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问题>问题教学法的优缺点 问题教学法的思考心得体会(模板8篇)

问题教学法的优缺点 问题教学法的思考心得体会(模板8篇)

时间:2023-10-16 09:33:09 作者:MJ笔神 问题教学法的优缺点 问题教学法的思考心得体会(模板8篇)

标语可以利用幽默、感性、刺激等手法,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留下深刻的印象。独特的创意和新颖的表达方式可以使标语脱颖而出,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是一些具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标语范例,让我们对标语的创作有更深入的理解。

问题教学法的优缺点篇一

作为教育工作者,问题教学法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要求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探究,来发现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本文将从“什么是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方式”、“问题教学法的优缺点”、“如何渐进式地应用问题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五个方面来阐述作者对问题教学法的思考心得体会。

一、什么是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它要求学生通过实践经验和发掘性思维来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同时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问题教学法通常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切实地执行相关任务。

二、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方式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究问题本质,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科目。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问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自由表述。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

三、问题教学法的优缺点

问题教学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首先,问题教学法是非常适合现代教学理念的,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问题教学法需要教师具有高质量的问题设计能力和答案解释技能,需要消耗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可能不够系统和有条理。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的优点,同时尽力降低它的缺点。

四、如何渐进式地应用问题教学法?

在问题教学法中,教师应通过缩小问题的范围,使问题变得更加具体、清晰和易解。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逐步实施问题教学法:

4.评估措施: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学生成长。同时,评估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问题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问题教学法对学生的影响:

1.培养问题意识:学生通过问题教学法,能够逐渐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问题意识。

2.锻炼分析思维:学生逐渐采用分析思维解决问题,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和用户需求,从而锻炼分析思维能力。

3.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在问题教学中将所学科目与实践问题结合,使所学内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问题教学法对教师的影响:

1.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通过问题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2.促进教师自身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计问题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可以促进自身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理论的深度发展。

3.加强交流:问题教学法要求教师和学生紧密互动,可以帮助教师充分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加强师生互动,增进交流。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问题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科目,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和发展。在教师实施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教学设计和引导学生思考能力,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也可以从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推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问题教学法的优缺点篇二

摘要:文章对尝试以问题导向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提高口腔专业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做简要总结并提出见解,主要从pbl教学法对科研能力培养的优势、应用方案和理论基础、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pbl教学;科研;高等教育;口腔医学

一名合格的口腔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手c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在面对各种各样病患的时候能够独立思维.用其所学准确完成诊疗过程。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科研意识和能力.能够时时紧跟口腔医学的更新和前沿.在科学研究上不断进取和创新,从而指导、提升临床实践和诊疗水平。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该涵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问题导向教学(probleln-based learning,pbl)是以实际病例为基础.小组讨论为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知识获取与技能获取并重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法从设计思路到执行过程都与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相符合。

近年来。我院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在七年制口腔专业本科生中尝试pbl教学。拟通过构建适用于学生发展的口腔内科专业课程的pbl教学模式.设计实施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衔接的科研训练方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本科教育阶段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其以后走上临床工作岗位或进入深层次的科研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即对本教研室尝试实施pbl教学对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做简要总结,并提出一些见解,以期为以后类似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pbl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优势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对医学毕业生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制定了“基本要求”。采用国际通用标准来规范我国医学教育,鼓励pbl教学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推广应用.是促进我国医学生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的保证。

长期以来。讲授法成为我国医学教育常规,有时甚至是惟一的教学方法,虽然这种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传递给学生较多的知识内容.教学效率很高,但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如知识的滞后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和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等另外,由于目前国内医学教育实施的课程评价主要以定量评价为主.导致部分学生形成了以取得分数为主要目的的学习动机.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脱节。其次,传统授课法留给专业科研的训练空问狭窄,专业科研实践形式单一,专业科研训练与专业课程教学未能衔接,使得学生对专业科研认识不足.科研训练意识淡薄,主动性及参与性不够。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临床病例的处理缺乏灵活性。对医学科研缺乏热情和敏感性.这势必导致医学人才质量下降.医学水平停顿不前。

