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教案教学设计教科版一年级(热门20篇)

教案教学设计教科版一年级(热门20篇)

时间:2023-12-28 21:14:50 作者:念青松

一年级教案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兴趣,为其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份针对一年级学生的教案示例,供教师们参考和借鉴。

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1、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

2、在具体到情景与活动中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问题,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3、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并会在减法算式后面填写得数。

二、预计教学时间:1节。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读减法算式。

四、教学活动。

(一)复习巩固。

1、对口令,师生对,同桌对。

3可以分成1和几?

4可以分成2和几?

5可以分成1和几?

……。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3245。

12。

()1()()2。

(二)故事导入,学习新课。

1、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带上兔子的头饰)兔妈妈看见大家很会计算,想起大家帮帮忙,它现在一共有几根胡萝卜?(兔妈妈左手拿2根胡萝卜,右手拿1根胡萝卜)。

生:一共3根。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2=3或2+1=3。

师:你真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孩子!谢谢你!(把右手的胡萝卜送给回答问题的孩子)。

师:兔妈妈送了1根胡萝卜给小朋友,她还剩下几根呢?你是怎么想的呢?先对你的同桌说说,也可以用学具摆摆看。

学生汇报:原来有3根胡萝卜,拿走1根,还剩下2根。

2、揭示课题:

(1)教师:象这样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减法算式来表示,板书3-1=2,中间这个运算符画像中文数字“一”,叫做减号(板书),这道算式是一道减法算式,读作:3减1等于2。

(2)带领全班读算式2遍。

(3)解释:减号前面的3表示原来有3个,减号后面的1表示拿走了1个,“=”后面的2表示还剩2个。以后我们遇到这种“去掉”或“减少”的情况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三)运用减法计算的模型,自主探究。

1、出示书第25页纸鹤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的意思是什么?请在小组内交流。

预设1:桌上一共有3只纸鹤,拿走了1个,还剩下2个。

预设2:有3个小朋友,后来走了1个,还剩下2个。

2、提问:

(1)“走了”是什么意思?(强调“去掉或少了)。

(2)你会用减法算式表示吗?

(3)算式了各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学习书第25页例2气球图。

(1)同桌交流后汇报。

(2)教师板书:4-2=2。

(3)指名学生解释算式的含义,然后全班齐读算式2遍。

(4)教师质疑:算式中有2个”2”,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书第25页做一做,教师在黑板出示情景1的图,解释图意:这里有3朵花,拿走了2朵,可是在黑板上拿不走,我们就用虚线框把它框起来,表示拿走了。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个别学生上黑板做,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时既要评是否正确,又要评书写情况。

2、完成书第26页第1,独立完成,讲评时要先讲讲图意。

3、完成书第26页第2,独立完成。

4、算一算。

1、你能帮信鸽送信吗?

【提高练习】。

【拓展练习】。

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单元学习目标:

1、使学生从实际情景中理解计算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能力。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难点:理解计算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78例题,试一试,p78~79“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9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一共有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9+4=□。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圆片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算法。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启发:怎样能清楚看出一共是十几?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9+4=13。

13。

10。

边演示边讲述:盒子里有9个桃,放进1个是10个。先把盒外的4个桃分成1和3,然后把1个桃放进盒子里装满了10个,9个和1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3就是13,这中方法就是“凑十法”。

5、试一试。

书上p78试一试中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你能根据提示来计算吗?

提示:先用小棒摆摆再填得数。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同伴交流。

(2)引导加深理解“凑十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抢答:再引导学生比较每组式子的特点,使学生认识“凑十法”就是按上面的连加式子来计算。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游戏“闯关”:同桌间合作口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1)看图说三句话。

(2)应该怎样列式。

(3)小组互相说想法。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加几)。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80例题,试一试,p80~81“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不同的算法。

5、怎样算最快?(想加算减)。

6、试一试。

书上p80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提示:先用小棒摆摆再填得数。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计算,再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要求统一算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游戏“闯关”:同桌间合作口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1)根据图意在()里填数。

(2)看图说图意。

(3)怎样列式计算?

(4)小组互相说想法。

(5)全班交流。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

五、教学后记:

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内容: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出示口算: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鱼缸内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情景,调动学生的兴趣。

2、同学们发现左边小猫嘴边有“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同时右边小猫嘴边也有“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把“做一做”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我们发现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的方法比较简便。

板书设计:十几减几。

例213-8=(5)条13-5=(8)条。

310310。

25。

《认识时间》单元教学建议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看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四、单元知识点列表。

编号知识点内容。

第38页例1。

五、各知识点的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1、让学生观察例1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明确横向条形统计图的横轴表示数量,纵轴表示品牌。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时,让学生看清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并规范作图,最好要求都用铅笔作图。

3、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决策,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评价要点1、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或提出简单的问题。

评价样例a级(易):教材第38页例1。

b级(中):无。

c级(难):无。

教学建议1、让学生先弄明白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的好处;

3、规范作图,建议用铅笔作图;

