和荷兰等国也在积极探讨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避其不足。目前,我国多部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是显然的,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就实际情况来说,近期内不可能建立一个单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体系,也没有任何一个部门能够在短期内挑起确保13亿人口食品安全的重任。比较现实的选择是通过加大协调力度和完善协调机制,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同级次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与消费者组织和产业界以及其他相关利益方之间的关系,将多部门体系转变为综合部门体系。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多达8、9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极有必要,国外也有先例和经验。现在由于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在生产过程和市场流通中常出现“谁都管和谁都不管”的现象。建议:我国尽早组建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组成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专门负责组织协调政府各主管部门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并为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提供建议,研究提出食品安全保障机制,调查评估食品安全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合理分工,是建立协调的能够实现由“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核心。可供选择的改革方向有3种,每一种都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充分发挥其综合协调作用。第一种是把现在分布于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完全整合在一起,统一放到一个独立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彻底解决机构重复和管理盲区问题。该方案对现有行政体制的冲击最大,改革的难度也最大;第二种是借鉴美国现有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模式,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按照食品的类别在各个部门进行分工。每个部门独立地对自己所分管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进行全过程监管,其他部门无权干涉。该方案与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有一定冲突,因为各部门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是按照食品产业链条的环节来划分的,因此,改革力度较大,也存在一定难度;第三种则是在现有的管理体制基础上进行小的调整,依然按照食品产业链的环节进行分工。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卫生、农业和质检等部门研究制定分工方案。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就监管方面存在交叉和重复之处进行明确的重新分工,只能由一个部门负责,其他部门退出;二是就无人管理的盲区进行明确的分工,确定哪个部门负责哪些尚无人监管的盲区。在制定分工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各个部门已经建立的检验监测网络的实力。这个方案最接近现有管理体制,但是必须解决好分工后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和衔接问题。解决衔接问题的关键在于都应该服从于一个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三)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中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明显。应借鉴美国经验实行食品安全机构联合监管制度,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作的食品安全监督网,在县市、省区和全国全面监督食品的生产与流通。必须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由各级政府负责所辖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行主管领导问责制。中央和地方在食品安全标准上要保持很好的协调。凡是存在国家标准的,地方监管机构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监测。食品在地区间的流通,以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进行监管,没有国家标准的,各地可以按照地方标准进行监管。

(四)建立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

食品安全的实现有赖于社会上每一个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食品产业链的生产者、加工企业和流通业者通过自己的声誉来积极维护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体系有效运转的核心。

政府和社会的监管仅仅是外在的约束,生产、加工和流通主体的良好卫生规范与自我检验监测才是内在的决定因素。这些主体内在积极性的发挥也有赖于消费者的支持,消费者只有珍视自己的食品安全投票权,把钱投给那些提供优质安全食品的企业而不购买无证商贩的食品、自主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那些为提供安全食品而付出额外代价的食品生产者和企业才能够得到补偿,才能够有激励继续维护食品安全。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对于食品市场的监督以及相关信息和食品安全技术的推广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行业协会可以约束行业内的企业,权威的非官方质量认证机构也为优秀的企业提供了社会声誉保障,农业生产者组织可以对组织内部成员的生产过程和产地环境进行自主监督。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维护食品安全的积极性,有必要建立一个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通过沟通来加深理解、寻求共同解决食品安全关键问题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张云华,孔祥智.食品供应链中质量安全问题的博弈分析[j].中国软科学,,(01).

[2]郑风田.从食物安全体系到食品安全体系的调整——我国食物生产体系面临战略性转变[j].财经研究,,(02).

[3]张继宗.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及启示[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o9).

[4]王孝钢,万述伟.日本对进口食品的安全管理[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03).

[5]薛庆根,高红峰.美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5,(12).

[6]张永建,柳宁,杨建华.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02).