pbl教学是将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打破学科界限。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小组讨论或教学的方式。pbl教学能够让医学生在临床案例的实际情景中在教师指导下从实际案例出发去发掘问题、思索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处理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自行收集资料和构建有用的知识,这种探索式的学习历程不仅使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而且更易促进学习迁移,培养其面对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对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作用早为多数学者所重视。有学者认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可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毕业论文、实践、乖斗研实验、学术报告等多个环节中实现。pbl教学由于自身特点,正可在这些环节中发挥优势。有研究证实,经过pbl教学与导师制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的本科生,其科研实践能力(如毕业论文设计、论文发表、参与科研项目能力等)显著优于以常规方式培养的学生。由此可见,将pbl教学模式与科研训练相衔接.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科研的基本思想和科研方法的学习掌握.保证学生专业科研训练的持续.规范化开展.对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利研能力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二、pbl教学法对培养口腔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应用探索

barrows教授曾明确提出pbl教学的四个作用:在临床实践中构建知识;发展有效的临床推理;发展有效的自我指导学习技能;增强学习动机。pbl教学以问题作为基础,并要求学生主动寻求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创新,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不确定性.是不断循环和往复的历程。wrigley认为,pbl教学的过程包括主题选择、制定计划、研究、发表成果和结果分享等阶段。参考这些研究,本教研室以口腔黏膜病学课程中较为重点的口腔黏膜扁平苔藓部分设计教学内容、构建口腔号业七年制本科学生科研训练的pbl教学课程。

作为对照。本教研室同时选择另一个口腔黏膜病学课程的重点疾病——口腔黏膜白斑部分,以常规讲授法授课。pbl教学过程以选定的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病例为课程出发点.以学生主动汲取知识和相关领域的科研没计实践为主线整合课程,以教师的引导为辅助,在整个螺旋形循环进展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设计相应课题来解决问题等各个环节中系统的、综合的、全面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在以上科研训练中,还力求使学生学会协调几方面的关系,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科研思路的逻辑性、科研程序的严谨性与创新思维的灵活性的关系:独立思考工作与科研团队协作的关系等。

设计方案包括两个阶段.以教师选择临床较为常见的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病种的具体病例作为pbl教学的起点。第一阶段中,首先要求学生初步认识口腔黏膜扁平苔藓典型病例,以主动了解背景知识、鉴别和完成诊疗的实践为主线,学生自行收集和积累资料.熟悉和复习以前相关的理论知识,随后再重新认识和分析病例.与类似疾病进行鉴别。这一过程由教师加以引导和辅助.提高教学效率。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原有的认知结构越巩固,越有助于新的学习。在设计方案的第一阶段中,学生围绕病例反复整理、提取已学习过的知识。使这部分知识得以加强和理解.同时又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正面影响。根据官能心理学和形式训练学说,本设计方案第一阶段的训练中,学生的意志、记忆、思维和推理四种官能在训练过程中得到加强并相互促进。这即是学习迁移的实质.也是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的必要条件.本设计方案第一阶段的阶段性目的即在于此。在这一阶段中,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但要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会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和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本设计方案的第二阶段中.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可能的科研方向。再进行资料收集并了解相关前沿知识。提出科研课题并制定科研计划。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升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与其他学生进行知识和结果的分享.同时学生要进行自我指导.自己总结适合的研究方法,自己发现不足并加以弥补,同样,教师在必要时需要加以引导和辅助。这一阶段仍是以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即执行科研设计的过程)作为主线,最终获得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此阶段的思路正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说相符合:教学中不向学生提供学习的主要内容.而学生必须经历自行发现的过程才能得到结论或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智慧、发挥其潜力,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学会发现的试探法。巩固对知识的记忆等。

与他人的交流或协作也是这一阶段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任何一个科研活动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单独完成的,在执行科研课题的过程中,与他人的交流能够产生解决问题的灵感或思路。而与他人的合作能够弥补自身的不足,相互发挥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科研活动又需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够自我指导是这一阶段学生的科研素质达到质的提高的体现。当学生经过。定时期的训练后,初步具备了独立科研的能力。此时,可以借助一些条件对自己的发现和学习过程进行正确的评价,总结经验.认识以往的不足.并及时纠正或发扬。在教师的协助下,一旦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指导,就能够快速进步,大幅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和能力。

