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教师的国学素养读后感(优质15篇)

教师的国学素养读后感(优质15篇)

时间:2023-11-02 15:23:12 作者:笔砚 教师的国学素养读后感(优质15篇)

读后感是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体验和感受书籍,然后通过文字将这些思考和感受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以下是一些读者的读后感体会,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书籍的内容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和评价。

读《教师的国学素养》有感

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国学经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着十分系统的记载。其蕴含的哲理,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还是一国安邦济世之基。

黄梓睿从中班接触国学至今已一年有余,作为母亲的我,对孩子接触、学习国学的影响感同身受。起初,是奶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高度的追求与喜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得知了“日知学堂”国学经典诵读班,便极力要求黄梓睿学习。对于我来说,平时工作较繁忙,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确属有愧。在得知“日知学堂”的经营理念、目标及课程内容后,我想,作为80后的我们小时候根本没有这个渠道去系统的学习,从书中了解的内涵也知之甚少。固然想让孩子接触,因为睿宝专注力不是特别好且容易急躁,规则感也较差。刚开始,睿宝非常害羞、甚至害怕,朗读时像蚊子哼,吐字根本不清晰。记得我第一次陪他去时,他连厕所都不敢上,我想,可能是他突然接触到严肃、自律的课堂还不太习惯,便在开始对他进行鼓励和帮助。

随着日积月累,我发现,诵读国学对他的各方面改进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1、有礼貌、有爱心,同情心;2、专注力提高,从其他学科老师均反映规矩意识建立较好;3、比以前有耐心,克制力增强;4、识字量大,较于同龄未学习国学孩子而言有明显区别。

当然,不论学习哪门学科,坚持才是唯一的真理,自学习以来,他有过放弃、厌学的念头,有一回,我说今天晚上是国学课,他说:“又是国学,整天都是国学”!我说怎么了,国学课不是很好嘛?他说:“好是好,就是上课时间太长,每次要上一个半小时!”。于是,我稍微安慰了下他,我想,如果不是他自己喜欢,也不可能坚持下来这么久。在日常生活及行为中,我发现他现在学会反省自己,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学会找“过”并纠正自己,仅凭这点,便让我坚定,不仅要学,还要学好、学深、学精。并且推广给身边的小朋友,将国学经典传承下去。

教师素养读后感

做为一名老师,我很关注老师方面的书,这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读了这本书,被这本书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了,我认真的把这本书读完了,真是获益匪浅,《好教师的素养》读后感。

首先,要自爱。教师的工作对象很特殊,他是一群正在成长的孩子,他们观察细致,模仿力强,每一个孩子又代表了一个家庭。所以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自尊,自重,自立,自强,从而获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尊重与信任,成为可敬可爱的'人。

其次,爱是尊重。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传统的师生关系不和谐,往往教师高高在上,认为学生应该绝对的服从教师,让学生没有平等感,致使教育效果非常有限。这本书告诉我们应该尊重儿童人格的独立性,和学生平等的对话,探讨问题,虚心接受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而绝不能压服学生,读后感《《好教师的素养》读后感》。学生在尊重的大环境中才能自由,愉快的成长。

三,爱是宽容。书中说:教师应善于“宽其小过,宽大处理”。学生犯错误是很平常的是,即使犯了大错可宽则需宽,要以一颗爱心去理解孩子,给孩子一次改正的机会,给孩子一点“面子”。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宽容孩子,就是爱孩子。

四,爱是理解。一般来说,好学生、听话的学生,往往比较讨教师喜爱,而那些表现较差的孩子,就不那么容易令人产生爱的情感。但是要想做一位优秀的合格的教师,我们必须热爱所有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去关爱那些不讨人喜欢的孩子。忘记自己的利益,不顾自己在各班中的成绩排名,真心帮助学困生,允许学生考试失误,作业忘写,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之心,孩子皆有之。在理解的基础上,有爱心,耐心来督导孩子,是其改过,使其进步。

