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21篇)

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21篇)

时间:2023-11-29 06:25:26 作者:文锋

教学计划是有效实施教学的基础,它具体规划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方向和步骤。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改进,制定适合自己的教学计划。

五上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内容:p.98.主体图p.99.例1及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的:

1、认识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

2、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用分数表示。

教学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教学难点: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12。

教学准备:主体图挂图或投影,老师、学生收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必然的、不可能的、不确定的),硬币。

教学过程:

一、信息交流。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并对其可能性做出说明。

师出示收集的事件,共同讨论。

2、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不确定的事件,我们现在一起来研究它们的可能性大小。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主体图,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观察主体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在击鼓传花中,谁得到花的可能性大?掷硬币呢?

生:击鼓传花时花落到每个人的手里的可能性相等,抛一枚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也是相等的。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等可能性事件?

生举例…..

2、抛硬币试验。

(1)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抛100次)。

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

(2)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观察。

(3)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

试验者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

德摩根409220482044。

蒲丰404020481992。

费勒1000049795021。

皮尔逊240001201211988。

罗曼若夫斯基806403969940941。

观察发现,当实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12。

3、师生小结:

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12。

三、练习。

1、p.99.做一做。

2、练习二十第1---3题。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101.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的:

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仪、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

二、新授。

1、在上题中,我们知道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大,到底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出示击鼓传花的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小结:每一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相等,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都是118。

2、画图转化,直观感受。

(1)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118,男生得花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我们可以画图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画图……..

生:从图中可以发现,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118,两个人就是218,……9个人就是918,女生的可能性也是918。

(2)练习本班实际,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3)解决复习中的问题。

拿到蓝色球的可能性是……。

3、小结。

4、巩固练习。

完成p.101.做一做。

(2)题讲评中须注意,指针停在每个小区域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次数也大体上相等,红色区域占了这样的3个,因此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就是一个区域的3倍。要让学生感受到这只是一可能性,出现的次数不是绝对的。

三、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

1、第一题,准备9张1到9的扑克牌,通过游戏来完成。

2、第二题,学生在独立设计,全班交流。

3、第三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p.103.例3及练习二十二第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罗列出两人玩“剪子、石头、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计算出其可能性。

2、了解采用“剪子、石头、布”游戏的公平性。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收集生活中的等可能性事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生交流收集的等可能性事件,并说明其发生的可能性。

2、计算发生的可能性,首先看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再看发生的事件又几种,最后算出可能性。

二、新授。

1、同学们都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谁能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这样确定谁胜谁败公平吗?

生发表意见。

下面我们就用可能性的指示,看看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2、罗列游戏中的所有可能。

可交流怎样才能将所有的可能都列出来,方法的交流。

小丽石头石头石头。

小强剪子布石头。

结果小丽获胜小强获胜平。

3、通过观察表格,总结。

一共有9种可能;小丽获胜的可能有3种,小强获胜的可能也是3种,平的可能也是3种。所以小丽获胜的可能性是39,小强获胜的可能性是39,二者相等,所以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来决定胜负是公平的。

4、反馈练习。

p.103.做一做。

重点说明:一共有多少种可能,如何想的。

注重学生判断的方法多样化,(1)计算出单数、双数的可能性;(2)其他方法,如双数只有一个6,而单数则有两个,因此末尾出现单数的可能是双数的两倍,因此这是不公平的。

三、练习。

1、练习二十三第一题独立完成,集评。

2、练习二十三第二题可以采用初步判定,然后罗列验证的方法。

3、练习二十三第三题制定游戏规则,小组内合作完成!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3课:可能性三列举法

教学目标1、通过罗列出两人玩“剪子、石头、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计算出其可能性。

2、了解采用“剪子、石头、布”游戏的公平性。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知识重点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难点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单击此处输入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

1、生交流收集的等可能性事件,并说明其发生的可能性。

2、计算发生的可能性,首先看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再看发生的事件又几种,最后算出可能性。

二、新授。

1、同学们都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谁能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这样确定谁胜谁败公平吗?

生发表意见。

下面我们就用可能性的指示,看看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2、罗列游戏中的所有可能。

可交流怎样才能将所有的可能都列出来,方法的交流。

3、通过观察表格,总结。

一共有9种可能;小丽获胜的可能有3种,小强获胜的可能也是3种,平的可能也是3种。所以小丽获胜的可能性是39,小强获胜的可能性是39,二者相等,所以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来决定胜负是公平的。

4、反馈练习。

p.103.做一做。

重点说明:一共有多少种可能,如何想的。

注重学生判断的方法多样化,(1)计算出单数、双数的可能性;(2)其他方法,如双数只有一个6,而单数则有两个,因此末尾出现单数的可能是双数的两倍,因此这是不公平的。

课堂练习1、练习二十三第一题独立完成,集评。

2、练习二十三第二题可以采用初步判定,然后罗列验证的方法。

3、练习二十三第三题制定游戏规则,小组内合作完成。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追记。

还有些可能性由于互相作用会得出不同的可能性结果,这些结果不是能够马上得出所有的可能性结果,因此采用了“排列”和“组合”方法,“排列”和参与的顺序有关,而“组合”和顺序无关。

比如2,3,4,5中取出2个数,积有多少种?

(这种题目是属于“组合”而非“排列”)。

第4课:中位数。

教学内容p.105--106.例4、例5及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位数学习的必要性。

2、知道中位数的含义,特别是其统计意义。

3、区分中位数与平均数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知识重点[单击此处输入知识重点]。

教学难点[单击此处输入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配合自制课件)。

姓名李明陈东刘云马刚王明张炎赵丽。

成绩/米36.834.725.824.724.624.123.2。

这是一组同学在体育课上掷沙包的成绩统计表,你从这个表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交流。

二、新课学习。

1、提问:你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一组的同学掷沙包的水平吗?

生2:可以用他们的平均数来表示。

计算平均数得27.7,发现和平均数相差太远。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认识中位数。

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它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把掷沙包的成绩数据进行大小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来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

辨析: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

3、小结。

平均数、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4、教学例5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出示数据,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的一般水平?

(1)求平均数。

(2)按大小排列(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求中位数。

(3)矛盾:一共有偶数个数最中间的数找不到?