4、让学生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如可以发现谁最高,谁最矮,谁最胖,比较两名学生的身高、体重相差多少。然后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在统计图中用一条虚线画出正常值,可以方便看出每个学生的身高、体重在正常值以上还是以下,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如加强锻炼)。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评价样例a级(易):教材第38页例2。

b级(中):教材第41页第3题。

分析:因为除了起始格表示90个单位以为,其他格表示多少个单位需学生通过李明和王鹏的游泳成绩来确定,从而确定纵轴上每格的数值,最后确定其他学生的游泳成绩。

存在问题:出现半格数时,学生比较容易把半格表示的数当做是1格表示的数。

解决对策:通过其它格子呈现的数据作对比。如左图中,可用130~150之间是两格,即1格就是10秒而不是5秒。

c级(难):无。

2、区别平均数与平均分的不同意义,让学生明白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

评价要点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评价样例a级(易):第42页例1。

b级(中):

判断题。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1米20厘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2、利民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3、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可能是156厘米。()。

c级(难):

2、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总数/份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评价要点1、学生能用平均数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2、学生能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评价样例a级(易):教材第42页例2。

b级(中):某足球队想引进一个前锋。最近5个赛季进球率。

运动员甲:23,17,18,24,23。

运动员乙:/,/,26,22,24。

运动员丙:30,12,/,26,20。

“/”表示这个赛季没参加比赛。这个足球队该引进哪个运动员?

主要存在问题:

1、计算总和时出错。

2、求一组数的平均数时,把数字的个数看成是总份数。

典型错例:

(15+13+7+9)4=11(个)。

解决对策:

1、加强连加的计算;根据平均数在这组数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来估计与验算;可用移多补少的方法验算。

2、根据题意对比练习,找准总份数。

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过程,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3.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故事导入。

画面: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

声音: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猴妈妈拿出13个桃,对小白兔说)“小白兔,欢迎你到我这儿来买水果,不过我想出个问题考考你,看看你数学学得怎么样?”

启发:小朋友们,请你猜猜猴妈妈会向小白兔提出什么问题呢?

2.筛选出有效信息。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本节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

指名回答: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好呢?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

[说明: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摆一摆、算一算。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13-9。(提示学生可以借助学具盒中的小棒、圆片等进行计算。对独立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2.说一说、听一听。

提出要求:和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并认真听听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教师请每个小组推荐1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方法。

3.评一评、比一比。

4.活动小结。

要求:同学们都能积极思考、团结协作,想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5.试一试。

计算12-9和16-9(“想想做做”第1题)。

(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进行计算)。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2题。先说说题意,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2.“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快捷,较快地算出得数,但不必强求统一算法。

3.“想想做做”第4题(小蚂蚁送信)。

课前准备1号、2号、3号……9号、10号信箱。

要求:请几位小朋友来扮演小蚂蚁,戴上头饰,把这些信(卡片上写着算式)送到信箱里去,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看他们有没有把信送错地方。

12-9=10-9=14-9=。

11-9=19-9=。

16-9=13-9=。

17-9=15-9=。

在“小小邮递员”的音乐声中,“小蚂蚁”把信送往相应的信箱。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评选“优秀邮递员”。

4.“想想做做”第5题。先让学生算一算,再比一比、议一议,让学生初步体会其中的简单规律。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请大家帮忙解决。

要求: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编一个数学故事,并试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目标:

1、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教学重点: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铅笔、投影。

教学过程:

一、模拟表演,提出问题。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2、列出算式,15-9。

三、讨论15-9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题。

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的?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减。

(2)、15分成10和5,10-9=11+5=6。

(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

(4)、9+6=1515-9=6……。

4、尝试练习。

(1)、让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计算试一试各题。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巩固算法。

1、基本练习(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独立计算。

(2)、选3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摘苹果(练一练第2题)。

在游戏中进行计算。

3、3、发展练习,(练一练教学游戏)。

(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交流。

五、总结。

板书:买铅笔。

(1)15-9=6(2)15-9=6(3)15-9。

因为9+6=。

10-9=115-5=10所以15-9=6。

1+5=610-4=6……。

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小鸟卡片房子卡片题纸一张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小明和他的同学们参加了有趣的游园活动,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这次生动有趣的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小精灵: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

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电脑出示泡泡伴有画外音)。

小精灵: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电脑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出现画外音)。

(1)小精灵: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电脑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小组讨论算法。

生1:9+6=15,所以15-9=6。

生2:10-9=1,1+5=6,所以15-9=6。

……。

(2)师:顽皮的小精灵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电脑出示谜语图)。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2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学生b:4。

五、游戏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计算十几减9时该怎样计算?

