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自我鉴定>寓言教案郑人买履(实用14篇)

寓言教案郑人买履(实用14篇)

时间:2023-12-03 06:02:55 作者:字海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合理安排和组织的书面计划。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九: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设计有实践活动和科学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郑人买履教案

准备:

成语卡片、图片、绳子、音乐磁带。

过程:

一、引题。

1、猜谜:一左一右,一前一后,一般模样,会跑会走。

谜底:脚。

2、让我们来低头瞧一瞧,我们的小脚朋友现在躲在哪里呢?

3、奇怪"!,为什么我们都要穿鞋子呢?每个人的鞋子大小都一样吗?

引导幼儿讨论鞋子对脚的保护作用及知道鞋子要穿着合适的尺寸才舒服。

二、听听、说说、学习成语。

1、欣赏故事第一部分。

从前,郑国有一个人,他非常愚蠢。一天,他看到自己脚上的鞋子破了,就准备到集市上去买一双新的。(集市:古时候做生意的人会在特定的时间里,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一起做买卖。)在他去买鞋之前,他先在家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长短尺寸,打算买鞋时带上它。可是,他记性不好,临出门时,把小绳落在家里了。

提问:你们猜猜看,郑国人会不会买到鞋子?

2、欣赏故事第二部分。

这个郑国人到底有没有买到鞋子呢,请接下来听故事。

集市离他家较远,他一路小跑来到集市。集市上可真热闹: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商品应有尽有。郑国人也顾不得多看,直接来到鞋铺前。鞋的样式很多,他左挑右选,终于挑了一双自己满意的。正准备掏出小绳,比一比新鞋的大小,突然他发现小绳落在家里了,便立刻放下鞋子,回家去拿。等他急急忙忙地赶回到集市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集市上的小贩都收了摊,大多数的店铺都关了门。他来到鞋店,鞋店也关门了。郑国人鞋子没买成,十分沮丧。

提问:小朋友,如果你是郑国人,你会用什么办法去买鞋子呢?

3、欣赏故事第三部分。

几个过路的人知道情况后,纷纷不解地问:“用脚试一下,不就知道新鞋是不是合适了吗?”

三、引导幼儿认识成语“郑人买履”

小结:小朋友,想知道鞋子是否合适,用脚穿上试一下就知道了,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啊,可是故事中的郑国人却不明白。这篇故事讽刺(笑话)了那些死心眼的人,或者说是自以为都是对的人。

四、教师朗读,

幼儿跟念,及时纠正幼儿发音。

2、熙熙攘攘。

3、应有尽有。

五、游戏:我试我试我试试试。

玩法:请五位穿同一类型但尺码不同的鞋子的幼儿,脱下鞋子,用布蒙上眼睛,围坐在一起,谁最先试穿上自己的(合适)的鞋子为胜。游戏进行2到3次。

目标:

1、听成语故事,理解成语“郑人买履”的含义,了解成语“熙熙攘攘”、“应有尽有”。

2、喜欢成语故事,体验成语学习活动的乐趣。

寓言故事郑人买履

郑人买履叙述了古代有个郑国人去集市买鞋,因只相信量好的尺寸却不相信自己的脚,结果没有买到鞋的故事,讽刺世上很多人不顾实际情况,只相信教条的做法。

说明:这篇愚蠢可笑的故事,讽刺那些墨守成规、迷信教条、不相信客观实际的人。

寓言故事郑人买履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文言文《郑人买履》。我听明白之后脱口而出:“他真傻呀!用脚试一试就可以了,非要回家去取尺码。他怎么不知道变通呢?”

