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2023年以抑郁症为的论文(实用6篇)

2023年以抑郁症为的论文(实用6篇)

时间:2023-09-26 05:39:36 作者:FS文字使者 2023年以抑郁症为的论文(实用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以抑郁症为的论文篇一

这么多年过去了,在我的心里有一段隐秘的往事,从来没有跟人提起过。那是一段痛苦不堪的过往,给了我太多的沉重和负担。一直以来,埋藏在我的心底儿,不敢启齿言说,怕惹来异样的眼光。

现在我已经完全从那阴暗中走出来了,觉得可以分享我的经历。也许我的经历会给那些仍处于黑暗心理的人一些儿启迪,帮助他们解开心结,从痛苦中走出来,恢复自己的阳光生话。

你一定在想,我到底经历的是什么样的过去呢?没错,我也是患过抑郁症的病人。但在过去,我并不知道我得的是抑郁症,后来,我在网络上听过患有抑郁症的人对病态的描述,我可以百分百确定,在那一时期,我患上的病跟他们是一样的。

那时候的内心是灰暗的,生活得毫无希望,所有的景物在我的眼里都失去了光彩;所有人的眼光在我看来是无情的嘲弄;所有的事情都激不起我的热情。我只有一个想法:活着真没意思,不如死掉一了百了,思想极端到了顶点。

我是如何有这般黑暗的心理呢?现在我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讲述一下,你也许会看出原因,得出结论,知道根源所在。

我自小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男孩,不善于交际,不喜欢热闹的场合,有什么事情都喜欢放在心里头,不向别人吐露。喜欢独处,喜欢一人静静地幻想世界,愿意把心中的世界倾于笔端之下。

在跟别人相处时,我总有一些担心,不是担心别人有不轨之心,而是担心自己会在别人面前出丑,怕被别人嘲笑,怕被别人指责。我总是小心翼翼地做着身边的每一件事,想做到完美,想获得别人的期许和赞美,可是一直不够自信,总是逃避着,远离别人的视线。

后来我总结出,我这种性格的养成,应该跟家庭环境有关系。在我的印象中,我家里的矛盾挺多,吵闹总是不断,母亲与奶奶的对立,母亲对父亲的抱怨,争执之声从来在我的耳边没有停止过,可以说得上,大们是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家里从未息宁过。

我亲眼目睹,跟奶奶分家时候,他们吵得很凶,奶奶坐在我家院内哭哭闹闹,还有我母亲的哭哭啼啼,以及父亲的愁眉苦脸,给我的感觉是,这个家是混乱没有温情的。除此之外,母亲和父亲的争吵也是经常发生,在我的头脑里,最清晰的一次记忆是:母亲跟父母因家中锁事大吵大闹,他们扭打在一起,桌椅撞倒,怀盘落地,而我站在一旁嚎啕大哭,耳朵里嘤嘤嗡嗡,像梦境一样不真实,让我恐惧和不安。我的心里脑里被争吵声充斥着,整个人似要四分五裂。

那时候的我就感觉活得很累了,每天的日子过得很担心,母亲反反复复跟父亲强调着离婚!离婚!离婚!这句话一直说到我们长大才停口。所以我小时候的心是在害怕中度过的,于是我就特别想让自己做到最好,好到可以制止大人们的争吵。

安静地存在是我心中所向往的,也是我逃避问题时找到最好的状态,在安静的世界里,我可以无限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着美好,忘记所有侵扰心间的苦恼。许是如此,我的性格才会变得孤僻,远离群体,害怕与人相处。与人相处时,我会变得尴尬无比,不知道与人聊什么,怕自己说的哪句话不中听,惹别人生气,生起事端,引起争吵。于是在人员众多的热闹场合,我会显得局促不安,惊慌失措。

跟我做过同学的人都会说我是一个老实的人;跟我接触过的人都会说我是一个言语不多的人,可我的心里自知,我内心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我也想与人融洽相处,也想交许多的朋友,但是我会紧张,紧张到脸会发红,手心会出汗,话儿会说不出来,让人生起嘲笑,对我指指点点。

