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文明礼仪调查报告表格(汇总6篇)

文明礼仪调查报告表格(汇总6篇)

时间:2023-10-15 21:12:10 作者:书香墨 文明礼仪调查报告表格(汇总6篇)

在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需要认真撰写一份开题报告,以便顺利开展后续的工作。每一个成功的开题报告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的,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写作技巧和套路。

文明礼仪调查报告表格篇一

都说我们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但,是不是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在那一个场所都讲文明礼仪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到银行、菜市场、街道、医院、电影院、超市、公共车站······这些公共场所对人们的文明礼仪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在银行,我看见了大家办事井然有序,有机器叫号,没轮到自己的都坐在椅子上静静等待,但是,不好的是,有个别人吸烟,随地扔烟头、随地吐口痰、随地扔纸屑。在菜市场,一片喧哗繁忙拥堵的现象。吵架声、讨价还价声、车铃声、鸡鸭的叫声响成一片。有少数摊贩占道经营,在市场门口摆摊,有的三轮车、自行车乱停乱放,甚至在车上买菜,影响了卖家行走又影响了市容。

在街道,车辆拥堵,人们互相礼让,没有乱扔乱丢的现象,但有随地吐痰,破换公共物品的现象。

在医院,人们尊老爱幼,我看见有一个年轻的身体健康的叔叔推着腿部受重伤的坐在轮椅上老婆婆,一边推着,一边给老婆婆扇扇子。我很感动,这位叔叔真是孝顺。在电影院,大家都在津津有味的看电影,没有人喧哗,也没有人交头接耳,但里面的空气却太差了,烟雾缭绕,呛得我直咳嗽。

在超市,大家能自觉地排队付钱,有少数挤位的现象。

在公共汽车上,上车争先恐后,有人甚至不投币。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我们在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还做的不好,特别是公共卫生习惯很差,如乱吐口痰、乱扔垃圾、乱放乱停的现象随处可见。今后我们应该向市民多宣传,让他们明白在公共场所良好的习惯和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做文明的市民,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真正成为文明人吧!

郫县实验外国语学校六.二班:唐秋瀚

指导教师:孙昌秀

文明礼仪调查报告表格篇二

前言:如大家所闻,当今世界动荡不安,即使大规模的战争不再爆发,世界人民总体走向和平,但是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和平发展问题仍是时代主题。美国全球拨弄是非,中东北非之乱,以及宗教极端组织恐怖活动日趋激烈,,加之自然灾害频发不断且日趋凶猛等等。中国所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做出正确的抉择,成为了摆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一个严峻而深刻的命题。而在这一个命题面前,有一个群体,显得尤为特别,那就是―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新生与活跃的力量,当代的大学生对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又有着怎样的认知呢?就此问题,我们调查实践小组对大学生进行了国际形势认知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希望通过此次调查,来呼吁我们大学生关注国内外事件,了解当前我国国际形势,明确自身历史使命,树立信念与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我国国际形势;文化入侵;领土安全

正文:当前的中国只是一个大国,还不是强国,虽然我国在经济,航天和军事上都有了很大的飞跃。但还不是一个强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依然不高。要想实现中国的真正崛起,必须全面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而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当代大学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正身处在人类知识殿堂的高等学府,是青年中最有知识的群体,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我们的思想能否跟随时代的步伐,实现与时俱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少年强则国强。为此我们调查小组在大一大二大三与大四同学中组织了一次大学生对我国国际形势的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问卷从文化入侵的形势和领土安全问题,针对同学们是否了解当今国际上的一些时事,他们通过什么途径去关注,关注什么方面的内容,对于一些时事政治是否有自身的看法和见解,同学之间是否会讨论这些时事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共在本院发放问卷50份,收回50份,圆满完成问卷调查。

文明礼仪调查报告表格篇三

今年正值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长征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青年的大学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因此关注、了解红军长征,参与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活动,弘扬长征精神,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

基于此,9月,兰州大学西部传媒与舆情研究中心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全国140多所高校的937名大学生进行了红军长征认知程度调查,其中男生占43.2%,女生占56.8%;本科生比例66.1%,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比例为33.9%;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比例为81.8%,自然科学类的大学生比例为18.3%。

