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手工皂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优秀8篇)

手工皂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3-10-14 17:31:10 作者:梦幻泡 手工皂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优秀8篇)

公益是一种无私奉献自己,回馈社会的行为,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美好。如何评估和监督公益项目的效果和影响力?以下是一些公益范例,希望可以给您一些启发和借鉴。

手工皂的起源及发展历史篇一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古代冶金、制瓷、丝织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过程与方法

(2)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古代手工业产品的基本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与才智,认识到古代许多手工业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以及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古代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领域重要的生产技术,民间手工业的发展、“丝绸之路”、“瓷器大国”。

教学难点: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课前播放音乐,借以渲染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的学习情境之中。

(三)讲授新课:本课内容分三部分来教学。

首先释题:讲清手工业的概念、产生和形式;

然后开始讲述第一部分“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节,想一想:什么是官营手工业?

(2)然后请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2-4节,想一想: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领先世界的表现又有哪些呢?(培养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归纳问题的能力),这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主要通过看、读、比、析来突破。

(一)高超的冶金技术

在讲述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归纳出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变化,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指导学生欣赏一些精湛的手工业艺术品。

(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精美的图片,然后请一学生概述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过程。

(三)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先出示一段材料,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丝织业的地位,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讲述丝织业的发展历程,并利用多媒体显示图片。

过渡: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了解了中国官营手工业的情况,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民间手工业的状况又是如何的。“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概述民间手工业分为几种?其发展过程又如何?

3、由此可知,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我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试通过表格比较三者的区别(让学生分组展开擂台赛)。

过渡:中国古代手工业不但历史悠久,还享誉世界,开始讲述第三个内容“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内容,请一学生讲述中国古代手工业在世界的地位?

1、丝绸大国(出示《丝绸之路》地图,指导学生结合地图加深了解)。

2、瓷器大国(出示《群神宴》图,让学生了解中国瓷器对欧洲国家的影响),再设置一个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四)本课小结:新课讲完后,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加深理解。

(五)随堂练习:再设置一组同步练习,巩固新知,强化能力训练。

课后小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教学设计精选手工业精品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明的崇敬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步步对重点、难点进行剖析,并通过表格进行归纳总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的知识容量大,整堂课完成得不错,只是时间较紧,要求熟练应用手段,教学语言力求简洁。

手工皂的起源及发展历史篇二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4.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5.难点: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板书设计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7千年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

手工皂的起源及发展历史篇三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概况及主要成就;了解民间手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教材自行归纳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概况,提高历史信息提取归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民间手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提高历史问题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民间手工业发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民间手工业发展概况及主要成就。

难点:民间手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素纱直裾单衣”,并向同学们介绍其内涵的精湛纺织技术:素纱单衣衣长160厘米,袖通常195里面,重仅48克。经测算原料的纤度为10.2旦尼尔,即900米的纤维重1克,这种高超的缫丝技术让人惊叹不已,目前现有的复制技术还打不到它的重量。

教师导入:如此高超的手工缫丝、纺织技术真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纺织技术是民间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就让老师来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古代民间手工业的辉煌与叹息。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发展概况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如下两个问题:

(1)民间手工业分为几种?

(2)其发展经历了怎样曲折的过程?

2.学生阅读教材自行归纳,分享答案,师生共同总结。

(1)民间手工业分为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两种。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是农户的副业;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发展过程(ppt展示)

【设计意图】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历程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出,能够锻炼归纳总结能力。在总结过程中,教师要简要说明不同时期手工业发展曲折的原因,为分析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做铺垫。

(二)发展艰难的原因

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如下材料:

清朝雍正帝谕: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嫁之人。

并提出思考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多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民间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稍后派代表分享答案,过程中教师注意讨论秩序及方向的引导。

2.学生讨论问题,之后分享答案,师生共同总结原因:

(1)农业占主导地位;

(2)官营手工业的冲击;

(3)明清封建制度的束缚;

(4)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等。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材料做铺垫进行小组讨论,能提升古文阅读及理解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对难点问题进行探究,不仅能够培训历史问题探究能力,还能锻炼小组合作意识。

(三)主要成就

1.教师通媒体课件展示清代王应奎《柳南续笔》片段: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桑蚕也。

提出思考问题:棉布与丝绸相比有哪些优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棉布价格低廉,加工方便,保暖性好,穿着舒适。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棉布的手工业成就棉纺织业的优势。

