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2023年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模板8篇)

2023年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模板8篇)

时间:2023-10-13 15:11:07 作者:雨中梧 2023年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模板8篇)

考试总结是为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知识点总结范文的阅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总结的要点和方法。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篇一

杜甫教学目标:

a、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b、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

a、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a、诗中哲理的理解;

基础知识:

a、作者生平;

b、泰山的有关知识;

c、字音、字形;

教学方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2.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3.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4.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5.品读课文:理解景色的特点,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同学们一齐将这首诗再朗读一遍,领略诗中美景,感悟诗人的豪情。

三.总结课文:

1.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东西,我请同学来总结一下。

2.布置作业。

三、总结。   

四、拓展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比较一下两首诗的异同,谈谈你对春天的印象。

1.教师简介王安石。

点拨要点:

(1)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2)一、二两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5.让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

6. 自由读诗,注意节奏。

7. 指名读,思考:

8. 熟读背诵,进一步品味哲理之妙。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借景抒怀,登高顿悟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篇二

教学目标 :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其中两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附:板书设计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

指名背诵《长歌行》。

二、学习《七步诗》

2、解诗人及创作经过。

(2)请学生介绍这首诗创作的经过。

4、放声朗读这首诗。(自读、互读。)

5、学习向导:(跟随“学习向导”自学本诗。)

(1)读一读《七步诗》,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6、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三、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6、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四、拓展创新训练。

2、学生分头准备。

3、进行汇报表演,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

1、背诵古诗。

2、预习《出塞》一首诗。

附:板书设计 

七步诗

曹植

豆和豆秸

相煎何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

一、出示课题,导入  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介绍作者。

2、小组讨论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并汇报。

关——关塞。

但使——只要。

龙城——地名,又称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一带。

不教——不让,不使。

胡马——胡人的兵马。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度阴山——度,指越过。银山,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

三、学习古诗(看视频,屏幕出示《出塞》全文字幕)

(3)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四、再读古诗,体会意境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同学之间互相读。

2、互相交流,谈谈诗中表达的意境和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指导朗读

六、背诵古诗

1、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

七、推荐欣赏:(投影)

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篇三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篇四

课文简析:

本课的三首古诗均为唐诗。

《山中送别》作者王维,写诗人送别友人后盼望与友人再次相聚的心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赠汪伦》作者李白。公元755年,李白在桃花潭游览期间,结识了当地人汪伦,汪伦常用自酿的美酒热情招待他,俩人成为朋友。李白临走时,汪伦为他送行。汪伦没有伤感的情绪,而是高高兴兴唱着歌来的。对于汪伦的情谊李白十分感激,十分珍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王维少年时代就创作了不少作品,写这首诗的时候他17岁。抒发了在异乡过重阳节时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心情。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2个生字以及新词。

2、 看注释、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思。

3、 朗读课文。想像三首古诗各自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 能够说说三首是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5、 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教学重点:是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说说这三首诗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教学设想:

本课三首古诗,都是脍炙人口、琅琅上口的名片佳作,让学生学习、吟诵这些优秀诗文是学生继承中华文化遗产,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文化底蕴,增强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审美创造精神,让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回顾传统古诗教学,教学模式呆板、教学方法单一。在古诗课堂教学上,教师详详细细地讲,不厌其烦的灌;学生原封不动地记,老老实实地背,缺乏生气。要打破这种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一套做法,就要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我想,探究性学习方式正是因为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而被新“课标”所倡导,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那么,在我们中年级古诗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古诗,可以使古诗课堂教学焕发勃勃的生机。结合本课,预设做法如下:

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诗言志,诗传情,要使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那么在课的开始,就以诗的情感基点创设情境,使学生能真正、快速进入到文本及角色当中,从而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语言。

二、 整体诵读,自主理解,感悟诗境

1、 自由读这三首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 仔细读每首诗,根据诗的注解、插图、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先大胆地说说诗的意思,不懂的可以和同学讨论。

