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党员>热门党员乡村振兴心得体会(模板18篇)

热门党员乡村振兴心得体会(模板18篇)

时间:2023-10-27 21:33:46 作者:文轩 热门党员乡村振兴心得体会(模板18篇)

党员心得体会是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分享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更多党员的参与积极性。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党员心得体会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党员教师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党员教师是村小学校最重要的一群人,他们肩负着传承先进文化,培养优秀学生的重任。而近年来,乡村振兴政策的出台也让党员教师在村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是一名乡村小学的党员教师,多年来在教育教学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和推动村庄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有着深刻的体会和启示,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了解本村庄情况,思考具体问题。

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因此,了解本村庄的实际情况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首先思考的就是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水平。我发现我们学校的教学设备比起城市的学校还是相对薄弱的,因此,我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了教育经费,为学校购置了更多的图书、电子教具和运动器材,这样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课堂体验和学习效果。除此之外,我还发现农村的孩子们大都有很多空余时间,为了让他们健康成长,我带领学校成立了多样化的体育社团和文艺社团,让孩子们在社团活动中培养爱好,增强体质,还可以锻炼集体合作能力。

第三段:发动村民群众共同参与。

党员教师的工作重点是教育教学,但同时也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当地的发展。我认为,乡村振兴需要的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大家齐心协力。因此,我积极与村民进行沟通,发动他们参与村庄的建设。我们学校与村委会合作,成立了爱心捐助小组,得到了很多爱心企业和个人的支持,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除此之外,我还与村民一起组织开展道德讲堂、卫生健康知识宣传以及安全知识普及等活动,增强了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

第四段:走出乡村,扩大视野。

乡村振兴需要的不仅是本地的力量,还需要吸纳外部的智慧和资源。我觉得,党员教师应该积极走出乡村,与其他党员教师互通有无,参加更多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我就利用假期,到了很多城市的学校进行参观和交流,从中受益匪浅。我学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可以借鉴到自己的课堂上。还有,我还结交了一些来自不同地区的教师朋友,通过分享经验,扩大了自己的视野。这让我意识到,乡村振兴需要我们与外部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通。

第五段:总结。

党员教师是村小学校非常重要的一群人,他们肩负着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的重任,还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乡村振兴。我本人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深刻地意识到了这点。通过对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和总结,我认为党员教师需要做好的事情包括:了解本村庄情况,思考具体问题;发动村民群众共同参与;走出乡村,扩大视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与本地人民心连心,与外部交流互通。只有这样,乡村振兴才能真正实现,党员教师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党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意义心得体会作文

十九大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部署是十九大报告对“三农”地位的总判断,既有“重中之重”地位的再强调,又有“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新定调,也是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头戏。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务之急,对此我谈几点建议。乡村振兴首要是解决好“三农”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农村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可以再延长三十年或者更久,说到底土地才是农民的铁饭碗,在土地上做文章才是农业农村的最主要的命题,把农民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我所在的地域,我所包的村,最适宜,而且得到验证的就是种植苹果,将苹果做大做强才是当务之急,这之中最重要的是解决劳力缺乏的问题,要在苹果产业上持续加大扶持政策,特别是苹果后整理项目,加大冷库建设和苹果加工政策的投入。其次要解决干部队伍,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特别是今年要进行村三委换届,借此机会,将村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信息化,将一批知识水平较高、带头作用较大、信息化程度较好的年轻人选进班子队伍,突出党的领导地位,突出干部带头示范作用,真正让农村发展起来,有活力,能聚人、能致富。最后,一项政策的实施,我觉得要贵在坚持,要持之以恒抓,不要随意更改,导致半途而废,所以乡村振兴战略既然提出来就要大刀阔斧的行动,而且要坚持不懈的抓。

基层干部要像不知火一样提高环境适应性,顺应新时代发展形势和工作要求,积极实现工作新定位,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不断培养自己在农村农业工作方面的专业素质,真正做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现新作为。不求人夸颜色好,重实绩、抓实效,追求内在成色实现真发展。不知火果实呈倒卵形,果面粗糙,多有突起短颈,是名副其实的“丑柑”;但果汁糖度在13%以上,最高达17%,维生素c含量也远高于同类水果。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基层干部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初衷有清醒的认识,要像不知火一样“不求人夸颜色好”,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深挖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要一村一地有针对性地推进产业振兴,一家一户有实效性地帮助村民发展,让希望的田野实现真发展。久积尺寸之功,用心一、积跬步,让乡村振兴事业的薪火代代相传。不知火花果同株,别有一番景致:3到4月开花挂果,10到12月着色,次年2到3月果子成熟,两代同堂。乡村振兴战略高瞻远瞩,立足于当前谋划于长远2050年,致力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并非权宜之策,也不可能靠一代人就能实现。基层干部要认识到乡村振兴任务的艰巨性、长期性,树立坚定的阵地意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乡村振兴的长征路上守初心、记使命,久久为功;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要蹄疾步稳、分步实施,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像不知火年年花果交替一样,让实现乡村振兴的燎原之火生生不息。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建强乡村振兴“尖兵连”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利好措施,是锤炼干部过硬能力措施的有效途径,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是新时代党领导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第一书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不仅个人要发挥好带头人作用,还要帮助村级党组织抓党建、强队伍,发挥好“头羊效应”。同时,选派第一书记也是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的“先手棋”。因此,第一书记这支队伍,在乡村振兴路线图上起着重要枢纽作用。各级党委要把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从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全局角度谋划实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精心组织实施,力求定村精准、派人精准、工作精准,推动落地见效,切实将好事办好。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乡村振兴一线是干部成长的天然“沃土”。基层一线情况相对复杂,虽然各级党委选派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普遍具备政治素质好、对农民有感情、群众工作能力强等特质,但是还需有个适应环境、提升工作的过程。要强化跟踪管理监督,明确派出单位、派驻县镇党委管理职责,严格落实考勤、请销假、请示报告、定期考核等制度,以纪律约束促进规范履职,帮助第一书记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要优化教育培训体系,精心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分级分层落实业务指导责任,组织第一书记通过学习政策、实地观摩、座谈交流,精准掌握铺开工作的政策要领、注意事项和规律技巧,提高工作效率,迅速打开工作局面。

