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最新中班动物音乐教案反思(大全10篇)

最新中班动物音乐教案反思(大全10篇)

时间:2023-10-15 20:53:06 作者:纸韵 最新中班动物音乐教案反思(大全10篇)

高三教案的编写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还要兼顾他们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以便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这些教案是经过多次实践和调整的,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中班动物音乐教案反思篇一

1.初步培养幼儿乐器演奏的能力。

2.体验集体演奏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1.音乐cd《小动物乐队》

2.教具:神秘盒一个小猫、小狗、小鸭玩具各一个

3.乐器:舞板、摇铃、三角铁各十个

4.学具:音乐游戏书

一、开始部分:(音乐呼啦圈)

1:问好。你好/小朋友/

你好/鼻子好/

你好/客人好/

你好/小猫好/等

2:律动.播放音乐《小动物乐队》,和小客人一起跳舞。

二、基本部分:(音乐游戏盒)

1:感受固定节奏型。

(1)教师带领幼儿欣赏音乐《小动物乐队》,提示幼儿当听到乐器声响时,用拍手打节奏。

(2)教师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感受固定节奏型。

tata/titita/

2:声音听辨。

小客人带来礼物,听听分别是什么?一一说出名称(舞板、摇铃、三角铁)

3:探索乐器。

(1)幼儿分三组坐好,每一组发一种乐器,进行探索。

(2)分别说一说这三种乐器是怎样发出声音的。(举手回答)

4:使用乐器打固定节奏型。

5:分组进行练习。提示幼儿看教师指挥。

6:集体演奏。

(1)教师播放音乐《小动物乐队》。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是小猫队、小狗队和小鸭队,教师指挥幼儿用手中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先分组演奏再集体合奏。

第一段,舞板演奏

第二段,摇铃演奏

第三段,三角铁演奏

第四段,集体演奏

(2)此活动可以重复三次。

(3)教师组织幼儿互相交换手中的乐器,再次进行演奏。

7:活动结束。

教师引导幼儿一个一个排队将乐器轻轻的放进乐器筐里,然后学着各种动物朋友的动作回到座位上。

三、结束部分:(音乐彩色笔)

教师请幼儿翻开音乐游戏书,观察图画,指导幼儿根据歌曲里各种乐器音色出现的顺序,在乐器旁分别写上数字1、2、3。

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活动,理解固定节奏型,具有乐器演奏能力。大多数幼儿充满兴趣,及个别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有出错现象。

中班动物音乐教案反思篇二

1、用自己的声音或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2、能主动学唱《什么动物出来玩》。

3、在歌表演《什么动物出来玩》时,能自信、有表情地参与创造表现。

本课以游戏的方式,鼓励孩子们大胆扮演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并自信、有表情地进行歌表演和综合性创编表演活动,学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捕捉音乐形象。

指导学生自信、有表情地进行歌表演和创编表演,并学唱歌曲《什么动物出来玩》。

录音机、磁带、各种动物的头饰。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给学生戴上不同角色的`头饰)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老师请了很多小动物来和你们玩,高兴吗?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用我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向老师问好吧!

师:“汪汪汪…,小朋友们好!”

生:“喵喵喵…,老师好!“

二、音乐体验。

1、听音乐看动作,找动物。(师做动作学动物叫,学生说出动物名称,并指导学生做动作。)

小兔子(跳呀跳)小鸟儿(飞呀飞)小鸡儿(跑呀跑)

小鸭子(摇呀摇)小猫咪(走呀走)小青蛙(跳呀跳)小蝴蝶(飞呀飞)

2、认识小动物。(帮助学生知道自己表演什么角色,并表演一下)

三、表现与创作。

1、感受歌曲,聆听模仿。(第一次播放歌曲《什么动物出来玩》

要求:学生说出有哪些动物出来玩了?师在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动物。

小兔子小鸟儿小鸡儿

2、用听唱法学唱歌。

(1)指导学生打着拍子听;

(2)学生跟着录音机小声唱;

(3)指导学生跟着录音大声唱,并加上动作表演。

3、跳一跳(歌表演《什么动物出来玩》)

师:你想和小兔、小鸟儿、小鸡儿来做朋友,一起玩吗?让我们一起来玩玩吧!

