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出师表以后的事 出师表读后感(通用10篇)

出师表以后的事 出师表读后感(通用10篇)

时间:2023-10-09 02:39:19 作者:梦幻泡 出师表以后的事 出师表读后感(通用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出师表以后的事篇一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古心古香的诗句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笔下。

先讲述了后主刘禅推荐了一些忠心不二的大耳,后讲述了自己为什么如此尽心尽力,以打消皇帝刘禅对自己的顾虑,并决定带兵出征,北定中原,除奸凶,使天下太平。

读完诗后,我深深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用心良苦,为了蜀国尽心尽力,拼尽全力辅助刘婵,而刘婵却不积极向上,好坏不分,昏庸无能,听信宦官之言,做了许多错事,而诸葛亮还是尽心尽力地辅助他,把蜀国治理地井井有条,给蜀国在政治经济打下了很好基础。然而,刘婵却在诸葛亮逝世后,不思进取,胆小怕事,而就在投降前夕,蜀国仍有兵力十多万,本可以拼死一战,可刘婵却未做此举,而且朝中的大臣竟无人敢谨言,就这样没有开战,蜀国就投降了。

刘婵的昏庸无能导致了蜀汉的倾颓,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广泛地听取意见,开战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人际交往中,要选择正人君子,远离小人,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出师表以后的事篇二

《出师表》一文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伐魏前给皇上刘禅的一封谏文,文中内容振奋人心,表现出诸葛亮忠心报国、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他不求富贵,安贫乐道的品质。

从“不求闻达于诸侯”者出,诸葛亮身为丞相,只为天下太平、百姓安康,而不是为了自己享受富贵荣华,可见诸葛亮的品质,是历史长河中的所有忠志之士不能相比的。

而“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一句中则可看出诸葛亮誓死忠于蜀国。此忠诚之心,世间罕见,虽然古今以来,也有如此臣民,但像诸葛亮这般,愿以死报于国家的',也是屈指可数,杳杳无几的。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即使死也要统一三国、兴复汉室、北定中原的远大抱负和志向。

诸葛孔明对朝廷文官侍中郭攸之、侍郎费祎、董允等人和上将大督都向宠的称赞和劝后主重用他们的言语,则表现出武侯并非嫉妒能之辈,而是希望后主知人善任,把他们安排在适当的职位上,能报效国家,使国家兴旺昌盛,这足以表现出诸葛亮对自己的国家以及君主陛下的忠诚和爱戴和他对贤能的器重,不国为他们能干就认为其会对自己的权利造成威胁。

诸葛亮被先帝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后,便日日夜夜为先帝奔波,建立了大小战功无数件,后来失败,刘备不幸身亡,便又竭力辅佐后主刘禅,一心想着兴复汉室,可终未如愿,正所谓出师未始身先死。

诸葛亮值得我们尊敬。

出师表以后的事篇三

又看了遍《前出师表》,可能是之前背过,默读起来相当有感觉。以前初读是什么感觉,已经忘记了,这一次,我却笑出来了!如此情深意切,实在不应该笑出来的,但:

其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这段写得真的很好,但,一个未出山前,每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的人,他不求闻达于诸侯?

所以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诸葛亮在吹,不过签于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故,很是可爱,我就笑了。

其二,“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这句话其实我不应该断章取义,但,如果缩短一下,很有意思:陛下亦宜自谋,

臣不胜受恩感激。

就变成了,陛下你好歹自己用用脑子,我就十分感激了!

所以,我又笑了。

不过,看到了有点不能理解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疲弊为什么还要出师?

曾经看到,西方列强还是日本,为了转移国内的冲突,所以侵华。

所以诸葛亮是同理?

的确是人无完人,诸葛亮六出祁山,用军如有神,但,是不是出的太频繁了?

出山前所作隆中对,就一生只为执行隆中对,至死方休,可悲可叹。

有人拿诸葛亮的隆中对说事,说他一生只不过是执行隆中对,而且隆中对还不是诸葛亮第一个想出来的。

对于这个观点,且不说当时刘备多么落魄,才几个兵,诸葛亮辅助刘备把蜀国建立起来,不是拿着隆中对,啥都不干就能拿下益、荆两州的。

我只想说,很多人,包括我,连制定的每日5分钟要干嘛嘛的计划都坚持不下去,说不定也包括了“有人”。

纸上谈兵,往往是很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

就这样。

出师表以后的事篇四

三国时期诸葛亮曾在北伐中原前给后主刘禅上了一份奏表,这份奏表中包含了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耿耿忠心,他用婉转的语气为刘禅提出了三条极为有关键的建议。分别是广开言论,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当时天下三分,蜀汉力量薄弱,又由于刘备讨伐东吴时折损了四十万大军,可是内忧外患。南有少数民族的判乱,东有吴国虎视眈眈,北有魏国强敌。那时国力衰弱,诸葛亮身为一国之丞相,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茅庐,临死托孤的恩情,决定出师北伐,上奏《出师表》。