讨论……………..结论: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和除以2。

计算出中位数来。

(4)比较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合适。

小结:区分平均数、中位数的适用范围。

5、在上面的数据中如果增加杨东的成绩2.94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排列大小,找出中位数。

6、课内小结。

什么叫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区别。

课堂练习练习二十三。

1、第1--2题。

2、第3题。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平均数:表示平均水平,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中位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但有个前提: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课后追记。

平均数:表示平均水平,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中位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但有个前提: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在中位数教学上,除了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还要注意中位数最后结果是受了偏大还是偏小的结果(这也是经常出现的考题)。

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可能性》教学设计。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作出判断,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难点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里的事情。

学具:红色、黄色纸牌各一张。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二、活动体验,自主探究。

活动一:老师这儿有两个神秘的口袋,1号和2号,每个口袋里有6个球。老师请12个小朋友分两组来摸,看谁能摸到代表幸运的红球。在摸的过程中引导“怎么第一组的小朋友个个那么幸运,每人都能摸到红球呢?这两个口袋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呢?哪个小朋友敢猜一猜?打开口袋验证。并小结:1号口袋里全是红球,所以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红球,2号口袋里没有红球所以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可能性》教学设计》。(板书:一定不可能)。

继续观察2号口袋里面的球,想一想,任意摸一个,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板书:可能)。

活动二:小朋友,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我们学会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交流结果。下面我们继续来玩游戏。打开课件竞猜一栏,玩举牌游戏。

1、一定能摸出黄色的球。

2、可能摸出黄色的球,可能摸出红色的球。

3、不可能摸出黄色的球。

活动三:选取生活中的事例来做一下判断。

1、下周五会下雨吗?

2、今天是4月2日,明天是4月3日。

3、从小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成为科学家。

4、因为破环了环境,地球上的人类都消失了。

活动四:讨论。

1、什么事情一定会发生?

2、什么事情可能发生?

3、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

三、学以致用,内化提高。

1、箱子里要放4个球,摸到黄球有奖,该怎么放?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作业:练习册自练自测。

第3课:可能性三列举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2、初步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口算】。

1.6×0.5=60÷0.5=0.9×0.4=1.8÷0.2÷0.3=。

0.94×100=0.5÷0.2=6.4÷0.4=4.1×0.5×0.1=。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出示例8:

(1)根据情境图,请列式计算。

(2)计算时你有什么发现?

2.学习例9:

(1)自主列竖式计算。

(2)说说你的发现。

小结:

3、介绍循环节:

4、讨论:

自主计算结果。

小结:

【小结】什么是循环小数?什么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什么是循环节?

(1)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无限小数。

(3)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提高练习】。

5、书p30第6题:比较大小:

6、书p30第5题。

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8070.8070.8070.807。

【拓展练习】。

8、(1)在下面的小数中,加上循环节的第一个圆点和末位的圆点,使产生的循环小数尽可能大。

5.9162610.482825。

(2)在下面的小数中,加上循环节的第一个圆点和末位的圆点,使产生的循环小数尽可能小。

3.300601023.6568569。

(四)全课总结。

什么是循环小数?什么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什么是循环节?

(1)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无限小数。

(3)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计算下面各题。(商是循环小数的用简便形式表示。

3÷1.13.38÷1.8=13.32÷15=。

2、一列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行驶305千米,用了3.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教学反思:学生在预习后提出如下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

1、这道题能除尽吗?

2、为什么它除不尽?

3、计算结果该如何表示?

4、什么是循环小数?

带着这些疑问,本课的教学顺利地推进。这些问题也均在教学中得到了解决。

但在练习中出现了以下几种常见错误:

1、在竖式中在第一个循环节上也打了循环节的圆点。

2、在横式上照抄竖式结果时,虽然在第一个循环节上打了圆点,可却写了两个循环节。

3、在计算竖式时几个数字还未重复两次出现时,学生就经过推理判断出它是循环小数而不再继续往下除了。如:2.01212……学生除到2.0121时就发现小数位数第四位与第二位的数字相同,余数也相同而不再继续往下除了。

针对上述前两个错误,以后再教板书时我应强调格式与写法。特别是p28页下方的‘你知道吗”其中有关循环节的介绍及“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圆点”应让所有学生掌握。

五年级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p110―111。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巩固本单元知识。

教学过程:

练习二十四。

[1]猜硬币在哪个盒子里。

[2]简单统计猜测情况。

[3]揭示结果。

[4]说说为什么猜错的比猜对的多。

第11题。

让学生设计一个,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反思:

五上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二是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单元教学目标: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3、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4、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

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淡化纯概率数值的计算。

2.加强学生对中位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3.本单元内容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课题:等可能性与公平性。

教学内容:p98.主体图p.99.例1及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律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知道判断游戏公平性的方法是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3能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出发,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游戏方案。

4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教学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教学难点:能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出发,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游戏方案,并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教学准备:主体图挂图,硬币,转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都在玩什么游戏呢?

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新课学习。

1、学习例1,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师介绍足球比赛前抛硬币开球的规则。

你认为用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的方法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公平性相关的知识-可能性。[板书课题]。

2、抛硬币试验。

现在拿出课前准备的硬币,我们来做抛硬币的实验。看看结果是不是真的和我们说的一样。

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抛40次)。

抛硬币总次数。

正面朝上次数。

反面朝上次数。

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并与实验前的猜测进行对比。

为什么有的组记录值比1/2小,有的组记录值却比1/2大?

师:1/2只是理论上的结果,因为随机事件的概念值是建立在大量重复实验的基础上的,所以抛40次硬币时,结果会出现偏差大,这也是政党的。当实验的次数增多时,正面朝上的概率和反面朝上的概率会越来越接近1/2。

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

试验者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

德摩根409220482044。

蒲丰404020481992。

费勒1000049795021。

皮尔逊24000111988。

罗曼若夫斯基806403969940941。

观察发现,当实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

3、师生小结:

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先开球是公平的。

三、练习。

1、p99做一做。

指针停在红色、蓝色、黄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呢?

既然这个转盘设计得不公平,那你们能不能重新设计一个转盘,使这个游戏规则变公平呢?

2、p100第2题。

出示一个被平均分成4份的s转盘,其中红、黄、蓝、绿各占1份。

问:指针停在这四种颜色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如果转动指针100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是停在红色区域呢?如果出现疑问可进行小组讨论。

一定会是25次吗?