现状对策论文篇六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村水利具有不同的特点,基于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水利工程的发展为切入点分析了农村水利工程发展现状,提出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使水利工程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使农村水利建设得到良好发展。

前言

农村水利工程涉及闸、站、堤、河流、沟渠及水利配套设施,它分为农村蓄水设施、引水设施、输水配水设施,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条件。在我国农村水利工程以小型工程为主,大都分布在偏远山区、半山区等。农业用水量近些年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在总用水量中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仍是我国用水的主要部分。分析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的现状,明晰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的特色,提出与时俱进的农村水利工程发展模式是当务之急。

1.农村水利工程的现状

1.1缺少统一完整的规划,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由于农田分布广泛,都是根据的局部需要而进行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或远景布置,工程呈现点多、面广、线长、施工地点分散等特点,所以无法大规模投入资金进行整修建设,因此一般农村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较为缺乏,控制区域较小,同时由于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的配套设施的配置情况相差较大,因此农村的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较低,很难承受较大的防洪、泄洪的能力。农田水利设施严重不足,农田防洪排涝工程设施薄弱,灌排体系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的集体意识逐渐淡薄,尤其体现在农村的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大多数农民在利用水利工程的时候,缺乏自主管护工程的意识,农村的这种粗放式的水利工程管理方式导致许多地方农民的用水十分混乱,甚至出现漏、渗、冒、跑等十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而且还严重损毁了水利工程设施。此外,由于各家各户的生产进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无法达成统一用水,农民在谋求自身的生产利益的时候就会随意放水、开沟、堵坝、截流,导致输水渠道被破坏而最终无法供水。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而农村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少。特别是由于农村水利部门运转资金不足,工资待遇偏低,导致专业骨干人才流失严重。农村水利部门工作人员除承担着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工作外,日常事务性任务多,缺少时间进行继续教育学习,致使专业素质得不到提高。

2.在现行阶段下,对农村水利工程发展的应提出新的要求

2.1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使新建的水利工程设施与旧的工程设施巧妙结合在一起,发挥工程最大的效益。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初期,需要严把工程的质量关,要严格挑选符合规格标准的建设原材料,做好工程建设中的第一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严把工程建设中监督关,监理工作要做好。工程建设完成后,要紧密跟随的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避免出现“有人建,无人管”的情况。

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贯彻实施中央颁布的三个“中央一号”文件,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公共财政支出,放宽基础建设的优惠政策的幅度,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其他各单位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多元共同管理机制。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经济命脉,是保证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完善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此外,各个地区的政府还可以修建各种小型的水利工程来支持当地农业的发展。

2.2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专业素质

管理机制是任何工程赖以维持的根源和动力。在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完善管理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原则,采取经营性的小型农村供水工程按“股份合作制”企业体制运作,采用灵活多样形式,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明确了农村水利公共设施归用水户集体所有,加强经营管理,落实工程维护管理和服务责任,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待续增长。提高技术人员素质应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水管部门对农村水利工程维修管理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水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监督指导作用,要有计划、多形式、全方位的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能承担起相应的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经常组织农村水利工程维修管理人员开展学习并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岗位要求,从而切实提高其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今后应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并留住专业技术人才,为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基本保障。

2.3明晰产权,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水利工程所有权确定是指依法确定水利工程所有权的产权归属,明确所有权主体行使权利的范围及管理权限的一种法律行为。实际中,村民没有产权意识,认为工程是集体出资自己受益,造成很多水利工程未到使用年限便提前报废。为减少村民无限制掠夺工程的现象,在工程竣工以后,可通过租赁、拍卖、个人承包或股份合作等形式,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界定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同时,这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发挥小型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维护正常水事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2.4建立农民参与式的管理模式,确保工程永续利用

农村水利工程服务的.对象足农田和农村,使用的主体是农民。“参与”反映的是一种基层群体被赋权的过程,所以农民参与式管理是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实现农村的可持续的、有效益的发展、解决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的切实有效的方法。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与发展,农村水利建设的大踏步发展势在必行,各项设施涉及的范围会逐步推广,所起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因此,农村水利建设应该依据现阶段的农村社会发展的目标,转变原有的陈旧观念,接受科学的水利工程建设,拓宽农村水利建设的服务范畴。

并且制定符合当地发展水平的管理政策,使农村的水利建设走上健康、正确的道路。另外完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后期管理与维护制度,使水利工程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并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农村水利建设得到良好的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现状对策论文篇七

1、高职德育模式缺乏特色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不同,学生素质的差异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德育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应不同于普通高校,应有自身的特色。目前高职德育模式基本上是沿袭普通高校的德育模式,如在德育教学内容方面基本和普通高校相似,而与高职学生密切相关的职业道德课、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在有些院校则没有开设,有的即使开了,也是随意性大,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具有滞后性。德育方式仍然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脱离实际的说教式、训导式、笼统式、消防式的方法。倾向于培养一种单向度的“政治人”,而不是现实人。不重视校外教育,轻视社会实践,德育工作脱离学生生活,不能做到知、情、意、行的有效结合。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面前只是纯粹被动的教育对象,而不是自我教育的主体。这种德育模式使得德育在广大高职青年学生面前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变成空洞的说教,苍白无力。