我只有把自己的世界封闭起来,不让人窥见,不让人探悉,我会把自己的喜和悲,用手里的笔一点点倾诉于纸上。有时候我会对着自己写出来的悲伤哭泣,感知到一个人的悲凉和孤寂,是那么的让人惆怅,我是多么想让人了解我的内心,让别人知道我的世界。我是渴望友情的,是渴望温暖的,是想融入这个纷繁的世界里的,别人不要因为我的迟钝而嘲笑我,不要因为我的孤僻而远离我,我太想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处。可是我始终没有勇气迈出步伐,没有信心踏进心中所想。

压抑的内心始终盘桓在我的胸中,不如意,不舒心,感到从来没有真正快乐过。觉得世界都不了解我的心,没有人懂我,我的人生注定是孤独的,生活得过于沉重,总是执于生死之念。

我不喜欢玩闹,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在升初中时,在一次抽考中,我获得全县第三排名,被县城一所私立中学录取,并旦免收我的学费,这本是一件好事,可对我来说,却承受了一次重大打击,几乎是毁我一生,原因不在于学校,而是在于本身。

学校是寄宿的,我一月回家一次,来时带一月的伙食费,我常念家贫,母亲亦常唠叨生活艰辛,我不敢多要费用,每月就取三十多元,我节衣缩食,还要攒下一点来买学习资料,同学们见此,一块出钱买了一本英汉词典送于我,使我至今记忆,那本词典如今保存完好。

我在那里骨瘦如柴,再加上繁重学习任务,我出现了幻听,精神状况极为不佳。再后来我听说,学校原址是坟场,鬼神之说在学校盛传。我偏爱早起晚睡读书,常常在操场中路灯下用功习课,遇到风吹草动,总是忍不住向鬼神方面想象,不禁会头皮发紧,眼前出现星花点点儿。

后来,我就不敢早起,晚上也不敢独自去路下看书,心中倍感压力,成绩开始下滑,老师找我谈话,我就愈发着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就开始变得易烦易躁,总是莫明的想哭,觉得心中有有一股戾气无法释出。

因为不堪重负,我就提出了转校,在那里我已无法静下心来学习,觉得学校似是牢笼,环境圧迫的我无法呼吸,于是我就回到了我们乡镇中学,我以为来到了这里,我应该会慢慢变得好起来,但结果并不如我所愿。

在家里我易暴易怒的性格,让父母苦恼不堪,母亲一直觉得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远没有像以前那么乖巧,常常变得不可理喻。其实我也想变得温顺,我也极爱我的母亲的,不想让她生气,可是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母亲看来,认为我是中邪了,需要驱除,我就极力排斥,我觉得没什么魔鬼在控制着我,只是我的内心压力太大,感觉很累,主要是对自己的期望很高,可结果总是让我失落,无论在成绩上,还是与人相处上,或是生活上,总觉得都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所以我烦躁,焦虑,难过,悲伤。

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我上初三的那一年,我出了一场意外,我从高墙上跌落,把脚腕扭伤,我一直对父母说,是我不小心掉落的,其实不然,我对他们撒了谎。

如今我说出实话,那一天是星期天,不上学,父母都去地里干农活了,哥在外地打工了,弟出去玩了,只有我一人在家,不想出去,可在家又百无聊赖,心里烦躁异常,我就爬上与邻家相隔的一堵墙上,邻家早己搬走了,已是一个荒废的院子,院子内有一堆玉米桔杆,己干透松软,我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心里有一股冲动,一个声音在心里问说:倒翻下去,结果会是如何呢?我心里明白,翻下去必然受伤,可是就是有一种翻下去的欲望,就想偿试,想体验一下疼痛的感觉,那时,我真得是疯了,真得是全无理智,在内心的摧动下,我真的倒翻了下去,我都不知道是怎么落下去的,等我醒来,我已不能动弹,左腿紧绷绷的感觉,我定眼一瞧,不由紧张恐惧起来,那脚腕都成什么样子啦,有碗口粗大,一圈紫红,好像非常严重,难道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我不知道当时有没有后悔,只知道害怕极了,恐惧已让我忘记了疼痛,我都不知道昏迷了多长时间才醒来的,我努力地爬动,可我身在废院之中,与家隔着一堵高墙,该爬向何处,有一种绝望在心里蔓延,为什么我没有死去,才让我如此尴尬,要是死去多好,不用受这等煎熬,那是我第一次对死作了思考。

