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汇总8篇)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汇总8篇)

时间:2023-10-16 04:33:10 作者:笔舞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汇总8篇)

三年级教案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重要内容。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的中班教案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篇一

——

一、领悟学法,引导自学。

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形成学生自学能力的核心因素。五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二十几首古诗,积累了不少的学习经验,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优势,借助预习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自学。

首先要凭借教材中的预习提示,联系学生以往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领悟学习古诗的大致方法进行自学:知诗人,解诗题;释字词,明诗意;赏诗境,悟诗情。

其次要向学生推荐有关的学习资料信息,如《中国古典诗词赏读》《中国古典诗歌名句赏析》等,引导学生除了依据课文中的注释资料外,还要利用工具书读懂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扩大阅读面,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预习中教师重在检查学生自学的水平,凭借课后的思考练习第1题检查学生解词释句的能力,并指导学生掌握古诗的特点,如诗句的高度浓缩,词序、句序的倒置等,同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创设情境,引导思考。

课堂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思维,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学生思维越活跃,学习效果就越好。诗歌语言高度精练的概括与文体跳跃性的特点,为读者留下许多情节空白,它是学生浮想联翩、思维自由驰骋的天地。因此,我们要掌握教材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领会诗句的意境,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江畔独步寻花》采用白描手法通过黄四娘家花丛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春天的景象。入情入境地体会诗人描写春天景象的心情,再让学生结合诗句说说春天的花、春天的蝶、春天的鸟这些景物的特点,一幅美丽的春光图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再让他们动笔画一画,分小组互相评一评,说一说,把思维活动贯穿于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

《游园不值》可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复杂的感情变化:满怀着赏花的希望访友,友人却因为惜春而闭门谢客,令人扫兴,虽然心里有点怪朋友,但能理解朋友的心情。诗人又觉得朋友对自家花园中的春色未免太爱惜了,但满园的春色又怎么能够被这柴扉关住呢?出墙红杏使诗人想象到园内美好的春光,心中顿时充满喜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情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友情、亲情展开联想,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深厚情谊。

三、品析鉴赏,引导吟诵。

诗的语言是构成诗歌意境的要素。对诗的语言的品析鉴赏,是诗歌教学的着力点。教学中,要引导凭借诗的意境咀嚼诗句,鉴赏诗的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主动性。通过反复的诵读,把诗的韵律、节奏及激荡其间的情感与情境结合在一起,让诗的语言成为有声的画面,进一步加深对诗的理解与感受。

《江畔独步寻花》开头两句中的“满”和“压”写出花开得多,把小路遮住了,把花枝压得弯下了腰。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深一层的品析:“满”体现了大地锦锈、春色四溢的景象;“压”让人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春的奋发精神。诗人把静态的花写活了,从而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魅力。同样要抓住诗歌后两句中的动态描写“舞”与“啼”,“留连”与“自在”,引导学生品析、鉴赏诗人的独具匠心。

《游园不值》要抓住“一枝红杏”“满园春色”进行品析,学习诗人的表现手法,以小景传大景,实写“一枝红杏”,虚写“满园春色”,引起读者遐想,又寓情于景,给读者以哲理上的启发:美好的事物,是很难被外力所压制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引导学生品析鉴赏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诗的第二句写景,景中寓情,笔调欢快:柳如烟,花似锦,朋友所去之处是繁华的扬州,看着这美好的景色,想象朋友在扬州游玩的乐趣,诗人心里也充满了愉悦。引导学生品析诗的后两句,从一幅没有人物、只有水天一色苍苍茫茫的画面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深厚友情。这种情不是直抒出来,而是含而不露,借景抒情,从而不仅鉴赏到诗的人情美,景物美,而且感受到艺术美。

四、读写结合,引导练笔。

首先要在读中激情,以情激趣。学生经过反复品尝、吟诵,完全陶醉在诗的意境中,深深地受到诗人的感染,这时,会产生一种兴奋的情绪。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

其次要明确练笔的要求,引导学生把平时观察所得在小组中交流,拓宽思路,精心选择典型材料。

最后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古诗的表现手法,练习抓住景物特点写片段,如景物的静态、动态相结合的描写;以小景传大景、虚实相结合的写法;借景抒情,等各种方法。写后现场挑选典型片断交流评析,指导学生自改作文。

摘自《福建教育》2000年第2期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篇二

杜甫教学目标:

a、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b、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

a、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a、诗中哲理的理解;

基础知识:

a、作者生平;

b、泰山的有关知识;

c、字音、字形;

教学方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2.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3.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4.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5.品读课文:理解景色的特点,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同学们一齐将这首诗再朗读一遍,领略诗中美景,感悟诗人的豪情。

三.总结课文:

1.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东西,我请同学来总结一下。

2.布置作业。

三、总结。   

四、拓展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比较一下两首诗的异同,谈谈你对春天的印象。

1.教师简介王安石。

点拨要点:

(1)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2)一、二两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5.让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

6. 自由读诗,注意节奏。

7. 指名读,思考:

8. 熟读背诵,进一步品味哲理之妙。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借景抒怀,登高顿悟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篇三