2.教师课件展示黄道婆想象图片及马克思将中国棉织技术与18世纪美洲棉织技术进行对比的材料,使同学们深入理解古代棉织业的先进性与影响。

并要求课下预习的同学介绍黄道婆的三锭纺织技术,使大家加深对黄道婆为纺织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理解。

【设计意图】运用材料进行对比,了解棉纺织业的先进性,提升民族自豪感。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作业:课下自主制作历史表格,总结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

六、板书设计

手工皂的起源及发展历史篇四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讨论、交流、表演和课后动手制作、实践活动,感知远古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农耕知识,加深对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理解,体验劳动人民勇于创造的精神。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4.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探究导入】

教师出示探究问题一: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探究问题二:推测一下,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引导学生联系“引言”中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测:多年从事采集的原始人类,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于是便开始出现了。大家想不想了解原始农业时代我们的祖先生产、生活状况?(生:想)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们的世界。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新过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同学们,课文讲了哪几个原始居民代表?

生: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师:课件展示中国氏族主要遗址图,让学生对农耕时代原始居民的遗址形成地理空间的直观印象。

师: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同学们看课本7-8页内容,完成导学案的第一标题知识结构空白处的填写。(教师强调注意动手动脑洞口和标志疑难点)

师:巡视指导学生填写、把握时间。

生:交换学案互相检查。交流。

师:组织学生展示,同时指点,适当评价、播放课件图片。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1和2.分组讨论论形成总结,展示。

师:河姆渡原始居民展现了长江流域的农耕生产生活状况,接着我们看一看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师:模仿导学案第一标题的知识结构图图示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8-9页,“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一目的内容,找出其中包含的内容要点,并列出其知识结构。

生:看书、思考、设计。填写。

师:巡视、指导、把握时间。

生:交换学案,相互检查,交流讨论

师:让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知识结构。教师评价、补充。学生完善。

师: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3比一比。(见课件)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师:同学们看课本9-10页。完成自主探究3.(巡视、指导、把握时间)

生:完成展示。听师的评价,观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

师: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4、5

【巩固小结】

师:原始农耕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一件时代的大事,我们的祖先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劳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进步、发展。为了便于同学们记忆,我把这节课的内容归纳成歌谣;(多媒体展示)

原始居民有农耕,磨制石器已实行。河姆渡人种水稻,干栏房屋挖水井。

半坡居民普植粟,地穴温暖有灶坑。生产发展大汶口,贫富分化不平等。

生:完成导学案上的归纳整理部分。

【测一测】(见课件)

【板书设计】

导学案

手工皂的起源及发展历史篇五

【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和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读课文引言。

2.教师引入:(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二、新课讲授

(一)河姆渡遗址

3.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

4.指导学生阅读p12史海拾贝。

5.过渡: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我们一起走进半坡遗址去看一看。

(二)半坡遗址

1.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2.观察书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3.你能根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

(三)大汶口遗址

在山东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时候,出现了一处更先进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即大汶口遗址。

现在请大家看看书,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其同点?各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异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四)课堂小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两大类型。以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为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五)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

完成课后学习测评题,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后记】略

手工皂的起源及发展历史篇六

课题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课标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教学目标

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地图、分析考古图片,了解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概况,理解农耕产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迈进,学习识读历史图片、列表归纳的方法,提升分析历史资料、进行合理推理想象的能力,体会祖先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认同中华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农耕文明逐步产生的进程和相关历史概念。

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讲述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初一学生刚接触历史,偏重感性认识,可以较多利用考古图片和活动体验激发兴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行基础的识图指导。

教学内容和过程

【导入】

回顾上节课讲过的原始人采摘、采集维持生存,模拟品尝菜叶,引出神农氏、农业的产生。

【讲授新课】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介绍河姆渡的农耕生活】

出示《河姆渡水稻图》

教师介绍:中国是重要的农业发源地之一,教材引《白虎通》作为文献记录。辅以考古发现佐证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

出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

介绍河姆渡遗址的位置、年代、环境,指导学生进行列表梳理。

出示河姆渡骨耜、水牛头骨、磨制石器、稻穗纹敛口钵、猪纹黑陶盆图片,进一步认识河姆渡农业的发展。

教师总结考古图片识读的简单方法。

运用考古图片识读方法,探究分析河姆渡水井,认识干栏式房屋、母系氏族社会的家庭。

【介绍半坡农耕生活】

手工皂的起源及发展历史篇七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过程

(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

(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

(四)巩固小结

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

2、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五)推荐作业

1、制作与本课农耕经济有关的自由阅读卡,可以是神化传说、历史故事,诗歌,也可以是农耕小知识。

2、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农村感受一下农民耕作的苦与乐。

附:板书设计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7千年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