(1)全体表演,师一起表演。

(2)师唱,生表演。

(3)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4)表演自己喜欢的动物,边唱边表演。

(5)全体表演。

4、课中休息。

5、创编表演。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演唱并表演。

(生说:“我想请小青蛙出来玩。”“我想请小猫咪出来玩。”……)

6、动物联欢会:听音乐学生分角色表演。(将各种头饰发给学生)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歌表演《什么动物出来玩》,还和很多小动物成了好朋友;你们玩的开心吗?由于时间关系,让我们跟小动物们说再见吧!

中班动物音乐教案反思篇三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轻与快”、“轻与慢”。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vcd“猫和老鼠”片段、课件、头饰、玩具老鼠一只。

一、歌表演——大猫、小猫

二、创设语言“小猫走路”情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音乐的“慢”和“快”。

师:小猫请坐下,(录音机里传出猫叫的声音)

“老鼠来了,听”(放录音)

“听了这个音乐,你知道老鼠走得快还是走得慢?是轻还是重”?(引导幼儿说出:又轻又慢)

“对,这音乐就像小乌龟走路一样又轻又慢,好,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学小乌龟慢慢走”(带幼儿走一圈)

“再听!”(放录音)

“听了这个音乐,你知道老鼠走得快还是走得慢?”(幼儿:快)

“对,这个音乐就象汽车那样快,谁会学老鼠快快跑?(请2—3名幼儿表演)

好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学老鼠快快跑”(带幼儿走一圈)

三、拓展练习,游戏体验音乐的`快慢。

1、模仿蜗牛走路,练习在又轻又慢的音乐下开展游戏。“除了小乌龟走路又轻又慢,还有谁走路又轻又慢”?(幼儿:蚂蚁)

(放录音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模仿小鸡走路,提醒幼儿走得又轻又慢)

2、模仿小鸡走路,练习在又轻又快的音乐下开展游戏。“除了小老鼠走路又轻又快还有谁走路又轻又快”?(幼儿:小鸡、小鸟)

好,看谁能听音乐走得又轻又快。(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做一次小鸡走路的模仿动作)

四、小结。

今天,小朋友真棒,会听音乐做又轻又慢和又轻又快的动作,现在,我们请大家玩一个猫和老鼠的游戏,请大家扮小老鼠,我做大猫,小老鼠们听音乐按节奏走路,音乐慢小老鼠就要走得慢,音乐快,小老鼠就是走得快,做错,老猫会捉住你。来请小老鼠们戴上头饰。(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

中班动物音乐教案反思篇四

动物是每一位幼儿都十分喜欢的,它们是小朋友亲密的伙伴,一提起动物,小朋友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与动物相关的故事,可以说爱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同时,模仿动物也是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的。结合这两点,我设计了这次的《动物模仿秀》活动。活动最主要的是通过听一听、辨一辨、做一做,编一编来发展孩子对音乐的感知力,让他们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

1.在和同伴合作创编的.过程中,体验表演的乐趣。

2.通过听辨不同的音乐,尝试模仿、创编动物的动态律动。

3.在动物模仿秀中,乐意大胆表现自己的模仿能力。

知识经验准备:了解过大象、热带鱼、老虎三种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相关习性。

材料准备:动物图卡、动作图谱、音乐、课件:《动物狂欢节》、四色小鱼各4个、小铃铛一个,三张小椅子。

16名幼儿,围坐成半圆。

一、情境导入:播放《动物狂欢节》,引出动物主角。

师:三种动物邀请我们一起学跳动物舞蹈并参加狂欢节。

二、听辨音乐,尝试看图谱、模仿大象和老虎的动态律动。

师:我们听听谁最先来和我们跳舞。

1、播放《大象》的音乐

(1)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听辨音乐,模仿大象体态。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大象走路和甩鼻子的动态。