2、高职德育地位受到削弱

重视和加强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是我们党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优良传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知不觉地顾此失彼,存在“讲起来德育重要,做起来德育次要,忙起来德育不要,出了问题归结于德育没搞好”的错误倾向;还有人认为现时高职院校的任务就是要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各种专门应用型人才,学校的“硬任务”就是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各种技能,为他们的就业拓宽门路,至于德育只是“软任务”。所有这些,使高职德育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3、高职德育评考引导不力

近几年来,高职在德育工作方面明晰可行的德育规划,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德育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如对德育效果的评价往往是笼统不实的,大多局限于考察活动开展了多少、声势如何、外界影响多大、设备是否完善、所获奖项怎样等等,高职德育课年年都上,但上与不上、上的好与坏没人负责,学校德育工作也以没出问题作为评价德育效果的标准: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和道德素质缺乏客观的量化标准和测评方法,对学生操行成绩的考核只是看活动是否参加,是否循规蹈矩,给老师的印象如何,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之风,也使部分学生对德育产生极大的反感。对德育教师和政工干部的实绩和水平缺乏规范的考评机制,在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评定时没有统一规范有效的考核标准。

4、高职德育队伍建设滞后

由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包括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教学改革,出现了教师聘任制,学生学习的学分制,选课制,学生公寓等现象,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出现了许多新变化,队伍不稳定,素质参差不齐,高职院校专职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工队伍和行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职责的教职工队伍,存在功能发挥不够的问题。高职院校的班主任、辅导员对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仍停留在过去管理中专生的层次上,没有真正形成一支具有高职特色的德育队伍,也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健康的高职德育氛围,一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存在思想不稳、数额不足、素质不高、后继乏人的问题。有些院校德育工作者应有的待遇得不到落实,业务老师也没有发挥出“教书”、“育人”的作用。

二、改变高职德育现状的几点对策

1、坚守课堂教育的主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

课堂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渗透课和人文选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特征之一。专业课渗透是指将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门专业课中去,通过专业课的'教学,有机地贯彻德育的内容。它是教育者通过知识的传授,从中挖掘出具有思想性的成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途径。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针对自己的师资力量开设一些人文选修课。人文选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人文精神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素质,它是指人的文化底蕴所表现出来的对待生活和人生的社会态度。作为大学生,必须是文化品味比较高的人。

2、坚持以心理咨询为辅,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加强健全人格的教育和指导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证明,心理和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在学生在未来生活中怎样运用及是否能有效地适用已获得的知识。高职学生与一般的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心理方面的问题相对要多些。期望值过高,但常常不切实际,觉得压力很大;自我肯定不足,自卑感强,一旦受到挫折或打击,则非常痛苦,压力很大。高职院校可通过心理咨询来健全学生人格。

心理咨询涉及职业指导、教育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婚姻家庭咨询等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其实质是一种职业性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使他们先消除心理障碍,然后再进行开导教育,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以解释,内心的矛盾与苦恼得以摆脱,就会更好地接受教育,按照德育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学校还应创造条件,加强大学生心理知识的学习,加强咨询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心理辅导站等。当然,光有心理咨询是不够的,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责任感,这样效果会更好,学生甚至会受益终生。

3、增强德育的实践性和服务性,提高德育的实效

大学德育的基本特征应该是实践性和服务性。许多美国学者认为。伦理规范的灌输无济于学生道德水准的提高,真正的教育途径就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责任感。

高职德育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主动贴近社区,经常为当地居民举行报告会、座谈会和帮助社区进行各项文体活动等,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可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一些工作如志愿者活动、社会调研、参与社区改革等。这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一定工作经验和较为全面的学习锻炼机会,而且能使社区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愿意为高职院校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进而使高职德育能紧密联系实际,从地方和社区需要出发,更好地为地方和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4、开拓网络阵地,因势利导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网络虽然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然而消除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采用“封杀”的办法。德育工作者不能只看到网络带来的危害,片面地把网络当作德育工作的障碍,应当认识到网络是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手段,它给德育工作也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机遇。我们应该尽快造就网络环境,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通过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鼓励德育工作者个人设立网页,开展网上咨询,大力建设网上德育阵地等方法,消除网络给德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后,要求老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实现有效的教育。首先,德育工作者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渊博的科学知识,其次,自己还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心服口服。学校也要对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给予肯定,给予必要的待遇,稳定队伍。

