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幼儿园菜地里的歌教案反思(通用5篇)

2023年幼儿园菜地里的歌教案反思(通用5篇)

时间:2023-10-09 20:12:17 作者:FS文字使者 2023年幼儿园菜地里的歌教案反思(通用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菜地里的歌教案反思篇一

游戏玩法:

幼儿扮演小鱼,教师扮演渔夫,音乐响起时小鱼在海中自由游动,当歌曲唱至”看我钓到一条x鱼时“,被钓上的鱼儿跟在教师身后有节奏的游动,直至歌曲结束句”看我钓到一条大白鲨“全体幼儿蹲下,游戏结束。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通过语言节奏帮助幼儿感受并学习前八后十六分音符。

3、喻快的参与游戏,享受歌唱带来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钓鱼歌》多媒体课件、cd碟、投影设备、音响设备、钓鱼竿、鱼儿头饰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有角色扮演的游戏经验。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律动,初步感知歌曲《钓鱼歌》

教师:宝贝们!看我们来到了海滩,这儿有好多好多的宝贝,让我们去看看吧!

2、通过语言节奏,帮助幼儿感受并学习后十六分音符(难点前置)

钓鱼钓鱼钓到什么鱼,看我钓到一条xx鱼。

3、学习歌曲a段

(1)借助多媒体课件完整范唱歌曲,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歌曲名称及歌词大意。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台湾童谣《钓鱼歌》,歌曲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请你仔细的听一听。

(2)借助多媒体课件范唱歌曲a段,帮助幼儿提炼a段歌词。

(3)师幼共同演唱歌曲a段,引导幼儿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歌唱。

4、学习歌曲b段。

(1)借助多媒体课件范唱歌曲bf,帮助幼儿巩固前八后十六分音符。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多媒体课件,清晰钓鱼的次序及鱼儿越来越大的规律。

(3)师幼共同演唱b段,引导幼儿用不同力度的声音及动作,有节奏的表现鱼儿越来越重(大)的情境。

5、师幼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几用欢快、跳跃的声音表现钓鱼时快乐的情绪。

6、音乐游戏《钓鱼》,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体验表演的乐趣。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2)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听音乐分角色边唱歌边做游戏。

教师:宝贝们!带上你喜欢的鱼儿头饰,跟随着欢快的音乐游向大海吧!

活动反思: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体验钓鱼,发现问题,小组探究、讨论,小组合作,钓鱼竞赛等环节进行教学。为了充分的保障学生的操作时间,我将板书设计成了磁卡粘贴的形式,并且注意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讨论十分激烈。汇报讨论结果时,学生主要以自己的想法为主,缺乏综合他人意见的意识和能力。在小组合作环节中,部分小组的学生能很好的分工合作完成作品,也有一部分小组的学生不知道做什么或者各做各的,合作意识不强,导致作品的完成度不是很高。结束时我设计了小组钓鱼接力竞赛的游戏,让本堂课在游戏中开始,在游戏中结束,前后呼应。整节课还是比较完整,学生也充分体验了钓鱼和废旧材料的再创造的乐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幼儿园菜地里的歌教案反思篇二

1、观察图片,说说各种蔬菜的名称。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蔬菜,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提问:图片里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黄瓜、南瓜、茄子,绿绿的、圆圆的、长长的)小结:豆角是青色的,又细又长;萝卜白白胖胖的;黄瓜绿绿的,像穿了一件绿衣裳; 茄子紫紫的,表面很光滑;辣椒红红的,下面尖尖的像是一个长着尖尖的嘴;南瓜的皮越老越黄。

2、猜测:这些蔬菜生长在什么地方?