一、当代大学生对红军长征基本史实认知程度分析

1.大学生对红军长征相关时间节点知晓度不高

46.0%的受访大学生知道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其余54.0%的不知道;39.0%的受访大学生正确选择了1934年10月是红军长征的起始时间,其余则选择错误;42.5%的受访大学生知道红军长征持续了两年时间,其余的则选择错误。

2.大学生对红军长征整体历史的了解程度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0%大学生对红军长征历史十分了解,并能对其详细讲述;有42.1%大学生基本了解红军长征历史,知道重要阶段、关键会议、重要人物和重要时间节点等;两者相加仅为47.1%,说明少数大学生对作为重大历史事件的红军长征有一定的认知度。49.2%大学生表示对红军长征历史不太了解,只是粗略知晓发展阶段、个别人物和时间节点等;而表示完全不了解红军长征历史的大学生占比3.7%。因此,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对红军长征历史的了解程度亟待提高。

3.大学生对于红军长征中的重大事件知晓程度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红军长征中的重大事件知晓程度较高。在所列举的红军长征重大事件中,大学生对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等事件知晓程度达到了80.0%;对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会宁会师等知晓程度也较高,达到了70.0%。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关于红军长征历史认知的“事件记忆”特征明显。

4.大多数大学生对红军长征原因及性质认识比较客观

调查显示,在红军长征原因的选择上,有89.5%的大学生表示是军事上的原因,归结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有75.9%的大学生认为是政治上的原因,主要是中央苏区领导路线出现严重错误;选择是经济上的原因,中央苏区经济基础不稳的大学生比例为26.7%。这反映出大学生对于红军长征原因的认识较为客观。

对于网络中流传的红军长征是“流窜”、是“逃跑”的说法,多数大学生表示不认同,但也有少部分大学生对长征性质的认识模糊不清。

5.课堂/教科书成为大学生了解红军长征历史的最主要途径

课堂/教科书、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历史书籍/文献是大学生了解红军长征历史的主要途径,比例分别为89.8%、61.4%和54.0%;相比之下,大学生通过网络社区、论坛、贴吧、微博、微信这些新媒体平台了解红军长征历史的比例相对较小。

6.有95%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红军长征历史

有95%的大学生表示有必要了解红军长征历史,其中有55.7%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有必要;有39.3%的大学生表示有必要。这反映出大学生认识到了解红军长征历史的重要性。

7.大学生眼中有必要了解红军长征历史的原因符合当前社会主流价值

在调查问卷中列举了大学生眼中有必要了解红军长征历史的相关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有必要了解红军长征历史的相关原因符合当前的社会主流价值,其中有77.8%的大学生给出的原因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其他原因如“传承长征精神,激发爱国热情”“领悟学习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宝贵经验”“了解过去那段艰苦岁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及“以史为鉴,振兴中华”等选择比例也较高。

少数(5%)认为没必要了解红军长征历史大学生给出的原因首先是“对红军长征的过度政治化宣传影响了了解兴趣”,其次“存在对红军长征历史的不同叙述,易导致混乱”,还有少数认为没有时间精力或与当下无关。

二、当代大学生对红军长征胜利历史意义及长征精神认知情况分析

1.大学生对长征胜利历史意义的认同度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于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的认同度较高,其中“进行军事上的战略大转移,实现开辟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历史性转折”和“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的选择比例最高,分别为87.3%和85.0%;其他方面如“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火种,锻造了革命力量”、“铸就了彪炳千秋的长征精神,树立了永恒的人类精神丰碑”等的选择比例也较高;对“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奠定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坚实基础”认同度相对较低。

2.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认同度较高

对有关长征精神的各种宣传,当代大学生的认同度都较高,其中最受认可的长征精神是“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占比达到了86.4%;其他如“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等长征精神认可度也高,都在50%以上。

3.近九成大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有必要弘扬长征精神

调查显示,在当今社会是否有必要弘扬长征精神问题上,认为有必要者占绝大多数。选择“非常有必要”的比例为55.5%;选择“比较有必要”比例为33.0%,二者之和占比达到了88.5%;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无所谓或认为没有必要弘扬长征精神,说明绝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对在当今社会弘扬长征精神的`必要性认识较为清晰。