刘禅是一位无能懦弱的君主,诸葛亮在北伐前不放心刘禅,叮嘱道,亲览人,远小人。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先帝刘备多次谈论,后汉因近小人而衰败,西汉因进览臣而兴盛。亲贤远侫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我们要吸取历史的教训,防止悲剧再度发生。

为了让后主刘禅明辩忠善的臣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一一中指出,让刘蝉在决定国家大事时与他们商量。真是良苦要心呀!

读了《出师表》,我被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所感动。诸葛亮把统一天下,光复汉室,完成先帝的遗愿作为自己的志向,以兴盛蜀国为己任。

读《出师表》,我们的深刻的'感受到诸葛亮的忠诚之心,报国之心。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中国文化和精神的体现。

出师表以后的事篇五

我在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中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会抽时间把喜欢的文章诵读一遍,希望能从中借词借句、借气借力。读得最多的,一篇是《滕王阁序》,一篇是《出师表》。

《滕王阁序》将汉语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气韵贯通,可谓天纵之才、神来之笔。相比而言,《出师表》的文采没有那么惊艳,甚至结构和表述上还有点琐碎。但自古文章比高低,不在词句而在立意。诸葛亮在这篇文章里注入了理想信念的力量、留下了慷慨赴死的悲壮、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真情自然流露,无矫揉造作之态,每当读到“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时,不禁泪目。

读《出师表》就不能不读诸葛亮,读诸葛亮就绕不开《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以及各种民间传说、野史等。不同的作者塑造出了不同的诸葛亮,他仿佛身处历史的重重迷雾里。

一个是被《三国演义》神化的诸葛亮。《三国演义》中塑造得最好的三个形象称为“三绝”——奸雄曹操、良将关羽和贤相诸葛亮。其中,曹操和关羽虽然有艺术夸张,但整体上与历史差别不大。唯有诸葛亮,被罗贯中进行了360度无死角地美化和神化,成为彻头彻尾的第一主角。罗贯中一方面从史书中扒拉出诸葛亮为国尽忠的感人事迹,另一方面参考民间传说和杂剧评话,杜撰了大量精彩绝伦的奇谋诡计,从而写出了一个通天彻地、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力远超《三国志》,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基本上也就成为国人心中形象,甚至浓缩成中华文化中“神人”的代名词。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神鬼莫测之能”,是一个“状多智而近妖”的半仙。历史上诸葛亮真的有那么神吗?在他诸多的传奇故事中,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借东风、草船借箭、智算华容、三气周瑜、空城计、骂死王朗、禳星延寿、遗计斩魏延、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显神保蜀民等,统统都是虚构的。如果诸葛亮泉下有知,他应该也不希望被强加如此多不合逻辑的事情在自己身上。

真实的诸葛亮,前期主要负责内政外交,虽是智囊团成员,但直接指挥的战役较少,主要充当“大管家”角色。他也并非一开始就被委以重任,而是在跟随刘备多年征战中逐渐成长,并以其出色的能力、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刘备信任和大家尊重。白帝城托孤后,他成为蜀国丞相,实际上的“一把手”,执政十余年间,基本上把“萧何+张良+韩信”的职责承包了,一辈子都在为兴复汉室努力奋斗,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从最终结果看,他六次北伐均告失败,他的理想抱负最终成为梦幻泡影,他的国家在他死后三十年随即灭亡。从军事能力看,诸葛亮在治军练兵方面颇为擅长,能够训练出行动听指挥的精兵猛士;研制出像诸葛连弩、木牛流马这样厉害的武器和装备;他习惯用稳扎稳打的方式作战,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打无准备之仗。但谨慎有余,果决不足,虽然能避免巨大风险,却也会坐失良机。从政治能力看,诸葛亮的治国理政水平在三国中是首屈一指的,他推行依法治国,奖罚分明,积极发展经济与农耕,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但他“事必躬亲”的作风长期为人诟病。从个人品德看,诸葛亮德才兼备,淡泊宁静,清正廉洁,简直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典范。但他也存在识人用人不明、听不进不同意见的问题。每一方面,他都不是完美无瑕。

