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龙咚锵教案中班反思(通用6篇)

2023年龙咚锵教案中班反思(通用6篇)

时间:2023-09-25 14:40:12 作者:紫薇儿 2023年龙咚锵教案中班反思(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龙咚锵教案中班反思篇一

设计理念:

一年级学生好动,喜爱游戏,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思维形象具体化,对他们来说,学习汉语拼音有困难,而且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语文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力求做到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进行交流反馈。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教学目标

学会“g、k、h”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想看看吗?

1、播放课体。

2、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指名交流。

4、揭题。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3位声母宝宝就是g、k、h。

(点击课件,出现“g、k、h”的卡通形象,并开口说话,“小朋友们好,我们是g、k、h声母宝宝,希望和大家交朋友”。)

师:你想先认识谁?

指名一生随意选择,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将文中的插图变静为动,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卡通人物的形象引出g、k、h,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愉乐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运用“你看到了什么”的导向性体验,透发了学习探究的动机,使学生进入了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从学生的发言结果来看,每个学生的发现可谓独特,个性得到了张扬。)

二、教学g、k、h。

(一)相机指导学习g。

师:谁会叫它的`名字?

1、指名示范读。

2、学生评议。

3、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4、记清形。

师:名字会叫了,再看看他的样子,你有什么发现?

如果把你的发现编成顺口溜就更好了。

生1:像个9字g、g、g。

生2:像个花环g、g、g。

(通过说说自己的发现,即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记住了形,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学好拼音的信心。)

(二)相机指导学习k。

[1] [2] [3]

龙咚锵教案中班反思篇二

《g、k、h》是一年级孩子的第5堂拼音课,经过精心的设计,整堂课下来,感觉孩子学得比较轻松愉快,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反思这堂课,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伊始,我就面带微笑地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从现在开始,老师就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国。(黑板上画一座城堡)拼音王国里住着许许多多的.拼音娃娃,我们今天要先去认识最最可爱的三个孩子。你瞧,他们来啦!(出示g、k、h的卡通形象)谁来和他们打打招呼?”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将拼音字母拟人化,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枯燥无味的拼音字母的距离,把孩子自然而然地领进了拼音王国,激发了孩子和拼音娃娃交朋友的热情,激发了孩子主动参与的兴趣,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纷纷很有礼貌地和g、k、h打招呼,课堂上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形近字母比较记忆。

声母中有很多字母音或形非常相似,学生很容易混淆。为帮助学生分辨清楚,我采用了比较记忆法。如将h和n两个字母摆一起,两个相近字母一目了然,使学生模糊的形象得以清晰。

三、互动探究,激发思维。

将活动游戏引进课堂,让课堂真真正正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如“开火车”、“一对一”、“考一考”,让学生编编顺口溜,读一读、写一写,玩一玩等多种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在浓浓的状态中。

四、正确书写。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指导学生书写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笔顺图和教师示范,然后描红,使学生准确掌握g、k、h在汉语拼音四线三格中的书写,达到书写正确规范的目的。

一年级的教学需要老师有耐心并且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和请教,争取把每一堂课都上好,把教学抓到实处。

龙咚锵教案中班反思篇三

二、研读第3段。

1、提示如下:

中心句:圣人无常师。(分论点)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并引用孔子的名言,进而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

2、讨论:有人说,这一段的结论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

这一段以孔子从师的言行,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崭新观点,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研读第4段:

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进一步倡导了从师学习的态度。

2、这一段与前面两段有什么关系?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总结全文。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表示作者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分别照应了前文的第二、三段。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四、学生诵读第3、4段。

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文中赞颂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表示对古文的推崇,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居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六、根据以上问题进一步归结本文的写作目的。

作者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以恢复儒家的“道统”。而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骈体文。

提倡尊师重道

写作目的

推进古文运动

七、总结全文结构、写法。:

龙咚锵教案中班反思篇四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体会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积累作文材料。

大字课文、多媒体课件

2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听话说词语。

笑盈盈 庙门 恍恍惚惚 揉眼睛 霞光

威 武 凶猛 镇静

2、看课件说说这些颜色的名称。

3、课文怎样分段?主要写了什么?

二、新授

(一)体会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在霞光的照耀下,地上的人和动物有哪些变化?(把句子在文中划出来。)

2、体会作者观察事物的仔细:写了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喂猪的老头儿、小白猪等。

3、教师小结:这一段具体写了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过滤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有哪些变化呢?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说说哪部分是写火烧云颜色的?哪部分是写火烧云的形状的?