七、作业。

同步第8页。

八、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612-9=3。

①9+6=159+3=12。

②10-9=110-9=1。

1+5=61+2=3。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生活情境游园会引入新课,然后小组探究算法,最后进行巩固训练。在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拓宽,多加强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加和减(二)》中第二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日常生活过程中抽象数的过程,了解加减法的关系,掌握十几减9的运算技能。

2.能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十几减9这一数学问题的大致过程。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学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5.在他人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故事导入:春天到了,天气暖洋洋的,鹦鹉弟弟一大早就挎着小篮子上街去了,走着,走着,正好白云姐姐经过,白云姐姐说:“鹦鹉弟弟,你到哪里去呀?”鹦鹉弟弟对着天空说:“白云姐姐,今天是马戏团的小丑刺猬哥哥过生日,我去给小刺猬买礼物呢!”说完,就继续往前走,鹦鹉弟弟来到水果超市,看到又大又红的苹果,开心极了,就对蓝猫先生说:“蓝猫先生,我想买一些苹果。”蓝猫先生说:“可爱的鹦鹉,我只剩下一箱苹果和这3个苹果了。你想买几个苹果呀!”鹦鹉弟弟说:“蓝猫先生,我想买9个苹果。”(教师边讲故事,边演示故事情节)。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9。

继续提问:那么13-9等于几呢?该怎样计算呢?

二、主动探索知识。体会形成过程。

第一层次:个体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生操作:先摆10个苹果,再摆3个苹果。

2.教师提问:在13个苹果中去掉9个苹果,该怎么算呢?你能为蓝猫先生想想办法吗?看谁想的方法最多。

3.学生独立开始动手操作。

第二层次:同桌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

同桌开始交流,边操作边说出13个苹果中减去9个的操作过程。

第三层次:师生交流,寻求各种解决方法。

教师提问:你为蓝猫先生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呢?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呢?(边说边演示)。

此时,学生感情投入,积极性很高,教师抓住机会,指几名学生回答,让学生边说边演示操作过程,若学生操作过程说得不完整,教师可作引导。

在学生的回答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

想法一:从13个苹果里一个一个地去减,1、2、3……9,最后还剩4个。

想法二:先从10个苹果里减去9个苹果,还剩1个苹果,再把1个苹果和箱子外面的3个苹果合起来是4个苹果。

(10和3),板书:13-9=4。

/\。

103。

先算几减几呢?再算几加几呢?完成板书:13-9=4。

/\。

103。

那么13-9等于几?

老师了解一下,有哪些学生是用这种方法算的,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想法很好,从13个苹果中减去9个苹果,可以先从10个苹果中减去9个苹果,还剩1个,再把1个苹果和箱子外面的3个苹果合起来是4个苹果,所以13-9可以这样想,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9=1,再算1+3=4(边说边演示)。

想法三:箱子外面有3个苹果,因此先减去3个苹果,然后减去箱子里面6个苹果,这样一共减去9个苹果,最后还剩4个苹果。

也就是把9分成几和几?(3和6)板书:

13-9=4。

/\。

36。

为什么要把9分成3和6呢?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那么13-9等于几呢?完成板书:

13-9=4。

/\。

36。

想法四:把13个苹果分成9个苹果和4个苹果,因为9个苹果和4个苹果是13个苹果,所以13个苹果减去9个苹果等于4个苹果。

教师。

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在参与探索与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老师跟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课件出示小兔和妈妈对话的场景)小兔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是星期天,我想到集市上去买点东西。好吗?”妈妈说:“好的,买了东西早点回来。”(课件出示例题情境中小猴卖桃图)集市上可热闹了。瞧,一只小猴在卖桃呢,多么鲜美的桃子啊!(把例题情境图出完整)小兔看到这么多又大又红的桃子,心想买点桃子回去吧。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图意,并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提问:怎样求还剩几个桃呢?你会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3-9)。

揭示课题:像这样(指“13-9”)十几减9的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十几减9)。

二、自主探究,确认算法。

1.自主探究。

谈话:你有办法算出13-9等于几吗?先想一想可以怎样算,并按自己的想法算一算;再把你的算法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指导。

2.交流算法。

反馈:谁来向大家介绍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时,根据需要让学生边说边用学具摆一摆。教师及时用课件再演示,相机板书。

学生可能用下面的几种方法计算:

3.比较算法。

谈话: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计算13-9的方法。请小朋友比较这些不同的算法,看看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把你最喜欢的方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反馈:你喜欢哪种算法?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吗?

4.教学“试一试”。

出示:12-9=□。

16-9=□。

谈话:这里还有两道十几减9的算式,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吗?先自己算一算,再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活动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三、巩固练习,优化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说拿小棒的过程,并提出“还剩多少根”的问题。

(2)提问:你能列式并算出还剩多少根小棒吗?

学生列式,算出得数,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3)谈话:你能自己摆小棒算一算16-9等于多少吗?

反馈:你是怎样摆的,怎样算的?(让学生边说边在实物展台上摆)。

(4)还想算十几减9吗?自己想一个十几减9的算式,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1)课件出示左边的方块图。

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可以怎样列式?

再问:怎样计算15-9?

(2)课件出示右边的丝瓜图。

谈话:这道题你会列式计算吗?先跟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再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课件出示题目,并让学生独立算出得数。

(2)反馈:你是怎样算的?