作为一位人民教师,让我们把“爱”永存心间,让爱滋润我们祖国的花骨朵健康茁壮地成长;让我们一起实现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

读《教师的国学素养》有感

“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

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如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

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

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

但是他的内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现实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边际的。

读《教师的国学素养》有感

周一的时候,梅老师就指定了10个人参加国学知识大赛,其中也包括我,。

比赛那天到了,我们全都学校电脑房里进行了考试。测试时我发现我有好多题目都不会做,但我还十分阿q,安慰自己,自己不会做的,别人肯定更不会做。

可是当测试结果出来时,令我大跌眼镜:我居然只考了34分!这个结果我似乎根本没有预料到。亏我刚开始还笑人家只考了36分,现在我才明白原来自己并没有比人家好多少。这时我才开始后悔,当时比赛前为什么不多看看,为什么嫌麻烦就不看了呢!哎,现在考出了个这么丢人的成绩当初还……哎呀!

像我这样——30分,真是比“名落孙山”还“名落孙山”。

看来,我真的得用功地看一看了,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就想得到回报,那是不可能的。老天爷是公平的`,他不可能让懒的人不劳而获,只有那些勤奋的人才能拥有自己所想有的东西。就像这个国学大赛,只有多看,勤记,才能考出好的名次来。一切收获都得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来。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同时我也看到了同龄人中的强者,我们对于那些佼佼者来说,简直就是“井底之蛙”。也许,你在一个小领域内是“鸡头”,但是再扩大范围比一比我们也许就只是凤尾了。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去改正。不要只满足于现状,要充满斗志,时刻准备着,去拼搏一把。

要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读《教师的国学素养》有感

《弟子规》,近年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学校用它来教育学生,还有很多单位,用它来培训员工。我以前在新人类上英语课时,每节课上课前,老师都让我们念《弟子规》,有时还教我们背诵英文版的《弟子规》。可见,《弟子规》的普及性已经非常高了。

说起《弟子规》,其实我小时候也看过《弟子规》,并且背过不少。但这次,我专门结合《弟子规》,观看了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主讲的《解读弟子规》,对《弟子规》这部古人留给我们的经典,进行了更深入地理解,更细致地品读。

《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作为总纲,内容也是围绕这几部分来写。意思是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兄弟和睦、与人交流言行慎重和与人交往诚信为先,要对任何人都热情友好,要亲近仁者。《弟子规》还提倡要懂得所有道德与礼仪后才可以学知识。

《弟子规》教育我们要注重与人交流的态度,要广交朋友,也要多学知识。有一句俗话叫:礼交天下友。《弟子规》里讲了很多关于礼仪的知识,告诉大家做事应该谨慎细致。出门在外时,要与他人和睦相处,不可随意出卖、诽谤别人。可见古人是多么讲究礼仪。现代社会,在家里也好,也社会上也好,和人交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善于和不同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与人交往的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要诚信,这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平时要多亲近比自己优秀的人,并学习知识,可谓知书达礼。

《弟子规》这部经典告诉我们许多文化礼仪,所以才会流传至今。就如钱文忠教授所说:“学习弟子规,将文化落地为文明。”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让国学经典国伴随我们成长,将优良的文化传统代代传承。

感悟《弟子规》。

在暑假里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在生活中首先要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姐妹。要想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讲信用。以前妈妈说我做错事的时候,我总是很不耐烦,现在我知了这样是不对的。在暑假里我帮妈妈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扫地,拖地,收拾自己的书桌……弟子规使我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这可是我求了妈妈好久才买的呀。本来是要向同桌炫耀的,现在却要借给其他人。借还是不借呢?犹豫中,同桌却说话了:“他不会借的,要是我,我也不借!”我这时才发现同桌说的话有点对,一支新的笔,谁不爱?还真有点不想借。可是,如果不借给他,不就像我昨天没借到笔那样难受了吗?哼!我才不像你这么小气呢!