到现在我仍记得,母亲找到我时的恐惧,她面容失色,惊慌无比,眼泪夺眶而出,眼晴里透着无限爱怜,恨不得把我的疼痛转移到她的身上。是母亲把我背出去的,那时候,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交通工具,除了自行车,别无其他,是母亲找了一辆脚蹬三轮车,喊来弟弟,脚踏了十几里的路程把我送到了乡镇医院。

在医院里我感受到了巨大疼痛来袭,现在想来,好像三天三夜疼得没睡着觉,拍了片子,医生说我左脚骨有五公分的裂痕,有可能会成为坡脚。这个结果,我不知道该怎么承受,都是自作自受,是我疯狂的行为所造成的,我怨不得别人,可是却苦了我的母亲,她是那样的担心,害怕,我怎么对得起她。

在医院住了半个月,我就回家恢复了,我在家里的炕上,一躺就是三个多月,耽误了学业,只能每日拿眼晴盯着屋顶,此时的我,脾气坏到顶端,动不动就拿家人出气,弟弟更是吓得不敢跟我说话,下了学就回另外一个屋里,不敢与我照面。母亲是我撒气最多的一个对象,因为她要照料我的饮食起居,稍有怠慢,我就戾气横使,而我对母亲的惩罚就是绝食,不吃不喝不说话,这常常让了母亲掩面落泪。过后母亲跟我说过,她所有的脾气在那一时期硬生生地被我给磨下去啦。

那段时间,我不能被人说一句话,一句不中听的话,就会让我的脾气变躁,我也极想控制,可是我拉制不住,我明知道给亲人带来了满满的伤害,可我还是那样乱发脾气。

我想,也只有亲人才能忍受得了我了,母亲为了我,一直忍气吞声,不管我的脾气发得有理还是无理,她都一声不吭,任由我撒野,平素,母亲喜欢唠叨父亲,那时也不敢对父亲指责,因为我听到他们争乡,也是会发脾气的。母亲一直认为我是招了污秽,不断祈求神灵,四处求问,她知我一向反感这个,她都背着我烧香磕头。

等我的伤势好了以后,我的脾气虽有好转,但与之前大为不同,还是易怒易躁,有时我会无端的哭泣悲号,没有理由,有时忽然想笑,也不是开心的笑,是一种嘲讽的讥笑,觉得人生像是老天开的玩笑,我怎么都摆脱不了被束缚的感觉。

那时候突然觉得很累,无法再维持生活,很想很想一睡不醒,不想再看到这个红尘世界,轻生的念头越来越重,觉得生无可恋,死无所怨,这个世界已与我格格不入,也许选择死,便是最好的解脱。

这个时期我,失眠是最严重的,非常非常困顿,眼晴发干发涩,却始终不能入眠,内心的煎熬比用刀子刺体都痛苦,那种苦楚是语言无法描述的,也是不能用任何事情代替的,那种痛苦已潜于灵魂之中,连疼痛感都不能使其转移,我常常拿拳头捶打墙壁,用脑袋磕碰床沿,可也不能减轻其一二分的痛苦。