三、pbl教学法的成效分析与改进思路

口腔黏膜病学课程结束后。本教研室对参与此次pbl教学的16名七年制学生学习口腔黏膜扁平苔藓和口腔黏膜白斑两个重要病种的情况进行试卷考查(满分8分),发现口腔黏膜扁平苔藓试卷的评分(7.4+0 8)分显著高于口腔黏膜白斑的试卷评分(4.3+2.2)分(f=26.824,p=0.000)。说明pbl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pbl教学法在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教研室尝试利用pbl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也处于探索之中,虽然此次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学生来讲,从其小学、中学到本科阶段接受的都是传统讲授法的教育方式。早已习惯课堂由教师作为主导的以教材传授知识的观念.而pbl教学使学生一下子成为课堂的主角,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都要靠自己.许多学生显得无所适从。

有些学生适应较快,信息、资料收集能力强,科研课题设计出色,往往成为每次小组讨论的核心。而适应慢的学生锻炼机会减少。逐渐从心理上产生依赖或干脆放弃,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强的越强,弱的越弱,水平差距呈扩大趋势。本教研室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也可以了解到,许多学生认为学习的重点把握不够明确,收集的资料没有标准可参照,掌握的知识有些依赖于同学问的讨论和交流,难辨正误。针对这一现象,教师有意加以干预,以提问、单独协助、强弱搭配、及时点评的方式在pbl教学开始阶段对一些较弱的学生引导和辅助。取得了较好效果。

其次,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在整个螺旋形的科研训练中.教师的角色并不占据主要地位,而是分别在两个阶段中处于辅助位置。这说明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起到必要的引导、辅助、调节作用,而训练是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为主体的。教师由主导角色到辅助角色的转换事实上对执行pbl训练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新的教师角色不仅需要具有很好的宏观调控和整体协调能力,还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察觉学生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并及时引导和解决。然而,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讲,pbl教学也是一项新颖的内容,以往的教师培训中并未接触过pbl教学,因此,在pbl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在病例情景选择的设计、学生科研课题设计原则的把握、科研课题执行过程的引导、小组讨论的节奏和方向把握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显得经验缺乏,因此.对教师进行专门的pbl教学前的系统培训是必要的。

再者.时间也是pbl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在pbl教学中平衡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与科研训练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pbl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对病例的研究分析、课题的筛选、科研方案的确定等工作。而且要求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制定课程进度安排,选择合适的病例情景。阅读掌握大量的背景知识。对学生的课题资料把关,以及对部分落后学生的辅助等。在短短一个学期的几个月中,只能安排少量pbl教学课程,否则会给学生和教师造成过多的负担,反而影响教学效果。在本研究实施pbl教学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以上问题,也为了在尝试pbl教学进行科研训练的过程中出现过激的转变。

本教研室将pbl教学的频率定为每周1次。每次6个学时.而内容则围绕近期讲授法教授的理论课的相关知识.如此既可以在pbl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提前铺垫相关背景知识,利于下一步新知识的传授。经过pbl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的整理和运用后,以往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摆脱了机械式的记忆,真正成为了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这使得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进行科研训练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进入良性循环的上升通道,因此。pbl教学也不再是学生额外的负担尽管存在一些问题.然而本教研室利用pbl教学法培养的学生,其病例分析能力、创新和课题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科研素质都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了明显提高,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极具潜力。

问题教学法的优缺点篇三

一“问题引导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1、“问题引导教学法”的定义

“问题引导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标及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提出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导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点拨的学习方式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里的“问题”含义采用广义的解释,其表现形式可以是疑问句,也可以是布置的学习任务,创设的模拟情境下学生所面临的困惑、挑战、欲达的目标等等。问题有三类,一类是教师设计布置的封闭性问题;第二类是教师设计布置的半开放性问题;第三类是教师设计布置的全开放性问题。

2、“问题引导教学法”的操作模式

“问题引导教学法”的基本操作模式是“五环三步一中心”。

“五环”是指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基本遵循的“五个”环节,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巩固应用、拓展创新。