想着,我赶紧把笔递给郭全,还叮嘱他:“要小心用啊。”他点点头,充满感激的说:“谢谢你!”从此,不管谁问我借东西,我都会借,因为我体会到了借不到东西时难受的心情。通过这件事我感悟到,问别人借东西时,如果别人不借,不要埋怨他们,或许他们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别人问我们借东西时,我们有的就一定大方借给他,否则别人会很难过的,可能下次我们再问别人东西别人就不借给我们了。如果没有也明白告诉他,好让他再问别人借。就像老师说的:“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弟子规》读后感——百善孝为先:

“冬则温,夏则清”,当我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我不禁汗颜起来。冰天雪地,我们不冷,因为我们屋内有暖气;烈日炎炎,我们不热,因为我们室内有空调。而我的父母呢?冬天加棉被取暖,常常喊背压得疼痛难忍却还是暖不热被窝;夏天,风扇转出来的是热风,夜里常常被迫坐起来。特别是我的母亲,她生有多种疾病,近年来,气管炎越来越严重,冬不能着凉,夏不能见一点凉快,在别人借助洗澡、风扇等方法降温的时候,她也只能依然穿着长袖衫,尽管汗水浸湿了衣服,但却不敢往风扇前站一站。夜里连热带蚊子叮咬,常常出一身痱子,脸上留下的是一片一片的红疙瘩,当我提出要为他们买空调的时候,他们总是以“不会用”为由拒绝。而自己也心安理得地放下了。今天当我又坐在空调房间的时候,我的心再也凉快不起来了,我辛辛苦苦抚养我长大的父母,正在忍受着酷暑的煎熬,我的心在颤抖,儿女不孝啊!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个学期将要结束的夏天,由于工作繁忙,我常常早晨吃不上饭,一个学期下来,我落下了胃病,消化不良,胃隐隐作痛,我的心情非常低沉,我的三哥年纪轻轻就是因为胃病去世的。,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她一面催促我来郑州作检查,一面四处打听民间药方。在我的印象中,那个夏天,母亲是不知道热的。暑假来了,她本应该回家,可却一步不离地伺候我,一日三餐端吃端喝,煎中药,叮嘱我不要动也不要心急,趁假期把病养好,开学了才能工作。望着母亲微驼的、衣衫贴在身上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已经七十五岁了,我有什么理由不振作起来,我有什么道理让一个老人如此为我担忧呢?我不再整天躺在床上,而是走出房间,融入到同事中,积极地配合医生接受治疗,两个月下来,母亲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那笑容就是一朵经历风霜的菊花。真是“身有伤,贻亲忧”!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如今,父母年老多病,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可我却无法“昼夜侍”。我工作在外,一两个月也不回家一次,只能是一周通一次电话,电话那端能听得出是母亲的气喘吁吁,传过来的却是“我很好,不要挂念”的平安语。泪光中,我仿佛看到了父母倚窗扉,苦盼子女的眼神,此时此刻,一首歌响在我的心头:“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能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就把她作为对天下所有父母的美好祝愿吧!

读《教师的国学素养》有感

在接触“人文素养”这个词的时候,概念是模糊的,也从未考虑过与我有多大的关系。开学初的第一次教师会议上,学校发了本《教师十大素养》。翻开第一页,“人之为人,如果没有人文的素养,则与动物无异”几个字着实让人惊了一把。大学毕业,老老实实工作,何为素养还真不是很清楚,更不用说反观自己,以此律己了。

这一个星期,闲暇之余偶尔翻翻,一来是为写此文章拿学分,二来这本书的确让我有所悟。我们一直提倡人文教育,而首先要做到的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包括人文的知识、人文的精神、人文的行为,而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而我也一直教育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

时光荏苒,流逝的岁月中,记得很深的两个字,那是我我初三的班主任潘老师在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时,写在黑板上“公平”二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潘老师一直这么做着。而我在工作以后,也坚持着。而这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它是教师人文行为的具体表现。