交流算法时,适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算法进行比较。

4.“想想做做”第4题。

(1)课件出示题目。

谈话:下面我们来做个“小蚂蚁出题,小朋友算得数”的游戏,好吗?小蚂蚁把方块推到哪个数的下面,就表示用这个方块上面的数减9。谁最先算出得数,就大声地说出来。

(2)课件演示,学生抢答。

(3)谈话:你想出题让别的小朋友算吗?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合作,一个说十几减9的算式,另一个说得数。

5.“想想做做”第5题。

(1)课件出示:11-9=、12-9=、……、17-9=、18-9=(排成一竖排)。

(2)提问:你能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

根据学生回答,填写每道题的得数。

(3)谈话: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学生可能发现“这些算式都是十几减9的算式;从上往下看,减号前面的数总比前面一题多1,得数也比前面一题多1”,等等。

四、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今天的表现怎样?

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2、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挂图小鸟卡片房子卡片题纸一张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

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1)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强调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师:顽皮的小泡泡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指出谜语图)。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学生b:4+9=。

五、游戏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二、课堂作业设计。

1、做一做第1、2题。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好又快。

3、练习二的第3题。

三、思维训练。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有20条字谜,小朋友们已经猜中了15条,没猜中有几条?

八、课学小结:这节课学了十几减9的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十几减9可以这样想,见到减法想加法,用“破十法”算也可以连续减……十几减9的差,要比被数个位数多1。

教学板书:十几减9。

有15个气球,卖9个,还有几个?

15-9=6。

有14个圈,套中9个,有几个没套中?比较算式。

14-9=5。

例1、12-9怎样想想9+(3)=12。

12-9=(3)。

12-9=3。

21010-9=1。

11+(2)=3。

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十几减8,9”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卡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一、复习。

举例:“11-7”,说说计算方法。

二、二、基本练习。

1、指导第1题。

(1)、先独立计算。

(2)、观察算式,说说每一竖算式有什么规律。

(3)、交流规律。

2、指导第6题:(方法同上)。

三、三、变式练习。

1、指导第2题。

先计算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指导第3题。

(1)、先观察图,理解图,弄清题意。

(2)、学生连线后交流结果。

(3)、说说“谁钓的最多”?“多几条”?

3、指导第7题:

(1)、观察图,理解题材意。

(2)、连线,交流结果。

4、指导第4题:

(1)、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四、四、发展练习(第五题)。

1、观察图画,说说图意。

2、填空。

3、说说一共有13个和还剩8个是怎样做出来的?

五、五、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数学教案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三单元“摘果子”一课。

一、说教材。

本课是学生学习减法的开始,学生对减法的含义体会不深。教材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及必要性。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因此,我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特点确定教学目的为:

知识目标、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减法含义;能正确列出并读出算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语言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二、说教法。

本课我采用观察操作,练习,讨论多种方法交*进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中初步感知减法含义。

三、说学法。

学生本课中通过观察操作,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数学“创境——探究”教学模式,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复习准备,创设情境。

l在这一环节,我充分利用“摘果子”这一情境。“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园,自然过子里的果子成熟了,兰兰提这篮子来摘果子。她请我们一起去,你们说好吗?那我们出发吧!这样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渡到第二阶段。

(二)探究新知,总结规律。

还剩3个果子?为什么用减法算?”学生对减法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寻求不同解法。

为使每个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建立在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同桌摆铅笔的小练习。一人说另一人摆。最后我引导学生: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与减法有关,你能举例说明吗?让学生找找身边的减法,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再进行小结质疑:兰兰见到同学们学得这样好高兴得忘了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谁能告诉她?如果没有问题进行第三街段。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练习是发展智力,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1看图填算式。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点进一步掌握。2算一算检查学生离开图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3到5题也是看图计算。其中4,5题答案会有不同的结果,只要学生解释合理,我都给予肯定。为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我设计第6题是比较大小。这道题我采用同桌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互相帮助合作解决困难,让他们每个人都产生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最后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游戏“摘果子”让孩子们在玩玩,笑笑,算算中结束本节课。

(四)全课总结,强化新知。

一堂课的结束,要让学生明确所学的知识,建立知识网络。我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这节课我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自主感受,协调发展。力求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课堂教学优质高效。

一年级数学教案

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检查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爱科学的德育教育;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的联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6~10各数的书写。

教学难点。

8的写法。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文具,你能说一说文具里都放些什么吗?(复习1-5各数。)。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文具请大家观察一下:图画上画了些什么?

2、知道怎么做了吗?每一种文具各有多少/分别用数字几来表示?连线,指名说。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可以用6-10这几个数来表示?