现状对策论文篇八

一、通信企业营业资金管理的现状分析

1.1营业资金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通信企业的竞争加剧,企业管理者通常只注重企业产品的推广而忽略了对营业资金的管理。如何有效的利用营业资金,成为了通信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通信企业的营业资金不能合理的分配,就会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利,也会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效果,严重的将会影响整个企业的效益。当然,如果过度使用企业的营业资金,就会导致通信企业的负债经营,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1.2缺乏科学的资金预算管理

企业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资金不能得到有效的规划、预算,就会导致入不敷出或者资金不能有效的利用。很多通信企业忽略对营业资金的科学预算,管理者们对于资金预算这一模块不够重视,经常出现上策不能下达的情况。管理者的忽略,就会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认真执行。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就会导致资金的空置,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1.3营业资金的不合理使用针对目前通信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大多数通信企业的营业资金都出现合理的使用。营业资金与企业的管理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通信企业是每天都有大量的用户与企业进行资金的流通,企业将这些散钱集合起来,更加完善企业的管理和其他产品的投放运营。有些通信企业拥有大量的存货,不能立刻销售出去,就造成了产品的积压,这也是营业资金支出的项目,大量积压导致营业资金的空置,不能得到合理妥善的应用,因此企业的经营活动规划必须考虑销售进度和资金情况,存货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否则就会起到负面效果。

1.4账款回收困难

企业应收的账款也是企业营业资金中的一项,通信企业的账款回收困难主要表现在,通信企业的客户是无法固定的范围,用户比较分散,一些不法用户占用企业的资金,却不按时归还,不及时缴纳费用,都会导致账款回收难现象。通信企业的用户多、杂就会导致管理的多样化,因此要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才能应对灵活的资金流动,促进通信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应对通信企业营业资金管理的措施

2.1树立科学的资金观念

当通信企业进行营业资金管理时,首先,提高现金流量观念,除了在年终提供现金流量表之外,还应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现金流量计划,并制定短期现金流量预测及中长期现金流量报告。其次,加强对通信企业现金流量的预测与分析,强调监控手段的重要作用,控制现金的流入与流出,确保企业具有良好的支付能力与偿债能力。另外,企业还应建立资金预警系统,有效规避财务风险。通信企业内部应由专人负责资金运行的监控工作,提高企业资金的正常化。企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构建资金运营监控部门,专门负责企业的风险预警与管理。

2.2加强预算管理

通信企业要针对自身的情况,做好资金的预算管理。营业资金的预算主要包括通信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所需要花费的资金、生产投入一项业务所花费的资金、成本资金、人工费预算资金、销售费用、系统的维护费用等构成。因此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实施效果对每项任务进行科学的.预算,可以结合营销活动的政策评估、效果评估等。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保障资金的优化配置,达到最理想的的效果。每周、每月的预算都需要进行成果总结,这样才能找出漏洞在哪里,才能改进和提高。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具体的问题。

2.3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通信企业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首先表现在对资金流通的管理方面,通过对资金有效管理,才能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合理的配置资金,把资金投放在最需要的部门,这样就可以促进营业资金的合理使用。在正确满足产品成本的前提下,对额外资金进行科学的分配,可以用来具有建设性的投资,适度的经营库存,不要超过一定的限度,以免资金的闲置,浪费了有效的资源。增强资金的流动性,资金的流动才会产出效益。完善资金的信息监控工作,及时的控制有效的信息,迅速的了解资金的流向问题,以便于更好的把握资金的走向,防止不必要的损失。对资金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资金的运转周期。

2.4加强账款回收管理

通信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通信企业应完善信用额度管理,加强企业信用泛滥及资金紧张状况,制定符合科学的信用标准与信用条件,利用5c(客户信用、能力、资本、抵债品、情况)评估系统来判断资金状况,同时加强对坏账的管理并分析账龄情况,可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情况;二是定期与客户核对账目,一方面可以避免漏记、错记账目的情况出现,以利于催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收账人员在收款后出现擅自挪用资金的情况;三是正确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通信企业的合法权益,必要时提起诉讼。对于陷入债务危机的客户要慎重对待,及时启动债权申请破产程序,使企业损失降至最低。