以前从不曾想过,处理学生的问题,和自己的素养有什么关系。其实我们对学生利益是否充分关切,是否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是否对学生宽容,这都是教师的学生观的体现,也是教师人文素养的集中体现。我们说问题从哪里来就在哪里解决,所以我谈话的地点放在的教室,时间定在了班会课。

不打无准备之仗,知己知彼,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走近他们,我花了半天时间去了解这款游戏,以及它各式武器,玩法。班会课,学生没一点准备,我请了陈斐峰上讲台去谈谈自己对这款游戏的看法。学生很讶异,甚至当他上去的时候有人在下面小声朝他喊:“你真去说啊,老师肯定是在对你开玩笑的!”学生公开在全班面前谈游戏,他们很是惊讶,听到陈斐峰的介绍,他们更是惊讶,一个成绩很差的同学,此时却姿态从容、侃侃而谈,更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坐在下面的班主任我,时不时的帮他补充。之后让很多同学谈了看法,有些还自己主动承认自己也在玩,谈了当时自己的心理。在做小结的时候,我对游戏的好和坏已无需做过多的评判,只是告诉学生有兴趣做一件事情肯定能做好,陈斐峰同学如果能钻研到学业中去,将来在营销行业中肯定会做出不凡的成绩。

站在不同的立场,和学生之间肯定存在着思想、感情、管理、教学上的矛盾,很多时候,处理不好会成为冲突,形成隔阂。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心理入手,不伤其自尊,让学生在取得认可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认识到错误。用包容的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用意,这也是一种人文关怀。除此之外教师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学习更多,包括心理的、哲学的、历史的、人文的以及各种网络知识。理解、尊重、关爱学生,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师生一起体验、一起感受。

教育教学工作千头万绪,泡杯香茗,静心而观,很多时候带一颗茫然的心进来,走出去的是一个坦荡的人。读书即为拜心,读书而无所求,读的其实是一种心境,读的是自己的灵魂,读的是对生命的尊敬。

读《教师的国学素养》有感

《弟子规》,是古人写的,这本书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这本书说了许多我们从小就要明白的道理,如: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在言行中要谨慎讲信用、要博爱众生、多亲近品德高尚的人、向他们学习,如果精力充足,还应该多看书学习《弟子规》中我最喜欢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地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立即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偷懒不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在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时,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强词夺理,让他们生气,伤心。

看,廖廖几句话,却有着这么深奥的含义,由此可见,古人是多么的聪慧。在学《弟子规》之前,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女生。记得有一天中午,我在卧室里看书,妈妈让我去扫地,但我却和妈妈顶嘴,后来还离家出走,我记得当时妈妈吓坏了的`表情。那时,我觉得自己好任性,惹妈妈生气、伤心。但是,现在我学习了《弟子规》,一定不会再那么任性了,《弟子规》是一位良师,它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弟子规》指导人们的言行,它是中国的活宝,我离不开它。

读《教师的国学素养》有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做有灵魂的教师,就是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有灵魂的教师,就是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就是有道德并能够坚守教育的道德要求、在功利侵蚀的大潮中保持一份从容的教师,就是能赋予学生以“价值生命”的教师。

学科思想是学科教学的灵魂。学科思想是形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是赋予学生“价值生命”的营养要素。道德课堂的`教学,是有灵魂的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师要在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指导下,把长期颠倒了的学科教学重心重新颠倒过来,以学科的基本观念、方法为核心,把教学从浅表的知识教学和技巧训练的层面上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学科素养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

教师的发展意愿是其自主发展的原动力,有灵魂的教师总是专注于自身学养的丰厚,不断培育自己的专业情意,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涵养自己的专业精神,为自己设定发展目标,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我要把教育当作一种生活,一种锲而不舍的生活,有自己的人生描绘教育理想。

教师要永远守护在教育饿核心地带,小心呵护教育的本真,不断追求教育的真谛,监守教育阵地,努力为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这是为师之德,更是为师之道!