导向就是方向。近年来,各级党组织普遍从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切实为农业农村干部减负担、卸压力、提待遇、强保障,点燃了创业激情,提升了动力干劲。客观地说,基层一线任务繁重、条件艰苦、风险叠加,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又远离家庭和原单位,思想、心理、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压力普遍比较大。各级党委要在强化保障服务和关心关爱上下功夫,全面落实生活补助、交通补贴、定期体检、医疗费报销、安排工作经费等各项待遇,最大化提供工作生活便利。要加强心理关怀,加强与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沟通联系,健全谈心谈话、走访家访、节日慰问等机制,了解思想动态,随时帮助解决矛盾困难,让他们安心安身安业。要注重典型引领,及时总结一线涌现出来的典型做法,加大评先树优和宣传力度,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担当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眼下,到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的动员令已经发布,冲锋号已经吹响。广大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要切实增强使命担当,努力学习掌握各类知识,持续提升干事本领,锤炼过硬作风。要甘当小学生,强化宗旨意识,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导向,汲取和发扬基层首创精神,提升做“三农”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保持和群众一块苦、一块干的朴实底色,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努力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展现才华。

党员乡村振兴心得体会汇集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贯彻中央和我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各项战略举措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

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履行好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职能。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秉承初心,努力肩负起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九大强调,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紧紧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确保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思想,因地制宜,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好落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贯彻中央和我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各项战略举措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在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农村基层党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和先进品格,是党长期执政的动力源泉。初心不改,使命常新。在追求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党的初心与时代同频共振,圆满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厚植了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回顾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党在农村的工作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而展开。党中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列出了“三农”工作硬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省委提出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抓紧2020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回答好这一时代命题,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秉承初心,努力肩负起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

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乡村振兴中重大问题,如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等诸多新职能。履行好这些职能,是农村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提升组织力是一项“顶天立地”的系统工程,特别是要结合各地的工作实际,围绕基层组织要实现的新职能,推进改革创新。“顶天”,就是要突出政治功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政治组织,要把坚持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通过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实现对农村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的有效领导。“立地”,就是要推动党的组织扎根农村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在有效覆盖传统农村组织的基础上,创新设置方式,有机嵌入乡村已有的“两新组织”,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组织方式和活动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党组织扎根乡村、扎根群众,就要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当前利益,通过党领导下的各类组织,让农民充分表达自身的利益、实现自身的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体。

农村基层党建的党员和干部。农村基层领导班子要坚定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在农村的各项决策部署作为政治任务,夯实基本队伍建设、基本活动建设、基本阵地建设、基本制度建设、基本保障建设,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强保障。扩大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主动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阶层出现的新变化,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质量。注重从青年农民、农民工中发展党员;注重从致富能手、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中储备选拔村级班子力量;注重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中储备选拔乡镇班子力量。加强对党员干部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能力素质教育,在常规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基础上,提高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推动当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传承弘扬优秀乡土文化、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提升农民合作社、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等本领。

通过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使命任务,优化组织设置和职能,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确保亿万农民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党员教师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深深地感到了乡村振兴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教育问题和环境问题。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乡村振兴是一个文化问题。在文化的层面,乡村是一个传统而独特的社会空间,保持了传统技艺和文化习俗。我们要认真研究和继承这些传统文化,让它们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使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其次,教育问题也是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现代化发展繁忙的城市中,人们日常生活氛围浓厚,拥有一定程度的多元文化和宽广的视野。但是,在乡村中,往往缺乏这种多元文化和开放的环境,容易滋生封闭和个性化。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我们应当积极推动乡村教育,改善乡村教育条件,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最后,我们也要为乡村振兴的环境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环境的层面,除了大力倡导环保意识外,我们还应该注重乡村特有的自然生态,大力保护生态环境。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走出去,让乡村振兴获得长足卓越的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深深地明白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同时也清楚了它的复杂性。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合作,才能够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青年党员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贯彻中央和我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各项战略举措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

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履行好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职能。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秉承初心,努力肩负起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九大强调,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紧紧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确保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思想,因地制宜,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好落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贯彻中央和我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各项战略举措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在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农村基层党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和先进品格,是党长期执政的动力源泉。初心不改,使命常新。在追求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党的初心与时代同频共振,圆满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厚植了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回顾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党在农村的工作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而展开。党中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列出了“三农”工作硬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省委提出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抓紧2020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回答好这一时代命题,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秉承初心,努力肩负起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

农村基层党建的职能和组织。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履行好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职能,更要适应新使命的要求,履行好《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赋予的多项新职能。比如,讨论和决定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乡村振兴中重大问题,如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等诸多新职能。履行好这些职能,是农村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提升组织力是一项“顶天立地”的系统工程,特别是要结合各地的工作实际,围绕基层组织要实现的新职能,推进改革创新。“顶天”,就是要突出政治功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政治组织,要把坚持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通过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实现对农村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的有效领导。“立地”,就是要推动党的组织扎根农村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在有效覆盖传统农村组织的基础上,创新设置方式,有机嵌入乡村已有的“两新组织”,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组织方式和活动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党组织扎根乡村、扎根群众,就要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当前利益,通过党领导下的各类组织,让农民充分表达自身的利益、实现自身的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体。