三、大学生观看/阅读红军长征主题文艺作品分析

1.大学生观看红军长征主题影视作品不多

对于挑选出的知名度较高的长征主题作品中,拍摄时间较晚的电视剧《长征》受访者表示看过的比例最高,为60.3%;其次是经典作品《四渡赤水》和《大渡河》,比例分别为33.8%和26.9%,其他影视作品看过的比例很低;26.3%的大学生表示都没有看过。总体来看,大学生观看长征主题影视作品的比例较低。

2.大学生对红军长征主题文学作品阅读较少

长征主题文学作品中,当代大学生都没看过的比例最高,达到了52.3%;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和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阅读过的比例略高,均为21.4%,其余作品选择比例均不足10%。这说明大学生对于长征相关文学作品的阅读远远不够。

3.大学生对红军长征主题歌曲唱过或听过曲目较少

在对大学生红军长征主题歌曲的调查中,受访者表示唱过或听过最多的是《十送红军》和《红军不怕远征难》,选择比例分别为68.1%和60.5%。其余歌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唱度均较低。这说明红军长征歌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很低。

4.大学生对红军长征主题诗词阅读较少

有关红军长征主题的诗词以毛泽东的最有名。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知晓度最高的是《七律·长征》比例最高(73.3%),其次是《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和《念奴娇·昆仑》,占比分别为39.4%、38.5%和33.7%。除了毛泽东的诗词,大学生阅读过的其他红军长征诗词微乎其微。

四、大学生对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关注度及参与度分析

1.大学生对于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整体关注度不高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整体关注度不高。表示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的大学生比例仅有29.4%;有31.2%的大学生表示对纪念活动不太关注或不关注;其他大学生则关注程度一般。

2.大学生主要通过新媒体关注到红军长征相关纪念活动

在关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大学生中,有37.3%的大学生通过网络新闻这一途径关注到纪念活动;有18.2%的大学生经由传统新闻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途径获得纪念活动相关信息;还有部分通过微博、微信等进行了解。整体来看,大学生目前获取相关纪念活动信息的途径主要是新媒体。

3.大学生对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活动意义认知度较高

调查发现,大学生能较为充分地认识到举办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活动的意义,其中有78.6%的大学生认为举办活动能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其他方面的意义,如“激发爱国热情,提振民族精神”等受大学生的认同度也较高。表明大学生对举办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活动意义的整体认知比较全面、均衡,符合时代与社会的主流意识。

4.大学生参加过红军长征纪念活动的较少,以参观长征主题纪念馆为主

调查显示,有74.7%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之前没有参加过红军长征纪念活动,表示参加过的大学生只占到了总数的25.3%。

在少数表示参加过红军长征纪念活动的大学生中,参观长征主题纪念馆成为最主要的纪念活动,占比达到了61.8%;其次是歌唱比赛,参与比例为46.9%;其余纪念活动参与较少。

5.超六成大学生表示愿意参加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活动

对于是否愿意参加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活动,有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其中有25.9%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愿意,有36.5%的大学生表示比较愿意。而表示不太愿意和不愿意的占少数,表明大学生有着较为强烈的参加红军长征纪念活动的意愿。

6.大学生最乐意参与的长征纪念活动是参观主题纪念馆和重走长征路

调查表明,参观长征主题纪念馆成为大学生最乐意参加的长征纪念活动,所占比例为68.6%;其次是重走长征路活动,占比达到了58.2%。而选择歌唱比赛和演讲比赛等的比例均较低。说明大学生更喜欢参加能带来切身感受的长征纪念活动。

五、结论与建议

当代大学生对于红军长征史实的了解度较低,对基本史实缺乏系统、深入、全面的了解,大多只了解部分重要事件,缺乏整体认知。同时获取相关知识的来源上过于狭窄,主要来自教科书和课堂教学,对于长征主题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歌曲和诗词等知之甚少。

当代大学生对于长征的性质认知较为明确,对于长征是“流窜”“逃跑”的说法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示不认同。大学生对于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长征精神的认知较为客观、全面,认为现今仍有必要了解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