《郑人买履》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郑国人想买鞋,他拿尺把脚量了一下,放在了座位上。他在集市上选好了鞋子后才想起来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想回家去取。卖鞋的人让他试一试合不合脚,他说只相信尺码。等他从家里回来,集市散了,卖鞋的人走了,他没有买到鞋。

在生活中,遇到事情的事情我们要学会变通,要多想办法,不要像买鞋的郑国人一样被人笑话。

郑人买履教案

1、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曾与李斯一起受学于荀子。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

2、《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

郑人买履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句意,领悟寓言所讲的道理。

3、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教学重、难点:

1、解故事内容和寓意的基础上,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解故事内容和寓意的基础上,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

读过这些寓言故事之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样的道理。

(如“龟兔赛跑”:乌龟跟兔子赛跑,结果兔子失败。寓意:骄傲使人落后、失败。“守株待兔”:种田人放弃劳作,想不劳而获。寓意:成果靠劳动取得,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危害自己的。)

这就是寓言:在一个短小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另外两则寓言:《郑人买履》,相信大家一定能明白更多的道理。

2、请学生起来介绍作者及寓言出处的相关资料

1、指名朗读课文。指导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郑人买履》时,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别人问话应表现出疑惑之情。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3、学生自读,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4、试着翻译课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找出疑难问题

1、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1、重点词语解释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及反 市罢

遂不得履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 无自信也

2、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而置之其坐

(2)反归取之

3、一词多义

度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之 (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何不试之以足

而 (1)而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

4、特殊句式

郑人有欲买履者 定语后置结构

何不试之以足 倒装句

理解句意

讲故事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

事情的结果:市罢,遂不得履

a 最能体现郑人思想性格的句子在哪里?并反复朗读。

b 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郑人特点?试各举典型一例作答。你怎样看待郑人?

c 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今天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分析郑人形象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什么

1、如果你是卖鞋的人,你会对这个郑国人说些什么呢?

2、由于这个人的生搬硬套,墨守成规,没买到鞋。请大家做一个小编导,充分发挥想象,为《郑人买履》编写续集,写在日记本上。

(1)《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寓意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2)说了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谈了它的现实意义。

寓言教案:郑人买履

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1、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师)。

1、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

2、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

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

3、学习“寓”字。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

4、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

(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同桌先练说)。

二、理解文本,配乐朗读课文。

1、让生观看《揠苗助长》的录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

2、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情境再现,注意突出刚才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3、提议:我们每个同学想不想给这则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读呢?自己试一试。

5、指导朗读,读出农夫的焦急。

6、理解第二、第三段。问:农夫想到什么办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1)问:“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会“筋疲力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2)让生观看插图。看!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3)有感情地朗读:能把农夫当时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4)问:读了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带到文章中去读,体会农夫的快乐。

(5)“纳闷”是什么意思?他的儿子纳闷什么?

(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请口头练习说。

三、总结理解,拓展延伸。

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拓展: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你碰到,你会怎样去劝告他们?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去概括。

一、揭示课题。

1、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2、让学生齐读课题,要求把字音读准。

3、老师出示“鹬”和“蚌”字,请学生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下。

二、初学寓言,了解内容。

1、师问: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请朗读课文,等会集体交流。

2、请学生把故事的大意说出来。

3、老师出示口头训练题:河蚌刚刚张开壳晒太阳,鹬,蚌(),双方(),结果()。

4、同桌练说,指名表述。

三、细读寓言,深入理解。

1、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鹬蚌互不相让呢?

2、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4、联系文本,理解人物。

(1)引导学生抓住:鹬猛得用尽力气——威胁筋疲力尽。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的态度。

(2)问:就在这时,渔夫看见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4)换位思考:这样一个结果,三个主人公:鹬、蚌、渔翁会怎么想呢?

(引导学生理解:鹬:后悔不该轻易吃蚌,而且身处困境,还威胁蚌。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渔翁:嘲笑鹬蚌互不退让,结果让他轻易获利)。

四、拓展延伸。

1、发挥想象:对于鹬蚌来说,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呀!假如上天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呢?(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

2、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布置课外作业:把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评论与意见,并且自己再去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

郑人买履教案

1、重点词语解释。

(3)先自度其足。

(4)而置之其坐。

(5)至之市。

(6)而忘操之。

(7)及反。

(8)市罢。

(9)遂不得履。

(10)何不试之以足。

(11)宁信度。

(12)无自信也。

2、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而置之其坐。

(2)反归取之。

3、一词多义。

度: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之:

(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何不试之以足。

而:

(1)而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

4、特殊句式。

(1)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结构。

(2)何不试之以足。倒装句。

《郑人买履》教案

1、猜谜:一左一右,一前一后,一般模样,会跑会走。

谜底:脚

2、让我们来低头瞧一瞧,我们的小脚朋友现在躲在哪里呢?