农村基层党建的党员和干部。农村基层领导班子要坚定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在农村的各项决策部署作为政治任务,夯实基本队伍建设、基本活动建设、基本阵地建设、基本制度建设、基本保障建设,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强保障。扩大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主动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阶层出现的新变化,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质量。注重从青年农民、农民工中发展党员;注重从致富能手、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中储备选拔村级班子力量;注重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中储备选拔乡镇班子力量。加强对党员干部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能力素质教育,在常规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基础上,提高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推动当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传承弘扬优秀乡土文化、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提升农民合作社、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等本领。

通过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使命任务,优化组织设置和职能,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确保亿万农民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在中国,农业的发展不是一个单一的产业发展,更需农民与农村的协同跟进,即所谓的“三农”,“三农”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若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素质无法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从事农业生产的环境恶劣,就不能使农作物得到良好的培育,也不能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更无法达到所谓的高质量现代化农业。因此,农业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建立在农村的发展与进步的基础之上。作为现阶段的农业发展也需要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与实现与农业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取得长远的进步。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重要的发展战略是在新时期农村发展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明确的指出了发展农村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现阶段“三农”问题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环境是习近平总书记很关心得问题,而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到了脱贫攻坚决胜时期,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更是成为政府最关注的重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憧憬,关键就是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补齐农村发展滞后的短板,建设好美丽乡村,让农村人也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美好成果。

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十九大报告则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比之前的统筹发展更加具体;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无疑给广大农业经营者吃下了一颗“长效定心丸”;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更是切中了农村人才短板的要害;等等。对于这一系列的新政策带来的不仅仅是农村发展的新希望,更是实实在在的政策帮扶。

在十九大精神的正确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的这艘巨轮的领航中,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破浪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村振兴战略是发展范式的转换。即由过去单一重视农业现代化范式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范式转换,由注重生产效率的一元发展范式向更加注重乡村居民的福利、生活和生态的多元发展范式转换,由过去城市偏向的范式向农村优先、城乡融合发展的范式转换,由农村单一发展向农村综合发展转换。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多层次、多主体、多方面协同发展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从全球化层次、城市层次、农村和农业部门层次、乡村层次、农户层次等相关层次,从政府、农业企业、农户、非政府组织、城镇居民等多元主体,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资源、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内容协同发展。乡村振兴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性的。乡村振兴必须既有农村内部资源也有外部资源的双重资源集合,关键路径是城乡融合。城乡融合不是原有意义上的城乡统筹的资源分配过程,不是乡对城的被动式的接受,更不是强势的城市对弱势的乡村新一轮的剥夺。城乡融合是城乡资源平等的交换,是城乡产业融合性的一体化发展,是城乡空间差异化条件下的互利性共赢。城乡融合要有更多元的目标,不是以城市元素替代乡村风格,也不是以城市文明代替农村文明,是二者的融合、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遵循。乡村振兴战略蕴含着党对当前我国“三农”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对“三农”工作方略的重大创新,是今后“三农”工作的总揽和“牛鼻子”,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强化乡村社会和环境治理。一是强化乡村社会治理。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村级治理架构,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组织健全、自治有效、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村民自治制度,深化乡村法治,创新乡村德治,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二是强化乡村环境治理。通过大力推行农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体制机制等路径,让乡村成为城乡群众向往的美丽乡村。

其次要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振兴乡村关键是缺乏懂经营、能干又会干的人才,新型农民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因此,要着力打造好几支队伍:一是打造好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队伍。坚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支新时代的有特色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科研队伍,充分发挥基层科技农业服务队伍作为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传播者和农业生产一线指导者的作用。二是打造好乡村基层管理队伍。创新乡村工作队伍管理机制,让更多年轻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担任乡村领导职务,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通过多种方式鼓励优秀人才担任村支“两委”干部。三是打造好农业生产经营队伍。培育农业创业创新的优秀骨干人才,坚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青年农场主、返乡创业人员作为打造“三农”工作队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政策和扶持政策,想方设法留住年轻人,吸引年轻人务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青年应树立推动农村发展意识,助力乡村振兴。青年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军,应将农村发展与人生价值结合,树立推动农村发展的意识,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青年应发挥个人能力建设家乡,助力乡村振兴。青年人思想活跃、具备创新意识,能为农村的发展带来新鲜活力。近些年来,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青年人纷纷选择回乡创业,依托家乡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发展民宿和特色产业,带来了农村的新发展。青年知识储备丰富,能力个性出众,回到家乡既能获得足够的资源支撑,完善发展空间,同时还能满足乡愁情怀,积极助力家乡建设。乡村产业振兴要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发挥地方优势。首先要扬长避短,大力发展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地方支柱产业。其次要根据本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资源、区位、劳动力等优势进行“人物我有”的差异产业引进,将地方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最后要充分挖掘地理标志产品的价值,围绕“地标”产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经营,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优品牌,以名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青年应积极传承优秀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应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意对乡村文化的保护,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价值,将挖掘、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的理念融入产业的选择和定位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传统文化若是缺失继承人,将导致民风、民俗退化,缺乏独特性使乡村发展沦为千篇一律而难有吸引力。青年作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应当树立推动农村发展的意识,发挥个人能力,积极传承优秀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是我国经济强起来的科学指引,在不断的发展中,新发展理念必不可少,在乡村振兴的旅程中,它不可或缺。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坚持创新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改革动力。改革始终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让乡村各种资源要素活起来,让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

坚持协调发展,形成城乡平衡发展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举措。必须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既要坚持城乡一盘棋,推进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协调发展,又要注重乡村自身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让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坚持开放发展,为乡村发展增添新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能唯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谈农村,更不能只靠乡村自身积累,而要跳出乡村看乡村,在开放中为乡村注入发展活力、拓展发展空间。