但是当这一切的因素叠加到一个人身上,而这个人又在乱世中死守一片汉室疆土,为理想和大义耗尽毕生精力。对封建统治者而言,有能力又忠心,居高位而不谋私利,简直是梦寐以求的肱骨之臣。康熙皇帝曾说,“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对官员和读书人而言,诸葛亮得明主“三顾茅庐”的极高礼遇,从山野村夫到一国丞相,堪称“学而优则仕”的典范,是为官和读书人的偶像。对老百姓而言,一个为民务实,执法公正,而又两袖清风,为国尽忠的丞相,当然会受百姓爱戴。在三方合力下,诸葛亮的地位越来越高,他的形象也越来越光辉伟大。

一个是被《三国志》弱化的诸葛亮。现在关于诸葛亮的史料,最主要的来源是西晋陈寿所着《三国志》。《三国志》作为“前四史”之一,是公认水平和价值都很高的史书。需要指出的是,《三国志》是正史,但不能完全等同于历史,尤其不要忘了,《三国志》是在西晋时写的,必须以其前身曹魏作为正统,对蜀汉过度美誉是犯忌讳的。而且陈寿与蜀国渊源颇深,陈寿在蜀汉时曾任主簿、观阁令史等职务,因不肯屈从宦官黄皓专权,所以屡遭遣黜。陈寿的父亲当年是马谡的参谋,失街亭后马谡获罪自杀,陈寿父亲也受到牵连。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当朝时一直看不起陈寿,经常给小鞋穿。所以,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写诸葛亮不会打仗,不善于临敌应变,说诸葛瞻只会书法,名过其实。

事实上,陈寿给予了诸葛亮较高而且是相对客观的评价,“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这不仅仅是肯定他的功绩,赞扬他的人格,更是把他比作管仲、萧何式的贤相。只是在最后,加上了一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翻译过来就是:“但是诸葛亮连年出兵北伐,都没有成功,大概打仗时临阵应变不是他的强项吧!”很多人就拿这这句话大做文章,说真实的诸葛亮只会治军不会打仗,只有政治才能没有军事才能。

我一直认为,军事才能也分几个层次,政略高于战略,战略高于策略。正是这个“将略非所长”的诸葛亮,还在高卧隆中时就定下了“三分天下”的大政方针,拿出了“跨有荆、益,东联孙权,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北拒曹操,内修政理”的军事战略,刘备正是这样规划指引下,从一个年近半百且一穷二白的落魄英雄,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也正是这个“将略非所长”的人,帅蜀军平南蛮、擒孟获,以一州之地攻中原数州之兵,以寡击众,夺三郡,斩张颌、王双,逼得司马懿宁愿穿女装也不愿应战,一应战即被打,眼睁睁看着蜀军在自己的土地上垦田屯粮。这也是《三国志》的记载。反过来分析,如果诸葛亮真不会打仗,司马懿大可出兵将其歼灭,怎么会一直高挂免战牌打消耗战,等到诸葛亮病逝才敢出寨门。而且,诸葛亮着有《兵法二十四篇》,并流传于世。以他的性格,不可能自己不会打仗却写书教别人怎么打仗。

陈寿把“连年动众,未能成功”归结为诸葛亮“将略非所长”是值得商榷的。应该说北伐失败是综合国力巨大差距导致的必然结果。蜀汉之败从关羽的荆州之败特别是刘备的.夷陵之败就已经注定,这两次失败导致蜀国精锐尽失,动摇了国之根本。从当时蜀国的军马钱粮和青黄不接的人才状况来看,就算换韩信来北伐也难以扭转乾坤。诸葛亮以民不到百万,军不过十万的力量去主动攻打五倍于自己人口和军力、八倍于自己地盘的魏国,道阻且长、劳师远征、粮草不济,这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诸葛亮还是义无反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希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既是为了自己“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也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和托孤之重。

一个是被网络黑化的诸葛亮。随着出版业发展,思想解放以及网络普及,人们有了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于是拿着《三国志》批《三国演义》成为一种时尚。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三国演义》上这里也是编的,那里也是假的。再回首自己小时候把《三国演义》当历史,不禁大呼上当受骗,在逆反心理驱动下,便开始揭批《三国演义》中最大的受益者诸葛亮。