2.5提升营业资金的科学化管理

在通信企业传统的营业资金管理中,每天企业营业状况主要以手工记账为主,以每日为单位结账,并完成统一的最近收入归纳管理。一般上级管理机构只能根据基本收款情况了解营业额,而没有实现按日监控收款缴款状况。监控与稽核手段主要是通过抽查方式来实现,造成资金管理效率低下,带来较大风险。因此,通信企业必须加强营业资金管理的精细化,实现各地稽核与财务管理部门的系统支撑,通过erp系统进行资金信息输入,再实现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控,实现营业资金管理的电子化监督与稽核,做到营业资金管理的精细化。

三、结束语

在当前的经济繁荣背景下,通过对通信企业营业资金管理的现状和对策进行研究,科学的分析了通信企业营业资金管理的不合理现象,旨在提高通信企业对营业资金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营业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科学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一环,因此企业要加强营业资金管理的研究,做好合理的预算方案。通过通信企业的资金应用的不合理现象,对营业资金概念理解不清、不合理的预算管理、资金的不合理使用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研究,提高对资金管理的重视、加强科学的预算理念、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收账管理等措施,促进企业的发展,完善企业对营业资金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现状对策论文篇九

摘要: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我国应借鉴国外高职院校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现状,从转变运行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政府规划和管理等方面入手,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关键词:教学质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完善

教学质量是评价高职院校办学竞争力的主要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教学管理体制又会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如果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完善,是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过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一、国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特点

美国的社区学院的教学管理体制分为集中管理和地方管理两种模式。集中管理由区长负责,每个区负责管辖3-4个社区学院,在区长集中管理的同时还设有区董事会,对议案进行集中表决。地方管理模式则是在学院设立管理局,主要对各社区学院组织机构的设立进行核准。美国社区学院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具有很强的民主性,在执行时具有开放性、竞争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学生和教师都采用双向选择机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都很高,学校也会根据学生要求和市场需要对授课时间、授课内容、课程安排和专业设置等进行调整。德国高职学校实行“双元制”的教学管理运行体制。学院成立董事会、专业委员会,负责决定学院的重要方针政策,审定教学计划和教材,协调学院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相关问题。德国高职学院在对文化课和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是工学交替、校企结合的形式,学院负责教学,与学院合作的企业负责学生的实习工作和技术、操作培训。学生各学科的考核分为平时考试和国家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考评。英国的高职院校一般设有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和学术评议会,实行“三权分立”的教学管理体制。学院的行政工作由副校长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日常工作由学术评议会负责(学术评议会是学校学术活动的最高管理机构)。英国职业教育制度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它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非常灵活,采取多种形式,让不同职业、学历、生活条件的人都能得到职业教育。澳大利亚的高职院校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高职院校的主体模式;另一种则是附属于大学职业教育部的职业院校。澳大利亚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采用的是“研办分离”的运行体制,学院建立教育专家委员会,负责教学研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评价等制度的研究和完善,为学院的教学实施建立规范和依据;学院则负责按照委员会制定的研究制度实施教学,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澳大利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比较灵活,办学方式也多种多样,教学以适应社会各行业需要为重点,注重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能满足个人才华发展、技能不断提高的需要。日本的短期大学相当于中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设有评议会,负责高职院校的立法和监督。私立短期大学设有董事会,校长由董事会任命。短期大学重点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主要讲授和研究高级专门技艺,学制一般为2-3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相应的学位,还可以申请进入本科大学3年级继续学习,毕业后可以获得大学本科相关专业的学位。由此可以看出,在日本,短期大学的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都相对灵活,在专业的设置上也更加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在满足社会用人需求的基础上组织教学和管理,使得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条件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国外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相比我国而言发展得较为成熟、先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国外职业教育法规的设立比较健全,政府会就教育教学方面的法规、政策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教学运行进行规范和指导。另外,国外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运行机制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教育模式强调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实用性,按照这些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上都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同时,国外高职院校普遍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教学管理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学院内部机构的设置,还是服务系统、资源的调配都能体现出学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一基本宗旨。

二、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国外院校的成熟理念,这些理念和特点对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我国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几个独立的中专或成人教育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管理模式存在着资源重复建设、师资及教学设施不利于共享、学校总体建设目标实施困难、办事效率与办学效益低下等问题。