小结:可能在泥土里,可能在水里。

3、请幼儿仔细观察,说出每种蔬菜的生长地点。

小结:豆角、黄瓜都挂在藤蔓上;南瓜虽然也有腾蔓,但都在地面上;萝卜藏在地底下,地面上只露出叶子。

二、猜猜说说学儿歌

1、联系画面猜一猜,儿歌里分别说的是哪些蔬菜。

教师:什么青青细又长?开动你们的小脑筋,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2、播放ppt图片,请幼儿欣赏并找出答案。

过渡:你们都猜对了,那请你们记住答案哦,我们现在来一起念一念。

3、师幼问答。

教师:什么青青细又长?幼:豆角青青细又长。

4、完整欣赏儿歌,请幼儿一起完整地念儿歌。

三、大家来对歌

1、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分男女两队,一队问一队答,用对歌的形式念儿歌。

教师:你们都很厉害,这么快就学会了这首儿歌。现在我们来换个方式,用对歌的方法来念儿歌。就像刚刚那样我问一句你们答一句,这就是对歌了。我请女生来问,男生来回答,看看哪个组更厉害。

女:什么青青细又长?男:豆角青青细又长。

2、两队互换问答。

月亮队:豆角青青细又长,萝卜地下捉迷藏。

4、按照“(个人)什么青青细又长,(众)嘿~细又长?”的方式念儿歌。

教师:现在我们每念一句儿歌,就在后面重复最后三个字,并加上“嘿”,比如我说“什么青青细又长”。你们说“嘿,细又长”。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

幼儿园菜地里的歌教案反思篇三

1.区别不同蔬菜的特点,了解它们生长在不同的地方。

2.学习用对歌的方式学念儿歌。

《菜地里的歌》

1、观察图片,说说各种蔬菜的名称。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蔬菜,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提问:图片里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黄瓜、南瓜、茄子,绿绿的、圆圆的、长长的)小结:豆角是青色的,又细又长;萝卜白白胖胖的;黄瓜绿绿的,像穿了一件绿衣裳; 茄子紫紫的,表面很光滑;辣椒红红的,下面尖尖的'像是一个长着尖尖的嘴;南瓜的皮越老越黄。

2、猜测:这些蔬菜生长在什么地方?

小结:可能在泥土里,可能在水里。

3、请幼儿仔细观察,说出每种蔬菜的生长地点。

小结:豆角、黄瓜都挂在藤蔓上;南瓜虽然也有腾蔓,但都在地面上;萝卜藏在地底下,地面上只露出叶子。

1、联系画面猜一猜,儿歌里分别说的是哪些蔬菜。

教师:什么青青细又长?开动你们的小脑筋,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2、播放ppt图片,请幼儿欣赏并找出答案。

过渡:你们都猜对了,那请你们记住答案哦,我们现在来一起念一念。

3、师幼问答。

教师:什么青青细又长?幼:豆角青青细又长。

4、完整欣赏儿歌,请幼儿一起完整地念儿歌。

1、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分男女两队,一队问一队答,用对歌的形式念儿歌。

教师:你们都很厉害,这么快就学会了这首儿歌。现在我们来换个方式,用对歌的方法来念儿歌。就像刚刚那样我问一句你们答一句,这就是对歌了。我请女生来问,男生来回答,看看哪个组更厉害。

女:什么青青细又长?男:豆角青青细又长。

2、两队互换问答。

3、分成太阳组和月亮组,采取两句一问两句一答的方式进行对歌。完成一次后互换问答。

太阳队:什么青青细又长?什么地下捉迷藏?

月亮队:豆角青青细又长,萝卜地下捉迷藏。

4、按照“(个人)什么青青细又长,(众)嘿~细又长?”的方式念儿歌。

教师:现在我们每念一句儿歌,就在后面重复最后三个字,并加上“嘿”,比如我说“什么青青细又长”。你们说“嘿,细又长”。

幼儿园菜地里的歌教案反思篇四

1.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各种蔬菜的基本特征。

2.按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续编。

1.课件:图片-各种菜

活动过程

谈话:

你们看到过菜地吗?

看到菜地里有些什么蔬菜?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1.幼儿完整欣赏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2.提问:

(1)儿歌里说菜地里有些什么蔬菜?

(2)你最喜欢儿歌里的哪一段?