坚持共享发展,着力提升农民的获得感。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要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让广大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生活富裕为根本,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在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人才下乡、资金下乡、技术下乡。河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实现中原更加出彩,就要充分发挥我省“三农”优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抓住机遇,着力解决好乡村发展中的诸多短板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及农民生活改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各种设施,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从总体上看,我国乡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田水利等生产性基础设施普遍存在严重不足或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损坏严重等问题,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生活性基础设施极度缺乏,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饮水、电力、通讯、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质量差、标准低,重建设轻管护,难以适应乡村振兴的需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此为抓手,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首先,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给予大力倾斜支持,按照轻重缓急、逐步实施的原则,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予以充分保障;要制订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市场化融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其次,要结合乡村振兴规划,统筹建设好乡村道路、水电、网络、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项目。要把农村饮水安全摆在优先位置,统筹规划农村饮水工程和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提高保障能力,保证饮用水质量;要重点解决农村低电压、“卡脖子”、重过载等用电方面的问题,加快电网改造升级和用电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全面提升农村用电服务水平;要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在实现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同时,继续推动农村公路向家门口延伸,打通“最后一公里”;要尽快实现互联网在农村的全覆盖,提升农村地区网络服务质量,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实施“光纤入户”工程和数字乡村战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深度融合,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动力。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根本目标,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检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只有实现乡村振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在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脱贫攻坚工作增加了一道“附加题”,疫情发生后,上级领导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级领导干部要用心做好考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9个月过去了,时间得到了答案,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精准的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当前,许多村干部带动着村民搞产业发展,而产业做强做大做成规模,要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同时,注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在抓典型示范上下功夫,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地理优势,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带头,稳定集体经济来源。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现如今大量的农民离开农村,涌入城市,造成农村的劳动力缺乏,能够带领农民实施乡村振兴的人才非常缺乏。所有要注重培养、选拔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和后备力量,从大中专毕业生、农村优秀青年、复退军人、致富带头能人中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干部和选拔村干部,建立起数量稳定、政治素质好、懂经营、善管理、有一技之长的后备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后备力量。注重把外出务工的青年党员、能人吸引回来,大力发展回归经济带动更多要素向农村聚集。要强化村民的集体意识,打好低收入群体返贫的阻击战,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巩固脱贫成效长效机制。

总之,乡村振兴需要我们新时代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挥洒汗水,并在实现乡村振兴之梦的道路上脚踏实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不仅让贫穷的人过上小康生活,更要从思想上、精神上脱贫,让全国贫困人口真正脱贫。

青年党员乡村振兴心得体会集合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生活富裕为根本,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在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人才下乡、资金下乡、技术下乡。河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实现中原更加出彩,就要充分发挥我省“三农”优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抓住机遇,着力解决好乡村发展中的诸多短板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及农民生活改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各种设施,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从总体上看,我国乡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田水利等生产性基础设施普遍存在严重不足或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损坏严重等问题,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生活性基础设施极度缺乏,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饮水、电力、通讯、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质量差、标准低,重建设轻管护,难以适应乡村振兴的需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此为抓手,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首先,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给予大力倾斜支持,按照轻重缓急、逐步实施的原则,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予以充分保障;要制订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市场化融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其次,要结合乡村振兴规划,统筹建设好乡村道路、水电、网络、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项目。要把农村饮水安全摆在优先位置,统筹规划农村饮水工程和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提高保障能力,保证饮用水质量;要重点解决农村低电压、“卡脖子”、重过载等用电方面的问题,加快电网改造升级和用电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全面提升农村用电服务水平;要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在实现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同时,继续推动农村公路向家门口延伸,打通“最后一公里”;要尽快实现互联网在农村的全覆盖,提升农村地区网络服务质量,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实施“光纤入户”工程和数字乡村战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深度融合,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动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贯彻中央和我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各项战略举措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

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履行好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职能。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秉承初心,努力肩负起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九大强调,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紧紧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确保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思想,因地制宜,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好落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贯彻中央和我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各项战略举措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在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农村基层党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和先进品格,是党长期执政的动力源泉。初心不改,使命常新。在追求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党的初心与时代同频共振,圆满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厚植了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回顾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党在农村的工作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而展开。党中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列出了“三农”工作硬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省委提出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抓紧2020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回答好这一时代命题,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秉承初心,努力肩负起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

农村基层党建的职能和组织。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履行好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职能,更要适应新使命的要求,履行好《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赋予的多项新职能。比如,讨论和决定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乡村振兴中重大问题,如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等诸多新职能。履行好这些职能,是农村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提升组织力是一项“顶天立地”的系统工程,特别是要结合各地的工作实际,围绕基层组织要实现的新职能,推进改革创新。“顶天”,就是要突出政治功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政治组织,要把坚持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通过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实现对农村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的有效领导。“立地”,就是要推动党的组织扎根农村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在有效覆盖传统农村组织的基础上,创新设置方式,有机嵌入乡村已有的“两新组织”,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组织方式和活动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党组织扎根乡村、扎根群众,就要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当前利益,通过党领导下的各类组织,让农民充分表达自身的利益、实现自身的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体。

农村基层党建的党员和干部。农村基层领导班子要坚定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在农村的各项决策部署作为政治任务,夯实基本队伍建设、基本活动建设、基本阵地建设、基本制度建设、基本保障建设,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强保障。扩大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主动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阶层出现的新变化,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质量。注重从青年农民、农民工中发展党员;注重从致富能手、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中储备选拔村级班子力量;注重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中储备选拔乡镇班子力量。加强对党员干部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能力素质教育,在常规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基础上,提高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推动当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传承弘扬优秀乡土文化、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提升农民合作社、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等本领。