(3)教师出示动作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动作图谱并尝试表演。

(4)幼儿表演大象模仿秀。

2、播放《老虎》的音乐

(1)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听辨音乐,模仿老虎体态。

(2)感知音乐中老虎扑食的节奏点,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老虎的动态。

(3)教师出示动作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动作图谱、创编老虎扑食的动态律动。

(4)提炼幼儿动作,幼儿表演老虎模仿秀。

三、分组合作,创编小鱼的动态律动。

播放《小鱼》的音乐

(1)师:音乐中小鱼在做什么?(个别讲述、示范)

(2)听音乐出示空白动作图谱。

(3)分组讨论、创编小鱼的动作。

(4)各组讲解创编的动作,并示范表演、用图谱进行记录。

(5)听音乐轮流表演各组创编的动作。

(6)幼儿表演小鱼模仿秀。

四、欢乐模仿秀之“动物狂欢节”。

听辨不同的音乐,鼓励幼儿大胆表演,乐意表现,体验表演的快乐。

好的。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次的动物舞蹈吧!

五、延伸活动:

1、在活动区中,设置这三种动物的表演图谱,供幼儿练习律动。

2、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再增设几种动物的模仿秀,孩子们在活动区中共同制作表演的图谱,老师提供几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供幼儿选择。

3、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著名艺术家模仿动物的表演照片(如:杨丽萍的雀之灵),布置教室走廊墙面。另外在家长开放日的时候,邀请家长们来欣赏孩子们的动物模仿秀。

中班动物音乐教案反思篇五

1、能用自然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在农场里》。

2、让幼儿在学唱歌曲的同时,能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并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3、在了解动物的习性的基础上,为熟悉的歌曲创编语言节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能积极的参与表现音乐。

2、能从动物的叫声中体会音乐的节奏。

电子琴、录音机、头饰若干、动物图片

一、导入

(给幼儿每人发一个小鸭子头饰)

1、师:小鸭子们,(幼儿答应)今天我们要去参观一个农场。大家坐好啦,准备开车咯!(发生练习)

2、师:小鸭子们我们到站咯,我们一起去看看农场里都住着谁?(播放音乐《母鸭带小鸭》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做律动)

提问:这个农场里都住着什么小动物?(幼儿说说)

我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引导幼儿回答)

3、师:学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选择几名幼儿示范)

4、(播放《在农场里》)

师:你听出来了吗?小动物们唱歌欢迎我们呢。

二、学唱歌曲《在农场里》

1、播放歌曲,并请幼儿回答有哪些小动物欢迎我们。

2、小动物的声音真好听,让我们一起学学(接龙)老师唱前半句,学生唱后半句。

3、小朋友真棒小动物的歌曲一下子就学会了,下面我们边唱边边做动作,老好好观察那位小朋友最出色我们请他上来表演。

(再次播放歌曲)请优秀的'幼儿上来表演示范。

三、创编语言节奏

1、再次播放歌曲,幼儿自由谈论农场里还有什么小动物没空来唱歌欢迎我们。

2、他们是谁呢?如果他们来了,他们会怎样唱呢?(幼儿自由描述)

3、还有那些小动物要来欢迎我们?我们也来把他创编到节奏里面去。

4、幼儿跟着音乐创编歌曲。

四、歌表演

师:这首歌曲我们今天已经很熟悉了吧,下面请你们用形象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来完成歌曲的演唱。

(评选出表演最优秀的来表演给大家看)

五、小结

今天我们参观了农场,动物们唱了一首歌欢迎我们。我们学会了吗?学会了我们就一起来表演一次。

本节课主要是让幼儿体会到演唱的欢快,在教学中幼儿配合的很积极,整体效果不错,可细听下来幼儿在音高的把握上还不够,主要是演唱方法不对,课堂中我忽略了这一点,为了赶进度而忽略了细节部分,这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另外,我将创编环节放在之后感觉也不是很好,应该放在学唱歌之前,这样会更利于幼儿创编演唱歌曲,唱准歌曲。