(自主理解诗意,是学好古诗的关键,我们不能因为古诗产生的年代久远,背景陌生,理解不易就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事实上,只要我们相信学生,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一个激励的机制,一个合作的氛围,以各自读自悟的机会,同学们一定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古诗的理解。)

3、 集体交流学习每首诗,教师随机点拨、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想像、畅谈感受中自主感悟诗境。

(诗境指的就是古诗的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与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从而创作出的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意境的感受必须由审美主体也就是学生亲自去感受、体会、而不能请别人代劳,不可能通过间接的方式,光听别人的描述、转述获得,否则,学生得来的就只是写表面的冷漠的印象,是不能促动心灵、促动情感的,而且不同的人感悟的意境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应该大胆摒弃已盘踞多年的繁琐的分析、讲解,还学生一个自由阅读、潜心感受、畅快交流、积极体验的空间。)

4、 让学生再读这三首诗,想一想这三首诗描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在这个比较中,引领学生自主品味诗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同时学生也会领悟到:《山中送别》和《赠汪伦》表达的是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其中《山中送别》表达了盼望与朋友再相见的心情,流露出朋友走后自己的寂寞、孤独和失落感;《赠汪伦》直接赞颂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显得豪放、洒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的是对亲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三、自主选择作业,拓展学习空间

实行作业自选就是适应了学生的学习差异,让学生从束缚思维,压抑个性的“一刀切”的作业形式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古诗简洁的语言、丰富的内涵、鲜活的意境为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古诗作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诗配画、诗配乐、诗配书法、改写古诗(据诗编故事)、学一首带多首等。如:本课可以让学生读读、背背其他的送别诗等。

总之,作为教师,在古诗的教学中,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自悟自得、自我启迪、互学互补,体验尝试的快乐、合作的喜悦。

5、《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2个生字以及新词。看注释、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思。 朗读课文。想像三首古诗各自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能够说说三首诗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说说这三首诗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查阅资料:诗人及其诗作

教学课时: 2 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导语:诗能言志,诗能传情,要想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那么在课的开始,就要真正、快速进入到文本及角色当中,从而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语言,这样才会更好的学习古诗。

二、初读古诗、达到会读

5、 浏览三首古诗的题目和作者并介绍给大家。

6、 你对这三位诗人还有哪些了解?

7、 自由读这三首古诗,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

8、 指生读给大家听。边听边指导字音与断句。

9、 自由练习读,达到熟练。

三、整体诵读,自主理解,

a) 自由读这三首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b) 仔细读每首诗,根据诗的注解、插图、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自己思考诗意。

c) 先大胆地说说诗的意思,不懂的可以和同学讨论。

(导语:自主理解诗意,是学好古诗的关键,我们不能因为古诗产生的年代久远,背景陌生,理解不易就害怕。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古诗的理解。)

四、集体交流、感悟诗境

学习每首诗,教师随机点拨、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想像、畅谈感受中自主感悟诗境。朗读课文。想像三首古诗各自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山中送别》

作者王维,写诗人送别友人后盼望与友人再次相聚的心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这两句的意思是:在山中送别了朋友,落日时分,关上柴门。

一般的送别诗,大多描写临别时的情景,这首诗却不同,写的是送走朋友之后那种盼望再相聚的心情,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

2、《赠汪伦》

作者李白。公元755年,李白在桃花潭游览期间,结识了当地人汪伦,汪伦常用自酿的美酒热情招待他,俩人成为朋友。李白临走时,汪伦为他送行。汪伦没有伤感的情绪,而是高高兴兴唱着歌来的。对于汪伦的情谊李白十分感激,十分珍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两句的意思是:李白坐上小船就要离开桃花潭了,忽然听见河岸上有踏着拍子的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句的意思是:桃花潭水有千尺深,可是还是比不上汪伦送我时的友情深。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王维少年时代就创作了不少作品,写这首诗的时候他17岁。抒发了在异乡过重阳节时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心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备思亲。”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独自一人生活在他乡,每逢过节的时候,就更加思念亲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的意思是:虽然远离家乡,但我知道亲人们正在登高远望,他们每人都头插茱萸,只是单单少了我一个。做客他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平日里也自然存在。一遇到某种特殊的机会,如节日,就会更加强烈。这首诗歌写出了离家在外的人的共同感受,因而成为千百年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名句。