虽然大学生对于纪念活动意义的认知较为积极正面,但其对于相关纪念活动的关注度却并不高,参与度更低。大多数大学生表示之前从未参加过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相关活动,但他们有着较强的参加纪念活动的诉求,乐于参加参观长征主题纪念馆、重走长征路等参与度强、能带来强烈感官体验的纪念活动。

基于以上大学生对红军长征历史及其纪念活动的认知情况,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红军长征历史的了解和长征精神的认知。

1.改革课堂教育模式,增加大学生对红军长征历史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关于红军长征的历史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与教科书获得的,而大学生普遍反映目前的课堂教育重历史事件的记忆而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重历史事件的罗列而缺乏表述上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重宣传性解读而缺乏精神层面的启迪,因此大学生对红军长征缺乏系统、深入、全面的历史认知和精神领会,停留在应试教育要求的重大事件和节点的记忆上。但大学生实际有着较强的了解红军长征历史的诉求,长征历史和长征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而言,也是最好的励志故事。因此,需要改革教材式的简单叙述和课堂式的单向传播模式,最好采用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创新教学模式,改变考核体系,增加学生对长征历史的学习兴趣。

2.转换、提升长征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使之更加适应长久普遍的人类认知需求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的奇迹,长征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不仅限于具体的历史事实和意识形态宣传功能,要充分挖掘其超越时空,得到一致认同、普遍接受、共同继承的意义价值,将其升华为英雄史诗般的文化经典和励志样本,突出其坚守信念、信奉理想、奋斗拼搏、奉献牺牲、勇往直前、绝处求生、勇于担当、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坚忍不拔等具有超越时空、超越意识形态宣传功能的精神和价值,为今天的大学生提供更为现实的人生观教育。

3.加强关于长征的历史文献研究和权威读本建设

大学生不会仅仅满足于通过教材和课堂了解历史,他们需要从文化知识和认知理解的角度形成历史观念和价值认同。客观、真实、全面的关于长征的历史研究和权威读本并不多见,达到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这样水平的集文献、访谈和实证考察为一体的读本很少。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思维和叙述角度,加强长征历史文献研究,真实还原长征的历史,拿出权威的、具有真实性和知识性的长征读本,满足大学生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红军长征历史知识的需求。

4.创新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相关活动,增强大学生参加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根据大学生乐于旅游、乐于参加体验性较强活动的特点,除了组织大学生参观长征主题纪念馆、博物馆、革命圣地,举办长征主题歌唱大赛、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外,可以创新设计一些新颖的主题活动,如组织节假日大学生长征主题游、假期长征沿线高校接力长征考察等活动,通过电视媒体、手机媒体的“真人秀”节目、直播节目、长征知识竞答节目、长征动漫大赛进行传播,引起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和关注。

5.加强长征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

《四渡赤水》《大渡河》等长征题材的经典电影,影响了一代人对红军长征的认知。如今依然要加大对红军题材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影视作品的创作,还原历史真实,通过影视作品增加青少年对红军长征的理解。事实证明,电视连续剧《长征》的传播效果,正是在解放思想、力求还原真实的努力下取得的。

6.进一步创新红军长征的新媒体宣传方式

根据当代大学生喜好网络新媒体的特点,可以设计长征主题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以游戏闯关的方式让大学生在游戏中领略长征的重要事件和艰难过程等。长征这样历时两年、行程两万五千里,兼具战争和危机转换等要素的经典事件,本来就是网游、手游的绝佳题材。

更多

文明礼仪调查报告表格篇四

人生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最动人心弦,最引人深思的话题,每一个时代的大学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人生的思考,有什么样的人生思考,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理想,人生最求和人生道路。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时代,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这个时代赋予了当代大学生广阔的舞台。选择了入党,既是选择了光荣,更是选择了责任,选择了一种崇高的历史使命。

他要求选择入党的大学生必须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党的宗旨,把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入党,是当代大学生的最佳政治选择,是报效祖国,报答人民的最好方式。但是没有具备较高的党性,既是侥幸入党,也是会成为党的蛀虫,国家的败类,人民的罪人。所以,加强自我党性修养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是大学生在入党乃至余生中,必不可少的课程。