通过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使命任务,优化组织设置和职能,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确保亿万农民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在中国,农业的发展不是一个单一的产业发展,更需农民与农村的协同跟进,即所谓的“三农”,“三农”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若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素质无法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从事农业生产的环境恶劣,就不能使农作物得到良好的培育,也不能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更无法达到所谓的高质量现代化农业。因此,农业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建立在农村的发展与进步的基础之上。作为现阶段的农业发展也需要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与实现与农业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取得长远的进步。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重要的发展战略是在新时期农村发展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明确的指出了发展农村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现阶段“三农”问题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环境是习近平总书记很关心得问题,而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到了脱贫攻坚决胜时期,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更是成为政府最关注的重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憧憬,关键就是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补齐农村发展滞后的短板,建设好美丽乡村,让农村人也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美好成果。

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十九大报告则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比之前的统筹发展更加具体;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无疑给广大农业经营者吃下了一颗“长效定心丸”;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更是切中了农村人才短板的要害;等等。对于这一系列的新政策带来的不仅仅是农村发展的新希望,更是实实在在的政策帮扶。

在十九大精神的正确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的这艘巨轮的领航中,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破浪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青年应树立推动农村发展意识,助力乡村振兴。青年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军,应将农村发展与人生价值结合,树立推动农村发展的意识,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青年应发挥个人能力建设家乡,助力乡村振兴。青年人思想活跃、具备创新意识,能为农村的发展带来新鲜活力。近些年来,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青年人纷纷选择回乡创业,依托家乡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发展民宿和特色产业,带来了农村的新发展。青年知识储备丰富,能力个性出众,回到家乡既能获得足够的资源支撑,完善发展空间,同时还能满足乡愁情怀,积极助力家乡建设。乡村产业振兴要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发挥地方优势。首先要扬长避短,大力发展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地方支柱产业。其次要根据本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资源、区位、劳动力等优势进行“人物我有”的差异产业引进,将地方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最后要充分挖掘地理标志产品的价值,围绕“地标”产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经营,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优品牌,以名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青年应积极传承优秀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应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意对乡村文化的保护,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价值,将挖掘、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的理念融入产业的选择和定位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传统文化若是缺失继承人,将导致民风、民俗退化,缺乏独特性使乡村发展沦为千篇一律而难有吸引力。青年作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应当树立推动农村发展的意识,发挥个人能力,积极传承优秀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是我国经济强起来的科学指引,在不断的发展中,新发展理念必不可少,在乡村振兴的旅程中,它不可或缺。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坚持创新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改革动力。改革始终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让乡村各种资源要素活起来,让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

坚持协调发展,形成城乡平衡发展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举措。必须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既要坚持城乡一盘棋,推进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协调发展,又要注重乡村自身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让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坚持开放发展,为乡村发展增添新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能唯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谈农村,更不能只靠乡村自身积累,而要跳出乡村看乡村,在开放中为乡村注入发展活力、拓展发展空间。

坚持共享发展,着力提升农民的获得感。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要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让广大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乡村振兴战略是发展范式的转换。即由过去单一重视农业现代化范式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范式转换,由注重生产效率的一元发展范式向更加注重乡村居民的福利、生活和生态的多元发展范式转换,由过去城市偏向的范式向农村优先、城乡融合发展的范式转换,由农村单一发展向农村综合发展转换。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多层次、多主体、多方面协同发展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从全球化层次、城市层次、农村和农业部门层次、乡村层次、农户层次等相关层次,从政府、农业企业、农户、非政府组织、城镇居民等多元主体,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资源、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内容协同发展。乡村振兴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性的。乡村振兴必须既有农村内部资源也有外部资源的双重资源集合,关键路径是城乡融合。城乡融合不是原有意义上的城乡统筹的资源分配过程,不是乡对城的被动式的接受,更不是强势的城市对弱势的乡村新一轮的剥夺。城乡融合是城乡资源平等的交换,是城乡产业融合性的一体化发展,是城乡空间差异化条件下的互利性共赢。城乡融合要有更多元的目标,不是以城市元素替代乡村风格,也不是以城市文明代替农村文明,是二者的融合、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遵循。乡村振兴战略蕴含着党对当前我国“三农”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对“三农”工作方略的重大创新,是今后“三农”工作的总揽和“牛鼻子”,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强化乡村社会和环境治理。一是强化乡村社会治理。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村级治理架构,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组织健全、自治有效、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村民自治制度,深化乡村法治,创新乡村德治,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二是强化乡村环境治理。通过大力推行农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体制机制等路径,让乡村成为城乡群众向往的美丽乡村。

其次要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振兴乡村关键是缺乏懂经营、能干又会干的人才,新型农民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因此,要着力打造好几支队伍:一是打造好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队伍。坚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支新时代的有特色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科研队伍,充分发挥基层科技农业服务队伍作为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传播者和农业生产一线指导者的作用。二是打造好乡村基层管理队伍。创新乡村工作队伍管理机制,让更多年轻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担任乡村领导职务,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通过多种方式鼓励优秀人才担任村支“两委”干部。三是打造好农业生产经营队伍。培育农业创业创新的优秀骨干人才,坚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青年农场主、返乡创业人员作为打造“三农”工作队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政策和扶持政策,想方设法留住年轻人,吸引年轻人务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根本目标,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检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只有实现乡村振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在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脱贫攻坚工作增加了一道“附加题”,疫情发生后,上级领导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级领导干部要用心做好考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9个月过去了,时间得到了答案,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精准的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当前,许多村干部带动着村民搞产业发展,而产业做强做大做成规模,要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同时,注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在抓典型示范上下功夫,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地理优势,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带头,稳定集体经济来源。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现如今大量的农民离开农村,涌入城市,造成农村的劳动力缺乏,能够带领农民实施乡村振兴的人才非常缺乏。所有要注重培养、选拔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和后备力量,从大中专毕业生、农村优秀青年、复退军人、致富带头能人中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干部和选拔村干部,建立起数量稳定、政治素质好、懂经营、善管理、有一技之长的后备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后备力量。注重把外出务工的青年党员、能人吸引回来,大力发展回归经济带动更多要素向农村聚集。要强化村民的集体意识,打好低收入群体返贫的阻击战,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巩固脱贫成效长效机制。