寒食

诗意: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袅袅轻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

诗意: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伸出纤细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织女)一整天也织不了完整的花纹,哭得泪如雨下。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只隔一条清澈的河,相视而不能相互说话。

十五夜望月

二、问题归纳

1.《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和河边苦苦等待的女子。

3.《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三、课文主题

《寒食》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

《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十五夜望月》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篇四

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 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 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迢迢牵牛星

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河汉女”就活脱多了。“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里悲伤不已。“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机杼之声。“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这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终日不成章”化用《诗经·大东》语意:“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或者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是确切的。人多以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是满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文“河汉清且浅”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选》中出现“盈盈”除了这首诗外,还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亦见于《古诗十九首》。李善注:“《广雅》曰:‘赢,容也。’盈与赢同,古字通。”这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为“端丽”。又汉乐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也是形容人的仪态。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脉脉”,李善注:“《尔雅》曰‘脉,相视也’。郭璞曰‘脉脉谓相视貌也’。”“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 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十五夜望月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这首诗意境很美,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篇五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其中两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附:板书设计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

指名背诵《长歌行》。

二、学习《七步诗》

2、解诗人及创作经过。

(2)请学生介绍这首诗创作的经过。

4、放声朗读这首诗。(自读、互读。)

5、学习向导:(跟随“学习向导”自学本诗。)

(1)读一读《七步诗》,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6、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三、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6、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四、拓展创新训练。

2、学生分头准备。

3、进行汇报表演,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

1、背诵古诗。

2、预习《出塞》一首诗。

附:板书设计 

七步诗

曹植

豆和豆秸

相煎何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

一、出示课题,导入  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介绍作者。

2、小组讨论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并汇报。

关——关塞。

但使——只要。

龙城——地名,又称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一带。

不教——不让,不使。

胡马——胡人的兵马。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度阴山——度,指越过。银山,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

三、学习古诗(看视频,屏幕出示《出塞》全文字幕)

(3)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四、再读古诗,体会意境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同学之间互相读。

2、互相交流,谈谈诗中表达的意境和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指导朗读

六、背诵古诗

1、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

七、推荐欣赏:(投影)

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篇七

教学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一、吟诗颂春,导入新课

1.教师深情诵读《春晓》。

2.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万紫千红,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咱们将继续学习三首描写春天的诗篇。首先学习第一首《江畔独步寻花》。

二、依提纲交流汇报

1、读题释题,理解“畔”“独步”“寻”的意思

2、介绍诗人和相关的背景

3、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

三、再读知意 交流

1.踊跃发言,小议学法。学习古诗,除了会读,还要用什么方法来学?

2.观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交流。)

4.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交流。

5.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写了什么意思。

四、细读悟情 交流

1.指名朗读,读准节奏,感受节奏美。

2.配乐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3.默读,画出描写了那些景物,哪些描写繁花似锦,哪些描写蝶舞莺啼。

4.投影花景,说说观后的感觉5.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指名读,对比读,齐读。)

6.刚才是路边看花,现在让我们走进花丛中。你看到了什么?又听了什么?引导 读书。

7.这是一个怎样的“留连”?这是一个怎样的“自在”啊?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指名读,评读,比赛读,齐读。)

9.配乐朗读全诗。

五、检测反馈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情况。

六、布置作业

搜集杜甫的诗歌,背诵其中的几首。

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篇八

1。培养学生感受两首诗歌的`不同风格,体悟不同诗人其不同的心境所表达出来的不同的诗风。

2。研习文本,比较探究,交流讨论。

3。引导和鼓励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在争辩中加深对不同诗人的不同风格及同一诗人在不同心境下表现出来的不同诗人的整体认识,允许多种见解并存。

4。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古人不同的处境和心境下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探究两首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并以此诗为切入点,比较探究这两首诗歌表达的情感方面所存在的差别。

体会两首诗歌的协作风格,并且比较探究其中的区别。

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1。多媒体课件。

2。准备《鹊桥仙》对比阅读的材料纸。

一、阅读材料中的两首诗歌

1.播放背景音乐:《美丽的神话》。

2.材料纸:《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比较阅读

3.导语:我们说人类的情感一般可以分为亲情、友情和爱情,那么亲情和友情我想大家都已经拥有了,唯独这个爱情,是我们还需要用来向往的一件东西,当有一天我们也拥有爱情的时候,我想大家就不会想过六一儿童节了,那时最想过的应该会是情人节了。七夕是我们中国的情人节,每年七月,牛郎和织女可以名正言顺地会面。这个自魏晋以来就流传的魅力深化,引起了许多诗人的咏叹,最早传唱这一神话题材的就是汉魏时的古诗《迢迢牵牛星》,但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当推背诵秦观的《鹊桥仙》了,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一诗一词。(板书:迢迢牵牛星)

二、整体感知,赏析探究

1.全体朗读(幻灯片:诗歌内容)

师:据传说,这年的七夕,喜鹊不知什么原因,忘了到天上搭桥去了,害得我们的织女啊,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么,我们先一起来朗读一下《迢迢牵牛星》,体会一下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生)

师:那年的七夕,牛郎和织女因故没能相会,只能脉脉无语。经过几年的等待,有情人终于在鹊桥上相会了,这又是怎样的一幅怎样的天堂相会图呢?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鹊桥仙》。

2.求同过程

师:从两首诗中读出什么?自己再默读,然后回答你读出了什么?大家也可以小声地朗读。

师:我们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形容,你来说说用哪个字来形容?