三、大汶口居民

1、时间---距今四五千年2、地点---山东大汶口

3、在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手工皂的起源及发展历史篇八

(一)课前准备:课前播放音乐,借以渲染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的学习情境之中。

(二)导入新课:以图片创设情境,模拟拍卖会,请学生给图片中的青花瓷器出价,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本课内容分三部分来教学。

首先释题:讲清手工业的概念、产生和形式;

然后开始讲述第一部分“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节,想一想:什么是官营手工业?

(2)然后请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2-4节,想一想: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领先世界的表现又有哪些呢?(培养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归纳问题的能力),这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主要通过看、读、比、析来突破。

(一)高超的冶金技术

在讲述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归纳出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变化,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指导学生欣赏一些精湛的手工业艺术品。

(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精美的图片,然后请一学生概述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过程。

(三)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先出示一段材料,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丝织业的地位,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讲述丝织业的发展历程,并利用多媒体显示图片。

过渡: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了解了中国官营手工业的情况,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民间手工业的状况又是如何的。“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概述民间手工业分为几种?其发展过程又如何?

3、由此可知,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我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试通过表格比较三者的区别(让学生分组展开擂台赛)。

过渡:中国古代手工业不但历史悠久,还享誉世界,开始讲述第三个内容“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内容,请一学生讲述中国古代手工业在世界的地位?

1、丝绸大国(出示《丝绸之路》地图,指导学生结合地图加深了解)。

2、瓷器大国(出示《群神宴》图,让学生了解中国瓷器对欧洲国家的影响),再设置一个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四)本课小结:新课讲完后,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加深理解。

(五)随堂练习:再设置一组同步练习,巩固新知,强化能力训练。

课堂小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教学设计精选手工业精品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明的崇敬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步步对重点、难点进行剖析,并通过表格进行归纳总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的知识容量大,整堂课完成得不错,只是时间较紧,要求熟练应用手段,教学语言力求简洁。

课后习题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如何保存我们的传统工艺?

相关范文推荐
  • 10-14 最新的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及反思(实用19篇)
    安全教案的实施需要全面、系统地考虑各个方面的安全问题。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四年级教案编写的案例分析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的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及
  • 10-14 2023年秋天的雨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 秋天教学反思(通用17篇)
    梦想是一束照亮黑暗的光芒,它能让我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懈。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具备坚定的决心和不断提升的能力。以下是一些正能量的梦想实现案例,让我们一起相信梦想的力量
  • 10-14 最新客服部个人总结文档(通用8篇)
    教师总结是一个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些知识点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归纳能力的提高。客服部个人总结文档篇一新
  • 10-14 初中生读俗世奇人读后感 俗世奇人初中生读后感(大全8篇)
    典礼可以包括开幕式、颁奖典礼、毕业典礼、结婚典礼等,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庆祝和纪念活动。典礼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在细节、仪式和流程安排上的把握和规划。在这里,我们
  • 10-14 最新幼儿园中班教案动物 中班教案动物(精选18篇)
    编写大班教案要注意学科知识的层次性和循序渐进性。[教案范文三]幼儿园中班教案动物篇一1.通过活动发现“保护色”对动物生存的价值。在某些动物只有一种保护色之前,某
  • 10-14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免费(精选19篇)
    教案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教学过程的合理性、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等方面。在这里,我们分享了一些四年级教案的范文,供教师们学习和参考。小学数学二年级
  • 10-14 2023年手术室护士演讲稿文档(汇总8篇)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重要沟通渠道,能够促进双方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中学生演讲稿,相信对大家的演讲会有所帮助。手术室护
  • 10-14 2023年小学教师国旗下讲话演讲稿(优质10篇)
    在三分钟内,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英语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小学教师国旗下讲话演讲稿篇一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是的,时间是
  • 10-14 最新六年级反比例教案北师大(通用8篇)
    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情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教案模板范文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六年
  • 10-14 中国餐桌礼仪文化论文 中国餐桌礼仪文化知识(汇总8篇)
    环保工作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生活品质,也关系到国家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环保意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这里是一些环保科技创新的成果展示,让我们看到环保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