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九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8篇)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8篇)

时间:2023-10-16 10:34:08 作者:灵魂曲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8篇)

教师总结是对一学期内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评价作用。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写学期总结,不妨看看以下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

01、〖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02、〖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03、〖断壁残垣〗残垣:倒了的短墙。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形容残败的景象。

04、〖如坐针毡〗象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05、〖芒刺在背〗芒刺:细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06、〖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07、〖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08、〖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09、〖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10、〖一泻千里〗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11、〖引颈受戮〗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12、〖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13、〖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14、〖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15、〖乐此不疲〗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16、〖心如铁石〗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17、〖鸡犬不宁〗宁:安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18、〖有例可援〗有成例可以援引。

19、〖怡然自得〗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20、〖睡眼惺忪〗惺忪:刚苏醒的样子。形容睡觉的人刚睡醒,还没有完全清醒。

21、〖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22、〖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与“琳琅满目”不同。

23、〖通宵达旦〗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宵”不能写作“霄”。

24、〖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25、〖星临万户〗星星光临到千家万户,即每家每户都能看到星星。

26、〖周道如砥〗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28、〖袅袅烟云〗炊烟缓缓升起

29、〖吹毛求疵〗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30、〖万恶不赦〗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31、〖遍稽群籍〗指翻阅查找很多书籍。遍:普遍,稽:查,籍:书籍

32、〖折衷是非〗指对双方争执不下的事情进行调和

33、〖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34、〖理至易明〗理述说到了极致,简单明了。

国学常识

国学常识之哲学宗教篇:什么是“八股文”?

国学常识之民生礼俗篇:花甲、古稀、耄耋、期颐指多大岁数?

国学常识之民生礼俗篇:“十八般武艺”都有什么?

国学常识之民生礼俗篇:为什么把女婿称为“东床”?

国学常识之民生礼俗篇:何谓“滥觞”?

国学常识之民生礼俗篇:元宵佳节舞狮子起源于何时?

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1语言表述力求精练

这对于受字数限制的表述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高度概括的题目,当我们筛选整合好文中的相关信息之后,要把具体、形象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的语言;对于解释、阐述、评价性的题目,我们可删去描述性的修饰语、较长的限制语,或合并同类项,或改字缩词,或使用指代词,使语言的表述高度浓缩,以符合题目的要求。

2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概括人物的形象,一定要从文本中找出能展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词语,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来概括人物的品格,文章中那些最能展现人物个性的内容,如人物描写,绝不能忽略。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有文中的环境描写以及景物描写,他们都对人物形象起到映衬的作用,或者会推动情节发展,从而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二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3.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三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四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忧愁的诗句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4.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五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春天的诗句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六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七

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雄心壮志的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哲理性的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朱熹《论诗》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八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九年级语文乌篷摇梦到春江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第一部分(1~2段),写富春江之梦。文章描写对象是富春江,可是作者在文章起笔时并没有正面描写富春江,而是先写四年前在青海戈壁滩的感受,与下文写游览富春江时的闲适、惬意形成对比,借此来突出对富春江的神往之情;接着在文章的第2段写作者绿沉沉的甜梦中的富春江,进一步强化第1段中孕育的神往之情。

第二部分(3~5段),写作者“圆梦”的缘由和游览富春江的行程之妙。

第三部分(6~11段),描写富春江俏、娇、静的特点以及富春江的人文景观严子陵钓台。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6~8段),描写富春江俏、娇、静的特点。作者用回味富春江美景的方式组织材料,先描写富春江江流曲折多姿、委婉袅娜来体现它的俏;其次通过描写“瞪于湖海碧于天”的江水的色泽之绿来体现它的娇;再次通过描写江水浪敛波平、没有半点儿惊涛骇浪来体现它的静。

第二层(9~11段),写富春江的人文景观严子陵钓台。第9段是一个过渡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标志文章由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描绘过渡到写人文景观严子陵钓台。在作者看来,古往今来的人们一直都很仰慕严子陵的原因,是敬崇严光不慕富贵不媚皇亲的傲世风骨。严子陵钓台因具有较深刻的人文内涵,“千年百载,以其特殊的膂力,撩拨着人们心头的重重波澜”。作者写严子陵钓台是为了表明富春江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娇俏美丽,还在于它具有扬古启今的文化内涵。作者借严子陵钓台表明了富春江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第四部分(12段),收束全文,呼应文题。

文章以“梦”字贯穿全篇,先写梦的产生,次写梦的实现,再写梦的回味或展示,最后写梦的感受。梦的展示是通过富春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来显示的。具体来说,就是用“五想”即“奇想”、“我想”、“我再想”、“我还想”、“我又想”来写作者的富春江之梦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