五、总结课文,升华收获。

1、再读这三首诗,想一想这三首诗描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2、在这个比较中,引领学生自主品味诗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同时学生也会领悟到:《山中送别》和《赠汪伦》表达的是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其中《山中送别》表达了盼望与朋友再相见的心情,流露出朋友走后自己的寂寞、孤独和失落感;《赠汪伦》直接赞颂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显得豪放、洒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的是对亲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3、再次想象这三首诗的意境,选择一首讲给大家听。

六、作业

1、练习背诵这三首古诗。

2、检查默写。

3、自主作业,自己设计。

如:诗配画、诗配乐、诗配书法、改写古诗(据诗编故事)、学一首带多首等。如:读读、背背其他的送别诗等。

(实行作业自选就是适应了学生的学习差异,让学生从束缚思维,压抑个性的“一刀切”的作业形式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篇五

——

一、领悟学法,引导自学。

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形成学生自学能力的核心因素。五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二十几首古诗,积累了不少的学习经验,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优势,借助预习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自学。

首先要凭借教材中的预习提示,联系学生以往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领悟学习古诗的大致方法进行自学:知诗人,解诗题;释字词,明诗意;赏诗境,悟诗情。

其次要向学生推荐有关的学习资料信息,如《中国古典诗词赏读》《中国古典诗歌名句赏析》等,引导学生除了依据课文中的注释资料外,还要利用工具书读懂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扩大阅读面,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预习中教师重在检查学生自学的水平,凭借课后的思考练习第1题检查学生解词释句的能力,并指导学生掌握古诗的特点,如诗句的高度浓缩,词序、句序的倒置等,同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创设情境,引导思考。

课堂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思维,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学生思维越活跃,学习效果就越好。诗歌语言高度精练的概括与文体跳跃性的特点,为读者留下许多情节空白,它是学生浮想联翩、思维自由驰骋的天地。因此,我们要掌握教材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领会诗句的意境,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江畔独步寻花》采用白描手法通过黄四娘家花丛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春天的景象。入情入境地体会诗人描写春天景象的心情,再让学生结合诗句说说春天的花、春天的蝶、春天的鸟这些景物的特点,一幅美丽的春光图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再让他们动笔画一画,分小组互相评一评,说一说,把思维活动贯穿于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

《游园不值》可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复杂的感情变化:满怀着赏花的希望访友,友人却因为惜春而闭门谢客,令人扫兴,虽然心里有点怪朋友,但能理解朋友的心情。诗人又觉得朋友对自家花园中的春色未免太爱惜了,但满园的春色又怎么能够被这柴扉关住呢?出墙红杏使诗人想象到园内美好的春光,心中顿时充满喜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情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友情、亲情展开联想,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深厚情谊。

三、品析鉴赏,引导吟诵。

诗的语言是构成诗歌意境的要素。对诗的语言的品析鉴赏,是诗歌教学的着力点。教学中,要引导凭借诗的意境咀嚼诗句,鉴赏诗的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主动性。通过反复的诵读,把诗的韵律、节奏及激荡其间的情感与情境结合在一起,让诗的语言成为有声的画面,进一步加深对诗的理解与感受。

《江畔独步寻花》开头两句中的“满”和“压”写出花开得多,把小路遮住了,把花枝压得弯下了腰。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深一层的品析:“满”体现了大地锦锈、春色四溢的景象;“压”让人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春的奋发精神。诗人把静态的花写活了,从而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魅力。同样要抓住诗歌后两句中的动态描写“舞”与“啼”,“留连”与“自在”,引导学生品析、鉴赏诗人的独具匠心。