总之,乡村振兴需要我们新时代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挥洒汗水,并在实现乡村振兴之梦的道路上脚踏实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不仅让贫穷的人过上小康生活,更要从思想上、精神上脱贫,让全国贫困人口真正脱贫。

党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意义心得体会作文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近日,习近平主席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总动员令: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总攻阶段。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主抓手,是带领千家万户奔小康的牵引机,乡村振兴,是乡村工作头等大事!奋斗在“三农”一线党员干部,必须一鼓作气、乘势而上,集中优势力量、发起最后总攻,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快马加鞭,在党建引领下迅速投入到乡村振兴这个宏大战略实施中;县乡村户四级联动发力,聚精会神,以务实的作风,精准的措施,拼搏的精神,必胜的信心,把乡村振兴战略抓实抓细抓好。

一、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座谈会部署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具体工作安排我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行动,深刻认识到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如期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关系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深刻认识到决胜全面小康,最关键的一仗在脱贫攻坚;吹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役的冲锋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确保全面达到脱贫摘帽标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全党全国脱贫攻坚,决胜小康,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各单位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对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要求,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上来。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因地制宜,联系实际,党建统领,强力推动乡村振兴是关键;习近平主席明确指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因此,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也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是我们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体现了对“三农”工作的情怀和关心,也向全党、全国传递了乡村振兴的优先战略地位。脱贫攻坚,决胜小康,“三农”工作依然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如果抓不好,发展就不平衡,必然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精准把握中央意图,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总抓手,认真落实“五个扎实”的要求,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三、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必须认清“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全面振兴根本路径。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总要求,分别从、2035年和2050年3个时间节点,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五个振兴”是落实“20字总要求”的行动载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产业振兴是物质基础,人才振兴是关键因素,文化振兴是精神基础,生态振兴是重要支撑,组织振兴是保障条件,党建统领是核心,构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整体,为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主攻方向。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也到了收官之年。华山镇紧盯“七大类58项工程”目标,“包装印刷产业园”全面推进,“工业立镇,工业强镇”精准发力,抓招商引资重点、补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强“景观大道、水世界、东华山主体公园”等乡村旅游弱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四、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必须“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最直接的表现在群众收入差距大,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就是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城乡收入不平衡的问题、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的问题,让农村与城市共同发展,让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农民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充分依靠农民群众,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我们要把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制定政策措施,让人民群众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干部人才支撑。广大党员干部要跳出“舒适圈”,主动响应组织号召,敢于“毛遂自荐”,奋力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勇挑重担、历练升华。

练好“基本功”,以调研摸实情、守初心。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敲门砖。黄文秀到百坭村后,遍访全村195户贫困户,手绘“民情地图”,与大家同劳动、聊家常,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第一书记如果忽视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打卡拍照,对基层情况难免“两眼一抹黑”,说外行话、干外行事,让群众看笑话。要想思想融得进、工作推得开,就必须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下好调研先手棋。只有真正把自己当成村里一员,主动拜群众为师,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基层站所,与群众坐在一起、想在一起、说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准确掌握村情民意,理清工作思路,赢得群众支持。

构筑“强堡垒”,以党建聚合力、促发展。村看村,户看户,乡村振兴看支部。村党组织是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是第一书记到村的主要职责任务,其中“建强村党组织”是首要任务,起着统领作用。第一书记要扛起第一责任,当好村级班子带头人、推动发展领路人、群众认可贴心人。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干部本领提升、新型集体经济提升、乡村治理提升、农村民生领域作风建设提升“四大行动”,推动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农村党员的身份意识和先锋意识,锻造引领乡村振兴“主心骨”。

提升“战斗力”,以实干创实绩、交答卷。千条万条,不落实都是白条。驻村是一场“赶考”,农村是“考场”,群众是“考官”,只有真蹲实驻、真帮实干,才能交出满意答卷。第一书记要争当实干家,不做清谈客,常喊“跟我上”,不说“给我上”。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众帮起,定期走访慰问脱贫户、空巢老人、失独、残疾家庭,做好情感联络和精准帮扶,确保乡村振兴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坚持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针对村民就业难、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等急难愁盼问题,以“如坐针毡”的态度上下求索、马上就办,千方百计跑项目、争资金,尽心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等待绘就,广大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经风历雨、披荆斩棘、接续奋斗,必能成就一番事业,提升人生境界。

党员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各级组织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领导是关键,党建引领是引擎。乡村振兴工作千头万绪,党建引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全域党建为理念,以组织建设为引领,发展特色产业,强化人才支撑,做实基层治理,推进党建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党建强、产业旺、农民富、乡村美、治理优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组织建设为引领,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农村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要进一步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要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一批乡村振兴“领头雁”,推行村“两委”班子交叉任职,切实把村级后备干部、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和退伍军人等选到班子队伍中,为村级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和动力。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精准选派、调整、充实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加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力度,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强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以产业兴旺为重点,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各地要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思路,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等方式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党组织优势,积极引导群众对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建立推行“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市场”等机制,不断创新组织设置,把党支部嵌进产业链之中,推动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要突破传统产业模式,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园等新园区,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持续扩大产业增值空间、市场影响力和经营主体覆盖面,提升辐射力、带动力。

以人才支撑为保障,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逐村摸排农村经营能人、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等各类乡土人才。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打好“乡情牌”“联谊牌”“政策牌”,积极引导在外工作生活的务工经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等返乡创业。大力培育乡土人才、积极招引高科技人才,让越来越多的“田秀才”“土专家”等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建立农村乡土人才工作站,实行镇干部、村“两委”成员与乡土人才结对联系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引导支持乡土人才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带动更多群众致富。