“三步”是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遵循的“三个”步骤,即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教师点拨解决问题。

“一中心”是指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要遵循的一个理念,以问题为中心,即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敢提问题、会提问题。

3、“问题引导教学法”的核心要义 “问题引导教学法”的核心要义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就是指在学生学习教啊、教材之前必须是问题、任务、目标在前,杜绝学习的盲目性。

“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就是指在学生学习完一节课之后,带着需加深理解、探究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解决,使其保持亢奋的学习热情。

问题教学法的优缺点篇四

摘 要: 行动的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教师设计的活动与课程内容联系不紧密、课涣散、只有少数学生在行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对策:坚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系部及专业层面教学改革的整体规划和研讨;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和高职教育教学能力。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法;课程实施;小组学习

作者简介: 郝一洁(1968-),女,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副教授,院督导员。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高职教育。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原十堰职业技术学院)自2009年开始全面推进工学结合课程的改革,全院不仅所有专业都重新建构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也一直在大力推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几年的实践探索证明,面对现阶段的高职学生状况,行动导向教学法无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但是,现阶段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分析和深入探讨。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的问题

根据笔者从事督导工作过程的观察发现,现阶段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设计的活动与课程内容联系不紧密。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是学生主动的学习活动,行动导向的学习应尽可能地以学生的兴趣作为组织教学的起始点,并且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新的题目或问题,以不断地发展学习的兴趣”[1]进而使学生保持自主的学习状态。所以,在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注重通过设计一定的活动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但是笔者发现,教学实践中,部分课程设计的活动往往和课程的内容没有实质性联系,比如课程学习内容是“客源地民俗文化”,设计的学习活动却是“异域景点文化介绍。课程的目标本来是让学生掌握不同客源地的民俗文化,以帮助学生在接待游客时能够针对性地做好服务。而教学实施的效果却是锻炼了学生进行景点宣传和讲解的能力。这样的活动设计使得课堂从形式上看学生是在行动,但结果却不能实现课程的目标。

2.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放羊”现象。行动导向教学法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老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当教师把活动任务布置给学生后,学生的行动表现经常会出人意料,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课堂掌控能力,引导学生不跑题并围绕活动开展工作。如果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或者过分随和,就会失控,让课堂出现“放羊”的涣散现象。这种情况多出现在青年教师的课堂上。由于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观察不到,指导不力,最后的教学效果较差。

3.在学习小组里,教师布置的任务只有少数学生在行动。小组合作学习是行动导向教学法最基本的课堂组织形式。在合作的小组学习中,学优生比学困生显示出更高质量的参与行为。实际上在现有的招生体制下,高职院校招到的就是高考招生等级中最低端的学生,这些学生最大的缺陷就是学习惰性大,不会学习也不愿学习。这种格局,往往导致学习小组里主动参与活动的人数较少。

二、原因分析

1.学生的不适应。一是学生习惯于传统的老师讲出答案、自己被动听记的课堂形式。学生经历了十几年的传统教学法,现在实行行动导向教学法,需要自己主动去设计行动方案,寻找答案,很多学生不习惯、不适应,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说什么。二是学生基础差,自控能力弱,自我要求低,一遇到问题就轻易放弃。显然,在现有的招生体制下,大多数高职生都是带着高考的挫败感进入高职院校的。这些学生不仅学习基础差,而且对专业认知少,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不明晰,甚至没有学习目标,学习的主动性比较差,尤其缺乏主动思考探究问题和规划事情的能力。所以,他们非常不适应以自己为主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2.教师的不适应。一方面教师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理解还比较肤浅,对行动导向教学法下的课堂掌控还缺乏自信。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教师都是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课堂里成长起来的,对于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认知还处在比较初级阶段,需要一个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专业实践能力还有欠缺。比较理想地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需要老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设计出与专业实际工作相符又便于学生学习的课堂学习任务。和传统的只要能把教材讲通即可的教学方式相比,这要求教师必须对专业实践活动和企业生产实际比较熟悉,并善于从中提炼设计出适宜于高职生状况的学习任务。显然,这对于大多数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教学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极大地挑战。