师:这是理论上的结果,因为随机事件的概率值是建立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的,所以实际转动100次时,有可能会偏离这个结果,这也是正常的。

老师转动此转盘,决定由男或女先开始走棋。

3、练习二十第3题。

为什么不公平?(面积最大的那个面投掷后朝上的可能性最大)。

试验,验证结果。

4、练习二十第1题。

那就正方体骰子来决定每次所走棋的步数公平吗?说说你的想法。

男女生掷骰子走棋。

四、课内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我为这学生准备了大量教具,包括情境图、主题图、做一做及练习2的转盘,长方体及正方体的骰子、同学们也都准备了硬币。由于准备充分,且整节课教学环节以操作、游戏贯穿,所以学生忘我地投入到学习全过程,教学效果相当好。

下面谈谈自己在备课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1、对本课情境图使用的分析。我曾听过几位教师执教此内容,许多人都是直接用录像由足球开赛引入,可谓直奔主题。但我觉得本课校园生活的情境图内蕴含大量可能性教学的素材,不仅今天的例题足球开赛可以由此引入,连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中的3道题也都可以以这幅情境图来衔接。而且,例2、例3的主题图也“镶嵌”其中。因此,在本课的新授、练习中我都力求充分利用主题图展开,它使教学更流畅,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数学。

2、对抛硬币实验的思考。抛硬币次数如果太少,那么正反的可能性也许会与理论值1/2偏差较大。抛硬币次数如果太多,那么课堂宝贵的时间又会因此而浪费,所以,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然后全班汇总的方式。每组要求有一名记录员,其他同学共计抛20次。通过组间竞赛比一比哪一组操作得既迅速,又安静。这样的竞赛促使学生较安静、快速地完全了实验活动。全班操作结果,正面朝上次数与理论值(10次)误差最大的是3个,其中有4个小组正面朝上的次数正好占总次数的1/2。当我再次引导学生汇总全班结果时,太巧了,正面朝上的次数又恰巧是总数的1/2。

3、对巩固练习安排的思考。我借助情境图,以右下角下棋的游戏为载体。首先由转转盘决定男女生下棋谁先走来完成做一做第1题。当学生回答出不公平,并提出改进方案后,我顺引出练习二十第2题,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再用此公平的转盘决定男女生谁先走(咱们班男生选的蓝色,女生选的红色,如果转到其它两种颜色则重来)。当决定了某方先走后,就要抛骰子看走每次走几步了。这时,我将练习二十第3与第1题结合起来,对内容进行适当改编。指出长方体骰子由男生掷,正方体骰子由女生掷,此时男生大呼不公平,在辨析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两题的内容,最后由男女生在我自制的棋盘上“拼杀”了一盘,结果了今天的新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101.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的:

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会用分数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即花落在每个人手里的可能性与落在男生(或女生)手里的可能性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扑克牌、转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新授。

1、出示击鼓传花的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调查本班第一排男生和女生的实际人数(男生4人,女生2人)。

小结:每一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相等,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都是1/6。

2、画图转化,直观感受。

生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我们可以画图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画图).

师:从图中可以发现,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1/6,6人中有2人是女生,就有2次被传到的可能,所以妇女同学表演节目的可能性是2/6,男同学是4/6。

问:如果游戏总人数仍旧是6人,怎样调整才能使游戏公平?他们的可能性又分别是多少?

练习本班实际,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3、小结。

4、巩固练习。

完成p.101.做一做。

问:指针停在转盘每一个扇形区域的可能性是多少?

转盘指针停在红、黄、蓝三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为什么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有性是3/8?

如果转动指针80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停在红色区域?(转运指针80次,则指针停在每个小区域的次数大致相等,即为80÷8=10次,而红色占3个区域,所以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大约就是10×3=30次)。

在实际的操作中,停在各个区域的次数一定跟我们计算的结果一致吗?

师:这是理论的结果,因为随机事件的概率值是建立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的,所以实际转运80次,有可能会偏离这个结果,这也是正常的。

三、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

1、第一题,准备9张1到9的扑克牌,通过游戏来完成。

问:9张卡片,摸到每张卡片的可能性是多少?

摸到单数的可能性是多少?双数呢?

这个游戏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在这个游戏中,小林一定会输吗?

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规则吗?

2、第三题,

问:乙猜对的可能性是多少?猜错的可能性是多少?你觉得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

乙一定会输吗?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四、课内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102第二题,学生在独立设计,全班交流。

补充练习: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

教学反思:

我感觉本课最大难点是例题的教学,而例题教学中的最大难点又在于花落在每个人手里的可能性与落在男生组(或女生组)手里的可能性的关系。因为去年曾听过一节此内容较精彩的研讨课,但那位优秀的教师在例题教学过程中也是“步履维艰”。

我尝试分析了一下例题难在何处?主要原因是这里男生组与女生组表演的可能性正好相等,难以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游戏中只有男生组和女生组,所以男生组(或女生组)获胜的可能性就应该是1/2。(因为有两个组,男生组和女生组分别占其中的一份)。其次,例题如果采用直观形象的色块来帮助理解比较容易突破难点,但主题图中人数太多,用转盘画图示来表示不方便。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案设计时将观察人数由例题的18人减少为(6人),这样绘制转盘时就能即快捷又方便学生观察探究了。其次,我将例题的等可能性事件变为非等可能性事件。当我对第一排的同学宣布完游戏规则后,全班男生大呼“不公平”。此时,我就紧抓其“不公平”的心理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最终从数学可能性的角度发现其概率的不同,男生组表演节目的可能性是4/6,女生只有2/6。

学生们的困惑与争议:在课后,我要求学生将可能性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他们谈到了商场购物后的促销活动经常运用转盘,所有转盘获奖区域的面积总是很小,所以获奖的可能性也就小。但他们又提出困惑:转盘中的几个等级常常是分散重复排列的,如: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如果把转盘中所有一等奖的区域都集中到一起,那么这时获奖的可能性是不是会有变大呢?近1/2的学生指出:可会性变大。因为以往转动转盘时,由于获奖区域较小,所以指针很容易因偏离获奖区域一点而与大奖失之交臂。可如果将其放在一起后,发生偏离的可能性会变小,那么获将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还有近1/2的学生从面积的大小来思考,认为可能性不变。当然也有少数“两面派”,他们认为从理论上来说,获奖可能性不变,但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可能性增加。通过讨论,最终大家达成共识,获奖可能性的大小应该不变。

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属于[统计与概率]里中概率的起始知识之一,本节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随机事件的可能发生的结果,并通过简单的试验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概括出初步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体会单次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进行运用。其中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理解数量越多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少发生的可能性越小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为对于这点认识学生的生活经验高于数学经验,如果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小概率事件,也就是说数量少的反而出现的次数多时,学生可能将生活经验与之相联系,产生认识的迷惘,一旦处理不好会使整节课陷入混乱状态。因此处理起来要慎之又慎,只要引导学生了解试验少的时候,试验结果不一定与预测的可能性大小相符,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试验结果将越来越接近预测的可能性大小。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构建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基本设想,打算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去“猜想——验证——感悟”,最终建立起高于生活的可能大小的认识。