教师的国学素养读后感

书中的自建仓库法将自己写作的教学资料分门别类地积聚起来,以服务于自己的教学与研究。如自己的教学日记,课后反思,亲手编写的赏析文章&&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一个苦心孤诣的过程、一个面壁十年的过程,定会让一位脚踏实地的奋斗者化蛹为蝶,脱颖而出。还有精品收藏法、案例分析法、发现命名法等没,这些都是极有训练力度的治学方式。

事例典型且引人,文笔通俗而意美,余映潮在文中所阐述的观点,给我留下了一种理念、一种实践、一种思索&&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去试一试,让我们的学生也去试一试这些方法,我想定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书读完了,思索永不会结束,也许才刚刚开始。

《新世纪教师素养》读后感

以前,我一直粗浅地认为,教师的专业基本素养仅仅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提高、专业技能和能力的发展,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但是,暑假我拜读了教师发展中心推荐的《教师的十大素养之人文素养》之后,我发现我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

题记中有这么一句相当振聋发聩:“教师唯一的也是终极的使命就是提升人之为人的素养”。是啊,人之为人,如果没有人文的素养,则与动物无异。那么什么是“人文素养”呢?阅读完这本书后,让我对这一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人文”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所谓“素养”,一般来说,就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合,“人文素养”是人的整体素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具有人文精神,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孩子的尊重和对孩子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师如何在教育学生、转变学生的过程中实现这个使命,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苦苦探索的。书中一句句朴实真挚的话语,一件件发人深省的案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专家型教师的故事,都让我掩卷长思、回味甘甜。做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教师,应该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

1、热爱教育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教育是爱心事业,一名教师能否出色履行自己的崇高职责和义务,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才华,更需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只有具备了对教育事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能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正确对待教师工作的苦与乐。教师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品质,打造出一片爱的乐园。

书中举到全国优秀教师赵士宏的例子。早在20世纪80年代,鉴于他卓越的教育教学成就,曾多次被美国多所大学邀请去留学。然而,为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为了他热爱的学生,他婉言谢绝了这些机会。一家三口人长期生活在学校二十年前分给他的不足六十平方米的小屋里。全国又有多少像赵士宏这样的优秀老师,为了这份理想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

《新世纪教师素养》读后感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条千年古训既明确了教师的工作职责,同时也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定位:教师,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的人,这是教师的传统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角色必然要转型,不再是教育教学的主宰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研究者。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体现这三者呢?笔者的建议是:找准自己的位置演好自己的角色。下面,就这个问题如何具体操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学会学习,自我提高。

l、广泛涉猎,重点研究。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渠道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如国家的大政方针、发展趋势,热点问题等,使自己视野开阔,胸有全局,认识才不会片面。在此基础上侧重于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具体业务知识,如班级管理、团队辅导、各学科教学等等,做到既全面又深入。

2、边思边学,注重消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善于思考。是会学习的标准之--。学习的过程就应该是--个思考的过程,一个借鉴的过程,一个判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囫囵吞枣,全盘接受,要善于分辨。汲取精华,然后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3、学以致用,巩固成果。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应用。因此要及时的把所学转化为所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指导和促进实践。

4、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习是一份苦差使,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付出汗水和辛劳并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会有所收获。当学习成为习惯,并成为一种需要的时候,苦事就会变成乐事。