3.教学保障条件不完善。教学资源等教学保障条件还不能比较理想地支持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也是目前教改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传统的以教师主讲学生被动聆听或观摩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室和教学资源的质和量的要求都相对较低。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要“让学生以个体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完成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新知识与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2]。这就需要有便于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学习活动的教学场所,和能够使学生人人得以动手训练的设施设备。但目前高职院校不少教室还是基于传统模式而设计的固定桌椅,十分不利于学生小组讨论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掌控。行动导向教学法要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关注到所有的人,这样的前提是要小规模班级教学(以笔者的经验,班级在30-40人比较合适)。然而,随着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职院校不仅教师短缺,连教室配置都十分紧张,合班上大课的情况普遍存在。这样的教学保障格局很难保证行动导向教学法和工学结合课程的有效实施。

三、对策建议

1.坚持推进教学改革,在教改实践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面对教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部分教师对教改产生了怀疑。但笔者以为,面对高职的学生状况,教改固然产生了新的问题,但不进行改革,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差。近年来,学院每学期一次的学生信息员座谈会都反映,凡是进行了课改尝试的课程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凡是没有进行课改的课程,课堂死气沉沉、到课率低、听课的人很少,受到学生批评最多。据笔者自己的教改实践,在初步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时,一方面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能力也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所以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要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主动去深化改革而不是否定课改的方向。

2.加强系部和专业层面教学改革的整体规划和研讨,深入推进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在经过前几年的大规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设计之后,目前教改面临的更加艰巨的任务就是所开发课程的实施问题。现阶段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和系部及专业没有整体规划和推进课程实施而仅靠部分教师个人的主动性单独探索一门或部分课程实施所致。比如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果能够全体专业教师都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并对学生要求一致,效果就更理想一些。再比如教学场所和设施的设计和安排,显然不是单个或者少数坚持教改的教师所能够解决的。这些都需要专业层面的研讨和系部乃至学校层面的保障和支持才能实现。

3.教师要努力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高职教育教学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课程设计,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找出解决问题或完成工作任务的途径,并且付诸行动。所以,既不是教师撒手不管,也不是教师代替学生把行动方案设计好,学生只管照着做。事实上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以为,行动导向教学法下,教师备课要根据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选择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方法并加以实施。这就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素养,而且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相应的企业实践工作经历,同时,还需要教师善于结合专业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和高职学生特点不断地完善课程设计,并在课程的实施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工作。

显然,现阶段由于大多数高职教师都是传统教学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离较理想地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高职教师要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和高职教育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邦祥,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5):51.[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问题教学法的优缺点篇五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在职业教育已提升到国家议事日程的今天,本地的职业教育仍受到人们意识观念的制约,所以,选择职校就读的学生一般都是人们印象中的“三流”学生:即中考落榜、学习纪律观念淡薄、家庭经济条件差。

这些孩子之所以选择幼师专业,并非因为她们具备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基础或特长,而是因为她们大多有着音乐、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怀着幼师班可以学弹琴、唱歌、跳舞、画画,不用学复杂的数理化的简单想法,通过她们从宣传资料,表面看到的专业介绍和她们对幼师专业浅显的理解,而聚集到了幼师这个班……她们并不知道新形式下的幼师专业不仅要学习各项专业技能,还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等的真正内涵。

《音乐》是幼师专业班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在新生班的教学中,问起她们对音乐课的理解时,她们的答案几乎一致是“学唱歌”。这种情况、这种答案的出现并非偶然,因为之前她们所接受的教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没有系统专业地学习过《音乐》,所以她们就把音乐课概括为单一的唱歌教学,作为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就应该正确理解、深入分析教材,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目前,我校的教材以声乐教学为主线,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欣赏等教学科目有机地编排在一起,全书各单元根据教学科目的教学内容设计、编排。乐理部分的难度相对较低,包含了幼儿乐理及训练;视唱练耳部分的难度也不大,重点训练高、低音谱表二升二降的视唱曲目;声乐部分不仅有时代气息较强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教学歌曲,还选编了幼儿园的歌曲;欣赏部分以“音乐之旅”板块呈现教学内容,以中外儿童音乐欣赏为主,同时还有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