生:怨、忧、思、悲……

师:表达了诗人内心中最深层次的情,那么这两首诗传达了一种相同的情感。

3.求异过程

师:两首诗一个是民歌,一个是文人作品,语言情感上肯定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那么他们都表达了哪些不同的情感?语言上或者说艺术上有何特点呢?结合两首诗的具体的语句,你从两首诗中读出了哪些不同?前后桌、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生:《迢》隔河相望,可望而不可及,怨恨。

师:那你来把那种怨恨的感情给大家读出来好吗?(作稍微的朗读指导,并让全体学生朗读体会这种情感)

生:泪如雨下。(让学生读出体会,读出感情,读出织女思念牛郎的悲苦之情)

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坚贞、乐观、忠贞。

生:柔情似水,美好的相会(每年一次的相会,突出爱情的珍贵)

4.总结:求异(幻灯片)

《迢》:怨恨、悲苦,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离愁别恨(板书:离愁别恨: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鹊》:忠贞、坚定、珍贵、对高尚爱情的赞颂(板书忠贞,坚定:对爱情的忠诚与坚贞)

三、拓展延伸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选段,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师:那么,下面我们也按照这样对比的句式,就这两首诗歌,来仿写几个句子,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调动你的创新意识和文采。

(朗读学生作品,范读自己的作品)

师:上面,我们对这两首诗,进行求同和求异,这主要是为了能够凸显这两首诗的个性。明代有人评价《鹊桥仙》的时候说,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19世纪英国诗人济慈曾说:听得见的音调是优美的,听不见的音调更是优美的。

四、教师配乐朗读(美丽的神话)

1.师:你们的理解与老师的理解是否相同?要做到对古诗情感的把握确实不容易,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朗读一下这两首诗歌。注意,一定要把自己所有的感情细胞都调动起来,把握好诗歌的节奏、轻重音。

生:爱情是要付出代价的,不同的事情的爱情,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生:爱情是不加任何砝码的……

3.全班配乐朗读

五、课堂小结1。这节课上下来,大家也许注意到了,特别关注的就是朗读,反复的涵咏,来增强语感,这就是学习古诗文最主要的途径。

2。比较阅读:比较诗歌的情感,比较语言特点,抓住一些比较点,进行多元对比,体会爱情不仅有欢乐,而且有泪水,从短暂的相逢中,体现出的亘古与忠贞。

3。亘古一爱,万千情怀。当我们再次抬头看那熟悉的夜空时,我们也许会多了浪漫的联想,诗意的感受。所以这堂课我们不仅收获了语言,收获了感动,也收获了诗意。

4。全体学生再次朗读。

六、板书设计

迢迢牵牛星

《迢》:离愁别恨

《鹊》:忠贞坚定爱

相关范文推荐
  • 10-16 最新婚礼女方父母致辞大气(模板8篇)
    征文可以展示我们的文采和才华,同时也可以传递我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观点。在写作中,我们要勇于表达个人观点,但也要注重数据和实证支持,提高论述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欢迎大
  • 10-16 月份的总结 七月份个人工作总结(优秀9篇)
    知识点总结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有助于巩固和复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考试总结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学习
  • 10-16 珍爱生命保护环境演讲稿(精选8篇)
    幼儿教师是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快乐的使者。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比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珍爱生命保护环境演讲稿篇一生命因你而精彩,要让你的生
  • 10-16 2023年九月教学工作总结中班(精选8篇)
    德育工作总结能够激励和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思想文章,供大家参考学习。九月教学工作总结中班篇一九月份在全体班主任老师的共
  • 10-16 应届生护士求职自荐信汇编(优质8篇)
    民族团结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关键环节。公平正义是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团结促进法规,希望对大家有所
  • 10-16 2023年小学庆祝国庆活动方案(实用17篇)
    活动策划是在组织特定活动前的一系列计划和准备工作,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营销策划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小学庆祝国庆活动方案篇一进一步规范升
  • 10-16 班级励志格言特短 校园班级励志格言有哪些(优质7篇)
    民族团结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一种社会现象,它能够促进国家的和谐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重要
  • 10-16 最新感恩演讲稿分钟(汇总8篇)
    运动会是学校中一次盛大而又庄重的集体活动,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这是一篇精彩的讲话稿范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引起了听众的共鸣。感恩演讲稿分钟篇一尊敬的各
  • 10-16 2023年领导生日快乐祝福词(优秀12篇)
    发起请示能够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让相关人员了解工作的进度和方向。请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沟通态度,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并愿意接受批评和改进。以下是一
  • 10-16 2023年销售顾问总结反思(优秀12篇)
    考试总结是对自己学习过程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学习成果的一种回顾。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学期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销售顾问总结反思篇一x公司20xx年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