(课文第二至三自然段是写火烧云颜色的,四至六自然段是写火烧云形状的。)

2、指名读二、三自然段,划出文中表示火烧云颜色的词语和关联词语。

(1)课文中用了“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还有……”关联词语具体介绍了火烧云的红通通、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美丽颜色。

(2)指导学生体会火烧云颜色变化之多,体会天空的绚丽多彩。

(3)结合学过的关联词语“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指导学生结合实际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还有……”说一段话。

(4)默读四、五、六自然段:火烧云的形状有哪些变化?课文是什么怎样具体描述的?

a、火烧云的形状首先是什么样的?文中是怎样写的?(指名学生说)

b、总结学法,指导学生分组学习五、六自然段。

c、各组推荐汇报。

d、教师点评,总结。

(5)指导体会火烧云形状变化特点:一是火烧云有各种各样的开头一是火烧云开头变化很快。

(6)教育学生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留心观察,平时注意积累作文材料。

(三)自由读第三段

体会句子意思“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这句话逼真地写出了观察火烧云时的感受。

(四)课终小结:本课具体地描绘了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教育学生学习作者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平时注意积累作文材料。

三、巩固练习:

1、结合图画内容说说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具体有哪些变化?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作业:仿照课文观察朝霞或晚霞,并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7、火烧云

颜色: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一会儿……还有……

形状:马——狗——狮子

在教学《火烧云》一课时,我放映火烧云的录像,让学生充分欣赏《火烧云》一课所讲述的晚霞的变化之美, 我开篇先让学生充分欣赏《火烧云》录像,让学生从表象识别霞光和火烧云,这样有了鲜明的图像,学生从总体上认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教师讲课,不仅要从教师立场出发,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还要从学生角度考虑,看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是滞能够更大程度地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本身素质。让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活动,并且使思维在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龙咚锵教案中班反思篇五

1.播放歌曲《童年》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让我们用心去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到喜欢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出示字词)

3.初读,桂花是什么印象?(香美乐)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

学生找出来读

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能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吗?

6.感悟: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4)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5)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朗读指导:是呀,泡上一杯浓浓的桂花茶轻轻地呷上一口,这香真是沁人心脾,叫人难忘啊。把这种感受送进去读一读;过年时尝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这花香唇齿留芳,弥久不散,谁来感受这样的香?读——)

(4)指名读二、三两句。(教师指导:读好“浸”字,你就能进入花香的境界了。)

每当桂花盛开时,满树生香,花香随风飘逸,弥漫四方,人们沉浸在花香里;不开花时,人们用它泡茶做糕点,整个村子全年也都像被浸泡在花香里似的,人们被这浓浓的花香给深深地陶醉了。

让我们一起陶醉一下(齐读)。

二、享受“摇花乐”和“花雨美”

过渡:但是,在作者的记忆里难以忘怀的仅仅是桂花的香味吗?你认为更重要的是什么?

出示: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摇花乐和桂花雨?

看课文插图,找到相关语句,画出来,批注自己的感受。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孩子们,这桂花纷纷落下来,我是喊出来的。谁来喊一喊?

生喊

师:这一喊,你感受到了什么?

1.是呀!这就是摇花的乐趣,奇妙的桂花雨。所以,摇桂花对我来说就是件大事(朗读指导)(课件)

(从“总是、缠、”作者爱摇桂花、想快点摇的心情。乐说明心情愉快、使劲是说想多摇点下来。喊也能体现作者高兴心情。)

2.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去享受摇花的快乐,桂花雨的美丽。请大家轻轻闭上眼睛。师配乐范读: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我尽情地摇着桂花树,任由桂花像雨点一样纷纷落下来,摇啊摇,桂花落在我的头上、脸上、肩上、身上、脚上,落得我满头满身都是,我沐浴在香甜的桂花雨中,整个人陶醉了,我忘情地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落在我的头发上香了我的每一根发丝。落在鼻尖上,衣领上,我的小脚丫上……不一会儿,就落得我满头满身的了。听着听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呀?(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时,你有什么感受呢?出示:我想说

出示:摇花乐

难怪琦君会说“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出示)

三、体悟母亲思乡的情怀

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都让我对桂花魂牵梦萦,但仅此而已吗?还有更特殊的原因吗?让我们再深入地读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1.母亲说什么?

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读出母亲什么样的感情)

2.难道杭州一山的桂花真的香不过家乡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树吗?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呢?你能理解母亲吗?(东西是自己的好月是故乡明,故乡桂花做的食品桂花茶。。。此时桂花已充满母亲的全部空间,不难看出家乡在她心中的分量)

生读

师:每年丹桂飘香,母亲总是说——

当八十多岁的琦君回到家乡,仿佛听到母亲在说——

3.练习:

这里的再,也()。

4.反馈。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对童年的怀念,对母亲的依恋,对故乡的留恋,怎能不让作者魂牵梦萦呢?于是(齐读最后一段)

四、体会表达感情的方法

想一想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呢?(叙事和抒情)

桂花是故乡的香,月亮是故乡的明,溪水的故乡的甜,这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思乡情,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这一场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乐,是温馨,更是一种心灵的滋润,一段长长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牵挂,一种人生的幸福。