每天最害怕的就是夜暮降临,晖光一落,心上就蒙上一层沉重,就有挥不去的恐惧所笼,扯不尽的忧虑就会一圈圈盘绕心间,好像头脑里的东西不是我想出来的,一件件悲伤的事情冒出来,击打着我的心。有一阵子我想,离家出走算了,死到外面,不让父母知道,或许不会引得他们伤心。有一次晚上,我果真走出了家门,可我听到身后有悉悉碎碎的脚步声,回头望去,透过夜色可见熟悉的身影,我知道,那是我的母亲,原来她一直在注意着我,察看着我的一举一动,我走到村边的地上,又折足回返,我怕母亲伤心,又回到了家中。

我到了我的卧室,我知道母亲在留心我的举动,我就闭灯而睡,但又怎能睡着,我细听门外的动静,有轻轻的呼息之声,母亲一定在侧耳候听着我的动静,我能感知她的存在。我突然意识到,不知有多少个日夜,母亲就这样守在门外,她的内心一定承受着许多,我的痛苦一定强加给了她许多。

我尽可能控制着我的轻生念头,我也想过我的父母,若我真得迭择了这条不归路,我的父母该如何堪负,世上最痛苦的莫若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我不能这么自私,我不能让他们跟着难过,我想过许多开心的理由,试图调节心态,可是接连失败。

中考过后,我的成绩不理想,使我的思想彻底进入了死角,轻生的会头再次变得强烈起来,做出了最傻的事情,我爬到房脊之上,想以死结束生活带给我的痛苦,站在房脊上,那种让我跳下去的声音不断在我心中回荡,我犹豫,踌躇,终没有阻止我的疯狂,我还是从五米高处跳了下来,双脚点地,蹲坐下来,浑身震麻,双腿无知觉,我的意识清醒非常,待恢复过来,手脚无事,可是我的心里发生了变化,既然我死都不怕,为何还怕活着,寻死岂不是一件最愚蠢的事情。

在跳下的一瞬,我想到了父母,他们养我不易,为了他们我也得坚强地活下去,我是他们的希望,他们也应当是我活着的希望,我突然庆幸我没事,这一跳,震开了我一窍,虽未完全除去我内心的苦闷,但其码暂弃了轻生的念头。幸亏我家不是楼房,不然我的生命就此结束了。

多年以后,我再回道那段往事,觉得自己当时就是一个大傻蛋,怎么就有那样的想法,我给自己那一时期的行为原因猜测了许多种可能,少年叛逆,心里变态,精神分裂,压力山大,视角太窄,我都没想到是患了抑郁症。

拿过去的种种表现来看,与抑郁症无异,有着相同的症状和心理。我很庆幸我能从那一段痛苦中走出来,那几年的日子真得生不如死,犹如巨大的山石压在身上,让人窒息,我一直对自己说,自己也算是从死亡里走出来的,亦无所畏惧了,我得好好珍情生命中的每一段时光。

许多抑郁症患者说,这是一种实病,无法走出来,可是我就从痛苦中走出来了,并且再无厌世态度,可见,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

身处的环境只能面对,努力改变,但自己的心境可通过学习来提高层次,人的幸福指数不在于环境的艰难,而是在于一个人对环境的态度。也许我们永远追求不到想要的目标,可是我们心中总要装有希望,一直奔波在路上。

我除了看些书籍,我还努力融入身边的生活,越是惧怕的事情,我越要偿试,哪怕做得不好,可是我努力了,敢于面对了,再苦再难算得了什么,最其码我还活着,还能努力去解决,我不是超人,努力做好,就是最好的结果。

我觉得是思想的窄度,狭持了我的内心,看不到人生的道路,才会痛苦万分,待我从书中揽得大道,从经历中学得容忍,我才明白,人活着,不必完美,有驰有缓,才是真正的生活。

这便是我的经历的心理路程,一路走来,我改变了许多,活得轻松了许多,不管面临什么困难压力,我再不被过去的问题纠缠了,心中宽阔了很多,想明白了许多,感觉到人生的道路越走越宽畅,没有多少死角,只要不放弃希望,就能迎来明天的太阳。


以抑郁症为的论文篇二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多数人都有过情绪低落或忧郁的经历,但抑郁症不同于一般的情绪不佳。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抑郁症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疾病。在为期一个月的调研中,我更深刻地了解到抑郁症的危害和治疗方法,下面是我的体会。