《游园不值》要抓住“一枝红杏”“满园春色”进行品析,学习诗人的表现手法,以小景传大景,实写“一枝红杏”,虚写“满园春色”,引起读者遐想,又寓情于景,给读者以哲理上的启发:美好的事物,是很难被外力所压制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引导学生品析鉴赏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诗的第二句写景,景中寓情,笔调欢快:柳如烟,花似锦,朋友所去之处是繁华的扬州,看着这美好的景色,想象朋友在扬州游玩的乐趣,诗人心里也充满了愉悦。引导学生品析诗的后两句,从一幅没有人物、只有水天一色苍苍茫茫的画面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深厚友情。这种情不是直抒出来,而是含而不露,借景抒情,从而不仅鉴赏到诗的人情美,景物美,而且感受到艺术美。

四、读写结合,引导练笔。

首先要在读中激情,以情激趣。学生经过反复品尝、吟诵,完全陶醉在诗的意境中,深深地受到诗人的感染,这时,会产生一种兴奋的情绪。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

其次要明确练笔的要求,引导学生把平时观察所得在小组中交流,拓宽思路,精心选择典型材料。

最后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古诗的表现手法,练习抓住景物特点写片段,如景物的静态、动态相结合的描写;以小景传大景、虚实相结合的写法;借景抒情,等各种方法。写后现场挑选典型片断交流评析,指导学生自改作文。

摘自《福建教育》2000年第2期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诗词。

2.学习通过自读诗文,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体验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

3.在整合阅读中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教案#导语激情

播放祖国山水美景图片,用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之中。

(预设: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无边的草原……这些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多少优美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诗人的脚步,去看看黄河,去游览江南,去呼吸一下乡村田园的新鲜空气好吗?)

【设计意图】:以美丽的祖国山水图和激情的语言创设出浓厚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

1.自由读三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尝试着说说三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评价读得是否正确,适时指导学生学会课文生字。

3.齐读三首古诗,读后思考:这三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

4.交流读后收获。

(预设:刘禹锡和杜牧两位诗人都是唐代的,王安石是宋代的。三首古诗都是写景的。《浪淘沙》和《江南春》分别是写黄河和江南的,《书湖阴先生壁》写的是乡村的美景。)

【设计意图】知人论诗、整体关注乃古诗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即将三首古诗和盘托出,在借助课文注释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聚焦古诗同异,这样的设计将同一主题古诗的学习进行有效地整合。

三、对比品读,体察诗韵

学习《浪淘沙》和《江南春》

1.过渡语引入。(请大家认真读读这两首古诗,想想这古诗分别都描写了哪些事物?分别是怎样描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好了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

2.品读《浪淘沙》和《江南春》,想想两首古诗都描写了哪些事物?分别是怎样的?

(预设:《浪淘沙》描写了黄河的来处和去处,使我们看到了黄河的宏伟气势。《江南春》描写江南的美丽风光。)

3.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

(预设: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4、体会诗中寄寓的情感。

都是美景,诗中所反映出来的诗人心情一样吗?

课件补充出示两位诗人写下这两首诗的背景:

(《浪淘沙》创作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

《江南春》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让学生近距离触摸古诗所描写的景物,感悟景物之美,体会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

四、作业:背诵默写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前两首诗词:

背诵、默写、说体会。为学习下文作铺垫。

二、学习《书湖阴先生壁》

课件出示《书湖阴先生壁》。

1.直奔中心,引导抓住王安石描写乡村美景的句子,交流自己对乡村美景的理解。

结合注释及资料理解。

(预设: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2.自由品读,读后交流: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王安石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二次罢免宰相后,直到哲宗元祐元年(1086)因病逝世,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园居住长达十年。王安石故居距城七里,距紫金山也是七里,路程恰好是由城入山的一半,故安石晚年号半山老人,亦因此得名。在这段时间里,王安石与隐居紫金山的杨德逢交往甚密,诗题中“湖阴先生”就是杨德逢。)

3.赏读对偶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引读:

我们带着诗人对乡村美丽风景的热爱读——

我们带着诗人对乡村美丽风光的无限眷恋之情读——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书湖阴先生壁》

【设计意图】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让学生近距离触摸古诗所描写的景物,感悟景物之美,体会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整体回顾,感悟诗情