在扒光了“能掐会算”“呼风唤雨”“用兵如神”等技能包装后,大家意犹未尽,遂从多个角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批判。其中,不乏一些吸引眼球甚至是耸人听闻的论断,有人说诸葛亮不但不会打战,简直是嫉贤妒能的草包,把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给废了;有人说,诸葛亮以弱攻强的北伐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错误,只是为了转移内部政治矛盾,最终加速蜀汉灭亡;有人说,诸葛亮穷兵黩武,一将功成万骨枯,让蜀汉百姓受尽苦难;有人说,诸葛亮是封建皇权的卫道士,只有抱残守缺的愚忠,这样的人当然会受到统治者推崇;有人说,诸葛亮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华夏分裂者,阻碍全国大一统,使人民饱受战乱,是历史罪人;有人说,诸葛亮北伐根本不是为了兴复汉室,而是为了自己能手握大权。废黜李严,处死刘封,都是斗争的阴谋,他是有自己当皇帝的野心,只是死得早没有得逞而已。面对李严劝他称王受九锡,他回答那句“虽十命可受”就是昭然若揭的证据。

现在,“把诸葛亮拉下神坛”已然成为主流,站在不同立场,对同一史料用不同的态度进行解读,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是很正常的。逝者已矣,真相留于青史,也存于人心。花了这么多篇幅和笔墨来科普诸葛亮,本就是一种无奈。

回归主题,再来说说《出师表》。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前给皇帝刘禅的上书表文,洋溢着真挚感情和以身许国的信念。被历代文人奉为经典并给予极高评价,“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诸葛亮以信仰的力量秉笔直书,以满腔的热血挥毫泼墨,以无我的气概镌刻遗训,使得这篇文章流传千古,光照后世。仔细研读,我们可以从这篇表文中,读出丰富内涵。

可以从“强横”中读出忠诚。作为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开头就对皇帝耳提面命,“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而且还公然宣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意思是皇帝宫中的事,也要按我丞相府的规定来办。这不是有违君臣之礼吗?这不是奴大欺主吗?这恰恰是诸葛亮出自公心的忠谏,而不是仗势欺人的威胁。这份“强硬”体现了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进而将这份忠诚延续到他的继任者刘禅身上,更体现了他对政治理想和大汉正统的忠诚,希望刘禅能够“亲贤臣,远小人”,继承先帝遗志,最终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

可以从“自信”中读出忧叹。诸葛亮回顾当初先帝如何三顾茅庐把他请出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后来又“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怎么听都有点摆老资格的意思;什么“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什么“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好像在讽刺刘禅不作为,自己独木难支。其实,这是一个生命行将走到尽头但使命尚未实现的孤心独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事无巨细,废寝忘食,如履薄冰,诸葛亮48岁写下《出师表》,54岁去世,留给他的时间和机会确实不多了。当然,他完全可以换个活法,凭借“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巩固城池,坚守不出,以诸葛亮的才能守上几十年是没有问题的,还落得一个安逸。但是,选择这条路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希望和前途。蜀汉的经济、耕地、人口和面积较东吴都有很大差距,更别说曹魏。只是因为北方饱经战乱尚未恢复,显得两国实力没有那么悬殊,如果选择闭而不战,现在只是几倍的差距,将来可能就是十几倍的差距,只能坐以待毙。以诸葛亮的性格,他不可能把死路一条的蜀汉交给未来的继任者。因此,他在决定主动出击之前写下了《出师表》。

可以从“唠叨”中读出关爱。诸葛亮像是一个即将慷慨赴死的统帅告诉皇帝,哪些人是忠臣、良将,应该听他们的话,不听的话会有什么后果,如果他们不肯进忠言应该如何惩罚;像是一个父亲将要为家庭谋生计而出门打工,临行前对他儿子的谆谆教诲和碎碎念。确实是舐犊情深,诸葛亮对小皇帝刘禅,兼具了君臣、师生乃至父子的情感。正因为诸葛亮关心他、爱护他,所以才会对离开后的事情如此放心不下,一遍一遍回头叮嘱,还生怕他听不进去,怕他有逆反心理。我一直觉得《出师表》更像是给刘禅的遗书。

据说,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前,又写了另一个表章给刘禅,称为《后出师表》。如果说,前《出师表》主要是对出征后的一应琐事向刘禅做交代,那么《后出师表》里,则是旗帜鲜明地阐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北伐?文章一开始,诸葛亮就说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接下来,诸葛亮从六个方面论证了冒险伐魏的必要性。这一篇文章,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名句。这也是诸葛亮一生的真实写照。但是,《后出师表》出自张俨的《默记》,作者是否是诸葛亮本人一直存着争议,也没有《出师表》流传得那么广,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诸葛亮留下的“锦囊妙计”里学习为人处世之道,比如要有“志当存高远”的理想追求,要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崇高境界,要有“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的处事原则。