从生活中来,就是尊重学生的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猜球”的情境,勾起学生已有的对于“可能性大小”的认知,初步判断出“数量多的发生的可能性大,数量少的发生的`可能性小”。

生活经验要通过验证才能上升到理论认识,而其中的“小概率”事件,是提升原有认知的关键之处。因此,我采用了4:2的比例放球,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组织小组摸球,比较、分析数据,体验概括出当摸球次数少时,是有可能发生小概率事件的,但当摸球次数越多原有猜想就越明显,从而使学生站在了数学的高度。最后,通过“摸奖”游戏,让学生体验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最终完成对“概率”的初步体验。

到生活中去,就是尊重数学的基本使命——去指导,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创设了“闯关游戏”,让数学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回归生活,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主动的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目标。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概括出初步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2、通过体会单次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初步体会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3、通过猜测验证感悟,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4、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简单的试验让学生感悟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情况,并能作出判断,进行描述与运用。

教学难点:当小概率时间发生时,如何抓住机会,引导学生知道“当试验少的时候结果可能与预测的可能性大小不相符,但当试验次数不断增加时,结果会越来越接近预测的可能性大小”

1、小组合作验证猜测结果:

2、体验单次摸球的不确定性。

四、总结:

1、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我们终于闯过了三关。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和你的收获吗?

2、师小结出示:知识会带给我们智慧和力量,有了它我们人类才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有可能的变成很有可能。希望小朋友好好学习,把获取知识的可能性变为最大。加油吧!

五上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2.三角形的面积。

3.梯形的面积。

4.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

1.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三、编排特点。

1.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材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安排顺序:

2.体现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各类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先将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再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发现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个过程。同时按照学习的先后顺序,探索的要求逐步提高。

3.注意练习的探索性,形式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练习的编排减少了直接用公式计算的习题,安排了较多的应用问题、变式题、用间接条件求面积及画一画、分一分的操作性习题,并安排的一定数量的思考题。

四、具体编排。

主题图。

设计了一幅街区图。由小精灵提出观察的要求:“你发现了哪些图形?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这样把本单元教学与已有图形的认识联系起来,引入面积计算的教学。

教学时可以利用主题图作为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充分发表意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主题图做成多媒体课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编排意图:

教材分三个步骤安排。

(1)引入。从主题图中的两个花坛(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出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

(2)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3)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用割补的方法说明算理。

教学建议:

(1)结合引入环节进行长方形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复习。

(2)数方格和填表环节要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讨论交流。

(3)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本课的重点。可以用提出假设--动手实验--推导--概括的步骤开展探究活动。

三角形的面积。

编排意图:

教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现学生探究的过程。首先由计算红领巾的面积引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接着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学过的图形;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索,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建议:

(1)可按提出问题、寻找思路、实验探究的步骤,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形式进行。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

(2)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环节是本部分教学的重点。

(3)可让学生用剪拼或折的方法进行推导,或结合教材第96页介绍的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的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推导。

梯形的面积。

编排意图:

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梯形面积计算。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索出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要求又有提高,不再给出具体的方法,而是要求用学过的方法去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方法与途径多样化。

教学建议:

(1)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要把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进行推导,可直接要求用学过的方法去推导,不指明具体的方法。

(2)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有多种方法,教材显示了三种方法。学生在操作实验中,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方法,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操作和交流时间。

组合图形的面积。

编写意图:

教材提供了几个生活中具体物品,使学生认识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然后要求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组合图形。例4教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只限于由2~3个图形组合成的简单组合图形,展示了两种计算方法。

教学建议:

(1)可以使用教材中的实例,也可以应用学生身边的实例。

(2)观察实物注意从易到难。

(3)找生活中的组合图形时,要强调从物体的表面上找,不要与立体组合图形混淆。

(4)教学例4时,可先让学生讨论,明确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思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

五、教学建议。

1.重视动手操作与实验。

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做好引导,不要包办代替。

2.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都采用了转化的方法。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加强指导和引导。通过操作,引导学生去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3.注意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和计算多边形面积,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教师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种固定或简单的途径或方法上,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第98—99页。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猜球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边玩边学,好吗?还要比一比,4个小组中,哪个小组最听指挥,合作的最默契。

先来玩第一个游戏:猜一猜球在哪只手里?(课件出示)。

小结:也就是说,在老师摊开手之前,你们只能是猜测,球可能会在右手,也可能会在左手,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可能性”。(板书课题)。

二、摸球游戏(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个游戏活动,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代表男队和女队开展比赛,哪一个摸到的红球多,哪个队就是获胜。

比赛要求:两人每次从口袋中任意摸一个球,然后举起来给大家看,并大声的告诉大家是什么颜色,大家帮着加油和统计。(课件出示)。

(学生开始活动,女生摸的袋子中:6红,男生摸的袋子中:3黄3蓝)。

学生渐渐察觉到了什么。

师:怎么了?谁愿意站起来大胆的说一说。

生:男生口袋里没有红球女生口袋里全是红球。

师:敢于大胆猜测很勇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1、体验“一定”:

生:不管怎么摸,摸到的一定是红球。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袋子里装的全部是红球。(板书:一定)。

师:袋子里全是红球,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同桌互相把这句话说一说。

2、体验“不可能”

师:男生为什么一次都没有摸到红球呢?(打开男生的袋子)啊哈,这个袋子里装的'是----(黄球和蓝球)。

师:从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有没有可能摸到红球?

生:不可能。

师: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袋子里,没有一个红球,所以不可能摸到红球。

师:嗯,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摸到红球的。(板书:不可能)。

3、体验“可能”

师:那从男生的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摸到的是什么颜色呢?

生: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蓝球。

师:如果,老师想在这个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也可能摸到红球,你有什么办法吗?

生:可能是黄球,可能是蓝球,也可能是红球(板书:可能)。

三、巩固活动(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小组摸球。

师:下面谁愿意把自己组的摸球情况向大家汇报?

小组长根据表格汇报结果。

出示要求: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性的问题也有许多,米老鼠提出的问题你能说一说吗?

(1)、说说她不可能买了哪两件?

(2)、她可能买哪两件?