同样是写景的三首诗,三位诗人表达的情感一样吗?你想说什么呢?自由畅谈,体会三首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设:三位诗人的心情不同,描写的景物不同。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习古诗,要了解背景,要从诗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设计意图】在探索理解三首古诗的情感上再次整合,体会诗人借景抒情之妙,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四、积累诗句,迁移诗境

1.读《书湖阴先生壁》的其他四句诗。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2.指导理解诗句: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黄莺几声清脆的啼叫,惊醒了我的午觉。一梦醒来,我恍恍惚惚还觉得自己好像仍然在旧日所住的半山园中。

3.推荐其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如《鹿柴》《滁州西涧》《山行》《小池》等供学生品读积累。

【设计意图】课止而学未止,同题诗文的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认识古诗之浩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累诗句。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前两首古诗词。

2.给《书湖阴先生壁》配画。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篇七

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 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 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迢迢牵牛星

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河汉女”就活脱多了。“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里悲伤不已。“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机杼之声。“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这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终日不成章”化用《诗经·大东》语意:“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或者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是确切的。人多以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是满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文“河汉清且浅”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选》中出现“盈盈”除了这首诗外,还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亦见于《古诗十九首》。李善注:“《广雅》曰:‘赢,容也。’盈与赢同,古字通。”这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为“端丽”。又汉乐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也是形容人的仪态。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脉脉”,李善注:“《尔雅》曰‘脉,相视也’。郭璞曰‘脉脉谓相视貌也’。”“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 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十五夜望月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这首诗意境很美,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总结篇八

寒食

诗意: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袅袅轻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

诗意: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伸出纤细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织女)一整天也织不了完整的花纹,哭得泪如雨下。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只隔一条清澈的河,相视而不能相互说话。

十五夜望月

二、问题归纳

1.《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和河边苦苦等待的女子。

3.《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三、课文主题

《寒食》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

《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十五夜望月》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相关范文推荐
  • 10-13 2023年幼儿数字游戏教案 数字游戏幼儿园教案(通用8篇)
    优秀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编写的教案范文,涵盖了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学内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取合适的范文进行参考
  • 10-13 第七条猎狗读后感(精选8篇)
    通过明确的岗位职责,可以提升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我们应该善于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流程。下面是一些岗位职责范例的汇总,可以帮助大家更
  • 10-13 认识数学教案视频(优秀17篇)
    教案编写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大班教案的典型范例,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启发。认识数学教案视频篇一教材分析:教材是
  • 10-13 2023年爱的感恩演讲稿 感恩您的爱的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大学生演讲稿的风格应该正式、简明扼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度。以下是一些成功竞选者的演讲稿,希望能够给大家在竞选演讲中提供一些参考。爱的感恩演讲稿篇一在日常生
  • 10-13 最新机关事业单位迟到检讨书 事业单位上班迟到检讨书(模板8篇)
    青春是交友结伴的时期,我们应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长和进步。如何度过美好的青春?对于我们来说,青春是一段宝贵的时光,需要我们充分活跃自己的思想理念,注重个人成长
  • 10-13 幼儿园中班的开学寄语(汇总18篇)
    一分钟就能决定胜负。在一分钟内进行团队讨论,需要确保每个人的发言机会和关注问题的全局视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的一分钟总结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
  • 10-13 2023年医院外科护士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7篇)
    公务员工作总结需要注意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夸大也不低估自己的工作成绩。小编整理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部门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医院外科护士
  • 10-13 春节祝福语 春节祝福员工的祝福语集合句(通用8篇)
    经典是指在某个领域内具有高度权威和影响力的著作或作品。总结要言简意赅,言简意赅。在阅读经典名著时,我们可以组织或参加书友会、读书沙龙等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 10-13 最新交通安全进幼儿园简报(实用11篇)
    交通安全进幼儿园简报篇一为教育幼儿园小朋友树立文明出行、文明礼让的安全意识,突出“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这一主题,9月5日下午,勐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勐满中队联合
  • 10-13 团建主持人演讲稿 祝贺建团周年的演讲稿(通用8篇)
    竞争上岗不仅仅是一次求职的过程,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以下是一些关于人生的名言警句,它们或让人深思,或让人豁然开朗,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