板书设计:

桂花雨

爱桂花:香

摇桂花乐

思桂花:深

点点桂花雨片片思乡情

龙咚锵教案中班反思篇六

《 《9 9 加几》教学设计 [ [ 教学内容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 6 96 页--8 98 页例 1 1、例 2 2。

[ [ 教学目标] ] 1 1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用" " 凑十法" " 计算 9 9 加几的进位加法。

2 2 .水平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动手操作水平及合作交流水平。

3 3 .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 [ 教学重点 ] 初步掌握用" " 凑十法" " 计算 9 9 加几。

[ [ 教学难点 ] 理解" " 凑十法" " 的思维过程。

[ [ 教具准备 ] 电脑课 件,实物投影。

[ [ 学具准备 ] 每人 0 20 根小棒、红黄花卡片各 0 20 个、水彩笔、小鱼图、题卡。

[ [ 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 1 .谈话引入:同学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看看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用" " 闯关" " 的形式复习1 "1 和几组成几" "与0 "10 加几等于十几" " 的习题)2 2 .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 1 .创设情境,教学例 1 1。

(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 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 3 3 人参加„„(3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们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很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 3 13 盒没送。

(4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组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5 5)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出示课件)

有的同学用点数的方法,从 1 1 盒、2 2 盒、3 3 盒一直数到 13 ;也有的同学用接数的方法,从 9 9 盒接着数:0 10 盒、1 11 盒、2 12 盒、3 13 盒;还有的同学更聪明,在箱子外拿 1 1 盒放到箱子里面,使箱子里面凑成 0 10,盒,0 10 盒再加上外面剩下的 3 3 盒,就是 3 13 盒。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生:我最喜欢数的方法。

生:我最喜欢把 9 9 个再加上 1 1 个变成十的方法。„„(评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会入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计算饮料盒数,鼓算 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9 9 加几,体现了算法多样化;使学生学生感觉到在多种算法中,凑十法最简便。)(6 6)师:下面李老师请同学们再回到比赛的现场(出示画面)这时运动场的比赛更加激烈了,现在李老师想根据场上的比赛项目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请同学们注意听:踢毽子和跳远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谁知道怎样列算式? 生:

9+7=(7 7)师:谁能像老师这样根据运动场上的比赛项目再提出几个数学问题? 生:踢毽的和跑步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

9+6=15 9+3=12 „„)教师说:" "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 然后板书课题:9 9 加几。

2 2 .探究算法,教学例 2 2 的 的 9 9 +3 3。

(1 1)师:一年级的小朋友也来到了运动场,他们正在实行摆小棒比赛。你们看,小男孩有 9 9 根小棒,小女孩有 3 3 根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应该怎样列式? 生:9 9 +3 3 =(2 2)师:怎样计算 3 9+3 得几呢?就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互相说一说。

指导学生操作:左边摆 9 9 根,右边摆 3 3 根。然后,把右边的 1 1 根移到左边,使左边的小棒凑成 0 10 根,左边的 0 10 根与右边剩下的 2 2 根合起来就是 2 12 根。

生:汇报 3 9+3 得几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

9 + 3 3 = 12 1 2 10 3.加深理解,教学例 2 2 的 的 9 9 +7 7。

共有几朵花? 生:学生自己操作,让一名学生在投影上操作,并叙述计算过程。

三、巩固提升,发展思维 1 1 .圈一圈,算一算的小比赛。(“做一做”的第 1 1、2 2 题)2 2 .课件出示“做一做”第 3 3 题 3 3 .涂鱼游戏:学生每人发一张小鱼图,图中的每条鱼的身上有一道 9 9 加几的算式,老师说:" " 把得数是 1 12 2 的鱼涂成红色,得数是 4 14 的鱼涂成黄色,得数是 是 6 16 的鱼涂成蓝色" "。

4 4 .乘车到清水岩的风景区去游玩:老师先介绍美丽的清水岩风景区,然后分发道具--4 4 名小导游手中举着车牌号分别为 13、15、18、9 19 的牌子,学生的 每人一张印有得数是上面四个数的 9 9 加几算式的车票,请对号上车。学生排队上车走出课堂,本节课结束。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教学反思

7加几教学设计

九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相关范文推荐
  • 09-25 最新幼儿园中班升大班家长感言(通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 09-25 最新小班语言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教学反思(模板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
  • 09-25 2023年全年活动方案 运动会活动方案(精选9篇)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时间的安排以及风险的
  • 09-25 小伞兵和小刺猬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
  • 09-25 亲子活动寿司活动方案(精选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 09-25 最新谁更长教学反思(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 09-25 最新我喜欢的早餐小班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
  • 09-25 2023年调皮的太阳教案反思(优质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09-25 奇形怪状的鼻子教学反思(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
  • 09-25 最新有的人的教学反思(模板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