首先,要加强对马列主义的理论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深刻揭示,对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具有普遍和根本的指导意义。我们需要通过学习经典著作,了解和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所揭示的基本原理。

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是理论天才和科学巨匠,但他们的研究工作,同样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他们的一些个别论断往往为基本原理所替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可以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之类的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描述,随着马克思恩格斯认识的不断深化,随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而让步于更加科学的理论原则。

这说明,基本原理体现的是规律性原则,其生命力是长久的。学习经典著作,还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澄清一些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有人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把特定场景下针对具体对象的个别论断,脱离其具体历史情境,与具有普遍性的基本原理等同。

对市民社会的论述则着重从生产关系、交往关系上考虑。这与其新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的形成有直接关系。马克思把“市民社会”理解为经济关系,就是要说明政治意义、法权意义上的“资产阶级社会”存在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结构之中。因而,马克思市民社会的思想,彰显的是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追求人类的解放的价值目标。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党的理论之源。

同志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利于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也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4]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充分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所揭示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认真学习经典著作,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时代相结合、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伟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改革开放大业,使经典著作所彰显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充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得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在提高理论修养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了思想道德修养和组织纪律修养,保持党的纯洁性!党的纯洁性体现在党的思想上,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思想,坚持把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作为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决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坚决同各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作斗争。

党的思想纯洁性是保持党保证党的政治、组织、作风各项纯洁性的基础,表现在:党的思想纯洁性是党的政治纯洁性的前提。党的纯洁性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执行党的纲领、章程和路线方针政策。然而,党的纲领、章程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在党的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形成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纲领、章程和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在实事就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修改、制定的,因此邓小平指出,不解决思想路线间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

党的思想纯洁性是组织纯洁性的基础和保证。党的纯洁性体现在组织上,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遵守党的组织纪律的要求,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格坚持党章所规定的共产党员标准和领导干部条件发展党员、提拔干部等等。

然而,组织纯洁性这些要求,无论哪一项都需要以党的思想纯洁为基础和保证。如贯彻党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遵守党的组织纪律的要求是建立在思想认识和党性原则的基础上;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是在围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之上的团结统一;发展党员、提拔干部更是要符合党章所内含的思想原则。

党的思想纯洁性是作风纯洁性的根本。党的纯洁性体现在作风上,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坚持贯彻党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坚决反对各种不正之风。党的作风纯洁性是党员干部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在具体工作中的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党的作风纯洁性直接取决于党的思想纯洁性。

新时期,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考”的是党的纯洁性;党所面临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危”的是党的纯洁性。“四个危险”、“四个考验”从根本上讲,是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所面临的考验和危险。应对“四个考验”,化解“四个危险”,我们党需要加强党的政治、组织、作风以及反腐倡廉等纯洁性建设等外,党的思想纯洁性建设是根本,应继续把党的思想纯洁性建设放在首位。党员的思想纯洁性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定要坚持发扬我们党注重思想建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对党员和党的干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

保持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最重要的是保持党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与“以人文本”理念是内在一致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中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观点与邓小平理论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我们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观点是一脉相承的,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本价值观念。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一直是人类进行社会实践的根本动因。什么是利益,如何对待利益,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教育党员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就要辩证地看待党员个人的利益,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尊重党员正当的合法的个人利益。党员并不是脱离凡世,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党员也有血肉之躯。共产党员也有获得个体生命存在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有养家糊口的需要和人际交往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共产党员有人性特征中共有的个人利益诉求。

毛泽东批评那些轻视物质利益中的人是“中了董仲舒们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些唯心的骗人的腐话之毒”,因为“我们不能饿着肚子去‘正谊其道’,我们必须弄饭吃,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刘少奇指出:“在我们党内,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服从党的利益,为了党的利益,还要求党员在必要的时候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我们党内,不承认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抹煞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消灭党员的个性。”邓小平也说:“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因此我们不能漠视党员拥有普通人性的一面,有自己正当的需要和愿望,有“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因此,对党员的要求,不能脱离实际,无限拔高。第二,党员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或人民利益需要个人利益作出牺牲时,党员要自觉率先牺牲个人利益。“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与“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