二、以人为本,体现自主。

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基础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落实到教学中就是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以学生为本,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人。这与以压抑学生天性、否认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外部影响和作用为特征的传统学生观截然不同。我们的宗旨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认识到这一点,才真正具备了主体意识。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便不在充当导演、指挥的角色,而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下高高在上的讲台,和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平等的对待学生。此时,他们不再单单是与学生壁垒森严的教者与学者,更是亲密的朋友,合作的伙伴。要想完成这一角色的转换,首先要了解学生,除了要了解以前提倡的学习思想、生活、兴趣个性等情况外,更要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内在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与情感。了解的过程中要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以孩子的眼光去观察孩子,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掌握大量翔实的材料,经过科学的分析,才能得出客观的判断。要讲求民主,制定严格的班级规章制度,确定班干部、班组决策时,要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更要体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学生有问题有权提出,没考虑成熟时可暂不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不同意见可展开讨论,甚至辩论。提倡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可以自己出题测试。对待学生的意见,教师要积极采纳,当学生答题出错时,要给其改正的机会。总之,要真正实现教学民主,必须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师生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合作研究者的关系,二者之间可以探讨、交流、可以协商,也可以辩论。

三、不断创新,及时调整。

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合格教师的标准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此外,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可能千人一面。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要不断的创新,及时调整自己:更新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改善师生关系,并进而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

新世纪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只有把握机遇,挑战自我,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避免被社会所淘汰的命运。愿每--位教师都振奋精神,找准自已位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新世纪。

《新世纪教师素养》读后感

首先,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行为去感染、影响学生,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对人真诚善良,对事诚实勇敢。教师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打动学生,使教师高尚的人格和行为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以致影响其一生。对于小学生而言,要让他们学会关爱,关爱身边的人,关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努力营造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

但是,光讲师德,而不注重教学素养,也是不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

教师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素质,

教师作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不但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具备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我们正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可见渊博的知识对教师多么重要。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学修养、听说读写水平、观察思考判断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和教育教学基本功。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读后感作文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给我感触很深,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首先我知道了教师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职业,也是永恒的职业,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而永存,它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兴衰,是一个通向未来的职业。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就曾对教育和教师对国家的兴衰、法制存废的重要性有过论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法则存”“君师者,治之本也。”懂得了在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教师用自己的心血传授社会的论理、生产技能和文化知识,造就一代又一代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成员,对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对人类知识的传递与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在社会化发展程度越来越快的今天,教师的作用更显突出,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和民主的进程,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正是教师职业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巨大贡献,才被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誉为“太阳地下最光辉的职业”。

思考着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弱小稚嫩的孩童,但他们是人类的未来、国家和社会的希望,所以肩负着教育的重任,应该不断地学习,努力承担起这份“根的事业”,不负国家和社会的使命,把她视为神圣的职业,不断地读她、研究她,最终做一名“人师”,当一滴社会发展历史长河里的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在“走向专业成熟”这一章里,我细细地研读了行动研究的含义、特征、目的和重点、研究的策略和方法是什么,以及它所具有的系统性和开放性在哪里。了解到行动研究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并在八十年代被介绍到我国的,是与教师专业化的社会需求相关联的。行动研究以教育实践者为主体,通过研究改进实践,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它要求教师要对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成为研究者。教师作为行动研究的主体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可以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她置身于现实的、动态的教育情景中,能随时随刻体察教学活动、背景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发现与解决问题,并能根据自身的丰富经验对教育观点、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并加以改进。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将教育实践行动、学习和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实施行动研究过程中要遵循三个原则:实践原则、动态原则和合作原则,实践原则就是坚持实践观点,注意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改进教育现状为出发点和归宿。动态原则强调并体现运动、变化和开放性,努力做到及时反馈、自我反思、持续调整。合作原则是要实施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研究和解决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书中第六章内容是“做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告诉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主体意识的增强。最让我关注的是老师要注重不断提升和重建个人理论,保持自己的教育实践在理性的轨道上持续运行,也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理论、实践理论、反思成败,体现教育智慧、教育创新。书中采用理论观点和事例相结合来说服读者的心,用感人的故事事例来帮助读者的我消化理论和吸收知识,激发我“也要这样做个好老师”。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教师自身职业的人格塑造。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关键是塑造人格。其中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让我感受最深,“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只有性格养成性格。”以及彼得洛甫斯基的“教师自己是以整个人格来与儿童接触的。”日本教育家柴田荣义的观点“教师的整个职业是以教师的人格决一胜负的。”都将教师的人格摆到了重要位置上来,将教育的最高境界看成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沟通与拥抱,具有“点燃”生命的力量。完美的教师人格,可以达到“不教而教”或“无为而教”的境界。所以要求老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要不断自我教育,终身学习,不仅提高知识和技能更应增强专业精神,注重自身的人格塑造。在“我的精彩”“雨伞的故事”“爱的回报”等几个真实故事中,让我看到老师的爱都是以孩子的爱作回报的,一个个都是“爱的教育”,“情感的教育”,老师平时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感染着、教育着身边的孩子。所以作为教师平时对待工作一定要认真、执着,忠诚于这一份职业,要富于责任感。在日常教育中有积极的自我意识,不断反思和调控自己的言行举止,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将终身自我教育和自我人格的完善作为职业生涯的推动力。