写诸葛亮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评论《出师表》这样一篇流传千古的经典文章,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一来,前人之述备矣;二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部“三国”,都有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所以,数次提笔,数次放下,犹豫再三,还是写了。写完之时,我真切体会到“不知所言”的感觉。最后借用钱穆先生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左岸记:真是懂得越多的人越谦虚,经常读《滕王阁序》和《出师表》,自然甚是喜欢王勃和诸葛亮了,也非常熟悉。现在我们读书,真的很幸福,对每一个比较著名的人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书和资料可以对照,也有很多很有智慧的人的评说。这些是我们能很容易读到的,但要从这些信息当中提炼出自己的观念,而不是偏袒,逞口舌之爽,是需要相当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今天我读到了一篇很好的文章,如饮瑶醉。

出师表以后的事篇六

读罢《出师表》,细细品味,我不由感到心潮涌动。诸葛亮那一腔爱国热血和一颗爱国之心把我深深感动。

——是忠诚,是他对蜀汉政权的赤胆忠诚。

《说文》有云:"忠,敬也。尽心曰忠".诸葛亮肩负丞相之任,深怀托孤之情,忧国忧民,日理万机。他对蜀汉政权无比忠诚,并以此来感动群臣,激发后主,报答先帝之殊遇,完成先帝之遗愿。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他"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他还要"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回顾中国历史,忠诚美德久远传唱。屈原悲愤交加,自投汨罗江,是忠诚;"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是忠诚;苏武杖节牧羊,是忠诚;赵子龙乱军救孤,是忠诚;魏征直言进谏,是忠诚;杨家将血染疆场,是忠诚;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是忠诚;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忠诚。尽管历史上的忠诚可能会带有某种局限,但忠诚的精神却一直为人们所传扬。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民族腾飞的重任。而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享受多了,精神追求却少了,有些人为了一己之利,丧失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只要有利可图,还讲什么忠诚。这些人看重的.是物质,是金钱。我们有必要提醒自己,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

忠诚,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流逝的岁月、历史的车轮不但没有销蚀它的光芒,相反已经将它打磨的更加光焰夺目。诸葛亮也不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象征,是"鞠躬尽瘁"的象征,是忠诚的象征,是华夏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出师表》是他对蜀汉政权竭尽忠诚的表白,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用肝胆热血在"报先帝"、"忠陛下"的道路上走完了自己悲壮的一生,"五丈原"令多少英雄落泪伤悲。

忠诚是用青春兑现的诺言,忠诚是用生命履行的责任。让我们做一个忠诚的人,一个忠于感情和事业的人,一个忠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出师表以后的事篇七

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人说诸葛亮,在我读《三国演义》之前,就早已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当我读了《三国演义》后,我炸弹了他不仅有谋略,而且他对国家更是一片忠心。

《出师表》是诸葛亮远征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建议书,全文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将朝中大臣的性格、优点都描写得淋漓尽致,不但给了刘禅很多好的建议,还写出了他“庶竭驽钝”、“恢复汉室”的决心。

再全文的前几段中,诸葛亮并没能将他的忠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只是在后几段中,我才被他的忠所打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这就突出了他的忠,一般人在接受了重任后都是欣喜若狂,而诸葛亮却是夙夜忧叹,他有什么可叹的呢?大不了不做官了,回到以前他的田园生活,读到下面才知道他是怕“伤先帝之明”,因此他“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当“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时,他又建议“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恢复汗室,还于旧都。”一般的将士在建功立业后,会带这一大批奖赏回去享福,很少有像诸葛亮一样能将自己最后一点才能献给国家的。再往下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国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诸葛亮主动请战,难道是为了功名利禄吗,显然不是,战功累累的他早在历史上画出了灿烂的一笔,根本就不需要再去证明自己。他所追求的只是那一个“忠”字。

谈到诸葛亮的忠,就不得不谈到白帝城托孤,刘备的那句“汝可取而代之”早已成了经典,而诸葛亮致死也没取代那扶不起的阿斗。比起那些争名夺利的.大臣们,诸葛亮的忠尤为突出。