中班动物音乐教案反思篇六

1、在熟悉对歌旋律的基础上,尝试合作创编动物对歌歌词,并能根据他人的提问较连贯地对唱。

2、在互动游戏中体验对歌的乐趣,萌发自信心和敢于挑战的精神。

物质准备:记录纸绣球相应的汉字图片四顶轿子黑板

知识准备:会唱《对歌》

1、说说歌曲演唱中的不同方式

“我们了解了唱歌的`不同方式,谁来说说有哪些不同的形式呢?(对唱、领唱、合唱、独唱、齐唱、重唱……)

2、唱唱歌曲演唱中的不同方式

1)领唱和齐唱《山羊踩痛小公鸡》

2)独唱《蜗牛和黄鹂鸟》

3)轮唱《小燕子》

4)对唱《对歌》

3、动物大对唱

1)“对唱可真有趣,那么我提议我们举行一个动物对歌大赛怎么样?”“请你们想清楚动物对歌大赛,我们要编一些什么内容?”(幼儿充分讨论)

师总结:对,我们动物大对唱就是要创编和动物有关系的问题

2)出示记录纸:

谈论:“你们看得懂这张记录纸吗?”

师生共同讨论:编四句,三、四句重复

3)师生共同创编

4)分组创编

提示:注意时间,记录要让别人看得懂。

5)游戏:动物大对唱(以抛绣球的方式来选择应答的一方,对的出的为胜。

4、游戏表演:《八只小狗抬花轿》

中班动物音乐教案反思篇七

2、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3、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象。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表演《金孔雀轻轻跳》

1、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2、结合傣家风景及傣族小姑娘的图片导入新歌的`学习。

3、学几个傣族舞的动作,让学生自由编创。

4、歌曲会唱后便练习打击乐的伴奏。

5、听录音敲击打击乐。

6、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教学过程:

聆听《龟兔赛跑》

1、初听前向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可以让学生讲。

听辨大管、单簧管的音乐,想象哪个可以代表龟,哪个可以代表兔?

问:说一说龟的音乐,兔的音乐各有什么特点?在课本上的方格中涂颜色或线条。

2、初听全曲。

提示:用动作表现龟和兔的故事。全体同学分角色,还有两个啦啦队。

3、分别读一读、拍一拍龟和兔的节奏。

中班动物音乐教案反思篇八

1.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2.能根据不同动物角色叫声的特点,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ppt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在动物园里面看见过哪些动物呢?

2.聆听动物的叫声,复习节奏。

二、理解歌词

1.(出示小羊图片)今天,还有几只小动物也到我们班来玩了,你们看,谁来了?小羊是怎样叫的'呀?(幼儿自由地说)

2.我们请小羊跟着我们用刚才的节奏来叫一叫,好不好呀?(放课件,点击节奏图)

3.(出示小猫图片)听是谁呀?(小猫在叫)是不是小猫在叫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谁能用节奏来叫叫看(请个别幼儿表演)

4.小结:今天,小羊、小猫它们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老师就唱给我们小朋友听,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两遍。(清唱歌曲一遍)好听吗?(好听)这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我爱我的小动物》,我们一起来说一遍。(师幼共同说歌曲名)这么好听,老师再来唱一遍。(再次唱)

2.老师弹琴,幼儿跟唱。老师知道,有些小朋友已经很想唱了。我们一起跟老师来学一学。(教师带领幼儿学唱)

3.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听!现在我们跟着好听的琴声再来唱一遍。(幼儿跟做动作)唱的真好,呀,谁也来了?(出示小鸡图片)小鸡说啊,我的声音可好听了。哪个小朋友能用节奏来叫一叫。那我们把小鸡来唱一唱。

4.听,谁也来了?(小鸭)小鸭也想请小朋友把它也来唱一唱,谁会来唱?(请个别幼儿唱)

四、分形式演唱

1.小朋友唱的真好听,现在老师唱前面的,小朋友唱后面的叫声,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交换)

小百科: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中班动物音乐教案反思篇九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背景音乐《森林狂想曲》幼儿准备去森林过狂欢节)