书的最后部分是北京市特级教师李玉英和孩子们的故事,故事娓娓道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快乐、纯净又充满爱的世界。用李老师自己的话说“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有声有色的”。我要学习她用心教育,培养孩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对同伴友善、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平日里以身示教,用自己的爱来感染孩子们,用自己的真、善、美的心灵来教育孩子,做一个孩子们心中真真正正的好老师。

《新世纪教师素养》读后感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新课堂的特点是什么?教师的课堂行为应发生哪些转换?怎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益?怎样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阅读了《新世纪教师素养》,使我学会如何建构生命课堂,并且明确了这些问题。

读了这本书后,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惭愧的同时,又对于漪老师的言论深为折服。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名师之述好矣!其实,毕生的经验之谈,又怎一个好字了得!在教育教学中身为新世纪的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优质素养,于漪老师已经阐述得非常详尽而又独到。

通过阅读我觉得师德是教师的根本,师德修养比教师知识和能力更重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学校教育中最具有灵魂性的工作,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公民道德教育起重要作用。现在新课程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德育素养,要求我们不断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

“师德”自古是教师神圣的象征,是教师令人尊敬的根本。中国古代就把优秀教师尊称“圣贤”。那时,教师们也把“圣贤”当作榜样。但时代变了,教师的身份,工作的条件,社会的要求,现代理念等因素都影响着教师世界观的形成。那么,新世纪“师德”标准是什么?如何拥有适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师德”?我读了《新世纪教师素养》一书,边读边思考,逐渐对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有了许多的体会,这也算是读书心得吧!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都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也就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学校师德建设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也亟待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在这半学期中,我深深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清贫,但精神生活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时,我都心潮激动,有融入圣洁情境的感觉,似乎生命价值在教师工作中得到了升华。每当淳淳教诲和优良师德潜移默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都欣喜异常,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事教师职业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教师工作是社会少有的净土,一生从教会有无比的光荣和幸福感,是图清净的人获取高尚情操的理想职业。教师职业道德就寓含在甘愿清贫,乐于奉献之中。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教师职业认识更上一层楼。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是一种博大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师的职业道德内涵中,最大的意义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烦恼;因他们的退步而沮丧;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望,有时也会感到很累,很烦。但是高尚教师的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这种强烈的责任不断激励着教师用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家长把孩子交给教师培养,这是对教师的极大信任。教师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教育是爱的职业。”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道德修养的人生写照。

读着这本书,我似乎感觉自己人生意义有了新的寄托。每当我走进教室,面对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上好”;当走进圣洁的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求的双眸,一颗颗无邪的心灵;当课间泡在孩子中间,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得到陶冶,那么得到满足,犹如身在山水之中,心灵也得到洗涤。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新世纪教师的人生意义就寄托在孩子成长之间。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教师的教育生命更有限,而教育事业则是无限的。教师的生命要在学生身上延续,教师的价值是在学生身上体现。新世纪教师要在教育岗位上,经络春秋,苦心耕耘,用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去促进学生成长!