诸葛亮不仅是忠臣的代表,此外他还是为国为名的道德力量的代表。他深感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怀着“匡扶汉室,拯救天下百姓”的心愿,穷尽毕生精力誓死追随刘备,东征西伐,矢志不移。他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入吴,先拒强曹,为刘备据荆州,收西川,取汉中,建立了蜀汉政权。特别是在白帝城托孤之后,面对无德无能的刘禅,诸葛亮任尽心辅佐。深入不毛之地,平定南蛮,六出祁山,北定中原,力图完成统一天下、恢复汉室的大业。显示了他竭尽忠诚的不屈精神。他临终前对先帝遗志未成的抱怨、对未尽事业的无限惆怅,都强烈的震撼这我们,真称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如此,他还胸怀宽广,广爱人才、知人善任,法纪严明、关心老百姓疾苦、重视农业生产。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完身完名”的大臣,他从一介布衣出世成为帝王师的人生,是后世读书人的向往,而他的高风亮节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又是多少人的楷模。同学们,当你读完《出师表》后,是不是对自己在学习上没有尽力而感到惭愧,那就请从现在开始认真对待吧,我们只有像诸葛亮对工作那样负责,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出师表以后的事篇八

历史上,人们对于诸葛亮都有很高的评价。今天,本人斗胆也来谈谈我对诸葛亮的一些看法。诸葛亮智。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不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空城计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而他当年那篇肝胆照人、令人读后感觉荡气回肠的《出师表》,更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流传至今。

实在是智!诸葛亮神。他虽身在草庐之中,但却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对外界的形式了如指掌,且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对当时的时局分析透彻,面面俱到。他甚至还能“呼风唤雨”借东风,仿佛天地万物都为他所用。他用兵如神,运筹帷幄,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实在是神!诸葛亮义。他的一片丹心以求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因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效死不渝,“鞠躬尽粹、死而后已”这句历史名言,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成为多少名人志士的座右铭!他为了江山社稷,忠贞不二,呕心沥血,直到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业,为的就是报先帝的知遇之恩。

出师表以后的事篇九

三国时期诸葛亮曾在北伐中原前给后主刘禅上了一份奏表,这份奏表中包含了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耿耿忠心,他用婉转的语气为刘禅提出了三条极为有关键的建议。分别是广开言论,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当时天下三分,蜀汉力量薄弱,又由于刘备讨伐东吴时折损了四十万大军,可是内忧外患。南有少数民族的判乱,东有吴国虎视眈眈,北有魏国强敌。那时国力衰弱,诸葛亮身为一国之丞相,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茅庐,临死托孤的恩情,决定出师北伐,上奏《出师表》。

刘禅是一位无能懦弱的君主,诸葛亮在北伐前不放心刘禅,叮嘱道,亲览人,远小人。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先帝刘备多次谈论,后汉因近小人而衰败,西汉因进览臣而兴盛。亲贤远侫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我们要吸取历史的教训,防止悲剧再度发生。

为了让后主刘禅明辩忠善的臣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一一中指出,让刘蝉在决定国家大事时与他们商量。真是良苦要心呀!

读了《出师表》,我被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所感动。诸葛亮把统一天下,光复汉室,完成先帝的遗愿作为自己的志向,以兴盛蜀国为己任。

读《出师表》,我们的'深刻的感受到诸葛亮的忠诚之心,报国之心。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中国文化和精神的体现。

出师表以后的事篇十

三国时期诸葛亮曾在北伐中原前给后主刘禅上了一份奏表,这份奏表中包含了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耿耿忠心,他用婉转的语气为刘禅提出了三条极为有关键的建议。分别是广开言论,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当时天下三分,蜀汉力量薄弱,又由于刘备讨伐东吴时折损了四十万大军,可是内忧外患。南有少数民族的判乱,东有吴国虎视眈眈,北有魏国强敌。那时国力衰弱,诸葛亮身为一国之丞相,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茅庐,临死托孤的恩情,决定出师北伐,上奏《出师表》。

刘禅是一位无能懦弱的君主,诸葛亮在北伐前不放心刘禅,叮嘱道,亲览人,远小人。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先帝刘备多次谈论,后汉因近小人而衰败,西汉因进览臣而兴盛。亲贤远侫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我们要吸取历史的教训,防止悲剧再度发生。

为了让后主刘禅明辩忠善的臣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一一中指出,让刘蝉在决定国家大事时与他们商量。真是良苦要心呀!

读了《出师表》,我被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所感动。诸葛亮把统一天下,光复汉室,完成先帝的遗愿作为自己的志向,以兴盛蜀国为己任。

读《出师表》,我们的`深刻的感受到诸葛亮的忠诚之心,报国之心。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中国文化和精神的体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