通过教师正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中职幼师专业的音乐课程不象她们想象中的那么单一,它包括:乐理、简谱视唱、五线谱视唱、声乐、练耳、音乐欣赏等;音乐课在整个专业课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给键盘乐器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给舞蹈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节奏基础,给今后的幼儿园活动教程创设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儒家提倡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指的是教学既要按照内容的深浅程度由易到难,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当代的教育学同样提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因为循序渐进中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的顺序,是三种顺序的有机结合;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思维能力……由此看来,“循序渐进”这一教学规律是古今中外都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之一。但在我看来,在高科技时代,瓜果蔬菜可以改变其生长规律反季节生长,为什么教学就不能一反常规进行呢?所以在我的幼师班音乐课教学中,我常常反“循序渐进”其道而行之。先“收获”后努力,让学生先体会成功的喜悦:常言道“没有付出何来收获”。我却常常让学生在还没有付出汗水前便让她们先体会到“收获”的喜悦,以增强她们学习的信心和激发她们学习的兴趣。

问题教学法的优缺点篇六

第一段:引言

在教学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因此问题教学法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新型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些年轻教师的实践,我也在教学中体验到了问题教学法的奇妙魅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问题教学法的个人思考和体会。

第二段:什么是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现代教育方式。主要思想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思考中体验学习的过程。问题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再是老师一方面来传授知识,而是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起到指导和鼓励的作用。通过问题教学法的引导和训练,学生将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段:问题教学法的优点

问题教学法适用于各种年龄、各个学科的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学生将不仅了解事物的内在关系,同时也能够发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各学科间的综合发展。问题教学法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究精神和能动性,能够激发学生对学科研究的激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段:问题教学法的缺点

问题教学法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条件和环境。这种学习方式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投入,这对学校、教师和学习者来说都是一大挑战。此外,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的能力,如果学生缺乏自主性,将难以发挥问题教学法的优势。

第五段:结论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前进的、有趣的、灵活的、互动的、超前的教学方式,能够实现为“理解课本”到“破解现实”的转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们应该抓住问题教学法的优势,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引导学生自主策划和完成任务,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和提问,让学生在问题中成长,在问题中提高,让问题教学法最大化发挥其优势。

问题教学法的优缺点篇七

问题引导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五环三步”为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往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单调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活跃思维、发展能力。而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探究学习。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问题引导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讨论交流时间和读书时间。使学生具有了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得主动,学得投入。五环指五个环节,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巩固应用,拓展创新。三步是在解决问题中分三步走,即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教师点拨,解决问题。多年来,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问题引导教学法不断实践与探索,现在谈谈自己的一些 感悟。

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然后教师及时进行检查指导,扫清字词障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接着就是教师提出引领全文的大问题,学生在大问题的引领下自主探究、体验、感悟,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一环节,教师必须科学、精心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以带动他们的.创造型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从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中完成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作为语文教师更应注意有效问题的设计,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给学生一个思考的课堂。例如我在教学《乡下人家》一课时 根据 “问题引导教学法”我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首先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乡下生活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初步感知后,要引导他们自读自悟,画出有关语句或段落,并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也可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感受,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你对哪一处风景最感兴趣”这一问题展开交流,从具体的语句段落中感受乡村风景的美丽。

在这一环节中,分三步走。即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教师点拨,解决问题。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自学时间和讨论交流时间,使学生真正具有了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得主动,学得投入。教师只是起到点拨指导作用。真正做到角色的转变,把学生的学习权还给他们。还是以《乡下人家》一课为例。这一环节让学生围绕“你对哪一处风景最感兴趣”这一问题展开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从具体的语句段落中感受乡村风景的美丽。此外,本文语言朴实生动,清新秀美,教学时要重视朗读,让学生绘声绘色地读。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感悟。

这一环节就是在学生对文本理解感悟后的一个总结。如教学《乡下人家》一课,可以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仔细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独特、迷人的风景?”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如,抓住了和农人关系最密切的普通的事物,仔细观察,采用对比拟人的手法。这样就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得。

这一环节主要是对本节课所学的一个巩固,也是对目标的一个检验,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如《乡下人家》一课,可以让学生先找出自己喜欢的优美句段,再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最后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然后抄写、背诵下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第五环节,拓展创新。