4、6-10的写法。

形象记忆:6象哨子,7象镰刀,8象葫芦,9象“q”。

重点讲9一笔写成,8从右上角起笔,上圆稍小,下圆稍大,10是由1和0组成,0从右上角起笔向左下角运笔,回到起笔处。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练一练,第一题:看图画线,学生独立完成。

2、第二题,数一数,写出数,再画圈。

3、第三题;填数,发射火箭倒计时,从10写到0。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6-10各数,并会写6-10各数。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教案

使学生懂得助人为乐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关心他人,做对人有益的事才是最快乐的。

这是一用拟人手法写的童话,那么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呢?这是题目留给我们的悬念,本问通过写发生在小乌龟身上的两件事,即第一件事写小乌龟因为爬的慢没帮上小猴的忙,而被小动物们误解;第二件事写小乌龟救起了落入水中的小乌龟解除了大家对他的误解,学习时要抓住时间的来龙去脉和事件过程中人物的表现,这样才能很好地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1、学习本课字词,了解。

2、学习时要抓住时间的来龙去脉和事件过程中人物的表现。

3、使学生懂得助人为乐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关心他人,做对人有益的事才是最快乐的。

1、通过分角色朗读,在读中体会人物个性。

2、通过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演一演,并从中让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使学生懂得理解别人,助人为乐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多媒体课件、头饰。

一课时。

1、题目质疑,激发兴趣。

读题目之后学生自主设置疑问“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小乌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教师给学生创造疑问难的机会,让学生真正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认读生字、初读感知,自悟解题。

(1)带着刚才的疑问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解决自己设置的疑问。

(2)课件演示生字,在课文中找一找,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3)分角色朗读,读中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小乌龟难过地说:“唉,我跑得太慢了!”

引导学生用低缓的声音读出小乌龟的自责。

小公鸡感激地说:“谢谢!谢谢!”用急切,感动的语气来表现小公鸡的感激之情。

出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的直观的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4)联系生活,升华主题。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类似的事情呢?说说你的感受。

(5)创编课本剧“小乌龟笑了”

设计理念: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身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

2、开发学生的潜质,使每个学生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学习,学会学习与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3、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结构分析:

本次“能说会写”重在说,教材提供了一段说明文字,一幅插图。

说明文字共三句话。第一话,总结了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二、三句话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1、想一想你自己最过做了哪些事,怎么做的,有什么感受,和同学们讲一讲。

2、还可以说说你还想做什么事,但暂时还做不到,自己打算怎么办。

(二)话题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来源于生活,又与本单元课文相关,学生感兴趣,有话可说。活动中要着意营造和谐宽松的交际氛围,创设多面立体的交际空间,通过讨论、表演、评议,使每个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增进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使交流活动具备实际意义。

1、通过阅读说明文字,明确交际的内容。

2、使学生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话要说得清楚明白,语句要通顺。

3、使学生运用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

使学生叙述事情要说得清楚明白,语句要通顺连贯。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把握评价标准,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

电脑、小黑板。

1课时

(一)阅读教材,积累准备。

1、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2、阅读教材,明确交际内容、要求。

那么我们到底要说什么内容?具体的要求又是什么呢?

(学生自主读书,发表自己读书后的收获: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3、学生汇报:(内容与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谁说得最好。

(教学理念:让学生看到课题说说想到了什么,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本次口语交际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明确交际内容、要求,体现了学生是口语交际的主体,从而体现了本次学习内容要学生自挖掘,能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的兴趣,同时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则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具体内容,目标一目了然,从而乐于从事这项活动。)

(二)情境拓展,强化实践。

1、出示两种情境:

2、小组任选一个交际话题,想像情境,讨论交流。

(1)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情境,想像当时的场面,想想应该怎样说。那么在说前,看谁知道与人交际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汇报)

(2)根据交际的要求,评一评,谁说得最好,最有礼貌。

3、小组同学合作,模拟表演。

(1)请各小组的同学分配好角色,进行模拟表演。那么谁知道在与人交际、或者情境表演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讨论交流)

(2)想像一下当时的情境,每个人物会说什么呢?小组内练习。

4、各组学生汇报表演,结合学生的表演,师生参与评价,评出哪组同学表演得真实,看哪组的同学能做到仪态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理念:此环节教师创设学生所熟知的情境,使学生喜欢本次话题,并在具体的情境,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表,有戏可演。同时,通过多次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说得好,还要有礼貌,仪态还要自然大方”等口语交际的实际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与人文明交际,和谐共处的交往原则。)

(三)拓展延伸:

1、认真回忆一下,最近你自己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怎么做的,有什么感受,和同学讲一讲,注意要把话说清楚,语句要通顺。

2、班交流,评出谁说得最好为“表达星”,谁做得做好为“自立星”。

(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帮助建构和强化与人交际的具体要求。同时通过评价,强调好的榜样作用,来带动差的,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进一步指导学生的实际行动。)

(四)总结评价,享受快乐。

1、同学们,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中,你快乐吗?你有哪些收获?