3、奇怪"!,为什么我们都要穿鞋子呢?每个人的鞋子大小都一样吗?

引导幼儿讨论鞋子对脚的保护作用及知道鞋子要穿着合适的尺寸才舒服。

1、欣赏故事第一部分

从前,郑国有一个人,他非常愚蠢。一天,他看到自己脚上的鞋子破了,就准备到集市上去买一双新的。(集市:古时候做生意的人会在特定的时间里,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一起做买卖。)在他去买鞋之前,他先在家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长短尺寸,打算买鞋时带上它。可是,他记性不好,临出门时,把小绳落在家里了。

提问:你们猜猜看,郑国人会不会买到鞋子?

2、欣赏故事第二部分

这个郑国人到底有没有买到鞋子呢,请接下来听故事。

集市离他家较远,他一路小跑来到集市。集市上可真热闹: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商品应有尽有。郑国人也顾不得多看,直接来到鞋铺前。鞋的样式很多,他左挑右选,终于挑了一双自己满意的。正准备掏出小绳,比一比新鞋的大小,突然他发现小绳落在家里了,便立刻放下鞋子,回家去拿。等他急急忙忙地赶回到集市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集市上的小贩都收了摊,大多数的店铺都关了门。他来到鞋店,鞋店也关门了。郑国人鞋子没买成,十分沮丧。

提问:小朋友,如果你是郑国人,你会用什么办法去买鞋子呢?

3、欣赏故事第三部分

几个过路的人知道情况后,纷纷不解地问:“用脚试一下,不就知道新鞋是不是合适了吗?”

小结:小朋友,想知道鞋子是否合适,用脚穿上试一下就知道了,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啊,可是故事中的郑国人却不明白。这篇故事讽刺(笑话)了那些死心眼的人,或者说是自以为都是对的人。

幼儿跟念,及时纠正幼儿发音。

1、郑人买履

2、熙熙攘攘

3、应有尽有

玩法:请五位穿同一类型但尺码不同的鞋子的幼儿,脱下鞋子,用布蒙上眼睛,围坐在一起,谁最先试穿上自己的(合适)的鞋子为胜。游戏进行2到3次。

1、听成语故事,理解成语“郑人买履”的含义,了解成语“熙熙攘攘”、“应有尽有”。

2、喜欢成语故事,体验成语学习活动的乐趣。

《郑人买履》教案

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指导阅读的方法。

2、能积累常用的实词和虚词。

3、了解寓言的特点,能体会寓意,并说说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能积累常用的实词和虚词。

【教学难点】

了解寓意,体会寓意。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寓言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我们读过,听过很多寓言故事,请你选择一则你认为最有意思的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学生活动:学生说说寓言故事,教师引导,你为什么推荐这个故事?评价学生的口头叙述能力。

2、你们发现寓言故事的特点吗?

a、故事短小精炼,情节完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b、内容大多虚构,主角可以是动物,也可是人物,多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情节生动。

c、寓言大多带有劝谕和讽刺的作用,惩恶扬善,充满智慧。

二、初识文言,积累文学知识。

1、今天学习的《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也是寓言故事,不同的是用文言文来叙述的。结合书下注释,了解文章出处。

2、在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要求:第一步,读准字音

第二步,读准节奏

第三步,读出人物的角色

《郑人买履》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别人问话应表现出疑惑之情。

《刻舟求剑》要读出同船人催他时着急怀疑的语气和那个掉剑人不慌不忙,十分自信的语气。

3、通字音,评价朗读。

三、探究课文,学会翻译。

1、了解文言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正式的书面语,它典雅,简洁,但是因为距离我们的年代较远,我们的理解有了一些难度,这需要我们在通读的基础上把握重点词的意思,学会翻译。

2、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3、质疑

学生提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教师指导。

4、翻译的原则

a、直译,由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

b、调整,包括字词的增删补减和句式的调整。

c、省略句补充的内容要加括号。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完成同步训练

2、采取多种形式背诵课文,总结自己的背诵经验

六、教学反思

文言文的内容学生并不陌生,现在以文言形式出现,实现了小学与初中学习的过渡。在教学时重点应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重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教学方法】