3.出示图片,幼儿再次欣赏。

帮助幼儿理解词语并学习蔬菜的基本特征。

4.用说上句接下句的方法学习儿歌。

5.幼儿可以跟着录音轻轻地朗诵。

6.分一半幼儿提问,一半幼儿回答。

幼儿园菜地里的歌教案反思篇五

设计意图:

进入大班,幼儿对周围食物的探索和发现的欲望更加强烈,对问题的探究也越来越主动。随着“绿色菜篮子”小主题的开展,幼儿对蔬菜的关注、好奇也越来越多,如在就餐时他们就想知道“今天吃的是什么蔬菜?”“它是什么样子的?”等。于是结合主题的开展和幼儿的关注点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区分不同蔬菜的特点,了解它们生长在不同的地方。

2、学用对歌的方式念儿歌。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标记:“泥土上”、“泥土里”、“水里”“藤蔓上”

2、蔬菜图片及其文字。

3、儿歌

活动重难点:区分不同蔬菜的特点,用对歌的方式念儿歌。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

价值取向:说说各种蔬菜的名称及其特点。

1、看,老师带来了菜地里的很多蔬菜,一起看看有些什么蔬菜?(出示蔬菜图片)

重点提问:它们是什么?是长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从蔬菜的形状、颜色等方面进行表达。

——将幼儿说到的蔬菜名称用汉字标识。

2、这些蔬菜都是长在哪里的呢?(泥土上、泥土里、水里、挂在藤蔓上)

小结:虽然不同的蔬菜长在不同的地方,但是这些蔬菜都很有营养,对我们的身体很有帮助。所以我们小朋友要爱吃蔬菜,身体才会长的.更健康。

二、猜猜说说学儿歌

价值取向:初步感知儿歌内容,了解对个的表达方式。

1、欣赏儿歌《菜地里的歌》前半部分。

2、联系蔬菜图片特征猜一猜,儿歌里分别说的是哪些蔬菜。

3、继续倾听儿歌,用图片排列与儿歌中对应的蔬菜。

4、完整欣赏儿歌,整体感受理解儿歌的内容。

小结:在这首儿歌里,有问,有答,我们叫做“对歌”。

三、对歌

价值取向:能用一问一答的对歌方式说儿歌。

1、试试用儿歌中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2、引导幼儿用说上句接下句的方法念儿歌。

活动反思:

从幼儿对蔬菜的交流来看,幼儿对常见蔬菜的认知比较熟悉,对蔬菜的基本特征、生长环境、它对我们人体保健的作用都比较熟悉。所以在认知儿歌内容方面,大部分幼儿能一一对应的找到问题的答案。

本次活动中,幼儿学习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能积极的举手发言,但是在语言的表达方面,幼儿的差异比较明显,可以看出还是有一部分幼儿对于完整的表达还存在一些欠缺,习惯用简单的几个字来回答问题。

对歌的方式我们初次尝试,从今天的活动来看,幼儿对对歌的形式是能理解的,并愿意积极的尝试。在今天的活动中,有两位幼儿认字,于是对于儿歌提问的部分,他们很快就说出了答案,这也看出我们幼儿在认知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请小朋友回答问题时,要严格要求“请到后再回答”的规则。对于一些简单的提问,还要多关注一些能力比较弱的幼儿。

说课:

一、说教材

在大班主题《有用的植物》中有这样一个小点“绿色菜篮子”。此点的主要内容与要求为:区别蔬菜的不同品种,积累有关蔬菜品种的经验。蔬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幼儿对此也比较关注,他们或许了解某样蔬菜的特征,但有可能说不出它的名字,但这些并不影响幼儿对蔬菜的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借组“绿色菜篮子:这样一个点,对蔬菜进行一番探究,运用蔬菜的明显特征,儿歌有趣的对答方式,带领幼儿们认识蔬菜,积累对蔬菜的相关经验。

教材的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贴近,为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通过说蔬菜——了解儿歌内容——对歌,三个环节,让幼儿将已有的经验回顾、汇总、分享、并学习新的认知,这都与主题目标相匹配。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