首先,抑郁症会对患者的身心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许多患者会表现出兴趣和活力的降低,精神状态的抑制以及其他类似的症状。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引起自杀等极端事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抑郁症是需要及时治疗的。

治疗抑郁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受关注和使用的是药物,如抗抑郁药和镇定药。这些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疾病的症状,但同时还有一些副作用,如影响个体的睡眠和食欲等。因此,患者在决定治疗方法时必须谨慎。

此外,还有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治疗、支持式治疗和交流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

在调研中,我还发现了一些特别的现象。比如,一些患者会通过网络寻找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他们会在网上发表心情日志和痛苦体验,也会发现一些动力,化解自己的孤独感。而更多的年轻人则选择了文化活动、读书和旅游等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最后,我们应该重视和关心抑郁症患者。其实没有绝对的自理能力,需要我们的帮助和陪伴。我们可以多关注身边的人,向他们传递温暖的信息。

以抑郁症为的论文篇三

“今天,你‘网抑云’了吗?”

这个梗,估计不少人都了解并调侃过。自从这个梗出现后,网络上多了不少“动不动就抑郁”的年轻人。

虽然大家可能只把这当作泄压的方式之一,但仔细想想,抑郁,实际上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当它被过度调侃与消费,很容易将鼓起勇气发声的真正抑郁的人所淹没。

生活中,不少抑郁症患者就因旁人的不理解而深陷泥沼,无法自拔,最后选择以结束生命的方式获得解脱。

一、抑郁症故事:有人沉没,有人得救

01

小涛的妈妈,因为长期被糖尿病等疾病困扰,引起了抑郁症,但她从来没将不开心的一面表露出来。

当她第一次割腕后,幸好小涛及时发现,将妈妈从生命边缘救了回来。小涛不知道妈妈怎么了,“有什么大事,为什么想不开?”妈妈的表情十分淡漠,默不作声。

后来,妈妈经常做什么都觉得“没意思”,煮饭等家务也搁在一边,但由于小涛和家人都对这个病没什么了解,反而责怪妈妈矫情,经常在家什么都不做,妈妈听后还是沉默。

突然有一天,小涛收到邻居的电话:“快!你妈跳楼了!”虽然送院抢救,但妈妈还是永远地离开了。直到最后,小涛都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自杀。

02

孙先生,患抑郁症10年了,他说“当时像是被床吸住浑身不能动弹,想做什么都不行。”还在高三的他,将自己的抑郁情绪告诉了父母,父母却以为他是为了逃避高考而装病。还好孙先生求生欲强,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积极寻求治疗,最终在医生的帮助下,家人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起帮他熬了过来。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好的、坏的结果都有。由于人们对该病缺乏了解,觉得矫情、抗压能力差的人才会得这种病。可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的。抑郁症不仅仅是不开心这么简单。

二、抑郁症,不仅仅是不开心

近年来,抑郁症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杀手,全球约有3.4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所以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图源:世界卫生组织

那么抑郁症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是心理疾病的一种,以明显的、长时间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特征。

发病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压抑、悲伤、沮丧或易发脾气等负面情绪;部分患者还出现兴趣减退或丧失、精力和食欲下降、失眠、注意力下降等表现;严重的会感到无助、绝望,甚至想自杀。

而受情绪影响,不少患者还会出现胸闷、心慌、心悸、胃肠不适、便秘等躯体症状。

抑郁症患者可能常常有4句话挂在嘴边,但是极容易被身边的人所忽略。

“没意思”

抑郁的人总觉得心里是空的,不知要做什么,也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无聊可以说是他们的常态,但是他们也不愿意改变,不愿和人交流。

“烦死了”

抑郁症人群调节情绪的能力较差,即便遇到一件很小的事,也可能让他们感到烦躁,甚至因此崩溃。

“都是我的错”