要把学生从课内引到课外,让他们的问题延伸到生活中。还拿《乡下人家》一课为例,学生有了积累,又学会了方法,顺理成章的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写知道的乡下人家的风景也做到了读写迁移,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学以致用。

“问题引导教学法”让我和我的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尝到了甜头,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同时培养了学生质疑的兴趣和能力,养成好思好问的良好习惯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这也为为学好语文乃至各门学科都奠定了良好的智力基础。

问题教学法的优缺点篇八

(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史继荣)

如何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如果讲不好,学生不但不能正确理解,反而形成错误概念,甚至产生不满心理,更为严重的是影响民族感情。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讲述这些问题?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要实事求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们祖国这一大家庭的成员,而且有些民族的历史非常悠久,例如,西北的羌族,南方的苗族等,在汉族形成的同时就出现了。今天满族的祖先西周的肃慎,蒙古族的祖先商代的东胡,曾经十分强盛,并且建立过政权。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族十分强盛,隔着长城与秦汉帝国对峙。魏晋南北朝时,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则更多,而且不少国家还进入到中原地区。宋朝时,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党项族建立的夏,就统治了大半个中国。元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管辖的范围更广,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一了中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满族建立的清朝,疆域广大,是当时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由于各民族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我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民族,就是一直受到华夏族歧视的犬戎族,在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通过商鞅变法,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任务,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向前发展。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在统一北方后,经过孝文帝改革,逐步强盛起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到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清朝,不但入主了中原,而且统一了全国。我国今天的行省制度就是从元朝开始的,我国今天的版图,基本上是清朝前期确定的。

从经济上看,少数民族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东夷族开发了沿海地区,苗、瑶族开发了长江、珠江和闽江流域,藏族开发了青藏高原,彝族和西南各族开发了西南地区,东胡族开发了东北地区,匈奴、鲜卑、突厥、蒙古族等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回纥及西北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正是边疆各族人民对边疆经济的开发,并与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交往,才使多民族国家形成了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

至于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方面,各民族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例如清朝时期,东北各族人民反抗沙俄入侵我国东北的斗争,西北各族人民支持清军反击大小和卓兄弟分裂祖国的斗争。到了近代,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事例就更多了。

当然,各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既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他们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其中人数较多而又发展迅速的`民族,对我们祖国历史的发展起的作用就大些,例如,汉族不论在政治经济上,还是在思想文化上,都起过巨大的作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汉族的发展史。中国这个统一的国家,不是由某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所有的民族,包括历史上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了的民族。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必须包括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没有少数民族的历史,就不能称之为中华民族史。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历史上的地位,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而是要实事求是地讲述。

二、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要用矛盾的观点进行具体的

分析。

在中国历史上,既有各民族友好相处、和平发展的统一时期,也有各民族互相对立、彼此争战的分裂时期;既有汉族建立的政权,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既有汉族内部的战争,也有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既有外族的入侵,也有反抗外来侵略的战斗等等。历史上,多民族的中国存在着统一和分裂的情况。

应该如何看待历史上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分裂的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便不难看出,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在各民族之间,当矛盾的同一性占主要地位时,彼此就友好相处,互相往来,和平发展,国家就表现为统一状态,例如,秦汉的统一,隋唐的统一,元明清的统一等。当矛盾的斗争性占主要地位时,民族之间就相互对抗,甚至爆发战争,国家就处于战争或分裂状态,例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南北朝的分裂,五代十国的割据状态等。同时,矛盾双方还可以互相转化,比如宋与西夏、辽、金的战争,双方统治阶级几乎动员了各自一方所有的人力和物力,但在战争之后,各民族之间,特别是各族人民之间,又出现了和平相处的局面。民族战争固然使各族人民遭到浩劫,千百万人死于非命,经济文化受到破坏,然而,战争也是各民族之间相互接近的一种重要方式。历史上每一次战争之后,总有大批被征服民族的人民被强迫迁徙到另一个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杂居错处,相互融合。东晋十六国时,民族战争经常发生,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蒙古族、满族如果不入主中原,他们就不会有较多的成分融合到汉族之中。至于战争引起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例子,历史上更是屡见不鲜。这在客观上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了促进作用。