2、总结本课学习情况,组织评选出“交际小能手”“最佳合作奖”,让学生享受参与交际的快乐。

(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更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无比快乐,从而乐于从事给他以快乐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

(五)板书设计: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做了什么 说得清楚明白

怎么做的 文明礼貌

什么感受 演得真实大方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教案

师:每个人都有好多希望,希望好比夜晚的明灯,希望产生前进的动力,没有希望的生活就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但希望种种,大到拯物物济世,小到得到一块硬币,那么这篇散文的作者的希望是什么呢?他的希望真的很小吗?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吧:

1,打开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

2,根据拼音对照汉字读课文

3,读自己喜欢的话

4,找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师:谁想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指生读)

师: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我”告诉小鸟不要到那片树林去,那片树林里有举弹弓的人:不要到这里来,这里有捉鸟的网。

师:还有谁读懂了这些内容?

生:我也读懂了“我”告诉小鸟有人要捉它们,小鸟不要过去。

生:“我”告诉小鸟要注意安全。

师:你们见过听说过哪些捕杀鸟类的事呢?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自由畅谈)

师:教师引导:“我”为什么要保护小鸟?

(学生利用资料:鸟类是捕虫能手。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消灭了那么多的害虫:而且小鸟长的多可爱呀,叫起来好听,给人类带来许多的快乐。可是,却有人要捉它们,我们要告诉它们什么?(学生自由说)

生:小鸟快跑

生:小鸟,有人要捉你,你快飞呀。!

生:坏人来了,小鸟快逃!

………………

师:那就让我们快来告诉小鸟,远离弹弓和网。

5,师生齐读课文

6,畅谈希望,升华主题

说说你见过听过哪些捕杀鸟类的现象,你打算怎样保护鸟类,保护身边的环境?

(学生畅谈)

7,检查文中会认的字

多媒体出示:本课需要认识的字

出示字卡:听讲弓捉

带拼音,指学生认读。

去掉拼音,学生读。开火车读。

文中小朋友的希望是保护鸟类,共建美好家园的希望:

(他希望能与小鸟对话:希望可以提醒小鸟避开危险:希望与小鸟共同生活在一个到处是春天是树木是花朵的花园里。)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教案

3.了解文中的故事,感悟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行为和品德是高尚美好的。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意思。

理解奶奶说的话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阳光吗?(喜欢)站在阳光下晒太阳,我们会感到浑身舒服,你们知道阳光都给我们带来什么了?(老师边说边出示关于四季的阳光的图片)

你给别人送过阳光吗?有一个小女孩她要给别人送阳光,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5 课《送阳光》(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汉字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反复多读几遍,做到不加字、不丢字,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将本课要认、写的字圈出来。

3.指名读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小组内轮读课文,然后在组内说一说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汇报。

(1)为什么送阳光?(用“因为……所以……”说完整话)

(2)念叨(指导读出感情)

(3)(课件出示图片)观察图上有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解决第二个问题怎样送阳光?

指名演示

练读相应段落,换词练习( )的阳光

3.指导学习:体会人物心里。

找出体现苗苗送阳光急切心情的词语。

出示相应句子,读一下这句话,体会一下苗苗急切的心情好吗?

谁能也照着课文的样子用:“一……就……”这句式说一句话。

问:阳光到底送到没有?奶奶到底收到阳光没有?请问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找答案。

读文后汇报:阳光没送到,奶奶收到的阳光不是真正的阳光。

四、老师总结,课外延伸

指名说一说

师: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希望同学们用你的爱心去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一个人,心里有爱,就会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心里有爱,就会关爱他人,把他人的冷暖放在心上;心里有爱,内心就会永远充满灿烂、明媚的阳光。

5 送阳光

奶奶 :病重 想要阳光

苗苗:送阳光 阳光不见了

已经送进了奶奶的心里

一年级数学教案

本次活动的活动目标是练习原地纵跳触物,获得一定的纵跳能力。并且学习分工合作,积极参与创作游戏场景工作。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是幼儿能在摘果子的过程中感受纵跳的动作技能,了解助跑起跳的基本动作。学会下蹲摆臂起跳来摘果子。

本次活动我为幼儿准备了磁性“水果”若干,障碍物若干,保护垫一块。结合实际活动,进行如下反思。

一、活动准备。

1、提前准备活动材料,并摆放在合适位置。

2、结合实际,选择适宜的活动环境。

活动前考虑到幼儿需要助跑纵身起跳摘物,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决定在隔壁空教室进行本次活动。将磁性“水果”置于黑板上,黑板前方放一块保护垫,防止幼儿摘物时与墙面发生正面碰撞。

二、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应充分有效,有一定趣味性。

结合活动内容纵跳,主要发展腿部力量。所以在热身活动时我着重腿部热身,用车轮跑、深蹲起跳等方式进行热身,在达到热身目的的同时提高了幼儿运动的热情。

2、尊重循序渐进原则,由易到难的原则。

通过设置障碍物、提高“水果”高度来体现活动的层次性。

3、注重课堂常规的培养。

体育活动中幼儿非常容易兴奋,从而出现在活动中不能很好地听从教师的命令。教师在活动中应时刻抓好常规这一环节,引导幼儿遵守课堂纪律,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4、安全前提下的动作发展。