这一个学年我因读了《新世纪教师素养》一书而其乐融融。更通过读这本书达到修身养性而提升了生命质量。

《新世纪教师素养》读后感

一名优秀的、成功的教师的专业素质应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

1、宽广深厚的教师专业知识——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

教师的工作像蜜蜂采蜜,需要博采众长,不仅要有渊博的普通文化知识,还要饱学有识,将其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

——足够的所教学科知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一定的限度内,教学的有效性是与教师所掌握的本体性知识呈递增关系,因此丰富的学科知识是一个好老师的必要条件。

——扎实的教育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涉及老师对“如何教”问题的理解。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来思考学科知识,对具体的学科知识作出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解释,从而将自己具有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教育学科知识不仅包括普通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知识,还应包括学科教育学和教材教法知识。

——知识的沟通与融合。以上三个方面的知识不能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应将这三种知识相互沟通与融合,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专业知识结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对象的特征对学科知识作出符合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原则的整合,以便教学对象能够很好地接受和理解。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教育学知识对学科知识的传授起到理论性支撑作用,普通文化知识使教师具有了一定的人文素养,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应对复杂教学情景并能够有“远见卓识”。不仅如此,教师在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中,应注意有意识地沟通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2、纯熟的专业技能——熟练的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是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控制课堂气有的专业情意。

——专业理想。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它为教师提供奋斗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氛和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顺利完成的教师行为方式。包括导入技巧、讲解技巧、提问技巧、变化技巧等等。

——良好的教学能力。优秀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实施的能力和学生学业检查评价的能力。

3、特展,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

教师的专业理想,包括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师德,其核心是对学生的爱。

——专业情操。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它包括:理智的情操(对教育功能和作用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和道德的情操(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专业性向。教师的专业性向是教师成功人事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人格特征,或者说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优秀的、创造力强的教师的人格特征应该包括:有见识、有献身精神、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有独立性,在人际关系上,耿直、坦率、不拘小节,诙谐、幽默。

——专业自我。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具有独特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作为有效的工具进行教学的人。因此,新世纪的教师,要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他们自己和所处的环境,对别人有深切的认同感,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和自我价值感。

相关范文推荐
  • 11-02 民警执法规范心得体会(热门15篇)
    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个人经历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 11-02 实体经济发展论文(模板21篇)
    范文是在学习、写作等领域中,用来指导和参考的一种标杆性文章。在下面的范文中,作者运用了恰当的语言表达,使总结更具说服力。现阶段,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
  • 11-02 师范定向申请书(优质16篇)
    无论是申请学校还是申请奖学金,更多申请书是展示我们自己的重要途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类型的更多申请书写作要求和风格,从而更好地进行个性化的写作。
  • 11-02 圆梦大战心得体会(热门21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增强个人的自信心,让自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作为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系
  • 11-02 留置看护的心得(实用15篇)
    心得体会是对于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一种总结和反思,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让我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用心去做,于是我决定要提升自
  • 11-02 卫健委复查申请书(专业15篇)
    我对转专业充满信心,并相信这将是我实现自己人生规划的正确选择。这些转专业申请书范文以不同的角度和思路展示了转专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 11-02 考察山东心得体会版(精选21篇)
    心得体会是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通过深入思考和总结,得出的一种有价值的经验和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小编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
  • 11-02 新闻稿晚会类(汇总20篇)
    新闻报道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传播。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呈现一些优秀的新闻报道示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为庆祝第xx个教师节的到来,我校
  • 11-02 北京农民工感悟心得体会(优质19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个人经历、感悟和思考的总结与概括。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总结学习或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下是一
  • 11-02 社区八一建军节活动方案(汇总17篇)
    活动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的人群和需求,以确保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这是一份关于活动方案的精选范文,希望能对大家在制定自己的活动方案时有所帮助。副主任:戴富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