(3)、如果钱正好用完,那一定是买了哪两件物品?

四、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可能性”的问题,你学得开心吗?说说有些什么收获?

1、小组成员轮流,每人摸一个球,组长记录结果。

颜色/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第八次。

第九次。

第十次。

红色。

黄色。

蓝色。

2、猜一猜,袋子里可能有什么颜色的球?

3、看一看,猜的对吗?

4、根据袋子里的球,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说一说。

五上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刘静静。

一、教材说明:

《统计与可能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98-100页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小学数学教材对可能性这一内容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基础上的深化,内容是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紧密相联的。我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结构,注意统计知识与概率知识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设计各种活动,在课堂上使得孩子们每一次游戏活动都富有深刻的数学内涵,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二、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游戏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验”,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增强互助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理解随机思想。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可能性大小能做出定性的描述,有一定的随机意识,所以我遵循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课堂活动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采用“实验探究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营造一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猜测、验证与交流,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相机渗透猜想、验证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新课标思想,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四个环节: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知。

为了让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如下的情景:学校正在组织足球比赛,比赛开始前,体育老师要决定哪个班先开球。你能想一种方法来帮助他吗?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想法,比如:抛硬币法、石头剪刀布法、转盘法、黑白法等。

(二)、实践探索,深入体验。

第一步: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学生动手试验。

第二步:分析数据,初步体验。

请各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填到总统计表。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后讨论得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是非常接近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第三步:阅读材料,加深体会。

如果我们继续抛下去,会是怎样的结果呢?这是历史上数学家做过的抛硬币实验数据(课件出示)。

设计思路:【通过让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再次体会等可能性。】。

第四步: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引导学生用1/2表示等可能性。

(三)、游戏活动丰富体验。

玩飞行棋(出示飞行棋的图)。

我把课本上的习题进行处理,将做一做和习题1、2、3有机整合,沟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实际重组教材,把它们串成一个连环游戏:。

(1)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玩法。

把全班分成红、黄、蓝三队,进行游戏。

(2)接着游戏前决定哪队先开始?引出用转盘来决定,先设计这样一个转盘,

各队学生肯定认为这个转盘不公平,“为什么不公平?”引导学生说一说指针停在红、黄、蓝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用分数表示。

既然这个转盘不公平,“你会设计一个公平的转盘吗?”学生可能会想出两种方案:一、把1/4的红色涂成其他颜色。二、把这个转盘平均分成三份,分别涂成红、黄、蓝。

设计思路:【运用等可能性的知识放手让学生动手设计出公平的转盘,有效地突破难点。】。

(3)、选骰子。

转盘选定了哪个小队先开始,我在这里设计两种骰子,如果你是队长你会选哪个?为什么?

设计思路:【再次让学生体会,感悟,巩固等可能性知识。】。

(4)开始飞行棋游戏。

最后掷骰子玩飞行棋,有的队赢了,有的输了,如果再玩一次,输的队有没有可能赢?为什么?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存在,渗透随机观念。

(四)、拓展延伸。

最近我们小镇上的购物抽奖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每粒特效钙片两元,每购买一粒特效钙片送你一次猜谜机会。规则:早上,商贩从1---200号中任抽一个号放到箱子里,傍晚揭示谜底,猜中者奖现金20元。说说你对这种购物抽奖活动的看法。

六、说板书设计:

抛硬币。

正面:

可能性相等1/2公平。

反面:

我在板书设计上力求做到中心突出,简洁明了,条理清晰便于学生观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刘静静。

第3课:可能性三列举法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有特殊数量关系的连除问题。

2、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4、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双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三、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口算】。

3.2÷1.6=0.46÷0.2=19×0.8=2.8÷0.07=。

2.4÷30=0.36÷0.3=0.7×1.4=5÷2.5=。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学习例11:

出示例11:

(1)读题、审题,理解理意。

(2)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3)独立解题。

(4)汇报做题方法。

(5)小结解题方法:

分析应用题时,我们要弄清楚题目的数量关系,再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

2.学习例12:

(1)出示第(1)题:

(2)学生独立解题。

(3)2.5÷0.4=6.25(个),需要6.25个瓶子,但瓶子数应当是整数,如果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应是多少个瓶子?(6个)。

但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来求近似数,也就是无论十分位上的数是多少,都要往整数部分进一。

【小结】怎样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书p32做一做。

2.书p33做一做。

3.书p34第1题。

4.书p35第6题。

【提高练习】。

5.书p34第2题。

6.书p34第3题。

7.书p35第7题。

8.书p35第8题。

【拓展练习】。

9.书p35第9题。

10.书p35第10题。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怎样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书p34第4题。

2书p34第5题。

教学反思:其实有关解决总是的思路分析,学生早在三、四年级就已经掌握,因此本课对成绩较好的同学而言是计算的巩固练习课,但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则是一大难点。因为条件较多,分析起来的中间问题较多,且例题、做一做及课后练习的数量关系各不相同,只有学生在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后才能列式解答,所以教师要尤其关注学困生,加强个别辅导。

本课内容能真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使他们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是一种意义重大的课。

为使其意义突显,我在课上请学生举例说一说“进一法”与“去尾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还以此为周记题材,让同学们去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今天所学去灵活判断。

练习六第10题学生出现两种解法:

解法一:50000/10000*6.3*4=126(吨);这种解法是将一个月看成四周,求的是8月份这片森林“大约”可以吸收多少二氧化碳。

解法二:50000/10000*(6.3/7)*31=139.5(吨)。这种做法则是先求出一天可吸收的二氧化碳,再求31天共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

在这里应该用第二种方法列式。因为题目明确指出要求的是“8月份这片森林一共可以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即隐含了8月有31天这个条件。如果问题改为“平均每个月这片森林一共可以吸收多少二氧化碳约多少吨”时则可用第一种解法,因为每个月的天数不确定,既有可能是28、29天,还有可能是30、31天,但无论有多少天,一个月都大约有4周。

第1课:可能性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目标1认识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

2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用分数表示。

教学难点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1/2。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一、出示主体图,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观察主体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在击鼓传花中,谁得到花的可能性大?掷硬币呢?

生:击鼓传花时花落到每个人的手里的可能性相等,抛一枚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也是相等的。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等可能性事件?

生举例…..