在活动中,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安全范围内充分发挥幼儿的兴趣及信心,带领他们完成动作,学习完整的动作技能。强调纵跳动作的深蹲和摆臂。

5、师幼互动,共同领会动作技能。

教师让幼儿自己讲述动作技能,及时提醒并帮助其改正。利用示范法和分解法帮助幼儿理解动作,共同努力达到学习技能的目标。

6、重视放松活动。

放松活动是体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应该重视每一次的放松活动。本次活动最后让幼儿品尝自己摘下的果子,在放松的同时得到满足感。

三、个人评析和收获 。

幼儿对体育活动非常感兴趣,教师应该投其所好,在注重习惯和常规培养的同时,把握好核心技能,分层次地锻炼幼儿的技能,这样,幼儿就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体育活动的魅力,从而全身心得到满足。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教案

1、(出示落叶纷飞的画面)

小朋友,现在已进入深秋了,瞧!树上的叶子都纷纷落下来了,看!这些是什么?

我们把这些落下来的树叶称为落叶。

(媒体出示:luoye)拼一拼音节。

2、生自由拼读、个别拼读。

(出示:落叶)

学习生字“落”

指读,齐读。

3、风姑娘把落叶吹向空中,吹向大地,还把落叶送到各个地方去呢!(出示风吹的声音)

4、(媒体出示:风姑娘)指名读。谁能准确地来读读这个词?

5、学生字:姑娘(出示生字卡片)

(1)指名读单个字:姑娘

(2)当他们合在一起,变成词语的时候,又该怎么读呢?(指名多人读)

(3)姑娘就是女孩子的意思,所以他们都是女字旁。

开小火车读。

齐读。

过渡:风姑娘把落叶当作信送到了各个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6课风姑娘送信。

6、出示课题:(媒体出示:46、风姑娘送信)。

学习生字“信”(出示信封,教师简单介绍信)

[教学说明]:本环节通过让学生看图片,直观地感受到深秋的到来,同时出示课题,学习生字。

1、人们可以通过信来传递消息,风姑娘把信送给谁?要传递什么信息呢?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仔细听,边听边想,记住风姑娘把信送给了谁?(看动画)

2、风姑娘把信送给了_______。

3、个别学生回答。(出示:燕子、松鼠、青蛙、小女孩的妈妈)

师:小朋友听的可真仔细,现在请小朋友根据老师的提示把下面的话说完整。

4、练习说话。

出示:风姑娘把信送给了()、()、()和()。

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指名回答。

(出示:风姑娘把信送给了燕子、松鼠、青蛙和小女孩的妈妈。)

齐读。

5、对,小朋友说的真棒,风姑娘把信送给了燕子、青蛙、松鼠和小女孩的妈妈,那么燕子收到风姑娘送来的信,又是怎么说的,我们先来看看第二小节。

6、出示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请小朋友找一找哪一句是燕子说的话。

(3)学生回答,老师示范用直线划出句子。

指名读,男生女生读。

小朋友读的真不错,现在拿出笔和尺把燕子的话用直线划出来。

(4)这里有个生字宝宝“啊”,跟老师一起读。

这里面还有个生字,谁带领大家读。南的反义词是什么?那么东的反义词呢?

练习反义词的口令。

(1)小小组学习要求:

在组长的带领下,读读课文第3、4、5小节。

用不同的方法学习生字。

划出松鼠、青蛙和小女孩妈妈收到信后说的话。

(2)交流反馈(出示:第三、四、五小节)

交流生字:

学习“些”字。(上下结构)

学习“宝”字,渗透宝盖头。指导书写,学生在课本上书写一遍。

学习“件”、“衣”、“服”。

8、分组读三、四、五小节,交流松鼠、青蛙和小女孩的妈妈说的话。

9、出示三句话,指导朗读:

选一句你喜欢的话读给你的同桌听。注意要读出各种小动物说话的语气。

指名读、分组读、齐读、分角色读。

[教学说明]:故事中的这些角色在收到风姑娘的信后,可能会有几种反应,这可以通过不同的语气在朗读中表现出来。因此,只要孩子的理解合理,都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10、是呀,收到风姑娘的信后,动物们都忙活起来,为的是好好的去过冬,现在你知道它们是怎么过冬的了吗?(学生交流)

11、分角色朗读课文。

对呀,小动物们过冬的方法是各不相同的。

小朋友读的可真棒!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叫出来,看看小朋友还认识不认识?

1、呼,呼,呼,风姑娘又把信送到谁那里去了呢?