以基层治理为画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意。要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党建引领、群众为主体,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低成本、可持续”的乡村治理模式,让乡村“颜值”大变样,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要搭建“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民理事会—农户”乡村治理平台,推动网格化管理,让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广泛参与到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中来;同时,注重加强移风易俗的宣传教育,引导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奋力擘画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画卷。

党员教师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高中生,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乡村振兴的过程,但是我对于乡村振兴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党员教师们所做出的努力深有体会。

在我所在的农村小学里,有一位党员教师,她自觉肩负起了乡村振兴的重任。她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付出了很多,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启迪和影响。

首先,在教学方面,她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品德、智力、体魄、美感方面的培养。她不仅关心学生的学术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修养。现在,她的教育理念已经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和赞赏。

其次,在科研方面,她带领学校的教师们开展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着重关注农村学生的成长问题。她们针对当地农村学生学习质量低下的情况,找到了很多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作用。

最后,在社会服务方面,她经常组织学生们在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去帮忙做一些公益活动。例如,帮着义务清扫道路,参观老人院送去慰问和演出等等。这样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家庭与社会的关爱,更让他们在环保意识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我看来,这位党员教师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党员教师的付出和努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从她身上学习无私奉献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为了乡村的美好明天也要自觉发挥自己的作用。

党员干部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50字)。

我是一名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担任着重要的职责。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积极参与了乡村振兴工作,亲身体会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深刻认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250字)。

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这给乡村振兴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乡村振兴不仅是为了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问题,也是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我深刻认识到,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我们必须立足于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和推进工作,注重自身建设和能力建设,使乡村振兴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第三段: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关键要素(350字)。

乡村振兴工作离不开多方合作和综合治理。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要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其次,我们要加强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培训,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保障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我们要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建设一支忠诚可靠的党组织,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

第四段: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能力素质(250字)。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先进的党性原则。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腐败和不良风气的侵蚀。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努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多能手的干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200字)。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党员干部不断努力和奋斗。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将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乡村振兴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市直党建工作联系第一片组在组织的“传承红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收获颇丰,新时代乡村建设大变化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感到“党建+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将抓基层党建工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结合,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把基层作为服务的舞台,用党建来引领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工作有效开展成效显著。挖掘地域特色带动乡村振兴有声有色,云梯畲族乡千秋畲族村用特有少数民族文化带动乡村振兴发展,仙霞镇盘樟村不断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扩大影响力,带动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工作看得着、有抓手,老百姓也得实惠,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不断迈出新步伐。

振兴乡村

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了全社会的热点话题,也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一名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我深深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所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和自主前往乡村深入了解,我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这些体会不仅让我更加了解家乡,也让我更加珍视和关注乡村的发展。

第一段:振兴乡村是重要的国家战略。

振兴乡村是当前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乡村振兴不仅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关乎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国家的长远发展。乡村振兴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生态环保意识,改善农村社会、文化和教育条件。因此,乡村振兴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也是促进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第二段:乡村振兴带来了重大变化。

乡村振兴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乡村的变化。例如,村道会更加宽阔,鲜花绿草点缀其中;村庄中心会有一个集贸市场,村民可以到这里购买生活所需;卫生条件得到提高,乡村医疗中心的设施也得到了改善;农业生产加工过程会采用一些现代化技术,提高产能和质量;乡村旅游也变得更加热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为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第三段:发展乡村需要多方合作。

发展乡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多方合作,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普通市民等等。政府需要加大财政力度,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企事业单位可以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建设当中,例如开展公益活动、捐赠图书等。普通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关注乡村振兴,通过购买农村特色产品、进行流动支教等多种形式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

第四段:保护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振兴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注重保护传统文化。在这个历史悠久的祖国大地上,每一个乡村都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脉。保护好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向后代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第五段:逐梦乡村,推动中国梦。

最后,乡村振兴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奋斗。只有当每个人都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工作当中,共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总之,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入探寻,我认识到了乡村振兴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希望未来,我们可以更加积极地投身到乡村振兴建设之中,不断助力乡村振兴,向着实现中国梦的目标不断前进。

振兴乡村心得体会

在为期x天的全市村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中,我聆听了多位专家和教授的精彩授课,学习了先进村的典型做法。x天的学习时间虽短,但是我受益匪浅,提高了认识,明确了重点,学习到了经验。本人有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做党建工作的责任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总支是带领全村人民致富的火车头。村级党支部战斗力强不强,关键看村书记。x天的学习使我深刻领悟到加强支部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和保证。

做落实政策的明白人

近几年国家惠农政策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实,党在农村的每一项方针政策,都涉及每家每户,与群众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各项政策能否在村里有效落实,主要靠村两委一班人,关键是看支部书记。政策落实的好,支部在村民中就有威望;执行不好,群众就不满意,就会引发干群矛盾,工作无法开展。作为与村民天天接触的村干部,我将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学习,弄通、学懂各项政策,并执行好政策,将上级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做乡村振兴的领路人

乡村振兴是中央重要的战略部署,如何在农村开展乡村振兴,说到底,村干部是主要执行者。作为村书记,强村富民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一心一意为村民谋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强村梦。近年来,xx村先后流转农业用地5323。8亩,用于发展水产、家禽、生猪养殖及休闲农业。按照“生态兴村,生态建村”的工作理念,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进社会化管理模式,与有花木管护能力的单位签订管护协议,明确管护责任与管理标准。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管护水平,今年初,我村对原有保洁队伍进行了改革,重新优选保洁员,配置专用保洁车辆,全天候实行保洁,真正达到农村环境常态长效管护的效果。