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延伸

《郑人买履》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古代有个郑国人去集市买鞋,因只相信量好的尺寸却不相信自己的脚,结果没有买到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呆板、迂腐、固执的郑人,讽刺世界上很多人只相信死板教条的东西,不能灵活变通。

《刻舟求剑》讲的是战国时,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他佩戴的剑掉到了江里,他马上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船靠岸后,他立即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自己的剑,结果没有找到。这是一个愚蠢,固执己见,不懂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这些寓言引申成了成语。

2、寓言的寓意怎么领悟

a、通过人物对话,增强故事的讽刺效果。

b、议论、讥笑这种方法表达作者的意见。

c、没有任何评论,读者通过领悟自己体会。

二、课外拓展,学会解读文言文。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之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的解释。

2、学会用单变双的办法,利用增删调补的原则翻译文章。

3、学会分析人物(角色)的描写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得到启示,领会寓意。

4、能口头复述《狐假虎威》的故事大意,可以发挥想象和联想,力求说得生动流畅。

三、作业

1、完成课时达标练习。

2、背诵两则寓言。

四、教学反思

课堂节奏稍微松了些,学生自学能力一定要重视,怎样读文言文要和学生一起概括

《郑人买履》教案

《钓鱼的一天》是《东方娃娃》20xx.11绘本版,这本书没有一个字,但里面有许多有趣、幽默的情节,我们把它投放到了图书区后,孩子们非常喜欢。他们常常拿着书一边翻一边说着故事的人物,因为故事中的情节零散,有趣的事情很多,幼儿往往不能抓住主线完整讲述,为了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我就围绕该绘本设计了这节活动。以钓鱼大叔为主线,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从而掌握阅读的技能。

1、通过细节观察,了解绘本内容。

2、积极主动地参与寻找和发现,感受情节的趣味性并能大胆表述,体验阅读的乐趣。

1、与绘本相关的图片。

2、每人一本绘本《钓鱼的一天》。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阅读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看封面上有什么?(一位大叔和一只乌)猜猜这位大叔要去干什么?(钓鱼)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车上有鱼竿和小桶)好的,那我们就称这位大叔为钓鱼大叔吧。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钓鱼的一天》,我们j起来读一读。(幼儿齐读书名)

1、了解钓鱼大叔。

师: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钓鱼大叔骑着自行车,带上他心爱的鱼竿和小桶,去钓鱼了。一路上他遇到了哪些事情呢?请小朋友们从书中仔细找一找,告诉我是在哪一页找到的?在看之前我有要求,看书时要从前往后一页一页轻轻翻。

2、幼儿自由阅读。

师:小朋友看完了吗?现在请你们说说钓鱼大叔都遇到了哪些事情?请回答的小朋友告诉大家“请大家翻到第几页”。

师:请你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1)2—3页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二页。钓鱼大叔骑着自行车,他的前面是谁?这位阿姨在干什么?她好像在追前面的公交车?她能追上吗?钓鱼大叔会怎么做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钓鱼大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乐于助人)

(2)4—5页

请大家一起翻到第五页,钓鱼大叔车子后面怎么坐了一位阿姨,这是怎么回事呢?好,你来说说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哦,原来是这位阿姨在追公交车,没赶上,钓鱼大叔看到了,热心地帮助了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钓鱼大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乐于助人)

(3)6—7页

请大家翻到第七页。钓鱼大叔在和谁挥挥手?阿姨怎么不坐大叔的车了,她要去哪里呢?你从哪里看出来这是火车站的?钓鱼大叔又去了哪里?(他进了一家咖啡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原来钓鱼大叔想喝一杯咖啡提提神。

(4)8—9页

从咖啡馆出来,钓鱼大叔继续往前赶路。他穿过街道。

(5)1 0—1 1页

现在钓鱼大叔到了哪里?(街心公园)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6)1 2—1 5页

钓鱼大叔来到码头,他停了下来,他在看什么呢?(可能是他看到小企鹅叼了一条鱼,他在想自己也能钓到这么一条大鱼,也可能是被小企鹅主人的训斥声所吓到)