教学过程二、新授。

(1)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可能,比如抛硬币,硬币落回你手心时候,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那么哪一面朝上的可能性大呢?或者说可能性一样大。

(2)下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一段录像。

出示课件中世界杯赛前裁判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发球的录像。

(学生争论中…….)。

好,既然大家争论不休,这样,给大家2分钟。大家按照屏幕上的方法来抛硬币,并填写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

三、抛硬币试验。

(1)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限时2分钟)。

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

(2)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观察。

(3)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

试验者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

德摩根409220482044。

蒲丰404020481992。

费勒1000049795021。

皮尔逊240001201211988。

罗曼若夫斯基806403969940941。

观察发现,当实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12。

3、师生小结:

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12。

p99做一做。

p100练习201~3题目。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事件存在着可能性,有“等可能性”和“不等可能性”

课后追记。

本课由于采用了课件(录像)形式,学生兴趣盎然。

之前学生对于可能性的学习和认识只是停留在“一定”“不会”“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等基础上,本课又进了一步,用数学的语言(分数1/2,1/3,1/4)或者百分数50%等来描述。

本课涉及的是“等可能性”

第2课:可能性(二)。

教学内容p101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分数)获胜的可能性。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知识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一、复习。

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

二、新授。

1、在上题中,我们知道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大,到底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出示击鼓传花的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小结:每一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相等,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都是118。

2、画图转化,直观感受。

(1)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118,男生得花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我们可以画图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画图……..

生:从图中可以发现,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118,两个人就是218,……9个人就是918,女生的可能性也是918。

(2)练习本班实际,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3)解决复习中的问题。

拿到蓝色球的可能性是……。

课堂练习p101.做一做。

(2)题讲评中须注意,指针停在每个小区域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次数也大体上相等,红色区域占了这样的3个,因此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就是一个区域的3倍。要让学生感受到这只是一可能性,出现的次数不是绝对的。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追记。

本课是在基本事件等可能性的基础上学习事件的可能性,这时候要看看总共有多少基本事件,每种基本事件有几种结果,占用了所有基本事件的几分之几。在此基础上构成了“事件的可能性”

五年级可能性教学反思

《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是新课标中新增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你知道五年级可能性教学反思是什么吗?接下来就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五年级可能性教学反思,供大家阅读!

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这节课我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的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摸球,先让学生预测摸出的球一定是黄色吗?并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摸出的结果,然后让学生亲自摸一摸,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第二个活动是说一说,出示袋子里已装好的球,让学生说一说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第三个活动是抛硬币,让学生猜一猜朝上的一面是正面还是反面,切实感受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第四个活动是根据要求往口袋里放球,老师先让学生试着判断“要想达到预期结果,每次口袋里应该放什么颜色的球”。再让学生实践操作体验各自的想法。

通过这样的四次活动,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而产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认识。注重思维拓展,体验成功。在练习设计中,通过。

课件。

中准备的身边的一些现象,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使学生在“做一做”中进一步体验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培养了学生倾听意见,汲取经验和相互交流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更增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可能性》是五年级上册数学里的统计与可能性的内容,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是我在本学期“金烛杯”活动的参赛课。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过程,感受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本课依托新课程理念,注重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知,并从中掌握数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在整个活动中,我的设想是希望课堂上自然地向学生们渗透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们要通过猜想——操作——论证去发现一些规律。这节课主要是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数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实际,让学生在猜一猜、想一想、试一试、说一说等情景中玩数学、学数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反思本节课,我认为做得比较满意的地方是:

1、创设合理情景,注重联系生活。

实际上整节课只设计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学校在月底要召开秋季趣味运动会了,为了这次运动会的成功举办,老师们正在认真地设计各种游戏规则,而学生们正在积极地投入到各种比赛活动的练习中,运动会上有各种比赛项目实际上就是学生的学习内容或练习,这样设计层次清楚,思路清析,环节紧凑,便于教师组织教学,学生也感觉到今天的学习好像是在开“运动会”,在运动会中动脑学习一系列的数学内容,这样设计,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活”用了教材,实现用教材“教”。

在设计与讲课中,将教材中的“做一做”与练习中的3道题组合成了两道练习,置身于两个情境中“下跳棋”和“老鹰捉小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对比,发现必须平均分转盘,必须采用正方体,保证每个面的大小是一样的,才能使游戏公平,这样做突破了教学难点。

3、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生本”教育新理念。

在足球赛活动中创设了游戏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抛硬币,每组抛40次,观察抛硬币的结果,发现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的次数都很接近总次数的二分之一,通过“猜想”,如果继续抛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观察历史上的科学家做的抛硬币的统计表,发现抛得次数越多,正面朝上的次数就越接近反面朝上的次数,让学生亲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增强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感受到科学家持之以恒和不畏难的精神。在其他活动项目中,我也注重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让学生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贯穿情感教育,适时德育渗透。

本节课要让学生理解只有做到可能性相等,游戏才公平,在教学中,着重强调:这样公平吗?为什么?培养了学生公正、公平的意识,同时结合摸球游戏联系生活中的中奖,理解摸奖游戏对于参与者来说是不公平的,教育学生不要参加摸奖,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课讲完了,突然没有了那种紧张和激动,心理上是一种轻松和一丝淡淡的遗憾。------心里总是想着这节课存在的不足:

(1)、挖掘教材不深,活动应“活”起来。

跳棋比赛中应设计成学生喜欢玩的电脑游戏“飞行棋”的形式,在课堂上真正让学生玩一次,由理论到实践,全班学生分为不同的三个队,由队代表来参与到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能够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

通过讲课发现自己在这次比赛中存在基本功不足的问题,激励性语言较少,课堂上心里紧张,不能灵活运用教学语言组织教学,缺乏一种亲切、自然、清析流畅的感觉;课中语言点拔不到位(抛硬币实验中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与总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导致在这一环节上用了较多时间引导点拔;还有是对学生出现错误状况后反应不够敏感(黑球个数是2,蓝球是20,黑球出现的可能性不是十分之一)。

2

页,当前第。

1

1

2

三年级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1、通过摸球、摸珠、涂色等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经历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3、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具有一定的求实态度和合作意识。

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纸盒、布袋、白球、黄球、红球、白珠、红珠、蓝珠若干个。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受。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

师:对,大家用了一个词:可能。就是可能摸到“生”,也可能摸到“死”,两种结果都有可能。

师:看来大家都替他担心了,两张纸条上全都写着“死”,任意摸一张,必定是“死”字,看来这个奴隶一定死,不可能生了。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因为他吞了一张纸条,剩下的是“死”,吞下的当然就是“生”了,他不可能死了。