抑郁症患者一般喜欢独处,很难融入群体,也不喜欢别人参与自己的生活,不仅因为怕麻烦别人,也怕别人因某事指责自己,一遇到事情,就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我太没用了”

这类人群对自己没什么信心,觉得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所以老是会冒出“我太没用了”这句话。

所以,如果你发现身边的人有上述的表现,要警惕其是不是患有抑郁症,及时带其就医,给予帮助,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尤其是一些人群,发生抑郁的几率比一般人要高出许多,要格外留意。

三、容易被忽视的“抑郁人群”

1、青少年

根据2018年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现状还是比较令人堪忧的。

这当中,父母有一定的责任,因为青少年社会经验不足,在面临学业压力等问题时,无法很好排解,可能会出现抑郁,但其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抑郁情绪时,往往会被父母一句“小小年纪抑郁啥,是不是装的”打回去,这可能将孩子推向更加绝望的深渊。

2、孕产妇

孕妇在怀孕与生产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抑郁,一是因为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影响到了情绪;二是因为现实和心理落差可能比较大,本以为孕育孩子很美好,但是带孩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多,且事业受停滞,有的丈夫可能也不关怀,就容易出现抑郁。

3、老年人

年纪大了,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会逐渐衰退,很多躯体疾病困扰,加上一些独居老人,因为缺乏陪伴和晚辈们的关心照顾,没有途径去排解苦闷孤独的心情,所以也很容易出现抑郁症。

四、如何帮助抑郁患者走出围城?

1、加强对疾病的认识

想要解决这种疾病,至少你要先了解它,抑郁症的本质是疾病,而不是性格问题,也不是所谓的“矫情”,并不能通过劝说就可以解决,而需要正规的治疗。所以,出现抑郁症,及时就医很关键。

2、帮助患者得到诊断和治疗

治疗抑郁症,药物治疗是主要方法,但药的种类有很多,包括ssris、snris、nassa、ndris等,具体使用哪种还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服药同时,千万别忽视心理治疗,两方面搭配好,才可起到1+12的效果。

3、倾听、理解、陪伴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对于抑郁症患者,应该多些倾听他们的想法和了解他们的情绪,多给他们包容的空间,或者进行户外活动,转移视线,打开心扉。

对于易被忽略的抑郁人群,我们要格外关注,例如,父母学会平等尊重地和孩子交流;丈夫多给予孕产妇鼓励、安慰和行动上的支持;对于老年人,重要的就是陪伴,最简单还是那句老话,“常回家看看”。

参考资料: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以抑郁症为的论文篇四

我是一只小鸟

一只站在树枝上

忧郁的小鸟

我好奇的望着世界

但是

冲动,杀戮

袭我而来

受伤的我默默的

把泪水

往肚子里

我继续忧郁着

洞察着世界

不飞则已

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但是

是什么

束缚了我的

翅膀

鸣音

我要去另一个世界

去追求快乐

在那里

我将会

拥有

从未有过的

笑容

以抑郁症为的论文篇五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经常伴随着消沉、失去兴趣、睡眠障碍等症状。作为抑郁病人,我深刻体验到了这种心情的低落和痛苦。但幸运的是,通过不断调节和努力,逐渐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应对抑郁。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调节抑郁方面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正视自己的情绪是我调节抑郁的第一步。在抑郁状态下,人往往会对自己产生消极的情绪,并认为自己无法摆脱这种困境。然而,只有勇敢地正视自己的情绪,我才能意识到抑郁并非无法治愈,而是一种需要努力调节的心理状态。我开始学会关注自己的情绪波动,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变化,进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内心状态。

其次,与他人沟通成为我调节抑郁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抑郁时,我常常选择孤独地面对自己的困扰,但这只会让抑郁的情绪进一步加重。后来,我明白了与他人沟通的重要性。和亲朋好友交流自己的感受,让他们了解我的心情,找到共鸣和支持。另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也是帮助我调节抑郁的一种渠道。心理咨询师不仅能够听我倾诉,更能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帮助我认识和解决问题,让我感受到被理解和关心。