(7)1 6—1 7页

这次钓鱼大叔到了哪里?(渔具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会进去干什么呢?(买鱼饵)买了鱼饵,钓鱼大叔高高兴兴地和渔具店老板再见。

(8)1 9—2 1页

钓鱼大叔一路前行,他来到了铁路边,刚好一列火车经过,他看到了谁?你觉得他心里会怎么想?是的,刚才他帮助过的那位阿姨在开心地和他打招呼。小朋友,钓鱼大叔和这位阿姨认识吗?(不认识)是的,原本并不认识的两个人,因为钓鱼大叔的热心相助,当他们再次见面的时候已经变成了朋友。所以小朋友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去帮助别人,这样你就会有更多的朋友。

(9)22—23页

钓鱼大叔来到了海滩上,他看到了谁?(红嘴鸟)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

(10) 24—25

(11)26—27

钓鱼大叔终于钓上了一条鱼,他现在是什么心情? (高兴、开心)

语言《花园里有什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春天的美好景象。

2.尝试续编散文诗,并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想象。

活动准备

1.课件-花园里有什么

2.绘画材料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花园里有什么

教师:现在已经是春天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花园里有什么不一样?

二、学习散文诗《花园里有什么?》

1.教师朗诵散文诗,幼儿欣赏。

2.教师:春天的花园里有些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拟人的表现手法:

如,柳树姑娘长长的辫子在微风里飘来飘去,蚱蜢在草地里学跳高。

3.教师播放散文诗,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三、续编散文诗《春天,花园里有什么?》

1.教师:春天的花园里,还可以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

闻到些什么?

(如听到布谷鸟的叫声、

小溪在欢快的歌唱、闻到百合花的清香、泥土的芳香等。)

2.幼儿尝试根据自己的想法,续编散文诗《春天,花园里有什么?》。

四、 画一画

1.教师:春天的花园里有那么多好朋友,我们把它们画出来吧!

2.幼儿操作,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花园。

3.交流展示。

附散文诗:

春天,花园里有什么?

春天的花园里有什么?嘘--让我们仔细去寻找。

太阳公公红红的脸膛,美丽的花朵张开了笑脸,

青青的草地像绿色的地毯铺在花园里,

柳树姑娘长长的辫子在微风里飘来飘去,

勤劳的蜜蜂在采蜜,五彩的蝴蝶翩翩起舞,

蚯蚓在泥土里忙着松土,蚱蜢在草地里学跳高。

《郑人买履》教案

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学生读不懂文言文主要原因是古文中有些字词意思和现代文有所不同,所以扫清字词障碍,是学习的基础。在学生读通全文的基础上,我把课文中几个有难点的字用课件出示,有一个句中出现两次却意思不同的字“置”,有通假字“坐”“反”,有多音字“度”,学生弄懂了这些关键字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就非常容易了。

教学过程中,重视了方法的引导。比如:在学习“置”时,我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古文中的意思,又相机出示了两个现代使用的词“置身事外、置办家具”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理解他们的意思,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另外,在学习课文伊始,我就让学生首先回忆过去学习古文的方法,并要求他们使用这些方法自学课文,使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还掌握了方法,实现了“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朗读贯穿始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层次阅读。首先是让学生通读课文,读准字音;然后是标出停顿,读出节奏;并在学文过程中,变换各种形式的读,如:体会人物心情读,分角色读,译文原文对照读等。最后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中,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读出古文的韵味。这样层层推进,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也把“以读为本” 落在实处。

课堂充满乐趣。古文本来是比较枯燥的,如果逐字逐句理解课文,课就会感到乏味、单调。为了增加趣味性,我安排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课件出示一段无声的幻灯片,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原文配音。学生看着有趣的画面,非常兴奋,都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很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并不是让学生按译文复述,而是要求他们加上联想和想象,再运用适当的动作和表情讲一讲这个故事。结果学生们学得是兴趣盎然。

尽管精心备课,但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足之处:

在刚开始上课时,我让学生比较古文和现代文的不同之处,有学生说:“古文有词语颠倒的现象。”我很高兴地总结她的发言“这是语法规范不同。”在学习课文的最后,我提问“谁能告诉郑人买鞋子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用脚去试。”“我们学了古文,这句话用古文怎样说?”学生经过思考, 回答“试之以足。”这时,我忘记点出这是词语倒置现象,还可以说成“以足试之。”这里本来是可以让学生对古文的词语倒置现象加深印象的时候,我却忽略了,下课后非常后悔。这不是课前的预设,所以课上出现新情况就没有及时调整,还是课堂机智不够,这还是以后需要“修炼”的地方。

郑人买履教案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宝剑。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所选的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在教学时,重点应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郑人买履教案

1、默读思考。把难理解的地方标出来,并小组讨论,试着解决。)。

(1)何不试之以足?(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呢?)。

(郑国有一个人想去卖一双鞋,先自己量了脚的尺码,放在座位上。等到他走到集市上时,忘记拿量好的尺码。)。

(4)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板书“宁信度,无自信”】。

(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分角色朗读本文。

《郑人买履》教案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2、理解句意,领悟寓言所讲的道理。

重点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的基础上,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设疑猜谜:

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夜晚横卧在床前。 (打一物) (鞋子)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有关古代鞋子的故事:《郑人买履》。

2、请学生起来介绍作者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指名朗读课文。指导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郑人买履》时,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别人问话应表现出疑惑之情。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3、学生自读,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4、试着翻译课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找出疑难问题

三、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重点词语解释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及反

市罢

遂不得履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

无自信也

2、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而置之其坐 (2)反归取之

3、一词多义

度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之

(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何不试之以足而

(1)而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

4、特殊句式

郑人有欲买履者 定语后置结构

何不试之以足 倒装句

五、疏通文义

理解句意

讲故事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

事情的结果:市罢,遂不得履

六、分析课文

a 最能体现郑人思想性格的句子在哪里?并反复朗读。

b 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郑人特点? 试各举典型一例作答。你怎样看待郑人?

c 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今天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告诉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

七、兴趣作业:

1、课文翻译一遍;背诵寓言。

2、如果你是卖鞋的人,你会对这个郑国人说些什么呢?

相关范文推荐
  • 12-03 启动应急预案(汇总15篇)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故,都需要应急预案来指导相关人员进行快速应对和处理。了解和借鉴他人的应急预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自己的应急处理方案。地防御洪水,保障社
  • 12-03 我们爱科学初二(优质18篇)
    优秀作文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思想,也启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创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批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示和借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中国人世世
  • 12-03 学生喜欢体育的教学方式论文大全(19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优秀总结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 12-03 夏天初夏的多姿多彩范文(13篇)
    优秀的作文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准确与流畅,还要有独特的思想和触动人心的内容。接下来是一些提高作文质量的实用方法和技巧,供大家参考。有人喜欢鸟语花香的春天,有人喜欢
  • 12-03 物业总事迹材料(模板13篇)
    事迹材料的整理和归纳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小编深入研究了大量的事迹材料,并整理了一份精选范文供大家参考。xxx,3月份调入公司,
  • 12-03 培训销售工作总结(精选15篇)
    销售工作总结可以促使销售人员思考和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策略,不断优化自身的销售技巧和能力。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销售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
  • 12-03 幼儿园够月亮教案幼儿园月亮的课(优秀21篇)
    幼儿园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这些幼儿园教案中,你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游戏。1、通过自主摆放动物卡片,进行
  • 12-03 我的课余生活的初二(汇总21篇)
    作文是一种艺术,通过文字和形象的描绘来传达思想和感受。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选段,让我们一起领略其中的真知灼见和情感表达。也许因为它画面美丽,也许因为它历史悠久,
  • 12-03 种子在哪里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优秀21篇)
    幼儿园中班是孩子们开始逐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期。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幼儿园中班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1.知道种子都藏在果实里,了解
  • 12-03 诸葛亮的读后感初中范文(17篇)
    读后感是读者对自己阅读经历的整理和总结,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抒发情感和展示思想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