2、出示图片及文字拼音,生拼读后回答

(出示:图片片图片大雁蚂蚁蛇)

3、它们接到落叶信后又会说些什么呢?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吗?请小朋友们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一说。请在四人小组内先交流。

(媒体出示:风姑娘送了一片落叶给大雁,大雁一看,说:“。”

风姑娘送了一片落叶给蚂蚁,蚂蚁一看,说:“。”

风姑娘送了一片落叶给蛇,蛇一看,说:“。”)

4、指名全班交流。

5、小朋友刚才说的都很棒。现在请你想一想,风姑娘把信还可以送给谁呢?仿照课文中的样子,跟爸爸妈妈说一说。

一年级劳动教育教案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的:

现在的小学生劳动技能欠缺,劳动观念淡薄,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为他们安排了一切,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树立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识,深化“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教育,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劳动技能,感受劳动的乐趣,体验劳动的价值,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和成就感,增进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劳逸结合中获得健康、全面地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此活动方案。

二、参赛对象:全体学生。

三、时间安排及比赛地点:

1、三月底:4—6年级。

地点:大操场。

2、四月中旬:1—3年级。

地点:中间操场。

四、参赛方法:

各班班主任先行组织初赛,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选出代表参加学校的比赛。

1、1—3年级各班选举5名学生代表班级参赛。

2、4—6年级各班选举10名学生代表班级参赛。

五、比赛形式及内容:

1、一年级: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

材料准备:自备校服的上衣和背心,有鞋带的鞋子一双,自己学习用的书本(以这学期已发放的为准)和书包。

比赛时间:10分钟。

比赛方法:听口令,先穿上衣和背心、再系鞋带,最后整理自己的书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评判标准:上衣和背心穿好,一双鞋子的鞋带系好,书全部装进书包,摆放有序。如无法评判,由完成时间的`先后确定胜者。

2、二年级、三年级:穿衣服、系红领巾、系鞋带、整理书包和课桌。

材料准备:自备校服的上衣和背心,干净的红领巾一张,有鞋带的鞋子一双,自己学习用的书本(以这学期已发放的为准)和书包,课桌由学校提供。

比赛时间:10分钟。

比赛方法:听口令,先穿上衣和背心、再系鞋带,然后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清理抽屉,最后把整理好的书包放进抽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评判标准:上衣和背心穿好,一双鞋子的鞋带系好,红领巾系好,书全部装进书包,摆放有序,书包放进抽屉,如果抽屉里有其他物品,也要求在抽屉中摆放端正、合理。如无法评判,由完成时间的先后确定胜者。

3、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10人一组合作完成划分好的清洁区域。

材料准备:自备扫除工具。

比赛时间:15分钟。

比赛方法:听口令,学生们从前往后或从后往前有秩序地扫地,不能东一笤帚,西一笤帚。各组学生通过合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后并能摆放好扫除工具。

评判标准:在扫的过程中要有有秩序,不能东一笤帚,西一笤帚,通过合作把所划分的区域清扫干净,最后能把扫除工具摆放整齐。如无法评判,由完成时间的先后确定胜者。

六、比赛人员安排:

训练辅导:各中队辅导员。

材料准备:总务处。

场地布置及安全:政教处、大队部、安稳办。

评委:

七、评奖办法:

1、1—3年级评出“劳动技能小明星”20名;劳动小明星30名。

2、4—6年级评出“劳动技能模范班”3个;“劳动技能示范班”6个。

八、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相关范文推荐
  • 12-28 焊接实习心得体会大全(19篇)
    实习心得体会是在实习期间对所学知识和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归纳。感谢大家的关注,以下是一些实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自20xx年进厂以来
  • 12-28 医院新年致辞稿(优秀21篇)
    无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致辞都需要注意礼貌和尊重他人的感受,以便更好地传递信息和情感。下面是一些著名人物的致辞摘录,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表达方式和思路。
  • 12-28 大班教案营养设计师(专业13篇)
    大班教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培养。以下是一份经过实践验证的大班教案,它在实际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活动目标:1.通
  • 12-28 我眼中的风景写景(专业16篇)
    优秀作文是语文学习的目标之一,我们都希望通过努力实现这个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我的家乡绍兴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在
  • 12-28 散步人生高中大全(15篇)
    人生总结是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总结,也是我们在人生中成长的一种记录方式。在这些人生总结范文中,我们能够看到作者对自己人生的深刻悟解和独特见解。香榭里舍大街曾经徜徉
  • 12-28 我心目中的爱国英雄(通用18篇)
    爱国是对国旗和国歌的崇仰,是对国家象征的敬意和尊重。这些优秀的爱国总结范文,反映了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担当,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学习借鉴。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
  • 12-28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大全(17篇)
    通过工作汇报,可以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思考,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汇报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千村示范
  • 12-28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工作汇报(优秀21篇)
    入党积极分子是指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中经过选拔、培养、考察,并经支部讨论和上级党组织批准,拟发展为党员的积极份子。看看这些优秀入党积极分子的事迹和表现,我们可
  • 12-28 初中我的暑假生活(模板16篇)
    优秀作文是多方面素养的综合体现,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提高。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篇目,供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得到启发。在这次暑假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7月21日
  • 12-28 少队部教师节活动方案大全(12篇)
    在制定活动方案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活动的目的和参与者的需求。以下是一些精彩的活动方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创意和灵感。20xx年9月10日是我国第xx个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