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仇视、屠杀和战争,只是民族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历史上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长期进行着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在向共同的阶级敌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相互支持,共同缔造和发展了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这才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本质和主流。

三、对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怎样的人才算“民族英雄”呢?汉民族把岳飞、文天祥等人当成本民族的英雄,而女真、蒙古族则认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等才是民族英雄。有的人认为,能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有利于祖国统一的人,才能称为民族英雄。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确定呢?我认为,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应当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既不能绝对地肯定,也不能绝对地否定,更不能带有狭隘的民族情绪片面地下结论,而是应该指出其功过之大小,从而确定其是怎样的一个民族英雄。要热情颂扬他们的历史功绩,对个别有污点的人物,要注意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比如,在讲述岳飞带领“岳家军”抗金斗争的事迹时,有的学生提出:岳飞镇压过农民起义,不算民族英雄。应当指出,抗金斗争是岳飞一生中的主要活动,他从军二十年,绝大部分岁月是在抗金前线度过的。还有的学生提出:宋当时已是腐朽的政权,当遭到外族的进攻时,必然灭亡,这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岳飞抗金,阻碍了国家的统一,阻碍了历史的向前发展,所以,也不能算民族英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要讲清,金军南下,是以屠杀、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金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因此,岳飞抗金是正文的,带有反侵略战争的性质,他的英勇斗争,阻遏了金军南下的进程,保卫了大江南北的各族人民,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虽然他有忠君思想,曾经镇压过农民起义,但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来看,他镇压农民起义的污点同他在抗金斗争中所建立的功绩相比,显然是功大于过,他仍然不愧为我国古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对于那些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帝王将相,也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于他们顺应时代发展,对历史进程起推作用的活动,应该给予客观的充分肯定。而对于那些阻碍历史发展的反面人物,如秦桧、吴三桂等,要向学生讲清他们的罪恶所在,然后给予坚决谴责,使学生从反面受到教育。

相关范文推荐
  • 10-16 最新工程部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优秀14篇)
    团日活动是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心情,享受团队的快乐。政务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各种行政管理活动,它直接关系到社
  • 10-16 员工年终总结会发言(通用8篇)
    军训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评估自己在军训中的表现,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案。军训总结范文【3】:军训期间,我克服了很多困难和困境,这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意
  • 10-16 最新中学生保护环境倡议书(实用8篇)
    无论理想是多么遥远,只要心中有信念和坚持,就能朝着梦想的彼岸奋力前行。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是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理想范文,希望能为大家的
  • 10-16 技术负责人工作述职报告(通用8篇)
    开题报告的撰写需要注重语言表达和文体规范,确保内容清晰、准确,避免出现模糊或歧义的表述。如果你对如何撰写一份出色的实践报告感到困惑,不妨参考一下下面这些范文,或
  • 10-16 前半期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写转正工作总结有助于我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而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当前的工作岗位。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社会实践总结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提供
  • 10-16 会唱歌的树三年级 会唱歌的猫读后感(大全20篇)
    青春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应该珍惜和充实。在青春时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下面是一些青春美丽的瞬间和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回忆与感受。会唱歌的树三年级篇
  • 10-16 2023年检修实训心得体会(实用8篇)
    通过写读书心得,我们可以回顾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体会,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和阅读效果。一起来看看以下的读书心得,或许能够给我们的阅读和写作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灵感。检
  • 10-16 最新语文教学反思(优秀15篇)
    感恩是我们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和关怀,表达感谢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感恩应该包含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感激,让我们更加平衡与谦逊。以下是感恩带给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研究结
  • 10-16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总结(实用8篇)
    军训总结是对自己在军事训练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机会。接下来是一些成功学期总结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总结篇
  • 10-16 七夕节浪漫句子摘抄 七夕节的浪漫句子说说(汇总8篇)
    答谢词的语言要简洁明了,措辞得体,既表达出对他人的感谢,又不显得夸张或敷衍。答谢词不仅要表达感激之情,还可以展示我们的真诚和真实性,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诚意。下面