小结:故事里的奴隶经历了“可能生,也可能死”,到“一定死”,最后是“不可能死”的过程,是他用智慧赢得了生命。

引入课题:生活中的.事情就像故事中的一样,有些我们不能肯定它的结果,有些就可以肯定它的结果,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五年级可能性教学反思

在人教版教材编写中在三年级上册中初步认识了可能性,学生学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还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的可能性;而本册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同时通过与已有知识的对比,使学生扩大并加深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并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同时,通过与已有知识的对比,使学生扩大并加深对统计知识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利用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对本册《可能性的大小》的例1进行了教学,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认识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并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用分数表示;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难点: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

本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是我也是旨在突破难点,学生轻松掌握重点,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进行以下几点的反思:

1.课堂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可能性大小是研究随机事件的课,需要实验的验证,体验和感悟的。例1是教学用几分之一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我采用了“猜想——验证——感悟”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建构“可能性大小”的原始经验,得出猜想。再组织学生进行验证。课堂提供足球比赛抛硬币决定哪一个队先开球是否公平的素材,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数据得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有的组是相等的,有的组是不相等,但是比较接近,学生大胆想出试验的次数越多,就越接近。因此,学生自己实践的过程中得出了正确的的结论,并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练习设计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拓展应用时,我采用了书上的三道练习题,自己又选择了一道,这些练习题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游戏中,让学生感觉很亲切,学生不仅解决了可能性大小用分数来表示,还能够自己设计游戏转盘,让游戏更公平,从而引出只有在可能性相等的情况下,游戏才会公平。

3.教学活动过程有条不紊,能放能收。

往往老师在上课时,都特别害怕学生操作,害怕操作不容易控制,打乱教师的教学过程,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但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越发发现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自己获得的知识最不容易遗忘,所以开始教学这个班时,只要需要学生操作活动交流的,我一定会让他们去做,慢慢地,学生的操作活动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所以虽然是抛硬币,但是还是非常顺利地进行了,只要把活动要求给学生明确,他们知道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学生都会按照要求去完成的。

虽然这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还不错,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在板书时,我在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的下面打了一个箭头,写了相等、公平,这样会给学生造成歧义,觉得只有可能性是二分之一才是公平的误会。

2.在处理最后一道拓展应用时,这节课本是可能性是几分之一的教学,而最后一道题却出现了几分之几的可能性,难度有些大,没有达到练习的预期目的。

3.本想在教学的最后介绍一些有关概率的知识,但是由于时间的把握不好,没有介绍。

这是我对本课的一些反思,我想在我们的课堂上更多地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把学生的方法深深地留在脑海里,受用终身。

2

页,当前第。

2

1

2

五年级《可能性》的说课稿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可能性——谁先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认识等可能性,能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感受不确定现象并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在之前已经进行了初步了解,并且之前也学习了如何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为后面研究统计学相关知识,事件发生的概率等内容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做出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且在生活中也为本节课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原则,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方案。

(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合作交流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原则,教学难点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原则的应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利用大屏幕展示“谁先走”主题图,并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替他们想个办法,决定谁先走吗?”学生畅所欲言,采用这样设疑导入的形式引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中。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在新知探索环节我适时设疑“谁能够想到一种绝对公平的方法来决定谁先走呢?先走小明和小红都有自己的想法,大家来判断一下他们的.方法公平吗?”

组织学生前后桌结成一个小组共同探讨两种方法的公平性,说一说理由,并对不公平的方法进行修改使它变得公平。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我也会走到学生身边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维持课堂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小组活动持续约五分钟后,我将会提问小组代表,询问其讨论结果。

学生可能会得出小明的方法公平,小红的方法不公平的结论,为了让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对两种方法有深刻的理解,明白两种方法一种公平一种不公平的根本原因。此时我会加以追问引导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通过这样追问的形式,挖掘问题的本质,让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对事件的等可能性有深刻的理解,接下来我会再次进行设疑“哪位同学能帮助小红对方法进行修改保证该方法对双方都公平呢?并说明理由”

学生通过刚刚对小明和小红方法的剖析可以顺利的得出修改方案。点数大于3,小明先走;点数小于等于3小华先走。

为了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多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多角度的解决数学问题接下来我会鼓励学生运用刚刚所学的知识,再设计一个方案使它对双方都公平。对于正确的方法我会给予鼓励称赞对于有瑕疵的方法我也会引导学生挖掘问题的本质进行改正得出正确方法。

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事件的等可能性这一原则接下来我会利用多媒体出示“扔瓶盖”的小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利用扔瓶盖的方法来决定哪个小朋友跟着智慧老爷爷去看比赛是否公平”此时课堂进入一半学生的注意力已经有所分散通过播放动画短篇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恰当设疑,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继续学习。

接下来组织学生小组间进行实际实际操作扔瓶盖的游戏,并对全班的结果进行记录。接下来引导学生对游戏结果进行思考,这个游戏是否对双方公平。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虽然扔瓶盖的结果是两种可能性,但是盖面更加重一些,所以盖面朝上的次数更多,导致游戏不公平。

(三)课堂练习。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我会利用大屏幕展示练一练的题目1,组织学生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加深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理解,突破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事件等可能性原则及其应用。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还有什么问题吗?

通过这样的方式养成学生反思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并调动学生将所学知识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兴趣。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

设计一个转盘,并确定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感受事件等可能性原则及其应用想。

四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一、引入。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可能性”举例子说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可能性”的知识。

二、实践探索新知。

1、教学例3(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1)观察、猜测。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四红一蓝)。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你们猜猜他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

(2)实践验证。

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实践结果。

汇总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几组摸到红,几组摸到了蓝色。

从小组汇报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小结:摸到红色多,摸到蓝色的少,因为盒中球红多蓝少。

(3)活动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活动汇报、小结。

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两点:一、每次摸出的结果是红色还是蓝色,这是随机的,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变化。二、但摸的次数多了以后,在统计上就呈现某种共同的规律性,就是摸出蓝的次数比红多。

(4)小组实验结果比较。

比较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出示多组的实验结果,虽然数据不一致,但呈现的规律是相同的。

2、教学例4。

(1)出示盒内球(一绿四蓝七红)。

(2)猜一猜,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

3、p106“做一做”

图中每种颜色进行了分割,此时学生可以用数份数的方法来看三种颜色所占的区域大小。

利用前面学过的分数的知识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颜色占整个圆面的几分之几,为以后学习可能性的精确值做铺垫(因为概率与这些分数相等)。