一方面,党员是群众的一员,是因为党员来源于群众。党员永远要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同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不能脱离群众。党员不是高人一等,党员正当的合法的个人利益也不是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特殊的个人利益。

另一方面,党员是先进分子,不能混同一般的群众。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不能混同于普通群众,要起到带头表率作用。如果说党员的个人利益有其特殊性的的话,就在于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产生冲突时,党员要自觉率先牺牲个人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毛泽东在论及全党怎样为实现党的事业而奋斗时说:“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因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四、思想纯洁性教育人本原则下的认识路径对党员进行思想纯洁性教育,就是要使党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共产主义信仰,根本上是思想观念范畴。

形成并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念,需要认识主体不断学习实践和不断反思升华。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对共产党员进行纯洁性教育,就要坚持党员本人在认识中的主体地位,而不能仅仅认为是被教育被管理的客体。党的组织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提供各种素材组织党员学习实践,从而引导党员反思升华,但不是也不可能越俎代庖。

加强党性修养,是树立远大理想的前提,是提高共产主义觉悟的基础,是成为合格共产党员的开端,是将自我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先决条件。认真学习各类经典著作,是加强党性的有效方式,是提高党性觉悟的有利行动。《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哺育了一大批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党员干部。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是《共产党宣言》等3部经典著作建立起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表示:“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当前,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是要学习和领会这些经典著作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剖析、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系统论述等。特别是要联系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为此,应牢牢把握以下几个问题。共产主义理论的提出源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不管共产主义运动遇到什么错综复杂的情况,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在全世界最终实现的历史大趋势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崇高理想。

共产主义是人类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共产主义不是遥不可及、虚无缥缈的,但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历史过程,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奋斗,需要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邓小平同志曾对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他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夯实基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始终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广大党员应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共产主义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只有通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才能最终实现。广大党员应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坚持最低纲领与坚持最高纲领结合起来,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做到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文明礼仪调查报告表格篇五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题名称: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调查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中国人的形象,所以,我们决定针对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号召大家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在调查的50人中,有36人习惯优秀,在他们之中,我们对其中的8人进行了采访,他们认为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就标志着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他们追求的不仅是优秀的学习成绩,而且道德修养的高尚。

文明礼仪习惯一般的有85人,所占比例较高,我们与其中的13人进行了交谈,通过与他们的谈话。我们发现他们普遍有一个误解。他们认为这些行为都是虚假的,不必太注重,差不多就可以了。所以并不注重文明礼仪习惯,因此说话做事很随便。

文明礼仪习惯差的中学生仅有29人,所占比例最少。我们从中抽出了人采访。这些学生根本就没有意识培养的习惯。由于知识方面的欠缺,他们跟本就不懂怎们做才对。对于文明礼仪习惯这个问题,则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更有甚者对自己的做法不以为耻,而反此为荣,觉得自己很酷。

(一)给学校的建议

1、增加对学生文明礼仪素质教育的次数。

2、召开“讲文明懂礼仪”主题班会。

3、向团支部建议,在广播时多宣传一些关于文明礼仪的知识。

4、班主任老师严格要求学生。

5、举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评出模范班级。

(二)给家长的建议

1、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

2、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不良的行为及时制止,给孩子做个榜样。

3、千万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任由其发展。

(三)给学生的建议

1、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培养来年更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2、使用文明用语,对任何人恭敬有礼。

3、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

4、一定要端正对文明礼仪习惯的态度。

经过此次社会调查,我们得知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表现一般的学生最多,优秀的人数居中,表现差的人数较少。所以,我们给大家提出了意见。此外,我们还提高了写作水平、社会实践能力。虽然我们在调查中遇到了困难,但是我们仍然克服了。所以我们变的坚强了,也懂得了团结合作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条件。

文明礼仪调查报告表格篇六

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党性修养。

1、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努力加强党性政治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确立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谋私利、克已奉公。党的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就要认真地攻读原著,熟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但是我们现在了解到在大学生党员中对业务学习抓得比较紧,但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对政治理论课也不上党性修养,对马列主义了解甚少,怎么能进行党性修养呢?这个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做党性工作者的重视,要认真地,脚踏实地抓好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抓好他们的党性修养教育,真正地使他们认识到“组织上入党是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是一生一世”。