我将以这次培训为契机,带领村两委成员鼓足干劲,进一步关注民评民说、重视民诉民求、解决民困民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及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重规划,抓重点、攻难点,实事实做,以党建为引领,努力把曾钰村打造成生态宜居、生活宜业的新农村!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说的是一个人整夜不食不寝去思考钻研一个问题,没有什么好处,不如亲自去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路上,你不在是个孩子,在锻炼,在成长,跌跌撞撞,且歌且行。青春的光阴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奋进的号角与激昂的乐谱,也许每一天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来,也许每一天都要为了完成当天的任务而焦头烂额,也许每一天都要为了明日的采访做着准备,但我们是欢乐的。不再是不为浮云遮眼之势,更在一览众山之躯。

我们实践,我们欢乐。作为实践,这样的一项活动,也必须有其流程经营。从开始的确定主题,到队员的选拔再到实践的开始,分工,任务的布置,或许疏一看,甚易。但实则不然,在这过程中不是冷冷的追求学术上的严谨,更是寻找种人心向往的科学之美。孙中山说“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每个人在“sunshine”这样阳光的队名中贡献着自我,以追求对大学生村官的深入调查为目的,大胆的去想,去做,在这个团队中关心着对方,真正做到了团结,奋进。有激动,有感动,有触动。

不论第一天大家为了提高团队工作效率的讨论争论不休,不论每一天在外采访村民的队员被烈阳晒伤,汗珠滴落早已浸湿全身的队服,更不论每晚写报告,写日志,全天,为明日准备到深夜。每一天的采访,吃饭,采访,休息,成为了我们的主线,每一天奔波于乡村城镇的各个小巷街头,我们询问着,调查着,目的只是完成实践,让自我明白更多属于我们,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真谛。只因为我们明白,孵化梦想,需要汗水与坚强的臂膀,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我们欢乐。

在对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实践中,我们感受到了村里的建设,那里有孩子,农民,村干部,每每从他们的质朴中,我们在感受,感受着这份简单,经过我们的采访,明白了村里创业的艰辛,孩子受教育的困难,在同情的同时,我们更多了一份宽慰,因为,我们的村在不断的改善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或许,我们的实践不能反应村里的每个角落,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期望,我们的实践能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更多人注意到在大城市的周围,还是有着一些需要帮忙,建设的村镇,我们的实践活动受到中国高邮网,郭集网,高邮信息报,扬州日报晚报的关注。为自我为一名南大学子感到自豪。

实践活动结束了,每个人在思考着这几天发生在我们身上全部,少了那些青春的张狂,多了些青春的踏实,少了那些青春的迷茫,多了些青春的奋斗,sunshine这个词,不再是一个队名,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当远离喧嚣,来到村镇的时候,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团结,什么是一个团队。这样的实践,这样的我们,这样的,欢乐。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3月9日我参加了由第一片组组织的到宁国畲族民族乡和仙霞盘樟村“传承红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

在畲族文化馆了解到每年要举办“三月三”传统节庆活动,通过山歌、舞蹈、婚嫁习俗、美食等形式大力弘扬畲族民俗文化,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盘樟村宁国特支纪念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们仿佛置身于那段峥嵘岁月之中,被革命先辈顽强拼搏、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打动,体会第一个党支部建立的艰辛。接着全体党员面向党旗进行严肃宣誓,重温对党忠诚的誓言。

此次的活动给我的.印象是终生难忘的,畲族民族乡让我深刻感受了乡村振兴战略给我国农村带来巨大变化。特支纪念馆也使我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打造一支新时代“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为此,文件强调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打造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干部队伍。

打造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从基层党组织抓起。文件提出,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文件首提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上述经营主体及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的'骨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件指出,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积极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国现有两亿多小规模兼业农户,多数年龄偏大,有的是老人和妇女。现阶段的迫切之举,是采取针对性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使之分享到现代农业发展红利。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文件提出,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能够引导小农户参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使农民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向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投资意识、风险意识的现代产业工人或农业企业家转变,从而解决土地配置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问题,整体提升农业的产业层级和质量效益。农产品行业协会是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和其他组织、个人参加,为维护和增进全体会员的共同利益,在自愿互利基础上依法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可以跨地域、跨组织发展,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水平上提高农民和农业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农户和农业经营与国内外市场对接,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有助于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

相关范文推荐
  • 10-27 最优教师学思践悟心得体会大全(21篇)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证明,也是与同行交流经验的途径。以下是一些值得阅读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朋友们有所启示和帮助。近年来,学思践悟教
  • 10-27 2023年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模板17篇)
    教学工作总结是教师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帮助教师找到应对不同情况和挑战的方法和策略。教学工作总结是对教师在一段时间内的教学实践和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
  • 10-27 优质退款协议合同书(汇总18篇)
    合同协议不仅对企业间的合作有意义,对个人与企业的交易也起到重要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合同协议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协议书甲方:乙方:身份证号码(必填
  • 10-27 精选考试失利总结与反思范文(19篇)
    总结是对过往的回顾与反思,是一种对自己成长的记录和总结。总结是对某一主题或事件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稿。如何写一篇完美的总结是许多人所关心的问题。以下是一些优秀
  • 10-27 最热供应合同终止协议书范文(12篇)
    合同协议是商业交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为双方提供了一种法律保障。在编写合同协议时,可以参考下面的范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传真:_________
  • 10-27 精选电力岗位心得体会范文(15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整理和总结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水平。下面是小编精选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大家可以一起欣赏和学习。
  • 10-27 优质预备党员考察鉴定表大全(18篇)
    预备党员要加强组织学习,掌握党的组织原则和工作方法。预备党员是指担任党员工作的准备阶段,是党员的培养和选拔过程。作为一个预备党员,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 10-27 2023年开学感悟及心得体会(案例24篇)
    在写心得体会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的心得体会写作范文,供大家参考和指导。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
  • 10-27 热门成功人物访谈心得体会(通用15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动力,推动个人的进步和发展。以下是一些获奖的心得体会作品,它们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深入反思和总结。通过这次的访谈,我了
  • 10-27 最优党的理论中心心得范文(14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获得的经验的结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接下来是一些普通人的心得体会,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