三、练习。

p1094。

第4题,是一种逆向思维。并体现开放性,如第1小题,只要红比蓝多,就能满足条件。第2小题,只要蓝比红多,都满足条件。

五年级可能性教学反思

《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是新课标中新增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在人教版教材编写中在三年级上册中初步认识了可能性,学生学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还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的可能性;而本册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同时通过与已有知识的对比,使学生扩大并加深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并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同时,通过与已有知识的对比,使学生扩大并加深对统计知识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利用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这个内容兴趣很浓,通过几天的学习,做了一个检测。总的来说掌握的不错。

可能性大小是研究随机事件的课,需要实验的验证,体验和感悟的。这个练习设计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些练习题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游戏中,让学生感觉很亲切,学生不仅解决了可能性大小用分数来表示,还能够自己设计游戏转盘,让游戏更公平,从而引出只有在可能性相等的情况下,游戏才会公平。在我们的课堂上更多地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把学生的方法深深地留在脑海里,受用终身。学生这个单元检测的题目都完成的很好。说明是真的明白了可能性的意义。重点讲解了如下两个题目。

有6瓶饮料,其中有2瓶过了保质期,现在从中任取一瓶,没过保质期的可能性(),过了保质期的可能性是()。从一副扑克牌(四种花色、去掉大小王)中,抽到5的可能性是(),抽到红心5的可能性是(),抽到黑桃的可能性是()。这两个题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特别是最后的题目,要求学生具有周密的思维,是对可能性学习的一个提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五年级《可能性》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就是让学生初步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说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经验,我选择了与学生现实已有的经验相联系的数学信息材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体会“可能”、“不可能”、“一定”,并能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描述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首先,我用将要邻近的节日——国庆节作为本节课的开始,国庆节主题联欢会需要学生表演节目,让学生在抽签表演节目中,亲身体验事情发生的情况,通过体验学生初步了解事情发生的不确定,从而引入到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可能性。

为让大家充分体验抽签的过程,我请几位同学和大家一起体验抽签的过程。这一个体验过程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致。课堂由抽签表演节目、摸球等活动贯穿其中,生动有趣又层次分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猜想、讨论、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掌握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切实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和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课程要求。其次,为巩固对本节课知识——“可能”、“不可能”、“一定”的感知,我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的习题,第一题是“连一连”。首先,回顾刚刚摸球的过程,并让学生在摸球的过程中反思为什么摸到的都是红球?引出并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紧接着让学生思考习题“在已知的盒子里会摸到什么球?”,让学生根据盒子的已知信息去找相应的对应条件。本次从意象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第二题是“选一选、填一填”。给出备选的答案,让学生在读题之后,迅速从选项中匹配正确的答案,很好的了锻炼学生的反映能力。第三题是“说一说”。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与可能性有关的实例,使学生了解身边的确定和不确定的现象。最后,新授和练习环节都已经结束,本节课也接近尾声。学习了“可能性”收获和体会必不可少,让孩子们自主发言: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或感谢。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第一、让学生说的太少,孩子的猜测依据未能清楚表达。

第二、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看似掌握了所学知识,但在后面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三个词来说一说现实生活实例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年级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及绘有武松打虎场景的挂图。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抵御、推辞。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

(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

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板书:景阳冈)。

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习”1的填空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练习”1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

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

(1)、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六、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说说课文各段大意;分清事情前后果;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二、指名说说每段的大意。

三、练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1、挂出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

2、同座互相讨论题目中列出的事情的前因后果。

3、全班讨论交流。

(1)“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三碗不过冈”。)。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这条景阳冈少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不相信有大虫。

“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不怕老虎。

结果:打死了猛虎。)。

(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原来武松使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打虎时用尽了力气。

结果:“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

1、挂出绘有武松打虎情景的挂图,说说这一部分该怎样读。(要读出老虎的凶猛和垂死挣扎,读出武松的勇敢、机智、沉着,节奏稍快些,反映当时的紧张气氛。)。

2、学生自己练习。

3、鼓励学生当众朗读,对读得好的进行表扬。

五、布置作业。

五年级《可能性》教学反思

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这节课我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的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摸球,先让学生预测摸出的球一定是黄色吗?并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摸出的结果,然后让学生亲自摸一摸,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第二个活动是说一说,出示袋子里已装好的球,让学生说一说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第三个活动是抛硬币,让学生猜一猜朝上的一面是正面还是反面,切实感受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第四个活动是根据要求往口袋里放球,老师先让学生试着判断“要想达到预期结果,每次口袋里应该放什么颜色的球”。再让学生实践操作体验各自的想法。

通过这样的四次活动,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而产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认识。注重思维拓展,体验成功。在练习设计中,通过课件中准备的身边的一些现象,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使学生在“做一做”中进一步体验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培养了学生倾听意见,汲取经验和相互交流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更增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关范文推荐
  • 11-29 庆祝母亲节的活动总结(模板23篇)
    通过活动总结,我们能够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评价,为活动的推广和改进提供依据。接着,小编整理了一些活动总结的精彩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xx年母亲节即将来临
  • 11-29 台风应急演练方案(实用15篇)
    计划书是一种对未来目标和计划进行详细规划的书面材料,简洁有力地表达出自己的设想和打算。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计划书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为进一步强化应急预
  • 11-29 母亲的笑九年级(热门19篇)
    优秀作文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它能够让读者进入作者创造的世界,共同感受其中的美好和思考。优秀作文是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对于提升语文能力非常有帮助。在写
  • 11-29 超市管理人工作总结(热门16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通过总结过去一个月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小编挑选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月工作总结
  • 11-29 那张慈祥的脸(通用20篇)
    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优秀作文更是能够打动人心。作文是一种表达思想与感情的艺术形式,我们需要写一篇优秀的作文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如何写一篇优秀的
  • 11-29 写妈妈的眼睛(汇总22篇)
    优秀作文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独到的见解,能够给人以启示和思考。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大家可以参考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在这么多眼睛中,我最喜欢妈妈的眼睛
  • 11-29 可爱的小猫咪的小学(热门23篇)
    优秀作文在写作中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并通过合理的论证和丰富的细节来展开。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 11-29 商务谈判课学习心得体会(热门19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某个具体经历或事件的思考和总结,给出个人对于其中所获得的收获和感悟的一种表达方式。心得体会可以是对于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某个方面,也可以是针对特
  • 11-29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汇总17篇)
    学习心得的写作过程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学习心得的实际案例,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启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
  • 11-29 管理信息系统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5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过程,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好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管理信息系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