如果想和动物们一起过狂欢节,女巫答应让我们听小动物们的声音,但必须表演出来……

二、师幼共同欣赏音乐。

老师播放《动物狂欢节》,幼儿跟着音乐随意舞动,享受音乐很欢乐。

老师鼓励幼儿主动积极的说己的感受与想象,小朋友们各自发言,并且用肢体语言表达。

三、分段欣赏,并用乐器表现。

1、教师让幼儿分段听音乐,重新回忆刚刚自己根据音乐讲述的故事。并描述这段音乐的特点(引出轻与重)

2、给幼儿发乐器,老师带领幼儿如何表演音乐的轻与重。点出当音乐弱的时候,幼儿轻轻敲击乐器;音乐强的时候,小朋友们都用更大力来敲击小乐器,说明声音变大,表现的情感和故事也不一样。

(备注:发乐器每个小朋友只能拿一个,排队拿,如果幼儿不喜欢某种乐器,老师做工作,让和其他幼儿换,或者说服并夸奖幼儿)

3、重新播放音乐,表演给女巫;女巫同意让他们找解药……

四、开展游戏“找出女巫的解药”。

游戏规则:

1、请一位小朋友暂时回避,女巫使者出现把解药藏起来,其他小朋友和老师都已经被施了魔法,不能说话只能动。

2、回避的那位小朋友进来找解药,其他人只能通过敲击自己的小乐器进行指挥。

3、当小朋友靠近隐藏的解药的时候,声音变大,当小朋友远离隐藏的解药的时候声音变小,直到找到解药。

4、游戏进行三次,把三种颜色的解药都找到就能,解开魔法。(女巫的使者让配班老师扮演,藏解药根据幼儿寻找情况,难度不断增加)

五、解药找到,森林魔法解除,大家一起去森林里玩。

播放音乐,小朋友敲打着自己手里的乐器,随着节奏下场。

活动延伸:

幼儿在了解了音乐具有轻与重后,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声音的轻与重,并讨论是否喜欢这样的声音,什么时候应该有大声音,什么时候应该有小声音。继而给幼儿上有关声音的社会常识。

中班动物音乐教案反思篇十

1.小动物齐唱。

(1)老师出示节奏卡片xxx,幼儿拍出后,启发幼儿想:哪些小动物来了?幼儿说出后,老师逐个山示该动物的图片(鸭、狗、青蛙),按节拍演示小动物。幼儿即兴用四分音符的节奏学该小动物的叫声(四声)。

(2)老师把三个小动物(狗、鸭、青蛙)分别贴在黑板的左、中、右的部位,幼儿分成二组,分别扮演左,中、右的不同动物。幼儿边听音乐,在一定的速度下一起学叫自己扮演的小动物的叫声。老师即兴调换三个小动物的左、中、右的位置,幼儿即兴叫出自己变换了的相应的小动物的叫声。

2.小动物合唱。

(1)老师出示小动物的图形谱,如

问幼儿:“看看谁和谁来了?”(大鸭子和小鸭子或鸭妈妈和鸭

宝宝)老师指图片,幼儿即兴叫出嘎嘎嘎嘎嘎。

(2)用同样的方法出示图形谱,如兔妈妈和兔宝宝;狗妈妈和

狗宝宝,幼儿逐个叫出xxxxxxx,xxxxxxx

跳跳跳跳跳跳跳,汪汪汪汪汪汪……

(3)老师把三组图形分别贴在黑板的左、中、右部位,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扮演左、中、右不同的动物。听音乐,在一定的速度下叫出自己组的图形谱上的小动物的叫声。老师即兴调换三张图形谱的位置,幼儿即兴叫出。要求节奏要稳、协调一致。

游戏提示:

1.音乐的速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符合。

2.幼儿齐诵、合诵时,请一幼儿敲大鼓,使幼儿能在一定速度下协调一致地进行。

3.图形谱上动物的大小应和节奏型的时值相符。如鸭宝宝代表八分音符的节奏,大小是鸭妈妈的1/2。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