(二)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合理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主要表现在计划管理、质量管理两方面。计划管理指的是教学计划的制定和管理,其中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的落实是主体。专业设置应当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还要配备必须的实验仪器、图书资料、实训基地等。随着近几年来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盲目扩张规模、忽视专业建设、教学计划落实不到位、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有些高职院校不顾学院的自身特点和条件,直接把其他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简单地移植过来,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存在随意性。高职院校比较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但这种评价还存在教与学深层的矛盾。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未将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列入学院教学活动效果评价体系中,这其实是教学评价的一个误区。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教学评价应该有科学的评价指导思想才能得到合理的评价效果,应尽可能全面地考虑评价的过程性和客观性,以达到更好的促进教学的效果。

(三)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科学的教学目标

很多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目标体系没有充分考虑学院特点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不利于教学工作的管理和评估。应从专业设置的职业针对性、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更加满足社会用人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一)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在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完成教学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在高职院校旧的教学管理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技术人才的岗位技能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急需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高职院校应研究影响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完善机制的原因和要素,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对现有的教学制度进行反思,广泛听取不同层面的意见和建议,去除不利于教学管理的规定和做法,使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建设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与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不仅要引入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和机制,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体系,还应建立完整的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改进各种质量监控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对教学进行改革,将课程学习与科技创新、创业等目标联系起来,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合格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加强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主体地位

高职院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是针对整个学校从各个方面对教学过程做出的明确规定,具有普遍指导作用。但由于各二级学院的专业特点不同,因此,统一的制度和要求并不能真正发挥各专业的教学特点。高职院校在贯彻教学管理制度时,应该允许和鼓励各二级学院结合自身情况,对管理制度的具体细节进行补充和改进,积极开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工作,吸收先进的理念,根据社会经济、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专业管理制度,如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进行修订,使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完善。高职院校转变运行机制,加强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决策权,将会大大提高学院发展速度,提高教育质量。

(三)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原则

培养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应始终将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在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方面转变观念,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一致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服务于社会。为确保向社会输送满足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还应加大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通过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等方法,实现“理实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参加工作后的后续发展提供资源和动力。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为此高职院校还应以就业为导向,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拓展竞赛,在强化职业技能的同时拓展就业渠道。

(四)构建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必须建立基于政府规划、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相互沟通协调的管理机制,形成多方参与,具有适应性、协调性等特征的新型职业教育体系。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正确处理好职教与产业、学院与企业、中职与高职等方面的关系,结合地方经济现状和产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确定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保证职业院校不被社会淘汰,能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职业教育与产业关系密切,专业设置应直接与产业相对接,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依托地方产业的发展和需求,使其培养的学生能直接服务于地方产业的需求,并成为产业发展的潜在动力。一个地区的产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具备各项专业技能的人才才能实现,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是专业与产业对接的真实写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定性决定了其教育资源与本科院校的不同,高职院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我国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校企合作,没有企业资源的对接,学院无法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岗位技能这一要求,教学效果也就无法达到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能使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统一,实现高职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加强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是促进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高职院校应开展与学历层级相对应的职业培训,通过继续教育可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级别的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利用率,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五)加强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规划和管理

高职教育的有效发展需要各教育主体的共同协调和管理,尤其需要加强政府的规划职能,只有通过地方政府的统筹规划,才能明确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企业等主体的职责、权限。高职院校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应将职业教育纳入本地区的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中,围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来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只有校企合作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实践和顶岗实习的需求,实现毕业、就业一条龙的目标,不仅需要学校、企业作为教育主体进行通力合作,更需要当地政府的规划和协调。政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起着桥梁、纽带和导向的作用,高职院校应积极利用政府的主导地位,使政府在高职院校教学体制中发挥组织、协调、引导和监督等作用,确保校企共建合作长效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社会服务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 09-25 2023年植树节活动方案幼儿园写生(大全7篇)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
  • 09-25 学校爱耳日活动总结(汇总6篇)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
  • 09-25 大一上学期期末总结 大一学期末总结(优秀9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怎样写总结才更
  • 09-25 2023年国际礼仪心得体会(实用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
  • 09-25 教师年度述职报告个人 教师个人年度述职报告(优质9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
  • 09-25 最新幼儿园疫情期间幼儿就餐方案及流程 疫情期间幼儿园消杀方案(优秀5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
  • 09-25 2023年开学典礼小学生代表发言演讲稿诗歌篇(实用7篇)
    演讲稿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演讲稿
  • 09-25 最新小班春季保育工作计划短篇(大全5篇)
    计划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资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工具。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提高效率和
  • 09-25 最新党刊党报心得体会(精选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
  • 09-25 最新企业领导乱处罚员工办 企业领导发言稿(优秀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