2、明辨是非,追求真理、勤于钻研、宽以待人,处世以诚、热爱所学、勇于创新。要求入党的青年学生要在思想上迅速成熟起来,关键是要有党性意识,明辨是非。坚持真理,修正缪误。工作中坚持原则,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有博大胸怀,尊重他人,宽以待人,严于律已。在社会生活中处世以诚、待人以礼。应该自觉地接受一切人善优秀的文化成果,广泛地涉猎于科学知识,包括法律、科学、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学习社会注意建设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头脑,增强自己的才干,积极地拓宽知识领域,而且还有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严谨自律,在同学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学生党员年龄都比较小,尤其是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稳定、和谐,他们经受的困难和挫折也相对的少,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去提高和辨别。还有些大学生党员想的高,也就是俗话讲的,眼高手底,思想上偏激。因此,大学生党员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不能做空想家、空谈家,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啥也不是。

大学生党员真正的成为广大学生中的榜样和模范,就不仅在思想上认识上成为先锋,更要做到以校为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起好带头作用,带头遵守校规、校纪;增强集体的观念,培养团队的精神,热心为集体和同学们服务,积极组织和带头参加各项学生集体活动,当好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助手,在学生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地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为广大学生树立榜样,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文明礼貌,主人为乐,艰苦朴素,不讲排场,不铺张浪费,自尊、自强、自爱、自立、自觉地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脚踏实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真正地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学生党员,尤其是高校学生党员,应为年龄和经验都处于年轻阶段。因此,个人修养、性格形成有很强的可塑性。对这样一批年轻党员加强理论教育加强党性教育,培养强烈的自律意识和道德素质,培养坚固的抵制诱惑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其次,应该重视加强党性教育的途径和措施。学生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是一个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是加强理论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和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指导,加强党内生活锻炼,有机统一的过程。虽然不能在抗冰救灾中身体力行,也无法亲自去四川营救受难的四川同胞,但是我能做的还有很多,学习党的十七大、为南方位四川受灾的同胞捐献自己的爱心,为汶川受难的军民祈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党性教育和培养:

1、努力学习。共产党员党性的强弱,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一个党性较强的党员,必然表现出勤学习、善思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讲学习是提高自身素质,真正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必修课。不学习科学理论,就会是非不明、荣辱不分。理论上清醒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列宁曾经说过,有的人在森林里不会迷失方向,有的人在三颗树下面就会走错路。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没有科学的理论素养。因此,共产党员应该把学习作为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修课,通过学习增长才干,完善自我,使党性修养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2、注重实践。党性修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党性修养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是在工作实践中进行。江在强调讲学习的同时,强调实践、实践、再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我们的思想言行是否与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相符合的标准。共产党员只有积极投身到工作实践、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磨练,在实践中经受鉴定和考验,在实践中体现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感情,对事业的追求。并做到立足岗位,从小事做起,点点滴滴养成,向古人讲的那样,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在实践活动中,还需要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永无止境。

3、接受监督。加强党性修养,需要在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下进行。党内不允许存在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不允许把自己置于组织之外,凌驾于组织之上,脱离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必然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失去信任和支持。只有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才能不断改正缺点,修正错误。共产党员应当自觉地参加组织生活,虚心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经常向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学习情况,思想作风情况,遵章守纪情况等,在组织和群众监督下增强党性。当前除日常监督外,两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就是较好的形式。

4、自觉改造。党性修养需要高度的自觉性,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同样是党员,同样的环境条件,党员素质却不尽相同。根本在于党性修养的自觉性与自我要求不同。因此,党性修养,要在改造世界观上下功夫。一要经常做到“四自”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好自身的形象就必须自重。要保持党性的纯正就必须经常自省。要防止党性滑坡就必须自警。要追求党性升华就必须自励。二要自律、自约,时时处处都不忘党员的特殊身份,不忘个人形象与党的声誉的关系,不忘共产党员与普通群众的不同,永远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总之,要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把党性修养作为永不懈怠的大事。

看了大学生如何加强自身党性修养还看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