第三,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是我调节抑郁的重要环节。饮食和睡眠是影响心情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开始注意控制饮食,尽量选择健康食材,避免摄入过多的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此外,我还建立了一个规律的睡眠时间表,尽量保证每晚七到八个小时的睡眠。有规律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让我感到精力充沛和头脑清晰,调整了自己的心情。

接下来,我发现参与运动对于调节抑郁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运动不仅能释放身体的能量,还能促进脑内多巴胺、内啡肽等化学物质的分泌,让我感到愉悦和舒适。我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瑜伽等,每天坚持一定的运动时间。这不仅让我体验到身体的活力,也提升了自己的体魄和自信心,帮助我积极面对抑郁的挑战。

最后,我认识到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调节抑郁至关重要。虽然抑郁状态可能会让我感到灰心丧气,但我意识到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我度过难关。我开始学会感激生活中的小确幸,尝试寻找并专注于自己的进步和成就。我也学会了正面思考,让自己相信未来会更好,努力寻找希望和快乐。

通过以上的调节和努力,我逐渐走出了抑郁的阴影,恢复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调节抑郁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战斗,但只要坚持不懈,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面对,我们一定能战胜抑郁,重获生活的阳光与快乐。希望我的经历和体会对于有类似困扰的人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让我们一起与抑郁并肩战斗,共同追求心灵的平静与宁愿!

以抑郁症为的论文篇六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它使我们感到无望和孤独,使我们变得不自信和消极。这是我个人在抑郁期间经历的感觉。但是,我已经成功地度过了这段时期,我认为我必须和其他人分享我的经验和启示。因此,在本文中,我将与您分享我是如何走出抑郁的。我的经验和体会将帮助您受到鼓舞,并让您了解如何走出抑郁并恢复自信。

第二段:认知治疗

我的治疗师建议我尝试认知行为疗法,这是一种临床心理学方法,旨在通过改变不利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来帮助人们改善心理状态。我开始关注自己的消极想法和反思自己的想法是否真实和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重新思考我的情感体验,并开始主动控制自己的思维,这使我有了更积极的,适应性的反应。总之,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我了解和管理我的情感体验,提高了我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第三段:寻求社交支持

在我的治疗期间,我开始注意到我的社交圈子如何影响我的情绪。我逐渐带领自己与一些支持我的人交往,试图远离不那么积极或不支持我的人。与积极的人交往,让我意识到这些关系是有益的,这帮助我感到积极和乐观。我也尝试了与其他人分享我的情感体验,并接受了来自他们的支持。这种交流实际上帮助我分担了一部分压力,并听到了其他人的建议和意见。因此,社交支持对于走出抑郁非常重要。

第四段:练习自我关爱

当我感到沮丧时,我经常会开始牺牲自己的自我关爱。我不吃好,不睡好,也不进行运动。时间推移,我开始意识到这些习惯会加剧我的情绪,而实际上,自我关爱会使我感觉更好。因此,我开始给自己制定自我关爱计划,例如每天做早餐和锻炼,以及睡眠计划。这有助于我在心情环境不佳时保持锐意,我的身体和思维也变得更为积极健康。

第五段:自我意识和注意力训练

自我意识和注意力训练是我治疗中的两个重要方面,这些技能使我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感受。我开始关注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抑郁,以及何时会感到快乐和平静。同时,我开展了一系列互动练习,例如冥想和呼吸训练,这些练习增强了我的注意力和焦点,并帮助我更清晰地思考。感谢这些技能的训练,我掌握了由内而外的治愈力量。

结论

在我经历的抑郁期间,我学到了许多技能和策略,帮助我克服了这些障碍。通过治疗,社交支持,自我关爱,自我意识和注意力训练,我需要逐渐变成一个积极、适应性的反应者。如果您同样面临着类似的挑战或知道生活中某个人正在面对此问题,那么这些策略和技能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和启示。总之,抑郁并不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通过自我探索和实践,您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摆脱恶性循环。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